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oc

上传人:a**** 文档编号:4877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3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oc(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38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02 年 基于网络的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邹小琴 (河海大学,江苏南京 210098) 搁要:网 络技术的发展,数据库与 Web 的结合使得传统的管 a 信息系统 ( MIS)的开发模式发生了很大 的变革基于 Web 的教据库应角已成为当今 MIS 的方向,同时 M1S 的安全问题也曰益突出 =讨论了基于 络的 MB 开犮模式、数据库与 Web 的连接技木,特别是 ASP 技术在 MIS 开发中的应用,以及 MIS 的安全 性问题。 关键词 : MIS; Weh;教 #库; ASP; 安 全 性 中 ffi 法分 类号: TO93.09 文 *标识码 : A 文 章编号

2、: 1001-3695(2002)01-0038-02 MIS Research Based on Internet ZOU Xiao-qin (Ht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8, C*na)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etwk technolog) and the combination of database and Web,the development method of tra* ditional MIS has changed greatly. TTiis pier discms

3、es the MIS development method based on networic, combination technology of database and Web t especially the application of ASP technology * and the MIS security. Keywords; MIS; Wcbj Database; ASP; Security 1 引言 Intemel的迅猛发展 .给信息应用和信息技术带来了 无限生机 .同时对社会信息化进程起到 i极大的推进作 用 :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各种信息系统已成为当 今社会运行的基

4、础 ,作为计算机应用研究领域的一个重 要分支一管理信息系统 (MIS)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 多领域: Web 与数据库系统的结合使 得传统的管理信 息系统的开发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基于 Web 的数据 库应用已政为当今管理信息系统的方向。同时,由千各 种技术和非技术因素的存在和影响,管理信息系统的安 全已经成为严重而又深刻的问题 c 2 MIS 的发展 目前,随着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和丨 nternel的深人普 及 .传统的客户 /服务器 ( C/S)管理信息系统由于功能 少、不够灵活,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就 要求有新的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模式与之适应。 传统的客户 /服务器 (

5、 C/S)模式的 MIS 系统是基于 局域网的,通常有四种类型,如图 1 所示。数据库服务 器提供 RDBMS 支持,用户界面程序则安装在客户机上, 当然这些代码是与特定平台相关的。在这种模式下,客 户软件随着服务器软件的不同而不同 .访问不同的服务 器霱要不同的客户软件,不适合在多平台环境下运行。 随着功能的扩展,客户端变得越来越庞杂,使得系统的 维护管理越来越复杂 收稿日期: 2001-05-17 浏览器 /服务器 ( B/S)模式的 MIS 糸统, 4:防上足一 种特殊的客户 /服务器结构,只不过它的客P 端简化为 只讲单一语 =(HTML,语言丨的客户软件 .因而简化 了客 户端系统的

6、管理和使用,使管理和维护集中在眼务器 端。服务器提供 RDBMS 支持 .用户界面则由 HTML 语言 实现。客户机无论在丨丨么平台下,只要安装了 Web 浏览 器即可 .这样客户机无需安装 MIS 系统任何代码 .使得 系统与平台无关,减少了开发和维护费用 B/S 结构具 有可伸缩性,在网络环境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尽可能多 地增加浏览器和服务器,不受原有网络资源的影响:而 且系统是在因特网(丨 ntemet)或内联网 ( Intranet)环境 F 运 行,丨 nterael /Intmnel 采用了 TCP/IP, HTTP, HTML, CGI 等 技术和标准 ,具有良好的数据通讯和广泛

7、的数据共享特 性。浏览器 /服务器结构模式如图 2 所示: i 客户 - _ | a I | wWir *_| cci |服务器调用 SP 文件 :然后解释执行每一条脚本语句,用 ADO 组件 通 HODHC 访问数据库;再把执行的结果生成 HTML 文 件给客户端 以上介绍了 ASP 技术,用户在实际开发中应根据不 同的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集成机制:如果是 Windows X T 操作平台课选用丨 D C 或 A S P技术汸问数据库,充分利 用 HS 提供的功能;而 CG!方法与; (DBC 接口则对操作平 台没什么要求,但相比而言,利用 DBC 访问数据库的优 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4 MI

8、S 的安全问题 由于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的迅 速发 展, U 及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和深化,使得组织与 MIS 系统的需求与支持关系愈加密切,另外 .H 际互联网 Imemel 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得现代化 M1S 向着集 万方数据 成化、多媒体化和汽能化的方向发丧 MIS jli hiUTiet 技术眄的一大挑战是如何 ffi 护 g d 系统的安令由 T 安全性和使用的灵活性吱使用奴辛圮付 f IS.强埘使 用的灵活件和方便 #必然会对系统的安 ?: 造成威卟 . 使用! :/S 模式的系统有一太然 W障是你要访问我的系 统耍有我的专用客户软件,时使用 Inlemel 技木

9、ft _没 有 这个屏瘅,如果你没有其它安仝措施 .任何)、 丨 U 访 问你的系统_.因此,研究和斛决现代 MIS 的安全问题 M 有 I要的现实总义 MIS的安全目前还没有 -彳、统一的 c 义 .但可Uf 定 ,一 切影响 MISS; 仝的因素和保障 MIS 安全的措施都 是 MIS 安全研究的内容因此 .可将 MIS的安全定义为: MIS 系统资源和信息资源不受自然和人为有 *因素的威 9 办和危害 : M1S 的安全问题具 #如下籽点: (1) MS 是一个人一机信息系统 .所以 4 -个fcL会 系统,因此其安全问题 +仅涉及技长 M 题 .还渉及管 问题 . (2) M1S 的安

10、全:问题涉及的内荇非常广泛 .既包砧系 统资源 .义包括信息资源 (3) 不仅包括系统的静态安全,还包括系统运 的 动态安全 . (4) 完善的 MIS 安全机制是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 . 其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J 稈: MIS的安全策略包括枝术和管理两 1-力面一般 MB 的安全技术策略有:用广名 / n 令体系的设1 和使 用 .权限控制用防火墙技术,汁算机病 #的防治,数 据加密,备份以及数据审计 : M1S 安全的普理就是以行 政管理手段对 MIS 安全活动进行综合 t 理,并与技术策 略和措施相结合 .以使 M1S达到整 (本上的安全水平 . 企业在构筑基于网络的 MIS 时 .网络

11、安全性建设是 t 要 上 作 采 取 一 系 列 的 安 令 技 术 例 如 :通 过 设 置 防火墙,在内外网上构筑起一进屏障 .用来防止黑客的 侵人;通过数据加密 .一是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稈中的安 全,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二 是 保 数 据 的 安 全 存储 .确保数据的机密性 .即使攻 ilr 者得到丁数据 .也无 法使用:通过身份认证来核实通信对方的 S 实身份 : ft hiUTnfl/l net 网上充分利用操作系统和数据库 f 理系 统提供的安全管理特性 .以及基丁 _ 安 全 眘 层协 议,防止非法用户进人系统以及合法用户 付系统资源的 非法使用这牲全方位安令措施的采用

12、.能使企让 lme r- net/Intranel 网提供整体的安全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 1 注 晓 平 ,吴 张 宏 钵 .箏 .卟 1, 5* 络 牙 芝 技 木 : 1:.北 京:人氏邮电出 *社, 19W, 嬈勿红 .基 于 间 络 的 资 祚 管 理 息 系 a 之 研 究 与 升 4 礓士 学 位 沦 文 . 南 京 : 河 海 大 孝 JOOi. 3关; i 良 . 管 理 息 系 统 的 安 全 与 时 * 计算 机应 )研究 .I999,l6(i 丨): 22-25. 4 窠 歌 .Endows YI 上利同 IS 访 S 数 据 庳 的 方 法 计 算机系统 S 用, 1998,(8). 5 ADO Tulurial EH/ OL.hitp : - / WHW, imi- roMjti, toi! i. 6 武 苍 林 , 表 建 民 . Vi 卟教据庠 .4連技水 .| .汁算机亡 (1矸 t,1099,16(8) : 51-54. 作者简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