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讲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50064230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2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讲稿.ppt(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第一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诗诗歌歌形形象象人物形人物形象象景物景物形象形象A、诗中的抒情主人公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即诗人自己(偏重抒情的诗歌)(偏重抒情的诗歌)B、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作品中特定人物形象(偏偏重叙事的诗歌)重叙事的诗歌)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借以表借以表达主观达主观感情的感情的载体载体事物形事物形象象(咏物咏物诗诗)(偏重写景的诗歌)偏重写景的诗歌)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自然界中的万物,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对象)第二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命题

2、模式命题模式命题模式命题模式:(一)形象意境类(一)形象意境类(一)形象意境类(一)形象意境类 写的什么(内容)是什么?写的什么(内容)是什么?写的什么(内容)是什么?写的什么(内容)是什么?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提问变式提问变式提问变式提问变式:某一联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某一联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某一联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某一联诗为我

3、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提问变式提问变式提问变式提问变式: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缺一不可。缺一不可。缺一不可。第三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

4、模式一答题规律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图景图景)?表达了诗人什么样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的思想感情?【总结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描述时一忠实于原诗,二语言力求优美。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景物的特点。用两个双音节词概括景物的特点。分析意境特点时的常用术语。(一般为四字短语)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萧条凄寂、宁谧寂静、淡雅朦胧、高远深邃、繁华热闹、清冷幽静、孤寂衰败、寥廓旷远、缠绵婉转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

5、不行的,应答出怎样“感伤”。第四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绝句二首(其一)绝句二首(其一)杜甫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

6、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的心境(步骤三步骤三)。第五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这首词作于作者遭弹劾解官归居时。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的幌子。思考:词的上阙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

7、简要叙述(6分)第六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答案一:上阙通过写桑树芽、蚕、细草、黄犊、夕阳、暮鸦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初春时节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3分)答案二:词的上阙描写了农村生活的景象:田间桑树已长出新芽,邻居家的蚕卵孵出幼蚕,黄犊在山坡上吃草、鸣叫,夕阳斜照,林中乌鸦归巢。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4分)答案三:词的上阕通过描写田间桑树萌芽,东邻家蚕卵孵出幼蚕,黄色的牛犊在长满细嫩青草的平缓山坡鸣叫,及晚归的乌鸦散落在夕阳斜照的树林中栖息的画面,渲染出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解官归居后鄙弃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思想感情(6分)第七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西楼曾巩

8、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注】钩疏箔:把帘子挂起。问: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案:(第一层)连天的海浪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来,在北风的呼啸中又咆哮着远去。我挂起红楼四周的帘子,横躺在楼上看着千山外急急而来的雨。(第二层)这首诗描写了海滨暴风雨来临前的壮美景象,渲染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雄伟壮阔气势。(第三层)表达了诗人内心豪情和开阔的胸襟。(或答安逸闲适也可)第八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日暮杜甫牛羊下来久,各已闭柴门。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石泉流暗壁,草露滴秋根。头白灯明里,何须花烬繁。注大历二年(767)秋,晚年杜甫流寓夔州(重庆奉

9、节),写下了这首诗。花烬:灯芯结花,民俗中有“预报喜兆”之意。诗中第一、第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在全诗中,杜甫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复杂情感?(4分)第九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内心难以平静的作者陷入了更深的夜色里,他独自去看山上的风景,在静谧的月光下、岩石的阴影中,听到泉水沿着石壁潺潺地流着,发出清冷的声音。脚边的草根上凝着露水,打湿了鞋子。仔细看时,它们一粒一粒沾在草叶上,顺着叶片渗入地下,滋润着杂草的根部。这样的秋夜山间,风露袭人,水的寒气仿佛能浸入人的皮肤。浑然忘却风露的寒冷而兀自独立的人,想必总有许多心事。不知站了多久,作者才踱回室内,捻灯独坐,把卷读书,他的满头白发,在明亮的灯光

10、下分外银白如雪。他心绪难平,想自己曾经满腔的豪情、兼济苍生的宏愿,都抵不过老来这一头发如雪。可是灯烬似乎不解人愁,在和跳跃的火花频繁地玩着花样,似乎在逗可怜的老诗人开心。一个何须,道出了作者心中的无聊和凄怆,头白之人,与那些热闹和花样早没了关系;流落蜀地十多载,老来一事无成,望前路,希望渺茫;回首故园,有家难回第十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答:(1)描绘了一幅牛羊归来、柴门深闭,寂静、清冷的山村日暮图景。(点出景物1分,说明特点1分。)(2)杜甫在诗中表达了自己怀念故园、思乡恋亲之情,以及人至迟暮,济世渺茫的悲凉之感。(点出“。(点出“思乡”2分,点出“迟暮”2分。意合即可。)第十一页,讲稿共二十八

11、页哦借景抒情类解题步骤:借景抒情类解题步骤:1、列举景物、列举景物,描述画面(表述中间一般要描述画面(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2、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这些景物共同营造了的氛围(气氛、的氛围(气氛、意境)意境)3、抒发了作者、抒发了作者的情感的情感 形形象象鉴鉴赏赏 景景物物第十二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新晴野望新晴野望王维王维新晴新晴原野原野旷,极目旷,极目无氛垢无氛垢(注)(注)。郭门临郭门临渡头渡头,村树村树连溪口。连溪口。白水白水明明田外田外,碧峰碧峰出山后。出山后。农月农月无闲人无闲人,倾家事南亩。,倾家事南亩。注:尘垢:尘埃。注:尘垢:尘埃。

12、列举景物:列举景物:开阔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渡头开阔的原野、明净的空气、河边渡头 、城门楼、城门楼、村边的绿树,银白色的河水、青翠的峰峦村边的绿树,银白色的河水、青翠的峰峦 、初夏田间的农忙、初夏田间的农忙情景情景 分析氛围:分析氛围:清新明净、秀丽、明朗清新明净、秀丽、明朗 抒发情感:抒发情感: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爱自然、爱田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例题展示二例题展示二0707全国全国第十三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葛溪驿葛溪驿王安石王安石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坐感岁时歌慷慨,

13、起看天地色凄凉。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列举景物:列举景物:缺月、孤灯、风露、鸣蝉、半黄的疏桐等缺月、孤灯、风露、鸣蝉、半黄的疏桐等分析氛围:分析氛围:衰残、凄凉的秋景衰残、凄凉的秋景处境:行人处境:行人羁旅羁旅抱病抱病独苦独苦抒发情感:抒发情感:抒写了作者的旅愁乡思。抒写了作者的旅愁乡思。例题展示一(例题展示一(07四川)四川):第十四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组织答案步骤:组织答案步骤:1 1、列举景物,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列举景物,分析、概括景物的共同特征;(表述中间一般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表述中间一般

14、要体现出写景所用到的表现手法)2 2、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写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形形象象鉴鉴赏赏 景景鉴赏思维切入点:鉴赏思维切入点:1、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本身的特点;、筛选景物,注意景物本身的特点;2、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抓描写景物的修饰性词语。(注意画面的色调注意画面的色调)第十五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2)意象与意境1、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诗中运用了哪些意象?结合全诗分析意象在全诗中的作用。象在全诗中的作用。2、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结合诗歌分析某一意象在两首诗中的作用是否相同。用是否相同。第十六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09全国卷全国卷次石湖

15、书扇韵次石湖书扇韵姜姜夔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成大,这首诗约作于

16、此时。阁:通阁:通“搁搁”。动词。动词放置放置,搁置搁置分隔分隔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要叙述。答: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答: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清幽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步骤香的清幽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步骤)。写了小桥、)。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步骤骤)。)。(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步骤(步骤

17、)。)。第十七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余干旅舍余干旅舍 刘长卿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注注 余干:地名,今属江西。余干:地名,今属江西。摇落:草摇落:草木凋零。木凋零。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答案答案】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诗歌描写了暮天、青枫、霜叶、孤城、独鸟、渡口、初上月、邻家渔船、寒衣等意城、独鸟、渡口、初上月、邻家渔船、寒衣等意象。这些意象的作用:交待时令(秋景

18、),营造象。这些意象的作用:交待时令(秋景),营造了凄冷清秋的气氛,表达了一种浓郁的离情相思。了凄冷清秋的气氛,表达了一种浓郁的离情相思。第十八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3)分析写景特色及作用型提问方式:(1)这首词从哪些角度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2)这首诗在写景上用了哪些技巧?(3)请分析这首诗的写景特色及作用【答题步骤】明确写景角度(远近、高低、俯仰、动静、虚实结合;色彩绚丽;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各种感官)等)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分析作用(表达技巧、营造氛围、情感)第二十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分析景物描写的几个角度分析景物描写的几个角度1 1、感官、感官 (听觉(听觉 视觉视觉 嗅觉嗅觉 触

19、觉)触觉)2 2、空间、空间 (上下(上下 远近远近 高低高低 )3 3、虚实结合、虚实结合4 4、动静结合、动静结合5 5、正侧面、正侧面6 6、色彩烘托对比渲染、色彩烘托对比渲染7 7、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第二十一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 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这首散曲一句一景,合起来又构成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浔阳山水图。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请分别从写景的顺序和动静的角度对这首散曲作简要赏析。正宫正宫塞鸿秋塞鸿秋 浔阳即景浔阳即景 周德清周德清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长江万里白如练,淮山数点青如淀。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

20、如电。江帆几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飞如电。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晚云都变露,新月初学扇,塞鸿一字来如线。注注1 1、周德清(、周德清(1277127713651365),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号挺斋,高安(今属江西)人。2 2、淀:、淀:即蓝靛,蓝色染料。即蓝靛,蓝色染料。【答案答案】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从写景的顺序看:一、二两句写长江万里,远山重重,写的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是大处、远景;三、四两句写江上轻帆,山泉飞流,写的是个体、近景;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

21、动静五、六两句则是从前四句的白天转到傍晚,又由地面转到天空。从动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的角度看:一、二句侧重写江、山的雄伟,是静态的;三、四句着重写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江帆的迅疾、山泉的飞流,是动态的。(答出远近顺序的,给(答出远近顺序的,给2 2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分;答出白天夜晚顺序的,给1 1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分;答出静动角度的,给2 2分。意分。意思答对即可)思答对即可)第二十二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请各举一例说明这首散曲运用的三种修辞手法1、比喻,如将长江比作白练,将江帆比作疾箭,将下泻的山泉比作闪电,将天上一字排开的飞

22、鸿比作一条线2、对偶,如一二句、三四句、五六句对偶3、比拟(拟人、拟物),比如新月“学”扇4、夸张5、排比第二十三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凉州词凉州词 张籍张籍 边城暮雨雁飞低,芦苇初生渐欲齐。边城暮雨雁飞低,芦苇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本诗运用了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手法,本诗运用了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手法,请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第二十四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1 1、第、第1 1、2 2句中的句中的“边城边城”“”“雁雁”从远处写远从远处写远景,景,“芦苇芦苇”从近处写为近景。雁儿低飞从近处写为近景。雁儿低飞从天空,从动作处写从天空,从动作处写,

23、芦苇出生从地面、从芦苇出生从地面、从静态处写,第一句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静态处写,第一句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第二句则给人明快向上之感,这是抑与扬第二句则给人明快向上之感,这是抑与扬的对比。的对比。2 2、前两句写的是现实景物,是实写;后两句、前两句写的是现实景物,是实写;后两句有实写,也有虚写,有实写,也有虚写,“无数铃声遥过碛无数铃声遥过碛”是实写,是实写,“应驮白练到安西应驮白练到安西”是想象之景,是想象之景,是虚写。是虚写。第二十五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第二十六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青苔苔”“红树红树”以及以及“雨雨”景景“月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情感。第二十七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感谢大家观看第二十八页,讲稿共二十八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