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线矩形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电子版本.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49266606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丝线矩形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电子版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丝线矩形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电子版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丝线矩形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电子版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丝线矩形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电子版本.doc(2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丝线矩形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丝线矩形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苏立立北京大学首钢医院(100041)【摘要】目的观察用丝线矩形张力带固定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7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进行丝线矩形张力带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骨折愈合良好。膝关节功能按胥少汀评分法,优53例,良17例。结论丝线矩形张力带固定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治疗方法简单、易操作、早期功能锻炼等优点。关键词:粉碎性髌骨骨折丝线矩形张力带固定髌骨骨折是骨科常见病之一,约占全身各部位骨折的1.65%1。手术方法有较多,疗

2、效不尽相同,以AO的张力带、Magnuson/martin及胥少订改良的张力带内固定方法较为理想,但存在手术后可能发生针尾刺痛、刺破皮肤等并发症,另外还需第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等问题。我院在传统的丝线环形结扎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基础上,根据张力带原理,用丝线在髌骨前做矩形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收到较好疗效,现将治疗结果总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我院自1986年至2005年二十年间共收治髌骨骨折130例,髌骨粉碎性骨折85例,横断骨折45例,其中70例粉碎性骨折用丝线矩形张力带固定治疗,男性47例,女性23例,年龄21岁84岁,平均47岁。2.手术方法:腰锥管内麻醉或硬膜外麻

3、醉,取髌骨前弧形切口,显露髌骨及周围的腱膜,清除淤血,将卷入骨折断端中的腱膜翻出,但不剥离,手法整复髌骨骨折,仔细检查关节面的复位情况,无明显的台阶后,用巾钳临时固定髌骨骨折块,用上海医用缝线厂生产的10号张力线,延髌骨缘上下各行半环形连续缝合,确定骨折复位满意,勒紧缝线后结扎固定髌骨,髌骨上缘三分之一和三分之二处为进出点,紧靠髌骨用张力缝线横穿股四头肌腱,从进出点垂直向下,穿髌前腱膜达髌骨下缘,缝线紧靠髌骨下缘横穿,在髌前形成矩形缝合收紧打结,形成张力带固定。最后用四号线修复关节囊、股四头肌扩张部及髌前腱膜。术中被动屈伸膝关节,检查内固定的稳定性。术后用长腿石膏固定2周至6周,早期行股四头肌

4、收缩锻炼,拆石膏后行膝关节不负重的屈伸锻炼,直至骨折愈合。3.结果:本组病人骨折线模糊或消失5周10周平均7周。膝关节屈伸范围恢复正常4周10周。按胥少汀等的评分法对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定。见表1表:1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定标准及分值优(4分)良(3分)中(2分)差(1分)膝关节活动范围1411501211409112090膝关节功能无疼痛偶尔疼痛经常轻微疼痛经常疼痛劳动能力正常劳动能力稍差劳动能力稍差失去劳动能力骨折复位解剖学复位关节面错位1mm裂隙2mm关节面错位12mm裂隙2mm关节面错位2mm综合得分10.1分12分7.1分10分5.1分7分5分综合评分:优53例,占全部病例74.3,良1

5、7例,占全部病例25.7,没有中、差病例。4.讨论:4.1髌骨是全身最大的籽骨,并与股骨髁形成滑动、滚动关节。髌骨在膝关节的屈伸过程中,有传导股四头肌肌力以及延长力臂的杠杆作用。髌骨切除后股四头肌需多付出30%的力量才能完成伸膝动作2。髌骨粉碎性骨折时,临床上常因骨折不易复位而采用髌骨部分或全部切除术,术后造成髌骨股骨关节面“错格”、负荷传导紊乱,髌骨的滑动和滚动不与股骨髁关节相切,出现剪切应力而导致晚期创伤性关节炎,往往遗有膝关节疼痛,股四头肌萎缩,膝关节屈伸功能受限,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因此髌骨骨折的治疗原则必须尽可能保留髌骨完整及解剖复位,恢复其功能。AO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符合伸膝

6、装置的生物力学特点3,有效地抵消了因股四头肌牵拉应力及股骨髁挤压髌骨所产生的弯曲应力,并将其转化成对骨折端的压应力,使内固定更加稳定并刺激骨折的愈合。但在粉碎性髌骨骨折时,由于用两根平行的克氏针,很难固定到所有的骨折块,而且容易造成骨折块的移位,关节面的不平整,达不到骨折的复位要求。基于上述原因,我院改良了传统的丝线环形缝扎固定髌骨骨折方法,在其基础上,在髌骨前用10号张力线矩形缝合固定,使其在髌骨前形成张力带,变骨折处的牵拉应力和弯曲应力为压应力。上海医用缝线厂生产的10号张力线,其抗拉力为5公斤,两股张力线为10公斤,加上术中用4号线修复髌骨前腱膜,可以抵消部分张力,保证了骨折固定的可靠性

7、,允许膝关节术中、术后不负重屈伸活动,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本组病人石膏托固定:最短2周,最长6周,平均3周,石膏拆除后即行膝关节不负重的屈伸锻炼,多数病人术后4周膝关节屈伸功能即可达到90度,全部病人10周功能恢复正常。4.2本手术方法优缺点:1手术操作简便,易掌握,不需特殊器械,并能较好恢复粉碎髌骨的解剖位置。2适应症广,由于采用环形结扎法与张力带法相结合,对粉碎性髌骨骨折的治疗,有较好的适应性,本组粉碎性髌骨骨折病人,骨折碎块多达8块,仍可恢复髌骨的完整性并获得较好的疗效。3符合张力带内固定原理,可在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又可避免了AO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钢丝、克氏钢针尾部刺痛及钢丝断裂等并发症

8、。4免除第二次手术。5术后遗留髌骨外观比较健侧大,给患者造成心里负担。参考文献:(1) 王亦聪、髌骨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和评价,骨与关节损伤杂志,1995,10(4):248(2) WatkingMP.Effectofpatellectomyoiltilefunctionofthequadricepsandhamstrings(J).JBoneandJointSurg1983;65A:390.(3) 杨述华,杜靖远,罗怀灿.髌骨骨折生物力学研究及治疗方法的评价.中国骨伤,1996,9(3):34(4) 1胥少汀,丁学钧,刘树清,等.改良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华骨科学杂志

9、,1987,7:309-314.髌骨骨折的机能解剖及诊断分型髌骨是全身骨骼中大的种子骨,其作用主要有三:传导并增强股四头肌的作用。圆维持膝髌韧带的稳定性。保护股骨髁使其免于直接遭受外伤打击。【机能解剖】髌骨是人体大种子骨,连接于股四头肌与髌腱之间,位于膝关节前方。正常髌骨呈尖向下的三角形,其骨化中心一般在23岁出现,也有迟至6岁者。1718岁骨化完成。偶可见髌骨外上方另有一骨化中心,终并不闭合,此种变化称二分髌,也曾见罕有的三分髌者,不要误诊为“骨折”。髌骨的血液供应来源由膝上内、下血管组成的髌骨血管丛主要供至髌骨中心及下极内。因此,移位较大的髌骨上极横断骨折将有可能导致髌骨缺血性坏死。从轴位

10、像上看,髌骨近似扇形,其后面的关节面与股骨髁构成的髌股关节,当膝关节伸直时,髌股关节面彼此不相接触,其接触面积将随着屈膝角度而改变。屈膝15。时接触面积平均为230ram-,屈膝60。时髌股关节面接触面积平均为380mm2。髌骨的关节面外侧宽平,内侧隆突,又可分为上中下三对,以及内侧缘近于垂直的大个关节面,而其下l,4为非关节面。故严格来说髌骨下极骨折同股骨颈基底骨折一样不属于关节内骨折。髌骨的生理功能不仅在伸膝装置中有增强股四头肌,并将股四头肌肌力传递至髌腱作啊于胫骨,完成伸膝的功能,而且能保护膝关节。Martens(1972年)测定当人体屈膝时髌骨关节面所承受的压力相当于体重的3576倍。

11、【诊断分型】损伤后局部疼痛、肿胀,或由于关节内大量积血,呈现血肿,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骨折有分离移位时,可摸到深沟状的断端骨折,有骨擦音或异常活动,线片可明确诊骨折和骨折类型。横型及斜型骨折:膝关节屈曲30。位时,髌骨略倾斜,仅其下13的横行条状关节面与股骨髁接触,随着膝关节屈曲程度的增加,髌骨的接触面逐渐上移。当股四头肌突然强力收缩时,所在位置的髌骨横行条状的接触面形成支点,从而造成横形或斜形骨折。粉碎型骨折:受到直接打击所致,此类骨折骨折约占髌骨骨折的3035。纵形骨折:当屈膝位同时有外翻动作时,髌骨被拉向外侧,左股骨外髁上形成支点,造成外侧的纵行骨折。上(下)极型骨折:由于股四头肌的牵拉

12、而造成。【治疗】复位、固定、功能锻炼;恢复其正常传导股四头肌作用力和维护膝关节的稳定功能。防止刨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治疗方法:(1)抱膝圈治疗法:此法是1406年普济方首先介绍应用,并强调要膝关节半屈曲位,即屈膝15。20。,近代应用将此圈改为用弹力带,更有利于固定。临床应用时,如移位严重,先在局麻下手法复位,再作抱膝圈固定。(2)抓髌器复位固定法:适用于横断骨折,如移位严重,骨折问有瘀血,先将瘀血抽吸,再行复位固定。论文撰写的主要内容与写作技巧(一)题目医学论文担负着传播医学信息、进行学术交流、指导临床实践的重任,论文的题目是信息的集中点,更要求论文命题能准确反映文章内容,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

13、此,论文题目要求具体、简洁、鲜明、确切而有特异性和可检索性。1、论文题目要有具体性。题目不具体是初学者撰写医学论文时常见的缺点,例如“矽肺的预防”,“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等等。2、论文题目要有简洁性。题目应简短、精练,言简意赅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删除一切可用可不用的字词,以突出主题。一般中文文题字数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多亦不超过30个字,英文以10个实词以内为宜,文题中间不用标点,题末不用句号;尽量少用“的研究”、“的探讨”、“的观察”等非特定词。题目太长就不鲜明简洁和引人注目。例如,无偿献血者肝炎指标检测结果及不同性别与血型差异分析,应改为:无偿献血者肝炎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14、。非长不可时考虑用加副标题的办法来解决。副标题常常是将主要研究方案列出附在主标题之后,但必须用圆括号或破折号与主题分开,位于正标题之下,以区分于正标题。较大的题目则应分成若干分题。每个分题单独写一篇文章,且尽可能不设副标题。3、论文题目要确切而有特异性。指的是要求突出论文中特别有独创性、有特色的内容。文题应准确地表达论文的特定内容,实事求是地反映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防止小题大作,名不符实例1,剖宫产资料统计分析,该文仅涉及剖宫产时间的统计分析,其他资料如产妇的年龄、职业、新生儿性别等均未涉及,故应改为:剖宫产时间统计分析。例2,鼻挫伤、烧伤等38例远期疗效分析,文中述及的内容还有裂伤、撕脱伤、离

15、断伤、挫伤、烧伤等,单列2种伤不全面,应改为:鼻创伤38例远期疗效分析。例3,天津市区胃癌危险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5):362)这个题目既有特点,也很具体;题目应突出论文的特异性、新颖性,不要套用“病例临床分析”,或千篇一律地冠以“研究”“探讨”、“体会”之类的陈词俗套。题目可有多种类型,有以目的命题、以研究对象命题、以研究方法命题、以研究结论命题等。“研究”、“探讨”、“观察”、“分析”等词不是不能用,而是应在必要时用。例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关系的研究,宜改为: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高脂血症的关系。4、论文题目要有可检索性。题目

16、应适应学术交流和信息传递的需要,用词严谨规范,凡病名、解剖生理名词、治疗方法、检查方法等,不得用俗称、习惯用语或社时的旧名词,必须使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5、撰写论文题目应注意以下几点(1)文题应避免使用非公用的缩略词语、符号、代号、公式等。外国人名、常见缩略语和符号(如CT、ATP、DNA、HBsAg等)可以使用,但不宜将其原形词同时列出,亦不必再写出中文全名。以外国人命名的综合征或体征,不必译成中文,不加“氏”字。(2)文题中的数字均用阿拉伯数字。但不包括作为名词或形容词的数字,如“十二指肠”不能写成“12指肠”,“三叉神经”不能写成“3叉神经”。(3)下列情况,应在文题

17、的右上角加角注,并在首页下列出角号及加注内容。论文系某科研基金会资助的课题总结,加注“本文系某科研基金会资助”;论文曾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过报告,加注“本文曾在某年某国际学术会议上报告”;论文系在进修或学习时的工作总结,加注“本文系在某院进修期完成”。(二)作者及其单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作者应是:参与选题与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撰写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及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的人员不宜列为作者,对这些人员的贡献应列人致谢部分

18、作者署名主要按作者(或单位名称)在研究中的作用、贡献以及所能承担的责任依次写明姓名和所在单位,而不是论资排队。例如,学位论文署名有时研究生名字在前,导师名字在后,实际上整个科研设计导师起了很大作用,而研究生做了大量实际工作,因此列为第一作者。对上述3条作者条件的规定,凡署名的作者均必须具备对文章中各主要结论,至少有一位作者负责,集体署名文章必须注明对该文负责的关键人物。来自不同单位的较多研究可只写研究者(作者)姓名,并于各姓名右上角标一小符号,在第一页脚注上注明符号所代表的作者单位名称。所有参加署名的人,都应对论文的内容负责,需要时能对读者的疑问作出恰当的解释和说明另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1、一

19、篇论文的署名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10人,其余作者可采用注释形式列于本篇文章首页下方,指导者、协作者、审阅者可列入致谢中,应征得被致谢者同意。参加研究者或作者已死亡,应在姓名外加黑线框2、单名作者则姓与名之间空一格。如作者系论文的整理、执笔、文摘摘稿人、简讯作者、综合者,其姓名一般置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并加括号3、译文文摘的署名应写在全文末右下方,用圆括号括起,译者与校对者之间空一格。4、署名应署真名、全名,不应署笔名。国内作者的中文署名写全名,其外文署名按1978年国务院规定一律用汉语拼音,也是姓前名后,姓和名的首字符大写,其间留空一格,双名或双姓的拼音字符连写,不加连字号。如郝加虎为“Ha

20、ojia-hu”,欧阳明为“OuyongMing”。若两字拼音连写处出现元音字符相接而其音节可能发生混拼时,则在两元音字符间的上方加隔音号(,)以示区分。如刘长安为“LiuChangan5、学位论文的署名应按“实事求是、论功署名”的原则,不计资历深浅、不论学衔高低,而应根据在研究工作中所负的责任和所起的作用来决定6、多学科综合研究课题的署名应按课题组组长的姓名一般排列在前,组员按贡献大小依次排列在后的情况处理。若在总的研究课题中又有分课题的情况下,分课题单独发表时,分课题的组长可以名列在前,组员按在研究成果中所起的作用大小排列三)摘要(abstract)与关键词keywords摘要是论文中主要

21、内容的高度浓缩并能提供文中的关键信息。论文摘要应简明扼要地描述课题的性质、研究目的与意义、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中的重要内容。一般论文摘要不要超过200字。在论文正文的前面,需要撰写论文摘要。我国国家级医学期刊,通常都要求中、英文摘要,而且采用了国际医学期刊要求的格式化摘要(structuredabstract)。格式化摘要国外期刊大多采用HaynesRB等提出的格式nformativeabstractsrevisited.AnnInternMed,1990,113:69-76.),包括目的objective)、设计(design)、研究场所(setting)、病人或其他研究对象(pat

22、ientsorotherparticipants)、干预措施(in-terventions)、主要结果的测量方法(mainoutcomemeasures)、结果(results)及结论conclusions)共8项;我国医学期刊将其简化: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并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等主语,文字要极其精练,不一定要用完整句子,字数限于200250字左右。论著稿应在摘要下面标出关键词(keywords)。关键词为论文正确编目,标出关键词的目的主要为了便于作主题索引,便于电子计算机检索使用,因此要求尽可能准、全。关键词要求简洁、明确,将论文中可供检索点列出。关

23、键词是专业术语,而不是其他词汇,一般要求列25个。要求标出文章所研究和讨论的重点内容,仅在研究方法中提及的手段不予标出。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组配,如无法组配则可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必要时可用适当的习用自由词。(四)前言(introduction)是写在论文正文前面的一段短文,起提纲挚领作用。论文开始一段是前言,一般文章均不将前言列为标题,只是有一段文字将正文引出,字数不宜过多,一般300字左右。但国外期刊有关研究背景知识介绍的篇幅较长。前言是为了给读者

24、一点预备的知识,并借以引起读者阅读下去的兴趣,因此要特别注意精练、开门见山而有吸引力,对研究历史回顾应避免繁琐。在研究论文的前言中扼要介绍与本文密切有关的史料。前言部分主要讲清楚所研究问题的来源及本文的目的性。课题来源可以从文献中来,也可从临床实际工作中提出,需要在前言部分简明扼要地写清楚,所要研究的是什么问题,问题的提出是从何而来的?本文准备解决哪些问题。有时一项科研工作已持续多年,该论文是以前某一阶段工作的总结,则要说明该项科研工作总的目的,以前发表的论文已解决了其中的某个问题,本篇论文是准备解决其中哪个问题。总之要将论文的目的写清楚,使读者看了一目了然,知道本文所研究问题的来源、重要性以

25、及研究目的是什么。前言的内容无需在文中重复,初写者常将前言部分内容和讨论部分重复,这是不允许的。总之,前言就是用简单的文字描述该项研究的背景与动向、研究目的(包括思路)、范围、历史、意义、方法及重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前言要切题,起到给读者一些预备知识的作用,并能引人人胜。五)材料与方法(materialsandmethod)应体现科研构思和实验设计的各项要求。这部分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篇幅较大,一般分析性和实验性研究大约需要1500字左右才能写清楚。需要详细撰写的理由是:使读者看了后能重复,以及便于审稿者复核。“材料”主要交待作者用什么具体实验对象或什么具体的资料来进行研究,“方法”指用什么

26、具体实验方法或搜集资料的方法来收集资料。因此“材料与方法”在有些研究的论文中也称为“对象与方法”或“资料来源与方法”。“材料和方法”不能和“结果”部分合并撰写。1、对象研究对象人选的方法:即如何从目标人群选人样本人群,撰写时应使用下列名词:随机样本(randomsample)、选自人群的样本(population-basedsample)、转诊样本(referredsample)、连续样本(consecutivesample)、志愿者样本(volunteersam-ple)及随便抽取的样本(conveniencesample),将研究对象的来源介绍清楚,其主要目的除了估计抽样误差外,尚能帮助读

27、者了解论文结论的适用范围。诊断标准和纳入/排除标准:尽量使用“金标准”,并标明诊断标准的出处,切不可笼统地冠以“全部研究对象符合全国统一诊断标准”。入选研究对象的样本数:如有拒绝人选者应注明人数,并说明原因。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及其他重要特征。研究对象的分组方法:是否随机分配,采用何种随机分配方法:简单随机化,区组随机化或分层随机化,切不可简单地写“随机分组”一句话。2、研究方法基本设计方案:基本设计方案应写明,下列名词可供撰写用:如治疗性研究应使用“随机对照试验”、“非随机对照试验”、“交叉对照试验”、“前后对照试验”、“双盲”、“安慰剂对照”等名词;诊断研究应使用“金标

28、准对照”、“盲法”等名词;预后研究应使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回顾性队列研究”、“起始队列(inceptioncohort)”广等名词;病因研究应使用“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横断面研究”等名词;描述性研究应写明是“病例分析”、“普查”、“抽样调查”等;临床经济学分析应写明“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益分析”等。研究场所:要写清楚在“人群或社区”、“医学中心”、“基层医院”、“门诊”、“住院”等。干预措施:试验的措施及执行方法应详细交待;投于患者的药物应写明化学名、商品名、生产厂名,中药还应注明产地,并详细说明每日剂量、次数、用药途径和疗程;试剂应写明

29、生产厂家名,试验方法如是作者新建立的要详细介绍,老的方法应注明出处,所采用的仪器须注明型号及生产厂名。盲法:盲法的具体实施情况应交待,包括安慰剂的制作,保证盲法成功的措施等。测量指标及判断结果的标准:如暴露及疗效标准等的确定都有公认的标准,撰写时都应注明。质量控制:控制偏倚发生所采用的措施。3、统计分析方法:包括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采用何种统计方法,如采用计算机分析,计算机的型号及何种计算机软件都必须一一交待。如在银屑病危险因素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l,22(3)一文中,作者撰写的材料与方法如下。一、研究对象1、病例组220例有家族史银屑病患者,年龄分布在6-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

30、35岁,其中男125例,女95例;547例无家族史银屑病患者,年龄分布在3-76岁之间,平均年龄33.10岁,均来自我院皮肤科门诊1997年12月1日至1999年8月31日确诊的病人,病例间无亲缘关系。2、对照组同时选择我院外科住院病人的健康家属(无任何皮肤病)647名作为对照,男378名,女269名,年龄分布在3-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70岁;对照间亦无亲缘关系;病例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二、家庭史的确认除先证者外,其一级或二级亲属中至少还有一位银屑病患者。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在门诊对每位先证者进行详细询问,记录其一般情况、家庭史、发病情况等,以了解先证者

31、一、二级亲属的患病情况(二级以上亲属未统计),对患病亲属进行随访,以确诊是否患病。一级亲属包括先证者的父母、子女及同胞,二级亲属包括先证者祖父母、外祖父母、伯叔、姑舅、侄子女、外甥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针对不同类型论文还应提供一些资料1)临床研究:1)病例来源及选择标准:病例是住院还是门诊病人,或是普查普治;病例选择标准(引用者要注明出处,自订者要说明根据),诊断及分型标准,分型分组标准(应考虑随机分配和双盲观察)。2)一般资料:病人例数、性别、年龄、职业、病程、病因、病情、病型,主要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结果,临床或病理诊断依据,观察方法与指标等,对病例摘要可不写姓名和住院号,内容包

32、括:主诉、现病史、重要的有意义的家族史和既往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其他特殊检查结果,住院经过,治疗方法和疗效等。3)治疗方法:如药物名称、剂量、剂型、使用方法及疗程、生产厂及出厂日期(批号)等。如为手术治疗则需写出手术名称、术式、麻醉方法等。4)疗效观察项目及疗效标准:如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现代医学器械检查、病理检查、观察方法与指标、疗效标准(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死亡2)实验研究:1)实验条件:动物名称、种系、品系、数量、来源、性别、年龄、身长、体重、健康状况、分组标准和方法、手术和标本制备过程,实验、观察、记录的手段、方法及注意事项。2)实验方法与质量:感染接种方法,仪器种类及其精

33、密度、测定结果,描记图像,试剂种类、规格、来源、成分、纯度、浓度、配制、操作方法及过程,生产单位、出厂日期及批号等。3)其他:季节、室温、湿度以及其他条件等3)现场调查研究:要阐明何时、何地进行本次调查,设计类型是队列研究、病例对照研究或现况调查,随机抽样的方法,样本量大小的估计。调查对象是普通人群或高危人群,甚至病人。如果调查对象为病例,则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诊断标准,还需注明病例来自医院还是从普查中获得。由于资料来源能反映调查结论的可信性,所以应实事求是的详尽叙述,使读者可以从中判定该文是否有进一步阅读价值及结论的可靠性。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测及其统计方法。实验室检测应介绍使用的方法、步骤、试剂来

34、源、批号及诊断标准,如果应用新的方法则应介绍具体操作过程。统计方法如果是众所周知,则毋须详述,如果采用新的统计方法,应介绍计算公式,引自文献等,使读者了解应用是否确切(六)结果要求如实具体交待经审查核对后用统计学处理的实验观察数据资料,而不要求把原始数据全部写出。主要介绍全部的发现及数据,是论证的重要依据。结果的中心内容是经过科学地统计学处理得来的数据,而不是原始数据,更不是原始记录。结果应当客观完整和可靠,所有的结果项目,均要围绕研究主题,有逻辑、有层次地层开,与主题无关的部分,不宜全部列出,但在材料与方法中列出的项目与标准,在结果中必须反映出来,并且要吻合一致。结果是论文的核心,它反映了论

35、文水平的高低及其价值,是结论的依据,是形成观点与主题的基础和支柱,约用全文的1/31/4篇幅书写这部分内容。由结果引发讨论,导出推理。结果的内容包括真实可靠的观察和研究结果,测定的数据,导出的公式,典型病例、取得的图像、效果的差异(有效与无效)、科学研究的理论结论等。对不符合主观设想的数据和结果,应作客观的分析报道。有的医学论文可将实验方法与结果连写。结果部分应根据不同情况分段叙述,可以设小标题,小标题之下亦可再设分标题。结果表达时应注意:数据表达要完整:报告结果的例数与人选研究对象的例数应吻合,剔除例数与剔除理由应交待,失访例数及因其他原因死亡例数也应写清楚,如有数据不全应作解释。如进行两组

36、比较,应列出两组除研究因素以外的其他临床基线情况(baseline),并进行均衡性检验,两组是否可比。科研设计时确定的科研假设主要测量指标,如在结果部分作丁更改应作解释。统计处理注意事项:当相对数的分母太小时,应报道绝对数,如10/20例,而不能只报告50%病例;应用的率和比应正确,选择的各种统计分析方法要正确,复杂的统计分析要作解释;应同时报道95%可信区间(95%CI)诊断试验的研究应报告灵敏度、特异度、预测值、似然比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统计学处理主要使原始数据从难理解变成易于理解,并从原始数据的偶然性中揭示出隐藏在其中的某些必然规律。用统计学处理原始数据时,首先要通过分组将原始数据重新排列,制作频数表,然后算出均数或百分率,并用显著性检验所得的P值来判定其组间差异的意义,以获得包含在原始数据中的信息,其次是用文字或统计图表将它们表示出来。结果的表达形式有表、图、文字3种。统计图比统计表更便于理解与比较,但统计图中不能获得确切数字,所以不能完全代替统计表。图的标题应置于图的下端,图有纵轴和横轴,两轴应有标目,标目应注明单位,横轴尺度自左至右,纵轴尺度自下而上,尺度必须等距,数值一律由小到大,一般纵轴尺度必须从0点起始(对数图及点图等除外),图中用不同线条应注明,图的长、宽比例一般以7:5为宜。常用的%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