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讲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9409701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2.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染色体数目的变异讲稿.ppt(8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第一页,讲稿共八十页哦一一一一.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染色体组(染色体组(GenomeGenome)1.1.概念:某个物种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它是该物种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概念:某个物种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它是该物种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概念:某个物种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它是该物种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概念:某个物种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它是该物种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上面有全部的必需基因,所以又叫基因组。但是发现很多物种里面包含了二的。上面有全部的必需基因,所以又叫基因组。但是发现很多物种里面包含了二的。上面有全部的必需基因,所以又叫基因组。但是发现很多物种里面包含了二

2、的。上面有全部的必需基因,所以又叫基因组。但是发现很多物种里面包含了二种以上的染色体组。用种以上的染色体组。用种以上的染色体组。用种以上的染色体组。用X X表示。用大写字母命名:表示。用大写字母命名:表示。用大写字母命名:表示。用大写字母命名:A A组、组、组、组、B B组、组、组、组、C C组等。组等。组等。组等。2.2.特点:特点:特点:特点:完整性:各条染色体完整性:各条染色体完整性:各条染色体完整性:各条染色体基因基因基因基因、连锁群、功能不同,连锁群、功能不同,连锁群、功能不同,连锁群、功能不同,但是相但是相但是相但是相 互协调,不可或缺,否则不育或者畸形互协调,不可或缺,否则不育或

3、者畸形互协调,不可或缺,否则不育或者畸形互协调,不可或缺,否则不育或者畸形 基数差异:即每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数目有异有基数差异:即每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数目有异有基数差异:即每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数目有异有基数差异:即每个染色体组所包含的染色体数目有异有 同,近缘物种相似。同,近缘物种相似。同,近缘物种相似。同,近缘物种相似。第一节染色体组和染色体基组第一节染色体组和染色体基组第二页,讲稿共八十页哦例:例:大麦属大麦属X=7 小麦属小麦属X=7 葱属葱属X=8 高梁属高梁属X=10 烟草属烟草属X=12 稻属稻属X=12 棉属棉属X=13 茶属茶属X=15 松属松属X=12 杉属

4、杉属X=11 鹅掌楸属鹅掌楸属X=19第三页,讲稿共八十页哦二二二二.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分类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分类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分类染色体数目变异的分类 1.1.整倍性变异:整倍性变异:整倍性变异:整倍性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增减以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的增减以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的增减以染色体组(染色体数目的增减以染色体组(X X)为单位)为单位)为单位)为单位 进行的数目变异。整倍性变异产生进行的数目变异。整倍性变异产生进行的数目变异。整倍性变异产生进行的数目变异。整倍性变异产生整倍体整倍体整倍体整倍体。2.2.非整倍性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增减不是以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增减不是以染色

5、体组(非整倍性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增减不是以染色体组(非整倍性变异:染色体数目的增减不是以染色体组(X X)为单位进行的数目变异。整倍性变异产生为单位进行的数目变异。整倍性变异产生为单位进行的数目变异。整倍性变异产生为单位进行的数目变异。整倍性变异产生 非整倍体非整倍体非整倍体非整倍体。第四页,讲稿共八十页哦1.1.整倍体:整倍体:整倍体:整倍体:单倍体:为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组织或细胞称为单倍体。单倍体:为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组织或细胞称为单倍体。单倍体:为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组织或细胞称为单倍体。单倍体:为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组织或细胞称为单倍体。l l 单元单倍体(一倍体):单元单倍体(一

6、倍体):单元单倍体(一倍体):单元单倍体(一倍体):n n1X1XA A,二倍体植株的花粉苗。,二倍体植株的花粉苗。,二倍体植株的花粉苗。,二倍体植株的花粉苗。l l多元单倍体:多元单倍体:多元单倍体:多元单倍体:n n2X2X;3X3X;4X4X,多倍体植株的花粉苗。,多倍体植株的花粉苗。,多倍体植株的花粉苗。,多倍体植株的花粉苗。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l l狭义:狭义:狭义:狭义:2n2n2X2XAA AA 一个染色体组,两套。一个染色体组,两套。一个染色体组,两套。一个染色体组,两套。l l广义:广义:广义:广义:2n2n4X4XTTSSTTSS,多个染色体组,两套。无重复。,

7、多个染色体组,两套。无重复。,多个染色体组,两套。无重复。,多个染色体组,两套。无重复。又叫又叫又叫又叫功能性二倍体。功能性二倍体。功能性二倍体。功能性二倍体。多倍体:多倍体:多倍体:多倍体:2n2n3X3X、4X4X、5X5Xl l同源多倍体:一个染色体组,同源多倍体:一个染色体组,同源多倍体:一个染色体组,同源多倍体:一个染色体组,3 3套。例如:套。例如:套。例如:套。例如:2n2nAAA AAA 同源三倍体同源三倍体同源三倍体同源三倍体 2n2nAAAA AAAA 同源四倍体同源四倍体同源四倍体同源四倍体第五页,讲稿共八十页哦n n异源多倍体: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色体组的多倍体:异源

8、多倍体: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色体组的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色体组的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染色体组的多倍体:2n2nAABB 2nAABB 2nAABBDD AABBDD(功能性二倍体)(功能性二倍体)(功能性二倍体)(功能性二倍体)n n同源异源多倍体:既是同源多倍体又是异源多倍体。同源异源多倍体:既是同源多倍体又是异源多倍体。同源异源多倍体:既是同源多倍体又是异源多倍体。同源异源多倍体:既是同源多倍体又是异源多倍体。n n 2n2nAAABBAAABB(A A的同源多倍体,的同源多倍体,的同源多倍体,的同源多倍体,ABAB异源多倍体)异源多倍体)异源多

9、倍体)异源多倍体)n n节段异源多倍体:介于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之间的多倍体节段异源多倍体:介于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之间的多倍体节段异源多倍体:介于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之间的多倍体节段异源多倍体:介于同源多倍体和异源多倍体之间的多倍体n n 2n2nA1A1A2A2A1A1A2A2n n A1 A A2 A1 A A2 (易位、倒位、突变等,再隔离)(易位、倒位、突变等,再隔离)(易位、倒位、突变等,再隔离)(易位、倒位、突变等,再隔离)n n A1A2A1A2可能从同一个染色体组可能从同一个染色体组可能从同一个染色体组可能从同一个染色体组 A A 进化而来,同源关系比较近,所以节段异进

10、化而来,同源关系比较近,所以节段异进化而来,同源关系比较近,所以节段异进化而来,同源关系比较近,所以节段异源多倍体减数分裂时往往可以联会成源多倍体减数分裂时往往可以联会成源多倍体减数分裂时往往可以联会成源多倍体减数分裂时往往可以联会成I I、IIII、IIIIII、IVIV等。等。等。等。第六页,讲稿共八十页哦The higher the ploidy level,the larger the size of theorganisms第七页,讲稿共八十页哦 2.2.非整倍体:非整倍体:非整倍体:非整倍体:初级非整倍体初级非整倍体初级非整倍体初级非整倍体 缺体:正常双体缺少了一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

11、的非整倍体缺体:正常双体缺少了一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缺体:正常双体缺少了一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缺体:正常双体缺少了一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n n 单缺体:单缺体:单缺体:单缺体:2n-22n-2(n n1 1)IIIIn n多缺体:多缺体:多缺体:多缺体:2n2n4 4(n n2 2)IIII(双缺体)(双缺体)(双缺体)(双缺体)单体:正常双体缺少了一条或多条非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单体:正常双体缺少了一条或多条非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单体:正常双体缺少了一条或多条非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单体:正常双体缺少了一条或多条非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n n单单体:单单体:单单体:单单体

12、:2n2n1 1(n n1 1)IIIII In n多单体:多单体:多单体:多单体:2n2n3 3(n n3 3)IIIII I I I I I(三单体)(三单体)(三单体)(三单体)双体:正常二倍体相对于非整倍体时称为双体双体:正常二倍体相对于非整倍体时称为双体双体:正常二倍体相对于非整倍体时称为双体双体:正常二倍体相对于非整倍体时称为双体 2n2n 三体:比正常双体多出一条或多条非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三体:比正常双体多出一条或多条非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三体:比正常双体多出一条或多条非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三体:比正常双体多出一条或多条非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 注意:非同源染色体是指多余染色体彼

13、此非同源,但注意:非同源染色体是指多余染色体彼此非同源,但注意:非同源染色体是指多余染色体彼此非同源,但注意:非同源染色体是指多余染色体彼此非同源,但 是它们各自与该个体的某条染色体同源。是它们各自与该个体的某条染色体同源。是它们各自与该个体的某条染色体同源。是它们各自与该个体的某条染色体同源。n n单三体:单三体:单三体:单三体:2n2n1 1(n n1 1)IIIIIIIIIIn n多三体:多三体:多三体:多三体:2n2n2 2(n n2 2)IIIIIII III III III(双三体)(双三体)(双三体)(双三体)第八页,讲稿共八十页哦n n四体:比正常双体多出一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的

14、非整倍体四体:比正常双体多出一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四体:比正常双体多出一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四体:比正常双体多出一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的非整倍体 注意:同源染色体是指本身是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同时它们各自注意:同源染色体是指本身是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同时它们各自注意:同源染色体是指本身是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同时它们各自注意:同源染色体是指本身是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同时它们各自 与该个体的某对染色体同源。与该个体的某对染色体同源。与该个体的某对染色体同源。与该个体的某对染色体同源。n n单四体:单四体:单四体:单四体:2n2n2 2(n n1 1)IIIIIVIVn n多四体:多四体:多四

15、体:多四体:2n2n4 4(n n2 2)IIIIIV IV IV IV(双四体)(双四体)(双四体)(双四体)n n蚕豆:蚕豆:蚕豆:蚕豆:2n=122n=12双体双体双体双体缺体缺体缺体缺体单体单体单体单体三体三体三体三体四体四体四体四体超倍体:染色体数目超倍体:染色体数目超倍体:染色体数目超倍体:染色体数目2n2n的非整倍体的非整倍体的非整倍体的非整倍体 三体、四体三体、四体三体、四体三体、四体亚倍体:染色体数目亚倍体:染色体数目亚倍体:染色体数目亚倍体:染色体数目2n n+1I 2/1 1/1 n n+1第六十八页,讲稿共八十页哦 综合起来:综合起来:综合起来:综合起来:三体产生的配子

16、:三体产生的配子:三体产生的配子:三体产生的配子:n n+1n n+1,所以三体自交后代:所以三体自交后代:所以三体自交后代:所以三体自交后代:双体双体双体双体 三体三体三体三体 四体,四体,四体,四体,例如:小麦三体自交后代:双体例如:小麦三体自交后代:双体例如:小麦三体自交后代:双体例如:小麦三体自交后代:双体 :54.1%54.1%三体:三体:三体:三体:4545 四体:四体:四体:四体:1 1+外加染色体的传递:主要通过卵传递,染色体愈长,愈容易形成外加染色体的传递:主要通过卵传递,染色体愈长,愈容易形成外加染色体的传递:主要通过卵传递,染色体愈长,愈容易形成外加染色体的传递:主要通过

17、卵传递,染色体愈长,愈容易形成 IIIIII,传递率越大。传递率越大。传递率越大。传递率越大。5.5.三体的基因分离三体的基因分离三体的基因分离三体的基因分离:当某对基因当某对基因当某对基因当某对基因A-a A-a 正好位于正好位于正好位于正好位于 III III 时,就有了四种基因型个体:时,就有了四种基因型个体:时,就有了四种基因型个体:时,就有了四种基因型个体:AAAAAA(三式)(三式)(三式)(三式)AAaAAa(复式)(复式)(复式)(复式)AaaAaa(单式)(单式)(单式)(单式)aaaaaa(零式)(零式)(零式)(零式)第六十九页,讲稿共八十页哦 影响三体配子比例(分离比例

18、):影响三体配子比例(分离比例):影响三体配子比例(分离比例):影响三体配子比例(分离比例):联会方式:联会方式:联会方式:联会方式:IIIIII II+I II+I(I I 是否丢失?不好分析。为了简便起是否丢失?不好分析。为了简便起是否丢失?不好分析。为了简便起是否丢失?不好分析。为了简便起 见,假设中期全部是见,假设中期全部是见,假设中期全部是见,假设中期全部是 III III)基因距离着丝粒的远近基因距离着丝粒的远近基因距离着丝粒的远近基因距离着丝粒的远近 我们以单式为例讨论等位基因的分离:我们以单式为例讨论等位基因的分离:我们以单式为例讨论等位基因的分离:我们以单式为例讨论等位基因的

19、分离:(1 1)染色体随机分离(距着丝粒近):)染色体随机分离(距着丝粒近):)染色体随机分离(距着丝粒近):)染色体随机分离(距着丝粒近):由于假定都是由于假定都是由于假定都是由于假定都是IIIIII,所以只能是,所以只能是,所以只能是,所以只能是 2/12/1不均等分离。不均等分离。不均等分离。不均等分离。后期后期后期后期 I I 二分体二分体二分体二分体 四分体四分体四分体四分体 12/312/3 13/2 13/2 23/1 23/1A Aa aa a1 12 23 3Aa aAa aAa aAa an+1n+1配子配子配子配子 n n配子配子配子配子 1 :11 :1第七十页,讲稿共

20、八十页哦同样我们可以推导同样我们可以推导同样我们可以推导同样我们可以推导 13/2 13/2;23/123/1,最后得到配子比例为:最后得到配子比例为:最后得到配子比例为:最后得到配子比例为:1aa 1aa:2Aa 2Aa:2a 2a:1A1A。我们可以用组合公式推导:我们可以用组合公式推导:我们可以用组合公式推导:我们可以用组合公式推导:因为:染色体随机分离,所以有因为:染色体随机分离,所以有因为:染色体随机分离,所以有因为:染色体随机分离,所以有 1 A1 A,2 a 2 a 供组成配子。供组成配子。供组成配子。供组成配子。n+1 n+1 配子:配子:配子:配子:AAAA:0 n 0 n

21、配子:配子:配子:配子:AaAa:C C C C 2 A2 A:C C 1 1 aa aa:C C 1 a1 a:C C 2 2 n+1 n+1 配子与配子与配子与配子与 n n 配子比例相等。配子比例相等。配子比例相等。配子比例相等。请同学们自己推导双式请同学们自己推导双式请同学们自己推导双式请同学们自己推导双式 AAa AAa 染色体随机分离产生配子的比例。染色体随机分离产生配子的比例。染色体随机分离产生配子的比例。染色体随机分离产生配子的比例。该三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如何?该三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如何?该三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如何?该三体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如何?n+1 nn+1 n1 1

22、1 11 12 22 22 21 11 11 12 2第七十一页,讲稿共八十页哦 (i i)n+1 n+1 与与与与 n n 配子同等可育,雌雄配子同等可育:配子同等可育,雌雄配子同等可育:配子同等可育,雌雄配子同等可育:配子同等可育,雌雄配子同等可育:F2F2(1aa1aa2Aa2Aa2a2a1A1A)2 2 1 a 1 a :3 A3 A (ii ii)n+1n+1 精子的精子的精子的精子的传递传递传递传递力力力力为为为为0 0;n+1 n+1 胚囊的胚囊的胚囊的胚囊的传递传递传递传递力力力力为为为为 25%25%(2 2)染色单体随机分离:)染色单体随机分离:)染色单体随机分离:)染色单

23、体随机分离:对于单式,有对于单式,有对于单式,有对于单式,有2 A 2 A、4 a 4 a 可供组合形成配子。可供组合形成配子。可供组合形成配子。可供组合形成配子。n n1 1 配子:配子:配子:配子:AAAA:C C 1 n 1 n 配子:配子:配子:配子:AaAa:C C C C 8 A8 A:C C 2 2 aa aa:C C 6 a6 a:C C 4 4 2a 1A2a 1A1aa 2a 1A1aa 2a 1A2Aa 4A 2A2Aa 4A 2A6a 12a 6A6a 12a 6A3A 6A 3A 3A 6A 3A 22A22A:14a14a11A11A:7a7a2 22 21 12

24、21 14 42 24 41 12 21 14 4第七十二页,讲稿共八十页哦 但是,从上面比例看出,但是,从上面比例看出,但是,从上面比例看出,但是,从上面比例看出,n n1 1 配子的份额是配子的份额是配子的份额是配子的份额是 1515,而而而而 n n 配子份额是配子份额是配子份额是配子份额是6 6。而。而。而。而根据我们的假设,根据我们的假设,根据我们的假设,根据我们的假设,n n1 1 与与与与 n n 应该比例相等。由此需要对上述比例进行配平,得到:应该比例相等。由此需要对上述比例进行配平,得到:应该比例相等。由此需要对上述比例进行配平,得到:应该比例相等。由此需要对上述比例进行配平

25、,得到:1AA 1AA:8Aa 8Aa:6aa 6aa:5A 5A:10a10a 自交后代:同学们自己推导。自交后代:同学们自己推导。自交后代:同学们自己推导。自交后代:同学们自己推导。6.6.三体的应用三体的应用三体的应用三体的应用 把基因定位到特定染色体上。把基因定位到特定染色体上。把基因定位到特定染色体上。把基因定位到特定染色体上。(1 1)显性基因定位)显性基因定位)显性基因定位)显性基因定位 (2 2)隐性基因定位)隐性基因定位)隐性基因定位)隐性基因定位n n1 1(1515)n n(1515)第七十三页,讲稿共八十页哦 (1 1)显性基因定位)显性基因定位)显性基因定位)显性基因

26、定位 有关有关有关有关 :(n n1 1)IIII III III aaa (n n1 1)II II IIIIAAAA G G (n n1 1)I I II II aa (n n1 1)I I I Ia (n n1 1)I I I I A F1 F1 (n n1 1)II II II II Aaa (n n1 1)II II I I Aa 细胞学鉴定和性状观察:细胞学鉴定和性状观察:细胞学鉴定和性状观察:细胞学鉴定和性状观察:F1 F1 双体、三体均表现为显性双体、三体均表现为显性双体、三体均表现为显性双体、三体均表现为显性 将将将将 F1 F1 三体自交,得到三体自交,得到三体自交,得到三

27、体自交,得到 F2F2,根据前面讨论的单式基因型的三体配子比例,可以,根据前面讨论的单式基因型的三体配子比例,可以,根据前面讨论的单式基因型的三体配子比例,可以,根据前面讨论的单式基因型的三体配子比例,可以肯定,肯定,肯定,肯定,F2F2中中中中 A:a A:a 3:1 3:1 第七十四页,讲稿共八十页哦 无关无关无关无关 :(n n1 1)II II aa III III (n n1 1)IIIIAAAA II II G G (n n1 1)I I a II II (n n1 1)I Ia I I (n n1 1)I I A I IF1 F1 (n n1 1)II II Aa IIIIII

28、(n n1 1)IIIIAa II II 细胞学鉴定和性状观察:细胞学鉴定和性状观察:细胞学鉴定和性状观察:细胞学鉴定和性状观察:F1 F1 双体、三体均表现为显性,将双体、三体均表现为显性,将双体、三体均表现为显性,将双体、三体均表现为显性,将F1F1中中中中的三体自交得到的三体自交得到的三体自交得到的三体自交得到F2F2,A:a A:a 3:13:1 第七十五页,讲稿共八十页哦 (2 2)隐性基因定位)隐性基因定位)隐性基因定位)隐性基因定位 有关有关有关有关 :(n n1 1)IIII III III AAA (n n1 1)II II IIIIaaaaG G (n n1 1)I I I

29、I II AA (n n1 1)I I I IA (n n1 1)I I I I aF1 F1 (n n1 1)II II II II AAa (n n1 1)II II I I Aa 细胞学鉴定和性状观察:细胞学鉴定和性状观察:细胞学鉴定和性状观察:细胞学鉴定和性状观察:F1 F1 双体、三体均表现为显性双体、三体均表现为显性双体、三体均表现为显性双体、三体均表现为显性 将将将将 F1 F1 三体自交,得到三体自交,得到三体自交,得到三体自交,得到 F2F2,根据前面讨论的双式基因型的三体配子比例,可以肯,根据前面讨论的双式基因型的三体配子比例,可以肯,根据前面讨论的双式基因型的三体配子比例

30、,可以肯,根据前面讨论的双式基因型的三体配子比例,可以肯定,定,定,定,F2 F2 中中中中 A:a A:a 3:1 3:1 第七十六页,讲稿共八十页哦 无关无关无关无关 :(n n1 1)II II AA III III (n n1 1)IIIIaaaa II II G G (n n1 1)I I A II II (n n1 1)I IA I I (n n1 1)I I a I IF1 F1 (n n1 1)II II Aa IIIIII (n n1 1)IIIIAa II II 细胞学鉴定和性状观察:细胞学鉴定和性状观察:细胞学鉴定和性状观察:细胞学鉴定和性状观察:F1 F1 双体、三体均

31、表现为显性,将双体、三体均表现为显性,将双体、三体均表现为显性,将双体、三体均表现为显性,将F1F1中中中中的三体自交得到的三体自交得到的三体自交得到的三体自交得到F2F2,A:a A:a 3:13:1 第七十七页,讲稿共八十页哦(五)四体(五)四体(五)四体(五)四体 2n+2=(n-1)II+IV 2n+2=(n-1)II+IV1.1.来源:三体自交来源:三体自交来源:三体自交来源:三体自交2.2.表现:表现:表现:表现:遗传较三体稳定,普通小麦的四体自交后遗传较三体稳定,普通小麦的四体自交后遗传较三体稳定,普通小麦的四体自交后遗传较三体稳定,普通小麦的四体自交后 代:代:代:代:四四四四

32、 体(体(体(体(73.8%73.8%);三体();三体();三体();三体(23.6%23.6%);双体();双体();双体();双体(1.9%1.9%)说明说明说明说明n+1n+1配子占多数。配子占多数。配子占多数。配子占多数。3.3.联会与基因分离联会与基因分离联会与基因分离联会与基因分离 (1)IV III+I II+II II+I+I(1)IV III+I II+II II+I+I,2/22/2分离为主。分离为主。分离为主。分离为主。(2)A-a(2)A-a 基因如果位于基因如果位于基因如果位于基因如果位于IIII,与双体分离相同,与双体分离相同,与双体分离相同,与双体分离相同 A-

33、a A-a 基因如果位于基因如果位于基因如果位于基因如果位于IVIV,与同源四倍体相同。,与同源四倍体相同。,与同源四倍体相同。,与同源四倍体相同。第七十八页,讲稿共八十页哦4.4.应用:应用:应用:应用:“缺体四体缺体四体缺体四体缺体四体”:某个体既是某染色体的缺体又是另一染色体的四体。:某个体既是某染色体的缺体又是另一染色体的四体。:某个体既是某染色体的缺体又是另一染色体的四体。:某个体既是某染色体的缺体又是另一染色体的四体。在特定情况下在特定情况下在特定情况下在特定情况下,在部分同源群内在部分同源群内在部分同源群内在部分同源群内,染色体之间某个染色体的四体性可补偿另一染色体之间某个染色体

34、的四体性可补偿另一染色体之间某个染色体的四体性可补偿另一染色体之间某个染色体的四体性可补偿另一个染色体的缺体性个染色体的缺体性个染色体的缺体性个染色体的缺体性,这种这种这种这种补偿性限于部分同源群内补偿性限于部分同源群内补偿性限于部分同源群内补偿性限于部分同源群内染色体之间染色体之间染色体之间染色体之间.例如小麦中:例如小麦中:例如小麦中:例如小麦中:2n-II2n-II2D2D+II+II2B2B,减数分裂正常,减数分裂正常,减数分裂正常,减数分裂正常,2B2B对对对对2D2D有补偿作用,故又称作缺有补偿作用,故又称作缺有补偿作用,故又称作缺有补偿作用,故又称作缺体四体补偿体。体四体补偿体。

35、体四体补偿体。体四体补偿体。确定部分同源转化关系部分同源群。确定部分同源转化关系部分同源群。确定部分同源转化关系部分同源群。确定部分同源转化关系部分同源群。小麦中小麦中小麦中小麦中,第三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缺体第三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缺体第三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缺体第三部分同源染色体之间缺体-四体表现出很好的补偿性四体表现出很好的补偿性四体表现出很好的补偿性四体表现出很好的补偿性,穗形穗形穗形穗形补偿与二体几乎完全相同补偿与二体几乎完全相同补偿与二体几乎完全相同补偿与二体几乎完全相同,而不同的部分同源群间染色体代换则不具有补偿而不同的部分同源群间染色体代换则不具有补偿而不同的部分同源群间染色体代换则不具有补偿而不同的部分同源群间染色体代换则不具有补偿性性性性.因此因此因此因此,利用缺体利用缺体利用缺体利用缺体-四体可判断染色体间的同源性四体可判断染色体间的同源性四体可判断染色体间的同源性四体可判断染色体间的同源性.第七十九页,讲稿共八十页哦感谢大家观看第八十页,讲稿共八十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