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说课讲解.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49254302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 页数:124 大小:3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南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说课讲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4页
中南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说课讲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南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说课讲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南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说课讲解.doc(12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南大学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南大学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检验综合考试大纲本考试大纲由湘雅医学院医学检验系教授委员会于2011年7月7日通过。I.考试性质检验综合是由3门课程(即三本书)组成:1.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2.临床微生物与检验3.临床免疫学与检验。1.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是化学、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应用学科。它是研究器官、组织、人体体液的化学组成和进行着的生物化学过程以及疾病、药物对这些过程的影响,为疾病诊断,病情监测,药物疗效,预后判断和疾病预防等多方面提供

2、信息和理论依据。生物化学检验是将化学的原理和技术应用于生物体液成分的测定,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依据,并为监测疾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提供可靠的指标。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干课程。2.临床微生物与检验是为临床检验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微生物学及其检验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在感染性疾病中通过检验帮助临床诊断或确诊,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密切结合临床提出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在医院感染及传染病的流行情况时,防止微生物产生耐药性及预防起主要作用。3.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是医学检验系主要的专业课程,是应用免疫学理论与技术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免疫学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学科。通

3、过学习将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为学生以后从事科研工作及临床检验工作并对临床检验结果的正确分析打下坚实基础,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的临床应用思维分析能力和对疾病的诊断及防治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一定的科研能力。II.考查目标1.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掌握有关临床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要求考生:着重于对心脏肝胆、肾脏、胃肠胰、骨代谢、神经精神疾病、妊娠及内分泌等的生物化学机制,体液血浆蛋白质、糖、血浆脂蛋白、微量元素、维生素及红细胞等的代谢及生物化学组份变化,病理、生理基础以及生物化学诊断原理的了解,从而掌握以物质分类(血浆蛋白质、糖、脂蛋白、微量元素、微生素、体

4、液等)介绍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以器官(心脏、肝胆、肾、骨代谢、胃肠胰等)或组织损伤的疾病为主的临床生物化学以及包括诊断酶学,TDM等诊断生物化学的某些专题知识。掌握全面质量控制及各类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特点,原理及其选用和实验参数设计。2.临床微生物与检验主要考查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熟悉临床微生物学检验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掌握医学微生物的基本形态结构和生物学特点,掌握检测方法,对检验结果做出正确评价、指导临床分析和诊断。重点是医学微生物特征,基本形态结构及与疾病关系,检验方法及结果分析,药敏试验,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难点是检验操作的某些过程,检验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5、检验结果的方法学评价及某些自动化仪器设备掌握。3.临床免疫学与检验要求掌握免疫学技术、免疫学检验的基本理论及常见免疫性疾病及与免疫相关疾病的检测;熟悉常见免疫性疾病的免疫学特征和免疫学诊断的临床意义:了解免疫学及临床免疫学的发展动态与进展。主要考查目前常用的以及一些新兴的免疫学检测或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操作要领、结果判定、临床应用及其最新进展。其内容包括:免疫电泳技术,免疫原及抗血清的制备技术,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抗血清制备技术,单克隆抗体技术、抗原抗体反应动力学,酶标记免疫技术、免疫组化技术、放射免疫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荧光显技术,生物素一亲和素标记技术,发光免疫技术,金标记技术等以

6、及淋巴细胞分离及计数技术,淋巴细胞功能及吞噬细胞功能检测技术,细胞因子检测技术;同时本课程还将介绍临床重要的与免疫异常相关的疾病如超敏反应性疾病、自身免痒性疾病、免疫增生病及缺陷病、肿瘤及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的免疫学原理、免疫诊断及防治的基本原则。重点掌握免疫学技术原理、操作方法,临床重要的与免疫异常相关的疾病的免疫学诊断方法。难点是免疫学技术原理。.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临床生物化学及检验50分占33.3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50分占33.4临床免疫学及检验50分占33.3.试卷题型结构单

7、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1分,共20小题)判断题20分(每小题1分,共20小题)名词解释40分(每个词4分,共10个名词)简答题40分(每小题8分,共5小题)论述题30分(每题15分,共2个题).考查内容第一本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考试分占检验综合中50分教材:周新,府伟灵主编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4月第4版第一章绪论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了解临床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二)熟悉临床生物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三)掌握临床生物化学在医学中的应用二、教学内容(一)临床生物化学发展简史(二)临床生物化学研究的内容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三)本书的主要内容与使用第二章蛋白质与非蛋白含氮化

8、合物的代谢紊乱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掌握血浆蛋白质及其异常(重点)(二)熟悉氨基酸代谢紊乱(难点)(三)了解核苷酸代谢紊乱(四)熟悉检测方法评价(重点)二、教学内容(一)血浆蛋白质及其异常1、概述:基本概念、研究进展2、血浆蛋白质的功能及分类3、血清蛋白质电泳组分的临床分析4、血浆蛋白质及其异常:前清蛋白;清蛋白;1-抗胰蛋白酶;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2-巨球蛋白;铜蓝蛋白;转铁蛋白;C-反应蛋白;其他血浆蛋白质5、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二)氨基酸代谢紊乱1、概述2、苯丙酮酸尿症3、酪氨酸血症4、含硫氨基酸代谢紊乱5、临床氨基酸营养(三)核苷酸代谢紊乱1、嘧呤核苷酸代谢紊乱2、嘌呤啶

9、核苷酸代谢紊乱(四)检测方法评价1、 血清总蛋白测定2、 血清清蛋白测定3、 血清蛋白电泳4、 其它血清蛋白质的测定氨基酸测定第三章糖代谢紊乱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了解糖尿病的定义及分型,了解血糖的来源与去路(二)掌握血糖的概念及血糖浓度的调节因素(重点)(三)掌握糖尿病其并发症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及方法学评价(重点、难点)(三)熟悉低血糖的概念,几种类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及发病机理(四)熟悉半乳糖血症及糖原累积病的发病机理二、教学内容(一)血糖及血糖浓度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浓度的调节(二)糖尿病1、糖尿病的定义2、糖尿病的分类分型3、几种类型糖尿病的主要特点4、糖尿病的主要代谢紊乱

10、5、糖尿病的诊断.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及方法学评价.糖尿病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三)低血糖症1、新生儿与婴儿低血糖症2、成人空腹低血糖症3、餐后低血糖4、糖尿病性低血糖症5、甲苯磺丁脲耐受试验(四)糖代谢的先天性异常1、半乳糖代谢异常2、糖原累积症第四章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掌握血浆脂蛋白结构与受体(重点)(二)熟悉脂蛋白代谢(难点)(三)了解神经鞘脂代谢(四)掌握脂蛋白代谢紊乱(重点)(五)熟悉脂蛋白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六)了解高脂蛋白血症的预防和治疗(重点)(七)掌握脂蛋白和脂质测定方法学评价二、教学内容(一)血浆脂蛋白结构与受体1、血浆脂蛋

11、白的结构与分类2、血浆脂蛋的特征.脂蛋白受体(二)脂蛋白代谢1、外源性脂质代谢2、内源性脂质代谢(三)神经鞘脂代谢.磷脂概述.神经鞘脂代谢(四)脂蛋白代谢紊乱.高脂蛋白血症分型.继发性高脂蛋白血症(五)脂蛋白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1、概述2、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依据与危险因素3、引起动粥样硬化的脂蛋白4、高密度脂蛋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功能5、代谢综合征(六)高脂蛋白血症的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的治疗目标值.高脂血症的饮食和药物治疗.儿童高脂血症的监测(七)脂蛋白和脂质测定方法学评价1、血浆脂质测定2、血浆脂蛋自测定3、载脂蛋白测定4、血浆脂代谢相关蛋白与酶的测定.脂脂代谢紊乱的相关蛋白基因突变分析.

12、溶酶体疾病实验诊断第五章诊断酶学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了解血清酶学的基本知识(二)熟悉酶促反应动力学(三)掌握血清酶的种类(重点)(四)熟悉酶活性浓度的测定技术(五)了解酶的免疫化学测定(六)熟悉同工酶及其亚型测定(七)掌握临床常用血清酶、同工酶及亚型分析(重点、难点)二、教学内容(一)概述1、血清酶的分类2、血浆特异性酶3、分泌酶4、代谢酶(二)酶促反应动力学1、酶促反应2、酶促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反应条件的选择(三)血清酶1、血清酶的来源与去路2、血清酶变化的病理机制3、血清酶的生理差异(四)酶活性浓度的测定技术1、酶活性浓度的测定2、连续监测法测定酶活性浓度3、工具酶4、血清酶活性浓

13、度测定条件的优化5、酶活性浓度的单位6、临床酶学测定的标准化(五)同工酶及其亚型测定1、概念及分类2、分析方法(六)临床常用血清酶、同工酶及其亚型分析1、转氨酶及其同工酶2、r-谷氨酰转移酶及其同工酶3、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和亚型4、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5、碱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6、酸性磷酸酶及其同工酶7、淀粉酶及其同工酶8、脂肪酶9、胆碱脂酶第六章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代谢紊乱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掌握重要微量元素的代谢、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重点)(二)熟悉维生素的代谢、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难点)(三)熟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检测二、教学内容(一)重要微量元素的代谢、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1

14、、微量元素的概念及分类2、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的代谢、生物学作用:锌、铜、硒、铬、钴、铁、锰等。3、有害的微量元素:铅、汞、镉、铝、砷等。(二)维生素的代谢、生物学作用及临床意义1、维生素的概念及分类2、脂溶性维生素3、水溶性维生素(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检测1、微量元素的检测2、维生素的检测第七章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熟悉体液平衡及其调节(二)掌握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的生化指标和类型(重点、难点)(三)了解体液钠、钾、氯测定(四)熟悉血气分析仪测定原理及其质量控制(五)掌握酸碱平衡紊乱的诊断指标及类型(重点)二、教学内容(一)概述(二)体液平衡1、水平衡2、体液中的

15、电解质(三)体液平衡紊乱1、水平衡紊乱2、钠平衡紊乱3、钾平衡紊乱(四)血气分析血液气体特征H-H公式在血气分析中的应用血中的氧血气分析仪(五)酸碱平衡紊乱1、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2、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3、酸碱平衡紊乱的判断第八章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了解肝脏的解剖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化学功能(二)熟悉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三)掌握黄疸的机制及生化鉴别诊断(重点)(四)掌握肝脏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重点)(五)掌握肝细胞损伤时肝功能实验及临床意义(重点)(六)熟悉肝功能检验项目选择原则与评价(难点)二、教学内容(一)肝脏的解剖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化学功能1、肝脏生物化学代谢2、

16、肝细胞损伤时的代谢改变(二)肝脏的生物转化作用1、生物转化作用的概念及反应类型2、致癌物质的生物转化3、药物的生物转化(三)胆红素与胆汁酸代谢及其异常1、胆红素代谢及其异常2、胆汁酸代谢及其异常(四)肝脏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1、肝硬化的临床生物化学2、乙醇性肝脏损害的生物化学3、肝昏迷的临床生物化学4、胆石症的临床生物化学5、肝癌的临床生物化学(五)肝胆疾病的肝功能实验室检查1、肝脏分泌与排泄功能实验2、代谢性肝功能实验3、肝胆疾病的临床酶学4、肝脏疾病的特殊检查(六)肝功能检验项目选择原则与评价1、肝脏实验室检查的目的2、肝功能实验项目的选择原则与组合3、肝脏功能实验的评价第九章肾脏疾病的生物

17、化学诊断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二)掌握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实验室检查(重点)(三)掌握常见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测定方法和评价(重点)(四)熟悉常见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难点)二、教学内容(一)肾脏的结构与功能1、肾脏的基本结结构及功能2、肾小球滤过功能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转运功能(二)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实验室检查1、肾脏功能的生化检测2、尿蛋白和尿酶检查(三)常见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测定方法和评价1、血、尿中尿素测定2、血、尿中肌酐测定3、血、尿中尿酸测定(四)常见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急性肾小球肾类2、肾病综合征3、糖尿病肾病4、肾小管性酸中毒5、急性肾功能衰竭

18、6、慢性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7、全身性疾病的肾脏损害第十章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了解心脏的解剖生理及病理(二)熟悉冠心病危险因素学说(三)掌握急性心脏损伤生物化学标志物(重点)(四)熟悉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病的生物化学改变(难点)二、教学内容(一)概述1、心脏的解剖和生理2、常见的心脏系统疾病:冠心病、心肌疾病和心力衰竭(二)冠心病危险因素学说1、概述2、与生物化学有关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三)急性心肌损伤生物化学标志物1、传统的心肌酶谱2、心肌肌钙蛋白3、肌红蛋白4、正在探索中的新标志物5、心脏疾病生物化学标志物的临床应用(四)心力衰竭和高血压的生物化学改变1、B钠尿肽

19、2、高血压病的生物化学改变第十一章胃肠胰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自学)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了解胃肠胰的功能(二)熟悉胃肠胰病理生理(难点)(三)掌握胃肠胰疾病的生物化学检查(重点)二、教学内容(一)概述1、胃、肠、胰腺的功能2、胃肠道激素(二)胃肠胰病理生理1、胃粘膜屏障损害与消化性溃疡2、胰腺炎3、营养、吸收和消化不良4、胃肠胰内分泌肿瘤(三)胃肠胰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1、功能检测及临床意义2、胃肠胰疾病时实验室检查的改变3、检测方法与临床意义第十二章骨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诊断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了解钙和磷的代谢及调节(难点)(二)熟悉钙、磷代谢紊乱(三)了解镁代谢及其异常(四)

20、掌握骨代谢异常的临床生物化学(重点)(五)掌握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实验室检查(重点)二、教学内容(一)钙和磷的代谢及调节1、钙、磷的生理功能2、钙、磷的代谢3、钙、磷及骨代谢的激素调节(二)钙和磷代谢紊乱1、钙代谢异常2、磷代谢异常(三)镁代谢及其异常1、镁的生理功能2、镁的代谢及代谢异常(四)骨代谢异常的临床生物化学1、骨代谢标志物2、代谢性骨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五)骨代谢相关指标的实验室检查1、钙、磷、镁的实验室检查2、钙和磷及骨代谢调节激素测定3、骨代谢标志物测定第十三章红细胞代谢紊乱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了解红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二)熟悉成熟红细胞代谢及血红蛋白代谢紊乱(难点)(三)

21、了解溶血机制(四)熟悉自由基与红细胞老化(五)掌握红细胞代谢异常的检测(重点)二、教学内容(一)概述1、红细胞的生成2、成熟红细胞3、红细胞胞质及红细胞膜的组成与结构(二)成熟红细胞的代谢1、红细胞代谢特点2、红细胞代谢途径3、红细胞的氧化还原体系(三)血红蛋白代谢紊乱1、血红蛋白结构及其代谢2、血红蛋白运氧机制3、血红蛋白代谢异常及其相关疾病(四)溶血机制1、能量代谢障碍2、膜结构异常3、酶与蛋白质异常(五)自由基与红细胞老化1、红细胞中自由基的来源2、红细胞的老化3、抗氧化剂的防御作用4、红细胞老化的氧化损伤机制(六)红细胞代谢异常的检测1、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测定2、结合珠蛋白测定3、高铁血

22、红蛋白还原试验4、卟啉测定5、游离红细胞原卟啉测定6、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测定7、亨氏小体测定8、血红蛋白电泳第十四章内分泌疾病的代谢紊乱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了解内分泌激素化学本质、分类及内分泌疾病常用生化检测方法及价值(二)熟悉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难点)(三)掌握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重点)(四)掌握肾上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重点)(五)熟悉性激素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六)熟悉激素检测方法二、教学内容(一)概述1、内分泌调控2、激素化学本质及分类3、内分泌疾病常用生物化学检测及价值(二)下丘脑-垂体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1、下丘脑一垂体内分泌

23、功能及调节2、生长激素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3、生长激素功能紊乱的生物化学诊断4、催乳素瘤的生物化学诊断(三)甲状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1、甲状腺激素的生理、生化及分泌调节2、甲状腺功能紊乱及其生物化学诊断(四)肾上腺功能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1、肾上腺髓质激素及功能紊乱2、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功能紊乱3、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及临床生物化学诊断(五)性激素紊乱的临床生物化学1、性激素的生理和生化2、性腺功能的生物化学检测3、性激素紊乱性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六)激素检测方法及注意事项第十五章神经疾病的代谢紊乱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熟悉神经系统的生物化学特点及神经递质的生物化学基础(二)熟悉神经疾病

24、的生物化学机制及生化改变(难点)(三)掌握神经疾病时一些重要生化指标及意义(重点)二、教学内容(一)概述1、血脑屏障及脑脊液2、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因子及神经抑制因子3、中枢神经递质4、神经组织的生物化学代谢基础5.神经变性病及其生物化学机制(二)中枢神经递质的生物化学1.中枢神经递质分类2.主要中枢神经递质(三)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临床生物化学检验1.常见神经系统疾病(1)、帕金森病(2)、亨廷顿病(3)、阿尔茨海默病(4)、精神分裂症2.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1)、蛋白质检查(2)、酶活力测定(3)、神经递质的检查(4)、基因诊断第十六章妊娠的临床生物化学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

25、点(一)了解胚胎和胎儿的生长发育,胎盘在妊娠中作用,羊水组成及妊娠对母体的影响(二)掌握妊娠的生物化学诊断(重点)(三)熟悉妊娠期的母体疾患(四)熟悉妊娠中的胎儿疾患(五)掌握妊娠相关的实验检测指标评价(重点、难点)二、教学内容(一)正常妊娠1、胚胎和胎儿的发育2、胎盘3、羊水的组成4、妊娠期母体生物化学变化5.妊娠期胎儿生物化学变化(二)妊娠及围产期相关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妊娠及围产期相关疾病2、妊娠及围产期相关疾病的实验诊断指标(三)妊娠及围产期相关疾病的实验诊断检测指标评价1、母体和胎儿的健康状况评价2、胎儿先天缺陷的妊娠母体筛查实验3、胎儿肺成熟度的评价4.妊娠时母体的一些疾病5、实

26、验室检查的注意事项第十七章体液肿瘤标志物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了解肿瘤标志物的发展(二)熟悉肿瘤标志物的含义、分类及临床应用(难点)(三)掌握常用的肿瘤标志物性质及临床应用价值(重点)二、教学内容:(一)概述1、肿瘤标志物的发展史2、肿瘤标志物的概念3、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范围(二)酶类肿瘤标志物1、ALP;2、LD;3、NSE;4、PSA;5、GST;6、r-GT(三)激素类肿瘤标志物1、CT;2、hCG;3、CA及激素受体(四)胚胎抗原类肿瘤标志物1、AFP;2、CEA(五)特殊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1、CK;2、TPA及TPS;3、SCCA;4、铁蛋白(六)糖蛋白抗原类肿瘤标志物1、

27、CA125;2、CA15-3;3、CA27-29;4、CA5495、CA19-9;6、CA50;7、CA242;8、CA72-4(七)癌基因蛋白类肿瘤标志物1、ras基因蛋白2、myc基因蛋白3、erbB-2基因蛋白4、P53抑癌基因蛋白5、bcl基因蛋白(八)其它肿瘤标志物1、SA及ST2、多胺(九)临床应用的几个问题1、肿瘤标志物的评估2、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3、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第十八章自由基与代谢紊乱(自学)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了解基础知识(二)熟悉自由基的生物学作用(三)掌握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作用(重点)(四)熟悉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难点)(五)掌握自由基与

28、疾病的相关性(重点)(六)熟悉自由基的检测二、教学内容(一)基础知识1.自由基与活性氧2.自由基的产生3.自由基的性质4.自由基的相互转变(二)自由基的生物学作用1与重要生物活性物资合成的关系2.解毒作用3.参与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作用(三)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作用1.脂质过氧化作用对机体的损害作用2.蛋白质过氧化作用对机体的损害作用3.糖基化氧化作用对机体的损害作用4.自由基对核酸和染色体的损伤(四)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1.抗氧化酶2.脂溶性抗氧化物质3.水溶性小分子抗氧化物质4.蛋白质吸性抗氧化物质(五)自由基与疾病的相关性1.氧自由基生成过多引起的病理变化2.清除氧自由基能力减弱引起的病理变

29、化3.呼吸爆发与疾病的相关性4.活性氧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5.自由基与动脉粥样硬化6.自由基与细胞凋亡(六)自由基的检测第十九章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基因诊断(自学)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一)了解基因诊断技术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基因诊断策略(难点)(二)掌握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基因诊断(重点)二、教学内容(一)基因诊断技术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基因诊断策略1.测序技术.毛细管电泳及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基因芯片技术.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基因诊断策略(二)遗传代谢性疾病的基因诊断.苯丙酮酸尿症.酪氨酸血症.半乳糖血症.糖原累积病.家族性高脂蛋白血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第二十章治疗药物浓度监测一、目的要求及重点、难

30、点(一)掌握治疗药物浓度监测的概念;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在给药方案个体化中的作用(重点)(二)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难点)(三)熟悉血药浓度与药效的关系(四)掌握几种重要药物的测定及有效浓度范围(重点)(五)熟悉使用TDM时应考虑的因素,标本的处理、检测技术及临床应用(六)了解相关的药代动力学及其参数的应用二、教学内容(一)绪论1、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2、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二)药物代谢动力学基础及有关参数的应用1、药动学模型2、单室模型一级消除动力学3、非线性动力学消除(三)治疗药物监测依据1、药效学原因2、药动学原因(四)治疗药物监测标本及预处理1、常用标本及收集2、取样时间及样品预处理(

31、五)药物浓度测定常用技术及评价1、光谱法2、色谱法3、免疫化学法4、其他技术(六)进行药物浓度监测的主要药物1、强心甙类2、抗癫痫药3、环孢素4、茶碱5、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药6、氨基甙类抗生素7、抗心律失常药(七)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应用四、为原本科生上课的学时与内容:(未含“自学”的)名称学时绪论2蛋白质以及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代谢紊乱6糖代谢紊乱6血浆脂蛋白及其代谢紊乱6诊断酶学8微量元素与维生素的代谢紊乱2体液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2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6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2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标志物2骨代谢异常的生物化学诊断2神经疾病的生物化学2妊娠的临床生物化学2体液肿瘤标志物6治疗药物

32、浓度监测2注:考试范围主要为原本科生上课的内容,标有“自学”的不在考试范围内。第二本书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考试分占检验综合中50分教材:倪语星主编:临床微生物学与检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第四版)绪论一、目的要求(一)掌握微生物、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二)熟悉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三)了解微生物学的进展与展望。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一)微生物、微生物学与医学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二)临床微生物学的任务及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三)微生物学的进展与展望。第一章微生物与感染一、目的要求(一)熟悉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二)掌握微生物的致病性。(

33、三)熟悉感染的临床征象:病征与病状。二、教学时数自学三、教学内容(一)感染性疾病的基本概念:1.感染性疾病;2.感染性疾病类型。(二)微生物的致病性。(三)感染的临床征象:病征与病状1.病程发展阶段;2.感染性疾病类型。第二章细菌感染的实验诊断一、目的要求(一)掌握临床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的要求。(二)掌握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三)掌握细菌的形态学检查。(四)掌握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五)掌握细菌代谢产物的检验与鉴定。(六)掌握细菌感染的血清学检测。(七)熟悉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八)熟悉细菌L型的检测。二、教学时数6学时。三、教学内容(一)临床感染性疾病实验诊断的要求:1.诊断对

34、象与诊断目的;2.诊断实验选择;3.常用诊断流程。(二)临床标本的采集与处理:(重点)1.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2.标本处理。(三)细菌的形态学检查:(重点)1.不染色细菌标本的检查;2.细菌着色标本的检查。(四)细菌的分离培养与接种技术:(重点)1.基本条件;2.培养基;3.细菌的接种与分离技术咨询;4.细菌培养方法。(五)细菌代谢产物的检验与鉴定:(难点)1.细菌毒素的检测;2.细菌生化反应的鉴定;(六)细菌感染的血清学检测:(重点)1.血清学鉴定;2.血清学检测。(七)细菌感染的分子生物学检测:(难点)1.核酸杂交;2.PCR。(八)细菌L型的检测:1.细菌L型培养基的制备;2.细菌L型的

35、检验程序及检验方法。四、自学内容动物实验第三章真菌感染的实验诊断一、目的要求(一)熟悉真菌的基本特性。(二)掌握临床标本的采集及检验程序(三)熟悉真菌检验。二、教学时数0.5学时。三、教学内容(一)真菌的基本特性:(重点)1.真菌的形态特点;2.真菌菌落特点。(二)临床标本的采集及检验程序:1.临床标本的采集;2.真菌的检验程序。(三)真菌检验:1.标本直接检查;2.真菌的分离培养。第四章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一、目的要求(一)掌握标本采集与运送。(二)掌握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三)熟悉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二、教学时数1.0学时。三、教学内容(一)标本采集与运送:(重点)1.标本的采集;2.标本

36、的运送与保存。(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难点)1.病毒分离鉴定的一般程序;2.病毒的分离;3.病毒的鉴定。(三)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1.形态学检查;2.病毒抗体检测;3.早期抗体检测;4.病毒核酸检测;5.病毒检验的结果评价。第五章细菌的分类与命名一、教学目的(一)了解细菌的分类学。(二)了解细菌的分类方法。(三)细菌分类系统。二、教学时数自学。三、教学内容细菌分类学:1.基本概念;2.分类等级;3.细菌命名法。四、自学内容(一)细菌的分类方法。(二)细菌分类系统。第六章球菌一、目的要求(一)熟悉葡萄球菌属。(二)熟悉链球菌属。(三)熟悉肠球菌属。(四)熟悉奈瑟菌属和布兰汉菌属。二、教学时数3

37、.0学时。三、教学内容(一)葡萄球菌属:1.分类;2.临床意义;3.微生物特性;4.微生物检验。(二)链球菌属:1.分类;2.临床意义;3.微生物特性;4.微生物检验。(三)肠球菌属:1.分类;2.临床意义;3.微生物特性;4.微生物检验。(四)奈瑟菌属和布兰汉菌属:1.分类;2.临床意义;3.微生物特性;4.微生物检验。第七章肠杆菌科一、目的要求(一)熟悉肠杆菌科的概述。(二)熟悉埃希菌属。(三)熟悉沙门菌属。(四)熟悉志贺菌属。(五)了解耶尔森菌属。(六)了解枸橼酸菌属。(七)了解克雷伯菌属。(八)了解肠杆菌菌属,多源菌属,哈夫尼菌属。(九)了解沙雷菌属。(十)了解变形杆菌菌属,普罗威登菌

38、属,摩根菌属。(十一)了解菌科中的其他菌属。二、教学时数6.0学时。三、教学内容(一)概述:(重点,难点)1.分类与命名;2.临床意义;3.共同特征;4.微生物检验。(二)埃希菌属:1.分类与命名;2.临床意义;3.微生物学特征;4.微生物检验。(三)沙门菌属:1.分类与命名;2.临床意义;3.微生物学特征;4.微生物检验。(四)志贺菌属:1.分类与命名;2.临床意义;3.微生物学特征;4.微生物检验。四、自学内容(一)了解耶尔森菌属。(二)了解枸橼酸菌属。(三)了解克雷伯菌属。(四)了解肠杆菌菌属,多源菌属,哈夫尼菌属。(五)了解沙雷菌属。(六)了解变形杆菌菌属,普罗威登菌属,摩根菌属。(七

39、)了解菌科中的其他菌属。第八章弧菌科一、目的要求(一)熟悉弧菌属。(二)了解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二、教学时数2.0学时。三、教学内容弧菌属:1.分类;2.霍乱弧菌;3.副溶血性弧菌。四、自学内容气单胞菌属和邻单胞菌属。第九章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一、目的要求(一)熟悉铜绿假菌单胞菌。(二)熟悉军团菌属。二、教学时数2学时。三、教学内容(一)铜绿假菌单胞菌。(二)军团菌。四、自学内容其他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第十章寄养菌及人兽共患病原菌一、目的要求(一)熟悉寄养菌。(二)了解人兽共患病原菌。二、教学时数1.0学时。三、教学内容寄养菌:1.嗜血杆菌属;2.鲍特菌属。四、自学内容人兽共患病原菌。第十一章

40、革兰阳性需氧菌一、目的要求(一)熟悉炭疽芽胞杆菌。(二)了解蜡样芽胞杆菌。(三)了解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和红斑丹毒丝菌。(四)熟悉阴道加特纳菌。二、教学时数1.0学时。三、教学内容(一)炭疽芽胞杆菌:1.分类;2.临床意义;3.微生物学特征;4.微生物检验。(二)阴道加特纳菌:(重点)1.分类;2.临床意义;3.微生物学特征;4.微生物检验。四、自学内容(一)蜡样芽胞杆菌。(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和红斑丹毒丝菌。第十二章棒状杆菌一、目的要求(一)熟悉分类与命名。(二)掌握棒状杆菌。(三)了解其他棒状杆菌。二、教学时数1学时。三、教学内容(一)分类与命名。(二)白喉棒状杆菌:(重点)1.临床意义;

41、2.微生物学特征;3.微生物检验。四、自学内容其他棒状杆菌。第十三章分枝杆菌属一、目的要求(一)熟悉分类与命名。(二)掌握结核分枝杆菌。(三)了解非典型分枝杆菌。(四)熟悉麻风分枝杆菌。二、教学时数2.0学时。三、教学内容(一)分类与命名。(二)结核分枝杆菌:(重点)1.分类;2.临床意义;3.微生物学特征;4.微生物检验。(三)麻风分枝杆菌:1.临床意义;2.微生物学特征;3.微生物检验。四、自学内容非典型分枝杆菌。第十四章放线菌属与诺卡菌属一、目的要求(一)了解放线菌属。(二)了解诺卡菌属。四、自学内容(一)放线菌属。(二)诺卡菌属。第十五章厌氧菌一、目的要求(一)熟悉概述。(二)熟悉厌氧

42、性细菌的检验。(三)了解厌氧球菌。(四)了解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五)了解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六)熟悉梭状芽胞杆菌属。二、教学时数4.0学时。三、教学内容(一)概述。(二)厌氧性细菌的检验:(难点)1.标本的采集与运送;2.检验程序;3.检验方法。(三)梭状芽胞杆菌属。1.破伤风杆菌;2.产气夹膜杆菌;3.肉毒杆菌;4.艰难杆菌。四、自学内容(一)厌氧性球菌。(二)革兰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三)革兰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第十六章弯曲菌属和螺杆菌属一、目的要求(一)熟悉弯曲菌属。(二)熟悉螺杆菌属。二、教学时数2.0学时。三、教学内容(一)弯曲菌属:1.分类;2.临床意义;3.微生物学特

43、征;4.微生物检验。(二)螺杆菌属:1.分类;2.临床意义,3.微生物学特征;4.微生物检验。第十七章螺旋体一、目的要求(一)熟悉分类与命名。(二)熟悉钩端螺旋体。(三)了解疏螺旋体。(四)熟悉密螺旋体。二、教学时数2.0学时。三、教学内容(一)分类与命名。(二)钩端螺旋体:1.临床意义;2.微生物学特征;3.微生物检验。(三)密螺旋体:(难点)1.临床意义;2.微生物学特征;3.微生物检验。四、自学内容疏螺旋体。第十八章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一、目的要求(一)熟悉支原体。(二)熟悉衣原体。(三)熟悉立克次体。二、教学时数2.0学时。三、教学内容(一)支原体:1.分类与命名;2.肺炎支原体;3.解脲脲原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