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手机进校园 主题班会课件(共36张ppt).ppt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4863166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拒绝手机进校园 主题班会课件(共36张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拒绝手机进校园 主题班会课件(共36张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拒绝手机进校园 主题班会课件(共36张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拒绝手机进校园 主题班会课件(共36张ppt).ppt(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拒绝手机进校园,主题班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方便、快捷的通讯工具手机进了千家万户,在大街上可以看到人手一机的情景,当中,也不乏有些中学生,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手机也进入了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校园,在每个班级中,拥有手机的学生不占少数,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57%的中学生拥有手机,一些生产商把中学生视为他们未来庞大的销售市场。中学生使用手机更应该值得关注。,中学生手机的三大用途:收发短信、玩游戏、上网。有超过70%的中学生已经不把手机当成与人通讯的工具,而是一台与电脑一样,能收发讯息、玩游戏、能上网、还能听音乐、发图片的“迷你“电脑,跟桌上的电脑式手提电脑比较,手机的好处当然很多。有的学生认为

2、,它能方便联络,方便使用,可以通简讯,非常轻便,无论拥有或使用手机的中学生,利用手机通简讯可以说已经成为手机的主要用途,就算用手机来打电话的学生也以闲聊为主,用来问功课,与家长联系的很少。,但,你是否想过,作为学生,手机对我们的作用有多大,手机对我们又有多少危害?,以上现象你熟悉吗?手机,我们生活中似乎已经离不开了!,中学生带手机之弊及案例分析,马风曾是一重点班里品学兼优的学生,上学期还被评为了三好学生。新学期开始后,读初二的马风像变了个人似的,听课不认真,有时还低下头。作业凑合、应付,甚至不按时完成作业。有一次老师上课时,发现马风低着头没听课。老师悄悄地来到他的身旁,发现他正拿着手机玩游戏,

3、马风全神贯注地玩着,老师到了他身旁他竟没有发现。老师拿过他的手机,等下课后一问,得知他这段时间迷上了手机里的游戏,上课不注意听讲,趁老师不注意时,便偷着玩。,实例分析: 马风的行为其实折射出了部分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喜欢刺激,爱玩厌学,痴迷于网络游戏。这种现象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中也存在着,成绩差、家庭条件好的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难拒新兴技术诱惑 亚洲用户患上网瘾综合症,根据新加坡媒体报道,在亚洲有一名女婴儿活活被饿死的时候,她的父母却专注于“抚养”在线虚拟儿童;一个男孩不满大人指责其过度沉迷游戏而弑母并自杀。这些报道反映了一个现状,即亚洲人正因过度沉迷于互联网技术而付出代价。 目前智能手机在亚

4、太地区每年的销量都超过了1亿部,在近五年的时间内更是翻了2倍,这个数据使该地区成为了现今全球最大的“先进移动设备”市场。在社交网站、手机游戏与电信服务急剧发展的时代,许多亚洲年轻人发现自己几乎寸步难离手机或者掌上电脑等移动设备。,新闻点击,一位22岁的新加坡大学生汉娜罗珊娜(Hanna Ruslana)表示,“你可能会认为我上瘾了,但是我无所谓。”汉娜在Twitter结识的好友甚至比她在学校的朋友还多。她至少每隔15分钟就会看一下iPhone,并且一直保持登录Facebook、Twitter、Foursquare以及Linkedln。如果哪一天自己的Twitter帐号被冻结了,那么她和朋友就会

5、陷入抓狂的焦虑中。,但比起发生在韩国的一例惨剧,汉娜的症状其实微乎其微。去年12月,一位韩国母亲因为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而厌世,亲手杀死了自己三岁大的儿子。在此之前,韩国还有一个15岁大的男孩因无法忍受母亲斥责自己过度沉迷于网络,所以杀死母亲并最终自杀。2010年5月,一名41岁的韩国男子与他的妻子因为在网上“抚养”了一个虚拟孩童,疏于照顾自己的亲生女儿导致她活活饿死,因此被判处了有期徒刑2年。据首尔政府估计,在这个拥有5000万人口的国家里,至少有200万用户沉迷于网络。,根据新加坡年初的调查表明, 在600所大学和技术学院的学生,有88%的学生而更喜欢通过线上交流,而不是面对面地与人交谈。

6、超过40%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一天内的手机上网时间至少有四个小时。调查称,平均每个新加坡人就有1.4部手机,而这些手机大部分都带有上网功能。,日本内务部也表示,年轻人过度沉迷于游戏或者移动网络有可能使他们的人格变得极端麻木,而且还会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社交以及身心健康。日本全国消费者事务中心(National Consumer Affairs Center in Japan)表示2010年在网上咨询相关游戏信息的用户人数,已从2009年的1437人上升至了1692人,并且其中绝大部分还是年轻人。,学生带手机到底干什么呢?,调查统计:与家长联系占38.55%,发短信占52.17%,玩游戏19.13%

7、,上网(QQ)8.99%,闲聊44.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手机的使用一方面给学生与家人、老师、同学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但手机短信、玩游戏和闲聊等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却是巨大的,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那么带手机原因是什么?,学生佩带手机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种:一是某种程度上为了方便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二是部分学生追求时尚,攀比成风;三是个别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把兴趣转移到利用手机来玩游戏,发短信等.,1.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使用手机对学生的危害,从2004年开始在学校考试发现学生用手机作弊;2004年高考在湖北潜江、石首、南漳都发生了利用手机舞弊的事,再如电白高考舞弊案等。随着手机的

8、普及与功能的增强,利用手机作弊现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来越巧妙,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听通过手机传来的答案。女生则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再用长发遮住,监考老师很难发现。此外,学生打手机说谎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特别是部分厌学的学生,明明在网吧玩游戏,他却谎称在学校复习功课。有的学生还以短信方式捉弄老师同学等。无论是作弊、说谎还是发虚假短信都是不诚信的表现,如不及时制止和加以正确引导,会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带来严重危害。,2.手机短信的不良信息危害学生心理健康,手机短信,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传递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然而,人们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时

9、,私欲放纵和道德失范等人性的弱点也由此显露,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黄色信息满天飞,以往多在成年人中流传的“色情笑话”和“荤段子”,通过手机短信蔓延到了未成年人中间。据调查约有79%的学生说他们用来进行“文字调情”。有74%的学生每周发送10多条信息,44%的学生发送20多条信息。短信过多,会使人心理紊乱,如果手机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会使他们不能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懂得尊重别人。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心理学家格伦.威尔森称,在80例临床实验中,在工作中经常发短信的人IQ(智商)会降低10%,相当于一整天没有睡觉,而抽大麻后也只会下降4%左右。此外,青少年使用手机还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影响了青少年心理

10、健康。,3.扰乱课堂纪律,课堂上有手机铃声响起,学生发短信,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打乱了课堂秩序。据有关调查,50%的学生使用手机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用来发短信。当他们在上课时,如果有短信过来,发出“嘀嘀”地声音,就会影响到上课的纪律,同时学生收到短信后,又在想要不要回,怎么回的问题,这样就特别容易分散注意力。另外手机具有游戏、拍照、聊天等功能,许多学生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都在迷恋于手机上。长时间使用手机会不仅占用学习时间还会影响到同学。,4、手机辐射影响学生身体健康,手机长期的辐射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也不利。实验证明,让正常的白鼠连续接受4小时频率范围与手机辐射近似的无线电波辐射后,白鼠的

11、脑细胞DNA结构均有被破坏的迹象。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现在有很多青少年都在使用手机,以为这对身体没多大影响。其实,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所以更容易受辐射影响。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频繁玩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达到85分贝就有可能损害听力。,5、在心理上的影响。,助长学生攀比成风,每到课余,一些学生就会围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机的款式和功能,校园里的手机越来越多,档次也越来越高,对那些没有手机的同学,很容易造成心理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风的影响下,有些同学开始盲目追逐,因为手机更新换

12、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异。拿名牌手机的同学就会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这样会让学生把父母当作靠山,不思进取。 手机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奢侈品,拥有手机总会给学生一种满足感,多少显示了一个人的身份地位。于是一部分学生为了赶时髦,产生攀比心理,想方设法去拥有手机。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学生来说倒也罢了;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就是一笔沉重的负担,无疑是雪上加霜。 许多学生拥有手机后,又没有专门的手机费,只好节衣缩食,以减少学习、生活费去交手机费。有的学生东借西讨,想尽各种方法去交手机费,甚至去偷窃,从而走上犯罪道路。,学生有没有必要带手机?,中学生的交际范围有限,根本达不到需要手机进行实时沟通的

13、地步。且手机介入中学生生活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影响学习。 虽然手机价格很低,但很多学生依然因为攀比或爱慕虚荣选择昂贵的手机使用。 初中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对合理使用手机的认识不够,因此,无法摆脱手机的诱惑,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最终导致了成绩下降。 。,其实从利与弊的方面应该是,“学生带手机”弊大于利.,我们学校严格控制手机,看一下其他学校如何做的呢?,其他学校没收的手机。,我们学校本学期暂时收缴的手机等,XXX关于禁止学生在校期间携带手机的规定,各年级部、各班级: 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手机的普及率不断提高,我校不少学生也购置手机,方便了与家长、与同学的联系。 但在近

14、来的学生管理过程中发现,学生配带和使用手机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一是增加了个人的经济负担(实际是家庭负担),耗费了同学们的很多精力(个别学生玩手机到深夜,也影响了其他人休息,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二是在学生中容易引发盲目攀比的心态,不利于同学们的团结,助长了个别学生的虚荣心,不利于学生的正常身心发展;三是出现极个别的学生利用手机传递不良信息,格调低下,直接危害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四是个别学生将手机带入教室,直接影响了教学秩序,干扰了其他同学的学习。,鉴于以上情况的出现,借鉴外地先进学校的管理办法,结合学校深入开展规范月活动的要求,为严肃校纪,树立良好校

15、风,营造浓郁的学习气氛。我们学校特做如下规定:,规定: 全体学生不得带手机进入校园。 自今天起,凡是带手机进入校园,丢失的后果自负;被老师发现拒不上交的,请家长带回家教育一周;被缴获的,统一由学校保管,至学期结束时归还,如果学生急需要领回,先请家长到学校向校长赔礼道歉,然后请家长带领当事人到政教处背诵我的荣辱观。并按违反纪律论处,给该班级日常管理扣分,纳入对班主任的量化评估。 学校政教处、团委、各年级、班级都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检查,发现学生在教室和宿舍携带手机的,通知家长,并作好记录,学校将对存在问题较多的班级进行通报批评。,希望全体同学,为了身体健康,为了努力学习,遵守学校规定,让手机远离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