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专家共识讲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9820357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5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癌专家共识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肺癌专家共识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癌专家共识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癌专家共识讲稿.ppt(4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肺癌专家共识第一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患者高xx,男,82岁,以“右肺癌术后16年余,靶向治疗5月余”为主诉入院,16年前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至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行胸部CT,提示:右肺下叶占位,具体不详,行“右肺癌根治术”,术后病理不详。术后行化疗1周期,具体不详,因不能耐受副作用,停止化疗。2013.06复查发现左肺下叶占位,大小约5cm(家属述,具体不详)至河南省胸科医院再次行“左肺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腺鳞癌。术后未行治疗。2014.07再次发现左肺肿块,至河南省胸科医院再次行“左肺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低分化腺癌。2月前出现间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2015.07.16至我院行

2、CT提示:双下肺术后改变,左下肺门区团块影;2左余肺结节影,考虑转移可能,肺顶部条形高密度影;3右肺胸膜下斑片、结节影;4纵膈多发淋巴结增大;5双侧冠脉走形区高密度影;6双侧肋骨走形不整。第二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2015/09/01基因检测:EGFR无突变;2015/09/20给予行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印度版)口服,2015/11/24复查胸部CT提示肿块稳定。本次入院复查CT发现病情进展。探讨下一步治疗方案。第三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概述原发性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国家癌症中心2015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2011年我国肺癌5年患病率是130.2(1/10万)。

3、其中男性84.6(1/10万),居恶性肿瘤第2位。女性45.61/10万),居恶性肿瘤第4位。第四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临床表现晚期肺癌患者可出现刺激性干咳、咯血、胸痛、发热、气促等症状。当肿瘤在胸内蔓延侵及周围组织时,可导致声音嘶哑、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uperiorvenacavalobstructionsyndrome)、霍纳氏综合征(Hornersyndrome)、胸腔积液及心包积液等。远处转移至脑、骨、肝、肾上腺及其他器官时,可引起相应器官转移的临床表现。另外,部分患者可出现副肿瘤综合征(paraneoplasticsyndromes),包括库欣综合征(Cushingsyndrome

4、)、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yndromeofinappropriateantidiuretichormone,SIADH)、高钙血症、类癌综合征(carcinoidsyndrome)及继发增殖性骨关节病等。第五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体格检查部分晚期肺癌患者可出现杵状指(趾)、男性乳腺增生、皮肤黝黑或皮肌炎和共济失调等征象。体检发现声带麻痹、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霍纳氏综合征等表现时,需警惕肺癌局部侵犯及转移。出现皮下结节、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需除外远处转移。第六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分期1.NSCLC目前晚期NSCLC的分期采用IASLC2009年第七版分期标准或2015年第八版分期标准。第七版

5、分期标准中M1a包括胸腔/心包积液、对侧或双侧肺结节或胸膜结节;M1b指远处转移。第八版分期标准中M1a包括胸腔/心包积液、对侧或双侧肺结节或胸膜结节;M1b包括单个器官的孤立转移;M1c包括单个器官的多处转移或多个器官的多处转移。第七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2.SCLC目前广泛期SCLC的分期可采用美国退伍军人肺癌协会(VeteransAdministrationLungStudyGroup,VALG)提出的局限期(limiteddisease,LD)和广泛期(extensivedisease,ED)分期方法。广泛期为病变超出同一侧胸腔,包括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及远处转移。第八页,讲稿共四十八

6、页哦治疗第九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一)治疗原则晚期肺癌应采用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根据患者的病理类型、分子遗传学特征以及患者的机体状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以期最大程度地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控制疾病进展程度、提高生活质量。第十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1晚期NSCLC患者的全身治疗:(1)EGFR基因敏感突变并且不存在耐药基因的晚期NSCLC患者推荐EGFR-TKIs一线治疗,ALK融合基因阳性患者推荐克唑替尼一线治疗。(2)、EGFR基因敏感突变和ALK融合基因阴性或突变状况未知的晚期NSCLC患者,如果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CooperativeOncologyGroup,EOCG

7、)体力状况(performancestatus,PS)评分为0分-1分,应当尽早开始含铂两药方案的全身化疗(推荐化疗方案见表1)。对不适合铂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可考虑非铂类两药联合方案化疗。对于合适的患者,可以考虑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治疗。第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1晚期NSCLC患者的全身治疗:(3)、ECOGPS评分为2分的晚期NSCLC患者应给予单药化疗,ECOGPS评分3分的患者不建议使用细胞毒类药物化疗,建议采用最佳支持治疗。(4)、二线治疗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多西紫杉醇、培美曲塞和EGFR-TKIs。EGFR基因敏感突变且不合并耐药突变的患者,如果一线和维持治疗时没有应用EGFRTKIs,

8、二线治疗时应优先应用EGFR-TKIs;对于EGFR基因敏感突变阴性的患者,应优先考虑化疗。在全身治疗基础上针对具体的局部情况,可以选择恰当的局部治疗方法以求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第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2、广泛期SCLC的治疗广泛期SCLC应采用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一线治疗推荐EP方案(依托泊苷联合顺铂)、EC方案(依托泊苷联合卡铂)、IP方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IC方案(伊立替康联合卡铂)。化疗有效患者可考虑行预防性全脑照射(prophylacticcranialirradiation,PCI)治疗。如果化疗有效者,且远处转移病灶控制,一般情况尚好者可行胸部病变放疗。第十三页,讲稿共

9、四十八页哦(二)内科治疗第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1、晚期NSCLC的化疗(1)一线化疗在我国,长春瑞滨、吉西他滨、多西他赛、紫杉醇联合铂类是最常见的含铂两药联合化疗方案12。对于非鳞癌NSCLC,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疗效明显优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并且耐受性更好。2014年5月4日,CFDA批准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应用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癌NSCLC患者的治疗。替吉奥(S-1)联合顺铂或卡铂是一个新的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化疗方案。我国进行的SC-103试验结果显示,S-1联合顺铂(SP)组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survival,PFS)和总

10、生存期(overallsurvival,OS)非劣效于多西他赛联合顺铂(DP)组。SP组3度/4度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P组13,但目前我国CFDA尚未批准该药应用于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第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paclitaxel,Abraxane)联合卡铂是另一个新的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方案。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于晚期肺鳞癌患者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卡铂方案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而对于非鳞NSCLC患者两方案的总有效率相似。亚组分析显示,对于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患者,与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相比,

11、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联合卡铂方案显著提高了OS。除此之外,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严重周围神经毒性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紫杉醇组14。因此,2012年10月11日美国FDA批准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与卡铂联合应用于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但目前我国CFDA尚未批准该药用于晚期NSCLC的治疗。第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2)维持治疗对一线化疗达到疾病控制完全缓解(completeremission,CR)+部分缓解(partialremission,PR)+稳定(stabledisease,SD)的晚期NSCLC患者,可选择维持治疗。按照是否沿用一线化疗方案中的药物,将维持治疗分为

12、同药维持治疗和换药维持治疗两种方式。培美曲塞可以用于非鳞癌NSCLC的同药维持治疗,另外,吉西他滨也可以用于NSCLC的同药维持治疗,换药维持治疗的药物有多西他赛和用于非鳞癌NSCLC的培美曲塞。培美曲塞用于晚期NSCLC换药维持治疗的研究显示,一线含铂方案化疗后培美曲塞维持治疗可延长PFS及OS,晚期非鳞癌NSCLC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后培美曲塞同药维持治疗较安慰剂明显延长OS15。多西他赛用于维持治疗的研究仅显示PFS获益,并未获得OS的延长16。第十七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3)二线/三线化疗二线化疗可选择的化疗药物包括多西他赛和用于非鳞癌NSCLC的培美曲塞。三线治疗可参加临床试验或

13、给予最佳支持治疗。第十八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2、广泛期SCLC的化疗由于SCLC的生物学特性与其他组织学类型不同,诊断时广泛期占2/3。化疗是广泛期SCLC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广泛期SCLC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对于ECOGPS评分0分-2分者,推荐的一线化疗方案有EP方案、EC方案、IP方案或IC方案。临床试验已证实对于未经治疗的广泛期SCLC患者,IP方案在疗效上不劣于EP方案17。广泛期SCLC、ECOGPS评分3分-4分者,可在最佳支持治疗的基础上,选择包括单药化疗、减少剂量的联合化疗、必要时联合局部放疗等。一线化疗后如果全身播散病灶少、治疗后疾病控制良好、ECOGPS评分为0分-2分者

14、,经选择的患者可进行胸部放疗;一线治疗达CR、ECOGPS评分为0分-2分者,可考虑PCI。第十九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一线化疗后或化疗期间出现疾病进展的广泛期SCLC患者,选择二线化疗或参加临床试验。临床上将复发患者分为3类:难治性复发:一线化疗过程中疾病进展;耐药复发:一线化疗结束后3个月内疾病进展;敏感复发:一线化疗结束3个月以后疾病进展。二线化疗的疗效与患者对一线化疗的反应及从一线化疗到疾病复发的时间有关。总体上,二线化疗的有效率和缓解期均不如一线化疗,一线化疗有效者病情进展后再次化疗更可能获益,难治或耐药复发患者对大多数药物的疗效差,有效率10%,敏感复发者的预期有效率约为25%。3个

15、月内疾病复发进展的患者推荐参加临床试验。3个月-6个月内复发者推荐拓扑替康、伊立替康、吉西他滨或紫杉醇治疗。6个月后疾病进展者可选择初始治疗的化疗方案。第二十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3、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1)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rh-endostatin,恩度):III期临床试验的结果显示,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一线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恩度,能显著延长晚期NSCLC患者的有效率和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timetoprogression,TTP),两组之间毒副反应无显著差异。2006年7月24日CFDA批准恩度与化疗联合用于治疗III期/IV期NSCLC患者18。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2)贝伐

16、珠单抗(Bevacizumab):ECOG4599研究19和BEYOND研究20的结果均显示,在紫杉醇联合卡铂方案一线化疗的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化疗之后再用贝伐珠单抗进行维持治疗,能显著延长晚期非鳞癌NSCLC的OS和PFS。AVAPERL研究21结果显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和贝伐珠单抗化疗4个周期后用培美曲塞联合贝伐珠单抗两药维持较贝伐珠单抗单药维持更能明显延长PFS。2015年7月9日CFDA批准贝伐珠单抗联合卡铂和紫杉醇用于不可切除的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鳞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4、EGFR-TKIsEGFR是目前肺癌研究最充分的分子靶点。肺腺癌患者EG

17、FR基因突变率在白种人群约为17%22,PIONEER研究显示在亚裔和我国人群分别为51.4%23和50.2%24。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1)一线治疗IPASS、First-SIGNAL、WJTOG3405、NEJGSG002、OPTIMAL、EURTAC、LUX-Lung3、LUX-Lung6研究25-32均显示,对于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与标准的一线化疗方案相比,EGFR-TKIs(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在PFS、生活质量以及耐受性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一项全部纳入中国患者的IV期临床研究33显示,埃克替尼一线治疗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的OR

18、R为56.3%。因此EGFR-TKIs是EGFR基因敏感突变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的标准选择。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分别于2011年2月22日和2014年11月13日获得CFDA批准用于一线治疗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2)维持治疗SATURN、INFORM、EORTC08021研究比较了EGFR-TKIs(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与安慰剂对一线含铂两药方案化疗后疾病控制患者维持治疗的疗效,结果显示EGFR-TKIs组中位PFS优于对照组。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临床疗效关系的回顾性研究也进一步证实EGFR基因突变患者EGFR-TKIs维持治疗后PFS延

19、长34。因此对于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如果一线化疗后病情没有进展,即疗效评价为CR+PR+SD者,可以选择EGFR-TKIs进行维持治疗。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3)二线/三线治疗BR21和INTEREST的研究35,36结果确立了EGFR-TKIs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在晚期NSCLC二线/三线治疗中的地位。ICOGEN研究将埃克替尼与吉非替尼进行头对头比较,结果显示埃克替尼组患者PFS及OS均非劣效于吉非替尼组,但是埃克替尼的毒副反应更低。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埃克替尼或吉非替尼对于EGFR基因敏感突变患者的PFS和OS显著优于野生型患者37。因此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患

20、者,如果一线和维持治疗时没有应用EGFRTKIs,二线治疗时应优先应用EGFR-TKIs。对于EGFR基因敏感突变阴性的患者,则应优先考虑化疗38。三线药物治疗可选择EGFR-TKIs或参加临床试验。其他潜在的治疗靶点,包括ROS1、HER2、BRAFV600E、cMET等,目前临床研究正在进行当中,鼓励患者参加相应的临床试验。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4)耐药后治疗EGFR-TKIs获得性耐药的机制复杂,包括EGFR基因T790M点突变、MET基因扩增、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基因突变、EGFR基因扩增以及转变为SCLC

21、等,其中约50%是由于T790M突变引起的39。但仍有部分患者的耐药机制尚不清楚,因此有条件的患者在疾病进展时应再次进行肿瘤组织活检,并进行病理和相关的基因检测以明确耐药的性。第三代EGFR-TKIOsimertinib(AZD9291)是一种强效口服不可逆的EGFR-TKI,可抑制EGFR敏感突变和T790M耐药突变。Osimertinib针对既往接受过EGFR-TKI治疗并进展的亚裔和西方晚期NSCLC患者的I期临床试验显示了其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40。2015年11月13日美国FDA有条件批准Osimertinib上市,治疗既往EGFR-TKIs治疗后疾病进展的T790M突变肺癌患者。针对

22、其他耐药机制治疗的研究正在进行中。第二十七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5、ALK-TKIsALK融合基因是肺癌领域发现的另一个重要的治疗靶点。在NSCLC患者中,ALK融合基因阳性的发生率约为5%41。中国NSCLC患者ALK融合基因的阳性率为3%-11%42,43。克唑替尼是一种口服的ALK-TKIs。PROFILE1001、PROFILE1005、PROFILE1007、PROFILE1014和PROFILE1029研究44-47结果均显示了克唑替尼对于ALK融合基因阳性晚期NSCLC患者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2013年1月22日CFDA批准克唑替尼用于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第二十八页

23、,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克唑替尼耐药后的治疗:对于克唑替尼治疗后进展的患者,可选择的新型ALK-TKIs包括色瑞替尼(Ceritinib,LDK378)和Alecensa(Alectinib)。2014年4月29日美国FDA批准色瑞替尼上市,用于克唑替尼耐药的ALK阳性晚期NSCLC的治疗。II期临床研究提示,Alecensa对于接受过克唑替尼治疗的ALK融合基因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同样具有很好的疗效。尤其对于脑转移病灶,局部控制率(diseasecontrolrate,DCR)可高达83%49。2015年12月12日美国FDA批准Alecensa上市,用于克唑替尼耐药的ALK阳性晚期NSCLC

24、的治疗。第二十九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6、针对其他靶点的治疗一项克唑替尼治疗ROS1基因重排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克唑替尼治疗的患者ORR可达72%50。针对MET基因的扩增或14号外显子跳跃性突变、RET基因的重排、HER2基因扩增和BRAF基因V600E突变等靶向治疗的研究正在进行中。第三十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7、免疫治疗程序性死亡因子-1(programmeddeath-1,PD-1)是一种负性共刺激分子,与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programmeddeath-legand1,PD-L1)结合后诱导T细胞凋亡,抑制T细胞活化和增殖。抗PD-1抗体Nivolumab(OPD

25、IVO)和Pembrolizumab(Keytruda)与T细胞的PD-1受体结合可以阻断PD-1对T细胞的抑制作用,从而激活杀瘤效应。CheckMate017研究51结果显示,Nivolumab在既往治疗过的晚期肺鳞癌患者中与多西他赛相比可取得生存获益,获益与PD-L1表达无关。CheckMate057研究52结果显示,Nivolumab在既往治疗过的晚期肺非鳞癌患者中与多西他赛相比同样可取得生存获益,PD-L1的表达能预测Nivolumab的疗效。Nivolumab于2015年3月4日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既往治疗失败的晚期肺鳞癌的治疗。在KEYNOTE-001研究53中,Pembroliz

26、umab单药治疗既往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显示出很好的疗效,PD-L1的表达能预测Pembrolizumab的疗效。2015年10月2日,美国FDA加速批准Pembrolizumab用于治疗既往治疗失败且PD-L1蛋白表达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Pembrolizumab被批准与伴随诊断检测PD-L1IHC22C3试剂盒一起使用,这是首个旨在检测NSCLCPD-L1表达的检测方法。第三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三)外科治疗晚期NSCLC化疗或靶向治疗效果好的患者,残存病灶可考虑手术切除。对于孤立性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应采取适当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部分有单发对侧肺转移、单发脑或肾

27、上腺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也可行手术治疗。单发性脑转移患者可能会从手术治疗中获益,术后可行全脑放疗(wholebrainradiotherapy,WBRT)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tereotacticradiosurgery,SRS)治疗。对于有孤立性肾上腺转移而肺部病变又可切除的NSCLC患者,肾上腺病变也可以考虑切除。第三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四)放射治疗晚期肺癌放射治疗主要包括姑息放疗和预防性放疗等。姑息性放疗适用于对晚期肺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减症治疗,以减轻局部压迫症状、骨转移导致的疼痛以及脑转移导致的神经症状等。PCI适用于全身治疗有效的SCLC患者行PCI可降低广泛期SCLC脑

28、转移发生的风险。对于有广泛转移的晚期NSCLC患者,当患者全身治疗获益明显时,可以考虑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bodyradiationtherapy,SBRT)治疗残存的原发灶和(或)寡转移灶,争取获得潜在的根治效果。对于广泛期SCLC患者,远处转移灶经化疗控制后加用胸部放疗可以提高肿瘤控制率,延长生存期。第三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五)支持和姑息治疗支持和姑息治疗目的在于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抗肿瘤治疗的依从性。所有晚期肺癌患者都应全程接受姑息医学的症状筛查、评估和治疗。筛查的症状既包括疼痛、呼吸困难、乏力等常见躯体症状,也应包括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

29、心理问题。第三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生活质量评价应纳入晚期肺癌患者的整体评价体系和姑息治疗的疗效评价中。推荐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uropeanOrganzationforResearchandTreatmentofCancerqualityoflife-C30,EORTCQLQ-C30)(V3.0)中文版进行整体评估,还可采用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QLQ-LC13筛查和评估晚期肺癌患者的常见症状。第三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1、疼痛(1)评估患者的主诉是疼痛评估的金标准,镇痛治疗前必须评估患者的疼痛强度。疼痛评估首选数字疼痛分级法,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可用脸谱法。

30、疼痛强度分为3度,即轻度、中度和重度;不仅要记录患者评估当时的疼痛强度,还要了解过去24h以内的最重、最轻和平均疼痛强度,了解静息和活动状态下的疼痛强度变化。评估内容包括疼痛的病因、特点、性质、加重或缓解因素、疼痛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镇痛治疗的疗效和副作用等。推荐采用简明疼痛量表进行评估。评估时还要明确患者是否存在肿瘤急症所致的疼痛,以便立即进行有关治疗。常见的肿瘤急症包括:病理性骨折或承重骨的先兆骨折;脑实质、硬脑膜或软脑膜转移癌;与感染相关的疼痛;内脏梗阻或穿孔等。第三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2)治疗疼痛治疗的目标是使疼痛强度降至轻度以下,甚至无痛,同时要尽可能实现镇痛效果和副作用间的

31、最佳平衡。WHO按阶梯镇痛原则仍是临床镇痛治疗应遵循的最基本原则,阿片类药物是癌痛治疗的基石,对乙酰氨基酚和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是重要的辅助镇痛药物。80%以上的癌痛可通过药物治疗得以缓解,少数患者需非药物镇痛手段,包括外科手术、放疗止痛、微创介入治疗等,应动态评估镇痛效果,积极开展学科间的协作。第三十七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3)患者及其亲属的宣教应告诉患者及亲属镇痛治疗是肿瘤整体治疗的重要内容,忍痛对患者百害无益。吗啡及其同类药物是癌痛治疗的常用药物,罕见成瘾;要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进行镇痛治疗,患者不能自行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剂量;要密切观察疗效和药物的副作用,随时与医务人员沟通,定期复诊。第三

32、十八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2、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晚期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晚期肺癌患者中70%可伴有呼吸困难,肺癌患者死亡前90%存在呼吸困难。呼吸困难是主观的呼吸不适感,患者的主诉是诊断的金标准。呼吸困难的临床表现为呼吸频率、节律和幅度的改变,严重者还有濒死感,恐惧和焦虑均会加重呼吸困难。应充分认识到晚期肺癌患者呼吸困难的复杂性,尽可能祛除可逆病因。可有针对性地给予抗肿瘤、抗感染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上腔静脉和支气管阻塞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放疗或置人支架等;胸腔积液时给予胸腔穿刺引流术等。阿片类药物是治疗癌症患者呼吸困难的最常用药物。及早给予阿片类药物,能减少

33、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负担,延长生存期。吗啡是首选药物,治疗呼吸困难时的使用方法与镇痛治疗一致。建议小剂量起始,按时给药,缓慢增量,严密观察和防治副作用。老年患者的增量更应谨慎。镇静剂是阿片以外的有效药物,有助于缓解急性或重度呼吸困难。第三十九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六)主要特殊转移部位的治疗第四十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1、脑转移的治疗肺癌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之一是脑部,20%-65%的肺癌患者会发生脑部转移,是脑转移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类型54-56。肺癌脑转移患者预后差,自然平均生存时间仅1个月-2个月57。目前的治疗方式主要有手术、WBRT、SRS、化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第四十一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

34、1)手术治疗手术切除肿瘤可解除肿瘤对脑组织压迫,降低颅内压,从而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放化疗创造条件,延长生存期。尤其是占位效应明显、引起颅内压增高或梗阻性脑积水的单发NSCLC脑转移患者可以从手术中获益。手术治疗适用于下列患者:颅内为孤立性病灶或相互靠近的多个病灶;病灶位置较表浅、位于非重要功能区;患者的全身状态良好;肺部病灶控制良好,无其他远处转移灶。第四十二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2)放射治疗WBRT可以缓解晚期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神经系统症状,改善肿瘤局部控制情况。WBRT用于单发病灶的术后放疗、不宜手术的单个病灶的放疗、多发病灶的放疗的患者等。虽然WBRT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DCR,

35、治疗总有效率为60%-80%,但患者中位生存期仅为3个月-6个月58。第四十三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SRS具有定位精确、剂量集中、损伤相对较小等优点,能够很好地保护周围正常组织,控制局部肿瘤进展,缓解神经系统症状,逐渐成为脑转移瘤的重要治疗手段。SRS适用于转移瘤直径3cm、数目较少、位置较深及全身情况差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与WBRT联合应用。第四十四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3)化疗化疗是NSCLC脑转移不可或缺的治疗手段。以铂类药物为基础,联合培美曲塞、长春瑞滨等药物可给NSCLC脑转移患者带来生存获益59-62。(4)分子靶向治疗分子靶向药物为NSCLC脑转移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对于EGFR基

36、因敏感突变的NSCLC脑转移患者,EGFR-TKIs治疗的客观缓解率较高63-67。EGFR-TKIs联合WBRT治疗NSCLC脑转移患者具有一定疗效68,69,EGFR基因敏感突变的NSCLC患者出现脑转移时可使用EGFRTKIs治疗。第四十五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2、骨转移的治疗肺癌骨转移可引起骨痛、骨痛加剧或出现新的骨痛、病理性骨折、椎体压缩或变形、脊髓压迫、因骨痛或防治病理性骨折或脊髓压迫进行的骨放疗、骨转移病灶进展及高钙血症等骨相关事件(skeletalrelatedevents,SRE)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预示患者生存期缩短,肺癌骨转移后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仅6个月-10个

37、月70。肺癌骨转移应采用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化疗、分子靶向治疗、手术、放疗和双膦酸盐治疗。在控制原发疾病的同时,积极预防和治疗SRE尤为重要。合理的局部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SRE,双膦酸盐可以预防和延缓SRE的发生。第四十六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1)放射治疗放射治疗能够减轻或消除骨痛症状、预防病理性骨折和脊髓压迫的发生、缓解脊髓压迫症状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放射治疗适用于有疼痛症状的全身各处骨转移灶,以缓解疼痛并恢复功能,出现椎体转移有脊髓压迫时首选放疗。姑息性放疗可用于脊柱或股骨等负重部位发生的骨转移的治疗71,治疗剂量通常为Dt30Gy/10次。每次3Gy。(2)外科治疗手术可缓解肺癌骨转移患者痛、防止或固定骨折、恢复或维持肢体的运动功能、减少或避免运动系统功能受损或脊髓压迫症所引发的并发症并提高生活质量。对于诊断不明患者亦可通过手术获得骨转移病灶的组织学诊断。第四十七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2022/10/10感谢大家观看第四十八页,讲稿共四十八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