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总复习》人教版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专题一声现象(解析版).doc

上传人:秦** 文档编号:4964024 上传时间:2021-11-29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物理总复习》人教版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专题一声现象(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考物理总复习》人教版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专题一声现象(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物理总复习》人教版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专题一声现象(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总复习》人教版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专题一声现象(解析版).doc(3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第一部分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2020·安顺)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之一,是主动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服务于社会。如“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就有许多实际应用。下列发明成果应用了这一知识的是()A发电机B望远镜C真空玻璃D体温计2.(2020·黄冈)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诗词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俗语蕴含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A.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平面镜成像特点B.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C. 四两拨千斤省力杠杆D. 隔墙有耳固体可以传声3(2019无锡)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

2、整个春天”。如图是嘉宾和孩子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 )A声咅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4.(2019盐城)雷雨天,小王观察到某次闪电经历的时间为,听到这次闪电发出的雷声持续时间为不计云层间回声时间),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雷声的时间为,声音和光传播速度分别为v和c,则( )A.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B.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1D.t1=t2,闪

3、电发生位置到小下距离约为vt3+ct15. (2020·福建)如图,小儿垂钓时的鱼竿是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怕得鱼惊不应人”是因为_可以传声。6.(2020·吉林)如图所示,松花江上,鼓声阵阵,百舸争流。鼓声是由鼓面的 产生的。船桨是一种 杠杆。7.(2020·盐城)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小华表演架子鼓。她用力敲击鼓面,使鼓面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_传入人耳。用力越大,同学们听到声音的_越大。8.(2020·苏州)Phypho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其中的AcousticStopwatch功能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

4、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便自动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计时自动停止(类似于使用秒表时的启动和停止),由于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0.001s。甲、乙两人使用手机在空旷安静的广场上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他们分别站于间距测量值为s的A、B两处,打开手机软件做好计时准备。甲先在手机边击掌一次,乙听到击掌声之后,也在手机边击掌一次。查看甲、乙两手机均有效记录下了两次掌声的时间间隔,分别为t甲、t乙(1)若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0.001s内声音的传播距离为 m;(2)本实验中两手机所记录的时间大小关系是t甲 t乙(/);(3)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 。(用s

5、、t甲、t乙表示)2 声音的特性1. (2020·福建)下列词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小的是()A. 震耳欲聋B. 声如洪钟C. 轻声细语D. 斯声如雷2.(2020·龙东)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3.(2020·青海)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一种文明行为,“轻声”指声音的( )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频率4.(2020·湘潭)在相同的玻璃杯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轻敲杯壁,听到了高低不同的声音,这里的声音高低是指()A音量B响度C音调D音

6、色5. (2020·无锡)学校楼道内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语,这是提醒同学们要控制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6.(2020·镇江)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是声源的 ( )A. 振幅B. 频率C. 材料D. 结构7.(2020·聊城)“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A. 传播B. 音调C. 响度D. 音色8.(2020·天津)在国庆七十周年联欢会上,师生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以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速度9.(2020·扬州)中国民族乐器

7、笙、古筝、扬琴等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听众区分这些乐器主要依靠()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10.(2019鄂州)成语“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高 B响度大C音色美 D频率高11.(2019淮安)在音乐会上,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A. 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12.(2019自贡)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 音调高低B.音色好坏C. 响度大小D. 乐音三要素13(2019德州)如图所示,二胡是弓弦类最具中国民乐气质的乐器。下列关二胡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发

8、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二胡发出优美的声音一定是乐音14.(2019新疆建设兵团)下列成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大的是A鸦雀无声 B窃窃私语 C宛转悠扬 D声如洪钟15(2019绵阳)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先用较小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A.响度变大 B.响度变小C.音调变高 D.音调变低16.(2020·衡阳)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就

9、做成了一个“鸟哨”,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主要是由 振动发出的。要使哨音音调升高,可以 (选填“向上推”或“向下拉”)活塞。17.(2020·娄底)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小提琴,小提琴发声时是因为琴弦在 ,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18.(2020·苏州)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由于钟的 而产生的;“客船”上的人通过 (填乐音的特性)辨别出是钟声。18.(2020·泰州)如图,小明把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将细绳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请另一位同学敲击衣架,小明听到的声音是由衣架_

10、产生的;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衣架,则听到声音的_会发生变化。3 声音的利用1.(2020·南京)用纸杯做以下物理小实验:(1)图甲中,用两个三角板和直尺量得纸杯杯口直径为_cm;(2)图乙中,纸杯底部有一圆孔,用塑料薄膜蒙住杯口,拍打薄膜发出声音,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_;(3)图丙中,在纸杯旁用吸管吹气,纸杯向_(选填“左”或“右”)滚动,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_;(4)图丁中,用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吸管靠近纸杯一侧,纸杯被吸引。以下事例中原理与此相同的是_(填字母)。A磁铁吸引铁屑B挤压后的吸盘吸在瓷砖上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4 噪声及其防治1.(2020·湘

11、潭)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这样做主要是()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C在人耳处控制噪声D不能控制噪声2.(2020·盐城)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 道路两旁种植树木B. 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C.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罩D. 高速公路两旁安装板墙3.(2020·宿迁)同学们在考场内听到的广播声主要是通过_传入耳朵;考场周围禁止鸣笛,其目的是5 声音的综合1.(2020·衡阳)在剧院欣赏音乐时,小张跟小明讨论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凭音色可分辨发音乐器的种类B扬声器音量调大可提高音调C音乐声只能传

12、递信息D剧院内墙壁上的蜂窝状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2.(2020·眉山)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能除去人体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C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距障碍物至少34米以上D声音是发声体振动发出来的,只要振动,我们都能听到声音3.(2020·齐齐哈尔)为增强居民对新冠病毒的科学防护意识,社区工作人员用大喇叭在小区内播放疫情防护知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次声波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D工作人员调节大

13、喇叭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4.(2020·遂宁)端午节小明到遂宁万达去买篮球,他站在商场匀速上升的自动扶梯上,听到楼下传来好朋友小红熟悉的声音,下列对此描述正确的是()A. 以扶梯为参照物,小明是运动B. 小明受到的重力和扶梯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小明通过声音的音调确定是小红D. 小红发出的声音是声带振动产生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5.(2020·天水)为鼓励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信心,2020年央视春晚,由6位央视主持人共同表演的情景报告爱是桥梁作为春晚临时增加节目,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和高度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演者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表演者的声音

14、可以在固体、液体和真空中传播C后排观众听到的声音比前排小,是因为他们听到的声音音调低D观众能依据音色的不同分辨出是哪位主持人在朗诵6. (2020·潍坊)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新时代军乐之声音乐会”,首次采用百名高音礼号和百名军鼓共同演奏号角音乐,乐音回荡夜空,宏伟庄重。下列关于礼号和军鼓产生的乐音说法正确的是()A. 礼号发音不需要振动B. 军鼓的声音属于超声波C. 两者音色相同D. 两者传播速度相同7.(2020·武汉)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拨动时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B. 图乙中,逐渐抽

15、出真空罩内的空气,闹钟发出的铃声逐渐变大C. 图丙中,戴上防噪声耳罩,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 图丁中,开启倒车雷达,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8.(2020·长沙)端午节赛龙舟时,划龙舟的队员在鼓声指引下,整齐地划动船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鼓声不能通过水传播B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C鼓手敲鼓的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D鼓手通过鼓声指挥队员划桨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9.(2020·南京)图甲是一手工艺品,由竹筒(A、B两端开口,C处开一小口)和“活塞”组成,将活塞从B处塞入,在A处吹气并来回拉动“活塞”能发出悦耳的哨音,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哨音在真空中也能

16、传播B. 哨音是由筒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 换用更大的力吹气改变了哨音的音调D. 吹气时来回拉动“活塞”改变了哨音的响度10.(2020·连云港)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 B.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C. 我们无法区分音调和响度相同的声音 D.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11.(2020·毕节)下列有关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 看电视时调节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B. 太空中宇航员间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能传声C. 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D. 医生用B超检查人体内脏是借助超声波获得人体内脏的图象信

17、息12.(2020·荆门)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源振动就可以听到声音B. 狗是人类忠实朋友,它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类要广C. 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中传播,不可以在固体中传播D. 隔音墙能隔音是从防止噪声进入耳朵这一方面控制噪声的13.(2019青岛)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C“引吭高歌”“低声细语”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我们听不到蝴蝶翅膀振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其振动频率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14.(2019乐山)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用力鼓掌比

18、轻轻拍掌发出的声音音调高B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密闭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去空气,声音变大C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音可以传播信息D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挡板可以防止噪声产生15.(2019孝感)如图,是四个与声现象相关的图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可以说明真空能够传声B.图乙可以探究音色与频率的关系C.图丙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D.图丁的倒车雷达可以说明声能够传递能量16.(2019庆阳)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D航天员在太空与地面交流时的声音是通过

19、声波传回地球的17.(2019武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18.(2019苏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能在真空中传播B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在的C:根据响度能分分辨不同乐器的声音D. “禁止鸣笛”是在人耳处控制噪声19(2019淄博)音乐会上,小提琴曲让人如痴如醉,钢琴演奏让人心旷神怡。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B、用力拉琴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C、小提琴和钢琴发出的声音传播速度相同

20、D、禁止听众喧哗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0.(2019临沂)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就能听见声音B教室内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靠空气传播的C分辨出合奏中的各种乐器主要是依据音调的不同D剧院内墙的吸音材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21.(2019广东)对下面诗句中蕴含的物理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A“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调来进行辨别D“忽闻水上琵琶声”其中琵琶声是琵琶弦振动产生的22.(2019宿迁)声音可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对于声现象的理解正确的是()A教师讲课的声音是由

21、声带振动产生的B “静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C声音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23.(2019郴州)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声”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 C宇航员在月球上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可以直接对话交流信息 D用收音机听歌,能分辨歌曲的演唱者,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24.(2019眉山)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两旁的隔音板可防止噪声的产生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超声波工作的C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情时,提高了声音的音调D太空中的宇航员能对话,表

22、明声音能够在真空中传播25.(2019达州)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定能听到声音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声C.汽车的“倒车雷达”是利用次声传递能量D.声源的振幅越大,听到声音的响度就定越大26.(2019达州)2.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站在岸边看见水中的白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我们能看清物体是因为眼睛能发出光线C.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矫正D.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定被放大28.(2019衡阳)下列有关声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的同一位置,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B.喇叭发声时,放在它上面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

23、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利用B超检查身体是应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D.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29.(2019内江)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图甲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图乙中的噪声强度显示仪是用来降正噪声的C.图两中的倒车雷达利用超声传递信息D.图丁中的共共鸣现象不能在真空中出现30.(2019长沙)鸟鸣清脆如玉,琴声婉转悠扬,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发声的琴弦在振动B. 长而粗的琴弦与短而细的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相同C. 悠扬的琴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属于乐音D. 布谷鸟的叫声让我们感知季节的更替,说明声音能

24、够传递能量2021年中考物理考点精练(解析)第一部分 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2020·安顺)学习科学知识的价值之一,是主动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服务于社会。如“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就有许多实际应用。下列发明成果应用了这一知识的是()A发电机B望远镜C真空玻璃D体温计【答案】C【解析】A、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故A错误。B、望远镜是根据凸透镜成像来工作的,故B错误。C、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玻璃中间是真空,可以防止声的传播,故C正确。D、常用的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工作的,故D错误。故选:C。2.(2020·黄冈)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

25、诗词俗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俗语蕴含的物理知识错误的是()A.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平面镜成像特点B. 墙内开花墙外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C. 四两拨千斤省力杠杆D. 隔墙有耳固体可以传声【答案】B【解析】A猪八戒照镜子,利用了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B错误,符合题意;C四两拨千斤的现象,可以利用省力杠杆来实现,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可以传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19无锡)十四个无声世界的孩子在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的舞台上,用一个啊字唱出了“整个春天”。如图是嘉宾和孩子

26、用手指放在对方的喉结附近正在相互感知发出“啊”的情景。用这种方式让听不到声音的孩子感知到发出“啊”,这是利用了( )A声咅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C固体传声比气体快D声音的音色可以用手感觉4.(2019盐城)雷雨天,小王观察到某次闪电经历的时间为,听到这次闪电发出的雷声持续时间为不计云层间回声时间),刚开始看到闪电到刚开始听到雷声的时间为,声音和光传播速度分别为v和c,则( )A.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B.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王距离约为vt3+ct1D.t1=t2,闪电发生位置到小下距离约为vt

27、3+ct15. (2020·福建)如图,小儿垂钓时的鱼竿是_(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杠杆,“怕得鱼惊不应人”是因为_可以传声。【答案】 (1). 费力 (2). 水【解析】 1鱼竿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2怕声音惊扰到鱼,说明声音能在水中传播。6.(2020·吉林)如图所示,松花江上,鼓声阵阵,百舸争流。鼓声是由鼓面的 产生的。船桨是一种 杠杆。【答案】振动;费力。【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鼓声是由于鼓面振动产生的;(2)因为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所以是费力杠杆,但省距离。故答案为:振动;费力。7.(2020·

28、盐城)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小华表演架子鼓。她用力敲击鼓面,使鼓面_发出声音。声音通过_传入人耳。用力越大,同学们听到声音的_越大。【答案】 (1). 振动 (2). 空气 (3). 响度【解析】 1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用力敲击鼓面,使鼓面振动产生声音,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人的耳朵的。3敲击鼓面,用力越大,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8.(2020·苏州)Phyphox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物理实验手机软件,其中的AcousticStopwatch功能能够自动记录下所接收到的两次响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手机接收到第一次响声时便自动计时,当再次接收到响声时计时自动停止(类似于使用秒表时的

29、启动和停止),由于对声音的响应非常灵敏,计时可精确到0.001s。甲、乙两人使用手机在空旷安静的广场上测量声音的传播速度。他们分别站于间距测量值为s的A、B两处,打开手机软件做好计时准备。甲先在手机边击掌一次,乙听到击掌声之后,也在手机边击掌一次。查看甲、乙两手机均有效记录下了两次掌声的时间间隔,分别为t甲、t乙(1)若已知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0.001s内声音的传播距离为 m;(2)本实验中两手机所记录的时间大小关系是t甲 t乙(/);(3)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 。(用s、t甲、t乙表示)【答案】(1)0.34;(2);(3)。【解析】(1)声音的传播距离为svt340m/s

30、×0.001s0.34m;(2)由记录过程知,t甲比t乙多记录声音传播的时间,故t甲t乙;(3)从A到B处声音的传播的时间为:t,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测得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v声。故答案为:(1)0.34;(2);(3)。二、声音的特性1. (2020·福建)下列词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小的是()A. 震耳欲聋B. 声如洪钟C. 轻声细语D. 斯声如雷【答案】C【详解】A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不符合题意;B声如洪钟意思是声音很大,说明响度特别大,故B不符合题意;C轻声细语是小声说话,是响度小,故C符合题意;D斯声如雷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2.

31、(2020·龙东)下列有关声现象中,能改变响度是()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C改变管中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吹气D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答案】A【解析】A、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增大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故A符合题意;B、敲击不同水量的瓶子,瓶子和水振动发出声音,且瓶内的水越多,振动的频率越低,相应的音调越低,故B不合题意;C、对着试管口吹气,管内水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故C不符合题意;D、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3.(2020·青海)公共场所“轻声说话

32、”是一种文明行为,“轻声”指声音的( )A. 音色B. 音调C. 响度D. 频率【答案】C【解析】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指声音的响度小4.(2020·湘潭)在相同的玻璃杯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轻敲杯壁,听到了高低不同的声音,这里的声音高低是指()A音量B响度C音调D音色【答案】C【解析】音调与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就越高。在相同的玻璃杯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轻敲杯壁,由于水的质量不同,振动频率会发生变化,音调就不同,所以这里的声音高低是指音调,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5. (2020·无锡)学校楼道内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语,这是提醒同学们要控制声音

33、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频率【答案】A【解析】学校楼道内贴有“请勿大声喧哗”的标语,这是在提醒我们要控制声音的大小,即控制响度,故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6.(2020·镇江)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是声源的 ( )A. 振幅B. 频率C. 材料D. 结构【答案】B【解析】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振幅影响声音的响度;材料、结构影响声音的音色;故B符合题意。故选B。7.(2020·聊城)“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A. 传播B. 音调C. 响度D. 音色【答案】C【解析】高声喧哗指的

34、是声音大,即指声音的响度大,“公共场所,请勿高声喧哗”,这是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响度。故选C。8.(2020·天津)在国庆七十周年联欢会上,师生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以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 响度B. 音调C. 音色D. 速度【答案】A【解析】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声音的响度大。故选A。9.(2020·扬州)中国民族乐器笙、古筝、扬琴等能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听众区分这些乐器主要依靠()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声速【答案】C【解析】不同的乐器,产生的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各种乐器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所以区分这些乐器主要依靠音色。

35、故选:C。10.(2019鄂州)成语“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高 B响度大C音色美 D频率高11.(2019淮安)在音乐会上,我们很容易分辨出二胡和笛子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B. 响度B音色C.音调D.频率12.(2019自贡)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 音调高低B.音色好坏C. 响度大小D. 乐音三要素13(2019德州)如图所示,二胡是弓弦类最具中国民乐气质的乐器。下列关二胡说法正确的是( )A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是为了改变响度C拉弓弦时,用力越

36、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D二胡发出优美的声音一定是乐音【答案】A【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琴弦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拉二胡时,手按压琴弦不同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B错误;C、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弦的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错误;D、从环保角度来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在有些情况下,乐音也可以成为噪声,故D错误。14.(2019新疆建设兵团)下列成语中,形容声音响度大的是A鸦雀无声 B窃窃私语 C宛转悠扬 D声如洪钟15(2019绵阳)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桌边。先用较小的

37、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保持钢尺位置不动,再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到的声音( )A.响度变大 B.响度变小C.音调变高 D.音调变低16.(2020·衡阳)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或碎布)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就做成了一个“鸟哨”,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哨音主要是由 振动发出的。要使哨音音调升高,可以 (选填“向上推”或“向下拉”)活塞。【答案】空气柱;向上推;【解析】(1)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引起塑料管内空气振动,空气振动发声。(2)用嘴吹管时,向上推活塞,塑料管内空气柱减小,空气柱振动快,频率高,音调高。故答案为

38、:空气柱;向上推17.(2020·娄底)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小提琴,小提琴发声时是因为琴弦在 ,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答案】振动;音调。【解析】演员在演奏小提琴时,琴弦振动发声;当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琴弦的振动快慢就会不一样,故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不同;故答案为:振动;音调。18.(2020·苏州)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钟声”是由于钟的 而产生的;“客船”上的人通过 (填乐音的特性)辨别出是钟声。【答案】振动;音色【解析】(1)“钟声”是由于钟的振动产生的。(2)人通过音色辨别出是钟声。故答案为

39、:振动;音色。18.(2020·泰州)如图,小明把衣架挂在细绳中央,将细绳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请另一位同学敲击衣架,小明听到的声音是由衣架_产生的;如果用大小不同的力敲衣架,则听到声音的_会发生变化。【答案】 (1). 振动;(2). 响度;【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小明听到的声音是由衣架的振动产生的。2用不同的力敲衣架,衣架振动的幅度不同,所以声音的响度会发生变化。三.声音的利用1.(2020·南京)用纸杯做以下物理小实验:(1)图甲中,用两个三角板和直尺量得纸杯杯口直径为_cm;(2)图乙中,纸杯底部有一圆孔,用塑料薄膜蒙住杯口,拍打薄膜发出声

40、音,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_;(3)图丙中,在纸杯旁用吸管吹气,纸杯向_(选填“左”或“右”)滚动,这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压强越_;(4)图丁中,用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吸管靠近纸杯一侧,纸杯被吸引。以下事例中原理与此相同的是_(填字母)。A磁铁吸引铁屑B挤压后的吸盘吸在瓷砖上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答案】(1). 7.20 ; (2). 能量; (3). 右 ;(4). 小; (5). C;【解析】 (1)1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纸杯杯口直径为10.20cm-3.00cm=7.20cm(2)2由图乙可知,拍打薄膜发出声音,发现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3)34由图丙可

41、知,在纸杯右侧用吸管吹气,右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小于左侧的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纸杯向右滚。(4)5用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吸管靠近纸杯一侧,纸杯被吸引,因为塑料吸管被摩擦后带电,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A磁铁吸引铁屑,因为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不符合题意。B挤压后的吸盘吸在瓷砖上,是大气压的作用,不符合题意。C干手搓开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因为摩擦起电后带静电,会吸引轻小物体,符合题意。故选C。四噪声及其防治1.(2020·湘潭)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这样做主要是()A在声源处控制噪声B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C在人耳处控制噪声D不能控制噪

42、声【答案】B【解析】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种方法来进行:一是从声源处减弱,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三是在接收处减弱。小明在家进行网课学习时,将门窗关闭,从控制噪声的途径来分析,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2020·盐城)下列措施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 道路两旁种植树木B. 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C.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罩D. 高速公路两旁安装板墙【答案】B【解析】A道路两旁种植树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阅览室禁止大声喧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符合题意;C机场工作人员佩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板墙,是在

43、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故选B。3.(2020·宿迁)同学们在考场内听到的广播声主要是通过_传入耳朵;考场周围禁止鸣笛,其目的是想在_处控制噪声。【答案】 (1). 空气; (2). 声源;【解析】 1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同学们在考场内听到的广播声是通过空气传入耳朵的;考场周围禁止鸣笛,即从声源处禁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五.声音的综合1.(2020·衡阳)在剧院欣赏音乐时,小张跟小明讨论有关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凭音色可分辨发音乐器的种类B扬声器音量调大可提高音调C音乐声只能传递信息D剧院内墙壁上的蜂窝状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反射【答案】A【解析】A

44、、不同乐器的材料和结构不同,演奏同一首乐曲能分辨出声音的不同,即音色不同,故凭音色可分辨发音乐器的种类,故A正确;B、将扬声器音量调大后,扬声器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声音的响度越大,故B错误;C、音乐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D、墙壁做成凸凹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声音被吸收),减弱声波的反射,使响度减小,故D错误。故选:A。2.(2020·眉山)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能除去人体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C要区分自己发出的原声和回声,距障碍物至少34米以上D声音是发声体振动发出来

45、的,只要振动,我们都能听到声音【答案】A【解析】A、超声波具有较高能量,超声波粉碎“结石”就是利用这个特点工作的,故A正确。B、高速公路两旁装有隔离带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故B错误。C、声音从发出到反射面的时间为t×0.1s0.05s;人离反射面的距离为svt340m/s×0.05s17m,故C正确。D、我们之所以能听到声音,是声源的振动通过媒介传到我们的耳朵。如果只有声源,没有传声介质或听觉器官,是听不到声音的,故D错误。故选:A。3.(2020·齐齐哈尔)为增强居民对新冠病毒的科学防护意识,社区工作人员用大喇叭在小区内播放疫情防护知识。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大喇叭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