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

上传人:l*** 文档编号:48846358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课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四课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课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课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docx(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课文化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确定,2010 年 年 8 月 月 15 日实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消遣活动。答 据此回答 1 2 题。1 哀悼日之所以定在 8 月 月 15 日是因为这一天是舟曲山洪泥石流死难者的 头七 之日。在这天哀悼逝去之人,符合中国民俗传统。下列对传统习俗的表述正确的是() 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 传统习俗对人们的 生活方式会产生重要影响 传统习俗是中华民族绚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习

2、俗是一个国家和民 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 A B C D 2 为灾难中的死难者实行全国哀悼,这样做() 符合国际惯例的做法 体现了政府对生命的敬重和民生的关切 可以形成民族认同,增加凝合力 贴近传统习俗和百姓心理,体现人文关怀 A B C D 3. 右图为福建某地民俗剪纸作品玉兔迎春。对剪纸的相识正确的有() 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绚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剪纸属于中华传统文艺 剪纸对今日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剪纸作品具有显明的民族性 剪纸作品都是传统文化的精华 A B C D 4 十一届全运会闭幕式上第一首歌曲便是有朋自远方来,所谓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

3、也正是出自孔子论语中的经典,在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孔子家乡的人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欢迎四方宾朋的开放胸怀。说明 () A 传统文化是永恒的 B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 传统文化具有显明的民族性 D 传统文化在今日具有巨大的进步作用 5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无论身处何方,在过节的时候,中国人都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这表明传统文化() A 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 具有显明的民族性 C 具有显明的时代性 D 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6 (2010 天津文综) 目前,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有 22 个民族的人口在 10 万以下,有的足 不足 5 000 人。由于人口较少民族的核 心

4、文化区范围小,其文化传承的状况堪忧。面对这一现象,当务之急是 () A 提高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实力 B 增加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C 抢救和爱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D 加强与其他民族文化的融合 7 我们在电视上赞美日本的 织巧节 和韩国的 孟兰盆节 保持了原汁原味的文化传统,却忽视了礼仪之邦的中国才是它们的起源之地;在艳羡西方载歌载舞数日不眠的狂欢节时,却不知 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 的元宵节恰恰是我国的狂欢节。这说明() A 外国节日比中国节日更科学更优秀 B 中国 节日比外国节日更优秀更科学 C 我国民族传统节日继承的重要性 D 民族节日传播的重要性 8 随着电影孔子在全国的热映,再度掀

5、起了一阵 孔子热 ,电影所体现的孔子 仁、义、礼、智、信 的儒家精神特别值得当今世人研习。孔子在韩国观众中间也引起了极大的舆论反响,其教化价值得到京畿道教化监管人金相坤以及众多学生的广泛认可。这表明 () 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其精华,值得人类继承 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宝 中华文化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外来文化 儒家思想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A B C D 9 从古代的私塾到近代的传统课堂教学,再到现代的网络学习,不同的教化方式对文化传承有着不同的影响。这说明教化 () 通过对受教化者的 传道、授业、解惑 ,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相识世界的过程,使

6、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宝 文化的传承具有继承性和发展性,有多种传播媒介和手段 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建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A B C D 10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我们恒久不能遗忘这些人:仓颉创建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沉淀下来;李斯统一了汉字,让文明可以流淌起来;毕昇独创了活字印刷,让文明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王选让汉字告辞纸与笔、铅与火,让中华汉字文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这说明 () A 科技进步能促进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 B 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气 C 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促进文化的进步 D 传播文化必

7、需做到古为今用 11. 始于春秋时期的清明节至今已经有 2 500 年的历史了。扫墓是最早的清明祭拜的形式,这种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渐渐演化为更多的形式。2002 年,共青团中心发起了 清明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民族魂 活动。2009 年清明节参加网络祭拜人数达到1 000 万左右,他们将祭祀先人的文字和音像放在互联网上,让全部的亲人和故友都能在不同的地方同时或随时祭拜。这种文明和科学的祭拜方式,让逝者安眠,于生者有益。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学问,结合以上材料回答:(1)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什么特点? (2) 你是怎样 看待清明祭拜形式的演化的?答案 1 A 传统文艺是中华民族绚

8、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错误;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记, 错误。2 D 3 B 传统思想对今日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错误,故解除。 4 BA 、D 错误;C 不符合题意;孔子论语在今日仍旧影响着人们,体现了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5 B 6 C 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逆境,急须要我们做的是抢救和爱护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以维护文化的多样性。A 项与现实状况不符;B 项 项 不能解决当前问题;D 项与题意不符。 7 C 8 A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精神,有许多有益成份,值得当今世人学习和借鉴,同时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故 符合题意。 与

9、本题材料无关。 9 D 教化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教化在文化传承中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均符合题意。10 A11 (1) 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相对稳定性和显明的民族性。(2) 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清明节祭拜活动集中展示了人们对先烈和先人的敬重和怀念情感。 对 待民族节日应当在继承中发展。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继承,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要做到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而且我们要自觉成为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利用网络方式对先烈、先人进行文明科学的祭拜,值得大力提倡。( 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亦可) 解析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征、对待传统文化的看法、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等学问。第 (1) 问属于对教材基础学问的考查,简单组织答案。第 (2) 问关于 怎样看待 ,主要从传统节日的地位和作用说明为什么要重视传统节日,同时要说明如何更好地对待传统节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