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吕梁特色农业调研报告 (3)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50279785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吕梁特色农业调研报告 (3)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吕梁特色农业调研报告 (3)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吕梁特色农业调研报告 (3)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吕梁特色农业调研报告 (3) .doc(1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吕梁特色农业调研报告吕梁特色农业调研报告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促进丽江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角,长期以来,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将其与全市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在一起,立足实际,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切实加快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一、丽江市农业概况丽江市土地面积 21219 平方公里,山区、半山区占全市总面积的 92.3%,辖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一区四县,共 63 个乡镇、办事处,450 个居(村)委会,5121 个居(村)民小组;全市总人口 113.8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97.6万人,占 86

2、%,22 个少数民族,人口 66.1 万人,占 58%;据统计部门统计,末,我市常用耕地面积为 140.18 万亩,农作物总播面积为 229.95 万亩,粮食总产 40.14 万吨,农业总产值 22.9 万元(当年价),其中畜牧业产值 8.75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453 元。丽江市区位优势较好,环境无污染,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境内最高海拔 5596 米,最低海拔 1015 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物资源富足多样,具有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二、采取的思路及措施近年来,市委、政府坚持走“特色化、区域化”的发展道路,深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一步巩固传统产业,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新

3、兴产业,依托产业化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基地”,把基地建设与特色产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初,我市提出推进“六个一工程”,狠抓“八项措施”的农业发展思路,更有力的促进了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一)产业发展采用新模式根据丽江实际,通过采用各种类型与组织模式推动农特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带动的“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以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形式;四位一体型的“企业产业联合会大户农民”的形式;通过培育专业市场带动发展的形式;以特色产业带动的“公司特色产业农户”的形式;以农业园区带动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示范农户”形式。(二)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

4、力度,提高产业化经营科技水平建立和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兴办各类科研生产经营实体,加快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充分调动各部门科技人员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积极性,吸引年轻的农业科技人才投入科技兴农事业。同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农民素质,切实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培养他们的市场经济意识。通过不同的形式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经营管理水平,学会运用先进科学技术。(三)积极发展和完善新型的利益联结机制,维护好农民利益通过行政的手段,制定各项政策措施,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完善分配制度,维护好各个经济主体的合法权益。鼓励龙头企业设立风险资金,采取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紧密、合理的利益联

5、结机制。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与龙头企业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是提高丽江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的重要举措。通过名牌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尽快形成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具体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目标。着力提升农业产业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五)建设“六个一工程”1、认定一批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8 家,其中 1 户为国家级龙头企业,7 户为省级龙头企业,且均享有产品外贸经营进出口权,30 户为市级龙头企

6、业,都给予了相应的扶持。全市 38 个国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可提供就业人数达 4000 多人,能带动农户 20 多万户。2、建设一批市级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末,全市共有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 80 万亩,其中主要有冬早蔬菜 5 万亩左右、加工型马铃薯 6 万亩、优质米基地 10 万亩、杂豆芸豆 10万亩,油菜 7 万多亩。3、发展一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全市现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约 170 个,会员达 12700 人,切实提高了我市农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化程度。4、树立一批农村能人和科技带头人。全市共有农村能人34 人,科技带头人 25 人,他们通过科技服务、大办特色示范样板、创办农产品

7、基地等,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显著的示范带动作用。5、创建一批丽江农产品品牌。全市共注册商标的农产品共有 37 家 37 个产品,农产品发展呈现出品类齐全、快速发展的趋势。6、培育一批种养殖业大户。我市种养殖业大户已发展到797 户(其中种植业大户 333 户,养殖业大户 464 户),种植作物涉及到粮食、蔬菜、林果、花卉、药材、烤烟等各类粮食、经济作物,大户种植面积达 5 万亩左右,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规范管理的水平,促进了单产的提高,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六)狠抓了“八项措施”1、推广经验促增收:近年来,经过开拓性的探索和实践,找到了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

8、一些典型经验:如玉龙县的“鲁甸经验”,期纳镇满官村“党建带村建,村建带民建”、“支部协会”、“企业带动转移劳动力”的经验,在在全市各地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成为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2、宣传惠农政策促增收。通过及时贯彻减免农业税、下发粮食直补资金、实行购机补贴等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3、调整结构促增收。在稳定粮食总产、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围绕龙头企业的原料需求,从早、巧、晚、特四个方面来调整结构,打时间差、节令差,打特色品牌,集中精力抓好优质稻、烤烟、青梅、甘蔗、畜牧业、冬早蔬菜、魔芋等重点产业,积极培育红花、特色中药材、朝鲜蓟、花卉等新兴产业,因地制宜,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农业发

9、展路子,使农业产业发展做到突出重点,各具特色,适度规模发展,充分发挥了各地的区域优势,使农业生产的优势产品向优势产业集中,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以实现区域产业的产业效益、基地建设的规模效益、特色作物的特色效益。4、科技服务促增收。大力推广了农业新技术和优质高产新品种。5、围绕市场促增效。6、劳务经济促增收。7、加工增值促增收。8、防疫减灾保增收。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市委、政府及农业部门根据丽江实际,确定了我市“水果、蔬菜、药材、野生菌、杂粮、优质米、烤烟、魔芋、畜牧,劳转”十大特色产业加以大力发展扶持,并相应在全市范围内选定授予了“玉龙县鲁甸药材之乡、太安马铃薯之乡,古 XX 县

10、区七河生猪养殖之乡,XX 县区三川优质米之乡、期纳冬早蔬菜之乡,XX 县区荣将芒果之乡,宁蒗县新营盘苹果之乡”七个重点产业乡镇,积极引导农户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道路。(一)种植业1、水果产业全市水果面积 29 万亩,年水果总产量 11.74 万吨,总产值 1.85 亿元。苹果产业。目前,我市苹果面积稳定在 8 万亩左右,产量 2.6 万吨,产值 5000 万元。其中,宁蒗县 5 万亩,玉龙县1.8 万亩,XX 县区 0.5 万亩,XX 县区 0.3 万亩,古 XX 县区0.4 万亩,其中,宁蒗县的一万亩已通过无公害食品生产认证,两万亩 a 级绿色食品苹果基地的认证工作正在进行之中,苹果产

11、业已经成为当地产区群众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宁蒗县新营盘乡产值超万元的农户就有 160 多户,且有省级龙头企业宁蒗县龙德绿色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展苹果产业的综合服务工作,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计划到 2010 年,全市苹果面积在巩固的前提下发展至 13 万亩,实现产值 4 亿元左右。优质晚熟芒果产业。全市芒果总面积 4.42 万亩,总产量 0.83 万吨,总产值 2438 万元。主要分布区 XX 县区是 XX 省独有的优质晚熟芒果生产区,生产的芒果以成熟晚、色泽鲜、品质优而深受消费者欢迎。近年来,市、县农业部门加快了芒果产业科技推广和品种改良步伐,筛选优质晚熟芒果品种在最适宜区种植;组建

12、了以芒果营销加工为主要经营项目的华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及 XX 县区芒果专业技术协会,并注册了“金川红”芒果商标;,XX 县区还获得了 1 万亩绿色食品芒果生产基地认证;如今该产业已成为 XX 县区新农村建设的首选产业。计划到 2010 年全市芒果面积增加到 6 万亩,产值实现2.4 亿元以上。雪桃产业。丽江雪桃具有色、香、味、形俱佳,成熟晚的优良特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经济价值较高。开发主要以新知图书城下属的丽江雪桃开发有限公司为主。目前已在拉市乡建成亩雪桃生产示范基地,300 亩雪桃优质苗木生产基地,盛果期亩产可达 4000 公斤左右,大面积平均亩产公斤左右。计划到 2010 年全市雪桃面积

13、发展至 3 万亩,预计产值 1.5 亿元左右。青梅产业。丽江现有青梅面积 5.98 万亩,产量 1.38 万吨,产值 1450 万元。主要分布在玉龙、宁蒗县两县。有得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和绿丫头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两家省级龙头企业从事青梅生产加工。计划到 2010 年全市青梅面积发展至 3万亩,产值达 8000 万元。龙眼产业。XX 县区是 XX 省唯一的龙眼基地县,现有面积 1.46 万亩,产量 0.3 万吨,产值 900 万元。目前正积极开展品种改良及应用一系列综合配套技术的提质增效工作,并已见成效。力争在十一五期间使基地全部良种化,从而使基地得到巩固和发展。2、蔬菜产业我市现有蔬菜面积 13

14、万亩,产值 1.2 亿元。冬早蔬菜产业。“十五”规划期间,我市冬早蔬菜开发以金沙江沿岸乡镇为主,我市已种植冬早蔬菜 5 万亩。到2010 年,拟建成冬春蔬菜基地 10 万亩。夏秋蔬菜产业。,我市种植夏秋冷凉蔬菜 6 万亩。力争到 2010 将年全市名、特、优蔬菜播种面积突破至 20 万亩(无公害蔬菜面积 15 万亩),产量 50 万吨,创立丽江无公害蔬菜品牌,实现产值 3 亿元。3、药材产业丽江是名副其实的“药材之乡”。椐不完全统计,至底,丽江从事中药材种植、加工的企业有八家,从事采购销售的个体户有 1000 多户,种植户有 6000 多户,种植面积 3.6 万亩,年产各种药材 6500 公担

15、,野生药材 5000 公担。丽江中药材种植产业化发展以云木香、云南重娄、岩白菜、白芨等四个种类为主。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建成四种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5 万亩,预计产值 6 亿元。4、野生菌产业我市广大山区和半山区有较多品种的野生菌,目前企业加工的品种有松茸、牛肝菌、羊肚菌、鸡油菌、黑木耳、磨菇等,每年可采集到近 1000 吨,产值在 3000 多万元。“十一五”期间计划在玉龙、宁蒗及永胜三县的高寒冷凉山区建立 5万亩高档名贵野生食用菌促繁基地,扶持龙头企业野生食用菌深加工及冷藏设施,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创建丽江天然无污染野生食用菌品牌。有中源食品有限公司、丽江得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永胜雷特生物技

16、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省市级龙头从事各种野生菌的贸易活动。计划到 2010 年使该产业成为年产值达 5000 万元以上的出口创汇产业。5、优质芸豆杂豆产业小宗粮豆(芸豆、燕麦、小鸡豆)是丽江市的特色作物和优质品种,以玉龙县 aa 级的芸豆生产基地,古 XX 县区为主的鸡豆(小扁豆)生产基地,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高的声誉和生产发展潜力。至底,我市芸豆种植面积 8.36 万亩,产值3000 万元。其中玉龙县种植有芸豆 6 万亩,是 XX 省最早、面积最大的 aa 级有机芸豆基地,是丽江直接出口创汇最主要的农产品。主要有得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安胜外贸有限责任公司等龙头企业从事该产业的开发,带动农户发展

17、。为使丽江大粒型芸豆在质量、品种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芸豆产业成为高寒冷凉山区的支柱产业,在“十一五”期间将建成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品种较为齐全的芸豆“引、育、繁”试验基地,我市将建成 26 万亩的优质芸豆和杂豆生产基地,计划产值达到 9000 万元左右。6、优质水稻产业我市水稻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 16.2%,产量占 30%,今后,继续保持水稻种植面积 32 万亩,单产由现在的 385 千克提高到 430 千克,总产量 1.38 亿公斤,确保粮食的生产安全。计划“十一五”期间,全市建成优质稻生产基地 20 万亩,预计生产优质米 1 亿公斤,实现产值 3 亿元以上。7、烤烟产业我市的烤烟产业经过

18、二十年的发展,到底,已累计种植123.76 万亩,收购烟叶 233.05 万担,农民收入 77786.8 万元,财政收入 19389.6 万元。我市烟叶在外观和内在质量上都赢得了省外烟厂好评,呈现出畅销的良好局面。根据丽江市烤烟种植区划提供的数据,全市有最适宜区、适宜区和次适宜区烤烟种植面积近 82 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 54%。其中最适宜区和适宜区共有耕地 43 万亩,按正常三年两头轮作要求,考虑其他作物,每年用宜烟土地的 40%种烟,全市每年可种植烤烟 17 万亩,现有烤房 32294 座,烟叶收购站点 39 个,常年从事烤烟生产、收购各类技术人员 1800 多人,烟区广大烟农也掌握了烤烟

19、生产技术,加速发展烤烟生产的条件已经具备。“十一五”期间烤烟生产的基本发展思路是:“抓住机遇,优化布局,提高单产、质量、效益、加快发展”,把我市烟叶收购指标争取到 30 万担,进入全国重点种烟发展区域。8、魔芋产业目前,我市种植魔芋 8000 亩,产量 1.5 万吨,产值 2300万元。我市正大力开展绿色食品魔芋以及有机魔芋的基地建设,引进精粉加工先进技术与设备,增加产品的附加值。XX县区松坪乡的魔芋通过日本国的有机食品认证,产品出口到日本。目前主要有玉元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进行该产业的生产与加工活动。计划到 2010 年建成魔芋生产基地 5 万亩,预计产量 9 万吨,产值 1.3 亿元。9、马

20、铃薯产业我市特有的立体型气候资源,促使我市建设马铃薯生产基地有两种方式,一是秋收马铃薯生产基地;二是以金沙江沿岸干热河谷为中心的冬早马铃薯生产基地。全市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在 22 万亩左右,其中优质专用马铃薯 10 万亩,产值1000 万元,主要分布在玉龙县、宁蒗县、XX 县区。丽江市从1998 年开始进行脱毒马铃薯种薯基地建设,具有较好的种薯繁育设施条件,具备年生产试管苗 200 万苗,微型薯 800 万粒的生产能力。计划到 2010 年全市马铃薯种植发展至 30 万亩,总产 30 万吨,产值 2 亿元。引导扶持建立 1-2 个马铃薯深加工企业。10、优质油菜产业我市主要有以玉龙县和古 XX

21、 县区为主的油菜生产基地,分为夏收油菜基地和高海拔地区为重点的秋收油菜基地,种植油菜 2.5 万亩,其中冬油菜 1 亩,秋油菜 13000 亩,秋油菜籽产量 1300 吨,产值 3100 万元。目前,公司正积极在鲁甸筹建菜籽油深加工项目,创建有机油、生态油品牌。到 2010 年“十一五”规划末建成油菜生产基地 6 万亩,预计产量 3700吨,产值 1 亿元。11、杂种玉米制种产业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已达到 1.2 万亩,产量 380 万公斤,产值 2500 万元。杂种玉米的种植以玉龙县河谷区乡(镇)的山区、半山区和 XX 县区的新庄、船房及 XX 县区的三川镇等乡镇为中心。计划到 2010 年将建

22、成杂种玉米基地 1.5 万亩。12、荞麦产业我市在宁蒗县和玉龙县的冷凉山区已种植荞麦 8.46 万亩,产量 1 万吨,产值 8000 万元。计划到 2010 年将建成荞麦生产基地 6 万亩。13、优质茶叶产业我市的茶叶基地主要分布在 XX 县区海拔 1700-2100 米左右的乡镇,到已种植茶叶 1.3 万亩,投产采摘面积 0.98 万亩,生产鲜茶叶 1680 吨,生产干毛茶 336 吨,实现产值 700多万元,并已获得 7300 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认证。14、花卉产业与观光农业丽江具有生产百合、彩色马蹄莲等球根花卉种球的优越的自然环境条件,目前,XX 县区已建成 70 亩百合种球繁育基地,

23、计划到 2015 年球根花卉面积发展至 1.5 万亩,发展鲜切花 0.5 万亩,产值达到 4 亿元;同时,丽江市作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具有丰富的野生观赏园艺植物资源,具备开发观光农业的一切环境条件;因此,花卉产业与观光农业在丽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二)畜牧业1、黑山羊产业我市先后开展了 4 个养羊综合区,优势肉羊产业带玉龙县种羊场、永胜种羊场建设,加强了养羊综合配套技术的推广,促进了丽江黑山羊产业的发展。,我市黑山羊存栏 90 多万只,预计羊存栏达 103.79 万只,出栏肉羊 36.35 万只,肉产值达 757 万元。年外销山羊 17 万只。2、黑头山羊产业黑头山羊是宁蒗县地方优良品种

24、,是当地农民群众不可缺少的重要生产生活资料和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从 1995 年立项开展供种基地项目建设来,通过近几年的实施,建立了核心群种羊场,扶持建立扩繁种羊专业户 106 户。黑头山羊群体数由 1995 年的 2.7 万只增至目前的 3.4 万只,增长 25.9%。年对外提供种羊 1260 只,出栏肉羊 1.2 万只,经济收入达 500多万元。3、菊苣养猪产业为了推动种草养畜,发展生态养殖业,玉龙县畜牧局引进钰滇菊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拉市乡培植龙头企业,并建立拉市乡菊苣养猪基地,成立了拉市乡养猪协会,建立了年出栏肉猪 1000 头的养殖场,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生产经营模

25、式。共推广种植菊苣 4056 亩,发展菊苣养猪 4.1万头。目前菊苣养猪已通过省厅无公害产地认证。钰滇公司在市区农贸市场开办了 2 个菊苣猪肉专营门市,产品供不应求。4、华坪白毛乌骨鸡产业华坪白毛乌骨鸡具有耐粗饲、味美、滋补等特性,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华坪白毛乌骨鸡地方优良品种,在省厅的扶持下,培育和发展了乌骨鸡选育养殖场 2 家,规模养殖户 20户,促进了华坪乌骨鸡的健康发展。XX 县区肉鸡存栏 48 万只,出栏 96 万只,产值 1516 万元。5、蜂产业我市蜂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通过养蜂基地建设,中蜂科学饲养综示区项目建设,扶持建立永胜滇峰蜂业公司,滇峰蜂业公司收购蜂品 150 余吨,完成销

26、售收入 200 多万元。6、丽江三川火腿产业丽江三川火腿产业通过几年努力得到发展状大、产品的产量及效益通年增加,并获得了“中国专利新技术博览金奖”、“中国名牌产品”、“首届中国民营企交易指定产品”、“XX省放心食品”自营进出口权等多项殊荣。丽江三川火腿有限公司完成火腿加工 1867 吨,产值达 6540 万只,实现销售收入6300 万元。(三)劳动力转移产业据统计,丽江市底共有农村劳动力 57 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总数为 18.75 万人。近几年来,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新亮点。截止底,全市累计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15.12 万人,累计增加农民收入

27、 2.55 亿元,农民人均增收 262 元。根据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 年 XX 省农村劳务输出计划的通知,下达丽江市 2010 年劳务输出计划 14.28 万人,结合我市实际,改革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彻底拆除阻碍城乡生产要素交流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壁垒”,构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和就业体系,充分发挥市、县(区)、乡(镇)已成立的农村劳动能力转移机构和民间劳动力输出组织的作用,大力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力度,采取就地与易地、市内与市外、省内与省外、季节性与常年性相结合的总体开发战略,千方百计扩大转移输出的渠道和规模,力争到 2010 年实现农村劳动力及劳务输出 14.56 万人,

28、劳动力转移收入达 2.82 亿元,2015 年实现劳动力转移收入 5.67 亿元。(四)渔业产业我市主要有西北古 XX 县区、玉龙县、宁蒗县湖塘库冷水鱼类增养区,水域面积占 44.49%;永胜、华坪的湖塘库温水鱼增养区,水域面积占 55.5%。我市水产品总产量 6855 吨,养殖面积 38916 亩,水产品产值 6855 万元,水产品加工 300 吨产值 600 万元,其中:出口量 150 吨,出口额 300 万元;预计水产品总产量 8335 吨,养殖面积 49579 亩,渔业总产值 8335万元,水产品加工 1100 吨,加工总产值 2200 万元,其中:出口 550 吨,出口额达到 165

29、0 万元。2010 年渔业发展计划水产品总产量 14835 吨,养殖面积67659 亩,水产品总产值 14835 万元,水产品加工 4500 吨,加工总产值 9100 万元,其中:出口产品 3350 吨,出口额6700 万元。四、存在的困难及问题(一)农技体制建设滞后,农技人员对农产业的发展没有发挥出充分作用,基层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难以开展,农产业作物品种老化,优良品种所占比例较少,农户管理初泛,缺乏标准化栽培管理的技术和手段。(二)个别县(区)实行的财政包干体制政策性太强,没有充分考虑到项目性和应急性,统管不灵活,弊病日渐突显,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产业开发及农产品的加工进程。(三)农产品市场

30、机制不健全,企业和农户缺乏对市场信息进行快捷了解把握的渠道和平台,生产存在盲目性,个别产地批发市场仍存在管理滞后和欺行霸市行为,给农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不稳定的因素。(四)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劳动辐射能力弱,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对农产业特别是畜牧业的带动较小,同时,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发展不稳定,对农产业的发展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五)近年来,畜牧业发展多注重疫病防治和食品安全,忽视了产业发展,造成畜牧业产业化经营,畜产品深加工的发展步伐滞后,商品效益不高。五、今后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建议和打算(一)建议再进一步搞好全省特优农产业开发的规划,突出优质区划,做到发展有目标、开发有针对性,措施有操作性,

31、在规划中建议将丽江市的畜牧产业、优质水果(晚熟芒果、苹果、龙眼、雪桃、青梅、日本甜柿等果种)、夏秋冷凉蔬菜、优质小杂粮(豆类、荞麦)、药材、野生菌类、魔芋等列入全省重点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二)建议取消或调整财政包干政策,下达经费或相应扶持时充分考虑政策性、项目性和应急性的综合作用。(三)加强农产品市场机制建设,努力为企业和农户创建方便了解市场信息的渠道和平台,建设安全畅通、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网络体系。(四)加快农技体系建设步伐,使农技人员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中大显才能,为农特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五)出台政策要坚持分类指导原则,兼顾边远贫困地区和立体性强的山区,以特为主,不要过

32、分强调规模经济,同时,制定政策要细,使干实事的单位和人员用得上资金,干得了实事。在特产品种、技术研究、基地建设、企业创建、农业经济组织发展、品牌创新、产地市场拓展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六)继续扶持壮大一批农特产业龙头企业,重点培育一批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强农特产业的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全方位、多渠道的鼓励、吸纳民间资本和外资,进一步加大对农特产业的投入。(七)在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和动物食品安全的基础上,加快畜牧产业的发展,增加畜牧业对农特产业的贡献率。内容总结内容总结(1)吕梁特色农业调研报告农业特色产业作为促进丽江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角,长期以来,市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都将其与全市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紧密结合在一起,立足实际,依托区位、资源优势,抓项目、建基地、扶龙头,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增强农村经济“造血”功能,切实加快了全市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步伐(2)2、蔬菜产业我市现有蔬菜面积 13 万亩,产值 1.2 亿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