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的教育思想 浅析罗素关于爱的教育思想.docx

上传人:wj151****6093 文档编号:4900889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罗素的教育思想 浅析罗素关于爱的教育思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罗素的教育思想 浅析罗素关于爱的教育思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罗素的教育思想 浅析罗素关于爱的教育思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罗素的教育思想 浅析罗素关于爱的教育思想.docx(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罗素的教育思想 浅析罗素关于爱的教育思想浅析罗素关于爱的教化思想张 静,姚运标(安徽师范高校 教化科学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摘 要:英国闻名教化家罗素通过自己的实际生活和教化经验,将他的教化观荟萃在教化与美妙生活一书中,其中谈到了爱的教化思想,爱的学问是正确行为的两种主要因素。在爱的教化中他将亲子之爱与性爱做了区分,以及提出了爱的教化思想与弗洛伊德学派的“俄狄浦斯情结”中的爱的异议。同时他提倡爱的教化要敬重儿童,不压抑儿童的特性发展,在家庭中要树立父母的榜样作用。关键词:罗素;爱;爱的教化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记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3-0173-02

2、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关于教化的不同理解,而爱的教化思想越来越受人们的推崇,因为爱的教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教化方面重要的体现。有的人把爱作为一种教化手段,有的人却把爱作为一种教化目的。作为手段者认为,爱的教化着重用爱的情感作用来促进认知教化,作为目的者则认为,爱的教化把培育爱心,健全人格作为教化目的。不同的教化家对爱的教化也有不同的理解,罗素依据自己的实践阅历对爱的教化做一个独具特色的诠释。伯特兰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是英国闻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社会活动家和教化家。他先后进入剑桥高校三一学院攻读数学和哲学。高校毕业后,罗素既从事大量的

3、学术探讨和讲学,又进行社会政治活动和教化实践活动。罗素一生到过很多国家讲学,他的教化实践活动主要表现在他和妻子朵拉创办的皮肯希尔学校上。这所学校的办学风格充分体现了罗素的提倡自由,避开压制的教化思想。他的探讨心得、教化子女的实践阅历,以及对自己早年与教化有关的人生阅历的反思、对目睹现实中各种教化成败得失的相识,均浓缩在教化与美妙生活一书中。一、罗素对爱的教化的理解罗素认为爱是良好品性的精髓,正确的爱是恰当对待正在成长的孩子的自然结果,而不是贯穿在各个阶段所可以追求的东西。我们必需要明白志向的爱的种类,以及适合于不同年龄的性情。男孩从10岁到12岁直到青春期,往往特别缺少爱,即使企图对他的天性施

4、加强力,也不会有多少收获。我们应多关切富于怜悯心和爱心的成人培育,而不宜在人生早期用强力使这些品质得到珍贵的发展。爱可能作为一种义务存在,父母必需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便让这些行动去唤醒爱心,还必需努力将那些能产生博爱的身心特性传授给他们的子女。但是不行吩咐孩子爱其父母,而且不得做出以此为目的的任何事情。同时,他对爱的教化提出了两种不同类型的辨析。(一)教化中亲子之爱与性爱的区分罗素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本能而且纯真的,他们对自己的孩子的感觉有如对他们自己身体的外露部分的感觉。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华蜜,就像希望自己华蜜一样,当孩子尚处于婴幼儿阶段时,更是如此。与对自己的关切相比,他在照看孩子时,

5、绝不会产生更多的自我牺牲的感觉,正因为如此,他并不期盼答谢。只要孩子尚能自理,孩子对他的须要便是一种充分的报答。后来,随着孩子不断的长大,他的爱心起先减弱,而要求却可能增加。随着私有财产和法制政府的发展,孝道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因此,孩子对父母的爱正在失去它在主要美德中的地位,然而父母对子女的亲子之爱依旧具有极大的重要性1124-125。罗素认为,性爱的实质是求的反应,这是自然现象,因为缺乏反应,便不能实现其生物学的功能。在2-3岁的男女儿童中,手淫行为人极为普遍,但是通常稍长就会自行停止。用恐怖的眼光看待手淫,并用可怕的威逼去加以制止,乃是一般的习俗,其结果只能使孩子生活在恐怖的苦痛之中,这种

6、状况很快与其始因相脱离,而以梦魇、神经质、幻觉,以及恐怖狂等形式表现出来。(教化论文)性方面的新奇心通常始于3岁,其表现形式是对男女之间以及大人和孩子之间身体上的差异产生爱好。孩子在此期间所提出得任何问题都必需予以回答,就像回答其他方面的问题一样,同时还要做到:恒久真实地回答问题和要完全像对待其他学问一样的对待性学问1138-143。(二)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异议俄狄浦斯情结又称恋母情结,是精神分析学的术语。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性发展的对象选择时期,起先向外界寻求性对象。对于幼儿,这个对象首先是双亲,男孩以母亲为选择对象而女孩则常以父亲的选择对象。小孩做出如此的选择,一方面是

7、由于自身的“性本能”,同时也是由于双亲的刺激加强了这种倾向,也即是由于母亲偏爱儿子和父亲偏爱女儿促成得。在此情形之下,男孩早就对他的母亲发生了一种特别的柔情,视母亲为自己的全部物,而把父亲看成是争得此全部物的敌人,并想取代父亲在父母关系中的地位。同理,女孩也以为母亲干扰了自己对父亲的柔情,侵占了她应占的地位。罗素不信任存在所谓的“俄狄浦斯情结”,即儿子对母亲、女儿对父亲有一种特别亲近的感觉。父母对子女的影响假如存在的话,必定来自那个与孩子接触最多的人通常是母亲而与性别的差异无关。当然,一个不喜爱母亲而又很少见到父亲的女儿或许会将后者志向化,但在此实例中,产生这种影响是梦幻的,而并非那个实际的父亲。一个常与儿童接触的成人或与易于支配他的生活,以致即使在后来的岁月中,仍可使之成为自己精神傻瓜的奴隶。这种束缚或许是智力上的,或许是情感上的,或许二者兼有之。有人认为,智力上的束缚是自然和正常的,而罗素则倾于承认,这种束缚只能通过某种特殊的教化来避开。弗洛伊德主义者认为,父母对孩子的亲吻和爱抚123下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