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计划书可行性报告模板》全球茶叶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4975879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报告模板》全球茶叶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报告模板》全球茶叶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报告模板》全球茶叶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计划书可行性报告模板》全球茶叶市场分析研究报告.doc(2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国最大的商务办公文档下载基地: -项目方案 调查报告 可研分析 广告策划 案例分析商业计划 项目管理 电子商务 财税管理 法律文书战略管理 企业文化 行政管理 人力资源 管理制度合同文本 个人简历 年终总结 公文写作 视频讲座-中国文案: 中国商务办公文案的下载基地.娱乐中国: 免费电影下载 在线电影观看.办公休闲小游戏: 超多FLASH游戏免费玩.以下为文案正文:全球茶叶市场分析研究报告中茶网特邀佳宾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包小村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刘年艳 一、出口贸易概况100多年以前,中国茶叶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1900年,印度茶叶出口量8.7万吨,首次超过了中国的8.37万吨,

2、此后,印度占据茶叶出口第一大国达90年。是年,全世界茶叶出口量27.48万吨。1907年,日本绿茶在美国市场首次超过中国,此后,日本茶叶在美市场不断扩大。1913年,斯里兰卡(当时称锡兰)茶叶出口8.68万吨,首次超过中国的8.27万吨,跃居世界第二。此后,中国一直落后于斯里兰卡。1917年,Raymand C.Naekay在美国茶与咖啡贸易杂志上发表题为中国与印度的茶叶贸易的文章,详细解释了中国茶叶由25年前居世界首位,而后一年不如一年,逐步衰落的四个原因。一是生产者缺乏协调的组织;二是栽培茶叶不用科学的方法;三是税收的繁重;四是政治上的骚扰而印锡茶政府能够用全副的精神去奖励,而且能够用科学

3、的方法从事栽培制造技术的改良所以华茶市场就渐渐被人所蚕食了。196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商品委员会设立“政府间茶叶协商小组”,次年成立“茶叶消费促进小组”。1976年,“国际茶叶宣传协会”成立。1976年下半年-1977年5月,国际市场出现罕见的茶叶旺市,红茶价格上涨200-300%,绿茶价格上涨70%,这是由于南美咖啡遭受严重霜冻大量减产的影响。1984年,国际市场茶价狂涨,因印度国内供应紧张,于上年12月下令限制CTC茶叶出口。这年中国茶叶出口量13.93万吨(不含台湾,红茶7.2万吨),首次超过1886年的13.4万吨的最高纪录。1987年,茶叶出口口岸公司由3家发展到18家。由于各口岸公

4、司各自为政、争购货源、抢占市场,导致茶价大跌,市场混乱,外商无所适从,对中国茶叶失去信心。1993年9月,瑞典歌德保号沉船珍品在上海博物馆展出,瑞典东印度公司船只从广州装运中国茶叶和瓷器于1745年在瑞典近海沉没。1984年打捞出370吨中国武夷茶叶共2000多只茶箱和罐装茶及一些茶杯茶壶等。这次展出的茶叶为锡罐贮存,尚未氧化变质。1994年,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贸易年鉴,中国茶叶的出口价格就低于全球平均价格,见表3-17。当时国内有人指出要开发高档的红碎茶、绿茶、乌龙茶、花茶、速溶茶、袋泡茶、罐装茶和有机茶。表3-17国际部分国家茶叶贸易价格单位:美元/吨国家平均中国英国德国美国均价2104.

5、42043.87577.76056.74429.3 1998年,国际贸易115-125万吨,80%为红茶。中国出口20万吨,创汇3.3亿美元。我国特种茶出口前景广阔,尤其是乌龙茶成为了出口增长最快的茶类品种之一,10年增长了9倍。2001年,我国出口茶叶24.9万吨,其中特种茶出口量为6.7万吨,创汇1.6亿美元,占当年出口量的27%和创汇额的47%。1999年,我国茶叶出口跌幅达8%,红茶跌幅为50%。1999年,英国经济学家预测国际茶叶、咖啡市场价格将继续下跌,见表3-18。 表3-18  茶叶价格变化趋势预测    

6、单位:美元/公斤 年份19971998199920002001单价2.032.011.611.481.4 从2000/2001年度开始,全球制茶业开始进入一个长期的产大于销的时期。随着技术的进步,全球红茶和绿茶产量在过去20年上升了60%,从1981年的185万吨上升到2000年的300万吨,并将继续增长。斯里兰卡、印度增长了50%,中国增长一倍,肯尼亚增长三倍。而市场则已近饱和。过去20年英国和俄罗斯的进口量彼消此长,两者总量增加不多;而巴基斯坦、美国、埃及这些大国的需求量保持不变。这5个国家占全球的50%。因此,世界粮农组织预言,印度、中国、斯里兰卡、孟加拉、印尼在未来

7、10年将继续依赖本国市场的增长吸收新产量。2001年在肯尼亚的国际茶叶大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的负责人指出,“成年人开始转向包括软饮料在内的其它饮料,年轻人并不把茶列入考虑范围。”人们认为茶过时了。有人认为是茶的低劣质量影响了茶叶需求的增长。2002年,我国茶叶出口70%集中在亚、非地区,其次是欧洲和北美洲。特种茶85%出口到亚洲(3.5万吨)。波兰、俄罗斯、乌克兰进口我国特种茶增长较快,日本、美国、新加坡等特种茶进口有所下降。谁拖垮了重庆红茶。茶商们说,重庆红茶出口的唯一优势,就是低价。但正是这唯一的“优势”,可能让重庆这个全国最大的红茶基地坠入深渊2001年,全国红茶出口3万多吨,重庆1.5

8、万吨,占50%,创汇近千万美元。2002年,荣昌县荣发茶厂没有向巴基斯坦发一吨茶(去年出口6000吨)。长时间来,红茶流通体制中的弊端已日益突出。自杀性竞争,红茶大战,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恶性价格战导致售价跌穿了成本,因而茶商不惜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尽管国际市场上红茶占90%的市场份额,但中国红茶多是中低档茶,在国际上并没有竞争力。茶叶界许多事情总是说不清楚,但又看得明明白白。如,中国绿茶出口竞争无序、低价竞销,害了自己,外国商人得利。有些花色的价格已跌至了茶农的初制成本线,工厂微利或亏损。有库存想掏现、有单子找得到货、为维护客户关系都得出,好象一个人想自杀,总是找得到各种理由。于是便有了广交会

9、上大公司接待客户,小公司、个体户客串宾馆抢单交易的热闹场面。我国的茶叶行业真的很落后,经营理念和加工,只知道生杀资源、搬运原料的买卖,没有高附加值的科技手段,茶农仍是手工作坊,精加工仅是区分轻重、粗细、长短、拼配,经营上虽有人注意了品牌,一旦品牌叫响,泛滥的水货就会将其淹没。很多人都看得清楚,但又以一种无奈的心情等待着行情的反弹。只要这一行业还存在,就不甘心退出,没有利润就去杀下家工厂,工厂杀茶农,茶农的最后成本防线失守后,则茶园抛荒。有人说,到时候,中国的茶叶才会出现转机,但代价是昂贵的。世界市场上少数几个公司占主导地位。Brook Bond、Lipton、Lyons Tetley、Twin

10、ing四大公司1990年分别占世界市场的21%、14%、13%、2%。这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赶超的标杆。国外茶叶价格结构。以英国和丹麦为例,比较好地分配了茶叶各流通环节的利润。英国价格=进口价+进口商2-3%+贸易商2-3%+包装商50%+批发商7%+零售商12%。丹麦价格=进口价+包装商10%+批发商15%+零售商30%。二、三大出口茶类我国茶类出口市场有三大类,红茶、绿茶、特种茶。90年代以前,出口量红茶最多,效益绿茶、特种茶较好。1995-2000年,绿茶出口量占国际茶叶贸易总量的比例从6.49%增长到14.4%,年均增长11.6%,还将继续增长。2001年,绿茶为红茶出口量的4倍。特种

11、茶出口量超过了红茶。建国以来,茶叶出口均价最高为1980年,2356美元/吨;1990年为2046美元/吨;1998年为1701美元/吨;2000年1525美元/吨;2001年1-5月为1390美元/吨,比2000年下降8.8%,比最高年份下跌40%。主要原因:一是低档绿茶供过于求,量增价跌;二是国际市场仍以红茶消费为主,而我国红茶先天品质不高,成本高;三是特种茶中,乌龙茶占一半,产地单一,市场单一,散茶多,附加值低,无名牌;四是原料茶为主,技术含量低、竞争以低层次的价格竞争为主;五是绿茶、乌龙茶是我国的优势品种,但绿茶市场70%在亚、非等伊斯兰国家,乌龙茶市场主要在日本和东南亚,对欧美、中东

12、市场开拓不力,营销理念落后,各茶类的宣传促销跟不上来;六是主体素质不一,局部、眼前、自身利益意识浓,自律意识差。1)     红茶市场。1990年,红茶占全球生产量的76%,贸易量的90%。1985-1989年,我国出口8-10万吨,占出口量44-55%(表3-19)。2001年出口仅4.1万吨,占出口量的16.43%。表3-19     1985-2001年我国出口茶类品种的比率(%)茶类198519861987198819892001红茶55.3744.5449.4052.1547.6716.43绿茶35.49

13、44.3239.9037.4139.6665.30特种茶9.4111.1510.7010.4412.6618.27 2)  绿茶市场。1985年,我国绿茶产量为36.5万吨,占当年世界产量51.5万吨的70%。贸易量占全球绿茶出口量的80%以上。主要市场是北非、西非、南亚。我国绿茶品质得天独厚,竞争优势明显。2001年,绿茶出口16.3万吨,占全球绿茶出口量的85%以上。3) 特种茶市场指乌龙茶、普洱茶、茉莉花茶、白茶、名优茶(龙井、碧螺春、都匀毛尖、古丈毛尖、高桥银峰、湘波绿)。其历史悠久、工艺精湛、外形别致、内质风格优异,驰名中外,其他产茶国无可比拟,是我国出口的第二大

14、优势。1979-1986年,出口增长1倍,增长率为8.9%,为出口平均增长率的4倍。日本、香港最多,占80%以上。1989年外销乌龙茶1.2万吨。普洱茶、六堡茶、沱茶主销香港、马来西亚、日本,年出口数千吨。花茶1986年对美、英、德、波兰出口分别为100-200吨。特种茶出口前景广阔。世界茶叶市场虽以红茶为主,但绿茶、特种茶比例不断上升,尤其是乌龙茶,10年增长了9倍。2001年,全国出口茶叶25万吨,出口额3.42亿美元,其中特种茶为6.7万吨,出口额1.6亿美元,占27%和47%。香港、澳门消费的茶叶,70%是普洱茶。乌龙茶占日本消费总量的15%。三、出口的优势品种我国出口声誉较高的品种有

15、12个,工夫红茶、红碎茶、珍眉绿茶、名优茶、珠茶、乌龙茶、花茶、白茶、沱茶、六堡茶、普洱茶、其它茶。1)     工夫红茶。出口有300多年的历史。“祁门工夫”在国际上被誉为“祁门香”,是世界上三大高香茶之一。“滇红工夫”滋味独特。川红、湘红、宜红以桔糖香闻名。2)     红碎茶。适合作袋泡茶。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红茶滋味浓强,行销五大洲。3)     珍眉绿茶。以茶色银灰、香气清高、滋味醇厚著称于世。有特珍、珍眉、贡熙、雨茶、秀眉。“天坛”牌特级珍眉获第25届世界优质食

16、品金奖。天坛牌是中国茶叶出口名牌,早在1916年,上海第一家由中国人开设的华茶出口公司,对美国的小包装茶就使用天坛牌。进入50年代,上海茶叶进出口公司注册了天坛牌,至今已在法国、英国、德国和摩洛哥等54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几十年来,天坛牌小包装茶出口最多,在国际上享有较高信誉。4)     名优茶。有供不应求之势,需要大力推广。5)     珠茶。形如珍珠、色泽绿润、香高味浓醇。出口西北非、法国。6)     乌龙茶。滋味醇厚、回味甘鲜、香气清高、饮后齿郏留香。出口主要品种有武

17、夷水仙、奇种、大红袍、铁观音、单枞、浪菜、色种、水仙、茗香、乌龙及乌龙茶水。7)     花茶。主要是茉莉花茶。8)     白茶。有大白、水仙白、小白三种,白毫银针、白牡丹是珍品,贡眉、寿眉也有外销。9)     沱茶。采用细嫩大叶种晒青蒸压呈“碗形”的产品,滋味醇厚,有极强的助消化作用。10)  六堡茶。紧结成块,有槟榔香味。11)  普洱茶。滋味浓醇,耐冲泡,有槟榔香。有散茶和紧压两种。12)  其它茶。有紧压茶中的茯砖、青砖、米砖、康砖。

18、有速溶红(绿)茶、柠檬茶、山楂茶等。四、9种出口方式1)     函电交易。通过信件、电报往来,就买卖双方交易的品质规格、价格、包装、交货期、支付条款取得一致意见后,进一步签订合同,然后按合同交易。2)     商品交易会。邀请各国客户参加广州出口交易会和不定期的茶叶专业交易会,当面洽谈交易。3)     洽谈成交。根据需要,邀请客户来企业洽谈。4)     出国推销。派专业小组出国考察市场结合推销成交。5)  &#

19、160;  凭样成交。对新买主、新茶号,先以少量茶叶样品经对方确认后成交。对标准茶号则只凭茶号报价成交。6)     独家代理。委托客户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区代为推销茶叶,成交后按商定条件付给佣金。代理商有义务完成商定的推销任务。7)     包销。和外商进行更紧密的合作,由外商包销。8)     投标。依招标条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对方报价,经对方同意后签订合同,履约成交。9)     展销。一般将茶叶卖给外商,由外商在国外自行

20、展销,或参加中国或其它国家举办的大型博览会对外展销。五、 国内各出口公司经营规模。1)中茶:2.79万吨   5020万美元(1995年);2)浙江:4.9万吨    8000万美元(1998年),(绿茶4万吨,环保茶400吨);3)湖南:2.3万吨    3800万美元(伊拉克红茶4000吨)(1998年);(1992年,3.65万吨,其中红茶1.5,绿茶0.5,特种茶0.01,其它0.05;3000万美元,其中红茶2250,绿茶550,特种茶200,其它10。)4)上海:3.04万吨  4500万美元

21、(+46.6%,1998年。80年代占全国85%,绿茶为主);5)福建:1.97万吨  2900万美元(1995年,乌龙茶为主);6)云南:1.03       2258      红茶为主(1998年);7)江西:0.746      1179      (1998年);8)安徽:0.89       1260

22、60;     (1995年);7)        广东:以红茶为主,80年代经营量很大,90年代以后大量减少,现在正在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扩大出口。六、 世界茶叶十年(1992-2001)  当前世界茶叶的三大矛盾是:产品供过于求、成本上升、卖价下跌。可以从世界茶叶生产量、出口量、进口消费量和绿茶的生产量出口量中看到规律,见表3-20、3-21、3-22、3-23。 表3-20  世界茶叶产量10年比  单位:万吨国家20011992+-%

23、印度85.371073.232216.58中国69.555.982724.15斯里兰卡29.509317.887064.98肯尼亚29.463118.807256.66印尼16.8714.483416.48士耳其13.772115.626911.87日本8.98099.2103-2.49越南8.03.62120.99孟加垃5.73414.893517.18阿根廷5.54.425.0全球301.1859243.820423.53亚洲占81.72%,非洲占15.26%,南美洲占2.24%,大洋洲占0.25%,格鲁吉亚0.45%,俄罗斯占0.08%。 表3-21世界茶叶主产国出口10年(1

24、992-2001)  单位:万吨国家20011992+-%斯里兰卡28.888217.7801 肯尼亚25.811816.6518 中国24.967817.5526 印度17.97917.3358 印尼9.979712.1243 越南6.82172.716(孟加拉) 阿根廷5.23.6529 马拉维4.12613.5363 乌干达3.04271.3043 (卢旺达) 坦桑尼亚2.20601.7835 全球138.9384101.541636.83 表3-22 

25、60; 世界茶叶进口消费量前十位10年变化(1992-2001)  单位:万吨 国家20011992+-%俄罗斯14.45、7.61(前苏联) 英国13.73511、14.4642 巴基斯坦10.73822、11.8902 美国9.66683、9.1315 埃及6.24、8.8365 日本6.00567、4.1415 伊拉克5.810、2.41(约旦) 摩洛哥3.88、2.8995 伊朗3.796、5.39 波兰3.19、2.5    表3-23 

26、; 世界绿茶生产与出口10年(1992-2001)  单位:万吨 生产国家20011992+-%中国50.538.8302 日本8.989.2 印尼3.93.5 越南3.22.52 印度0.850.94  出口国家20011992 中国13.57788.6316 越南1.450.4 印尼0.80.453 印度0.30.25 斯里兰卡0.08360.1062(台湾) 全球16.31319.9061+64.68% 七、国际茶叶拍卖市场。 了

27、茶叶拍卖市场是茶叶全球流通的命脉。当前,茶叶拍卖是国际茶叶市场上最主要的交易方式。近三十年来,70%的茶叶是通过拍卖市场成交的。世界茶叶拍卖市场的历史和现状表明:谁抓住了它,谁就能在国际茶叶流通中大显身手;后起之秀可打败老牌市场。如英国伦敦拍卖市场,成立于1804年。自1840年来,随着几乎独占东西方茶贸渠道的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衰落,西方茶叶消费面的扩大、拼配包装商及其牌号商的崛起、南亚产茶区的发展,茶叶需求方十分关注货源稳定、质量多元化选择、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盘剥、公平交易;生产方也希望以最快的速度、合理的价格、销售产品并回收资金。在此背景下,地处世界主销市场中心和再加工中心的伦敦拍卖市场,曾有

28、过长达100多年的黄金时代。1963年前,这个市场长年经销的茶叶占世界贸易量的30%。世界茶叶市场交易中心主要集中在印度、斯里兰卡和非洲的主要产茶国。年月日,在英国伦敦出现世界上首次茶叶拍卖活动,世界茶叶贸易史从此揭开了交易方式的新篇章。茶叶交易采用拍卖方式之所以被产茶国政府所推崇并为茶商们所接受,除拍卖本身所具有“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特征机制之外,还在于它对统一国内的茶叶市场、保护茶商的利益具有重要作用。1、斯里兰卡科伦坡茶叶拍卖市场。建于1883年7月,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拍卖市场。近期占世界茶叶贸易量的20%,达20万吨,居全球之首,几乎垄断该国茶叶贸易。斯里兰卡茶叶拍卖速度极快。斯里

29、兰卡茶叶总产量居世界第位,但由于其出口的茶叶占,所以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茶叶出口国,而出口的茶叶中又有以上通过科伦坡茶叶拍卖市场成交。科伦坡茶叶拍卖市场由科伦坡茶叶贸易协会管理。目前共有家茶叶代理商,经常参加拍卖的买主(出口商)有多家,由茶叶贸易协会协调,每家代理商拥有固定的茶叶供应厂(场),即每家茶厂(场)生产的茶叶只委托其中的家代理商负责拍卖。茶厂(场)生产的茶叶必须在天前把茶样(每只公斤)、编号及最低价等送至代理商。代理商再把各茶厂(场)送来的茶叶按茶号、生产厂家、规格、等级、批次、件数、重量、包装和存放地点等编制成目录,连同样品一并送至各有关公司,供审评定价。茶叶按存放地点的不同分成主拍(

30、)和辅拍()。主拍的茶叶存放在茶厂内,由于茶叶新鲜,拍卖的价格相对也较高,而辅拍的茶叶因没有及时销售出去,已贮存到茶厂外的仓库内,所以拍卖的价格也稍低。拍卖主持人来自各代理商。拍卖开始后,主持人按编制目录中茶号的顺序,首先叫最低价,欲购此茶的出口商们竞相出价,出价最高者为买主。拍卖速度极快,有时一只茶叶的拍卖时间仅几秒钟。拍卖成交后,买主必须在天之内到指定茶厂或仓库提货。所以,茶叶从产出到装船出口一般仅需周,最多也不超过两个月。斯里兰卡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就是茶叶的保质期为个月,这使斯里兰卡红茶能保持鲜爽浓强的品质特点而深受消费者的好评。茶叶拍卖的费用较低,如拍卖辅拍的茶叶,除成本价外还需包括

31、仓库租金、代理商代理费,茶场负担的茶叶税、保险及拍卖管理费等。如果是主拍茶叶,茶场无需负担仓库租金,费用可减少到仅为茶叶拍卖收入的。2、 印度加尔各答拍卖市场。印度1986年与1976年比,出口量减少15.63%,但均价提高67.53%,20万吨出口茶基本上是通过拍卖获取合理价格成交的。而中国因没有拍卖市场,1986年与1980年比,出口量增加9.85%,但均价下跌68.7%。正式形成于1861年12月。1992年拍卖量为15万吨。当初是伦敦拍卖市场的附庸,十九世纪年拍卖量少于2万吨,而且其中大部分运抵英国后再次拍卖。后来成了削弱前者的因素。1961年,百年庆典时,总理尼赫鲁亲临剪彩。印度有名

32、的拍卖市场还有科钦、库奴尔、哥依巴特、高哈第、西利古里。印度茶叶要进入拍卖市场。印度茶叶总产量居世界第位,目前是世界上第大茶叶出口国。拍卖是印度茶叶销售的主要方式。拍卖市场是茶叶拍卖的一个场所,拍卖活动是由拍卖行来具体组织实施的。一般从茶叶采摘加工到拍卖市场交易只有天左右。印度现在有权组织茶叶拍卖的公司有家,许多拍卖行在各拍卖市场又分别设立分支机构。印度政府对茶叶拍卖有规定,即茶园生产的茶叶,要进入拍卖市场。国外公司的经纪人和国内零售商一般都从拍卖市场中进货。但根据印度茶叶统计年报,茶叶实际拍卖量占产量的比重年均在左右。对于拍卖这种方式,印度的茶园主认为自己直接卖或通过拍卖行拍卖各有利弊。自己

33、有固定买主(政府允许茶园直接出口,可以不经过拍卖市场),价格可能会比拍卖高,而且可以省掉的拍卖费用,但货款回收慢且没有保证。通过拍卖,货款回收快而且有保证,因为拍卖行承担责任。3、肯尼亚蒙巴萨拍卖市场。年拍卖量为9万吨,垄断本国茶销量的90%,是东非经济舞台上的一颗明珠。4、 孟加拉国的吉大港拍卖市场。独占了本国的全部茶叶贸易量。5、 印尼的雅加达拍卖市场。也有较高的知名度。拍卖市场有以下8个方面的优越性:一是公平、公开,以质量、品种、特色、供求关系获取合理的价格;二是开放、统一,向所有供需方开放;三是交易直接、交货迅速,有现货拍卖、异地上市交易、远期合约交易、到岸拍卖和在途拍卖(或称离岸拍卖

34、)等形式;四是交易面广、选择性大,凡是消费量大的国家,都到拍卖市场上采购茶叶;五是成交量大、全年交易,红碎茶的75%,约70万吨在此成交;六是信息灵通、价格合理、买卖自由;七是合约买卖、风险共担,在保证金制度和统一结算制度下,大宗标准级茶叶可以买卖合约;八是可交易相关物资,拓宽生财之路。一般情况下,卖主的茶叶送到拍卖市场,编入目录、审评定价、制定货单送到买主手里。一周内就可到拍卖厅按号叫价。从采摘、加工、包装、运输到拍卖成交,一般20天,付款后一周之内到仓库提货。这样,大大缩短了生产销售周期,减少了周转损耗,节约了成本,保证了质量,并在最好价格上成交。中国茶叶的交易方式要改变。目前,我国茶叶交

35、易仍然是原始的小门市现货交易方式,一家一户经营。这种交易方式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交易规模小;二是自产自销。茶叶交易一直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由买家与卖家洽谈成交。这种交易方式虽然灵活简便,但成本高,质量没有保证,无法形成规模化经营,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拓展需要。我国茶叶经营权放开后,出现多头出口,这就造成相互压价,效益的流失。而拍卖市场这种交易方式,有利于统一茶叶市场、保护茶商的利益,更缩短了出口企业与国际市场的距离;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原则;使产销直接见面,衔接紧密,现货现卖,相对降低了成本。所以,传统而原始的交易方式严重阻碍了我国茶业发展。茶业的现代化和产业化要求一定规模的交易市

36、场来推动。我国茶业现存的原始的交易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存在,致使我国茶业流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难以实现。 八、各国、各地区茶叶市场特点(一)亚洲1。阿联酋 是个卖茶的好地方。2002年,人口300万人,年增长率达7%,年人均消费量为8公斤。2001年进口量为5万吨,年增长率为10%。是无高关税壁垒的国家,税率为4%。主要喝红茶,袋装茶以硬纸盒包装的印度品牌为主。但大多数人认为中国茶品种多、品质优、历史久、是茶中精品,在阿联酋应该有市场。要进入阿联酋市场,必须经过商业代理才能销售,有关的贸易习惯一定要搞清楚。进口茶叶的80%用于转口到伊朗、巴基斯坦、独联体。1996年,进口茶叶4万多吨(印度

37、19800吨,占35.4%,斯里兰卡14400吨,中国只占6.6%),8100万美元;转口21600吨,4300万美元;国内消费19100吨,3800万美元。咖啡厅增加是茶叶消费增加的主要原因,咖啡厅是最大的茶叶消费地之一,全国有3000家。2、伊拉克人口1725万。不喝绿茶,喜喝红茶;不喝泡的茶,只喝煮的茶,因为煮的比泡的味道浓。政府、企业有专门负责煮茶的工人,公共场所、饭店、餐厅有茶供应,喝茶普及社会。3、科威特  人口196万。全境被沙漠覆盖,气候炎热,最高温度520C。要“浓强鲜”的红茶,冲泡或煮红茶掺牛奶、糖。很少喝绿茶。4、土耳其人口5242万。 爱喝茶,煮茶方式是用一大

38、一小两个壶,大壶烧水,小壶泡茶后再煮片刻,分到各人杯中再加糖,搅拌数下就可饮用。土耳其的茶馆,是都市与农村的社交场所,有传播中心的功能。人不可一日无茶,一早起床,甚至还没剧牙、洗脸,就先喝一壶茶,揭开一天生活的序幕。喜爱喝红茶。并且喜欢当客人的面夸耀自己煮茶的功夫。茶汤色泽透明、香味扑鼻、口味醇厚为上,茶汤呈暗黑色、香味不纯则不好。煮茶用铜壶,燃料是木炭。到处有茶馆。点心店也兼营茶叶。茶馆的服务员,手托托盘,上放一杯茶,给挨门挨户的店铺送茶。在茶馆对面或附近工作的人,吹下口哨、吆喝一下、打个手势,服务员就会把茶送到。在车站和码头,也有红茶供应。在学校、机关、企业,都有专人煮茶、卖送茶。5、巴基

39、斯坦2001年,人口1.4亿。是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天气干燥炎热,多食牛羊肉和乳品,信伊斯兰教,严格禁酒,普遍爱饮茶,是一个饮茶成风的国家。有“以茶代酒、以茶消腻、以茶提神、以茶为乐、客来敬茶”的饮茶习俗。主要喝红茶,一般用煮法。用过滤器滤去茶渣,将茶汤倒入杯中加牛奶、糖,但不加薄荷。每家都有一套完整的茶具。饮茶时也配点心。1972年,进口4万吨;1982年,进口7.25万吨;1984年茶叶输入量10万吨,其中绿茶三五千吨,居世界第三、四位;1993年,进口12.4万吨;2000年,按人均1.1公斤计算,总量为15万吨以上。年人均饮茶1400杯,年人均消费量1-5公斤。不足万人的小镇,有茶馆

40、20多家,街头、作坊到处都有饮茶的人。一杯牛奶红茶(180ml)4卢比(1卢比=0.15人民币)。以前,进口业务主要由外商立普顿、勃洛克.邦、民族商依思巴哈尼等三四家大茶商所垄断,少数则由聚居于卡拉奇、求迪巴扎的三四十家中小茶商经营。进口的茶叶经拼配包装后,转售给500多家茶叶批发商,然后再卖给众多的零售商而见于市场。2000年,立顿公司占60%的市场,黄色包装茶叶遍布大街小巷。2000年,本土最大的进口商是TAPAL公司,总部在卡拉奇,员工500人,有两座大型茶叶加工拼配包装厂。年进口2-3万吨,有红、绿、花茶。生产袋装茶叶品种有:Chenak Kfnya Dust,200g装,纸盒,44R

41、s/盒;Family Mixture,200g装,51Rs(碎一末);Danedar Black Tea,200g袋装,53Rs(碎三);Mezban Premier Dust,硬纸盒,61Rs;Manedar Leaf Tea,200g,盒装59Rs;Jaminegreen Tea,条盒袋泡茶,每盒25袋,每袋2g,40Rs;塑料瓶装茉莉花茶,100g,60Rs;纸盒装绿茶,每盒10小袋,每小袋50g。所有外包装均印有乌尔都文和英文,将茶园、工厂、冒着热气的茶杯、披着头巾的阿拉伯少女与醒目的“TAPAL”文字商标印在一起,极富浓厚的民族色彩,有强烈的吸引力。街头茶叶店,用20*30cm的塑料

42、箱,放红茶和绿茶。有印尼、卢旺达、斯里兰卡和孟加拉的仅稍筛分尚含筋毛的红碎茶,140Rs/kg;混合粉末茶,170Rs/kg;肯尼亚同样外形的粉末茶标价250Rs/kg,比前者高出50%。绿茶价格为150-200Rs/kg。有茶商对花茶、绿茶和低档红碎茶感兴趣。卡拉奇的小茶商每年从中国的重庆、安徽和江西进口CTC红茶,每次量20-30吨,到岸价为400-500元/吨,比肯尼亚的红茶1700元/吨低得多。6、印度   人口9亿。1984年年产茶叶74万吨,内销50万吨,人均0.6公斤。以红茶为主,奶茶中放羊奶,茶奶比是1:1。还有的喝“调味茶”,在上面的茶中加一些生姜片、茴香

43、、丁香、肉桂、槟榔和豆蔻。客人来时常配有水果和茶点。印度茶叶种植最早市场化,有一定的规模。其中规模在120亩的茶园占88%,规模在6000亩以上的占2.5%。2001年茶叶产量85万吨,产值30亿美元,其中75%来自种植,25%来自茶叶加工。从事茶业和辅助就业人口240万,茶叶出口创汇3.72亿美元。与中国的3000万茶农,茶叶产值12.09亿美元,出口创汇3.42亿美元相比,较为先进。 7、 新加坡  人口400万。1987年,出现了第一家茶艺馆,不到5年,有了20多家,在“唐人城”的牛车水等就有10家。 8、马来西亚人口2270多万。主喝“拉茶”,传自印度,与

44、奶茶相似。茶艺盛行,吉隆坡有几十家茶艺馆。终年高温多雨,四季如夏。现有茶园面积3000hm2,产量6500吨,红茶占80%,年出口量800-1000吨。从中国进口一些绿茶。全国只有一个旅游茶园,面积200亩,在海拔1524米之高山。只销绿毛茶。价格人民币120元/公斤。华人以福建为主,华人茶馆很多,一般都卖茶叶、茶书、茶具、茶点和饭。饮茶习惯和福建相似。吉隆坡档次高且有影响的茶馆首推紫藤茶园。老板肖慧女士,年约三十,曾在浙农大进修。经营方式主要是会员制,有几千个会员。在其它州已发展了很多家分店。这里注重中国茶文化,中国茶,中国画,装饰与茶有关,饭菜都与茶有关。饭用茶水煮,菜里放茶叶,价格不菲,

45、但高朋满座、宾客如云。华人爱喝茶,爱坐茶馆,坐在四面透风的大棚中,一壶六堡茶可坐几个小时。喝茶不仅为解渴,主要为谈生意,几杯茶下肚,生意就谈成了。中档茶馆供应的是“楚留香”,是中档乌龙茶。70-80马币/350克。陈老板祖籍福建,三十多岁。买了十几辆小货车,车上有楚留香的标志和广告,往各中、高档茶馆、酒楼送货。将楚留香的茶壶、茶杯免费相送,所以楚留香在马家喻户晓,生意蒸蒸日上。马来族人占1/3,以喝咖啡为主。马来印度人爱喝加了佐料牛奶、姜汁、香草、和糖的红茶,称“拉茶”。茶叶进口来自中国、台湾、印度和印尼,茶类有乌龙茶、六堡茶、红碎茶、功夫红茶和少量绿茶如黄山毛峰等,年进口总额1000多万美元

46、。茶叶经销商多,老字号的主要是广耀兴和广汇丰,都有是华人,一个姓颜,一个姓刘,每届广交会都来。茶价是国内的3-5倍,关税仅5%,但利润主要在批发商。9、日本人口1.23亿。人均消费量是中国的3倍。中国乌龙茶前20年曾经风靡日本,现在日本正流行绿茶,预计20年后日本将流行红茶。2001年,日本绿茶消费量9.8万吨、乌龙茶2.4万吨、红茶1.5万吨,人均消费量为1公斤;日本茶饮料消费为475万吨,占30.2%,销售额为800-850亿元人民币,居第一。但茶叶直接用于冲泡的数量有下降趋势。1970年,日本人均消费绿茶527克,1998年下降为388克,在30年中,减少了25%。中国绿茶饮料也走俏日本

47、,与去年同比增长了27%。但如果中国茶不注重自身的市场开发和发展,中国茶也会与西洋红茶一样,慢慢失去自己的客源。2002年,日本茶农欲阻止中国茶叶进口。1-5月,进口中国绿茶比去年增长了29%。1999年是12000吨,2000年是14300吨,2001年是17700吨。进口单价为365日元/公斤,导致当地茶叶比以前便宜了40%以上,日茶价格跌到了400日元/公斤,茶农们为此叫苦连天。7月份,鹿儿岛茶业会议所派出90人到全国各地调查,了解到大家除了对绿茶的滋味关心外,还关心农残,于是要求农水省强化对农残检测,致使浙江蒸青绿茶出口遇到困难。 10、韩国人口4500万。主销茶类是绿茶,乌龙茶少量,

48、两者占到95%,红茶仅5%。Lipton、Ahamed、Fortnum、Masont、Twings是主要品牌。袋泡茶占70-75%。点茶、抹茶、叶茶并存。随着茶艺馆的兴起,红茶、绿茶、乌龙茶、普洱茶也逐渐流行开来。每年茶叶消费1500-2000吨,而官方的统计只有400吨(咖啡7000-7500吨)。绿茶饮料在40岁以上的人中非常普及,而年轻人则更偏爱碳酸饮料。人均消费量从1980年的0.1克增长到1990年的8.7克,1998年达到40克,2000年60克,2001年80克,2002年100克。按480万人计算,2001年消费3840吨。65%的茶叶通过批发商,16.4%在超市,6.3%在百货商店销售。韩国年产茶1500吨。市场上的茶价高,相当于中国的一级上档炒青绿茶的小包装价格为人民币2000-2500元/公斤。进口税绿茶为500%,红茶为200%。茶叶加工以一家一户的小茶厂为主,设备只有杀青锅2-3只,30型揉捻机1-2台,炒茶锅1-2只,焙茶复炒锅1-2只,全程均为手工操作。大多数小茶厂年产茶不过5吨,以炒青绿茶为主,口味要求带栗香或足火香。在制品不着地。韩国茶人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可行性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