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求恩的故事50字 [像白求恩那样无私的奉献] .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49009526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求恩的故事50字 [像白求恩那样无私的奉献] .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白求恩的故事50字 [像白求恩那样无私的奉献] .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求恩的故事50字 [像白求恩那样无私的奉献] .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求恩的故事50字 [像白求恩那样无私的奉献] .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白求恩的故事50字 像白求恩那样无私的奉献 徐景藩教授的名片简直和他的为人一样朴实无华,姓名的上方只印了一行简洁而明白的“头衔”江苏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其实知情的人都明白,这张名片的含金量是特别之大的。年逾古稀的徐老不仅是南京中医药高校的探讨生导师,而且担当着全国中医学会内科脾胃病专业委员会顾问、江苏省中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药品审评委员会中医组组长、江苏省中医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一系列要职。他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医德高尚、医技超群,先后被评为其次届自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春蚕吐丝无怨无悔 徐景藩教授诞生于江南水乡的一个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学医,后又师承苏浙名医朱春卢先生

2、。他年仅20岁即行医乡里,并在当地小出名气。1952年,他以优异的成果考入北京医学院,起先为期5年的本科深造。家学渊源加上系统的现代科学学问,为他以后学术上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他毕业后安排到江苏省中医院工作,经过数十年锲而不舍地刻苦钻研,最终成为闻名的中医学专家。 60年头末至70年头初,他多次参与农村医疗队,奔赴缺医少药的贫困地区。他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困难,满腔热忱地为广阔农村患者服务。白天,他一身泥、一身汗,不辞辛苦地深化田间、农户,为广阔患者解除疾苦;晚上,他又经常辅导农村医生,传授医术,深受当地农夫的欢迎。 江苏省中医院建院初期,病床多、医生少。他一人主管30多张病床,大多收治的是肝

3、病和内科杂病患者。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临床实践中去,在诊治肝脏疾病方面探究出一套辨证论治的方法,撰写出中医药治疗急性重症肝炎的临证体会清热化湿退黄法在急性黄疸病症中的运用治肝八法肝性昏迷的中医辨证论治等学术论文。这些阅历和理论迄今对中医开展肝胆疾病的临床探讨具有主动的指导意义。同事们回忆,那几年繁重的医疗任务使他牺牲了很多休息时间。他昼夜工作,一个月中经常有半个月在病房值夜班。凡经他诊治的重症病人,他都要负责究竟,即使外出参与学术会议,也要吩咐一再或电话问询。他身体有时不适,就暗自服点药坚持应诊。徐景藩教授常对医务人员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多贴近病人才能多增长学问。”正是本着这种精神,他把整个

4、身心都融入了中医事业。 徐教授认为:医生对病人应当一视同仁,不分贫富贵贱。在急诊室值夜班时,他总要带些米煮稀饭当夜餐。而他每次总是当心翼翼地把上面的米汤一勺勺舀出来,喂给重症病人。中医历来认为:得谷者昌,失谷者亡;谷养胃气,治病当步步固护胃气。这一勺勺米汤不但渗透医理,而且凝合着对病人的一片真情。有位农村患者因贫血、脓血便、消瘦,多方医治不愈。极度虚衰。他卖掉了农家赖以生存的耕牛。慕名到南京请徐景藩教授医治。不幸的是,这位病人的钱物不慎在医院被窃。徐老得知后心情沉重,静静地从并不富有的家中取来200元钱,送到病人手中,并亲自支配他住院治疗。病人出院时流着感谢的眼泪。连称徐老是“救命恩人”。 徐

5、景藩教授数十年如一日,总是不知疲乏地工作。他诊病仔细细致,重视病史及现症的全面分析,除施以中药内服外,尚推崇中医外治疗法及心理疏导。即使病人再多,他也从不敷衍草率。他常说:“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就应当像春蚕吐丝一样无怨无悔。” 治学严谨锲而不舍 徐景藩教授从青年时代起先随身携带笔记本,他走到哪儿记到哪儿。笔记本上工工整整地记满了病案、读书心得、文摘和重要诊疗活动。他常告诫他的学生:“不读书思路不广,就难以解决困难疑难问题。”他身体力行,至今仍坚持温习中医的经典名著和现代医学基础理论,每周都要到图书馆查阅医学资料。他严谨的治学精神,使得年轻的医务人员非常敬佩。一次,一位学生前往徐

6、老家探望,只见老师正坐在闷得透不过气来的小屋里伏案读书,身旁是一盆凉水、一条毛巾。学生关切地劝他到外面乘凉,他淡然一笑,说:“我一天不看书心里就不踏实,医海无涯苦作舟呀!” 徐教授勤学博采、衷中参西、融会新知,在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食道疾病、残胃炎、老年性胃病、胆胃同病等病症的诊疗上取得了累累硕果。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撰写了徐氏论医集脾胃病医疗阅历集等书。他的诊疗阅历被收载于当代名医临证精华中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阅历集。他主持的科研项目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教书育人诲人不倦 徐景藩教授是南京中医药高校内科教研室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医消

7、化科的学科带头人。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为中医事业培育了大批人才。徐教授历来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对他们书写的病历、论文,无不逐字逐句修改哪怕是标点符号的错误也不放过。到了老年视力下降,他经常戴着眼镜连夜批阅,从不拖拉。他授课条理清楚,将自己的治学方法和珍贵阅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有一次,由于他过度疲惫,高血压、心动过速发作,怕自己支撑不住,打算请别人代课。但到上课前1小时,他觉得症状有所减轻,又毅然亲自走上讲台。他曾主持以培育主治中医师为主要目标的江苏省中医内科提高班,并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现在。该班的毕业生大都成为中医界的骨干。徐教授先后培育了10名硕士探讨生。作为全国名老中医,他曾特

8、地赴京参与国家有关部局主办的“拜师大会”。亲自选定了学术继承人。他的高徒单兆伟教授现已成为闻名的脾胃病专家和博士生导师。 徐景藩教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医学学问,更有做人的准则。一位病人经徐教授诊治后病情明显好转,特意从家乡带来1斤新茶,要送给徐教授品尝。徐教授坚决不收,一再辞谢。后来病人静静地放下茶叶便走了。徐教授发觉后马上叫学生去追病人,将茶叶退还。学生略有迟疑地说:“病人一片心愿,就算了吧,谁又知道这点小事呢?”徐教授马上正色道:“良心有知!,学生听后心中一凛,似重锤敲心,马上追到大门外,将茶叶婉言退还。 淡泊名利勤奋工作 作为学术上有建树的专家,徐景藩教授曾担当江苏省中医院院长。他超负荷地

9、工作,制定了医院的发展规划,重点抓中医人才培育和中医专科建设。只要有空,他总要往病房跑,一是检查病历,二是翻阅治疗卡。人们称他有四勤:腿勤(深化病房)、手勤(多写多记)、限勤(诊察细致)、口勤(擅长讲授)。 徐景藩教授在江苏中医界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德高望重,但他总是虚心地说:“工作是大家做的。是集体力气的结晶。去报道、嘉奖年轻人吧!他们是中医事业的将来和希望。”他拒绝参与任何带有药品广告性质的义诊,不接受任何带有商业行为的药品推销;他在科研成果和医疗事故的鉴定中坚持讲科学、讲真话;他至今不住“高知楼”,照旧住在17年前建立的老房子里。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老一代中医学专家的优良品质。 徐景藩教授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的健康努力工作,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人们展示了白求恩精神的深厚底蕴奉献,无私的奉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