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2020.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49011752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202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202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202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2020.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2020脱贫攻坚工作心得体会5篇 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党中心提出重大战略决策,是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一战。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不仅是国计民生更是重大政治战略任务。每个党员甚至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去努力完成。我们广阔党员特殊是基层党员可能认为“两个维护”离我们很遥远,其实不然,努力完成党中心布置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任务就是对“两个维护”的良好的践行。坚持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定要求。依据国家战略任务,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假如有大量贫困人口存在,如何能实现中国人梦寐以求的小康社会呢?假如仅仅从人均GDP来说,我国已然进入小康社会了,但是那终归不是全面进入

2、小康社会。为此,党中心提出精准扶贫,特地帮扶真正贫困的人,并且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扶贫与产业相结合,着重解决持续脱贫致富的问题。只有我们真正扶持好现有标准下的贫困人口,才可以说是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的宏大壮举。坚持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体现。我们知道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退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有。其中消退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有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的最终落脚点。消退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有当然有许多方法,比如从税收、社会保障、劳动安排方式等等方面都可以在肯定程度上解决。但是,精准扶贫无疑是最干脆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集中全社会的才智与力气去削减甚至消退贫困人口

3、,是最有效的消退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有的途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这个国家战略决策也只有在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发生,因为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民,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集中体现。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脱贫攻坚的脚步也没有“暂停”。这是一项艰难的“任务”,更是人民的“福音”。无论前进的道路会遇到多少荆棘,信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团结的力气下,我们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务实扶贫工作,扎实脱贫过程,打好“脱贫攻坚战”。在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牢记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做好本职工作,抓实干,办

4、实事。加强支部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村支书队伍建设,着力建设政治坚决、作风优良的队伍,优化结构,带动贫困人口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在扶贫工作中,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做好扶贫攻坚的中坚力气。从不同的方面开展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解决人民的需求,摆脱贫困的困扰。激发贫困群众的动力,调动主动性,打好“脱贫攻坚战”。找准路子,实施精准扶贫,激昂贫困群众的精神状态,坚持艰苦奋斗、自食其力的传统精神。脱贫攻坚的路上,群众是必不行少的一份子,调动了他们的主动性及主动性。有了群众的认可与支持参加,脱贫的道路更加“开阔”。加强农村的建设,引入现代化建设,让群众真实地参加到“脱贫攻坚战”中,体会到

5、四周的改变以及生活质量等各方面的提升。有了切身的感受,才能坚持到最终,画上完备的句点。严于律己,落实作风,打好“脱贫攻坚战”。创新监督方法,保障脱贫攻坚战顺当进行,坚决打好贫困村退出、异地扶贫搬迁入住、农村危房改造、控辍保学、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补短板强弱项七场关键战。从自身动身,抓好源头,落实作风,改进不足之处,为人民创建新的风貌。有了脱贫致富的“钥匙”志气与决心,任何困难都是短暂的。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经过勤劳的一双双手的“劳作”,会打好这一场“脱贫攻坚战”,脱掉“贫困”的帽子,走上更华蜜美妙的生活道路。有希望,有动力,有追求,有信念,将来肯定会更上一层楼! 习近平总书记在川藏铁路开工之际

6、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广阔铁路建设者要发扬两路精神和青藏铁路精神,科学施工、平安施工、绿色施工,高质量推动工程建设,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新的贡献。”何为“两路”精神?简言之,就是不怕苦、不怕死,坚韧拼搏、甘当路石之精神。笔者认为,“两路”精神不仅是民族精神与革命精神的统一,更是新时代党员干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最至少的品行。不怕吃苦,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指出:“今后3年要实现脱贫3000多万人,压力不小、难度不小,而且越往后遇到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脱贫攻坚,是党员干部的光荣使命和宏大担当,也是党员干部必需取胜的重大战役,只有弘扬“吃苦”精神,以甘于吃苦的相

7、识、擅长吃苦的筹谋、敢于吃苦的行动久久为功,才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前,距离脱贫攻坚收官只剩不到2个月,时间紧、任务重,越是这个时候,越须要我们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广阔党员干部要接着发扬特殊能吃苦、特殊能战斗的精神,把吃苦当成一种常态、作为一种状态,冲锋在攻克“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主阵地,不断在吃苦历练中明确公仆身份、坚持公仆本色,磨炼心志、坚决信仰,以自己的多吃苦换来群众的少受罪。坚韧拼搏,争做脱贫攻坚“弄潮儿”。生命的漂亮,恒久呈现在她的坚韧拼搏之中。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阶段,广阔党员干部唯有保持锐意进取、奋勉有为的拼搏姿态,方能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保驾护航、增

8、加助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广阔青年要坚决志向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幻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可谓生逢其时、躬逢其盛。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更应深刻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大力弘扬锐意进取的工作作风,以开拓创新、奋勇争先的精神推动工作,只争朝夕,奋勉干事。要不甘落后、勇立潮头、勇争一流,始终怀着一颗剧烈的进取心,增加脱贫的“主角意识”,坚决信念和决心,奋力奔跑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路上,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意志啃下脱贫硬骨头,以一鼓作气、乘势而上的

9、姿态奋勇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成功。乐于奉献,甘为脱贫攻坚“铺路石”。乐于奉献,从来不是一句口号,共产党人讲奉献,就要有一颗为党为人民矢志奋斗的心。在脱贫攻坚的宏大征程中,多数党员干部从黄文秀、邹炜、李勇等同志手中接过棒来,在脱贫攻坚一线挥洒着青春热血,谱写新时代共产党人的青春之歌。“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还有52天,我们将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眼下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对此,广阔党员干部要保持慎终如始的看法,发扬劲不松、神不疲、脚步不止的奉献精神,永葆“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自己”的奉献情怀,增加“功成不必在我”的奉献意识,时刻怀揣一颗

10、奉献之心,始终把困难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头、抓在手上,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实力和水平,以甘于奉献的信念和志气全力以赴去攻坚克难、奋力前行,奋力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脱贫攻坚的路虽然艰难,但只要我们发扬“两路”精神,拿出不怕吃苦求的作风、坚韧拼搏的志气、甘于奉献的精神,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就肯定能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成功,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伟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旺盛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蓝图如同一张答卷,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

11、起就把歼灭剥削、消退贫困、实现共同富有作为始终不变的追求和使命,如今到了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环节,全面小康社会这道大题即将得出答案,怎样才能得高分,须要我们答到“点”上。英语单词的point有论点、观点、重点等含义,谐音“破硬特”,只有找准脱贫攻坚的关键点、结合点和发力点,才能让贫困户脱贫不返贫,走稳小康路。脱贫攻坚需找准“破”的“关键点”。人们常说“不破不立”“置之死地而后生”,虽然每一个贫困户致贫的缘由各不相同,但思想上的“穷根”不除,脱贫攻坚就难以有长久的动力。因此要破除旧思想,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走出“观念上的贫困”误区,实现从“要我富”到“我要富”的转变,让他们彻底消退“等

12、靠要”思想,见贤思齐、人心思进,让贫困群众拥有改善逆境的希望和信念,从而调动起他们自食其力、自食其力、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斗志和激情。脱贫攻坚需找准“硬”的“结合点”。万夫一力,天下无敌。脱贫攻坚不是扶贫人员的“独角戏”,而是各级党委政府和整个社会的“大合唱”。要把“单兵作战”变为“团队战斗”,形成“全民皆兵”的氛围,汇聚起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合力,让千千万万个你我他拧成一股绳,让涓涓细流汇成百川成海的澎湃力气。在当下脱贫攻坚即将进入尾声,但对贫困户的持续帮扶和跟进不能丢,要通过“城乡结对共建”“帮扶志愿服务”“农夫工技能培训”等一系列扶贫帮困措施,标本兼治、精准治“病”,让贫困户“硬”起来,真正

13、实现“立”起来。脱贫攻坚需找准“特”的“发力点”。如何让贫困户持续“保增收”和“稳增收”,须要依据贫困户的不同地域、文化特点,针对性地开展培育和就业辅导等工作,建立长效帮扶机制,确保脱贫不返贫。要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动特色小镇、漂亮乡村建设,着力提升乡村产业扶贫水平,在打通贫困乡村的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持续改善住房、上学、看病、养老等公共服务,让农村环境美起来、产业旺起来、村民富起来,确保贫困户端上“铁饭碗”,走稳“小康路”。每一名党员干部都是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书写者和见证者,只有答到点上,才能写出满分作文,交出让人民满足的高分答卷。 习近

14、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时强调,现在脱贫攻坚到了最终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务必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因此,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关键期,广阔党员干部及奋战在一线的扶贫干部,更需在“实干”上下足绣花功夫,请“实绩”就位,让“痕迹”退位。 为确保脱贫攻坚工作如期完成,在前期的扶贫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大量采纳了“痕迹管理法”,有效规避了工作开展中责任不到位、落实不到位、管理不到位等问题,确保了扶贫工作有序有效推动。但凡事过犹不及,“痕迹管理法”如运用不当,便会沦为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外衣。脱贫攻坚,“痕迹”是手段,“实绩”才是目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为便利对各

15、项扶贫工作开展状况进行有效管理监督和追溯,要求广阔扶贫干部保留工作开展的“痕迹”,但在实际操作中,这种做法渐渐偏离初心。为迎接上级检查,部分干部把工作执行落实,简洁地归结于纸上而不是腿上,依托于各式台账、报表而不是狠抓症结、排难解困,导致重“痕”轻“绩”,重“检”轻“干”,舍本逐末,抓不住问题的关键,分不清冲突的主次。因此,广阔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唯有吃透上情,摸清下情,真抓实干,脱贫攻坚才不是花拳绣腿,才能绣出脱贫致富漂亮画卷。脱贫攻坚,勿用“痕迹”做标尺,请以“实绩”论凹凸。天下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脱贫攻坚是国之大计,关乎民生国情,必需下深水,入一线,

16、爬过道道丘壑,越过座座丘山,用“实绩”说话,以“成果”论凹凸。光说不练假把式,能说会练才是真把式。检验脱贫攻坚是否保质保量完成,只看看“秀”出来的资料是不够,“痕迹”更不应当成为工作开展好坏的标尺,而应当深化贫困地区,走进贫困群众家里“揭揭米缸”“上上饭桌”“聊聊家常”,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实际状况,实地查看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等状况,以成效见真章。脱贫攻坚,要勤查漏,补短板,多些“道”,少些“术”,形成长效机制。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脱贫攻坚进入百米冲刺阶段,越是艰难越向前,越是关键越抓实。查漏补缺是重点,补齐短板是关键。在脱贫攻坚后期,更多考虑的是全局与长远问题,是解决贫困的体制机制问题,要探究形成脱贫致富的“道路”,而不是“方法”与“手段”,要从根本上解决致贫返贫问题。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广阔党员干部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勇立潮头,守正笃实,久久为功,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