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民服务五项制度工作总结.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8736669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34 大小:11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政局民服务五项制度工作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民政局民服务五项制度工作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政局民服务五项制度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政局民服务五项制度工作总结.docx(13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民政局民服务五项制度工作总结-推荐通用稿民政局民服务五项制度工作总结-推荐通用稿 民政局民服务五项制度工作总结内容由我精选而来,民政局民服务五项制度工作总结由多篇民政局财务工作总结组成,希望本文能够对您有帮助! 民政局民服务五项制度工作总结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傣族彝族自治县委关于推行为民服务五项制度的通知(景办发19)号文件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新形势下为民服务工作,按照“为民之责有人担,利民之举有人谋,宣民之策有人查,安民之计有人问,惠民之效有人许”的总体要求。我局按照县委的统一安排,结合部门工作实际,积极进村入户开展为民服务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紧紧围绕“保稳定、

2、促发展、重民生、带党建”的责任内容,按照民情调研、民情沟通、民情分析、民情办理、民情反馈的工作机制,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好人民群众的问题视为最大的政绩,把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作为最大目标和追求,积极主动倾听群众呼声、理顺群众情绪、维护群众利益、引导群众致富。建立民情责任区2个,民情联系点3个,深入责任区召开联系会议3次,入户走访12次,投入资金11.8万元,其中:水泥220吨,现金2.1万元。清理发展思路3条,督促项目建设2个,组织教育培训2次,受教育人数85人次。做到每一名实职副科以上领导干部挂勾联系一户特困户。明确责任内容,强

3、化落实责任,负责调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把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硬任务,建立健全矛盾排查机制,以为民服务五项制度为平台,迅速妥善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具体深入边江片区金木村、双龙村,了解民情,做好维稳,帮助解决道路、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责任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傣族彝族自治县民政局 十一月十日 工作总结推荐 民政局工作总结 民政局工作总结 下面是我们的我给大家推荐的民政局工作总结供大家参阅! xxxx年,我局在市民政局的正确指导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突出重点,确保重点民政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4、。 通过加强组织领导、注重政策宣传、加大资金投入、强化督导督查等一系列工作,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进展理想。 1、增建“农村幸福院”37所。完成全县26个乡镇37个农村幸福院项目建设,新增床位111张。 2、增建养老服务示范点3个。完成桃洪镇和平社区、梨子园社区及滩头镇大坡村3个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新增床位9张。 3、新建荷香桥镇敬老院1所。敬老院座落于荷香桥镇车口村,占地面积10亩,建筑面积1560余平方米,设计床位60个,总投资300万元。 4、完成xxxx县乡镇区划调整工作 xxxx县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工作,已完成我县的石门乡、雨山铺镇、桃洪镇撤并工作。 二、以法制民政建设为重点,着力抓好救助、

5、优抚、殡葬改革等工作。 (一)切实保障好我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一是切实加强城乡低保精准、规范管理。我县从今年元月份起,城镇低保补差从平均255元月/人提高到275元人/月;农村低保从平均118元月/人提高到平均122元人/月。通过核查清理、信息比对以及群众监督举报等措施,今年全县共退出城市低保对象518户、639人,新增233户、268人,退出农村低保对象13427户、15540人,新增16293户、18842人,真正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阳光操作。全年共发放城市低保金2108万元,发放农村低保金6255万元,发放未参保集体企业已退休人员生活费58万元。 二是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扎实开展。

6、我县现有五保对象5775人,其中集中供养对象311人,分散供养对象5464人,集中供养生活费标准从240元月/人提高到270元月/人;分散供养标准从2640元年/人提高到2900元年/人;全年共发放分散供养金1546.5万元。全县共有孤儿1168人,全年发放孤儿资金近450万元。 三是医疗救助工作成效显著。本年共支付城乡居民医疗救助资金1632.2万元,惠及困难群众112907人次,其中救助普通住院病人2021人次,521万元;重大疾病医疗救助850人次,382万元;资助参合参保57970人次,365.2万元;根据病种发放门诊医疗救助卡52021张,364万元,较好解决了困难群众治病难问题。

7、四是临时救助工作及时有效。共为困难群众解决临时性、突发性生活困难23571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600万元。对符合救助条件的545人次给予救助,其中,精神病人145人,老年人115人,痴呆傻病人103人,未成年人182人。 (二)积极稳妥开展抚恤优待安置工作 一是积极为优抚对象排忧解难。全年共发放各类抚恤补助经费4982万元;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费用65万余元,支付医保资金近60万元;依政策按程序为56名符合条件的对象办理了评残、提残或新增手续,集中为74名伤残人民警察换发了新证。 二是补充完善了优抚对象信息资料。 三是拥军优属工作常态落实。 四是主动做好了涉军信访工作。全年共办理上级转办件16

8、件,接待群众来访500余人次,答复率、见面率和满意率均达到100%。 五是义务兵优待工作全面落实。11月份,为xxxx3年和xxxx4年入伍的969名城乡义务兵发放了596.3万元家庭优待金,同时为xxxx4年以自主就业方式退出现役的358名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225.6万元。 (三)依法依规开展社会事务工作 一是大力推动殡葬改革工作。截止11月30日,火化尸体675具,同比增长6个百分点。殡仪馆集中办理丧事增加21起,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 二是婚姻登记和收养工作管理规范。共办理结婚登记8430对,离婚登记1470对,补办结婚证760对。共办理收养登记11件。 三是社会组织有序发展。今年社会

9、组织参检率为81.75%,新发展成立的社会组织有25家,完成直接登记的社会组织4家,自动注销和撤销登记的社团组织有5家、民非单位有3家。 三、以创新思维开拓社会各项保障福利事业。 (一)积极开展减灾救灾工作 一是扎实地开展了春荒冬令救助工作。共发放中央冬令救助补助资金400万元,春荒救助补助资金100万元。 二是开展灾害救助工作。共发放救灾衣被3000多套,救灾资金80万元。 三是积极开展“5.12”防灾减灾活动。 四是积极推进减灾示范社区活动。今年创建了竹山塘社区和大井社区两个全国减灾社区。 五是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 (二)全面推进我县各项老龄工作 一是积极落实各项老年人优待政策。全年为

10、全县2464名9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48万元,为44名百岁老人发放高龄津贴15.8万元。免费为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7980个。 二是扎实推进老龄重点工作。老年意外伤害保险工作成绩显著,被省老龄委评为先进单位。 (三)大力发展福利彩票、慈善事业 一是今年我们采取了新的宣传方式,全年调整规范电脑投注站点10个,新增电脑彩票投注站点2个。全县彩票销售总量共2327万元。 二是配合上级慈善总会对全县先心病困难患者进行免费手术,联合邵阳市爱尔眼科医院成功为362位白内障患者免费做了手术,为先天性心脏病及唇腭裂病人提供免费手续35列。慈善超市为150户特困家庭发放救助物品折币4万元。 20xx年工

11、作计划 1. 全力推进城乡低保信息化平台建设。 2、加快社会福利中心(光荣院)和烈士陵园的配套建设,及时制定运营办法和管理细则,切实让优抚事业单位发挥应有作用。 3、增建儿童福利、养老床位300张。一是加快敬老院建设。新建敬老院一所,养老床位60张。二是改建儿童福利院住宿大楼,建设床位100张。三是加快农村幸福院、养老示范点建设,新增养老床位140张。 4.继续做好防灾备灾工作,新建xxxx县救灾储备仓库大楼,建筑面积近1000平米。 5.完成小康目标监测工作,指导做好城乡居民自治率达标和逐年扩大基本养老服务保障面和保障标准。 6. 做好地名标牌设置工作,完成桃洪镇的门牌楼号的设置工作和城区道

12、路命名工作。 7、完成全县354个行政村撤并工作。 区民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 区民政局十二五工作总结 一、执行“十二五”规划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区民政系统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认真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出台的各项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障政策,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民政事业得到不断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一)基本民生保障更加有力。十二五期间,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实行自然增长机制,连续5年提高保障标准,分别由*年的每人每

13、月340元、210元提高到20xx年的490元、370元,城乡低保对象分别由*年初的3102人、22021人调整为20xx年提标后的1037人、17958人,累计发放保障金2.1亿元。每年将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共建成各类养老床位数4456张,每千名老人床位数为30.05张。其中,居家养老床位数为1198张,养老机构床位数为3258张。养老机构中,公办养老机构(含公建民营)26个,床位数2741张;民办养老机构10家,床位数517张。今年以来,社会力量举办和经营的养老机构床位250张,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7.67%;护理型床位150张,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60%。“十二五”期

14、间,福利彩票销售额总计3.47亿元,资助公益事业项目20个。 (二)社会治理创新协调推进。建立孤儿养育费自然增长机制并按时足额发放孤儿生活补助费,截止20xx年9月,全区共有孤儿125名,均为社会散居孤儿。顺利完成全区10个城市社区第五届社区居委会、249个农村社区第十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结合南陈集镇乔庄村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承办了全市换届选举现场会,创新性地采取设立秘密写票处和投票站等方式,受到了市局的充分肯定。共有45个社区获市级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称号,全区村、居民依法自治率为100%,6个乡镇被命名为“*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乡镇、29个社区(村)被命名为*省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村

15、)”、14个社区被命名为“淮安市和谐示范社区”。注册登记社会组织360家,每万人拥有注册登记社会组织4.5个,较好完成“十二五”社会组织数量发展指标。 (三)优抚安置政策落实到位。积极做好自谋职业退役士兵安置。自*年以来,全区共接收退役士兵1896人,自谋职业1896人,共计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3970余万元。安置率100%(*年冬季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现正在协调中,预计年底前完成)。完成转业士官岗位安置。*年至20xx年共接收转业士官53人,岗位安置34人,自谋职业19人,安置率保持在100。扎实做好职业技能培训。五年来共接收退役士兵1896人,动员参训 1807人,总体参训率达95.3%

16、。 (四)社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推行流浪乞讨人员社会化大救助工作格局,“十二五”期间,成立了我区流浪乞讨救助工作联席会议领导小组,并建立了工作机制,出台了我区未成年人社会保护工作实施方案,建立了专人负责的区、乡(镇)、村(居)三级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中心或未成年人社会保护督导站;其共救助流浪人员约600名。基本殡葬费用免除的惠民政策全面实施,最高免除标准为1000元/人,全区火化率连年保持在100%。 (五)八十二陵园建设实现新发展。“十二五”期间,投入5000余万元,新建了八十二烈士纪念馆、“红星广场”、主题雕塑、游客接待中心等设施,陵园占地面积由147亩扩大到1480亩。精心组织各类活动的

17、准备和接待工作,*年八十二烈士陵园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20xx年获批4A级旅游景区荣誉。 “十二五”期间,我区民政事业在取得进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不足,现有养老机构特别是公办养老机构空置床位较多。二是各级财政对民政事业投入还显不足,尤其是社会救助需求量大与地方配套资金不足的矛盾依然突显。三是民政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依然薄弱,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欠账大,资金筹措困难,建设数量、配套设施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四是基层民政工作力量薄弱,全区绝大部分乡镇民政办公室力量不足,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 民政局年

18、终工作总结 下面是我们的我给大家推荐的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供大家参阅! xxxx年,全县的民政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民政部门的正确指导下,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和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任务,以“改善民生、推进民主、落实民权、维护民利、服务社会”为根本着力点和落脚点,抓重点、出亮点、树品牌,大力推进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双拥优抚安置、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民政专项社会事务管理等工作体系建设,切实发挥了民政工作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为我县民政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助推建设平安xxxx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

19、xxxx年民政工作完成情况 (一)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民生保障水平明显提高 以规范化建设为目标,从解决困难群众实际问题出发,着力构建以城乡低保、救灾救济为主体,以城乡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养老救助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城乡困难群体构筑了一道安全的基本生活保障线。 1、城市低保有序开展。一是加强管理,规范运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见(国发xxxx245号)文件精神,建立规范有序管理运行机制,积极完善救助对象“申报、审核、审批”工作程序和“三榜公示”工作机制,不断规范资金审核审批程序,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全年,清理清退274户524人,新增审

20、批215户3xxxx人。xxxx年为6316户10799 人城市低保对象发放低保补助金共计3150.2万元。二是补助标准明显提高。城市低保对象补助标准在xxxx3年的基础上月人均增加36元,补助标准明显提高。 2、农村低保管理规范发展。一是巩固规范成果,交流管理经验。我县积极探索推行的“一推、一查、两评、两审、四公示”工作经验,得到了国务院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督查组和省民政厅领导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会上作了经验交流。二是农村低保规范化管理工作深入推进。在严格执行“一推、一查、两评、两审、四公示”的同时,进一步规范了低保个人申请、入户调查、家庭收入核算、民主评议、审核审批工作

21、程序,认真落实分类施保、按标施保工作措施。全年落实a类人员3897户4660人、b类人员 79745户101433人、c类人员 5744户6648人。全年为 89386户112741人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补助金共计1.46亿元。三是及时提高补助标准。在xxxx3年的基础上月人均增加16元,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四是认真开展阳光低保专项清理行动。在全县开展阳光低保专项清理行动,共清理清退不符合城乡低保条件人员8394户9882人,及时纠正“关系保”、“人情保”、“错保”、“漏保”等不良现象。五是由县纪委监察局牵头,县财政局、民政局、审计局组成3个督查组,分别对23个乡(镇、街道)的阳光低保专项清理

22、进行了督查,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 3、城乡医疗救助成效凸显。充分整合资源,积极采取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和重特大疾病救助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规范完善了申请申报审批程序。截止11月,“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救助困难群众1565人,支出医疗救助资金314.71万元。救助重特大疾病患者762人,支出医疗救助资金373.14万元。同时,资助五保户、国家重点优抚对象、建国前农村老党员9967人,每人按90元标准代缴xxxx年农村合作参合金89.7万元;资助农村低保对象112741人,人均按70元标准代缴农村合作医疗参合金789.18万元;资助城市低保对象10799人,人均按70

23、元标准代缴参加城镇居民医保金75.59万元。为3名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实施手术医疗救助1.33万元。为1名白血病患儿实施医疗手术救助1.24万元。 4、五保供养稳步实施,敬老院建设有效推进。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完善五保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做到应保尽保。截止目前,将符合条件的5254人全部纳入五保供养范畴,其中:在院集中供养 810人,社会分散供养4444人,院内五保每人月供养标准164元,分散五保每人月供养标准104 元,全年支出五保供养资金共计714万元,集中供养率达15.4%。新增集中供养五保对象288人,信息录入了全国养老机构基本信息数据库。同时,按照建管并重的原

24、则,切实加强在建、新建、改扩建5个乡(镇、街道)敬老院项目建设。在建大桥乡敬老院,新建雨碌乡、矿山镇敬老院,改扩建金钟镇、新街乡敬老院等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5、临时救助工作成效明显。为确保全县特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截止11月,下拨23个乡(镇、街道)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资金40万元。局机关牢记为民宗旨,办理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1581人,发放临时救助金共计431.85万元,其中: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1383人,发放救助金318.75万元,困难群众火化遗体救助xxxx8人,发放临时救助金50.5万元,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解决了临时困难和问题。 6、救助管理工作依法开展。按照“自愿受

25、助、无偿救助”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不断拓展救助空间,变被动救助为主动救助,使救助工作知晓面进一步扩大,切实加强了对外来流浪乞讨人员、流浪儿童、危重病人、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全年救助外来流浪乞讨人员 、流浪未成年人、流浪精神病人共计306人,发放救助金4.2万元,切实维护了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 7、专项救助有序开展。不断加强孤儿救助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相关政策,将全县xxxx7名孤儿纳入最低养育标准保障范畴,每月人均保障标准721.25元,全年发放基本生活养育金共计170.56万元。全县为民政收养的 10名孤残儿童发放生活救助金13.08万

26、元。经调查统计,全县有实事无人抚养儿童630人,生活救助即将实施,信息数据库录入工作已完成。 (二)救灾救济工作成效明显,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 一是抗震救灾扎实有效,救灾物资保障有力。xxxx年8月3日16时30分,昭通鲁甸发生6.5级地震,震中距xxxx纸厂乡仅17公里,导致xxxx县纸厂、迤车镇、马路等14个乡(镇、街道)受灾,其中5个乡(镇)受灾严重。地震灾害共造成12人死亡,28622间房屋严重倒损,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和教育、科技、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遭到严重损坏,并引发了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此次地震灾害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39161.3万元。 面对“8.03”地震严重灾情,

27、民政局及时成立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4个工作组,全体干部职工发扬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坚持、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全力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截止11月,全县已发放帐篷4864顶,棉内胆1089床、彩条布xxxx81件,棉被27572床,折叠床5620张,单衣27125(套),防寒衣4040件、棉大衣4000件、睡袋1880条、毛毯1300床、毛巾1440条、简易厕所43个、炊具1000套、燃气灶10套、大米415.8吨,食用油3142桶,矿泉水、饮料、牛奶26109件,干粮、方便面8306件,糕点饼干547件、月饼211700个、电视机40台,枕头、被套、雨衣等其他物资6

28、164个(台、床、双),目前,全县已搭建救灾活动板房647间23422平方米,发放紧急安置转移灾民救助资金37339人,9334750元;发放过渡期安置灾民救助资金24397人,3293.595万元。确保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为抗震救灾做出了贡献。 二是其他自然灾害救助得到妥善解决。xxxx年以来,我县境内遭受了严重的旱灾、雪灾、风雹等自然灾害的袭击。导致全县23个乡(镇、街道)275个村(居)委会1449个村(居)民小组16.29万户57.02万人不同程度受灾。截止11月,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75.44万亩,成灾32.92万亩,绝收10.12万亩。倒塌房屋29户58间,一般损坏9

29、36户2790间。因灾死亡3人,死亡山羊539只。水利设施、村组公路等损毁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共计39665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0373.62万元。截止11月,发生民房火灾147起,致使156户546人受灾,烧毁房屋708间,损坏24间,烧死牛、猪、羊等牲畜76头(只),家电、粮食、房屋等财产被烧毁,因火灾死亡人口3人,造成经济损失418万元。截止11月,因自然灾害造成各种经济损失共计40083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30373.62万元。 针对其他自然灾害的实际,全面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不断完善自然灾害防范、应急处理、灾后重建、资金保障等工作机制,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解决。

30、截止11月,下拨23个乡(镇、街道)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资金40万元,安排救灾救济粮食95.17万公斤(玉米78万公斤、大米17.18万公斤),安排救灾棉被11800床,救助火灾户xxxx8户,发放救助资金50.5万元。截止,共帮助了3.1万户7.6万人解决了因灾造成的生产生活困难。 (三)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有序推进,切实巩固国防建设基础 1.双拥创建结硕果。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双拥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党政军和各级各部门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双拥”活动。一是认真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春节、“八一”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走访慰问各类优抚对象6467人(户)次、驻会部队官兵624人次,发放

31、慰问金共52.93万元;二是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全县中、小学校师生及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到龙潭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三是认真开展首个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县委、县政府制定印发了xxxx县烈士纪念日纪念活动方案,于9月30日组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烈属代表、驻会部队官兵代表、学校师生代表共xxxx余人分别在龙潭烈士陵园、水城扩红台隆重举行公祭活动,在全社会形成崇敬烈士、尊重烈属的浓厚氛围。同时对全县享受国家抚恤补助的重点优抚对象5366人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26.83万元,进一步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四是帮助重点优抚对象解决“三难”问题成效明显,帮助

32、78名困难优抚对象解决医疗救助金34.8万元;五是对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及时抢救保护。投资66.75万元,完成49座散葬烈士墓、3处零散烈士纪念设施的抢救保护;六是及时换发新证。及时为339名残疾军人、54名烈士亲属焕发了新证。xxxx年,由于双拥工作成绩突出,xxxx县被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政府、云南省军区授予“双拥先进县”荣誉称号。 2优待抚恤政策全面落实。严格落实军人抚恤优待条例,xxxx年,为8xxxx名义务兵家庭兑现优待金260.8万元,为355名残疾军人发放残疾抚恤金和各项生活待454.47万元,为356名在乡复员军人发放定期生活补助费2xxxx.1万元,为844名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发放

33、定期生活补助费379.5万元,为66名“三属”发放定期抚恤金和各项生活待遇60.18万元,为1746名“两参”人员发放定期生活补助费726.9万元,为xxxx名农村籍退役士兵发放老年生活补助费132.42万元,为24名老烈士子女发放定期生活补助费3.74万元,为124名出国参战民兵民工发放定期生活补助费8.93万元,为15名下岗失业残疾军人发放定期生活补助费26.35万元,帮助78名困难优抚对象解决医疗救助金34.8万元。军休干部的“两个待遇”得到全面落实。 3、退役士兵接收安置工作有序开展。一是认真做好退役士兵和转业士官接收工作。去冬今春,我县共接收退役士兵、转业士官共xxxx3名,其中:由

34、县政府安置工作15人(转业士官14人、二等功1人),自主就业的173人,符合条件参加“双考”安置的5人;二是认真做好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培训。安排17名退役士兵参加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组织30名退役士兵免费进行了专业技能培训,使其提高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能力;三是安置法规政策宣传到位。全面向退役士兵讲解了保底安置、双考安置、自主就业、自谋职业等方面的有关政策和规定,确保安置政策和规定公开透明;四是认真组织实绩考核。县安置领导小组组成考核组,对退役士兵的档案实绩作了考核,并将考核成绩向社会进行了为期7天的公示;五是合理设置安置岗位。县人民政府制定了关于下达xxxx年退役士兵接收安置计划的通知,设置

35、安置岗位16个,安置比例达80%。截止7月底,安置在中央驻曲单位1人,市属单位1人,县事业单位13人,为5名自谋职业退役士兵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67.1万元,全面完成了退役士兵安置任务。军休干部职工两个待遇全面落实。 4、涉军维稳扎实有效,优抚群体基本稳定。一是落实信访目标责任,建立长效防控机制。为切实做好涉军群体维稳防控工作,制定下发了xxxx县民政局关于切实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的通知,并明确工作职责、工作措施,防止越级上访;二是实行信访工作零报告制度。重大节日期间,实行局领导带班制度,按照上级要求,重点时段坚持了信访工作零报告制度;三是依法维权,解决困难。切实为各类优抚对象落实政策,解决困难

36、,依法维权,解决合理诉求,及时化解了不稳定因素。一年来,组织下岗失业伤残军人召开座谈会5次,帮助他们解决合理诉求,同时发放误工补贴3800元。目前,我县下岗失业伤残军人无一人到省市上访。 (四)基层民主管理明显加强,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基层政权建设不断加强,村务监督作用明显发挥。一是深化基层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在巩固第五届村三委换届选举工作成果的同时,进一步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各项民主制度;二是村务监督作用明显发挥。全县345个行政村均建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切实加大对村级财务、党务、政务公开监督力度,充分发挥了村务监督委员会的监督作用;三是认真落实村监委成员工资待

37、遇。由县纪委、县委组织部、县民政局、县人社局、财政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关于给予全县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岗位补贴的通知,使其待遇工资待遇得到落实。 2、城乡社区建设强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加快。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经县委、县政府批准,全面完成金钟、古城、宝云3个街道办12个“村改居”工作。新增设宝云街道“东瑞社区”、古城街道“瑞丰社区”。截止11月底,全县现有城市社区17个,农村社区16个。同时大力发展社区服务,积极发挥城乡社区在社会管理服务中的基础作用,着力构建社区公共服务、便民利民服务、自愿互助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 (五)社会事务管理依法规范,服务社会能力切实增强 1、

38、区划地名工作积极推进,行政界线勘定顺利进行。一是全面完成乡镇行政界线勘定工作。完成10个乡(镇、街道) 13条行政区域界线的实地踏勘、协议书签订、附图标绘、资料汇总成果上报工作。二是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全面结束。由我局牵头,完成“会巧线”138500米,“会鲁线”23750米的行政界线联合检查工作。 2、婚姻收养登记工作依法开展。一是加强婚姻登记管理,严格婚姻登记程序。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婚姻登记条例和民政部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切实加强婚姻登记管理,严格婚姻登记程序,优化服务环境,提高了服务质量。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7323对,补领1506对。办理离婚登记915对,补领48对,出具婚姻登记记录

39、证明4713份,婚姻登记合格率达100%;二是依法办理收养登记。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和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的规定,加大对收养登记程序的宣传力度,强化对相关情况逐一进行调查取证,保障了登记合格率达100%,全年办理收养登记18人;三是重生行动有效开展。全年为11名唇腭裂患者办理了免费手术康复治疗工作。 3、民间组织管理依法规范,组织龙头作用明显发挥。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的方针,切实转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内容。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登记一个、规范一个的原则,全年新增审批社团4个,全县有社团、协会共计97个;新增登记民办非企业单位2个,全县有民办非企业单位共计65个,拥有从业人员

40、xxxx人。全面完成96个社团、协会65个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年检年审工作。 4、殡葬管理服务规范提升。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和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等法规要求,不断加大执法力度和宣传力度,加强了对乡镇、街道殡葬改革的监督和指导,规范了城区丧葬用品市场秩序,提高了文明祭祀水平。积极推行面向城乡困难群众的殡葬(火化)救助制度,加快殡仪馆、公墓等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提高了殡葬执法队伍的整体执法水平。全年火化遗体370具,出售骨灰公墓14座。投资20万元,新建火红乡桥边村二厂村级公墓建设。 5、原小乡大队干部生活补助兑现。全县有农村大队离职半脱产干部共计1211人,全年发放定期生活补助金263.2

41、万元;全县有原村(办)干部终止聘用后享受生活补助人员1xxxx人,全年发放定期生活补助金23.6万元;全县有建国前农村老党员6名,全年发放生活补贴1.8万元。 6、认真落实六十年代精简下放人员生活待遇。全县共有六十年代精简下放人员127人,原县人事局转交由县民政局核报预算的59名。全年发放生活补助金共计35.14万元,生活补助得到有效落实。 (六)慈善事业稳步发展,福彩发行良好运行 1、慈善事业稳步发展。坚持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帮助社会上不幸的个人和困难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工作宗旨,充分发挥我县慈善会的作用,大力支持和推动慈善事业的发展,建立和完善了常设捐

42、赠机构与临时捐赠点相结合的慈善捐赠网络。 2、福利彩票发行良好运行。始终坚持“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宗旨和“公平、公正、公开”的诚信原则,倡导理性购彩,奉献爱心,以强化规范管理,加强能力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从根本上保障了福利彩票安全运行,健康发展。截止10月,全县有电脑福彩投注站59个、中福在线1个。销售福利彩票共计5975.93万元,其中销售电脑福彩 1776.21万元,“刮刮乐”109.5万元,中福在线4090.22万元,为我县福利事业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 (七)加强机关自身建设,树立民政良好形象 1、加强民政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始终坚持用

43、制度管人、管事,建立健全以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机关工作制度、工作目标考核奖惩制度、xxxx县民政局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书、xxxx县民政局公务员平时考核实施细则等为主要内容的民政制度体系,以目标责任贯穿于各项工作始终,认真做到办好每一件事,做好每一项工作,接待好每一位服务群众,不断提高了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工作能力;二是紧紧围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服务型机关、创新性队伍为抓手,狠抓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专业法律法规知识、民政业务知识的学习,突出学习的针对性,不断拓展知识领域,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党员示范岗、先锋岗建设和向先进人物学习活

44、动,进一步激发了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创先争优的热情,推动民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建设一支廉洁高效的党员干部队伍为目标,把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和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一是加强党的组织建设。紧紧围绕“搞好民政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全面开展各项党建工作,大力加强机关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反腐倡廉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我县民政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二是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年初局党委与下属4个党支部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

45、目标管理责任书,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纳入全年整体工作,与民政各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三是坚持制度与自律相结合,明确办事程序,规范干部行为。在工作中,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主要领导负总责,总揽全局,从抓党性修养这一根本入手,从抓领导干部、党员队伍这一关键突破,完善了廉政建设制度、述廉述职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全面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断完善民政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了拒腐防变的能力;四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涉及重大事项决策、组织人事任免、考核奖励、安排救灾资金、救济粮、工程建设等重大问题都提交党委会议集体讨论决定,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现象的发生,保

46、证了各 民政局年终工作总结第2页 类专项资金的安全运行和合理使用;五是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县委十项规定。局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带头坚决不做,虚心接受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牢固构筑了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通过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深化,我局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思想作风、纪律作风等方面进一步改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意识明显增强,为民做好事、办实事的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3、加强信息宣传工作。我局把信息宣传工作作为新时期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全县民政工作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围绕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坚持抓住重点、亮点、搞宣传,抓住重大活动报信息,抓住难点问题搞调研,充分利用网络、报刊、杂志、xxxx政务信息、曲靖民政信息等为宣传载体,狠抓宣传思想工作,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知晓度和满意度,扩大了社会影响。截止11月,撰写上报信息共97篇,被市民政局采用xxxx篇,县政务信息采用20篇,xxxx要情2篇。党务、政务信息按时公开。 4、认真接待群众来信来访。对来访人员和信访件进行逐一备案登记,注重信访件的处理质量,对上级转办和领导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总结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