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48841450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广州大学城总体规划 n广州高校城概念规划询问 设计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探讨院 城市规划探讨所 广州高校城总平面图 广州高校城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一、有利于广州科教体系的完善 广州高校城项目的提出,最直观的依据是源于现实的挑战:高校扩招用地不足外迁的可能与现实趋向。 广州高校城项目的建设,更是主动、主动地因应发展的需求:从趋势与规划看,广州的高教科研事业应有也必将有大的发展,须要先行考虑发展的需求。通过广州高校城的建设,还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在城市中的合理布局,促进城市学问化进程和城市的学问密集区域(学问产业区域)的成立,提升和强化广州作为华南教化与探讨中心、华南学问产业中心的地位,从而进一

2、步明确广州中心城市的地位。二、有利于新型办学和教化模式的探究 广州高校城的建设,不仅为高校发展供应空间、用地与设施的支持,而且力图通过营造利于创新的校际网络,创建资源共享、服务体系社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文化多元化的高校发展新模式,并在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税收、人口管理等各方面探究建立特别体制、实施特别政策、建设特别区域,为全国高教改革寻求新的模式。总体俯视图 三、有利于促进学、研、产结合,推 动高校成果产业化 广州高校城顺应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当代高校基本发展趋向,借鉴国际先进阅历,能够进一步发挥高校作为高技术产业摇篮的作用,促进高教对经济、技术发展的主动意义,为学、研、产的结合特殊是

3、高校成果的产业化创建空间环境。四、有利于拉动城市向南部发展,完善城市空间结构 广州高校城的建设顺应广州城市南拓的趋势,成为城市空间南拓的一个增长点,通过城市空间格局的优化,提升城市空间档次,促进城市的整体发展,推动大广州城市新格局的形成。总体俯视图 五、有利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地区经济跃升 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功能,通过促进高校产业集群特殊是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使广州的高技术产业无论是规模、还是层次,均进入全国的前列,从而促进广州城市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选址基地建设条件分析评价一、地理区位 纵观全国已建或将建高校城的城市,它们多为较大区域的中心城市,多分布在我国东部尤其沿海地区,经济

4、发达且具有好的文化教化基础,由此可大略看出高校城这种具有新的组织模式的高教产业集聚区的区位指向。广州高校城所依托的城市广州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作为广东省会城市,广州担当着广东以至华南地区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其经济实力和腹地内对高教产业的广泛需求为高校城的建设供应了有利条件。 广州高校城选址于广州番禺区北端新造镇小谷围及其南侧珠江对岸扩展用地,西邻洛溪岛,北邻国际生物岛、东邻长洲岛历史文化爱护区,并与琶州岛城市副中心(RBD)举目相望。基地距广州旧城中心区约 17 公里,距建设中的广州新国际机场 30 公里,距市桥约 13 公里,距广州新城约 17 公里。小谷围为高

5、校城的建设供应岛状用地。 在广州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北抑、南拓、西调、东移发展战略中,这一地区是城市南拓轴的重要节点,位于都会区的中心位置,地位极其重要。二、交通区位 在广州总体发展概念规划中,基地为广州中心城区与广州新城、南部新城联系的重要交通节点,其东侧为京珠高速马路(红线 80 米,线形基本确定),西侧为规划快速路(走向定,坐标未定),南侧为金山大道(红线 60 米,已建成)及其延长线(红线 60 米+,走向定,坐标未定)。 详细而言,高校城西南可与海珠区环岛路相连,南与新造镇、广州新城通过新造大桥(规划)相连,北与官洲生物岛通过规划道路相连并向北直通五山地区,东部有京珠高速马路东线经过该岛

6、和长洲岛的交界地区,可以作为该岛与外界发生交通联系的主要连接线。 地铁四号线横跨珠江,南北向贯穿高校城(走向定,坐标未定)。 另外,基地位于珠江主航道两侧,水运交通极为发达,但同时,航道的净空限制也为桥梁的架设带来了肯定的限制。 总的来说,广州高校城在区域规划中初步形成了高速路、轨道交通、航运、一般城市交通四位一体的复合交通体系,充分满意高校园区自身对交通模式多元化的需求。三、现状交通条件珠江三角洲在建高校城分布 1、小谷围地区 小谷围地区现状与外界联系的交通条件较差。将小谷围和其东北部紧密相连的长洲岛作一体看,目前与外部无路、桥相连,与岛外的交通只有轮渡的方式,现岛西北、东南和南部各有一渡口

7、与海珠区小洲村、番禺区新造镇和南村镇相联系,东北经长洲岛后可通过轮渡与黄埔区联系。2、新造及南村地区 新造及南村地区现状交通条件相对小谷围地区较为发达,不仅与外界交通联系较为便利,而且新造镇和南村镇之间也有道路干脆相连。各村、镇内初步形成不规则道路骨架,但并不完善。四、生态区位 从整个广州市域生态爱护一环两楔、三纵四横的策略来看,小谷围地区处于广州山、城、田、海格局的绿心位置。 通过对广州高校城基地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基本 农田爱护、山地森林资源、水源爱护区,地形地质条件、用地类型及生物多样性等自然生态因子的进一步分析,初步形成基地的生态敏感性评价,划分生态最敏感区、敏感区、低敏感区和非敏感区

8、等四类生态分区以指导广州高校城的建设。五、人文状况分析 基地包括了新造镇的几乎全部地区以及南村镇约 1/4 的地区。除两大镇区外,基地内散布了十几个农村聚居点。基地内现有人口约 3.6 万,其中农业人口占 80%。 历史上,小谷围曾是南汉王刘 狩猎的地方,名为昌华苑。所以北亭杅又名昌华市。如今南亭、北亭的地方,原是刘打猎休息用的两个亭,后来发展演化为南亭、北亭两条村。小谷围至今仍遗留众多名胜古迹,如南汉王刘墓、渭水桥、东汉墓、水云寺、石人石马、石人墓、海心岗梳起石、明嘉靖敕令碑等文物古迹。基地旁边旅游资源丰富,东面有长洲岛历史文化爱护区,是著名遐尔的黄埔军校旧址所在地,并密集着政治、军事、宗教

9、、历史等方面的各胜古迹,如孙中山纪念碑、孙中山故居、东征阵亡烈士陵园、北伐纪念碑、波斯楼、大坡地炮台等。基地西侧南村镇旁边闻名的余荫山房为岭南四大名园之一。六、自然景观分析 从内部自然景观来看,广州高校城基地地处珠江冲积台地和丘陵地貌地区,山林和水体连绵起伏,景色美丽。从外部景观条件看,基地岸线漫长,对外观景条件极好,可以纵观珠江两岸秀丽的景致。广州高校城的发展概念 一、规划定位 1、功能定位-中心智力区(Central Intelligence District)概念的提出 结合上述关于高校城功能组织的分析和论述,广州高校城的功能同样是以高校为核心和主体,以有机联系网络(包括开放式办学、校际

10、学术与教学协作、资源共享、后勤社会化等等)为基础,包括居住、休闲、生产等多种职能,是学、研、产、住一体化的综合性城市区域。 通过其核心功能(高教科研)、基本职能(高校产业集群)、服务及协助功能以及延长功能(文化旅游、生态维育等等),广州高校城完善了一系列高校产业链,形成了与城市中心商务区(CBD)、休闲 现状交通条件图商务区(RBD)相对应的中心智力区(CID- Central Intelligence District)。2、地区定位 从地区定位来看,广州高校城应综合发展高校的三大功能,成为全国的重要科教节点之一,珠三角地区乃至华南地区的高级人才培育中心、科学探讨与沟通中心、创新中心与产业化

11、基地,广州地区的科教核心和中心智力区。3、形象定位-绿心、智心、中心三心合一 广州高校城选址于广州番禺区北端小谷围岛及其南侧珠江对岸扩展地区,该地区位于大广州都会区的中心位置,也处于区域生态结构的绿心位置,故此,作为广州中心智力区(CID)的高校城就明确了绿心、智心、中心三心合一的形象定位。二、广州高校城的功能组织 广州的地区特点和实际状况,广州高校城的功能组织如下:1、城市资源共享区:包括 教化探讨类:图书馆、国际学术沟通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博物馆、展览馆、艺术馆、科技馆、推广教化中心、比较文化探讨中心、家庭教化探讨中心 大型体育设施类:大型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网球中心 生活服务类:国际

12、沟通酒店、医院、中学、试验表演中心、商业服务设施(如大型商业、书店、餐饮等)、影剧院 行政管理类:行政中心、物业管理 综合类:师生联谊、活动中心、高校城入口标记、中心广场、高校城广场 城市公共绿化 2、高校校内区: 由若干高校园区组成,每一高校园区又由若干所性质相像的高校构成,其中每一所高校包括: 校际资源共享区: 学术资源单元:校级图书馆、会议厅体育运动单元:校级体育场馆(标准田径场、篮球场、网球场等) 公共教化单元:教学主楼、基础科目教化、公共教室等。 生活服务单元:餐厅、小型教化超市 行政办公区:行政综合大楼 二级学院区:由若干学院教学楼(试验室、探讨室、专业阅览室等)构成; 研发孵化区

13、:包括研发用房、试验场地等; 生活居住及配套设施区: 教职工居住单元及配套设施:支配 20%30%教职工居住;低年级学生居住单元及配套设施:支配 1 年级学生居住;高校款待所3、生活居住单元:校区用地结构图高校城内大部分老师和学生的居住由社会解决,其组成包括: 老师居住组团:可依据状况分为专家标准、教授标准、讲师标准、助教标准等; 学生居住组团:包括高年级学生及探讨生的宿舍及公寓,分为探讨生、本科生、专科生等不同标准的居住用房,但可以混合居住 生活配套设施:餐厅、超市、冼衣房、开水房、公共浴室、阅览室、医务室、活动中心、影剧院、书店、理发等各类服务设施; 相应教化配套设施:小学、托儿所等; 管

14、理用房:物业管理。 活动场地:篮球场、网球场、乒乓球室等。 绿化4、国际高校园区 采纳虚实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吸引国际名牌高校在广州高校城设立分校或办事机构,另一方面通过网络与各个国际闻名高校连接,营造国际氛围,与国际接轨,其组成包括:虚拟国际高校管理中心:包括各个国际闻名高校办事机构及国际高校园管理中心等 国际教化中心:包括教室、试验室等。 国际教化共享单元:包括图书馆、会议厅、教化展示厅等。 国际学生公寓:供应不同标准的居住用房,满意不同居住档次的要求。5、中试生产区 包括中试基地、创业中心、软件基地及配套生活设施等。三、广州高校城发展策略 1、开发推动 政府主导与市场化操作方式相结合; 设

15、立开发基金(包括通过发行彩票为高校城募集资金) 通过规划等政策引导投资、推动开发 2、市场开拓 重点选择、开拓合适的目标市场 多元化的市场开拓手段 实惠条件的吸引 对外联系与外部开拓 形象建设与推广 行政干预:包括规划引导与限制 若干建议 通过实惠、行政干预等手段,吸引、引导、促进新中大总部或探讨生院、新广东工大总部甚至整体、新广州高校整体进驻,形成先锋与龙头,带动高校城发展; 通过行政干预、实惠吸引等手段促进部分现有的高校、探讨机构(特殊是位于老城区、布局分散、用地扩展受限制的)整体或部分向高校城搬迁; 通过规划手段,要求今后新设立的高校、探讨机构或现有机构的空间扩展在高校城选址; 以实惠政

16、策激励与吸引私立高校、探讨机构的发展并进入高校城; 以各种实惠条件与方式吸引国内外名校、名科研机构进高校城办分校或分支机构。3、环境营造 依据目标市场及其需求特征,营造合适的高校发展环境,以保证高校的集聚、发展。包括: 物质环境:规划布局,景观建设,生态建设,基础设施,建筑 社会文化环境 政策环境:体制、政策建设,可考虑建立特地的政策、特地的体制、特地的机构、特地的区域高校特区。4、效益提升 注意高校城对城市发展的促进作用: 乘数效应 带动关联产业,如土地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设施供应等 创新扩散 重点是高技术产业发展 空间效应 带动城市向南的发展 建立全新区域及空间亮点 推动学问密集区域的

17、建设四、高校品牌与资源共享、社会化的关系 广州高校城的发展概念在最大限度地供应共享资源(信息、设施与空间等)的前提下,重视各高校品牌的保持和校内的相对独立,强调各高校独自的特色,妥当处理好社会化与品牌化的关系。五、共享与沟通空间管理 在广州高校城的发展概念中,我们强调绿化与设施的开放、渗透和共享,强调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老师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供应了不同层次和开放程度的共享沟通空间:1、一级共享沟通空间: 城市资源共享区(包括教化探讨类、大型体育设施类、生活服务类、综合类等)不仅满意广州高校城内人员的须要,而且可以为城市、区域乃至全国的相关人员供应服务。2、二级共享沟通空间: 校际资源共享区(包括学术资源单元、体育运动单元、校级体育场馆、公共教化单元)、国际高校园区、集中研发孵化区、学生居住单元、老师居住单元等可以为整个高校城内的人员供应教化、询问、居住等综合服务。3、三级共享沟通空间: 高校校内区内的二级学院区保持相对的独立,同时也可为其他高校、院系的学生供应教学和查询服务。广州高校城总体规划概念 一、总体规划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