肝炎防治知识 (2).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50405337 上传时间:2022-10-1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炎防治知识 (2).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肝炎防治知识 (2).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炎防治知识 (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炎防治知识 (2).ppt(5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肝炎防治知识关于肝炎防治知识 (2)(2)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56页为什么要在大中专院校开展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 据2006年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559岁人群的携带率水平仍为8.75%,处于高流行水平,尤其以20-25岁年龄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最高,达12%。另据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对全国60所高校大学生人群乙型肝炎预防状况调查和西北大学生乙肝防控项目的实践提示,不仅在校大学生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而且其乙肝疫苗接种率大约在50%左右,大学生群体成为乙肝感染高风险的重点群体。针对这一庞大的特殊人群,有必要加强肝炎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对高校肝炎防治工作的科学规范和

2、指导力度,以最大限度地保护大学生群体免受肝炎病毒的侵害。现在学习的是第2页,共56页大学生肝健康促进项目的目标 通过开展大学生肝炎防治知识水平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使我市在校大学生肝炎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以上,进而提高我市大学生群体的乙肝疫苗接种率。现在学习的是第3页,共56页乙型肝炎是什么?乙型肝炎是什么?感染乙肝感染乙肝病毒病毒所引起的疾病所引起的疾病引起肝脏病变引起肝脏病变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之一。之一。现在学习的是第4页,共56页乙肝的危害有多大现在学习的是第5页,共56页乙型肝炎乙型肝炎严重的进展性疾病,致死率高严重的进展性疾病,致死率高 慢性乙肝患者:慢

3、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患者:慢性乙肝患者:5 5 5 5年肝硬化年肝硬化年肝硬化年肝硬化发发发发生率生率生率生率1212121225252525 5 5 5 5年肝癌的年肝癌的年肝癌的年肝癌的发发发发生率生率生率生率6 6 6 615151515 5 5 5 5年肝功能衰竭年肝功能衰竭年肝功能衰竭年肝功能衰竭2020202023232323 不不不不经经经经治治治治疗疗疗疗,约约约约25252525的人的人的人的人感染乙型肝炎感染乙型肝炎感染乙型肝炎感染乙型肝炎30-5030-5030-5030-50年,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年,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年,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年,最终可发

4、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所有原所有原所有原所有原发发发发性肝癌的性肝癌的性肝癌的性肝癌的6060606080808080由由由由HBVHBVHBVHBV感染所致感染所致感染所致感染所致庄辉庄辉.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国外医学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2004;31(3):133-135 恢复恢复恢复恢复死亡死亡HBVHBV感染感染感染感染66个月个月个月个月现在学习的是第6页,共56页肝肝 癌癌 病病 人人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56页全球乙肝的流行现状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

5、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大多可终身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大多可终身无症状,但其患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为正常人的无症状,但其患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为正常人的200200倍)。倍)。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56页我国乙肝流行现状 我国2006年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HBsAg流行率为7.18%,按此推算,我国仍然有HBsAg携带者9300万人。乙肝感染流行率为34.28%,推算我国目前感染过乙肝病毒的有近7亿人。与1992年调查HBsAg阳性率9.75%相比,HBsAg流行率明显下

6、降。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分类标准,我国已从乙肝高流行区国家进入中流行区国家。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56页2020亿人曾感染亿人曾感染亿人曾感染亿人曾感染HBVHBV7.57.5亿人曾感染亿人曾感染亿人曾感染亿人曾感染HBVHBV3.53.5亿携带者亿携带者亿携带者亿携带者0.930.93亿携带者亿携带者亿携带者亿携带者感染者感染者感染者感染者携带者携带者携带者携带者死亡死亡死亡死亡每年每年每年每年3030万人死万人死万人死万人死于于于于HBVHBV感染相感染相感染相感染相关疾病关疾病关疾病关疾病每年每年每年每年100100万人万人万人万人死于死于死于死于HBVHBV感染感染感染感染相关疾病相关疾病

7、相关疾病相关疾病HBV感染的流行现状感染的流行现状中国中国中国中国世界世界世界世界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56页 不同地区人群HBsAg流行率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56页1、您认为乙肝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吗?乙肝的传播途径是什么?2、慢性乙肝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吗?3、肝炎分几型?各型的传播途径是什么?4、丙肝的传播途径?5、一般的生活接触会不会感染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56页乙型肝炎,乙型肝炎,传播危险无处不在,防不胜防!传播危险无处不在,防不胜防!每14个中国人中就有1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传染性非常强,是艾滋病病毒传染性的100倍HBV携带者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

8、,共56页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血源性传播血源性传播:接受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母婴传播:母婴传播:乙肝病毒能通过胎盘传播(宫内传播),或在孕妇分娩时从产道传播(围产期传播)。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如医疗器械被乙肝病毒污染而未经消毒 处理不当可造成传播。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性乱交、同性恋性接触及夫妻之间性生活 未采取防护措施。密切接触传播密切接触传播:乙肝患者或携带者的血液、精液、阴道 分泌物、乳汁都可能含有乙肝病毒,可污染 器具、物品而具有传染性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56页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传传 染染 源源 出出现:现:皮皮 肤肤、粘粘膜破损膜破损腺体分泌腺体分

9、泌易感者出现皮肤、粘膜破损易感者出现皮肤、粘膜破损含含有有乙乙型型肝肝炎炎病病毒毒的的血血液液、血血清清、伤伤口口渗渗出出液液、精精液液及及阴阴道道分分泌泌液液等等排出体外排出体外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接触传播接触传播医医 源源 性性传播传播易易感感者者受受到到感感染染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56页 高高 中中低低血液精液尿液血清 阴道分泌液 伤口渗出液唾液汗液泪液乳汁羊水不同体液中乙肝病毒的浓度不同体液中乙肝病毒的浓度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56页母婴传播母婴传播在我国这种传播方式最为重要,有在我国这种传播方式最为重要,有1/31/3左右的左右的ASCASC为此途径感染。为此途径感染。母婴传播包括

10、母婴传播包括3 3个阶段:个阶段:宫宫内内传传播播:出出生生前前已已被被感感染染(宫宫内内传传播播的的机机率率5%5%,目目前前,宫宫内内传传播播没没有有有有效效的的预预防手段)。防手段)。产产程程传传播播:分分娩娩时时被被感感染染分分娩娩时时母母亲亲的的血血液液、阴阴道道分分泌泌物物通通过过胎胎儿儿的的破破损损皮皮肤肤、粘粘膜膜而而传传染染;胎胎盘盘剥剥离离时时微微量量血血液液漏漏至至胎胎循循环环中中;产产前前或或产产程程中中胎胎儿儿吸吸入入母母亲亲的的血血液液、羊羊水水、阴阴道道分分泌泌物物而感染而感染。产产后后(哺哺乳乳期期)传传播播:抚抚养养过过程程中中通通过过哺哺乳乳、日日常常看看护

11、护、清清洗洗等等等等密密切切生生活活接接触触的的造造成的水平传播。成的水平传播。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56页 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它它主主要要是是通通过过输输血血及及血血液液制制品品,或或被被患患者者的的血血液液、体体液液污污染染的的医医疗疗器器械械及及其其它它物物品品,或或意意外外地地接接触触污污染染的的血血液液或或体体液液等等途途径径,使使HBVHBV经经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而感染。破损的皮肤或粘膜进入人体而感染。输血(血浆);输血(血浆);因子;白蛋白等。因子;白蛋白等。器官或组织移植器官或组织移植医疗器械(有创性诊治);不洁注射;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某些医疗器械(有创性诊治);不

12、洁注射;手术器械消毒不彻底;某些牙科器械消毒不便;牙科器械消毒不便;职业接触;职业接触;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56页相关研究举例相关研究举例 HBV的职业传播(孙永德等)医学和师范院校学生毕业一年后HBV新感染情况分组人数HBsAg阳性HBV感染No.%No.%医学346144.04813.9师范11421.832.6现在学习的是第19页,共56页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乙乙型型肝肝炎炎有有明明显显的的家家庭庭聚聚集集性性,表表明明家家庭庭成成员员中中可可造造成成彼彼此此间间的的传播。其主要通过:传播。其主要通过:性接触、接吻、共用牙刷、剃须刀、茶餐具等。性接触、接吻、共用牙刷、剃须刀、茶餐具等。

13、唾液作为传播媒介,在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中意义重要唾液作为传播媒介,在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中意义重要唾液本身就可以查出唾液本身就可以查出HBsAgHBsAg。口腔粘膜、牙龈的破溃出血可混合在唾液中口腔粘膜、牙龈的破溃出血可混合在唾液中现在学习的是第20页,共56页双亲对子女双亲对子女HBsAgHBsAg感染的影感染的影响响双亲双亲HBsAgHBsAg情况情况 被检子女数被检子女数 子女子女HBsAgHBsAg阳性数阳性数 阳性率(阳性率(%)父母均阳性父母均阳性*452 199 44.03 452 199 44.03母阳父阴性母阳父阴性*2697 1035 38.38 2697 1035 38.38父

14、阳母阴性父阳母阴性 2979 536 17.99 2979 536 17.99父母均阴性父母均阴性 26173 2049 9.20 26173 2049 9.20 *:P0.05现在学习的是第21页,共56页接触传播接触传播性传播性传播异性间传播异性间传播同性间传播同性间传播现在学习的是第22页,共56页 夫妻间传播夫妻间传播有有HBVHBV携带者的家庭较无携带者的家庭较无HBVHBV携带者的家庭成员中,携带者的家庭成员中,HBsAgHBsAg的检出率高的检出率高6.86.8倍、倍、Anti-HBsAnti-HBs高高2.72.7倍。倍。新婚夫妇中,一方新婚夫妇中,一方HBsAgHBsAg阳性

15、,另一方未受感染,婚后经过阳性,另一方未受感染,婚后经过2.252.25年,年,原未受感染方有原未受感染方有52.6%52.6%发生感染,其中发生感染,其中14%14%将变成将变成HBsAgHBsAg携带者。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能结婚吗?能生小孩吗?现在学习的是第23页,共56页相关研究举例相关研究举例 HBV的性传播(房孝生等)婚后婚后27个月易感一方个月易感一方HBV感染状况感染状况分组分组性别性别HBsAg阳性阳性HBV感染感染No.%No.%一方易感一方一方易感一方携带(携带(57对)对)男男26.6713 43.33女女622.2217 62.96双方均易感组双方均易感组(61对)

16、对)男男11.649 14.75女女11.6411 18.03现在学习的是第24页,共56页性接触传播性接触传播性性接接触触在在乙乙肝肝的的传传播播中中具具有有一一定定的的重重要要意意义义。研研究究表表明明:在在卖卖淫淫妇妇女女中中HBVmHBVm阳阳性率为性率为89.47%89.47%;HBsAgHBsAg阳性率阳性率20.24%20.24%。现在学习的是第25页,共56页中国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中国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中国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中国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母婴围产期传播母婴围产期传播是我国乙肝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在我国人群中是我国乙肝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在我国人群中约约35354040乙

17、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是由母婴围产期传播引起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是由母婴围产期传播引起的。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HBVHBV感染率随年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提示除母婴传播外,还存在龄增长而上升,提示除母婴传播外,还存在水平传播水平传播。庄辉,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5月第25卷第5期:376现在学习的是第26页,共56页以下情况会感染乙肝吗?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会传染HBV

18、。流行病学和实验研究亦未发现HBV能经吸血昆虫(蚊、臭虫等)传播。现在学习的是第27页,共56页1、下列哪项不是乙肝的主要传染途径?1不洁饮食 2无防护性行为 3输血或血制品 4母婴传播 5拔牙补牙 2、下列哪个人群不容易感染乙肝病毒?1医务人员 2感染乙肝病毒的妇女所产新生儿 3多个性伴侣者 4感染乙肝病毒者的家庭密切接触 5同性恋者 6与HBV携带者共餐者3、乙肝是否经蚊虫叮咬传播?1是 2不是 3不知道 4、多人使用同一注射器能传播乙肝吗?5、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同桌吃饭等)能否感染乙肝病毒?现在学习的是第28页,共56页如何预防乙肝?一、一、中国预防及控制乙肝的策略及方法

19、中国预防及控制乙肝的策略及方法: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明确指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乙肝疫苗是唯一可预防原发性肝癌的疫苗,并认为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安全、经济的方法现在学习的是第29页,共56页我国乙肝防治策略“预防”重于“治疗”一、新生儿的预防一、新生儿的预防 不筛选孕妇新生儿普种疫苗不筛选孕妇新生儿普种疫苗现在学习的是第30页,共56页新生儿的预防新生儿的预防 接种时间接种时间早(生后早(生后24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疫苗);小时内接种第一针疫苗);2424小时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小时首针及时接

20、种率达到92%92%。全程(完成全程(完成0 0、1 1、6 6个月程序);个月程序);提高覆盖率;提高覆盖率;现在学习的是第31页,共56页接种时间接种时间 HBsAgHBsAg阳性率(阳性率(%)出生出生2424小时内小时内 14.6714.67出生后出生后2424小时后小时后 29.5529.55出生后出生后1 1个月个月 38.7138.71出生后出生后6 6个月个月 62.5062.50 各组间有明显差异。各组间有明显差异。母亲已感染母亲已感染HBV的婴儿接种的婴儿接种乙肝疫苗的效果乙肝疫苗的效果现在学习的是第32页,共56页为什么强调第为什么强调第1针在出生后针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

21、种呢?小时内接种呢?WHO指出,全球死于乙肝的病例中,指出,全球死于乙肝的病例中,有有21%是在围产期感染的是在围产期感染的。母婴传。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感染乙肝的年龄与变成慢性乙肝携带者的播是我国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感染乙肝的年龄与变成慢性乙肝携带者的机率有很大关系。机率有很大关系。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新生儿感染乙肝病毒(HBV)后约有)后约有90%以上的人将成为以上的人将成为HBV慢性携慢性携带者带者,因此乙肝疫苗的第,因此乙肝疫苗的第1剂接种应在新生儿出生后剂接种应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小时内接种,以使新生儿获得保护。以使新生儿获得保护。现在学习的是第33页,共56

22、页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乙肝及乙免接种 对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12小时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ug重组酵母或20ugCHO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12小时内先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个月后再注射第二剂乙免,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ug重组酵母或20ugCHO乙肝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剂量同第1剂)。后者不如前者方便,但其保护率高于前者,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免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现在学习的是第34页,共56页意外暴露后意外暴露后HBV预防预防 在意

23、外接触HBV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1血清学检测 应立即检测HBV DNA、HBsAg、抗-HBs、HBeAg、抗-HBc、ALT和AST,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2主动和被动免疫 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 10 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 10 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 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20g),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 g)。现在学习的是第35页,共56页乙肝疫苗延后接种原则 如如果果第第2针

24、针或或第第3针针滞滞后后于于免免疫疫程程序序的规定,应尽快补种。的规定,应尽快补种。第第1针和第针和第2针间隔应针间隔应28天。天。第第2针和第针和第3针的间隔应针的间隔应60天天。现在学习的是第36页,共56页大学生应接种什么剂量的乙肝疫苗?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更新版对成人建议接种20g酵母或20g CHO乙型肝炎疫苗。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g)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如仍无应答,可接种一针60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现在学习的是第37页,共56页20m mg具有具

25、有更高更高的保护性抗体水平的保护性抗体水平 无论年龄和性别,安在时均能诱导高抗体滴度,GMT水平远高于1000mIU/ml20g诱导的抗体滴度是10g乙肝疫苗的6.3倍 Chiaramonte M,et al.Vaccine.1996 Feb;14(2):135-137现在学习的是第38页,共56页如何预防乙肝?二、二、切断传播途经切断传播途经 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灸的针具),并严格遵循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标准防护(Standard Precaution)原则。服务行业所用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等器具也应严格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和任何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若性伴

26、侣为HBsAg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采用安全套;在性伙伴健康状况不明的情况下,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以预防乙型肝炎及其他血源性或性传播疾病。对HBsAg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现在学习的是第39页,共56页如何预防乙肝?三、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三、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在诊断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时,应按规定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建议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检测,并对其中的易感者(该3种标志物均阴性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HBV DNA

27、水平,而与血清ALT、AST或胆红素水平无关。对慢性HBV携带者及HBsAg携带者,除不能捐献血液、组织器官及从事国家明文规定的职业或工种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应定期进行医学随访。现在学习的是第40页,共56页 您知道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措施是吗?1、接种乙肝疫苗 2、不要和乙肝携带者或病人交往现在学习的是第41页,共56页第二部分第二部分丙型肝炎简介丙型肝炎简介现在学习的是第42页,共56页 根据我国对全国根据我国对全国3030个省、直辖市个省、直辖市2296122961个家庭的血清个家庭的血清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各省、直辖市均存在流行病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各省、直辖市均存在HCVHCV感染

28、。感染。丙型肝炎抗体标化阳性率为:丙型肝炎抗体标化阳性率为:3.2%3.2%,既我国有约,既我国有约41604160万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说明我国不仅是乙型肝炎的高万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说明我国不仅是乙型肝炎的高发区,也是丙型肝炎的高发区。发区,也是丙型肝炎的高发区。我省抗我省抗-HCV-HCV阳性率为阳性率为2.38%2.38%、最高为辽宁、最高为辽宁5.1%5.1%、最低为上海、最低为上海0.9%0.9%我国丙型肝炎的流行现状我国丙型肝炎的流行现状现在学习的是第43页,共56页丙型肝炎传播丙型肝炎传播 传染源:传染源:HCVHCV感感染染者者,即即急急、慢慢性性丙丙型型肝肝炎炎病病人人和和

29、病病毒毒携携带带者者是传染源。是传染源。平均潜伏期为平均潜伏期为6-96-9周。周。现在学习的是第44页,共56页丙型肝炎传播丙型肝炎传播传播途径:传播途径:丙丙型型肝肝炎炎病病毒毒主主要要通通过过输输血血、应应用用血血制制品品途途径径传传播播,还还可可以以通通过过破破损损的的皮皮肤肤黏黏膜膜密密切切接接触触传传播播、静静脉脉内内吸吸毒毒传传播播。性性传传播播以以及及母母婴婴传传播播与与乙乙型型肝肝炎炎比比较较不不够够明明显显,因因此此,感感染染丙丙型型肝肝炎炎病病毒毒的的高高危危人人群群包包括括经经常常受受血血者者、静静脉脉内内吸吸毒毒者者、性性乱乱着着、职职业业献献血血者者、经经常常接接触

30、触血血液液和和血血制制品品的的工工作作人人员员以以及及医医务务工工作作者者。多多次次受受血血和和静静脉脉内内吸吸毒者是毒者是HCVHCV感染最危险的因素。感染最危险的因素。丙丙型型肝肝炎炎可可以以通通过过献献血血(特特别别是是单单献献血血浆浆)造造成成一一定定范范围围的的暴暴发发。在在河河北北的的固固安安县县就就曾曾发发生生过过由由于于献献血血或或献献血血浆浆引引起起的的较较为为严严重重的的丙丙型型肝肝炎暴发。炎暴发。现在学习的是第45页,共56页传播途径:传播途径:经经血血传传播播:通通过过输输入入污污染染HCVHCV的的血血液液或或血血制制品品,献献血血或或反反复复透透析析过过程程中中的的

31、交交叉叉感感染染,均均可可造造成成HCVHCV传传播播。输输入入含含HCVHCV的的血血液液最最易易感感染染,也也可可通通过过反反复接触微量血液传播。复接触微量血液传播。研究显示研究显示:在静脉吸毒人群中抗在静脉吸毒人群中抗-HCV-HCV阳性率为阳性率为28.68%.28.68%.丙型肝炎传播丙型肝炎传播现在学习的是第46页,共56页丙型肝炎传播丙型肝炎传播性性接接触触传传播播:从从丙丙型型肝肝炎炎感感染染者者的的精精液液、阴阴道道液液中中极极易易检检测测到到HCV-RNAHCV-RNA,其其配配偶偶HCVHCV感感染染率率高高于于家家庭庭其其他他成成员员和和一一般般人人群群,说说明明HCV

32、HCV存存在在性性接接触触传传播播的的危危险。险。研研究究显显示示:在在卖卖淫淫女女中中抗抗-HCV-HCV阳阳性性率率为为9.83%(9.83%(正正常常人群为人群为2.28%2.28%)。)。现在学习的是第47页,共56页丙型肝炎传播丙型肝炎传播母婴传播母婴传播 母母婴婴传传播播方方式式确确实实存存在在,但但一一般般认认为为传传播机率远比乙肝为低,播机率远比乙肝为低,转归相对较好。转归相对较好。现在学习的是第48页,共56页丙型肝炎传播丙型肝炎传播易感性:易感性:人人群群对对HCVHCV普普遍遍易易感感,但但感感染染多多见见于于青青壮壮年年。儿儿童童感感染染后后常常呈呈无症状感染状态,但无

33、症状感染状态,但4040岁以上中、老年易呈急性肝炎。岁以上中、老年易呈急性肝炎。感染或病后免疫持久性尚不清楚,但已证实易反复感染。感染或病后免疫持久性尚不清楚,但已证实易反复感染。注射免疫球蛋白不能使机体免于注射免疫球蛋白不能使机体免于HCVHCV感染。感染。现在学习的是第49页,共56页HBV、HCV病毒感染的转归病毒感染的转归 HBV、HCV 急性肝炎急性肝炎 病毒携病毒携带者带者 慢性肝炎慢性肝炎 肝硬化肝硬化 肝癌肝癌 产生抵抗力产生抵抗力现在学习的是第50页,共56页1、如何预防丙肝感染?(多选)1杜绝毒品 2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输血和使用血制品 3保持单一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 4杜

34、绝非法采、供血 5注射丙肝疫苗6感染丙肝病毒的女性在治愈前,应避免生育2、丙肝防治的关键是?早检测、早诊断、早治疗 接种丙肝疫苗 3、慢性丙肝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吗?可以 2不可以4、下面哪些途径可以传播丙肝?(多选)血液传播 2性接触传播 3母婴传播与丙肝病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 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现在学习的是第51页,共56页三、病毒性肝炎的分类现在学习的是第52页,共56页病毒性肝炎的分类病毒性肝炎的分类 名称名称发现发现年限年限核酸核酸型型科科属属代表株代表株甲型肝炎甲型肝炎(HAVHAV)19731973+RNA+RNA微小微小RNARNA病毒科病毒科肝炎病毒属肝炎病毒属甲型肝炎

35、甲型肝炎病毒病毒乙型肝炎乙型肝炎(HBVHBV)19651965DNADNA嗜肝嗜肝DNADNA病毒科病毒科正嗜肝正嗜肝DNADNA病毒属病毒属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病毒丙型肝炎丙型肝炎(HCVHCV)19891989+RNA+RNA黄病毒黄病毒科科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属病毒属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病毒丁型肝炎丁型肝炎(HDVHDV)19771977-RNA-RNA?病毒属病毒属丁型肝炎丁型肝炎病毒病毒戊型肝炎戊型肝炎(HEVHEV)19891989+RNA+RNA?戊型肝炎戊型肝炎病毒属病毒属戊型肝炎戊型肝炎病毒病毒现在学习的是第53页,共56页5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型肝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

36、和易感人群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传染源 主要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甲肝甲肝 病人病人 粪粪-口口 未感染未感染HAV,也,也 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 经食物经食物 经水经水 未接种甲肝疫苗未接种甲肝疫苗 接触接触乙肝乙肝 病人病人 经体液经体液 未感染未感染HBV,也,也 HBV携带者携带者 母婴母婴 医源性接触医源性接触 未接种乙肝疫苗未接种乙肝疫苗 丙肝丙肝 病人病人 普遍易感普遍易感 HCV携带者携带者 经血液经血液 丁肝丁肝 病人病人 同乙肝同乙肝 HBV感染者感染者 HDV携带者携带者戊肝戊肝 病人病人 同甲肝同甲肝 普遍易感普遍易感 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 现在学习的是第54页,共56页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及临床特病毒性肝炎的流行及临床特征征名称名称传播途径传播途径我国流行率我国流行率临床预后临床预后疫苗疫苗甲肝甲肝粪口粪口80.90%80.90%急性、良好急性、良好有有乙肝乙肝皮、粘膜损伤皮、粘膜损伤57.63%57.63%急性、慢性急性、慢性有有丙肝丙肝皮、粘膜损伤皮、粘膜损伤3.20%3.20%急性、慢性急性、慢性无无丁肝丁肝皮、粘膜损伤皮、粘膜损伤1.15%1.15%急性、慢性急性、慢性无无戊肝戊肝粪口粪口17.20%17.20%急性、良好急性、良好无无现在学习的是第55页,共56页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现在学习的是第56页,共56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