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后——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改稿.doc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4945716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后——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改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后——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改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后——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改稿.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摘 要应收账款是由企业赊销产品和支出劳动力等一系列原因所造成的本应该由买货方和接受劳动力方支出的款项,它是一种被无形占有并且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的流动资产。其数量的增长,会导致企业负担过重,严重的还会成为企业经营危机的导火线。所以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成为当今企业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点。随着企业的发展,应收账款的数量不断增长,资金成本不断上升,而企业为不断扩展其在市场中的占有率,降低赊销产品或者提供劳动力服务的信用等级,以此获得更多的销售途径并随之达到其商业目的。因此导致企业可流动资金不能应付日常开销和相关税费的时候,企业就需要向银行申请贷款来解决这个问题。然而,沉重的利息、

2、又进一步增加了企业费用,且随着应收账款期限的增长,很有可能发生坏账的现象导致资金流失。还由于部分企业存在故意拖欠账款的现象,而企业应收账款回收工作基本上都靠企业自行催收,导致因回收应收账款而增加不必要费用无法转嫁,资金成本上升,增加应收账款回收风险。关键字:应收账款;管理;赊销13AbstractAccounts receivable (A/R) is one of a series of accounting transactions dealing with the billing of customers who owe money to a person, company or org

3、anization for goods and services that have been provided to the customer. In most business entities this is typically done by generating an invoice and mailing or electronically delivering it to the customer, who in turn must pay it within an established timeframe called credit or payment terms.Whil

4、e booking a receivable is accomplished by a simple accounting transaction, the process of maintaining and collecting payments on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subsidiary account balances can be a full time proposition. Depending on the industry in practice, accounts receivable payments can be received up

5、to 10 - 15 days after the due date has been reached. These types of payment practices are sometimes developed by industry standards, corporate policy, or because of the financial condition of the client.On a companys balance sheet, accounts receivable is the amount that customers owe to that company

6、. Sometimes called trade receivables, they are classified as current assets. To record a journal entry for a sale on account, one must debit a receivable and credit a revenue account. When the customer pays off their accounts, one debits cash and credits the receivable in the journal entry. The endi

7、ng balance on the trial balance sheet for accounts receivable is always debit.Keywords: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credit 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 选题的由来和意义11.2 文献综述1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4第二章 应收帐款管理概述52.1 应收账款成因52.2 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影响52.3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6第三章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83.1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83.2 建立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93.3 企业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

8、9第四章 完善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104.1 解决应收账款问题的对策104.2 企业应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建立健全相应的约束机制和引导机制104.3 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工作,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11结 论12致 谢14参考文献15第一章 绪论1.1 选题的由来和意义企业为促进销售、加速收款,必须付出一定成本对客户提供一定的信用条件。在评估客户的信用等级时,企业必须保证对客户提供该信用条件给企业带来的收益小于或等于其信用成本。如果信用期太长、无目的的施行现金折扣,或折扣率划定不合理,都增加应收账款的回收风险和回收成本,这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个别中小企业没有专门从事应收账款管理的部门,没有

9、有效的客户存档和专业的信用评定、信用限额和信用控制,没有对这其中所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处理机制。大多数企业施行的经营模式是工资与效益的挂钩,导致经营者以为追求高利益,不考虑资金的使用价值和可回收性,加大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中对大量债权资金清理、催收不力,造成资金的流失。然而,在财会中普遍存在债权、债务账务凋整不及时问题,对债权资金未能及时清理、核对,许多款项的业务内容不详,增加了呆账出现的几率。企业为了隐瞒自己所实际增加的利润而擅自虚报,将资产损失和当期费用长时间放入应收账款部门中处理,造成事与愿违。这些问题的存在,掩盖了企业经营中的潜在损失风险,对企业的管理没有

10、益处,很容易使人们对虚假债权的定义产生偏离,导致会计信息缺乏真实性,严重影响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1.2 文献综述应收账款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发生的一项债权,也是企业向购货方或接受劳务方所提供的一种暂时信用。1 王春华, 郑忠彦. 浅谈应收账款风险及其管理对策. 商业经济, 2004企业财务管理体系中,应收账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企业在某一时间段内应收账款的数目以及在这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都能反映出企业在销售环节中的资金结算情况、销售状况以及所包括的潜在坏账风险。 2 陈斯雯. 企业赊销管理与账款追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7年04月目前,我国企业中普遍存在着应收账款失实现象。随着我国社

11、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和扩展,企业的应收账款数额明显增多,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资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但是,赊销具有其双重性,一方面它能使企业销售额在短时间内大幅度的增长,利润提高;但在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坏账等风险如果长期不能得到改善,会导致企业资金链的断裂,企业流动资金的耗尽最终陷入财务危机的境地。良好的应收账款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转效率,加速资金周转,降低企业资金成本。所以,企业加强应收帐款管理是迫在眉睫的。3 梁明.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中国科技信息, 2005年第24期: P91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企业一旦发生大量的赊销,必定会

12、有巨额的应收帐款,如果对应收帐款管理不善,就会引起企业的资金流入不顺畅,势必将出现一系列严重的后果。根据所搜集的大量文献,概括整理了以下几方面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影响:1、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原因 企业为促进销售、加速收款,势必要付出一些成本对客户提供相应的信用条件。在确定客户的信用条件的同时,企业一定要确保该信用条件给自身带来的收益要大于它的本身成本。如果信用期限过长、折扣率指定不合适都会增加企业的信用成本,增加应收款张的收回风险和成本,这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 然而,在财会中普遍存在债权、债务账务凋整不及时问题,对债权资金未能及时清理、核对,许多款项的业务内容不详,加大了呆账的可能性。企业为了虚

13、增利润,将资金损失和当期费用长期挂在应收账款科目内处理,造成虚盈实亏。上述问题的存在,掩盖了企业经营中的潜亏损失,不利于加强企业管理,容易使人对虚假债权产生错觉,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 2、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和管理 (1)应收账款风险的事前控制 坏账风险具有客观存在性。因为不是所有应收账款都能成功收回,所以要做好对坏账出现的准备。企业要完全计算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以及它对利益造成的影响。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备抵法核算法可以预计坏账损失。备抵法是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具有防范风险,抵御损失的特性,是企业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第一道屏障。企业在销售过程

14、中,要严格依据给予客户的信用额度来限制交易量,并根据授权有限的原则在企业间规定各个级别人员可批准的赊销限额。在信用标准评定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分析找出既不影响销售又不会增加风险的最优点。(2)应收账款风险的事中控制 企业财务处收到客户的付款后应该及时做相关手续,并对照合同和客户的要求写出提货单,进而交给运输人员或者是客户,运输人员根据单子内容安排出货,确保货物各项参数满足标准,发货后应根据提货单等及时向客户提供发票,办理货款结算。 (3)应收账款风险的事后控制 应收账款事后控主要包括赊销合同到期时款项的回收控制及款项期限截止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收回而形成坏账损失的解决。企业可以建立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15、信息体系,在整个过程中,对客户进行实时跟踪,确保客户能正常支付货款,最大限度地降低账款无法按期归还的发生率。应收账款跟踪服务,可以维持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同时也使客户感受到债权人施加的压力,这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应收账款的回收率。通过这种实时的与客户联系方式,适时提醒客户付款日期,及时发现货物自包装到最终结算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作出相应解决方案。由销售所产生的客户应收账款管理已经成为企业资金管理、款项管理的重要环节。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本文采用以下几点方法对A企业应收账款进行研究:1、以实际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一家中型企业的实际情况为背景,通过分析该企业目前的状况,找出期对应收账款管理上

16、的不足,根据应收账款的相关理论,结合企业实际,提出有针对性、较有可行性的方法的建议。2、以实际财务资料为研究工具。通过对财务报表、数据资料的分析,找出该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根本问题,从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3、以实践的论证方式提出适合该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拟解决企业存在的应收账款管理问题。本文第一章阐述了应收账款管理问题研究的由来和意义,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第二章阐述了作为研究对象的A企业经营状况、应收账款的管理现状。第三章详细分析A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四章提出改善A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的管理建议方法。最后对全文作出总结。第二章 应收帐款管理概述2.1 应收账款成因 基于专

17、门机构的数据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1%以上。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对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进行阐述: (一) 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 当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励,企业为了在这种竞争中得以生存,势必要采取赊销手段来扩大自己的市场占有量。在这种销售环境下,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多,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在不断加深。 (二) 企业自身的问题 在我国,企业通常只注重销售而忽视了对应收账款的内部管理,认为只要加大销售量,企业就能获取更大的利润,对于应收账款管理的相关知识掌握量相当匮乏。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情况: 第一,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管理目前还不清楚。企业基础

18、管理工作不到位,经济合同保管不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及相关档案的主要缺点之一第二,该指标体系的不科学。企业在设定考核指标,往往过分强调的输出值,营业收入和利润目标,没有资金回笼和库存占用的应收账款评估,经营者盲目追求产值,追求收益,追求利润,而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无人问津。第三,缺乏风险意识。建立信贷关系往往被忽视客户资信调查,进行业务往来,应收账款后的首次交付,盲目追求市场份额,从而与风险的发生和收回应收款项。 第四,天的日常管理不到位,债务是指一个单一的,一些措施做得还不够。首先,没有定期核对时间的推移所造成的;其次,财政,审计,监督和其他部门未能履行职能的监督和管理。 2.2 应收账款对企业的

19、影响(一) 高额的应收账款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进而引发财务危机 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随着市场占有量的增加,应收账款也相应的逐渐增加。这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企业短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和企业资金流动并且这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支付能力、偿还债务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使得某些企业虽有较好的盈利状况,但实际上有利润、无资金,账面状况不好而资金匮乏,最终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 (二) 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对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 若企业应收账款数额过于巨大,它本该实现的利润就包括这些大量的应收账款,在应收账款中过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负面影响最为直接,并表现为坏账现象的出现,最终导致企业出现了利润风险。在我国,很多企业

20、中,出现已成坏账但未作坏帐处理的情况普遍存在。 根据上述应收账款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及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我认为应收账款积累过盛,会恶化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企业的正常运转,单纯的事后催收和控制远不能解决问题,应收账款的管理要从源头控制,把力度放在事前控制上。 2.3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一)实行应收账款的计划管理与动态管理 有计划的对应收账款管理,有利于应收账款能够按着企业计划的目标按期收回,并以此减少财务风险的发生。因此在企业下发各年的年度预算时,应该对应收账款做一个全方面的规划比如它的年末余额和约定回收期,并且一定要把这个规划具体化,使企业的销售战略围绕这个计划进行,即在产品流行时,赊

21、销规模锁紧;产品不济时,从宽;资金紧张时,从严。 (二) 按规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 在当今市场背景下,各个企业业务往来的环境中,只要有商品赊销就会有坏账风险的存在。为了把这种风险的发生率降到最低,应该提前按规定比率提取坏账准备金,在坏账真正发生的时候,再用已提的坏账准备金作为补充。坏账准备金的提取方法大体有如下几种: 1.账龄分析法。这种方法是根据应收账款的拖欠时间长短来逐时估算坏账损失。此方法可以促使企业积极应对每个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2.余额百分比法。根据我国现行的财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按照应收账款每年度末余额的3-5计提坏账准备。 通过这种方法,企业每年度的坏账准备金和应收账款的余额相配比

22、,这保证了一定的计提比率,并且在企业负债金额表中以其净额算入资产总数中,避免了资产虚增的现象。 3. 赊销百分比法。这种方法是指赊销业务对坏账损失的影响,坏账损失的估计数额应该以赊销净额的一定百分比来计提。赊销百分比反映的是一个时期的数字,以赊销净额为基础计算出来的坏账损失数值也是一个时期数。 (三) 实行应收账款的责任管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做到每一笔应收账款都有人负责 应收账款的管理中,将“应收账款回收率”直接与职工工资收入和企业经营承包考核关联,实行责任制,建立高度重视的态度,把应收账款的管理交给财务部门和营销部门协同完成,全面发挥企业财务监管职能,协助应收账款的回收,从而形成一种明确

23、的权利、责任关系。第三章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现状分析3.1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许多企业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重视应收账款的管理,使应收账款的管理相当混乱,严重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目前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进行销售之前信用评定环节相对薄弱,缺少一个标准化的程序。信用销售是坏账现象发生的起因,企业应该在进行信用销售之前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级和资信程度的评定,而这正是我国大部分企业所缺少的。长久以来,我国企业中普遍缺少“信用”观念,只有效益的观念,因此事前的资信评估工作相当不到位,缺乏规范的信用销售程序予以约束,企业大量的信用销售往往取决于行政干预或少数人、领导者

24、的主观喜好,结果导致大量应收账款不能按期收回。 (2) 应收账款管理权没有明确。很多本不应该产生的应收账款出现,其中一部分的账款对不上、收不回,这主要原因就是对应收账款的责任权没有明确,没有具体到个人,或者说没有严格的执行标准来约束,这样即使现象发生了,也没有可依据的条款进行追究。 (3) 应收账款的拖欠时间越长,坏账发生的风险越大。企业的应收账款若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不能按时回收资金,就预示着发生坏账的危险,而且这势必增加了收账成本。 (4) 会计人员监督薄弱。财务专业人员没有进行定期的查收应收账款,没有完全把应收账款的回收责任承担起来许多企业长期不与欠款单位对帐,或对账后没有形成有效、合法

25、的文字对账依据,单单是口上承诺。(5) 应收账款跟踪控制存在问题。很多企业并没有建立应收账款跟踪控制制度或已经建立但是没有完善并执行制度。有些企业缺少对应收账款的具体跟踪控制明细,及时有制度,不遵守,形同虚设。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财务部门没有及时与营销部门核对,导致核算与销售脱钩,问题不能及时发现,致使问题日趋恶化,造成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账龄增加。企业未实行应收账款定期对账制度,交易过程中货物与资金流动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以及票据的传递、记录等都有可能出现差错。 3.2 建立应收账款清收责任制 企业要针对应收账款管理中经常出现的状况,以制度的形式将债权责任明确下来,以规范有关人员的行为。主

26、要内容包括:(1)明确划分责任范围,对公司全部的客户的欠款尽可能地落实到个人;(2)要做好明文规定,要求在没有收回应收账款之前,相关负责人不能擅自调离自己的岗位;(3)限定相关责任人的职责范围,如果有超额赊销或者没有经过平准的赊销行为都应该给以相应的处罚,并让相关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4)落实因为信用部门的工作人员擅自做主,不准确调查客户信息而产生的坏账现象个人应付的责任;(5)切实保证应收账款的监督部门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避免责任管理只停留在表面。对于企业应收账款的内部管理体系来说,权责利是相互联系的,应该将企业应收账款的清收与责任人的利益相挂钩,做到奖罚分明,保障应收账款的按时回收。同时,

27、企业要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回收的考核指标,严格按照实际收回的货款作为赊销客户申请的标准,明确销售人员的个人责任,加强应收账款的回收。3.3 企业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 (1) 详细分析账龄。通过详细分析账龄,企业可以了解一些实用信息:在折扣期内付款的客户数量;在信用期内付款的客户数量;在信用期后付款的客户数量;拖欠付款时间过长的客户数量,这些情况可能成为呆帐。了解这些情况后,应该及时采取相应手段,调整信用策略,实时监控客户已到期债务的增减动态,及时与客户联系,提醒其尽快付款。 (2) 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平均收帐期,观察流动资金是否处于正常水准。企业可通过这些指标,分析应收账款管理中的效果和问题,以

28、便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减小损失。 第四章 完善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4.1 解决应收账款问题的对策对客户资信状况进行调查、分析、评估,建立科学的客户资信评估机制。通常来讲,客户的资信程度通常取决于5个方面,即客户的品德、能力、资本、担保和条件,也就是通常所说的“5C”系统,这五个方面的信用资料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取得:(1)财务报表。信用分析是最为理想的信息途径,但一定要保证报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最完美的方法是拿到最近的经过审查后的财务报表,据此通过计算一些参数,特别是对资产的流动性和准时付款能力的比率进行分析,来评价企业能力、资本、条件的优劣,以此提高应收账款投资的决策效果。(2)信用评

29、级报告或向有关国家机构核查。金融机构或者社会媒体都会定时向大众公布一些客户的信用评定资料,还可以从相关网络资源中进行检索,也可向客户所在地的各个行政机关、部门对客户的信用信息进行咨询,了解该企业的资金注册情况、生产经营的历史、现状与趋势、销货与盈利能力、税金缴纳情况等,核实是否存在不良历史记录来评价企业的道德等。(3)商业交往信息。企业的每一个客户不止与供货商有交往,还必须与银行打交道,因此,企业和银行之间可以建立客户资信情况的共享平台。如赊销企业的贷款情况、向银行贷款提供的信用条件以及客户最近资信变动情况等。经过以上各种方式的综合分析后,企业便可以对客户的总体信用情况作出预估计,并据此建立客

30、户档案,除客户的基本资料以外,还应该重点记录客户的财务状况、资产实力以及历史交易记录等,并对每一客户确定相应的信用等级。针对不同信用等级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交易结算方式。4.2 企业应确立长远的发展目标,建立健全相应的约束机制和引导机制对于现代企业而言,眼前利益固然重要,但是若只关注眼前利益忽略企业长远发展目标,最终会制约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因此,企业应当以长远发展目标为经营活动的根本准则,并围绕这一目标建立健全引导机制和约束机制。在这样的经营理念驱动下,企业的经营活动都要围绕着这一目标展开,尤其是企业的商品销售。因此,在销售商品的过程中企业应该考虑到每种销售方式给企业造成的各项成本。如果采用

31、赊销的方式销售商品,就要考虑由于赊销商品所占用资金的时间价值,更应考虑应收账款所带来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以及所存在的财务风险,否则,会导致资金周转出现问题,甚至会陷入停产、破产的境地,很难确保企业长期目标的达成。结 论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扩大市场的占有分额,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放松对赊销条件的审核是导致企业应收帐款持续增加的重要原因。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更多的利润,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资金的一项投资方式,是企业为了扩大销售额和持续盈利而进行的投资。企业的任何一项投资都是对成本和收入的衡量,当然企业应收账款的投资也不例外,当应收账款投资为企业所带来的收入大于成本时,企业就会采取应收账

32、款的赊销模式进行企业的经营活动。同时,如果企业的这种盈利方式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一致,企业就会放松对对信用条件的规定标准来增多赊销总量。应收账款在企业中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依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和客户的信用等级来划定相应的合理的信用政策,这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同样也是企业为了按期收回应收账款的管理目的所必须制定的行之有效的策略。 所说的信用政策大致有三个方面即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张策略。信用标准是企业答应向客户提供相应商业信用而做出的基本要求。若企业的相关信用标准严格,对信誉不好、坏账损失率高的客户提供赊销,则会增加坏账损失,减少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而且这不利于企业的扩大销售,甚至使企业的

33、销售量降低;相反,如果信用标准宽松,即使有可能增加销售量但是也会带来一定的风险比如坏账发生率的提高,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增大。信用条件是指客户按着企业的要求而支付的赊销账款的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企业给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时间称为信用期限,折扣期限是一个付款期限,它限定了客户在规定期限内可以享有的现金折扣,而现金折扣则是在用户提前付款时企业相应给以的一定优惠。企业放松或提供优惠的信用条件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达到增加销售量的目标,但是也会增加企业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和管理成本,同时企业形成坏账的风险也会相应的增大,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收账政策是指违反信用条件的时候,企业采取的收账策

34、略,企业如果采用较积极的收账策略,可能会减少应收账款成本,降低坏账损失,但这要一定程度上增加收款的成本。相反,如果企业采取了不积极的收帐策略,就会导致手掌成本的增加、坏账的损失,但同时减少了收账成本。企业在制定收账策略的时候,应该平衡增加收账金额与减少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和坏账损失之间的利弊。合理的信用政策应把信用标准、信用条件、收账政策结合起来,考虑三者的关系会对销售额、应收账款机会成本、坏账成本和收账成本产生影响。致 谢在本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本人得到了多方面的帮助。指导老师XXX老师以其深厚的理论学养,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对本人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和指导,对论文的修改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35、。在此,谨向XXX老师致以最诚挚的谢意!同时,我的同学和同事在论文写作资料寻找上给予我大力的帮忙,在此我感谢他们的帮助和支持。同时,还要感谢网络教育中心办公室的所有老师,是他们为我们同学的学习默默奉献,为我们能树立完成学业和参加答辩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和支持。还有我所有的同学们,他们为我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思想,在此衷心祝愿所有的同学,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能够找准自己的定位,实现自己的理想!最后感谢我的家人长期以来对我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我能够顺利地完成学业。参考文献1 王春华. 郑忠彦. 浅谈应收账款风险及其管理对策. 商业经济, 20092 陈斯雯. 企业赊销管理与账款追收.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

36、9年04月 3 梁明.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中国科技信息, 2011年第24期: P914 史富莲. 会计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6月, P1305 张磊. 会计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4月第一版, P87-886 王淑萍. 财务会计学. 科学出版社, 2010年9月第一版, P60-617 袁秀兰. 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会计之友, 2010.58 祖文奎. 切实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 20099 刘灵芝, 王红玲.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策略浅析. 理论月刊, 200910 潘桂华. 应收账款管理的症结及对策. 财会通讯(综合版), 200911 许

37、文珍. 浅析应收账款管理, 税收与企业, 2010.512 张永旺.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控制途径. 财会月刊, 2009.4 13 胡世强.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有问必答.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9年1月 P168-16914 聂华.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及内部控制. 科学咨询2009年第11期: P49-5015 何忠勇, 罗俊辉, 杨蕊.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9年第3期: P83-8516 朱洪斌, 李艳秋. 浅谈如何加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 商业研究, 2010年第13期: P57-5917 彭晶. 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及对策. 北方经贸, 2009年第1期: P55-5618 王亚卓. 现金流.应收账款.存货管理必备手册.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6年12月19 巴燕华. 浅谈应收账款的管理J. 华商. 2008(18)20 张继慧. 强化应收账款管理的建议J. 财会通讯(理财版), 2008(10)21 薛林生. 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J. 时代经贸, 2010(S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