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doc

上传人:可****阿 文档编号:4963990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5教师招聘考试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一) - 语文学科专业基础知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实词在文言文中,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的词语。常见文言实词的考查范围,包括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偏义复词和词的活用。其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字和词的活用是重中之重,考生需要重点掌握。(一)一词多义一词多义是文言文学习中最普遍也最重要的一项,掌握一词多义是阅读文言文的重要基础。一般情况下,文言文的一个词往往有多个含义,这些意义一般由其本义和引申义构成。词的本义就像树的主干,而词的引申义就是从主干上延伸的枝丫。所以,一般而言,词的本义和引

2、申义有着或近或远、或隐或显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分析多义词词义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根据字形结构来解释词义形声字是汉字的造字法之一,且形声字在汉字中占有极大的比例。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形旁来判断它的意义了。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中的“鄙”,从它的形旁可以判断其本义应与地域有联系(邱、郑、邻、邯郸等),再从这个句子的语境来分析,可知它的意思应该是“边境”。2.利用相似语言结构的对应关系解释词义文言文中经常利用互文、对偶等修辞手法,这就形成了文章前后的对应关系。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中的“跬步”和“小流”相对应,如果初读此文时我们不知道“

3、跬步”的含义,那么根据前后的对应关系,我们也可以猜测出“跬步”应该是“小步”的意思。3.利用汉语语法解释词义对于文言文中的疑难词含义,我们有时可以根据这个词在句子中所充当的成分来推测它的含义。且看下面三个句子: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楚王贪而信张仪。(屈原列传)信义著于四海。(隆中对)根据分析,第一个“信”修饰“难求”,在句中作状语。结合上下文不难推出,这个“信”是“确实,实在”的意思;第二个“信”在句中和“贪”是并列的,作谓语,“信张仪”是动宾结构,“信”在句中是动词,由此可知这个“信”当是“相信”的意思;第三个“信”在句中和“义”并列做主语,主语一般由名词充当,结合语境可以判断,

4、这个“信”应该是“信用”的意思。4.根据上下文的语境解释词义这是掌握文言词语意义的重要方法。如“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屈原列传)中的“令”,结合上下文语境,可知应是“法令”的意思;“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鸿门宴)中的“令”则是“使”的意思;“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孔雀东南飞)中的“令”是“美好的”的意思;“有华阴令欲媚上官”(促织)中的“令”是“县令”的意思。(二)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通假字在文言文中存在较为普遍,要提高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必须熟练掌握常用的通假字。通假字一般可以分

5、为以下几类:1.同音替代即替代字与被替代字的音相同。如“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中的“反”,即为“返”的通假字;“广畜积,以实仓廪”(晁错论贵粟疏)中的“畜”就是“蓄”的通假字。另外,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有的字读音古代相同而现在不同了。如“秦倦而归,兵必罢”(战国策赵策)中的“罢”,在古代读音与“疲”是一样的。2.音近替代即替代字与被替代字的音相近。它可以分为双声通假、叠韵通假和声调相近而通。(1)双声通假,即声母相同。如“距管,毋内诸侯”(鸿门宴)中的“内”通“纳”,二者声母相同,故相通。(2)叠韵通假,即韵母相同。如“路转溪头忽见”(辛弃疾西江月)中的“见”通“现”,二者韵母相同

6、,故相通。(3)声调相近而通。如“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中的“熙”通“戏”,是声调相近而通。另外,现代汉语中有些不相通的音韵在古代是相通的。如“i”和“”,“u”和“ou”等。如“或师焉,或不焉”(韩愈师说)中,“不”和“否”相通,正是基于二者的韵母“u”和“ou”是相通的。3.形近替代即两个字的形旁相同或相近而相通。如“将军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中的“被”通“披”,即是基于二者拥有同一形旁“皮”。4.“通”和“同”的区别“同”是由于异体字的存在而产生的。如孔乙己所说的“茴香豆”的四种写法,这四种写法就是异体字,它们之间就可以用“同”。而“通”则是指通假字,是指写错或者印刷错误的字通作者本来要写的字。真题点睛下列选项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B.不亦说乎C.两岸连山,略无阙处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答案】D【中公师资点评】A项“扳”通“攀”;B项“说”通“悦”;C项“阙”通“缺”。因此,本题答案选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