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李存.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50072574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1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李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李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李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课堂教学策略》李存.pdf(1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音乐课堂教学策略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第一讲)主讲:李存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一、一、关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思考关于高中音乐鉴赏课的思考1 1、高中学生、高中学生:16 岁,9 年的义务教育学习经历和阅历。2 2、鉴赏:、鉴赏:更多的是理性学习和用自己积累的知识进一步学习,通过比较、对照、知识的联系、评价,进行自己的判断。重在心理感受与联想,重在内心参与。3 3、音乐、音乐:是一种音响,是人类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聆听音乐中的形式美。人类通用的“第二语言”,是非语义性的、飞具象性的,情感的,心灵的。(举例钢琴协奏曲黄河、培尔金特)4 4、用音乐的思维方式学习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用

2、音乐的思维方式学习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种语言的基本词汇(音乐要素、音乐语言)物理的思维方式可以判断:音高、音长、音强、音色,这些有机的组合起来就形成了音乐的形式要素。音乐要素: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等等。用这种语言表达人类情感。5、音乐鉴赏学习的主要内容记住主题(大多是旋律);(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贝多芬命运交响曲、二泉映月。听出主题的变化;听出体裁、结构;学会用音乐的术语描述、解释音乐主题;感知音乐风格(主题的特点、要素的使用);作品产生的背景。(1812 年序曲)课例寻找民歌的身影 旋律中流淌的是什么(小白菜 河北民歌)如哭泣般下行级进的音调;逐层下旋的旋律发

3、展手法;仅几小节精炼的音乐素材白毛女选段北风吹你能听出小白菜的曲调吗?北风吹 白毛女选曲以小白菜为素材进行改编你还能听见“小白菜”的哭泣吗?说说你的想法。探寻,从源头开始探寻,从源头开始孟姜女哭长城(河南民歌)你能听出到“起承转合”的音乐逻辑吗?创作歌曲孟姜女听民歌的旋律,试着体会原有旋律的新发展。王大娘钉缸 河南民歌好汉歌电视剧水浒传主题歌探究活动谈谈你的想法请举 12 个例子,说说哪些歌曲是由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本届 CCTV 电视歌手大奖赛为何开设“原生态”唱法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何提出“拯救中国民歌”的活动?对于中国传统民歌,你我能做些什么?秧歌调与大中国二、怎样备课二、怎样备课聆听音

4、乐为主、参考文字资料为辅;教师能够有感情的体会作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这是产生教法的前提);根据教学内容中最有感染力的部分及主题确定教学重点。三、一节好课标准的思考三、一节好课标准的思考实现课程价值目标突出音乐学科特点以课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基础。“审美”、“双基”有机结合,符合学生接受心理。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双基”为手段实现教学。选材、教法、手段、流程、教学语言设计合理。内容形式安排科学,带给学生审美体验。使学生获得心理愉悦、心灵震撼、心灵洗礼。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积累学生的相关知识。参与、探究、合作、交流,合理有效安排学习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不

5、能流于形式。例如:不能只有探究的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探究内容。教学手段恰当合理,“现代”、“传统”有机结合。合理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保留传统教学中优秀的教学手段。课前预设切合实际,课堂生成把握契机。认真思考预设的教案、预设的流程、预设的答案。准确把握课堂上出现的不同答案和各种情况。关注教材、尊重教材。四、教学过程设计四、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联系自己已学的知识。新课的呈现方式:提倡以问题为主线,提示重点注意什么,进而通过聆听感受音乐中的艺术手段和作用。以听为主(约占 23)、讲解、讨论、比较等其他手段为辅。比较如:不同地域的民歌、不同的京剧流派(青衣的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

6、荀慧生)、欧洲的古典与浪漫等等。探究如:魔王与草原英雄小姐妹。五、教学设计五、教学设计从学生实际出发;安排学生实际水平偏上难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跳一跳能拿到”;注意高中生的文化积淀和理性思维能力重视学生鉴赏音乐的心理过程(关于审美);贯穿流畅的情感线于课程之中;掌握不同教态教学内容决定教态,不同环节有不同教态运用各种教学语言态度、表情、肢体动作把握各种教学风格精心设计关键用语,运用不同的语调、语音、语速;六、总结六、总结总结是学生的反馈;要显示高中学生的水平,要用最简单的语言说明自己的想法;教师要用精炼的、有情感的、准确地语言进行总结。音乐课堂教学策略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第二讲)主讲:李存普通

7、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一、歌唱模块的定位一、歌唱模块的定位(一)、教材的思路和体系本质上仍然是审美教育,审美活动贯穿于教材内容形式的每个环节中。实践性强,突出是师生共同完成、共同感受、共同体验、共同探究、表现、创造、评价。(二)、纵向看: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延续初中:“主动参与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唱歌唱歌习惯。高中:“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提高、发展、增强兴趣、爱好、自信心。发展表演创造潜能,用 歌唱歌唱形式表达情感,融洽情感、升华情感。”(三)、横向看:是音乐教学的本体内容在五个选修模块中有别于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在五个选修模块中是最容易执行的模块(有别与“器乐”(需要器材),有别于

8、“创作”(需要专业知识学习)。尊重学生的选择,自己选择要努力学、自觉学。二、了解歌唱艺术了解歌唱艺术 学会歌唱学会歌唱(一)了解歌唱艺术让学生了解合唱的魅力(童声、女声、男声、混声等合唱形式)。东方之珠(童声合唱)山在虚无缥缈间(女声合唱)猎人合唱(男声合唱)国际歌(混声合唱)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美声、通俗、民族等歌唱方法。举例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未来不是梦,我认真地过每一分钟;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通俗唱法突出个性(如张雨生和臧天朔)鲜明的时代感(社会上有什么事就唱什么歌,来得快)精彩的伴奏为作品增色(录音棚、电声乐队)民族唱法举例郭兰英演唱的我的祖国声音位置靠前;

9、音质明亮、真实;郭兰英:中国民族唱法的顶尖人物。美声唱法花腔女高音的试金石 莫扎特的夜后咏叹调追忆音乐大师 帕瓦罗蒂卢奇亚诺帕瓦罗蒂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高音 c 之王”“世界首席男高音”举例帕瓦罗蒂演唱我的太阳歌剧军中女郎选曲啊,多么快乐九个highC美声唱法声音统一产生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科学的发声方法总结:歌声人类最美的音乐。美术三原色美声唱法 通俗唱法 民族唱法美民唱法 宋祖英等等美通唱法 刘欢 费翔民通唱法 李娜(二)合唱课程主要内容18 课时:以集体教学为主要形式;鉴赏合唱等作品(全部课程时间的四分之一左右);(三)分层教学实践歌唱技能合唱训练:动员学生主动参与,自主练习

10、独唱、重唱训练 教师可视情况再其他时间完成教学三、要学的歌唱知识与技能三、要学的歌唱知识与技能(一)学生现状要想学歌唱没有基础(包括“五音不全”者);从喜欢听唱歌角度报此模块的学生;“随大流”没有目标;有一定基础(如:初中合唱队骨干)。(二)知识与技能同步进入明确学习目标;学会歌唱、合唱,唱好35 首合唱;队形(座位)分声部;齐唱与和声(合唱)的训练。例:故乡的亲人四、要教的歌唱知识与技能四、要教的歌唱知识与技能歌唱状态;歌唱气息;共鸣、位置;吐、咬字;音色统一;发声器官的健康与卫生;歌唱的整体协同运动。五、歌唱模块的考核评价、评分认定五、歌唱模块的考核评价、评分认定学生个人学习态度;个人进步

11、的幅度;学生之间的比较;其他(某方面的突出表现与成果)。六、模块教学实施建议六、模块教学实施建议以歌唱教学为主体内容(约占 34 左右时间比例);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小合唱、重唱、独唱;歌唱鉴赏(大约占 14 左右时间比例)。七、补充建议七、补充建议教师要不断完善在歌唱教学中的整体素质;了解学生理解作品有效辅导处理得当不要放弃教师的主导地位;不要泛化无度的探究与自主学习;不要混同于校级合唱队。音乐课堂教学策略音乐课堂教学策略(第三讲)主讲:李存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一、演奏二、创作三、音乐与舞蹈四、音乐与戏剧表演五个问题:五个问题:1、课堂教学泛音乐姊妹艺术与音乐本体;相关文化与音乐本体;2、审美功能与双基分离3、滥用多媒体4、教学资源开发与教材不一致5、德育意识水平低下的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