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计划书可行性报告模板》广东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doc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4973747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109 大小:2.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报告模板》广东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报告模板》广东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报告模板》广东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计划书可行性报告模板》广东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doc(10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广东东省危省危险废险废物和医物和医疗废疗废物物处处置置设设施施普普查查技技术报术报告告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广东省环境保护局广东省废物管理中心广东省废物管理中心2005 年年 9 月月I目录第第 1 1 章章概述概述.11.1普查目的普查目的.11.2普查意义普查意义.11.3普查工作机构与主要工作人员普查工作机构与主要工作人员.21.3.1普查工作机构.21.3.2普查主要工作人员.21.4工作过程与进度情况工作过程与进度情况.61.5主要分析结论与建议主要分析结论与建议.7第第 2 2 章章普查对象和范围普查对象和范围.82.1普查对象普查对象.82.1.1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基本信息.82.1.

2、2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基本信息.82.2普查范围普查范围.9第第 3 3 章章普查内容和技术方法普查内容和技术方法.113.1普查内容普查内容.113.2调查方法调查方法.113.3数据与技术报告质量控制体系数据与技术报告质量控制体系.13第第 4 4 章章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产生、处置流向分析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产生、处置流向分析.144.1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危险废物产生情况.144.1.1危险废物统计产生量偏小,不能真实反映其实际产生情况.144.1.2区域分布不平衡,工业较发达城市(区域)产生量较多.154.1.3行业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184.1.4种类分布广泛,各类废物产生量差异较大.19

3、4.1.5重点产生源.204.2危险废物的处置流向危险废物的处置流向.204.3医疗废物产生情况医疗废物产生情况.224.3.1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224.3.2医疗废物产生的区域分布.224.4医疗废物的处置流向医疗废物的处置流向.23第第 5 5 章章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分析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分析.255.1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分析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分析.255.1.1危险废物处置设施概述.255.1.2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规模.265.1.3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布局.375.1.4危险废物主要处置种类.405.1.5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主要工艺类型.415.2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医疗废物处置设

4、施.44II5.2.1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概述.445.2.2医疗废物处置设施规模.465.2.3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工艺类型.47第第 6 6 章章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工艺分析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工艺分析.496.1危险废物处置工艺危险废物处置工艺.496.1.1危险废物处置设施选址.496.1.2处置设施工艺技术路线和水平.536.1.3设施建设投资.576.1.4设施运营状况.596.2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工艺分析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工艺分析.626.2.1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选址分析.626.2.2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工艺技术路线和水平分析.646.2.3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投资分析.706.2.4医

5、疗废物设施运营状况分析.71第第 7 7 章章污染治理措施分析污染治理措施分析.747.1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设施污染治理措施分析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设施污染治理措施分析.747.1.1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设施污染治理措施.747.1.2含铜废物综合利用设施污染治理措施.767.1.3含锌废物综合利用设施污染治理措施.777.1.4含铅废物综合利用设施污染防治措施.787.1.5废有机溶剂综合利用设施污染防治措施.787.1.6含镍废物综合利用设施污染防治措施.787.1.7其它废物综合利用设施污染防治措施.787.2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污染治理措施分析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设施污染治理措施分析.787.2.1

6、尾气净化处理系统.787.2.2废水治理情况.797.2.3残渣处理情况.797.3危险废物填埋处置设施污染治理措施分析危险废物填埋处置设施污染治理措施分析.797.4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污染治理措施分析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污染治理措施分析.797.4.1尾气净化处理措施.807.4.2废水污染控制措施.817.4.3废渣及飞灰处理措施.82第第 8 8 章章在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分析在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分析.838.1在建或规划建设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现状在建或规划建设医疗废物处置设施现状.838.2在建或规划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现状在建或规划危险废物处置设施现状.84第第 9 9 章章危

7、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分析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分析.859.1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实施效果分析危险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实施效果分析.859.2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效果分析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效果分析.859.3经营许可证制度执行效果分析经营许可证制度执行效果分析.85第第 1010 章章结论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结论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87III10.1普查结论普查结论.8710.1.1处置设施建设情况.8710.1.2处置设施污染防治情况.8710.1.3监督管理情况.8810.2存在的主要问题存在的主要问题.8810.2.1处置设施建设方面.8810.2.2处置设施污染防治方面.88

8、10.2.3处置设施监督管理方面.88第第 1111 章章推进推进规划规划实施的建议实施的建议 .891第第 1 1 章章 概述概述1.1 普查目的普查目的开展本次普查工作的目的主要有:(1)摸清底数,全面掌握全省现有、在建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的布局、建设规模、技术路线、技术水平、投资水平、主体设施设备的运行情况等;(2)掌握处置设施环保措施和达标排放情况;(3)掌握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发放和管理为主要手段的监督管理情况;(4)建立设施管理的动态档案和数据库,为全面加强危险废物的全过程监管,顺利推进规划实施提供决策依据;(5)培养锻练出一批业务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管理素质过硬的固体

9、废物管理人才。1.2 普查意义普查意义本次普查的意义在于:(1)通过普查,摸清全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家底,有利于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管理办法;(2)通过普查,了解处理处置设施的布局分布,有利于采取措施控制处理处置设施的重复建设,优化处理处置设施的布局;(3)通过普查,摸清全省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的投资水平、技术水平、工艺路线、主体设施的运行情况等,有利用于制定行业相关环境技术政策,淘汰落后工艺和技术,提高我省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行业的技术水平;(4)通过普查报告的编写以及普查工作的开展,可以在全省范围2内锻练和培养出一批熟悉固体废物管理相关业务、具有较强管理能

10、力的专业队伍。1.3 普查工作机构与主要工作人员普查工作机构与主要工作人员1.3.11.3.1普查工作机构普查工作机构在接到国家环保总局开展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普查工作的通知后,省环保局及时制定了普查工作方案,成立了省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普查工作办公室,各地级市成立了相应的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普查工作办公室。广东省普查工作机构组织架构如图 1-1:广东省环保局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广东省环保局普查工作办公室广州市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深圳市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市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肇庆市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广州市普查工作办公室深圳市普查工作办公室*市普查工作办公室肇庆市普查工作办公室图 1-1 广东省危险废物和医

11、疗废物处置设施普查工作机构组织架构1.3.21.3.2普查主要工作人员普查主要工作人员1 省环保局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表 1-1广东省环保局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姓名部门职称/职务普查任务分工陈光荣省环保局副局长领导小组组长陈英省环保局污控处处长领导小组成员3刘嘉焯广东省废物管理中心主任领导小组成员吴洪杰广东省环境监察总队总队长领导小组成员2 省环保局普查工作办公室成员表 1-2广东省环保局普查工作办公室成员3 各地市主要普查人员基本信息表 1-3 广东省主要普查人员基本信息序号城市部门姓名电话电子邮箱传真普查任务分工机固处王焕章13501510513、020-020-83125090负责人1广

12、州固废中心黄智13925120670、020- 020-83637500普查员固废中心伦锡藩139029379110755-82002438负责人2深圳赵建华普查员姓名部门职称/职务普查任务分工电话传真电子邮箱辜剑波省环保局污控处高工 普查数据质量总监方益民广东省废物管理中心高工/科长普查技术报告质量总监8453826587535575Fangyimingdepb.gov.cvn许冠英广东省废物管理中心工程师/博士普查技术报告总编8753826587535575X李红萍广东省环境监察总队工程师普查数据统计、汇总L刘理祥广东省废物管理中心工程师普查数据分析、报告编写875382658753557

13、5L黄潘贤广东省废物管理中心助理工程师普查数据分析、报告编写8753826587535575H4序号城市部门姓名电话电子邮箱传真普查任务分工0756-2220144固废中心廖中和133189838780756-0756-2256920负责人固废中心王 琢13016362829、0756-0756-22201440756-2256920普查员固废中心谭荣13902876397、0756-0756-2220144 0756-2256920普查员固废中心陈晓昊13318983863、0756-2115886zh-0756-2220144 0756-2256920普查员固废中心刘广立133189839

14、08、0756-0756-2220144 0756-2256920普查员3珠海固废中心黄惠筠13926929990、0756-0756-2220144 0756-2256920普查员监督科吴敏斐0754-8237571、13825883845负责人5汕头监督科林静生普查员监督科林金兰0757-3354523负责人6佛山区健普查员环保局张 彬0751-8744813、0751-8741213负责人规划与污控科向建成0751-8775985、0751-8741213普查员规划与污控科颜 英0751-8775985、0751-8741213普查员规划与污控科邓 筱0751-8618677、13509

15、8691280751-8618677普查员环境监察支队李建梁0751-8635743、138263695630751-8618677普查员环境监察支队谭青山0751-8622579、130762888680751-8618677普查员4韶关卫生局医政科卢冬玲0751-8774734、13826314500普查员7江门监督科黄伟强0750-负责人5序号城市部门姓名电话电子邮箱传真普查任务分工0750-3502030赖林星130058591150750-3502020普查员环保局陈刘13509932286负责人污控科杨伟波0759-普查员蔡永强普查员8湛江周翱普查员0668-9茂名固废中心刘建06

16、68-2901655普查员普查员固废中心何桂容0758-2286587负责人王春娟10肇庆冯枝颖13827575128普查员11梅州罗汝峰0753-2253816负责人环保局高永志0752-2167997、13902621606负责人程振春0752-2183910普查员普查员固废中心江斯宁139026273760752-普查员扬琪山12惠州吴 琼21839190752-2183913普查员13汕尾蔡振荣0660-负责人环保局李林光负责人固废站李伟中 0762-3883670污控科蓝仕华0762-38878900762-3887891普查员14河源曾金兰0762-3887891普查员环保局赖付标

17、0763-3378560负责人环保局孟繁昌13380701007、0763-0763-3372278普查员连州贺广雄0763-6661299、139023579880763-6623019普查员普查员英德彭 雄13509256321、0763-22299670763-2225558清新环保局江焕娣0763-58118820763-5811154普查员佛冈环保局范德清0763-4288138 转82080763-4298310普查员阳山环保局孙燕萍0763-78054130763-7800905连南环保局邓红光0763-86673530763-8661567普查员15清远连山环保局黎长龙0763

18、-87326870763-8732578普查员6序号城市部门姓名电话电子邮箱传真普查任务分工16东莞污控科黄斌0769-2385493负责人普查员17中山污控科李菊花0760-8336864负责人陈锐洪13623080887负责人18潮州张禹群0768-普查员19揭阳污控科胡水宝0663-负责人秦士明07668861620 负责人监督科何建伟0766-88616200766-8861298普查员盘铨盛07668861266普查员20云浮放射科肖净峰普查员污控科谭国荣13702678018、3310904负责人22阳江关天康13192552155、普查员1.4 工作过程与进度情况工作过程与进度情

19、况1、2005 年 3 月 30 日4 月 10 日,由废物管理中心会监察总队制定普查具体工作方案,申请落实工作经费。由污控处转发国家环保总局环办函2004631 号文(粤环200547 号和粤环函2005496 号关于开展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普查工作的补充通知)。2、2005 年 4 月 11-12 日,在省局三楼会议室由污控处组织召开市级普查员培训班,统一工作方法。3、2005 年 4 月上旬至 5 月下旬,市级普查员和处置企业填报人员按照调查表规定的内容和有关说明填写调查表,报所在地级市普查办。4、2005 年 5 月中下旬,各地级市普查办将审核后的调查表和企业资料上报至省普查办。

20、5、2005 年 6 月,省普查办对各地级市上报材料和自行填写的调查7表进行汇总、整理、核实和综合分析,编制普查技术报告大纲。 6、2005 年 7 月,省普查办对各地级市上报材料经核实、综合后再下发各地市进一步核实、确认,并补充、完善有关数据信息,形成普查基础数据表。7、2005 年 8 月,组织力量编写普查技术报告。8、2005 年 9 月,普查技术报告(含调查表)由省普查办以书面和电子邮件形式上报至总局普查办公室。1.5 主要分析结论与建议主要分析结论与建议(1( 关于危关于危险废险废物物产产生量生量目前,全省还没有一个普遍可信的危险废物产生量数据,危险废物处置设施自报实际处置量几乎是统

21、计危险废物产生量的两倍,说明依据现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建立的环境统计数据存在着数据缺失的情况。因此,有必要尽快开展全国至少是全省性的危险废物产生源普查,只有了解清楚家底,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2( 关于危关于危险废险废物物处处置置设设施施危险废物的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是国际上危险废物处置的重要方向,建设大型的既有综合利用的、又有焚烧、填埋处置设施的区域性危险废物管理中心是世界各国鼓励的发展方向,大型具有研发能力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对于提高处置技术和污染防治水平都是有益的。因此,就广东目前来说,现有 174 家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基本可以满足广东危险废物处置的要求,在目前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要求越来

22、越高,选址越来越困难的情况下,关键是要做大做强,努力挖潜,培养广东危险废物处置产业的骨干企业。8调查中发现,许多企业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不能提供较为可信的危险废物处置技术指标和技术参数。因此,建议对于危险废物焚烧和填埋处置设施以及较为大型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设施,应严格按照国家环保总局下发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复核报告的要求重新进行复核,并建立档案数据库。(3( 关于危关于危险废险废物管理物管理我国的危险废物管理无论是在法规体系,还是在管理机构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我国在危险废物管理方面也颁布了众多法律法规,但实施效果不佳,主要是执法力度也不够,各方面的干扰严重,部分企业

23、法律意识淡薄。强有力的管理机构是实施危险废物有效管理的机构保证。国外发达国家中一般都建有功能齐全、分工明确、层次清晰、运转协调、权威性强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管理机构。相比较而言,我省危险废物管理机构层次单薄、管理人员配置少、管理职能不明确,严重影响了固体废物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4( 关于危关于危险废险废物物产产生源管理生源管理危险废物产生源不应是多头管理,应由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实施,还应该建立废物产生量核算系统。可根据行业或企业的产品特征、生产工艺和产值待因素,确定其废物产生量的基准范围。以此为基础,再对企业申报的废物产生量进行审计,有效控制虚报和瞒报情况的发生。910第第 2 2 章章

24、普查对象和范围普查对象和范围2.1 普查对象普查对象本次普查主要以全国现有和在建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为对象,同时还包括“非典”期间应急建设的医疗废物焚烧炉以及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设施。2.1.12.1.1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基本信息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基本信息全省现建有各类医疗废物处置设施 31 个,其中地市级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 13 个,县区级处置设施 6 个,镇级焚烧炉 11 个(有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设施的地级市范围内的小型医院用焚烧炉已经大部分停用,未建集中处置设施的地市有揭阳、东莞两市,仅东莞报了镇级医疗废物焚烧炉)。全省现有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基本信息见附表 3。 “非典”期间,

25、河源市、湛江市、江门市、肇庆市、汕尾市、惠州市在国家环保总局和省环保局的支持下,建设了医疗废物应急焚烧炉,其基本信息见附表 5。全省在建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基本信息见附表 7。主要分布在惠州、惠东、中山、清远、汕尾、佛山等地。2.1.22.1.2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基本信息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基本信息全省已经建成并正常运行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不含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共 174 个,分属 136 家危险废物处置企业。其中,危险废物填埋处置设施 2 个,焚烧处置设施 6 个,综合利用设施 166 个。全省现11有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基本信息见附表 3。在建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 19 个,全省在建的危险废物

26、处置设施见附表 6。2.2 普查范围普查范围普查行政范围为广东省辖区。普查过程中危险废物指的是指符合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或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认定的废物,医疗废物是指国家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确定的废物。普查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包括三种类型,即(1)由独立法人资格的单位接受委托,处理处置社会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设施;(2)由企事业单位附属的同时还接受社会其他单位委托,处理处置的危险废物设施。 (3)利用其他设施处理处置(如水泥窑、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等)处理处置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设施。本次普查不包括完全处理处置自身产生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的设施。处理处置是指以实现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为目

27、的的行为。普查设施的时间范围包括:(1)现有设施是指截止到 2005 年 4 月底前完成基本建设、投入试运行或正式运营的设施;(2)在建设施是指现已进入施工阶段并预计能于 2005 年 12 月底竣工、投入试运行的设施。投入运营后但长期停运或者废弃的设施不在普查范围内。各地目前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但是在 2005 年 12 月前不能建成的规划项目,不纳入本普查范围。本次普查的危险废物综合利用设施是指由独立法人资格(部分无独立法人资格,属于民营或私营性质,如个人独资企业类)的单位接受委托,对危险废物中可利用的成分以实现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的12设施,不包括将废物交换用作原材料的生产设施。一次性

28、医疗器械回收企业也应纳入调查范围。本次普查范围不限于取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设施,也不限于达标排放的设施,对于一些前期工作程序和技术水平并非完善的设施,但符合上述普查范围,为摸清底数,也一并开展普查工作。13第第 3 3 章章 普查内容和技术方法普查内容和技术方法3.1 普查内容普查内容按照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普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要求,本次普查内容包括现有和在建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基本情况、污染治理和排放达标情况以及对设施的环境监督管理情况等三个主要方面。具体包括:地方经济和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产生数量、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基本情况和达

29、标排放情况、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情况、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发放和管理情况等。3.2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调查方法以填写调查表、典型抽查和重点核查的方式进行。省普查办要求各市在填报调查表的同时,同时要辅以处置企业的说明材料和其他必要的说明材料,并对本市辖区内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产生数量、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基本情况和达标排放情况、危险废物综合利用情况、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发放和管理情况等做简要分析评估,分析评估报告格式按照“方案”中对技术报告的要求。填报的调查表与“方案”中调查表的格式和要求完全一样,先由市级普查办直接发放企业填写,再同各市普查办核实、汇总,统一上报省普查办,省普查办将各市上报的调查表进

30、行核实、汇总、分析。对调查表中的基础数据表,省普查办将各市上报的数据与省级统计资料(广东省统计年鉴(2005)、 广东省卫生统计年鉴(2004)和广东省环境统计汇编(2004)进行核对、分析。对调查表中的设施基本情况类、污染防治类和监督管理类的数14据,由省普查办根据申领广东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的上报资料进行核对、分析、补充、完善。最后,再由省普查办将各地市汇总后的调查表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各市普查办,要求再次补充、完善、核查、确认。最后,省普查办将各市普查办反馈回来的调查表做为最终数据表,以此为基础开展统计、分析和普查技术报告的编写工作。工作流程如图 3-1 所示。图 3-1广东省危险

31、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普查实施流程图省普查办组织培训,发放调查表填写市级表企业填写基层表上报市级表填写省级表核实确认编制普查技术报告上报总局普查办核实确认并验收环保总局部署工作、组织培训核实确认153.3 数据与技术报告质量控制体系数据与技术报告质量控制体系根据实事求是、力求全面的普查原则,广东省环保局采取以下技术方法和数据质量控制措施保证数据质量。1成立省、市两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和普查办公室,并开办地级市普查员培训班,统一普查技术方法。2企业填写基层数据表,各地级市核实并汇总上报普查数据,省普查办通过电话访问、走访调查、现场核查、与申报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材料对照等方式,反复核查校准数据,保证

32、数据的科学性、真实性和准确性。3聘请国家环保总局华南所、中山大学有经验的固废专家全程参与普查工作的实施、数据的核查以及技术报告的编写工作。4成立普查数据质量控制小组,由省废物管理中心主任亲自担任组长。16第第 4 4 章章 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产生、处置流向分析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产生、处置流向分析4.1 危险废物产生情况危险废物产生情况4.1.14.1.1危险废物统计产生量偏小,不能真实反映其实际产生情况危险废物统计产生量偏小,不能真实反映其实际产生情况广东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是我国经济大省。全省总面积 17.96 万km2,五普人口 85

33、22.50 万人,2004 年末常住人口 8303.72 万人。2004年 GDP 16039.46 亿元,工业生产总值 29194.50 亿元(各地加合值)。据广东省环境统计资料,2002 年至 2004 年广东省全省危险废物产生总量分别为 44.61 万吨、61.51 万吨和 58.47 万吨。各市的具体产生情况见附表 1。有关研究表明,工业危险废物的产量与工业总产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常两者表现为正相关,即随着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危险废物产量也不断增长。即使在高度工业化的西方国家也还存在这一现象。而广东省工业危险废物的统计量与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趋势没有相关性(见图 4-1)。53.9152.4

34、961.5158.4744.6116904.4718909.9127353.5631730.1321788.7101020304050607020002001200220032004 年份万吨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亿元危险废物产生总量工业总产值图图 4-1 2000 年以来广东省危险废物产生总量与工业总产值年以来广东省危险废物产生总量与工业总产值实际上,广东省目前已经申领了广东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17企业的自报实际处置量(2004 年实际处置量为 104.49 万吨)远超过了统计量(58.47 万吨)。因此,普查报告编制技术组认为,近年来广东省环

35、境统计资料中危险废物产量变化趋势并未反应实际情况。 “十五”期间伴随经济结构的调整,广东省工业行业结构的改善,危险废物产生速率可能会略低于同期工业总产值的增长率,但下降速率不可能为负。造成广东省危险废物产生量偏低的原因有三:一是统计的工业企业个数偏少,2003 年广东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4494 家,实际统计产生危险废物的工业企业仅 6773 家,仅占总数的 27.49%;二是社会生活源危险废物无法统计,如产生量较大的废矿物油(主要指来源于船舶的含油污水和机动车维修产生的废机油等)和废铅蓄电池、废日光灯管等;三是由于申报登记的最低标准是 10kg/a,还有大量产生量小于 10kg/a 的危险

36、废物产生企业未被统计在内。报告编制组根据多年的调查、收集的资料和管理经验以及其他相关研究的成果,在对广东省各地市工业行业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新对各市 2004 年危险废物的产量进行估算。工业源危险废物假定已经统计了其实际产生总量 80%(可能还达不到),则实际工业源危险废物约为 73.09 吨。在流通(运输、贮存、销售)、消费等领域产生的社会生活源危险废物如废矿物油、废铅蓄电池、废日光灯管等估计应在 40 万吨以上(2004 年实际处置的废矿物油已达 35 万吨以上,废铅蓄电池也在 5 万吨以上),则 2004 年广东省危险废物总产量估计应在 113.09 万吨以上。4.1.24.1.2区

37、域分布不平衡,工业较发达城市(区域)产生量较多区域分布不平衡,工业较发达城市(区域)产生量较多根据广东省环境统计资料,2004 年广东省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危18险废物,以珠三角地区最多,粤北和粤西居其次,而粤东最少。珠三角产量占全省比例为 77.66%,粤北、粤西地区分别为 14.30%和 7.34%,而粤东地区仅为 0.70%,见图 4-2。危险废物产量的这一区域分布特点是与广东省工业行业的地域分布基本一致的。珠三角,77.66%粤北,14.30%粤西,7.34%粤东,0.70%图图 4-2 2004 年广东省危险废物产生量区域分布年广东省危险废物产生量区域分布从危险废物产生的城市分布来看,广

38、州市是全省危险废物产生最大的城市,2004 年其危险废物产生量为 22.97 万吨,占全省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 39.29%,其次为深圳市,其危险废物产生总量为 12.12万吨,占全省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 20.73%,两市危险废物产生量共约占全省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 60%以上。云浮、阳江、河源三市危险废物产生量最小,年产生量不足 100 吨。各市危险废物产生情况见表 4-1。表 4-12004 年广东省各地区危险废物产生量现状统计结果产生量产生量产生比例产生量产生量产生比例产生比例项目项目区域区域(万吨)(万吨)(%)项目项目区域区域(万吨)(万吨)(%)全省全省58.47100广州市广州市22

39、.9739.29湛江市湛江市0.080.14深圳市深圳市12.1220.73茂名市茂名市4.217.2珠海市珠海市1.422.43阳江市阳江市00佛山市佛山市0.570.97江门市江门市0.921.57惠州市惠州市3.976.7919东莞市东莞市2.354.02中山市中山市11.71肇庆市肇庆市0.090.15珠三角合计珠三角合计45.4177.66粤西合计粤西合计4.297.34云浮市云浮市00汕尾市汕尾市0.010.02清远市清远市0.240.41汕头市汕头市0.380.65河源市河源市00潮州市潮州市0.020.03韶关市韶关市8.1113.87揭阳市揭阳市00梅州市0.010.02粤北

40、合计粤北合计8.3614.3粤东合计粤东合计0.410.7从每亿元 GDP 和每亿元工业生产总值危险废物产生情况来看,冶金、铸造等重工业发达的韶关市每亿元 GDP 和工业总产值危险废物产生量分别高达 249.5 吨和 334.1 吨,分别是全省平均产生量的6.84 倍和 16.71 倍。石化工业城市茂名市也是每亿元 GDP 和工业总产值危险废物产生量较大的城市。从平均每人每年危险废物产生量来看,也是韶关、茂名等重工业以及珠三角城市产生量较大。其中,广州市以平均每人每年 23.1 公斤危险废物高居全省首位。表 4-2每亿元 GDP/工业总产值危险废物产生量区域平均每人每年危险废物产生量(公斤/年

41、人)每亿元 GDP危险废物产生量(吨/亿元)每亿元工业总产值危险废物产生量(吨/亿元)区域平均每人每年危险废物产生量(公斤/年人)每亿元 GDP危险废物产生量(吨/亿元)每亿元工业总产值危险废物产生量(吨/亿元)广州市23.155.840.0韶关市29.6深圳市17.335.418.6河源市0.00.00.0佛山市1.13.41.4梅州市0.811.310.9珠海市11.526.011.0清远市0.89.710.4惠州市12.357.925.5云浮市0.00.00.0东莞市3.620.37.7中山市4.216.45.0江门市2.311.06.3肇庆市0.31.61.2珠三角10.633.517

42、.2粤北6.167.967.5湛江市0.11.31.3汕头市0.86.33.5茂名市8.056.140.1潮州市0.10.80.4阳江市0.00.00.0揭阳市0.00.00.020粤西3.226.322.2汕尾市0.00.50.4全省6.936.520.0粤东0.32.51.44.1.34.1.3行业分布行业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不均,区域差异明显危险废物的行业分布特点与该区域内部的工业行业结构有密切关系。据统计,2004 年广东省拥有工业企业 413085 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24494 家,工业总产值为 21513.46 亿元,占了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 78.59%。按工业总产值论,规

43、模以上主要工业行业包括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专用设备制造、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化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金属制品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造业、纺织业、塑料制造业以及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1)全省概况全省概况据 2004 年环境年鉴统计,按照危险废物产生量大小排名,全省危险废物主要来自以下五大行业,即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以及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占危险废物总产生量的比重分别是 23.48%、18.81%、14.33 %、5.05%和 2.21%。虽然这些数字可能有误差,但基本反映了广东省产生危险废物的工

44、业行业分布特点。综合来看,广东省主要危险废物产生行业包括:化工业、电子、电气设备制造业、冶金业、金属制品业、机械制造业等。(2)区域差异区域差异 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的主要危险废物产生行业是:化工业、机械、电气、电21子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其中化工业占珠三角地区危险废物产生总量的比例约为 65%,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占 15%左右,金属制品业约 5%。 粤西地区粤西地区粤西地区的主要危险废物产生行业是:化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与金属制品业。 粤粤东东地区地区粤东地区的主要危险废物产生行业是:化工业、机械、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与金属制品业。 粤北地区粤北地区

45、粤北地区的主要危险废物产生行业是:金属冶炼与压延业。4.1.44.1.4种类分布种类分布广泛,各类废物产生量差异较大广泛,各类废物产生量差异较大因为本次普查主要是针对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对危险废物产生源没有较明确的普查项目,1996 年以来,广东省基本没有开展过危险废物产生源普查,对其种类分布信息还不能完全掌握,只能从各市上报的主要危险废物种类和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处置的危险废物种类中进行简要分析。根据本次对危险废物处置设施所处置的危险废物种类的普查结果,我省危险废物种类在 30 类以上,其中主要危险废物种类为废矿物油、含铜废物、含锌废物、含铅废物、废有机溶剂。废矿物油主要来自于广东各港口产生的机械

46、、动力、运输等设备的更换油及清洗油(泥)、含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废油及油泥、矿物油类仓贮过程中产生的22沉积物等以及金属轧制、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油(渣),估计全省废矿物油产生量在 30 万吨以上;含铜废物主要来自于东莞、珠海、深圳等线路板厂、电子厂等产生的含铜废液和废线路板(敷铜板);含铅废物主要来自废铅酸蓄电池以及韶关市的含铅锌冶炼飞灰与炉渣。由于各地的工业产业结构和工业类型不同,其危险废物的种类分布也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广州、深圳、东莞、江门等沿海城市海洋、内河等航运业较发达,因而也是废矿物油的主要产生源。珠江三角洲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化工产业发达,也是产生含铜废液较多的地区。韶关是我

47、国钢铁、冶炼等重工业城市,也是产生含重金属的冶炼废渣、除尘灰等危险废物的主要地方。按产生量来讲,目前广东省主要危险废物是:废矿物油、含铜废物、含铅废物、废碱、废酸、表面处理废物。另外,随着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大量危险废物和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建设,焚烧处置残渣和飞灰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危险废物源。4.1.54.1.5重点产生源重点产生源根据危险废物产生量,筛选出年产量在 100 吨以上的重点工业企业 110 家,重点产生源中产生量较大的主要以化工、石油化工、冶炼等行业的工业企业居多。4.2 危险废物的处置流向危险废物的处置流向据广东省环境统计资料,2004 年全省危险废物综合利用量23

48、26.78 万吨,综合利用率 45.8%;企业自行处置量 33.91 万吨,自行处置率 58%;企业贮存量 761.61 吨,贮存率 0.13%;企业排放总量 848.2吨,危险废物排放率 0.15%。从区域的危险废物处置流向来看,综合利用率最高的为粤西,综合利用率为 93.94%,企业自行处置率最高的为粤北,处置率约为94.37%;企业贮存率和排放率最高的均为珠江三角洲,分别为 0.15%和 0.19%。图图 4-3危险废物处置流向的区域差异危险废物处置流向的区域差异从城市危险废物处置流向来看,综合利用率最高的为梅州,综合利用率为 100%,企业自行处置率最高的为汕尾,处置率为 100%;企

49、业贮存率最高的是清远市,贮存率为 2.06%,排放率最高的为东莞市,排放率为 3.59%。244.3 医疗废物产生情况医疗废物产生情况4.3.1 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医疗卫生机构基本情况根据 2004 年广东省卫生统计资料,全省医疗卫生机构共 15272个,其中医院 2391 个、县及县以上医院 904 个、卫生院 1487 个、无病床的医疗卫生机构 198644 个。广东省医疗卫生事业和医疗废物基础数据调查情况见附表 2。据本次普查各地上报数据,广东省医疗废物产生总量为 104 吨/日,据广东省废物管理中心于 2003 年 10 月至 2004 年 5 月参与的城市医疗废物安全处置模式研究中

50、的调查研究,广东省医疗废物单位病床产生率约为 0.73 吨/床日,按 2004 年的床位数估算,全省医疗废物产生总量约为 102.5 吨/日。两数据相关不大,说明各地上报数据基本符合我省各地医疗废物产生情况的实际。4.3.2 医疗废物产生的区域分布医疗废物产生的区域分布目前全省医疗废物年产生量约为 3.8 万吨,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医疗废物产生量占全省总量的 67.6%,而粤东地区则只占全省总量的 8.4%,粤西占 12.3%,粤北占 11.7%。四大区域的医疗废物分布情况见图 4-2。25粤西,12.8t/d,占12.3%粤北,12.2t/d,占11.7%珠三角,70.3t/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策划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