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讲稿.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8768418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4.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讲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讲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讲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讲稿.ppt(4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第一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肝脏 人体的化工厂肝脏是消化系统最大的腺体器官,是一个“化工厂”,包括物质的加工、转化、合成等,另外还能促进某些有毒物质的转换和排泄。第二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肝炎相关知识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分型,目前已被公认的有甲、乙、丙、丁、戊五种肝炎病毒,分别写作HAV、HBV、HCV、HDV、HEV。甲肝、戊肝是通过消化道传染的可以治愈的急性传染病。丙肝和乙肝大致相同,比乙肝更容易发展为肝炎后肝硬化或肝癌。第三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2、。轻度病情较轻,症状不明显,重度临床表现为全身不适、乏力、畏食、恶心、腹胀、肝区疼痛,体检可见肝病面容,蜘蛛痣、脾大,实验室检查可见肝功能持续升高。第四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慢性乙肝携带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无慢性肝炎症状,一年内连续随访3次以上血清转氨酶均无异常,且肝组织学检查正常者。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被列为I类致癌物。第五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8%-High(高高)2-7%-Intermediate(中中)2%-Low(低低)l3.5亿慢性乙肝病亿慢性乙肝病人人l我国我国HBsAg阳性阳性率为率为9.09%

3、l每年每年1百万人死于百万人死于肝衰或肝癌肝衰或肝癌l全球第全球第9位死亡原位死亡原因因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第六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血液传播血液传播医源性传播医源性传播密切接触、性传播密切接触、性传播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乙肝病人及病毒携带者乙肝病人及病毒携带者第七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主要与垂直传播有关主要与垂直传播有关乙肝的家庭聚集现象乙肝的家庭聚集现象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第八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 日常生活接触和消化道传播是不太可能的。日常生活接触和消化道传播是不太可能的。蚊虫叮咬一般不传播乙肝病毒。蚊虫叮咬一般不传播乙

4、肝病毒。哪些途径哪些途径不会不会传播乙肝传播乙肝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第九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乙肝的发病原因乙肝的发病原因乙型肝炎是由于患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英文为hepatitis B virus,缩写HBV)引起的。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细胞内并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坏死、纤维化。第十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发病机制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目前未能充分阐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细胞并在其中复制,一般认为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应答。HBV进入机体后,通过血液到达肝脏和肝外组织,引起相应的病理改变和免疫功能改变,以肝脏病变最为突出。肝外损伤主要由免

5、疫复合物引起。第十一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临床表现 本病潜伏期为6周6个月,一般为3个月。从肝炎病毒入侵到临床出现最初症状以前,这段时期称为潜伏期。潜伏期随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人体免疫状态而长短不一。第十二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1.全身表现全身表现患者常感身体乏力,容易疲劳,可伴轻度发热等。失眠、多梦等可能与此有关。2.消化道表现消化道表现肝炎时,肝功异常,胆汁分泌减少,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第十三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3.黄黄疸疸病情较重时,肝功能受损,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分泌、排泄等障碍,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胆红素从尿液排出,尿液颜色变黄,是黄疸最早的表现。血液

6、中胆红素浓度继续增加,可引起眼睛、皮肤黄染。由于胆汁酸的排出障碍,血液中胆汁酸浓度增高,过多的胆汁酸沉积于皮肤,刺激末梢神经,可引起皮肤瘙痒。第十四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4.肝区疼痛肝区疼痛慢性乙肝一般没有剧烈的疼痛。部分患者可有右上腹、右季肋部不适、隐痛、压痛或叩击痛。如果肝区疼痛剧烈,还要注意胆道疾病、肝癌、胃肠疾病的可能性,以免误诊。第十五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5.肝脾大肝脾大由于炎症、充血、水肿、胆汁淤积,患者常有肝大。晚期大量肝细胞破坏,纤维组织收缩,肝脏可缩小。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早期,脾脏无明显肿大,门静脉高压时,脾脏淤血,可引起脾大。第十六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6.肝外表现肝外表现慢性

7、乙肝,尤其是肝硬化患者面色黝黑晦暗,称肝病面容。手掌大、小鱼际显著充血称肝掌。皮肤上一簇呈放射状扩张的形如蜘蛛的毛细血管团称蜘蛛痣,其他部位也可出现。男性可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对称或不对称性的乳腺增生、肿痛和乳房发育,偶可误诊为乳腺癌;女性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性欲减退等。这可能与肝功能减退,雌激素灭活减少,体内雌激素增多有关。第十七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7.肝纤维化肝纤维化慢性乙肝炎症长期不愈,反复发作,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而其降解活性相对或绝对不足,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下来形成肝纤维化。如果肝纤维化同时伴肝小叶结构的破坏(肝再生结节),则称为肝硬化。临床上难以将两者截然分开,慢性肝病由肝纤维化

8、到肝硬化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第十八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1、血清酶的监测: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2、血清蛋白的监测:白蛋白(ALB)、球蛋白(GLB)3、胆红素监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 素(D-Bil)、间接胆红素4、凝血酶原活动度(PTA)5、血氨浓度监测6、肝炎病毒病原学监测第十九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乙肝乙肝“两对半两对半”意义如何?意义如何?第二十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乙肝病毒乙肝病毒DNADNA检测检测HBV DNAHBV DNA: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可直接: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9、,可直接了解体内病毒载量和复制情况;并可用于了解体内病毒载量和复制情况;并可用于判断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也是乙肝的直接判断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也是乙肝的直接诊断依据。诊断依据。第二十一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其他辅助检查超声检查CT肝穿刺活检第二十二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急性急性急性急性HBVHBV感染感染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慢性乙肝慢性乙肝肝硬化肝硬化肝癌肝癌失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5年病死率70-86%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5年病死率14-20%青少年和成人期5-10%12-25%5年6-15%5年25-30%婴幼儿期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危害性新生儿期新生儿期90第二十三页,讲稿共四

10、十三页哦诊诊诊诊 断断断断乙肝两对半肝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乙肝第二十四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需要治疗的乙肝患者 不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有以下情不论是大三阳还是小三阳,有以下情况者均需治疗:况者均需治疗: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有明显的肝炎症状:乏力、厌食、黄疸、有明显的肝炎症状:乏力、厌食、黄疸、肝区隐痛不适等。肝区隐痛不适等。HBV DNAHBV DNA10103 3 copies/ml)copies/ml)第二十五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关于乙肝病毒携带者u 所有乙肝病毒携带者目前都不建议治疗,这主要基于以下原因:1.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不能彻底治愈乙肝;2.乙肝病毒携带者对抗病

11、毒药物反应很差;3.乙肝病毒携带者即便不予治疗,预后依然很好。u 但必须听从专科医师建议定期复查(生化、AFP、B超等)第二十六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乙肝的治疗目标v理想的最终目标:缓解、减轻临床症状;阻止或延缓发展为肝硬化,减少HBV相关性肝癌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v“理想的”疗效终点:乙肝表面抗原(HBsAg)消失,HBV-DNA清除,肝功正常。v“现实的”疗效终点:e抗原转换(e抗原阳性者),HBV-DNA抑制,肝功正常。v无症状携带者无需抗病毒治疗。第二十七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抗病毒:恩替卡韦、拉米夫定、干扰素等调节免疫:如胸腺肽、胸腺素等保肝降酶

12、:维生素、还原型谷胱甘肽、甘草酸二胺等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出现能够完全治愈乙肝的单一特效药,主要都是恢复肝功能、保肝治疗。合理利用中草药有一定疗效第二十八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慢性乙肝的慢性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是是关键关键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是乙肝发生、进展和恶化的罪魁祸首乙肝病毒的持续复制是乙肝发生、进展和恶化的罪魁祸首其他治疗乙肝的方法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等仅能缓解一些症状,其他治疗乙肝的方法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等仅能缓解一些症状,而对乙肝病毒这个直接病因却而对乙肝病毒这个直接病因却“无能为力无能为力”抗病毒治疗针对直接病因抗病毒治疗针对直接病因乙肝病毒复制乙肝病毒复制第二十九页,讲

13、稿共四十三页哦长期长期抗病毒治疗很重要抗病毒治疗很重要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目前的抗乙肝病毒药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抗病毒治疗要达到足够的治疗疗程,防止随意停抗病毒治疗要达到足够的治疗疗程,防止随意停药导致乙肝病毒重新活跃药导致乙肝病毒重新活跃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坚持长期抗病毒治疗持续抑制病毒复制持续抑制病毒复制第三十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护理措施1.预防为主 即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早期预防。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提高卫生水平,避免或减少复发因素如疲劳过度、情绪波动、饮食不节等。2.休息,中、重度慢性肝炎需完全卧床休息,直至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好转始能逐渐增加运动量。轻度慢性肝炎和病

14、毒携带者不需卧床休息,但要防止疲劳过度。第三十一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3.饮食,以清淡、易消化、富营养为宜,适当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时食物。脂肪不必限制过多,以不影响食欲为度;脂肪肝已形成者则应限制。恢复期应避免体重过增,防止脂肪肝形成。不宜烟、酒,不宜多吃刺激性强的食物,切忌暴饮暴食。第三十二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和轻度慢性肝炎勿需盲目应用所谓“保肝药”,只需进行病原治疗。中、重度用药应合理,不宜大量、繁杂、无针对性地用药,因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常加速慢性肝炎病程。告知患者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第三十三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5.皮肤护理,保护皮肤因干燥

15、而引起瘙痒抓破。6.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有无出血倾向及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及时报告医务人员。7.心理护理,必须保持情绪稳定,切忌暴怒、抑郁、焦虑、恐惧、悲观,这些不良情绪对病情恢复不利。8.健康指导 第三十四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第三十五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预防-1.遵守性道德、洁身自爱、不搞性乱;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3.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4.避免医源性传播;注射时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5.疫苗预防;阻断母婴传播。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预防乙接种乙肝疫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预防乙肝的方法。肝的方法。

16、以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原则第三十六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避免医源性传播v提倡使用一次性针具。提倡使用一次性针具。v规范处理医疗废物。规范处理医疗废物。v禁止使用乙肝抗原阳性者血液制品。禁止使用乙肝抗原阳性者血液制品。v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严格消毒。v对于表面抗原阳性者应进一步检测各项传染指标。对于表面抗原阳性者应进一步检测各项传染指标。v医务人员定期检查乙肝五项,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医务人员定期检查乙肝五项,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及定期复种。及定期复种。第三十七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如何阻断母婴传播?分娩后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分娩后新

17、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共注射三针:第共注射三针:第1次须在出生次须在出生24小时内完成注射,小时内完成注射,6小时之小时之内完成疗效最佳,第二、三次分别于出生后第内完成疗效最佳,第二、三次分别于出生后第1、6个月注射个月注射 90%以上小儿可以得到保护,不会感染乙肝病毒以上小儿可以得到保护,不会感染乙肝病毒三针完成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三针完成后不产生抗体怎么办?如果是疫苗的质量或剂量不足,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如果是疫苗的质量或剂量不足,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对早产儿和体弱的婴儿,也可能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对早产儿和体弱的婴儿,也可能需要增加剂量重新注射必要时可联合免疫增强剂,如胸腺

18、肽、干扰素、白介素必要时可联合免疫增强剂,如胸腺肽、干扰素、白介素注射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可至少维持注射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可至少维持15年,通常不需要重复注射年,通常不需要重复注射第三十八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第三十九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乙肝患者生活禁忌v绝对禁酒。绝对禁酒。v避免从事过重体力活动。避免从事过重体力活动。v禁忌大怒和忧郁。禁忌大怒和忧郁。v禁忌乱用药物。禁忌乱用药物。v禁忌过食,特别是过多食肉和糖类。禁忌过食,特别是过多食肉和糖类。第四十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乙肝妈妈可以哺乳吗?迄今尚无事实证明乙肝病毒可以通过乳汁传播。迄今尚无事实证明乙肝病毒可以通过乳汁传播。乳汁中检出乙肝病毒的机

19、率很低;含量也非常小。乳汁中检出乙肝病毒的机率很低;含量也非常小。乙肝是血液传染病,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乙肝是血液传染病,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新生儿多经乙肝疫苗接种,拥有了保护性抗体,即便接触了新生儿多经乙肝疫苗接种,拥有了保护性抗体,即便接触了乙肝病毒一般也不会感染。乙肝病毒一般也不会感染。但如果乳头有破溃出血,则应停止喂奶。但如果乳头有破溃出血,则应停止喂奶。第四十一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父亲有乙肝,会传给孩子吗?各种病毒都有专一的生存细胞,迄今的研究尚未发各种病毒都有专一的生存细胞,迄今的研究尚未发现精子和卵子中含有乙肝病毒,说明精卵细胞都不现精子和卵子中含有乙肝病毒,说明精卵细胞都不适合

20、乙肝病毒的生存,适合乙肝病毒的生存,因此乙肝不会基因遗传乙肝不会基因遗传。在家庭生活中亲密接触要比社会生活中多得多:如剃须在家庭生活中亲密接触要比社会生活中多得多:如剃须外伤、微量血液沾染了胡须、粗硬的胡须扎伤新生儿的外伤、微量血液沾染了胡须、粗硬的胡须扎伤新生儿的嫩脸、小孩嗑嗑碰碰的小损伤可能成为感染的进入门户。嫩脸、小孩嗑嗑碰碰的小损伤可能成为感染的进入门户。因此常被误认因此常被误认“遗传遗传”。病毒作为一种古老的微生物可以说无处不再,防不胜病毒作为一种古老的微生物可以说无处不再,防不胜防,因此防,因此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最根本的预防措施就是给孩子进行乙肝疫就是给孩子进行乙肝疫苗的预防接种苗的预防接种.第四十二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感谢大家观看第四十三页,讲稿共四十三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