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高三总复习.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48720862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高三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高三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高三总复习.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2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高三总复习 考点1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答题技巧 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对比确定答案 1、审清题干,了解考查角度。 “概念”考查通常是让学生判断所给选项是否与概念的含义相符合。 2、筛选信息,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筛选信息需要考生站在全文的角度去整合分散在文章各个部分的与概念有关的信息。 3、通过对比,确定答案。 要注意选项与概念相关信息的对比,判断选项是否与概念的内容相符合。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滔滔江水”。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奥

2、秘就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而典籍,正是中华文化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是永远给中华儿女以精神滋养、提醒我们不断进行精神反刍的范本。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谁都知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历经上下五千年而文脉不绝,根本在于一代代华夏子孙典籍为媒、薪火相传、接续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文化典籍往往是优秀文化的集大成者。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典籍,将中华儿女的民族品格、民族精神高度浓缩在字里行间,凝聚成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历史长

3、河。 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优秀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既见证了我们的昨天、观照着我们的今天,也将福泽我们的明天,福泽中华民族后世千年。书里乾坤大,心中日月长。我们坚信,典籍是国之瑰宝,不能只是“活”在藏书馆、“活”在学者的论著中,还应该“活”在年轻人心中。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探赜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慎海雄我们为什么要策划 材料二: 中华优秀文化典籍的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让我们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产生的无穷魅力。 典籍里

4、的中国的创新之处就在于,以戏剧化的结构和影视化的表达对典籍进行了可视化、故事化、直观化的艺术转码。“百岁老人”伏生讲述自己一生舍命守护尚书的故事,宋应星与袁隆平实现跨越三百多年的握手,司马迁子承父志、著书立说节目的创新演绎,为我们识读古籍经典、触摸中华文化打开了新的可能。 典籍里的中国之所以动人,不仅在于其用视觉化的语言呈现典籍的“前世今生”,让我们直观了解一部部典籍的闪光故事、流转传承,它还将那些蕴含在古雅文字中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将那些具有当代价值、时代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实现了知识的传播和中国文化精神传承的融汇。根植在中华文明血脉中的民族精神和家国情怀,

5、内含着穿越时空、直抵人心的文化力量。从展现尚书中华夏九州的家国概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到致敬“古有天工开物,今人继往开来”的科学精神,再到讲述史记所体现的家国情怀和大一统思想正是这些闪耀的思想光芒,让节目在声光电交织的宏大场面之外,更有着强大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精神内核。 人民网2021年04月06日07版评论员张凡从典籍中汲取自信力量 材料三: 典籍里的中国“打通”了传统文化与大众接受之间的隔膜,让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资源进一步“活化”成为人们喜闻乐见新的文化的表现。 节目第一期尚书一开播,即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惊喜。 尚书可以说是中国典籍中极为重要,但也相对来说比较难懂和当代人

6、接触相对较少的典籍。一方面它是中国文化弥足珍贵的元典,具有重大的价值和意涵。另一方面,由于它和当下相隔久远,是上古流传的文书文献,不容易为一般公众所了解,和当代人有更多的“隔”,难以被电视文艺所呈现。但事实证明,这一期很好地让不可能化为了可能,让尚书活在了21世纪的电视屏幕上,让普通观众一窥这部中国文化元典的内涵和了解这部典籍的传承和流布历程,在得到关于尚书诸多知识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对于中国传统精神的感悟和理解。可以说,这是以“活”化“隔”的成功探索。 节目通过古今对话,也是以“今”入“古”,跨越历史时空,让古代的历史通过现场演绎的片段来得到呈现,知识的介绍和中国文化精神的传播融汇于节目中。节目

7、精心选择了在尚书传承过程中最关键的人物伏生作为节目的最关键人物,让他在汉朝时将今文尚书传承下来的历程作为这期节目的关键点。通过展现节目组的探究和排演的过程,让一个活的伏生在屏幕上得以呈现。国家话剧院演员的精心演绎,让历史场景得以再现。同时让主持人撒贝宁作为一个21世纪的当代人和伏生有了穿越古今的“对话”。观众仿佛被带入到历史情境之中,通过伏生,使中国文化那种“天不能死,地不能埋”的文明延续和传承的力量得以展现。 同时,这个节目也做到了将尚书的内容和意义进行生动具体的介绍,以“小”见“大”。一方面通过对于专家学者的访谈,呈现尚书的基本面貌和传承历史。介绍简明而不单调,让人们对于尚书的理解有了深化

8、。同时,通过对武王伐纣的场景再现,将“天命”就是“民意”,以民为本才有国之强盛的思想内涵作出展现,让我们得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于尚书一个方面的思想有所领悟,让传承守护经典的意义得到呈现。这也会吸引人们尤其是年轻人去更多地了解尚书的思想和精神内核。这些介绍不求将古籍的所有内容都呈现给观众,而是从一个角度和侧面入手,让人获得感悟,这就是“以“小”见“大”的魅力。 典籍里的中国突破了电视文艺的传统形态,让中国的历史典籍的巨大精神魅力有了一个在屏幕上展现的空间。这种以“活”化“隔”、以“今”入“古”、以“小”见“大”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是难能可贵的,也为电视文艺表现中华文明提供了独到的方式和路径。 202

9、1年03月22日光明网张颐武让经典“活”起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有迢迢河汉,下有滔滔江水”,我们灿烂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一个重要奥秘就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华夏儿女只有将典籍作为媒介代代相传,才能使中华文化传承几千年而文脉不绝。 B.优秀典籍,既是中华民族的共享记忆,也是我们与历史的精神接续。典籍里的中国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以期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承中华灿烂文化。 C.典籍里的中国将那些具有当代价值、时代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实现了知识的传播和中国文化精神传承的融汇,是其创新性表现所产生的魅力之一。 D.典籍里的中国从一个角度

10、和侧面入手,以“小”见“大”,将古籍的内容全面呈现给观众,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于尚书一个方面的思想有所领悟,让传承守护经典的意义得到呈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典籍里的中国用视觉化的语言呈现典籍的“前世今生”的同时还将蕴含在古雅文字中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将文化精髓展示出来,让节目的精神内核更加具有感染力,更为动人。 B.典籍里的中国中尚书的成功演绎是难能可贵的,掌握尚书的演绎模式后,任何一本文化典籍根据模板都能在节目中展现典籍的价值和意涵。 C.“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满足了社会对于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追求,体现了人们追

11、求更高文化品位的要求。 D.从典籍里观成败、鉴得失、明是非、知兴替,让年轻人爱上典籍,让五千年灿烂文化薪火相传,给中华民族以绵延不绝的滋养,是策划典籍里的中国等文化类节目的初衷。 3.“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下列与典籍里的中国呈现形式不同的一项是() A.国家宝藏用故事化演绎的手法讲述国家文物背后的传奇。 B.上新了!故宫用故宫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元素带领观众去寻觅。 C.唐宫夜宴用秀逸韵致的舞姿演绎大唐盛世的文化现象。 D.开讲啦让名师专家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 4.材料三的论证思路是怎样的?请简要分析。 5.近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节目逐渐丰富,为了防止此类节目

12、流于形式,根据以上材料你认为这一类节目的制作过程中最需要注重什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农村社会发展的新时代,有效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要求和条件,是国家认同与社会认同的统一,是秩序与活力的统一,是不断增强广大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治理实践。从发生学角度来看,构建乡村治理命运共同体,以共同体的力量增进有效治理是由以下两点决定的。 适应国家宏观乡村治理的新时代调整。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废除,中国农村逐渐形成了“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但是伴随农村社会的急剧变迁,“乡政村治”型的分治格局越来越难以承载流动、异质、离散的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在此背景下,国家

13、先后对乡村基层治理做出了适应乡村新时代发展的统一制度安排,强调“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以自治增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扬正气,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并强调“支持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这些战略安排意味着要夯实乡村社会治理体制,需要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超越竞争与“分治”思维,运用“共治”“融合”“命运共同体”等思维和机制增进乡村有效治理。 顺应农村社会发展转型的需要。治理结构和运行方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社会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40多年来,多元

14、化、异质型的乡村社会发展变迁日益挑战着原有乡村基层组织的整合与内聚功能。一是乡村社会自主性增强与公共性不足并存。受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等结构性外力的推拉,村庄的生产、生活、交往方式,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等各个领域日益超越地缘共同体限制。一方面建立在静止的熟人社会基础上的社会有机团结日益受到严重挑战,乡土社会离散现象严重。另一方面,乡村社会自主性不断增强的同时公共性弱化。这决定了乡村社会发展需要激活人们的共同体意识,将多元主体的公共性、公共意识和公共责任嵌入治理命运共同体这一制度性关系和组织体系。二是建立在农耕型社会基础上的同质型生存需求向建立在复合型社会基础上的异质型发展需求转型。面对日

15、益增长的多层次、多向度、多类型的美好生活的追求,乡村社会何以从更快向更好发展,单方治理主体供给模式提襟见肘,协调与整合多方主体参与乡村治理自然成为治理有效的重要抓手。三是乡村显性距离在缩小的同时隐性距离在加大。在一定意义上,随着交通技术愈来愈发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已不再是空间距离,更多的是理念、思维等隐性的心理距离,阻碍了乡土认同,这就需要通过治理命运共同体的形塑,缩短无形距离,更好增进多方主体的互信,夯实乡土认同的社会基础。 (摘编自应小丽以共同体思维与合力推进乡村有效治理) 材料二: “治大国如烹小鲜”,乡村治理是一门大学问。自治、法治、德治作为乡村治理的基本方式发挥着“自治为本、法安天下

16、、德润民心”的功能作用,但同时也存在“法治太硬,德治太软,自治太任性”的局限性。单一治理方式存在“短板”,两两结合的治理方式能够取长补短,但应对复杂多变的治理难题时往往捉襟见肘。与之相反,“三治结合”乡村治理模式既能优势互补,又能体现协同效应,往往优于单一治理方式或两两结合的治理模式。法治保障和道德约束下的自治是维护农村基层民主权利,实现村庄和谐有序的“光明大道”。自治作为乡村社会最基本的治理方式,能够有效整合村庄资源,激发村庄主体活力,通过内驱动力这个“发动机”破解乡村治理困局。值得注意的是,自治需要法律保障和道德约束,以避免其走向无序和人治。以法为主,以德为辅,德法并重的治理模式体现出了刚

17、柔并济的治理艺术。法治作为“硬约束”,为乡村治理提供法律保障和安定有序的治理环境,为治理主体和对象提供行动指南和行为规范,是实现乡村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针对法律刚性有余、柔性不足的特点以及乡村社会法治建设相对滞后的现实,乡村德治无疑是重要“补给”。以自治组织为载体,以法治为保障的总治在农村具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和持久的生命力。“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德治作为“软约束”,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有力的道德支撑,是实现乡村善治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总体而言,“三治结合”有助于实现“1+1+13”的治理效能最大化。 (摘编自唐皇凤、汪燕新时代“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生成逻辑与优化路径) 1.下列对材料相

18、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世纪80年代初,人民公社体制废除,随着农村社会急剧变迁,中国农村形成的“乡政村治”的治理格局已难以满足发展需要。 B.国家对乡村基层治理做了统制度安排,明确了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的领导方负责方协同方、参与方和保障支撑手段。 C.村庄的生产、生活、交往方式等各个方面原来受地缘共同体限制,因为受到工业化等结构性外力的推拉,这种限制相对弱化了。 D.“三治结合”乡村治理模式既能优势互补,又能体现协同效应,无论何时何地都优于单一治理方式或两两结合的治理模式。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以有效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条件,则有利于国家

19、认同与社会认同、秩序与活力实现统一,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 B.建立在静止的熟人社会基础上的社会有机团结日益受到严重挑战,乡土社会离散现象严重,直接导致乡村社会公共性弱化。 C.农村逐渐由农耕型社会向复合型社会转型,乡村社会由同质型生存需求向异质型发展需求转型,单方治理主体供给模式已难以奏效。 D.法治作为“硬约束”,是实现乡村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但它太刚,且乡村法治建设相对滞后,必然不能满足治理的全部需求。 3.下列各项中,最能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出现了矛盾纠纷,一律通过地方法院按照法律予以裁决。 B.依靠强大的宗族力量使本村村民凝聚,实现高度的自治。 C.创新协商议事形式和

20、活动载体,让多方主体来参与议事。 D.建立族谱,依靠其联结乡谊与族裔,形成乡村核心纽带。 4.请简要分析材料和材料二在论证思路上的内在逻辑。 5.结合材料二,概括作者对“德治”的观点态度。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苏东坡十一岁时,进入中等学校,认真准备科举考试。为应付考试,当时的学生必须读经史诗文,经典古籍必须熟读至能背诵。最努力苦读的学生会将经书和正史抄写一遍。苏东坡读书时也就是用这种方法。若对中国诗文朴质的经典,以及正史中常见的名称世故暗喻等典故稍加思索,这种读书方法,自有其优点。因为将一本书逐字抄写之后,对那本书所知的深刻,决非仅仅阅读多次所能比。这种用功方法,对苏东坡的

21、将来大有好处。 苏东坡与弟弟苏辙正在这样熟读大量的文学经典之时,他父亲赶考铩羽而归。苏洵对功名并未完全死心,自己虽未能考中,但他以纯粹而雅正的文体教儿子,教儿子深研史书为政之法。这样的家庭气氛,正适于富有文学天才的青年的发育。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材料二 苏轼生活在佛教传播相当发达的四川,处在峨眉佛教文化圈之中,苏轼家庭的宗教气氛也十分浓厚,其父苏洵是云门宗四世圆通居讷皈依弟子,其母程夫人是优婆夷,其弟和其继妻都信佛,这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苏轼的经历看,他刚开始虽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对佛教抱有好感,然而并没有真正信奉佛教,元丰三年乌台诗案后,四十一岁的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政治上

22、的挫败使他开始反省,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意义,并借佛老的方法来净化自心。这一时期,他审视自己的经历以及处世态度,重新寻找心灵的支撑点,开始思考人生的真谛,开始接受佛教思想。谪居黄州以来,苏轼躬耕东坡,作诗赋词,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富魅力的“东坡居士”形象。 黄州词如此丰产的数量也预示着它内容的丰富性,其中有对美好理想的追求,有在被贬后旷达心情的抒发,有登高临水、吊古伤今,有对亲戚朋友的思念,也有对世间丑恶的讥讽;既有火树银花的都市,也有静谧祥和的乡村题材之广泛已然突破了前人。他前期的作品大气磅礴,豪放奔腾如洪水破堤,一泻千里;而后期的作品则空灵隽永、朴质清淡。 苏轼诗词的主导风格是洒脱旷达,其旷达

23、风格的形成并非因其个人与偶然,同时也是整个宋代文化浸染下的产物。苏轼从来都是以一种无所不适的超然态度来面对自己所遇到的种种挫折,佛学思想的影响让他形成了一种入世而又超世的境界。他在诗词中抒发人生如梦的感触,表现超然自如的人生态度,营造出一种空灵、恬淡而又清雅的独特意境,从而构建出一个“词意高妙”的超然旷达的艺术高境。 (摘编自赵凡龙苏轼黄州诗词论析) 材料三 相比唐诗,词在日本的影响要弱一些,这是因为观念上诗为正宗,词为诗余,而且写作技术更难。尽管如此,日本文人写词还是代不乏人,他们学习、模仿唐宋词人,其中特别喜欢效仿苏轼的词作。苏轼是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词不仅在国内影响深远,而且早

24、就流传到了东亚各国。夏承焘在论词绝句中云:“坡翁家集过燕山,垂老声名满世间。”说明其生前文集已在国外广为传播。 日本词人学习、效仿苏轼的词,首先是仿调,即采用苏轼创作的词调。苏轼最有名的豪放词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许多日本词人也喜欢用此词调作词。在日本词人中,森槐南特别心折于苏轼,也最有苏词之风,夏承焘在域外词选序言中称赞他:“日本词人为苏辛派词,当无出槐南右者。”他有酹江月“题髯苏大江东去词后”,与苏轼进行跨时空的对话:“我思坡老,铁绰板歌,是森然芒角。便把大江东去意,试问南飞乌鹊。斜月荧荧,明星烂烂,撑住曹瞒槊。人生知几,仰天长啸寥廓。”森槐南用苏轼词调凭吊苏轼,一方面揣摩苏轼创作该

25、词时的心路历程,对其境遇表示同情。另一方面对苏轼的人格魅力和风流才情作了高度的评价,称其“文章卓荦”,为“一世之雄”,可称是东坡的“异代知己”。 其次是用韵,即按照苏轼词的韵脚来进行创作。如林读耕斋有次韵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野村篁园有次韵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梅岩蓉湖枉过,词以记喜,用坡老韵”;森川竹磎有次韵苏轼的劝金船“送横川唐阳赴任丰桥,用苏东坡原韵”;铃木豹轩有次韵苏轼的念奴娇汴京怀古。这些词不光次韵,大都也是以苏轼词为范本创作。有的步韵和苏轼原作韵字相同且次序一致,如林读耕斋的满庭芳警世词,韵脚与苏轼的满庭芳警世词完全一样。 再次是仿意,指借用、模仿苏词的语词句式、立意、风格来进行创作。

26、有的直接撷取化用苏轼词的经典语词,表达其相似情怀。如用“琼楼玉宇”,森槐南的水调歌头:“摩垒晓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高野竹隐的水龙吟:“料琼楼玉宇,高寒空共,月明千里。”有的是学句法,对苏轼词中的经典句法进行效仿。如对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模仿,高野竹隐的水调歌头云:“我欲采槎去,招手海边鸥。”森川竹磎的水调歌头琵琶湖上赋云:“我欲横吹铁笛,乍可呼醉仙客,对酒拍阑干。”竹隐词中也出现了相同或相似的意象和意境。“杯浸琉璃千顷,月照山河一片”和苏轼的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垂)中“一千顷,都镜净”意象仿佛。有的效仿已脱略苏词形迹,达到自出机抒的地步。如

27、森槐南的水调歌头:“论填词,板敲断,笛吹酸。声裂哀怨第四,犹道动人难。摩垒晚风残月,接武琼楼玉宇,酒醒不胜寒。”在词中抒发胸襟怀抱,表达词学见解,与苏轼一样境界宏阔开放、豪健清雄。 (摘编自钱锡生日本词人对苏轼词的接受)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时期,学生科举应考必须熟读经史诗文并背诵经典古籍,苏轼则常常用抄录经书和正史的办法阅读经典。 B.苏轼的思想以及洒脱旷达的诗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尤其在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之后。 C.夏承焘先生对苏轼的诗词颇有研究,并作诗加以称道,因而对日本的词人及其作品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 D.日本词人森

28、槐南非常崇尚苏轼的人格和词作,常在诗词创作中效仿苏轼的词调和词意,堪称苏轼的异代知己。 2.根据材料,下列对苏轼诗词成就及影响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轼诗词题材非常广泛,涉及到个人情绪和生活的诸多方面,这与其作品丰产的数量有很大关系。 B.苏轼词作虽然有其主导的风格,但前期和后期的作品风格迥乎不同,相对来说后期作品更趋成熟。 C.苏轼构建了一个词意高妙的艺术境界,其作品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不仅在国内,在国外也广为传播。 D.苏轼的诗词作品,在词调、用韵、词意等方面部备受青睐,成为日本词人学习效仿的重要方面。 3.下列说法中不能够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二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苏轼的人生痛苦

29、体验比一般人要沉重得多,但在作品中依然表现出豪迈清旷的胸襟。 B.苏轼被贬黄州之后慢慢适应现实的残酷,交游酬唱,亲近自然,借诗词告别消极懈怠。 C.苏轼在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中借月夜孤鸿自喻来托物寓怀,表达孤高心境。 D.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一句强化了全词的主题。 4.材料三在论证结构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 5.苏轼作为“开辟了宋词新天地的一代词人”,其成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这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之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派出5

30、批近800人的专业队伍驰援武汉,全国支援武汉的医疗队里有4900余人来自中医药系统。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74187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1.5%,其中湖北省有61449人使用了中医药,占90.6%。临床疗效观察显示,中医药总有效率达到了90%以上。 国际临床评价指标认为,对于新冠肺炎轻症患者,真正反映疗效的关键指标是转重率。临床发现,中医验方在减轻发热咳嗽症状、控制病情进展、提升人体免疫力方面有独特优势。德国病毒学家奇纳特尔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中西医结合疗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医药在防止病毒吸附细胞、病毒复制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作为欧洲第一个实现中医药立法的国家,匈牙利

31、在抗击疫情之初就非常重视中医药的作用。今年2月底,在匈中医师就开始熬煮可以增强免疫力的中药茶饮,并免费向当地民众发放。“中医药能因人而异地进行针对性治疗,帮助病人减轻病症,独特优势和作用显著,在欧洲乃至世界范围获得越来越广泛认可。”匈牙利前总理迈杰希.彼得认为,“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已经是抗击疫情的重要方案,中医药正为全球抗疫作出贡献。” (摘编自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医药抗疫,人民日报2020年3月24日) 材料二: 有人质疑,面对一个新发疾病,西医没有特效药,中医为啥有方子?其实,中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二者看待人体和疾病的角度不同,治病方法也不相同。例如,面对新冠病毒,西医的重点是寻找有效药

32、物,直接消灭病原体;而中医则着眼于病因和病机,通过整体调节,清除病原体的生存环境,调动人体的自我痊愈机能,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本次疫情初期,我国中医专家对患者进行诊察分析以后,结合武汉气候特点,得出一个基本判断:新冠肺炎属于“寒湿疫”,在治疗上应主要针对寒和湿,用辛温解表之法。为此,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推荐“清肺排毒汤”。此方是对张仲景相关经方的融合创新运用,既祛寒闭,又利小便祛湿;既防疫邪入里,又调肝和胃。除了通用方,还有针对不同病情、不同症型的其他方剂和中成药。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一把钥匙。回望中华民族历史,中国人和疫病的斗争从来没有

33、停止过。说文解字云:“疫,民皆疾也。”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疫”的记载。东汉中后期,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创立六经辨证体系,不仅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而且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明代医学家吴又可写出了我国温病学第一部专论疫病的著作温疫论。 新中国成立后,中医在传染病防治中起到积极作用。凭借浩如烟海的中医经典和针、灸、砭、药、按跷、导引等医术,中华民族战胜了一次又一次的凶险疫情。中医药学组方的关键,在于精准找到病因病机,明确治则治法。无论什么疾病,中医只要找到致病原因,就能从古代经典中得到答案,从而制定出诊疗方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一定要保护好、发掘好、发展好、传承好。”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医并用,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法宝”。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中医和西医是战友。只有互相取长补短、携手共进,才能降伏病魔、造福患者。我们应以更加开放包容的态度看待中西医的差异,不可厚此薄彼,更不可盲目否定中医。 (摘编自人民日报2020年3月13日白剑峰的用疗效证明中医实力) 材料三: 3月18日,中国第二批赴意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