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JTJ002-87公路工程名词术语.pdf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4873288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45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JTJ002-87公路工程名词术语.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JTJ002-87公路工程名词术语.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JTJ002-87公路工程名词术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建筑给工程标准规范JTJ002-87公路工程名词术语.pdf(5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工程名词术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标准公路工程名词术语-1 StandardofTechnicalTermsforHighwayEngineering JTJ002-87 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批主编单位: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批 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施行日期:施行日期:1988 年年 1 月月 1 日日 编制说明编制说明 公路工程名词术语编制工作始于 1981 年,系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王清池、王鸣岗、李章昭、毕旌扬等负责起草,1982 年编出了初稿,发送到各省、市、自治区交通厅和有关设计、科研和大专院校等单位广泛征求

2、意见,于 1983 年编出了第二稿,并于当年在四川峨嵋召开了有公路系统、城建系统及大专院校等 35 个单位参加的讨论会,会后根据讨论的意见又做了整理修改,于 1984 年完成了送审稿,1985 年 1 月交通部公路局以(85)公路技字 5 号文对送审稿做了批复,提出了进一步修改补充的意见,随即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组织曹家庄、樊凡、何修美、孙立仁等对送审稿重新做了修改,于1985 年 11 月在江苏镇江召开了评议会,会后又做了整理补充修改,最后完成了定稿工作,报交通部批准。本标准分十四章,共收词目 924 条。前三章主要是一般性名词术语和部分交通工程方面的词,其中第一章一般术语,第二章公路类型,

3、第三章公路交通。第四至十一章主要是与工程实体有关的名词术语,其中第四章公路组成,第五章勘察与选线,第六章路基工程,第七章路面工程,第八章桥涵工程,第九章隧道工程,第十章养护与管理,第十一章工程材料与试验。后三章是试验仪具、施工机具和交通管理方面的名词术语,其中第十二章检测仪具和材料试验仪具,第十三章施工机具,第十四章交通管理。本书书末还附有中英文名词对照。第一章第一章 一般术语一般术语 第条 公路 联结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等,主要供汽车行驶、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第 12 条 道路 供各种车辆(无轨)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及乡村道路等

4、。第 13 条 公路工程 以公路为对象而进行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及其所从事的工程实体。第 14 条 公路网 一定区域内相互连路、交织成网状分布的公路系统。第 15 条 公路(网)密度 一定区域内的公路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之比。第 16 条 公路等级 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对公路进行的技术分级。我国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将公路划分为高速公路和一、二、三、四级公路。第 17 条 公路自然区划 根据全国各地气候、水文、地质、地形等条件对公路工程的影响而划分的地理区域,用以为路基、路面设计和路线勘测提供有关参数。我国现行公路自然区划标准中列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自然区划图。第

5、 18 条 公路用地 为修建、养护公路及其沿线设施,依照国家规定所征用的地幅。第二章第二章 公路类型公路类型 第 21 条 高速公路 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道,并设有中央分隔带,全部立体交叉并具有完善的交通安全设施与管理设施、服务设施,全部控制出入,专供汽车高速度行驶的公路。第 22 条 等级公路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技术条件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公路。第 23 条 辅道 设在公路的一侧或两侧,供不允许在该公路上与汽车混合行驶的非机动车辆、拖拉机等以及准备由出入口驶入该公路的汽车行驶的道路。第 24 条 干线公路 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第 25 条 支

6、线公路 在公路网中起连接作用的一般公路。第 26 条 专用公路 由工矿、农林等部门投资修建,主要供该部门使用的公路。第 27 条 国家干线公路(国道)在国家公路网中,具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国家级干线的公路。第 28 条 省干线公路(省道)在省公路网中,具有全省性的政治、经济、国防意义,并经确定为省级干线的公路。第 29 条 县公路(县道)具有全县性的政治、经济意义、并经确定为县级的公路。第 210 条 乡公路(乡道)主要为乡、村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公路。第 211 条 辐射式公路 在公路网中,自某一中心向外呈辐射状伸展的公路。第 212 条 环形公路 在公路网中,围绕某一

7、中心呈环状的公路。第 213 条 绕行公路 为使干线上的行驶车辆避开城镇或交通拥挤路段而修建的公路。第三章第三章 公路交通公路交通 第一节 交通结构 第 311 条 交通结构 在一定区域内,构成公路交通各种特征的总称。包括交通流、交通量、交通组成以及决定交通性质的其他因素的特征。第 312 条 交通组成 在交通流中各类运行单元的数量及其所占百分比。第 313 条 混合交通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或车辆与行人,在同一行车道上混行的交通状态。第 314 条 交通流 公路上车流和人流的统称。第 315 条 交通流理论 分析研究交通流特性及其规律的理论。第 316 条 车流 众多车辆在车道上连续行驶所形成的

8、具有流体运动特性的状态。第 317 条 车流密度 一个车道单位长度内某一瞬时存在的车辆数,以辆/公里表示。第 318 条 车头间距 在同一车道上行驶的车辆队列中,前后相邻两车车头之间的距离。第 319 条 车头时距 在同一车道上行驶的车辆队列中,前后相邻两车车头通过某一断面的时间间隔。第 3110 条 车间净距 在同一车道上行驶的车辆队列中,前后相邻两车的前车车尾到后车车头之间的距离。第 3111 条 延误 由于驾驶人员无法控制的因素所引起的行驶时间的损失。第 3112 条 地点速度 车辆驶过公路某断面时的瞬时速度。第 3113 条 行驶速度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

9、用版本创建 车辆驶过某一区间正常运行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除其区间距离所得之值。第 3114 条 区间速度 车辆驶过某一区间所需的总时间(包括停车时间)除其区间距离所得之值。第 3115 条 运行速度 驾驶人员根据实际公路条件、交通条件、良好气候条件等能保持安全行驶的最高车速。第 3116 条 临界速度 在某一路段上通行能力最大时的空间平均车速。第 3117 条 平均速度 一、时间平均车速 在给定的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所有行驶车辆地点速度的平均值;二、空间平均车速 在给定的时间内,在某一路段上所有车辆行驶距离的总和除以行驶时间的总和。第 3118 条 计算行车速度(设计车速)公路几何设计所采用的

10、车速。第 3119 条 交通量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公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数。我国现行公路交通量调查中,交通量系指折算成载重汽车后的总数,一般以日、小时或年计算。第 3120 条 年平均日交通量 全年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第 3121 条 月平均日交通量 全月的日交通量观测结果的平均值。第 3122 条 年第 30 位最大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内所有小时交通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序号第 30 位的小时交通量。第 3123 条 年最大小时交通量 一年内所有小时交通量中的最大值。第 3124 条 设计小时交通量 根据交通量预测所选定的作为公路设计标准的小时交通量。第 3125 条 通行能力 在一定的

11、公路和交通条件下,公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第 3126 条 基本通行能力 在理想的公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一条公路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小客车最大数。第 3127 条 可能通行能力 在现实的公路和交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一个车道或一条公路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第 3128 条 设计通行能力 公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公路上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第 3129 条 公路服务水平 表示公路服务质量的综合性指标,主要以公路上的运行速度、交通量与可能通行能力之比来反映。第二节 公路交通规划 第 321 条 公路

12、交通规划 为适应国民经济和客、货运输发展以及政治、国防等的需要,在确定规划期限、目标的基础上,进行交通调查分析和预测以及社会效益估价,结合考虑土地使用、资金来源等,制订的交通结构与公路网的长远计划。第 322 条 交通调查 交通量调查、交通运行特征调查、起讫点调查、交叉口调查、交通事故调查、交通环境调查等的总称。第 323 条 交通量调查 一定时间、一定期间或连续期间内,对通过公路某一断面各种类型车辆数量的观测记录工作。第 324 条 交通量观测站 设在公路沿线的某些特定地点观测记录交通量的工作站。第 325 条 起讫点调查(OD 调查)对车辆出行的出发地和目的地进行的综合调查。第 326 条

13、 出行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车辆从出发地向目的地的移动。第 327 条 境内交通 起讫点与交通过程均在调查区域内的交通。第 328 条 过境交通 起讫点不在调查区域内,但通过该区域的交通。第 329 条 交通发生 调查区域内各小区中出行量的总和。第 3210 条 交通分布 调查区域内各小区之间出行的数量在整个调查区域内出行总数量中所占比例。第 3211 条 交通分配 将起讫点调查所得的交通量,合理分配到调查区域内各条公路(包括规划线)上的作业。第 3212 条 交通预测 根据交通调查资料和发展规律,推算地区或路线、路段等未来交通量的工作。第四章第四章

14、公路路线及沿线设施公路路线及沿线设施 第一节 横断面组成 第 411 条 行车道 公路上供各种车辆行驶部分的总称,包括快车行车道和慢车行车道。第 412 条 分离式行车道 局部路段采用的各自具有独立路基的供往返车辆分道行驶的行车道。第 413 条 车道 在路面上供单一纵列车辆行驶的部分。第 414 条 变速车道 高等级公路上的加速车道和减速车道的总称。第 415 条 加速车道 供车辆驶入高速车流之前加速专用的车道。第 416 条 减速车道 供车辆驶离高速车流之后减速专用的车道。第 417 条 爬坡车道 设置在上坡路段,供慢速上坡车辆行驶专用的车道。第 418 条 停车带 为使汽车停车而不防碍交

15、通安全,在高等级公路行车道的右侧设置的供临时停车用的地带。第 419 条 错车道 在单车道的公路可通视的一定距离内,供车辆交错避让用的一段加宽车道。第 4110 条 自行车 道专供自行车行驶的车道。第 4111 条(路侧)人行道 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它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门供人行走的部分。第 4112 条 分隔带 沿公路纵向设置的分隔行车道用的带状设施。第 4113 条 中央分隔带 沿路中线设置的分隔带。第 4114 条 中间带 由中央分隔带及其两侧的路缘带组成的地带(见图 4114)。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4115 条 路肩 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

16、,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结构部分(包括硬路肩与土路肩)。为保持行车道的功能和临时停车使用,并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承。第 4116 条 路缘带 路肩或中间带的组成部分,与行车道相连接,用行车道的外侧标线或不同的路面颜色来表示。其作用主要是诱导驾驶员视线和分担侧向余宽功能,以利于行车安全。第 4117 条 路缘石路面边缘与其它构造物分界处的标石。一般用石块或混凝土块彻筑。第 4118 条 侧向余宽 从行车道边缘至路旁障碍物所应保持的一定的横向距离。第 4119 条 路拱 路面的横向断面做成中央高于两侧,具有一定坡度的拱起形状。其作用是利于路面横向排水。第 4120 条 路拱横坡 路拱横向的倾斜度,以百分率

17、表示。第 4121 条 公路建筑限界 为保证车辆、行人通行的安全,对公路和桥面上以及隧道中规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的空间界限。又称净空。第二节 线形与视距 第 421 条 公路路线 公路中线的空间位置。第 422 条 公路线形 公路中线的立体形状。由若干直线段和曲线段连接构成。第 423 条 平面线形 公路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形状”第 424 条 纵面线形 公路中线在纵剖面上的起伏形状。第 425 条 线形要素 构成平面线形及纵面线形的几何特征。前者为直线、平曲线(主圆曲线及缓和曲线);后者为直线和竖曲线(圆曲线或抛物线)。第 426 条 平曲线 在平面线形中,路线转向处曲线的

18、总称,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第 427 条 极限最小平曲线半径 为保证车辆按设计车速安全行驶,对平曲线半径所规定的最小值。第 428 条 复曲线 两个或两个以上半径不同、转向相同的圆曲线相连接或插入缓和曲线相连接而成的平曲线。第 429 条 反向曲线 两个转向相反的圆曲线中间连以短直线或径相连接或插入缓和曲线相连接而成的平曲线。第 4210 条 断背曲线 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中间连以短直线而成的平曲线。第 4211 条 回头曲线 山区公路在同一坡面上回头展线时所采用的回转形曲线。第 4212 条 缓和曲线 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设置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PD

19、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线。第 4213 条 竖曲线 在公路纵坡的变坡处设置的竖向曲线。第 4214 条 弯道加宽 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后轮轨迹偏向曲线内侧,为适应行车需要,弯道内侧相应增加路面、路基宽度。第 4215 条 加宽缓和段 设置弯道加宽时,从加宽值为零逐渐加宽到全加宽值的过渡段(见图 4215)。第 4216 条 超高 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在该路段横断面上设置的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第 4217 条 超高缓和段 从直线路段的横向坡渐变到曲线路段具有超高单向坡的过渡段。第 4218 条 纵坡 路线纵断面上同一坡段两点间的

20、高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以百分率表示。第 4219 条 最大纵坡 根据公路等级与自然条件等因素所限定的路线纵坡最大值。第 4220 条 最小纵坡 为纵向排水的需要,对长路堑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所规定的纵坡最小值。第 4221 条 变坡点 路线纵断面上两相邻不同坡度线的相交点。第 4222 条 平均纵坡 一定路段两端点的高差与该路段长度的比值。第 4223 条 坡长限制 对较大纵坡坡段所限定的长度。第 4224 条 高原纵坡折减 对海拔 3000m 以上的高原地区,降低最大纵坡的规定。第 4225 条 缓和坡段 在纵坡长度达到坡长限制时,按规定设置的较小纵坡路段。第 4226 条 合成

21、坡度 公路路面上的纵向坡度和横向坡度或超高的矢量和(其方向即路面流水线方向)。第 4227 条 视距 从车道中心线上 12m 的高度,能看到该车道中心线上高为 10cm 的物体顶点的距离。指沿该车道中心线量得的长度(见图 4227)。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4228 条 停车视距 汽车行驶时,驾驶人员自看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车止,所需的最短行车距离。第 4229 条 超车视距 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之处起,至可见逆行来车并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第三节 公路交叉 第 431 条 路线交叉 两条或

22、两条以上公路的交会。第 432 条 道口 公路与铁路平面相交处的总称。第 433 条 平面交叉 公路与公路在同一平面上的公路交叉。第 434 条 正交叉 两条公路呈近似直角的平面交叉。第 435 条 斜交叉 两条公路呈锐角(75以下)的平面交叉。第 436 条 环形交叉 多条公路交会处设有中心岛的平面交叉。所有横穿交通流都被交织运行所代替,而形成一个单向行驶的环行交通系统(见图 436)。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437 条 十字形交叉 四岔公路呈“十”字形的平面交叉。第 438 条 T 形交叉 三岔公路呈“T”形的平面交叉。第 439 条 错位交叉 一

23、条公路与另一条公路垂直相交于两个距离很近的交点上,可以看作两个反向 T 形交叉相连接(见图 439)。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4310 条 Y 形交叉 三岔公路呈“Y”形的平面交叉(见图 4310)。第 4311 条 立体交叉 公路与公路或公路与铁路在不同高程上的立体空间交叉。第 4312 条 分离式立体交叉 上下各层公路之间互不连通的立体交叉。第 4313 条 互通式立体交叉 上下各层公路之间用匝道或其他方式互相连通的立体交叉。第 4314 条 苜蓿叶形立体交叉 四岔交叉的右转弯均用外侧直连匝道连接,左转弯均用环形匝道连接,呈苜蓿叶形的互通式立体交叉

24、(见图 4314)。第 4315 条 部分苜蓿叶形立体交叉。只设部分环形匝道,呈不完全苜蓿叶形的互通式立体交叉。(见图 4315)。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4316 菱形立体交叉 设有四条匝道通向被交公路,在次要公路上的连接部分有平面交叉,呈菱形的互通式立体交叉(见图 4316)。第 4317 条 定向式立体交叉。为左转变运行设有一个以上的直接或半直接匝道相连接的互通式立体交叉(见图 4317)。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4318 条 喇叭形立体交叉 以剌叭形匝道连接的三岔(T 形或 Y 形)互通式立体交叉(见图

25、 4318)。第 4319 条 环形立体交叉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主干线为直通式,次要路线与主干线转弯车道呈环形的互通式立体交叉(见图 4319)。第 4320 条 匝道 互通式立体交叉上下各层公路之间供转弯车辆行驶的连接图 4319 道。第 4321 条 平面交叉口 公路与公路平面相交处的总称。第 4322 条 交叉口进口 车流进入公路平面交叉处的路口。第 4323 条 交叉口出口 车流离开公路平面交叉处的路口。第 4324 条 加辅转角式交叉口 用圆曲线展宽各个转角构成的平面交叉口(见图 4324)。第 4325 条 拓宽路口式交叉口 在接近交叉口

26、的公路两侧展宽或增辟辅助车道的平面交叉口(见图 4325)。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4326 条 分道转弯式交叉口 采用设导流岛、划分车道等措施使转弯车辆分道行驶的平面交叉口(见图 4326)。第 4327 条 渠化交通 在平面交叉口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交通岛等,引导车流和行人各行其道的方法。第 4328 条 交织 两股车流在短距离内连续进行合流,分流的交通现象。第 4329 条 交织路段 能安全、顺畅地进行交织的路段,其长度为两导流岛端部间的距离(见环形交叉图)。第 4330 条 合流 两股车流合为一股车流的交通现象。第 4331 条 分流 一股车流

27、分为两股或多股车流的交通现象。第 4332 条 冲突点 在交叉口内,各方向车流固定行驶轨迹的交会点。第 4333 条 交通岛 为控制车辆行驶方向和保障行人安全,在车道之间设置的高出路面的岛状设施。包括导流岛、中心岛、安全岛等。第 4334 条 导流岛 为把车流导向指定的行进路线而设置的交通岛。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4335 条 中心岛 设置在平面交叉口中央的圆形或椭圆形的交通岛。第 4336 条 安全岛 设置在往返行车道之间,供行人横穿道路时临时停留的交通岛。第四节 沿线设施 第 441 条 沿线设施 公路沿线交通安全、管理、服务、环保等设施的总称。

28、第 442 条 交通安全设施 为保障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和充分发挥公路的作用,在公路沿线所设置的人行地道、人行天桥、照明设备、护栏、标柱、标志、标线等设施的总称。第 443 条 人行横道 在行车道上用斑马纹等标线或其他方法标示的、规定行人横穿行车道的步行范围。第 444 条 人行地道 专供行人横穿公路用的地下通道。第 445 条 人行天桥 专供行人跨越公路用的高出地面的桥梁。第 446 条 护栏 沿危险路段的路基边缘设置的警戒车辆驶离路基和沿中央分隔带设置的防止车辆闯入对向行车道的防护设施以及为使行人与车辆隔离而设置的保障行人安全的设施。第 447 条 防护栅 为防止牲畜、行人、非机动车辆等进入高

29、速公路,而在路基以外设置的栅栏。第 448 条 遮光栅 为使夜间行车的驾驶人员免受对向来车前灯眩光干扰而设置在中央分隔带上的设施。第 449 条 紧急电话 在高速公路路侧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的供紧急情况时使用的电话。第 4410 条 反光标志 在灯光照射下,能反光显示图案、文字、便于夜间识别的标志。第 4411 条 反光路钮 按一定间隔埋置在路面车道分界线或其他标线上的点状反光标识。例如“猫眼”。第 4412 条 弯道反光镜 设置在视距不足的转变处,能使驾驶员从镜中看到对方来车的凸面镜。第 4413 条 公路交通标志 应用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传递特定信息,用以管理交通安全的设施。一般设在路侧或路的上

30、方。第 4414 条 警告标志 警告驾驶人员和行人注意前方有急弯、陡坡、交叉口及其他道路状态信息的标志。第 4415 条 禁令标志 禁止或限制车辆、行人交通行为的标志。第 4416 条 指示标志 指示车辆、行人行进的标志。第 4417 条 指路标志 传递公路方向、地点、距离信息的标志。第 4418 条 辅助标志 附设在主标志的下方,起辅助说明作用的一种标志。第 4419 条 可变信息标志 通过自动或手动变换图形、文学、符号,传递交通信息的标志。第 4420 条 路面标线 在路面上用镶嵌、涂料等标出的线条、图形、文字等,作为引导车流、人流的标记。包括:行车道中心线、车道分界线、行车道边缘线、停止

31、线、减速让行线、人行横道线、导流标线等。第 4421 条 防雪设施 在易于发生雪害的路段设置的防护设施。如防雪栅、防雪棚等。第 4422 条 防沙设施 在防治公路沙害路段设置的控制风蚀过程的发生和改变沙粒搬运及堆积条件的设施。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4423 条 隔音墙 为减轻行车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而设置在公路侧旁的墙式构造物。第 4424 条 停车场 设在公路外,供存放车辆的场所。第五章第五章 公路勘测公路勘测 第一节 勘察与选线 第 511 条 踏勘 对公路建设的可能方案进行野外勘察和技术经济调查并估算投资的工作。第 512 条 可行性研究 为确

32、定公路基本建设项目的规模、方案、效益提供依据,在投资决策前所进行的技术经济论证工作。第 513 条 线形设计 路线立体形状及其相关诸因素的综合设计。第 514 条 公路景观设计 公路的立体线形、构造物型式与沿线自然景观相协调的美学设计。第 515 条 选线 根据路线基本走向和技术标准,结合地形、地质条件,考虑安全、环保、土地利用和施工条件以及经济效益等因素,通过全面比较,选择路线方案的全过程。第 516 条 路线控制点 任务书中指定通过的地点以及为便于分段布线,在选线过程中选定的对路线走向起控制作用的点。第 517 条 定线 根据既定的技术标准和路线方案,结合有关条件,从平面、纵断面、横断面综

33、合考虑,具体定出公路中线的工作。第 518 条 比较线 选线或定线时选出的作为比较方案的路线。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采用最合理的路线。第 519 条 展线 为使山岭区路线纵坡能符合技术标准,采取顺应地形,延伸路线长度的布线方法。第 5110 条 初测 根据任务书确定的修建原则和路线基本走向方案,通过现场对各有价值的路线方案的勘测,进行导线、高程、地形、桥涵、路线交叉及其它资料的测量调查工作,并进行纸上定线和有关内业工作,从中确定采用的路线;搜集提供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所需的资料。第 5111 条 定测 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在现场进行具体方案的勘测落实,并通过定线、测角、中桩、高程、横断面等以及其他

34、勘测资料的测量调查及内业工作,为施工图设计搜集、提供有关资料。第 5112 条 地貌 地表高低起伏的自然形态。第 5113 条 地物 地面上各种有形物(如:山川、森林、建筑物等)和无形物(如:省界、县界等)的总称。第 5114 条 地形 地物和地貌的总称。第 5115 条 台地 沿河谷两岸和海岸隆起的呈带形分布的阶梯状地貌。第 5116 条 垭口 山脊上呈马鞍状的明显下凹处。第 5117 条 平原区 地形宽广平坦或略有起伏,地面自然坡度很小的地区。第 5118 条 微丘区 丘岗低矮,顶部浑圆,地面自然坡度平缓,相对高差不大的地区。第 5119 条 重丘区 丘岗较高,地面起伏较大,但无明显的山岭

35、自然形态要素(山顶、山坡、山脚),地面自然坡度较陡,相对高差不大的地区。第 5120 条 山岭区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地形变化很大,有明显的山岭形态要素(山顶、山坡、山脚),地面自然坡度较陡,相对高差较大的地区。第 5121 条 沿溪线 沿河溪走向布设的路线。第 5122 条 山脊线 沿山脊布设的路线。第 5123 条 山坡线(山腰线)沿山坡布设的路线。第 5124 条 越岭线 翻越山岭布设的路线。第 5125 条 土方调配 在路基设计和施工中,经济合理地调运挖方作为填方的作业。第 5126 条 土方调配图 表示路基土方纵向调运数量及位置的图。第 51

36、27 条 土方调配经济运距 路基土方纵向调运与路外借土费用相等时的纵向运距。第二节 测 量 第 521 条 导线 在地面上布设的由若干段直线连成的折线,作为测量路线平面图和地形图的控制线。第 522 条 导线测量 测量导线长度、转角和高程,以及推算坐标等工作。第 523 条 中线 在公路定线和线形设计过程中所定出的公路中心线。第 524 条 中线测量 沿选定的中线,量测转角,测钉中桩,定出公路中线平面位置的工作。第 525 条 施工测量 工程开工前及施工中,根据设计图在现场进行恢复公路中线,定出构造物位置等测量放样工作。第 526 条 竣工测量 工程竣工后,为编制工程竣工图表、决算,对实际完成

37、的各项工程进行的一次全面量测工作。第 527 条 路线平面图 公路中线及沿线地貌、地物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图。第 528 条 交点 路线改变方向时,两相邻直线段的延长线相交的点。第 529 条 虚交点 当交点太远或无法安置仪器时,一般在交点前后两直线段上另选能通视的点安置仪器,经量测、计算而得到的原交点(见图 529)。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5210 条 转点 中线测量时,因相邻两点不能通视所增设的测站;水准测量时,为传递高程所设的过渡测点。第 5211 条 转角 交点处后视线的延长线与前视线的夹角(见图 5211)。第 5212 条 偏角 在曲线测设中

38、,曲线上任意点的弦与切线所夹的角(见图 5212)。第 5213 条 方位角 由子午线的北端顺时针方向量到测线上的夹角。以真子午线为准者称“真方位角”;以磁子午线为准者称“磁方位角”(见图 5213)。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5214 条 象限角 子午线的一端(北端或南端)与测线所夹的锐角(见图 5214)。第 5215 条 方向角 采用某坐标轴方向作为标准方向所确定的方位角(又称坐标方位角)(见图 5215)。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5216 条 切线长 路线交点至曲线起点或终点的直线距离(见图 5216)。

39、第 5217 条 曲线长 曲线的起点至终点之间的弧线长度。第 5218 条 外(矢)距 交点至曲线中点的距离。第 5219 条 测站 外业测量时安放仪器进行观测的地点。第 5220 条 测点 外业测量时被观测的目标点。第 5221 条 中桩 为表示中线位置和线形等,沿践线中线所设置的编有桩号的桩或标记。第 5222 条 加桩 践线整桩号的中桩之间,在线形或地形变化等处而加设的中桩。第 5223 条 护桩 为便于恢复路线位置,在交点等重要桩位周围,按一定要求设置的起固定该桩位作用的附加桩。第 5224 条 断链 局部改线或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的桩号不相连接的现象。第 5225 条 水准测量 PDF

40、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测定各点高程的作业。第 5226 条 水准点 经精确测定高程控制水准测量的固定标点。第 5227 条 绝对基面 以某一海滨地点平均海水面高程定为零的水准基面。我国沿用的有大连、大沽、黄河、废黄河口、吴淞、珠江等基面。第 5228 条 高程 又称标高。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绝对基面的距离,称绝对高程。某点沿铅垂线方向到某假定水准基面的距离,称假定高程。第 5229 条 地面高程 地面某点的标高。第 5230 条 设计高程 工程设计中对某点所要求达到的高程。第 5231 条 践线纵断面图 沿路线中线所作的竖向断面图。第 5232 条 中桩填挖高度

41、 路线各中桩的设计高程与地面高程的差值。第 5233 条 地形测量 测绘地形图的作业。第 5234 条 基线 经精确测定的直线段,在三角测量中作为推算其他边长的依据。第 5235 条 地形图 描述地表起伏形态和地物位置、形状的平面投影图。第 5236 条 等高线 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第 5237 条 横断面测量 在中桩处,测量垂直于中线方向的地表起伏形态的作业。第 5238 条 横断面图 中桩处垂直于公路中线方向的剖面图。第 5239 条 坑探 用挖坑方式观察地层地质情况的作业。第 5240 条 钻探 用机具钻孔取样,判定地层地质情况的作业。第 5241 条 摄影测量 以地

42、面摄影或航空摄影等方法得到的像片,经处理后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第 5242 条 航空摄影测量 在飞机上用航摄仪器对地面连续摄取像片,结合少量地面挖制点测量,调绘和立体测图等步骤,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第 5243 条 地面立体摄影测量 在地面布设的基线两端,用摄影经纬仪摄取需要的立体像对,经地面立体测图仪处理,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第 5244 条 地面控制点测量 用精密测量仪器测定地面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作业。第 5245 条 航摄基线 在航空摄影作业中,航摄仪器接连两次曝光瞬间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第 5246 条 影像地图 以地面摄影、航空摄影等方法得到的像片,经处理后拼制的地图。第 524

43、7 条 像片索引图(镶辑复照图)将航摄像片按重叠地物影像拼叠起来,经缩小、复照而成的图。第 5248 条 航摄像片判读 根据地物的光谱特性、几何形状和成像规律,从像片上判释出与像片影像相应的地物、地貌的类别与特性以及某些要素的作业。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5249 条 综合法测图 航空摄影和普通测量相结合的测图方法。地物平面位置用航空摄影方法求得,地面高程或等高线用普通测量方法求得。第 5250 条 全能法测图 在航空摄影测量作业中,用同一种仪器对地物,地貌测绘成地形图的方法。第 5251 条 微分法测图 在航空摄影测量作业中,将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

44、分成两个独立的步骤,用不同仪器成图的方法。第 5252 条 像片镶嵌图 将有重叠的多张纠正像片,根据纠正点或摄像进行切割拼接,镶嵌粘贴而组成的一整张像片图。第六章第六章 路基工程路基工程 第 61 条 路基 按照路线位置和一定技术要求修筑的带状构造物。是路面的基础,承受由路面传递下来的行车荷载。第 62 条 路堤 高于原地面的填方路基。第 63 条 路堑 低于原地面的挖方路基。第 64 条 半填半挖式 路基在一个横断面内,部分为路堤,部分为路堑的路基。第 65 条 台口式路基 在山坡上,以山体自然坡面为下边坡,全部开挖而成的路基(见图 65)。第 66 条 路基宽度 在一个横断面上两路肩外缘之

45、间的宽度。第 67 条 路基设计高程 一般公路指路肩外缘的设计高程;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指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的设计高程。第 68 条(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为保证路基稳定,根据土质、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所规定的路肩边缘至原地面的最小高度。第 69 条 边坡 为保证路基稳定,在路基两侧做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坡面。第 610 条 边坡坡度边坡的高度与宽度之比。第 611 条(边)坡顶 路基边坡的最高点。挖方路基为边坡与原地面相接处;填方路基为路肩外缘。第 612 条(边)坡脚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路基边坡的最低点。填方路基为边坡与原地面相接处;挖方路基为边坡底。

46、第 613 条 护坡道 当路堤较高时,为保证边坡稳定,在取土坑与坡脚之间,沿原地面纵向保留的有一定宽度的平台。第 614 条 边坡平台 当路堤较高时,为保证边坡稳定,在边坡坡面上沿纵向做成的有一定宽度的平台(见图 6 14)。第 615 条 碎落台 在路堑边坡坡脚与边沟外侧边缘之间或边坡上,为防止碎落物落入边沟而设置的一定宽度的纵向平台(见图 615)。第 616 条 护坡 为防止边坡受冲刷,在坡面上所做的各种铺砌和栽植的总称。第 617 条 挡土墙 为防止路基填土或山坡土体坍塌而修筑的承受土体侧压力的墙式构造物。第 618 条 重力式挡土墙 依靠墙身自重抵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第 619 条

47、 衡重式挡土墙 利用衡重台上部填土的重力和墙体重心的后移而抵抗上体侧压力的挡土墙(见图 619)。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620 条 悬臂式挡土墙 由立壁、趾板、踵板三个钢筋混凝土悬臂式构件组成的挡土墙(见图 620)。第 621 条 扶壁式挡土墙 沿悬臂式挡土墙的立壁,每隔一定距离加一道扶壁,将立壁与踵板连接起来的挡土墙(见图621)。第 622 条 柱板式挡土墙 由立柱、挡板、腰梁、腰板、基座和拉杆组成,藉助腰板上部填土的重力平衡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图 622)。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623 条 锚杆式挡

48、土墙 由钢筋混凝土墙板和锚杆组成,依靠锚固在岩层内的锚杆的水平拉力以承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见图 623)。第 624 条 锚碇板式挡土墙 由钢筋混凝土墙板、拉杆和锚碇板组成,藉埋置在破裂面后部稳定土层内的锚碇板和拉杆的水平拉力,以承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见图 624)。第 625 条 石笼 为防止河岸或构造物受水流冲刷而设置的装填石块的笼子。第 626 条 抛石 为防止河岸或构造物受水流冲刷而抛填较大石块的防护措施。第 627 条 路基排水 保持路基稳定的地面和地下排水措施。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第 628 条 边沟 为汇集和排除路面、路肩及边坡的流水

49、,在路基两侧设置的纵向水沟。第 629 条 截水沟 为拦截山坡上流向路基的水,在路堑坡顶以外设置的水沟。第 630 条 排水沟 将边沟、截水沟和路基附近低洼处汇集的水引向路基以外的水沟。第 631 条 急流槽 在陡坡或深沟地段设置的坡度较陡、水流不离开槽度的沟槽。第 632 条 跌水 在陡坡或深沟地段设置的沟底为阶梯形,水流呈瀑布跌落式通过的沟槽。第 633 条 蒸发池 在气候干燥地区的排水困难地段,于公路两侧每隔一定距离,为汇集边沟流水任其蒸发所设置的积水池。第 634 条 盲沟 在路基或地基内设置的充填碎砾石等粗粒材料(有的其中埋设透水管)的排水、截水暗沟。第 635 条 渗水井 为将边沟

50、排不出的水渗到地下透水层中而设置的用透水材料填筑的竖井。第 636 条 透水路堤 用大石块或卵石堆筑的具有透水能力的路堤。第 637 条 过水路面 通过平时无水或水流很小的宽浅河流而修筑的在洪水期间容许水流漫过的路面。第 638 条 填方 路基表面高于原地面时,从原地面填筑至路基表面部分的土石体积。第 639 条 挖方 路基表面低于原地面时,从原地面至路基表面挖支部分的土石体积。第 640 条 借土 为填筑路基,在沿线或路线以外选定的地点所取的土。第 641 条 弃土 利用挖方填筑路基所剩余的土或不适宜筑路而废弃的土。第 642 条 取土坑在公路沿线挖取土方填筑路基或用于养护所留下的整齐土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国家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