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武器 聚焦基因武器(下).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49006186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武器 聚焦基因武器(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基因武器 聚焦基因武器(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因武器 聚焦基因武器(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武器 聚焦基因武器(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基因武器 聚焦基因武器(下) 基因武器的特点 基因武器虽是武器家族中的新成员,却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得到了很多国家的青睐。与造价昂贵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如核武器)相比,它具有这样一些特点: 杀伤力极强。成本却极其低廉有人将基因武器与威力巨大的核武器进行了比较。经计算,用5000万美元建立的一个基因武器库,其杀伤力远远超过一座用50亿美元建立的核武器库。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做过一个测算,1架战略轰炸机对完全没有防护的人群进行攻击所造成的杀伤面积是:100万吨TNT当量的核武器为300平方千米,10吨一般生物战剂可达10万平方千米,而基因武器杀伤力更强,例如:在一个有50万人口的城市释放50克炭疽杆菌,

2、就可导致9.5万人死亡、12.5万人受伤。基因武器杀伤力极强,远非一般生物战剂和核武器所能比拟。 另外,基因武器的生产成本很低,而且可利用的物种资源特别丰富。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10多种微生物的基因组全序列发表,每组基因的费用仅为300美元。而且科学家们经过几十年的探讨已证明,只要探讨和破译出一种物种的基因,便可以将这种基因转接到同类的其他物种上(繁衍的后代称为转基因物种)。 基本上“无药可救”基因武器可运用遗传工程这一新技术,按须要通过基因重组,人为地变更一些致病微生物的遗传基因,培育出新的危害性更大的生物战剂。假如把几种有害的基因一起转移,就会使制造出的新生物战剂危害性更大。由于经过改造

3、的病毒、病菌的“基因密码”(配方)只有制造者才知道,被攻击的一方在短时间内很难破解,也就很难进行防卫和治疗,因而基因武器伤基本上“无药可救”,对敌方具有强大的心理震慑力。假如交战一方科学技术落后,就更难以避开“大祸临头”。1995年,美国西南部的一些州流行过一种叫hanta virus的病毒,美国科学家运用最先进的手段,用了5天时间才查明该病毒的属性,找出应付该病毒的方法。但在斗争中假如发生这种状况,敌方哪能容许你用几天的时间去找寻基因的来源和属性呢?运用基因武器,在几天时间内足以置任何强大的敌人于死地,甚至可以灭国亡族。 运用便利。战术运用敏捷基因武器可以用人工、一般大炮、军舰、飞机、气球或

4、导弹进行施放,而且不须要特殊的放射装置。可以投在敌对方的前线、后方、江河湖泊、城市和交通要冲,使疫病快速传播。投放过程也不受天气条件、地理环境、投放人员素养和投放时机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投放。基因武器的运用方式多样,作用空间广袤,人群普遍易受害,因此防卫的难度很大,而且成本高。 具有较强的敌我辨别实力。只攻击和传染特定人种一般生物武器的侵害,不能区分国界、种族地,因此在杀伤对象上无法进行人为限制,任何人都可能成为生物攻击的受害者,包括生物武器的运用者。而基因武器具备精确的敌我辨别实力,由于人类不同种群的遗传基因是不一样的,所以将基因表现不同的特定人种当作攻击目标是完全可行的,基因武器的杀伤

5、原理也正是基于这一特性。所以,基因武器能针对某种人(或动物)的基因密码特征去杀伤这类人而不伤及其他人,而且只在所攻击的同类人群中传染,对其他种群则没有损害,大大提高了杀伤目标的选择性,保证了运用武器一方的平安。不过,西方情报机构和军方的科学家一样认为,此类基因武器在短期内还不会变为现实。 施放手段和杀伤过程隐藏性强基因武器是经过变更的基因细菌或病毒,致病基因往往被嵌入非致病载体中,投放过程可以做到神不知鬼不觉。基因武器一旦被驾驭,运用者根本不必大张旗鼓,只需在战前将基因病菌投入敌方领土,让病毒自然扩散、繁殖,就可使敌方的人、畜在短时间内患上某种无法或极难治疗的“怪病”基因武器的损害一般来说是防

6、不胜防的,这是因为当你已经感染上致病的基因时,可能你一点也不能察觉;当死亡的阴影已经覆盖在你的头顶时,你还蒙在鼓里,因此,基因武器能在无形的战场中静静静地减弱、瓦解对方的斗争实力。此外,如通过作用于人体细胞或生殖细胞,造成不育或诞生率降低或婴儿夭折率提高等方法,基因武器还可以无声无息、不流血地歼灭某个民族。所以基因武器也可被称为“超级隐形杀手”,一旦运用,敌方在某种程度上只能束手就擒、坐以待毙。例如:将一种通过基因工程培育出的“超级出血热菌”投入对方水系,会使水系流域的多数居民丢失生活实力,这要比核弹杀伤力大几十倍。 基因武器对将来斗争的影响 基因武器具备其他武器无法比拟的特性,将会对将来斗争

7、产生深刻的影响。 斗争模式将发生改变基因武器的出现将使斗争成为不流血的斗争,使大张旗鼓、依靠运用大规模硬杀伤武器作战的模式“失宠”,以前那种火光冲天、血流成河的斗争场面将越来越少。敌对双方可能不再依靠大规模硬杀伤武器,而是在战前运用基因武器,使对方人员及生活环境遭到破坏,使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丢失战斗力,经济衰退萧条,在不流血中被折服。有人甚至认为,在将来斗争中假如运用基因武器,就不再须要核武器、中子弹,也不再须要集群坦克、飞机等高技术兵器(飞机投放基因武器另当别论),更不须要士兵冲锋陷阵、逐城逐巷争夺,就可以瓦解、歼灭对方军队,甚至整个民族和国家。 军队的编制体制结构将发生改变当前意义上的战斗

8、部队将大大削减,而卫生勤务保障部队(特殊是防疫防护部队)可能要大量增加,成为新型军队组织结构的主体。前方和后方人员比例将形成“前轻后重”局面,战斗部队将大量削减。因为拥有基因武器的“小部队”可以取得“大成功”,卫生勤务保障部队可能要大量增加,形成新型军队的组织结构形式。 战略武器和战术武器将融为一体基因武器既可以作为战略武器攻击主要战略要地,也可作为战术武器攻击主要战场目标。与造价昂贵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比,基因武器无疑拥有很多无可比拟的优势。基因武器一经运用,不仅会极大地减弱对方的战斗力,而且会使某一个种族的人群失去正常的智力或留下某种生理缺陷,甚至代代相传。将来战场将成为无形战场,战场状况

9、将更加难以驾驭和限制。 心理战作用将更加突出基因武器攻击不须要事先进行多方面的物质打算,具有时间、空间上的无关联性,往往让人措手不及。基因武器能变更后信息时代斗争的性质和模式,对敌方有剧烈的心理威慑作用。生物细菌制剂能造成大规模原发感染区和二次以上的再感染区,而且细菌感染区极易扩散。对感染地区实行封锁,须要全社会的协作,其工作量远超出一般人想象。一个地区假如有10的面积和人员感染了生物细菌病毒,后果将不可思议。即使这个地区的卫生医疗条件和设施再先进和足够,也会完全丢失救治和医疗实力,对被感染物体和被感染死亡人员的处理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而且不行避 免地会造成世界性的恐惊。因此。基因武器会给对

10、方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使对方不敢轻举妄动,甚至可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如何成对基因武器的新挑战 鉴于基因武器可能产生的巨大危害,不少国家都在加紧探讨对策。美国政府和军方早在20世纪80年头就起先了生物战剂防护措施的探讨,并研制出了多种预防生物武器攻击的疫苗。1997年,美国国防部下令,自当年起240万美国现役及其后备军人必需按规定接种生物战剂防护疫苗,并于2003年完成全部的接种工作。1998年5月,美国总统克林顿下令增加预防生化战疫苗和抗生素的储备,以应付可能发生的生化战。2000年1月,美军调整战略,提出建立防护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诸军兵种联合作战安排,提高官兵的非传统作战实力和

11、对生物战的相识,调整防护装备的研发、选购、经费投入和人员部署。2000年7月。经参谋长联席会议批准,美军出版了新版的联合核生化环境作战条令,确立了美军制定核生化环境下联合作战、演习以及非斗争军事行动条令的基础,标记着美军核生化环境作战与防护思想的重大转变。2002年10月,美国国防部确定研制防卫基因恐怖攻击的预警系统。2002年12月13日,美国总统布什下令正式复原天花疫苗接种的安排,这是美国1972年中断常规性天花疫苗接种后的首次复原。同年12月21日,布什在白宫以美军总司令的身份接种天花疫苗。依据布什总统的安排,50万美国军人将首批接种疫苗,接着是1000万在反恐一线的人员(包括警察、紧急

12、死亡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接种疫苗。2003年1月,布什总统启动平民天花疫苗接种安排,平民在自愿的原则下接种。2003年10月。美国强化了在城市探测与基因武器相关联的生物细菌病毒的实力,在2004年上半年建立两套供全国运用的设施。一旦境外对美国本土进行基因恐怖攻击,各军事机关和民用机构都能具备抵挡恐怖攻击的实力。借鉴美国在防卫基因武器恐怖攻击方面实行的对策和取得的阅历,我国在应对基因武器威逼的新挑战上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实行措施: 在军事措施方面加强对基因武器威逼的评估和预料,提高官兵在生物战条件下的生存实力。在经费和组织等方面将重点放在情报、检测工具、防护以及如何摧毁包括基因武器在内的生物武器装置

13、等方面,加强对新型防毒面具的探讨,加强对已知战剂防护疫苗的研制。针对各国特殊是主要作战对手可能实施基因战的战法、途径和手段进行特地探讨。对我可能面临的生物武器威逼形式和程度进行预料和评估,并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护预案;主动应用高新技术,研制多种新型探测、防护器材和防预疫苗、抗生素,做到快速、有效地识别和防护。 在爱护民族基因资源方面一是加强我国面临基因武器威逼的宣扬教化,提高全民族的基因爱护意识,防止个人越因被“盗”;二是在进行人种基因合作时应防止人种基冈资源单向流失而产生严峻后果,建立健全特地的基因资源爱护法规,规范民间组织与国际间的人种基因合作探讨行为,防止民族基因资源流失,筑起爱护民族平安的

14、防线:三是考虑建立我国人种的独特基因库,这对于了解我国人种独特的基因结构和生物战的预防都将有极大的意义,只有铸造好维护本国民族平安的基因盾牌,才能有效地防患于未然。现在,发觉和爱护种族特异性和易感性基因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能否繁衍和生存的重大问题。在这方面英国走到了世界前列。英国在1997年就成立了特地的科学小组,致力于探讨本民族的特异性和易感性基因,并提出防范对策。 加强对基因武器的防卫性探讨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尤其是像我国这样的科学技术不是特殊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更要抓住全球基因探讨刚刚起步的有利时机,支持更多的科研单位来开展相关工作。主动参与人类基因组草图绘制工作,力争在基因技术

15、上取得世界先进地位;二是研制新的疫苗和药剂;三是发掘中医药潜力;四是主动开展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制定相应措施,建立常常性的监控体系和心理询问系统。 群防群治方面借鉴防治“非典”疫情的阅历教训,进一步完善国家卫生防疫系统,提高国家对基因武器的整体防护实力。要主动应用高科技探讨和生产新型探测和防护器材,如“生物烟尘探测器”、“生物武器呼吸检测器”等,做到能刚好、快速、有效识别和防护。要加强对基因战战法、途径和手段的探讨,提前制定各种应付方案,到关键时刻,能快速有效地加以实施。要尽快形成群防群治网络。防护基因武器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只有把防护学问、方法和器材交给广阔群众,才能实现在危机时刻的自救互救,最有效地削减基因武器的杀伤。要有剧烈的忧患意识,树立基因战观念,建立全民基因战动员机制,加强对基因战学问的宣扬力度,使每个人对基因战都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可能在将来面临的基因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