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书 书者寿.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49005521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寿书 书者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寿书 书者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寿书 书者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寿书 书者寿.docx(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寿书 书者寿 二、书法的养生作用 近年来随着中医“治未病”理念的深化人心,经络养生、四时养生、饮食养生、内经养生、道家养生、佛家养生等各种养生方法此起彼伏,书法养生应时而兴是情理之中的事。有人曾对明清两朝的皇帝、高僧和闻名书画家的寿命作了统计,其结果是:皇帝平均寿命不到40岁,高僧平均寿命不到66岁,书画家平均寿命80岁。近现代书家中,八九十岁者难以计数,黄宾虹享九二高寿,更有“北佛南仙”逾百岁者,北京孙墨佛107岁,上海苏局仙110岁。这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定有其内在必定的联系。 书法养生的方式一是通过练习书法,动手去做,二是通过欣赏书法,专心去体会,而这两者是不能分割的。书法的养生作用,古

2、人早有论及。黄匡瓯北医话记载:“学书用于养心愈疾,君子乐也。”何乔心术篇说:“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之气,散心中之郁也。故书家每得以无疾而寿。”细分之,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1、调整心志,宣畅气机周星莲临池管见中说:“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气。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草,随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灵心焕发。”新体育1982年第6期载,当人们向百岁老人、闻名书家孙墨佛讨教长寿秘诀时,他就说:“作书临帖,端坐凝神,用心致志,百念不生,呼吸均称,双目聚精,如同气功、太极拳之入静,屏气呼吸,出入丹田,周身血脉,新陈代谢。”风和日丽,窗明几净,一杯香茗,二三道友,谈至兴起,展卷挥毫,

3、纸尽兴止,如同东坡与米芾之同桌挥毫。这是多么满意的事情啊!在这种既兴奋又不失度的状态里,自然是非常有利于人体健康的。 当因各种缘由内心忿忿不平常,奋笔疾书,也不失为一种排泄情感、去除苦恼的好方法。陆游草书歌曰:“倾家酿酒三千石,闲愁万斛酒不敌。今朝醉眼烂岩电,提笔四顾天地窄。突然挥扫不自知,风云入怀天借力。神龙战野昏雾腥,奇鬼摧山太阴黑。此时驱尽胸中愁,槌床大叫狂堕帻。吴笺蜀素不快人,付与高堂三丈壁。”陆游在诗中说,倾家酿成的万斛美酒,仍无法排遣胸中的无限愁,而唯有挥写草书时痛快畅适的心境,才能一泄其闷。创作的过程可以调整心志,而书后自我观赏,或观赏名帖佳作,同样赏心悦目,可以起到同样的作用。

4、史书曾有隋炀帝观赏“梅熟季节满园香”、“京都无处不染雪”图而愈病的记载。 2、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卫铄笔阵图云:“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予尝自题执笔图曰:全身精力到毫端,定气先将两足安。悟入鹅群行水势,方知五指齐力难。”习书时先要澄神静虑,然后落笔;挥毫时全身用力,徐疾有止,行而有序,动而不劳,有助疏通人体经络,运行气血,大益健康。静中有动,动而不乏,动静乐寿,实乃书法养生之理也。 欲获得书法养生的实效。有两点是很重要的,即书者书写时必需集中精力,心无旁鹜,但也不能太惊慌,要自然调适;二是要持之以恒,没有长时间的磨炼,是难以取得成效的。书法对一些慢性病、老

5、年病、心理疾病、缓解白领职场精神惊慌等,大有好处。假如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书法养生训练,既医好了病,调正了心情,又爱上书法艺术,岂不是有两全其美的惊喜?当年郭沫若夫人于立群患神经衰弱,百治罔效,练习书法数年后其病竟不药而愈,其书艺亦大有进步,受到了人们的赞扬。 三、书法艺术与中医养生文化相关性探讨的意义 具有悠久历史和辉煌过去的书法与中医,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在今日同样面临着生存和发展危机,相互融合,与时俱进,是她们的共同选择。书法艺术与中医养生文化相关性探讨的意义在于: 1、中医处方是书法创作的养料古代业医者分为两种,一为儒医,家学渊源,传统文化根底深厚;二为铃医,摇着虎铃走四方。由于儒医和书

6、家处于相同社会阶层,具有相像的人文志向、学问结构以及审美趣味,儒医与书家之间更能找到共通之处。古代中医处方是医家治病救人的真实记录,它由毛笔书写,片纸只字记载了医家的深思熟虑和医道妙术,也蕴含了书法艺术的无穷奇妙。中医处方是吸取书法创作源泉的养料,是尚未开垦的一块处女地。医者落笔之时,心无挂碍,任其挥洒,惟求字迹清楚,药工能认得真实,处方的用笔、用墨、用纸一任自然。从处方书法着手,有助我们追寻书法妙造天工的自然之美。然而,另一方面,处方的特别要求,又使她具有特别的形式美。处方的形式一般有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址、脉案、处方、贴数及年月日、医生签名(不是每张处方这几部分都四平八稳),在写药物的

7、剂量时,中医又有特别的写法,很好看。有些处方印有诊所、祖传几代之后医家的广告语及来诊请带原方、留意饮食的提示,设计各异,纸质也不尽相同,再加上在药店撮药后盖上的药店名号、撮药人的记号及药物的总重量等(且这些多用朱笔记录),零零总总,煞是美观,这是今日喜爱追求展览效果、乐于设计作品的挚友,不能忽视的重要参考形式。 今日,各种展览的作品越写越大已成风潮,我们何不来个反思,将作品设计得小一些、活泼一些、自然一些?中医处方笔墨率意、形式活泼,对此是大有启发意义的。 由于建国后中医开处方渐渐由钢笔、圆珠笔所取代,今日更是实行电子处方,古代中医处方已很难见到。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抢救式爱护和挖掘。 2、书

8、法养生有助于书法在国内外的普及和传播现代社会对书法真是一把双刃剑,如网络的发展,使书法的好用性几乎降为零;但另一方面,又使书法探讨、沟通变得更便利更快捷。书法是历史的,又是现代的;书法的理解、说明和传播须要多学科的协作。 对书法传播这一论题,邱振中先生的言论值得我们敬佩和重视。他认为,传播的根本目的,是我们自身的须要,是维持我们自身活力的须要。在文化传播中,传播者能做的最重要的工作,是对自身传统不断深化的相识和解说。 书法传播谈何简单。在本土只是昨天和今日的时间隔阂,已经让很多年青人疏远了书法,处于异域的西方人对于书法的生疏更是可想而知。“在一个离开中国文化氛围的环境中教授书法,对帖临摹、长期

9、沉潜的传统方法很难取得好的效果。” 为此,在传播过程中,我们首先要选好载体,这是传播能否胜利的重要因素。这个载体必需既有传统文化特征,又具备现代元素。通过不断反思,我们认为书法与中医的融合,将有助书法的深化探讨和发展。书法与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养生则是现代人的共同需求,把书法养生作为传播书法的载体是最合适不过了。当年西方列强用枪炮打开国门时,随之而来的就是用西医西药打先锋的文化渗透,迫使中国接受西方文化。今日,我们通过书法养生这个载体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全世界播撒,其目的完全不同,但方法可以借鉴。我们建议中国书法协会和中华中医药学会共同联手,组织全国相关专家、学者,建立书法养生学,设立

10、试验区,对其定义、探讨范围、内容、实际效果等作进一步深化、系统探讨。 真正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是不受地区、种族限制的。书法养生使人们在练习书法的过程中,既能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领会中国书法的无穷魅力,同时,又能修身养性,获得健康的身心,信任不久的将来,在国内会有更多的人参加这项文化活动,有利于全民素养的提高,有利于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在国外,也会有更多的人通过她,了解和喜爱中国书法。 书法艺术与中医养生文化在新时代的相融、发展和复兴,是老树开新花,是中华文化对全人类的新贡献。书法艺术与中医文化的相关性探讨,有助于拓展书法探讨新领域,有助于推动中国书法在世界范围的普及和传播。 (续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