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_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4916757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_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1_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_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_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2节染色体变异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doc(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染色体变异 (20分钟70分)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2020宝鸡高一检测)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猫叫综合征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B.染色体上不含致病基因的个体不可能患遗传病C.染色体倒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没有不利影响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解决植物远缘杂交所得杂种不育的问题2.(2020宝鸡高一检测)当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中一条染色体片段多于另一条染色体时,那么在配对时就会有一部分片段无法配对而形成弧状结构,如图所示。若正常体细胞内等位基因A、a位于该对染色体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出现弧状结构的原因是染色体的结

2、构变异B.1号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一定多于2号染色体C.1号染色体上可能不存在A(或a)D.2号染色体上可能存在2个A(或a)3.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引起生物性状的变化,下列对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产生新基因B.一定导致基因的数量发生变化C.可能导致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变化D.使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发生基因重组4.某个体染色体组成为AaBb,下列叙述合理的是()A.A、a(或B、b)代表两条非同源染色体B.B与b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互换一般属于易位C.若A、B之间发生了染色体片段的互换,该个体不可能产生正常配子D.若该个体为单倍体,其很可能是可育的5.如图是甲、乙两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

3、体情况示意图,则甲、乙两种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可依次表示为()A.甲:AAAaBBBB乙:AAaBBbB.甲:AaBb乙:AAaBbbC.甲:AaaaBBbb乙:AaBBD.甲:AaaBbb乙:AAaaBbbb6.(2020衡阳高一检测)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有丝分裂后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A.B.C.D.7.自然界的生物绝大多数是二倍体,但也存在单倍体、多倍体等生物。正常情况下,这些生物的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一定会发生的变化是()A.姐妹染色单体数加倍B.染色体组数加倍C.同源染色体数加

4、倍D.染色体组型加倍8.培育矮秆抗锈病小麦新品种的方法如下:高秆抗锈病小麦、矮秆易染锈病小麦F1雄配子幼苗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下列有关该育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过程为减数分裂B.过程为单倍体育种C.过程不必经过受精作用D.过程可以使用秋水仙素处理9.(2020双鸭山高一检测)下列有关染色体组、单倍体和多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水稻(2n=24)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B.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不是三倍体C.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植株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每个都包含番茄和马铃薯的各一条染色体D.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

5、是可育的单倍体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5分)10.(10分)(2020天津高一检测)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的问题:玉米的高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如图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1)利用方法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这种植株由于,必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如图所示的三种方法()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其原因是。(2)用方法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

6、Rr的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F2植株中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共有种,这些植株在全部F2中的比例为。若将F2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11.(15分)单体是指某对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其染色体条数可以用2n-1来表示。我国从加拿大引进了“中国春”(小麦品种)单体系统。小麦有21对同源染色体,所以,“中国春”单体系统中共有21种不同的单体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1)从可遗传变异的类型来看,单体属于变异,鉴定此种变异最简便的方法是。(2)中国农科院的科学家利用“中国春”单体系统和本地“京红1号”小麦杂交并选育,培育出了

7、中国自己的“京红1号”单体系统,具体方法如下:将“中国春”单体系统作为母本,“京红1号”作为父本,逐一进行杂交,再逐株鉴定杂种F1的核型(染色体组成)。将后代F1中的单体植株作为母本,继续与(填“京红1 号”或“中国春”)杂交,得到子代后再筛选出单体植株作为母本,按相同方法连续杂交58次,基本上可以选出纯合或接近纯合的“京红1号”单体系统。(3)从染色体数量上来看,单体植株可以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理论上应为,但是从上述实验过程中发现,如果将单体植株作为父本,则后代中单体植株所占的比例只有2%,以单体作为母本,则后代中单体植株所占的比例约为38%,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10分钟30分)1

8、.(6分)一只突变型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的合理解释是()A.该突变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雄配子致死B.该突变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C.该突变为X染色体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D.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的产生,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2.(6分)(2020山东等级考)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末端缺失的染色体因失去端粒而不稳定,其姐妹染色单体可能会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如图所示。若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

9、出现“染色体桥”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不考虑其他变异,关于该细胞的说法错误的是()A.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B.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会发生改变C.其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上连接了非同源染色体片段D.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3.(18分)罗汉果甜苷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它分布在罗汉果的果肉、果皮中,种子中不含这种物质,而且有种子的罗汉果口感很差。为了培育无子罗汉果,科研人员先利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罗汉果,诱导其染色体加倍,得到如表所示结果。分析回答:处理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数/株处理时间/d成活率/%变异率/%滴芽

10、尖生长点法0.053051001.280.186.424.30.274.218.2(1)在诱导染色体加倍的过程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是。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处理的对象,理由是。(2)上述研究中,自变量是,因变量是。研究表明,诱导罗汉果染色体加倍最适宜的处理方法是。(3)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确认罗汉果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最直接的证据。首先取变异植株幼嫩的芽尖,再经固定、解离、和制片后,制得鉴定植株芽尖的临时装片。最后选择处于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数目统计。(4)获得了理想的变异株后,要培育无子罗汉果,还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十三染色体变异【基础达标】1.D2.A3.C染色体结构变异不产生新基因,也不引起基因重

11、组。染色体结构变异引起性状的变化,是因为它可能导致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了变化。4.DA、a代表同源染色体,A错误。B、b之间染色体片段的互换一般属于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B错误。A、B之间染色体片段互换后,该个体仍然可以产生ab这种正常配子,C错误。若该个体的亲本为同源四倍体,该个体虽然为单倍体,但由于同源染色体成对,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可以正常联会,所以仍然具有可育能力,D正确。5.A从图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可以看到甲图中有4个染色体组,乙图中有3个染色体组。6.C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中,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未分开,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

12、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每极各有2个染色体组,即共有4个染色体组,正确,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和后期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均未分开,细胞中均有2个染色体组,均正确。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每极各有1个染色体组,即细胞中共有2个染色体组,正确。7.B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数加倍,A错误,B正确。有丝分裂中无同源染色体的变化,C错误。染色体组型指一个生物体内所有染色体的大小、形状,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组型不变,D错误。8.B过程是杂合子一代产生雄配子的过程,所

13、以需要经过减数分裂才能得到,A项正确。过程表示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属于单倍体育种的一个环节,B项错误。过程表示花药离体培养,不经过受精作用,C项正确。过程可以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抑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形成纯合子,D项正确。9.C水稻(2n=24)属于二倍体,其一个染色体组有12条染色体,A正确。普通小麦的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细胞中含三个染色体组,但因为是配子发育而成的个体,所以是单倍体而不是三倍体,B正确。番茄和马铃薯体细胞杂交形成的杂种植株细胞中含六个染色体组,C错误。骡是马和驴的生殖细胞结合生长发育形成的个体,分别具有马和驴的一组

14、染色体,是不可育的;而雄蜂是由蜂后的生殖细胞发育而来的,只具有一组染色体,经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的雄配子,是可育的,D正确。10.(1)花药离体培养长势弱小且高度不育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2)53/44/2711.(1)染色体数目(或染色体)显微镜下观察(2)京红1号(3)正常配子(n)缺一条染色体的配子(n-1)=11缺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存活率稍低于正常卵细胞,而缺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存活率远低于正常精子【能力提升】1.B突变型雌果蝇的后代中雄性有1/2死亡,说明该雌性果蝇为杂合子,该突变可能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若含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则子代中会出现一种表现型,且不会引起雌、雄个体数

15、量的差异;如果该突变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相关基因用D、d表示,则子代为1XDXd(突变型)1XdXd(野生型)1XDY(死亡)1XdY(野生型)。若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的产生,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则子代中会出现一种表现型,且不会引起雌、雄个体数量的差异。2.C本题主要考查染色体变异。着丝点分裂后向两极移动时出现“染色体桥”结构,因此可在分裂后期观察到“染色体桥”结构,A项正确;在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桥”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发生断裂,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移到细胞两极,其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不发生改变,B项正确;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在一起,着丝点分裂后出

16、现“染色体桥”结构,其子细胞中染色体上不会连接非同源染色体片段,C项错误;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染色体桥”结构在分裂时,在两着丝点间任一位置可能发生断裂,形成的一条子染色体可能携带有2个相同基因,移到细胞一极,若该细胞基因型为Aa,可能会产生基因型为Aaa的子细胞,D项正确。3.【解析】(1)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细胞不能正常分裂,复制后的染色体不能平均分配,而是保留在同一细胞中。选取芽尖生长点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是这些部位的细胞分裂旺盛。(2)分析表格,可推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秋水仙素溶液浓度;因变量是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用0.1%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芽尖生长点,幼苗成活率和变异率均较高,适于诱导染色体加倍。(3)鉴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需用到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知识,其步骤是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最清晰的时期是中期。(4)若要培育无子罗汉果,可参考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方法。答案:(1)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芽尖生长点细胞分裂旺盛,易变异(2)秋水仙素的浓度处理植株的成活率和变异率以0.1%的秋水仙素滴芽尖生长点(3)漂洗、染色有丝分裂中期(4)用四倍体罗汉果与二倍体杂交,获得三倍体无子罗汉果-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