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试卷7.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4947494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试卷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试卷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试卷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试卷7.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试题姓名_ 学号_ 得分_一、填空题(共20分)1、 分组交换网的组网方式一般有( )和( )两种。2、 Token-Ring和FDDI网络都是采用( )机制实现介质访问控制;3、 在Internet中,用户实现主机到主机之间的通信的协议是( ),用于实现应用进程到应用进程之间通信的协议是( )和( )。4、 用于在主机IP地址与MAC地址进行解析的协议称为( )协议。5、 IPv6协议的地址长度为( )字节。6、 Internet中路由器向主机报告差错的协议是( )。7、 Internet路由协议分为( )和( )两大类。8、 最主要的两个路由算法分别是( )和( )。9、 Int

2、ernet中用于将域名翻译成IP地址的系统叫作( )。10、 FTP要求在客户和服务器之间要建立控制连接和( )2条TCP连接。11、 用于Internet邮件服务器之间传输邮件的协议是( )。12、 用于在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Web页面的应用层协议叫( )。13、 Internet中常用的网管协议是( )。14、 常用的加密方式有( )和( )。二、单选题(共10分)1、对于带宽为3kHz的无噪声信道,假设信道中每个码元信号的可能状态数为16,则该信道所能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率可达( )。 24Kbps 48Kbps 12Kbps 72Kbps2、与X.25不同,帧中继的复用放在( )

3、。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3、IP地址为224.0.0.11属于( )类地址。 A B DC 4、下列各种数据通信网中,( )网不支持虚电路方式。 X.25 FR ATM DDN5、下列各种网络互联设备中,不能隔离冲突域的是( )。 IP路有器 以太网交换机 以太网集线器 透明网桥6、标准TCP不支持的功能是( )。 可靠数据传输 全双工通信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组播通信7、下列哪个设备可以隔离ARP广播帧( )。路由器网桥LAN交换机集线器8、数据传输率为10Mbps的以太网,其物理线路上信号的波特率是( )。10M Hz20M Hz30M Hz40M Hz9、在平均往返时间RTT为20m

4、s的快速以太网上运行TCP/IP协议,假设TCP的最大窗口尺寸为64KB,问此时TCP协议所能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是( )。 3.2Mbps 12.8Mbps 25.6Mbps 51.2Mbps10、以下描述IGP路由协议的4句话中,不正确的是( )。路由协议在路由器之间传送路由信息 路由协议的作用是建立、维护路由表路由协议依赖IP协议完成路由信息传递 路由协议不选择最佳路径三、判断题(共10分)1、 数字传输系统一般不能采用FDM方式 。2、 LAN交换机既能隔离冲突域,又能隔离广播域。3、 对模拟信号进行数字化的技术称为脉码调制PCM技术。4、 X.25和FR都提供端到端差错控制功能。5、

5、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最优路径计算的复杂度要比链路-状态路由算法最优路径计算的复杂度大。6、 通过以太网上接入到Internet的主机,必须在主机上配置一个缺省网关的IP地址(不考虑采用代理和DHCP服务器的情形)。7、 UDP协议根据UDP报文中的目的端口号进行去复用操作。8、 TCP只支持流量控制,不支持拥塞控制。9、 ARP协议只能用于将IP地址到以太网地址的解析。10、Internet路由系统P不支持层次路由。四、简答题(共20分)1、 简述计算机网络和互联网的定义。2、请简述ISO/OSI参考模型每层的名称和主要功能。3、简述CSMA/CD协议的工作过程。4、 画出面向连接的客户/服务

6、器时序图。五、计算题(共20分)1、 假设某话音线路的带宽为3kHz,信噪比为30dB,问该话音线路在传输二进制信号(量化等级V等于2)时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是多少?2、 长度为1km,数据传输率为10Mbps的以太网,电信号在网上的传播速度是200m/ms。假设以太网数据帧的长度为256比特,其中包括64比特帧头、校验和及其它开销。数据帧发送成功后的第一个时间片保留给接收方用于发送一个64比特的的确认帧。假设网络负载非常轻(即不考虑冲突的任何情形),问该以太网的有效数据传输率是多少?3、 图所示的网络中,采用距离-向量路由算法。假设路由器C收到邻居发来的距离向量表,分别为来自B:(5, 0, 8

7、, 12, 6, 2);来自D:(16, 12, 6, 0, 9, 10);来自E:(7, 6, 3, 9, 0, 4)。而C到B、D和E的距离分别为6、3和5。请计算路由器C更新后的距离向量表以及C到每一个目的站点的最短路径所必须经过的下一邻居站点(要求给出计算步骤)。【注:假设线路是不对称的】4、 在采用分组交换技术(packet switching)的网络中,假设某用户要传输X位二进制数据,源结点到目的结点需经k(k1)个信道,每个信道的信号传播延迟是d秒;分组中的数据长度为p位,分组头部长度为h位(假设Xp+h);该分组交换网的数据传输率为r bps(即分组交换网中各个信道的数据传输率

8、)。为了使分组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的延迟最小,求p的取值(不考虑在中间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六、应用题(20分)1、 下图中,假设主机1(在图中网络1以太网上)是可以运行IE浏览器的某客户机,主机4(在图中网络3以太网上)为国防科大Web服务器(IP地址为202.197.11.5),主机5(在图中网络2的FDDI主干网上)为国防科大DNS服务器,该DNS服务器上有国防科大Web站点的域名地址到IP地址解析。其中路由器1以太网端口(a端口)的MAC地址是E3,IP地址是202.197.12.3,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路由器1的FDDI端口(c端口)的MAC地址是F1,IP地址是2

9、02.197.10.1,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路由器2的以太网端口(b端口)的MAC地址是E4,IP地址是202.197.11.4,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路由器2的FDDI端口(c端口)的MAC地址是F3,IP地址是202.197.10.2,子网掩码是255.255.255.0,其它站点的IP地址和MAC地址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 为了使得主机1能够以域名访问国防科大Web服务器,主机1上的IP地址、子网掩码、缺省网关IP地址、DNS服务器地址应该如何配置? (2) 假设主机1使用的1234的UDP端口与DNS服务器通信,使用的1235的TCP端口与W

10、eb服务器通信,请分别填写出主机1发给DNS服务器和Web服务器的UDP报文和TCP报文中的源端口号和目的端口号、IP报文中的源IP地址和目的IP地址以及在三个物理网络中发送的MAC帧中的源MAC地址和目的MAC地址。计算机网络试题(答案)一、填空题(共20分)15、 数据报、虚电路16、 Token-Passing(或令牌传递)17、 IP、TCP、UDP18、 ARP19、 1620、 ICMP21、 域内路由协议(IGP)、域间路由协议(EGP)22、 距离-矢量(V-D)、链路-状态(L-S)23、 域名系统(DNS)24、 数据连接25、 SMTP26、 HTTP27、 SNMP28

11、、 秘密密钥加密(对称密钥加密)、公开密钥加密(非对称密钥加密)二、单选题(共10分)1、2、3、4、5、6、7、8、9、10、三、判断题 (共10分)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0、()四、简答题(共20分)1答:独立自治、相互连接的计算机集合就是计算机网络;网络之间的互联构成互联网。2答:ISO/OSI参考模型每层的名称和主要功能: (1)物理层:完成原始比特传输;(2)数据链路层:完成相邻结点之间的可靠数据传输;(3)网络层:完成任意两台主机之间的数据传送;(4)传输层:完成两台主机上两个进程之间数据通信;

12、(5)会话层:完成进程之间的会话管理;(6)表示层:完成数据格式转换以及数据加密、压缩等工作;(7)应用层:是用户访问网络的接口。3答:某站点要发送数据前,首先必须侦听信道;(1)如果信道空闲,立即发送数据并进行冲突检测; (2)如果信道忙,继续侦听信道,直到信道变为空闲,立即发送数据并进行冲突检测。 (3)如果站点在发送数据过程中检测到冲突,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并等待一随机长的时间,重新侦听信道。4答面向连接的客户/服务器时序图为: 五、计算题 (共20分)1答:由于在话音线路上只传输二进制信号,按照Nyquist定理可得其最大数据传输率为6Kbps;另外,按照Shannon定理,可得其最大数据

13、传输率为30Kbps;两者之间取最小值,答案为6Kbps。2答:(1)发送256比特数据帧所用的发送时间=256bits/10Mbps=25.6ms; (2)数据帧在电缆上的传播时间=1000m/(200m/ms)=5ms;(3)发送64比特的确认帧所用的发送时间=64bits/10Mbps=6.4ms;(4)确认帧在电缆上的传播时间=1000m/(200m/ms)=5ms;(5)有效数据传输率=发送的有效数据/发送有效数据所用的总的时间,而有效数据=256-64=192比特,发送192比特的有效数据所占用的总的时间=25.6ms +5ms +6.4ms +5ms=42ms;则该以太网的有效数

14、据传输率为192bits/42ms=4.57Mbps。3答:C通过B到达每个站点的距离向量:(11, 6, 14, 18, 12, 8);C通过D到达每个站点的距离向量:(19, 15, 9, 3, 12, 13);C通过E到达每个站点的距离向量:(12, 11, 8, 14, 5, 9);除C外,对于每个目的站点取最小值可得C更新后的路由表为:(11, 6, 0, 3, 5, 8),对应的输出线路为:(B, B, -, D, E, B)。4答:报文从源结点到达目的结点的延迟时间为: (X/p*(p+h)/r + d + (k-1)*(d+(p+h)/r) = (p+h) /r )*(X/p

15、+ (k-1) + k*d对上述公式求导并令其等于0,可以求得p的取值为六、应用题(20分)1、 (1)IP地址:202.197.12.1;(1分)子网掩码:255.255.255.0(2分)缺省网关IP地址:202.197.12.3(2分)DNS服务器地址:202.197.10.3(2分)(2)(a)主机1到DNS服务器:UDP报文:目的端口号53,源端口号1234;(2分)IP报文:目的地址是202.197.10.3,源地址是:202.197.12.1(2分)MAC帧:l 以太网段(网络1):目的地址是E3,源地址是E1 (1分)l FDDI网段(网络2):目的地址是F4,源地址是F1(1分)(b)主机1到Web服务器:TCP报文:目的端口号80,源端口号1235;(2分)IP报文:目的地址是202.197.11.5,源地址是:202.197.12.1(2分)MAC帧:l 以太网段(网络1):目的地址是E3,源地址是E1 (1分)l FDDI网段(网络2):目的地址是F3,源地址是F1(1分)l 以太网段(网络3):目的地址是E6,源地址是E4 (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