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总结.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5022721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总结.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总结 初中生物是中国初中学科。国家规定的初中学科,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地球及在地球上生存的生物的神秘和本质。下面为大家带来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总结),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总结 1、科学探求一般包括的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定、制定方案、(实施方案)、得出结论、表达沟通。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求营养:绝大多数植物经过光协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抚慰做出反响应激性。例:斑

2、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抚慰的反响。 5)生物能生长和繁衍。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活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合适的温度和一定的生活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活的环境要素: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生物因素,另一类是非生物因素 6、生物对环境的顺应和影响:生物适应环境是指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身的变化,从而达到与所生存的环境相协调的目的,而环境影响生物除包括以上事件外还包括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作用。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构成的全都

3、全体叫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贮存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通过一系列吃与被吃的关系,把生物与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这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营养关系彼此联系起来的序列,称为食物链。食物网:一个生态系统中常存在着许多条食物链,由这些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结成的复杂营养关系为食物网。 9、罗列不同的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

4、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2.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 3.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 4.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 5.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 6.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7.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8.呼吸道:

5、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9.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10.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 11.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12.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13.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

6、,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14.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15.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16.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17.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18.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

7、,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 19.肾: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20.膀胱:暂时储存原尿。 21.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22.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是由脑、骨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3.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

8、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 24.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25.人体的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突起可分轴突和树突。 26.大脑:人的

9、大脑最发达。大脑半球的表层叫做大脑皮层,由灰质构成。 27.脑小脑:小脑的作用在于调节全身肌肉的活动,用以维持的身体的平衡。 28.脑干:有生命中枢之称。 2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反射弧是参加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是在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所经过的传导途径。 30.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落在视网膜上,形成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经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近视戴凹透镜;物象落在视网膜后方远视戴凸透镜。 31.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不足呆小症。 32.激

10、素的调节作用:胰岛素:我国在1965年用人工(方法)合成,世界第一次。 33.生长激素:不足侏儒症;过多巨人症。 34.人体的血液循环: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 35.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双循环体循环中毛细血管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36.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正常人的脉搏与心率基本全都。约为75次/分,正常变动范围每分钟60100次。 37.血管和心脏: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心脏是推动血液流动的泵。 38.动脉:把血液从心脏送到身体各部分,管壁厚、弹性大。 39.血管静脉: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手臂的青筋是静脉。 40

11、.毛细血管: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适当参加体育锻炼能促使心肌发达,增强心脏功能。饮酒对心脏和血管有害。 41.血浆: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主要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42.红细胞:数量最多,无细胞核,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43.血液血细胞白细胞:数量少,有细胞核,具有防备和保护作用。 44.血小板:量最少,无核,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人类的血型包括(A型)、(B型)、(O型)、(AB型)四种,在输血时一般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同,输血后红细胞会凝结,阻碍血液循环。 45.在紧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只有糖类、蛋白质、脂肪能为人类进行

12、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含糖较多的是谷类、豆类;含蛋白质较多的是瘦肉、鱼、蛋等;含脂肪多的是猪肉、蛋黄等;齿龈常常出血的缺维生素C。佝偻病缺钙,贫血症缺铁。 初中生物会考的知识点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1. 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以海平面为准,上达10千米,下达10千米。 2. 生物圈中的生物: a.大气圈中主要有能够飞翔的昆虫和鸟类,以及细菌等微小生物 b.水圈中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面150米以内 c.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 3.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的条件(非生物因素):营养物质、水、空气、阳光、适宜的温度、一定的生存空间 4.生态系统的类型:森林生态系

13、统(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绿色水库、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二.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光、温度、水分、空气、土壤等等。 (1)植物和人体内各种物质的运输需要水 (2)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在光下进行,并需要水、二氧化碳作原料 (3)动物、植物的呼吸作用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也需要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 当环境中的几个或者一个因素发生急剧变化时,就会影响生物的生活,甚至导致生物死亡。 2.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其他生物的影响。 三.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生活的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2.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生物影响环境,蚯蚓使土壤更加疏松和肥沃。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应和谐进展。 初中生物最全知识点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