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基于GSM-R的铁路通信网络设计.pdf

上传人:赵** 文档编号:4913866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34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刊】基于GSM-R的铁路通信网络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期刊】基于GSM-R的铁路通信网络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刊】基于GSM-R的铁路通信网络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刊】基于GSM-R的铁路通信网络设计.pdf(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 7 卷第3 期电子设计工程2 0 0 9 年3 月V 0 1 1 7N o 3E l e c t r o n i cD e s i g nE n g i n e e r i n gM a r 2 0 0 9I I基于G S M R 的铁路通信网络设计姚晓宁(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 7 1 0 0 2)摘要:G S M R(G S MF o r R a i l w a y)是为铁路通信设计的综合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采用G S M R 理论。完成兰州至格尔木段的通信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设计,能够双网络覆盖整个线路。有效解决G S M R 网络中常出现的问题诸如信道拥塞率高、呼叫成功率低等。关键

2、词:G S M R;G S M;基站控制器;信道;无线网络中图分类号:T P 3 9 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0 0 6-6 9 7 7(2 0 0 9)0 3-0 0 7 4-0 3D e s i g no fr a i l w a y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n e t w o r kb a s e do nG S M RY A OX i a o n i n g(H e b e iU n i v e r s i t y,B a o d i n g0 7 1 0 0 0,C h i n a)A b s t r a c t:G S M-R(G S MF o rR

3、a i l w a y)i sd e s i g n e ds p e c i f i c a l l yf o rr a i l w a y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 s-s p e c i ei n t e g r a t e dd i g i t a lm o b i l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y s t e m s n i sa r t i c l ea p p l i e st h ek n o w l e d g eo fG S M-Rt h e o r y c o m p l e t e dt h ed i g i t a

4、 lm o b i l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y s t e md e s i g no ft h es e c t i o nf r o mL a n z h o ut oG o l m u d c o v e r i n gt h ew h o l ec i r c u i tw i t hp a i r so fn e t w o r k A n dt h i sd e s i g ns o l v e st h ep r o b l e m sw h i c ho f t e nt u r nu pi nt h ed i g i t a lm o b

5、i l ec o m m u n i c a t i o ns y s t e m,s u c ha st h eh i g hc o n g e s t e dr a t eo fc h a n n e la n dc a l l i n go u tS u c c e s sr a t el o we f f e c t i v e l ya n d8 0o n K e yw o r d s:G S M-R;G S M;b a s es t a t i o nc o n t r o l l e r;c h a n n e l;w i r e l e s sn e t w o r k,一务质

6、量达到最低阈值时,特别是与E R T M S(欧洲铁路运输管一理系统)和E T C S(欧洲铁路控制系统)有关的数据将被中断G S M R 是为铁路通信设计的综合专用数字移动通信系从而导致列车不必要的停车或减速因此需要采用双网覆盖统,它是在G S M 蜂窝系统的基础上增加调度通信功能和适系统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 1。用于高速环境下的要素,可满足国际铁路联盟提出的铁路专2 1 无线网络部分用调度通信要求I“。在G S M R 网络设计中,应用G S M R 理论,(1)无线网络的场强覆盖场强覆盖往往与具体的地理提高了铁路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并解决了信道拥塞率高、呼位置分布有关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和

7、基站的实际情况进行叫成功率低等问题。降低网络建设成本。调整。采用提高基站的发射功率增加天线挂高调整天线水2G S M R 网络量苎!窑雾兰簇喜萋裹誓鎏蓁奎鋈凳薹丢囊篙警姜纂三罢G S M R 网络主要包括无线网络、交换网络及有线传输网布,可采用双扇区型基站。每个区1 8 0 0:天线采用单极化3d B络,其中无线网络包括核查基站参数,规划频率划分位置波瓣宽度为9 0 0 的高增益定向天线两天线相背放置最大辐区确定话务负荷、阻塞率、基站天线角度、发射功率等参数射方向与高速路方向一致。如果沿路方向话务量很低。考虑到以及降低同频干扰和非同频干扰等;而交换网络则包括确定设备成本。采用全向天线变形的双向

8、天线,双向3d B 波瓣宽基站频率、小区参数(C D D)和越区切换参数等 2 1。度为7 0 0,最大增益为1 4d B,如H T S X-0 9 1 4 型天线t 4 t。G S M R 核心网络采用二级网络结构。即设立移动业务大(2)无线参数设王在G S M R 网络中,与无线设备和接区汇接中心(T M S C)和本地业务端局(M S C),汇接中心之间网口有关的参数最能影响网络的服务性能,其中包括小区选状网连接。小区一般设置是在沿路轨方向安装定向天线。形择、控制信道、无线测量、功率控制、切换控制等参数,这些参成沿路孰的椭圆形小区;在话务量较大但火车速度较低的编数对小覆盖,信令流量分布、

9、网络业务性能等具有重要影组站内可采用扇形小区覆盖;而人口密度低的低速路段和轨响。调整无线参数的基本原则是综合考虑实际无线信道特道交织处则采用全向小区覆盖。每个小区有一个或几个基站性、话务量特性和信令流量承载情况,充分利用现有的无线收发信机,数目的多少由话务量决定。资源通过业务量分担方式均匀全网的业务量和信令流量。列车时速超过1 4 0k m h,采用G S M 信号,可降低通信质(3)话务量设置其目的是预先尽可能均衡移动通信网量,提高误码率。而误码率的增加会降低话音质量,甚至当服的话务量,使其整个网络业务负荷均匀,尤其是在一些人口收稿日期:2 0 0 8 一1 2 一1 2稿件编号:2 0 0

10、 8 1 2 0 3 6密集的商业区,优化话务量时应注意交换机阻塞。作者简介:姚晓宁(1 9 8 3 一),男,河北保定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通信信息系统。-7 4-万方数据姚晓宁基于G S M R 的铁路通信网络设计(4)重壁区的划分青藏线路段根据实际地理环境恰当设计重叠区域大小,避免出现弱场区。重叠区可根据频率复用方案得到移动台接收钟值。重叠区的宽度口为:两小区复用:孚=地击(d B)(1)三小区复用:号=圳g 志(d B)(2)珏小区复用:孚=划g 面斋(d B)(3)2 2 频率规划频率规划是在建网过程中,根据某地区的话务量分布分配相应的频率资源实现有效覆盖。频率规划要考虑符合国家

11、无线电管理规定、频率复用效率、同频及邻频干扰尤其是在同一区域不同移动网络,同频段内相邻的信道使用时御。频道分配时应考虑同频道干扰、邻频道干扰和互调干扰等因素并使干扰保护比满足:同频道干扰保护比C,1 2d B 邻频道干扰保护比C _-6d B,偏离载波4 0 0k H z 时的干扰保护比C-4 1d B。同小区载波最小间隔至少6 0 0k H z 相邻小区频率问隔至少4 0 0k H z。频率规划还要考虑基站站型和频搴规划方法。基站站型是频率规划的前提。根据话务量和耳标阻塞率确定基站的站型,根据话务量A 和阻塞率E 查找对照表(表1)得出某小区需要配置的频点个数1。频率规划首先设置频率参数,包

12、括控制信道是否单独分配和业务信道的频率复用方式。裹lG S M R 网络频道号与频率对照裹基站接收基站发射基站接收基站发射频道号频道号频率M H z 频率M H z频率-M m频率M H z9 9 98 8 5 0 0 09 3 0 0 0 01 0 1 08 8 7 2 0 09 3 2 2 0 01 0 0 08 8 5 2 0 09 3 0 2 0 01 0 1 18 8 7 4 0 09 3 2 4 0 01 0 0 l8 8 5 4 0 09 3 0 4 0 01 0 1 28 8 7 6 0 09 3 2 6 0 0l 0 0 28 8 5 6 0 09 3 0 6 0 01 0

13、1 38 8 7 8 0 09 3 2 8 0 01 0 0 38 8 5 8 0 09 3 0 8 0 01 0 1 48 8 8 0 0 09 3 3 O o o1 0 0 48 8 6 0 0 09 3 1 0 0 01 0 1 58 8 8 2 0 09 3 3 2 0 01 0 0 58 8 6 2 0 09 3 1 2 0 01 0 1 68 8 8 4 0 09 3 3。4 0 01 0 0 68 8 6 4 0 09 3 1 4 0 0i 0 1 78 8 8 6 0 09 3 3 6 0 0l O c r 78 8 6 6 0 09 3 1 6 0 01 0 1 88 8 8

14、 8 0 09 3 3 8 0 0l 0 0 88 8 6 8 0 09 3 1 8 0 01 0 1 98 8 9 0 0 09 3 4 O o o1 0 0 98 8 7 0 0 09 3 2 0 0 0在频率规划中。采用定向天线覆盖和调整天线高度和倾角的方法解决同频干扰,通过提高滤波器精度和合理分配信道来降低邻道干扰,为了避免在相邻小区分配连续的频率可采用最大的相邻小区间频率间隔。2 3 有线传输网络从传输技术上看,与P D H 体制相比,S D H 体制具有传输容量大,网络配置灵活性和生存性高、兼容性高,维护管理功能强等特点,因此传输网应以S D H 为基础,有线传输网络采用光缆。目前

15、,I T U-T 已在G 6 5 2、G 6 5 3、G 6 5 4 和G 6 5 5 光纤中分别定义了4 种不同的单模光纤阀。其中G 6 5 2。光纤和G 65 5 光纤均可适用于传输网,其主要参数如表2 所示。裹2G 6 5 5 和G 6 5 2 光纤的主要技术参数表技术参数G 6 5 5G 6 5 2l5 5 01 1 1 1 1 衰减d b k mO 2 5O 2 5零色散波K a m l5 3 0l3 0 0 I3 2 415 5 0r i m 色散p 咖k m1 5 2 015 3 0 一I5 6 0n m 色薏妙p m k m1 O 6偏振模色t R I5 5 0n I I Lp

16、 B k m70 5O 5光有效面积I I 脚25 5 7 58 0模场直径7 m(8 1 1)4-l o 9 5 O 5从表2 参数看出,G 6 5 2 光纤的色散系数在l5 5 0n m 波长为1 5 2 0p s n m k m。当传输1 0G b s 的T D M 和W D M 系统时,为了增加中继距离。需要介入具有负色散系数的光纤进行色散补偿。G 6 5 5 光纤l5 3 0 15 6 0r i m 波长区色散通常为1 0 6 0p s n m k m,传输相同的1 0G b s 系统时。因色散很低,无需采取色散补偿,从设备成本上考虑,采用G 6 5 2 光纤的高速率系统远远高于G

17、6 5 5 光纤系统。3 设计方案方寨应用于格尔木至兰州段G S M R 网络设计。这段铁路全长l0 2 0k m,地形复杂。沿途经山区、隧道等信号盲区对网络规划、部署、运营及维护提出极高要求。基于G S M R系统的格尔木至兰州段铁路无线列调系统可实现列车无线调度、数据传输、信息服务和应急通信等功能。该设计采用双网覆盖系统兰州通信站设两套B S C l 2 0 0(A 和B),每个B S C 由B S C C 两个机架组成。B S C E 上的4 8对2M 在D D F 上一次配线完成。B S C l 2 0 0 A 与上层B 1 s(站型S l l l,0 3 和0 2)相连,B S C

18、l 2 0 4 B 与下层B T S(站型0 1)相连。两层网间为话务分担方式运行,当一层网出现故障时移动用户能够自动切换到另一层两。基站覆盖图如图l 所示。表3 为兰州至格尔木铁路段G S M R 基站频率分配表。图1 兰州至格尔木基站覆盖图传输网络方面,该传输网采用G 6 5 2 光纤,通信传输骨干网采用S D H 6 2 2 系统。且预留2 5G 系统提供长途电路。并为车站接入网系统、区间接入网系统提供保护电路:车站接入网采用S D H-6 2 2 系统,为区段通信提供电路,每4 个站为一个环;区间接入网采用S D H 1 5 5 系统。主要为G S M R 的区间基站提供电路。4 结语

19、应用G S M R 理论实现兰州至格尔木段的通信网数字移动通信系统设计,整个线路实现双网络覆盖,有效解决G S M-R 网7 5 万方数据电子设计工程)2 0 0 9 年第3 期基站发射频率频道序号序号站型基站编号B C C HT C H lT C H 2L l 姗llS lU G 0 0 07U 0 0 0 0l l20 3L G 0 1 0 Al l1 91 630 1L G o l O B540 2L G o I l A71 350 1L G o l l B160 2L G 0 1 2 A91 570 lL G o l 2 B380 2L G 0 1 3 AI l1 790 1U G 0

20、 1 3 B51 00 2L(如2 0 A81 41 10 1U 2 0 B21 20 2L C 0 2 l A1 01 61 30 1L G 0 2 l B41 40 2L G 0 2 2 A71 31 50 1L(2 2 Bl1 60 2L C 0 2 3 A91 51 70 1I 脚2 3 B31 80 2L c 0 3 0 Al l1 71 90 1“3 0 852 00 2L G 0 3 l A81 42 10 1U 3 I B22 20 2L I 3 2 A1 01 62 30 IU 0 0 3 2 B42 40 2L c 0 3 3 A71 32 50 1L I:0 3 3 Bl

21、2 60 2L C 0 4 0 A91 52 70 1L G 0 4 0 B32 80 2L G 0 4 l A1 l1 72 90 lL I:0 4 l B53 00 2L I:0 4 2 A81 43 10 lU;0 4 2 B23 20 2L J G 0 5 0 A1 01 63 30 1L()0 5 0 B43 40 2L G 0 5 l A71 33 50 1L G 0 5 l Bl3 60 2L G 0 5 2 A91 53 70 1L I 5 2 B33 80 2L G 0 5 3 A1 11 73 90 1L G 0 5 3 B54 00 2L C 0 6 0 A81 44 l

22、0 1L 1 舢B24 20 2L G 0 6 I A1 01 64 30 1U G 0 6 l B44 40 2L(;0 6 2 A71 34 5O lL G 0 6 2 Bl4 60 2L 1 0 0 7 0 A91 54 7O lU 7 0 B34 80 2L G 0 7 l Al l1 74 90 1U G 0 7 l B55 00 2【G 0 7 2 A81 4-7 6-络中诸如信道拥塞率高呼叫成功率低等问题。参考文献:【l】钟章队,孛旭,蒋文怡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 S M R)【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 0 0 3【2 j 赵长奎G S M 教字移动通信应用系统(M】北

23、京:霄坊工业出版社。2 0 0 1【3】马君,黄吉莹,钟章队G S M R 双层网络的设计与应用田电气化铁道,2 0 0 6(4):4 5-4 7【4】陈超青藏铁路G S M-R 网络优化中越区切换分析叨电信快报,2 0 0 8(1):1 l 1 3 f 5】郑祖辉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M】2 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 0 0 4,【6】吴翼平现代光纤通信技术【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I R 将在中国重要行业盛会展示最新功率管理方案国际整流器公司(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R e c 曲c r,简称I R)宣布。将在中国重要行业盛会展示最新的功率管理方案。I R 将参

24、加于2 0 0 9 年2 月2 6 日至2 7 日在深圳会晨中心举行的国际集成电路研讨会暨展览会(1 2 cC h i n a)。I R 的工程师将在编号为2 E O l 的展台上展示最先进的功率管理方案。涵盖一系列适用于照明、音频、电器、汽车、企业电源等领域的创新产品和平台。例如用于A C D C 电源供应的S m a r t R e c t i f i e rI C、X P h 粕e 和D i r e c t F E TM O S F E T 芯片组、S u p l R B u c k 整合式稳压器系列、适用于计算机运算与通讯的i P O W I R 整合式功率转换级产品系列等。I R 还

25、将展出为可变速马达驱动而设计的i M 0 O N 整合式设计平台其中包括适用于先进电器马达控制的I R M C S 3 0 4 l 和I R M C S 3 0 1 2 参考设计。以及多种采用了I R 产品的客户端应用。此外I R 的应用工程师陈岳武将于2 0 0 9 年2月2 6 日在深圳会展中心3 1 2 会议室以“面向高能效照明应用的挑战”为题。介绍I R 最新的调光控制I C。I R S 2 5 3 0 DD I M 8 这款独特的调光镇流器控制I C采用了紧凑型8 引脚半桥式驱动器。新器件为多级和3 路紧凑型荧光灯(简称C 凡)应用提供了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来取代低效的白炽灯泡。而

26、采用半桥式驱动器的I R S 2 1 5 8 D1 6 引脚荧光灯调光镇流器控书JI C 则适用于需要调光性能低于1 0 的应用。该器件具有全面的保护功能,如防止灯泡无法点亮、灯丝故障和灯泡报废保护非常适合包括日渐流行的T 5 灯泡在内的薄型灯。咨询编号:2 0 0 9 0 3 1 0 5万方数据基于GSM-R的铁路通信网络设计基于GSM-R的铁路通信网络设计作者:姚晓宁,YAO Xiao-ning作者单位: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刊名:电子设计工程英文刊名: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年,卷(期):2009,17(3)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6条)参

27、考文献(6条)1.钟章队.李旭.蒋文怡 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20032.赵长奎 GSM数字移动通信应用系统 20013.马君.黄吉莹.钟章队 GSM-R双层网络的设计与应用期刊论文-电气化铁道 2006(4)4.陈超 青藏铁路GSM-R网络优化中越区切换分析 2008(1)5.郑祖辉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 20046.吴翼平 现代光纤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10条)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 徐毛宏 GSM-R网络、列车速度、GSM-R设备之间的关系分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23)论述了GSM-R无线网络与高速列车关系,为保证列控信息可靠传输对GSM-R网络覆盖提出了要求

28、,对深度冗余的GSM-R网络运行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对GSM-R无线网络设备给出了具体的性能指标.2.期刊论文 邵汝峰.SHAO Ru-feng GSM-R系统及其在铁路中的应用研究-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8,10(3)通过介绍铁路GSM-R系统的结构,分析研究了GSM-R业务在我国铁路应用的最新进展,进而展望了GSM-R系统在我国铁路通信中的发展前景.3.期刊论文 马宁.MA Ning GSM与GSM-R之异同及GSM-R在高速铁路上的应用-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5)本文介绍了GSM的标准,分析了GsM与GSM-R之间的区别,描述了GSM-R作为铁路数据移动通信系统,能够为

29、铁路提供的业务以及目前的应用情况.4.期刊论文 姬二彬 铁路无线通信系统GSM-R-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0)文章分析了铁路对通信系统发展的要求,详细介绍了GSM-R的技术优势和功能.5.会议论文 苗丽丽.陈姝 GSM-R中引入IMS技术的可行性探讨 2006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的开通,拉开了GSM-R在中国正式投入使用的序幕,顷刻间,GSM-R技术成为了移动通信领域内的热门话题之一.为了更好的推广GSM-R网络,铁道部已经加大了GSM-R网络建设的投入力度,如大秦线和胶济线的GSM-R网络建设,其他的GSM-R通信铁路线也会在不久的将来相继展开.为此,很多移动通信专家及通信设备

30、厂家也相继在GSM-R平台上提出了新见解和开发新产品.本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大胆地提出了在GSM-R网络中引入3GPP标准中的IMS技术的观点,文章主要是在可行性方面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了可以在GSM-R中引入IMS技术的结论.6.期刊论文 黄威.贾利民.钟彬.HUANG Wei.JIA Li-min.ZHONG Bin GSM-R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应用-铁路计算机应用2005,14(12)以GSM、GSM-R和GSM-R在铁路上的应用为线索,介绍GSM数字移动通讯系统,GSM-R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讯系统,目前已经实现和有可能实现的以GSM-R为通讯平台的一些铁路应用.7.学位论文 王毅睿 G

31、SM-R移动终端测试方法和测试系统的研究 2008 随着铁道部确定将GSM-R系统作为中国铁路无线通信平台,研究以GSM-R为平台建立综合无线通信系统,为GSM-R网络各种作业提供无线通信手段和设备已迫在眉睫,急需完成对GSM-R移动终端设备的测试方案的研究和制定。GSM-R移动终端测试的研究现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点:(1)GSM-R移动终端测试方法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现在缺乏一套成型的GSM-R整体测试流程,随着GSM-R技术在铁路列控、列调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必要对GSM-R移动终端测试内容,测试方法,具体的测试实施进行研究和实验,为以后的GSM-R移动终端测试工作提出一些依据;(2)

32、由于铁路通信的特殊性,GSM-R移动终端设备会在很多特殊环境下使用(高速、高寒等),而移动终端在各个环境性能好坏不能开始就拿去现场测试,因此对于各个环境的模拟,以及在模拟环境中对GSM-R移动终端的测试方法需要研究;(3)GSM-R移动终端测试还处于手动操作阶段,而对被测移动终端的操作和对操作消息的判断都是人来进行的,整个测试过程十分消耗时间,而且很容易出错,因此,如何将GSM-R移动终端测试在一定条件下最优化、集成化,提高测试可靠性和效率,减少测试时间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根据作者在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进行的大量GSM-R移动终端的测试工作和GSM-R相关项目的研究和经历

33、,在分析了GSM-R移动终端测试的实际需求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GSM-R移动终端测试的功能测试方法和性能测试方法,并比较了各种方法的好坏。论文分析高速条件对GSM-R移动终端功能和性能的影响,提出并比较多种模拟高速条件的方法,利用信道机来模拟高速条件并在此条件下进行GSM-R移动终端测试;研究GSM-R系统中的干扰情况,提出多种对干扰的模拟方法,并应用辐射法模拟存在干扰情况下GSM-R移动终端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并总结在干扰情况下对GSM-R移动终端的影响。论文提出了GSM-R移动终端测试系统的概念。GSM-R移动终端测试系统是一个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测试GSM-R移动终端的自动测试系统和测试方

34、法,该系统的开发缩短了测试时间,并大大地提高了测试可靠性。论文中设计了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功能和工作流程,并利用系统框图法和故障树法详细地分析了系统实现的可靠性方案。8.期刊论文 钟章队.刘秋妍.Zhong Zhangdui.Liu Qiuyan 对中国GSM-R发展的研究-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09,6(1)概述国内外GSM-R网络应用现状和最新发展成果,分析国外GSM-R网络研究的热点问题及其进展情况,针对我国铁路GSM-R网络的发展目标,结合国内青藏线、大秦线和京津城际等GSM-R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总结国内GSM-R网络目前存在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案,并提出中国铁路GSM-R

35、网络的未来发展方向.9.学位论文 张涛 GSM-R综合移动通信系统在青藏铁路的应用研究 2006 GSM-R是ETSI(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GSM标准的基础上,经过十多年的技术条件制定、测试和认定推出的一个针对铁路的专用数字移动通信标准,其在欧洲己投入使用。随着运输事业的发展,中国铁路需要建立一整套符合通信信号一体化要求的新一代数字综合移动通信系统,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铁路移动话音业务、数据传输业务和客货服务类业务的需求。中国铁路在选择新一代数字移动通信制式的时候,将GSM-R作为发展方向。研究GSM-R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系统性能,验证GSM-R技术在中国铁路通信网中的适应性,是一

36、项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的课题。青藏铁路GSM-R系统作为铁路全新的行车指挥模式已经发挥了其特有的优势,其强大的组网能力使得无线列调功能更加强大,其成功建设经验对铁路无线列调功能的演变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目前京津城际、石太线、武广线、郑西线、京哈线等均已陆续开始铺轨建设,客运专线GSM-R移动通信网络的建设迫在眉睫,这些研究工作对客运专线的建设具有参考意义。本文选择青藏线GSM-R系统作为综合移动通信平台实现无线列调功能为主要研究方向。本文结合青藏铁路GSM-R系统工程建设的实践,对GSM-R系统做了详细的分析和介绍,分析了GSM-R系统功能,结合青藏铁路对GSM-R系统的需求,给出了青藏铁路

37、GSM-R系统的建设方案、GSM-R系统区间的场强覆盖方案和无线列调功能的实现方案,提出了青藏线网络配备的原则,归纳了青藏线GSM-R作为综合移动通信平台的主要应用,并对GSM-R系统的可靠性、经济性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影响GSM-R系统可靠性的外部条件。其中创新性的工作主要有:结合青藏铁路GSM-R系统的工程建设经验,提出了一种适合目前中国铁路运输服务的GSM-R系统的无线组网方案。通过分析北电网络硬件设备冗余性和网络自愈性能,得出了GSM-R系统能够以高可靠性成为行车指挥的重要手段的结论。由于GSM-R系统在中国仍处于实验阶段和引进成熟阶段,加上时间和水平有限,一些实验性的数据还需要在实践

38、中积累和优化,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进一步改进与完善。10.期刊论文 吴昊.史晓华.谷勇浩.WU Hao.SHI Xiaohua.GU Yonghao GSM-R系统的安全策略研究与改进-北京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2)由于网络结构与用户终端移动性本身的制约,GSM-R本身存在着一些网络安全隐患,本文旨在提出GSM-R系统安全策略的改进方案.文章结合GSM-R系统在铁路上的应用,简要阐述了现有GSM-R系统所采用的安全机制和存在的安全缺陷.针对GSM-R系统采用的单向认证和信息加密的局部性两个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案,即系统的双向认证和端到端加密,并详细描述了认证过程和加密过程.本文链接: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