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纲至爬行纲自测题讲课稿.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49264028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栖纲至爬行纲自测题讲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两栖纲至爬行纲自测题讲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两栖纲至爬行纲自测题讲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栖纲至爬行纲自测题讲课稿.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两栖纲至爬行纲自测题-两栖纲至爬行纲自测题一、填空(44分)1、蛙的发育要经过变态,其幼体称,完全生活于水里,以等为食。2、蛙的身体区分为、和三部分。吻端有一对外鼻孔,其上有能开闭的。头的两侧具一对眼,具上下,下眼睑的上方有折叠着的透明的,它能上下移动,这是与陆上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眼的后方有一圆形的为的一部分。3、蛙的前肢短小,具四指,无,后肢长大具趾,趾间具,适于游泳,指趾间无。特别是生殖季节,雄蛙前肢第一指内侧膨大加厚为或称,与抱对有关。4、两栖类的皮肤,富有回厚。5、两栖类皮肤由表皮层和真皮层组成

2、。真皮层源于胚层,是由组织构成的。分二层,上层为分布有、和;下层为、组织构成,内有数月非常多的,能够吸收溶解于皮肤表面的,所以具有功能。蛙的皮肤与皮下组织未固着的地方称。6、黑斑蛙具枚颈椎,放荐椎。7、黑斑蛙属枚椎骨的椎体为型,第8椎骨的椎体为。8、尾蛙骨愈合成,不分节。9、黑斑蛙的肩带(上肩胛骨)通过与脊柱相连,而鱼则不同,鲫鱼的肩带直接与相连。10、从两栖类开始有胸骨,它由、和软骨质的组成,无,故虽有胸骨,但不与脊柱形成胸廓。11、腺带通过和脊柱相连。12、黑斑蛙整个肌肉系统的分布现象已经消失,只在,仍可见到分布现象的痕迹。13、黑斑口咽腔的结构比较复杂,具有,口腔顶有两行,都齿,咀嚼机能

3、,只有防止食物外滑的功能。舌类分叉伸向后方。14、口腔内有分泌粘液的腺有而无消化功能,口腔内还有1对,1对,1对(雄性)和绦纵裂的。15、初形蝌蚪用呼吸,后来用呼吸,成体用呼吸,(称式呼吸),另一种方式,即在和暖的季节,用呼吸。16、黑斑蛙的心脏,位于内,由、和四部分组织。17、黑斑蛙的心房接受由肺静脉返回的血,右心房接受由返回的缺氧血。18、动脉圆锥偏于心室右边,在其基部和心室相接处,有三块其作用可防止从心室压出的血流逆流,动脉圆锥内有一纵行的。在分配由心脏发出的含氧量不同的血液流入起着重叠的作用。19、两栖类具条体动脉号。20、门静脉包括和。21、蛙的淋巴系统很发达,包括有、和等结构,淋巴

4、管是输送的管道。淋巴液是血液的部分血浆透过血管壁滤入组织间隙去(红细胞不能透过)的液体。22、脾脏虽位于肠系膜上,但其功能是属于范围。其主要功能是破坏,吸收和驱除混入血液中的以及产生等。23、两栖类大脑半球的顶部,底部和侧部神经细胞构成的大脑皮层,但其作用主要司,称为。24、蛙间脑顶部有一个不发达的,间脑底部有明显,其下为有,小脑。25、蛙的视觉调节较为完善,具有,能于晶体向前移动,以调节焦距,这与高等脊椎动物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形状以改变焦距的方法不同。26、蛙的中耳开口于眼后的表面上,其上盖有一层薄膜,称,其内侧为腔,(),腔向内的一端借狭窄的管(管)与口腔相通。其主要功能是。27、蛙鼻腔的鼻

5、粘膜上有,嗅神经分布上膜上,鼻腔以与外界是相通,以与口腔相通,因而鼻腔不仅是器官,而且又是空气进出的通道。28、雄蛙的中肾管有功能。29、蛙的排泄器官为。30、雌雄蛙生殖腺前方均有体,为黄色指状突起,内含大量脂肪,为结构。31、蛙卵外色,遇水且彼此相连,结成大团的卵块。32、古两栖类是由古代某些进化而来的,证据是,在泡盆纪晚期的地层中已找到一种古两栖类的坚头类叫,是现在已知最原始的坚头类。在它的身上具有鱼类和两栖类的双重性质。33、蜥蜴的身体分为、和五部分。34、蜥蜴皮肤,缺乏,具有来源于角质鳞。皮肤失去呼吸功能,而且增强个坚硬性,这对于在陆地生活和减少体内水分蒸发具有重要作用。35、蜥蜴的第

6、一颈椎为,其前面有关节面与头骨的相关节;第二颈椎为,其前面有一齿状突伸入第一颈椎中。36、蛇不具骨,其功骨有较大的活动性,并借支配活动。37、蜥蜴大、小肠交界处有雏形的,与消化植物纤维有关。大肠及泄殖腔均具有的功能,这对减少体内水分散失和维持水平衡具有重要意义。38、蜥蜴心房完全分开,心室也有,减少了多氧血和氧血的混合。鳄鱼心室中的隔膜完整,仅有孔。39、爬行类具对脑神经。40、晰蜴的听觉发达,除具有内耳和中耳外,鼓膜内陷,出现了雏形的。蛇类适应于穴居生活,其、和均退化,声波沿地面通过头骨的传导到骨,使感觉。41、蜥蜴的上颌骨伸入鼻腔中,将鼻腔分为上部和下部,上部粘膜内有许多感觉细胞,为真正的

7、部;下部是与相连。蜥蜴和蛇的大分发达,开口于口腔顶部,而不与鼻腔相通,有感觉进入口腔内食物滋味作用。二、选择题(7分)1.蛙类的耳柱骨来源于A.方骨B.关节骨C.舌颌骨D.角舌骨2.下列属于同源器官的是A.盾鳞与牙齿B.盾鳞与骨鳞C.骨鳞与皮肤腺D.皮肤腺与牙齿3.陆生动物的特征是A.颈椎和尾椎的出现B.颈椎和躯干椎的出现C.荐椎和尾椎的出现D.颈椎和荐椎的出现4.大蟾蜍的脑神经是几对A.12对B.10对C.11对D.9对5.两栖类的呼吸方式A.吞咽式B.胸式C.腹式D.胸腹式6.下列选项中为同源器官的是A.鳔和肺B.盾鳞和角质鳞C.盾鳞和鳔D.角质鳞和肺7.羊膜动物成体的肾脏是A.前肾B.中

8、肾C.后肾D.后位肾三、是非题(8分)1.青蛙口腔顶部的颌间隙分泌的粘液具有湿润和消化食物的功能.()2.从两栖纲动物开始出现羊膜卵使胚胎有可能脱离水域而在陆地干燥环境下进行发育.().爬行纲动物均为恒温动物.()4.盲肠位于小肠和大肠的交界处是爬行动物开始出现的,与消化植物纤维有关.()5.爬行动物皮肤特点是皮肤干燥,缺乏腺体.()6.爬行类是从古代两栖类的尖头类演化来的.()7.爬行类的大肠及泄殖腔(以及膀胱)均具有重吸收水分的功能,这对于减少体内水分丢失和维持盐水平衡具有重要意义.()8.恐龙和蛇均属于爬行类.()四、名词解释(12分)1、羊膜卵2、羊膜动物3、固胸型4、弧胸型5、次生腭6、颞窝五、问答题(29分)1、试比较蝌蚪与成体形态结构之不同点。(4分)2、试叙述两栖类初步适应陆地生活的特征及对陆生尚不完善特征。(6分)3、从水生脊椎动物进化到陆生脊椎动物遇到哪些主要矛盾?各类动物是如何解决的.(8分)4、举出6个在爬行动物中首次出现的结构,并阐述其出现的意义(6分)。5、简述爬行动物适应陆生生活的特点(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