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美术教案全册.doc

上传人:青****9 文档编号:4861906 上传时间:2021-11-19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美术教案全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九上美术教案全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上美术教案全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美术教案全册.doc(3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1课   走下神坛(第1课时)总课时  第 01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第1课  走下神坛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教  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品中调子的含义及构图、透视,能描述分析艺术作品。初步理解文艺复兴艺术与中世纪

2、艺术的差异。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文化现象,从各方面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    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较完整的评述,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难  点了解各时期代表人物的艺术特点。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转变的历史背景;两者绘画风格的不同点。教法学法欣赏、自主学习、归纳讲解等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在神学权威的笼罩下,欧洲中世纪艺术大都服务于宗教,宣传教义。随着文

3、艺复兴的到来,艺术走下神坛,汲取古典精髓,注入人文精神,表现人的世俗生活,开创并完善了一种反神学权威、反封建特权的新的视觉语言。二、新授:1、解析:弯曲王座上的圣母和圣婴,整体画面很暗,人物形象平面化、严谨、金色、暗红色、黑色、对比不强烈、压抑、圣母容貌肃穆、圣婴老成、肃穆、正襟危坐、高高在上。 椅中圣母,光影感非常强,有立体感,明暗对比强烈、圆形构图打破死板不呆板、红黄蓝三原色、艳丽华贵、对比强烈、温柔、可爱、神态柔和、充满青春活力、动态自然、有亲切感。2、比较:弯曲宝座上的圣母和圣婴、椅中圣母扎同样是描绘圣母和圣婴,我们来看看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谈谈自己的看法、感受?3、欣赏:犹大之吻 约

4、1305乔托其代表作品有犹大之吻、逃往埃及、哀悼耶穌宝座圣母像等。4、文艺复兴分为四个阶段:14世纪初是一个“原始文艺复兴”阶段,又称开端期;14-15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的早期阶段;15-16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的盛期,又称成熟期、高峰期;文艺复兴的“三杰”: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16世纪下半期-17世纪上半期为文艺复兴晚期。作品欣赏:带金翅雀的圣母、春三、思考练习学生回答。归纳:这个时期的艺术达到了古典艺术之后的一个新高峰,基本风格和变现技法构成了西方近代美术的主要传统,影响深远。     学生欣赏,发表自己的见解。

5、60; 学生以表格的形式归纳比较结果,从画面的明暗、构图、色彩、表情、动态等方面进行比较。     学生欣赏作品。 听讲领会,通过课本资料了解。课后查阅资料学习。  课本第3页图为画面调子比照卡,仔细观察作。教学反思 第1课 走下神坛(第2课时)总课时  第 02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

6、第1课  走下神坛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教  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作品中调子的含义及构图、透视,能描述分析艺术作品。初步理解文艺复兴艺术与中世纪艺术的差异。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文化现象,从各方面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够对美术作品进行较完整的评述,大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教学重难  点了解各时期代表人物的艺术特点。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转变的历史背景;两者绘画风格的不同点。教法学法欣

7、赏、分析、归纳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回顾上节课知识,提出问题,导入新课二、新授1、艺术与科学的有机结合:随着文艺复兴的推进,一些艺术家以理性为准绳,科学观察万事万物,打破了神学的权威,运用透视法则和人体结构的科学知识,创作出人物形象更趋真实完美,刻画的现实更加准确生动。课件:蒙娜丽莎油画  达芬奇(意大利)达芬奇做了大量的写生练习,并注重对人体比例、结构以及透视等的研究,其作品流露着艺术家的理性思维和科学严谨的态度。大卫雕塑 

8、60;米开朗基罗(意大利)米开朗基罗致力于解剖人体,研究人体结构和运动,故而他的作品更能充分展示人体的力量之美。2、艺术直接表现生活:随着人文主义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目光转向现实的生活,以平民百姓为主题,甚至自然界的花草和禽鸟也可成为主题,思想的活跃使得文艺复兴艺术进入大师辈出的时代,极为深远的影响了后来的西方艺术。课件:暴风雨乔尔乔内(意大利);草地(水彩画)丢勒(德国);自画像(油画)丢勒(德国);三、思考练习请说一说暴风雨和带金翅雀的圣母中人物与景物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不同? 四、作业要求:查找资料,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一小论文形式,谈谈你对文艺复兴时期美术的认识。学生回顾

9、。 听讲领会。      自主学习:学生欣赏、分析艺术与科学的有机结合方面。 自主学习:学生欣赏、分析艺术与科学的有机结合方面。 听讲领会。学生欣赏、分析直接表现生活方面。  归纳:无论是草地上的植物还是镜子中的自己,丢勒都以极其客观科学的精神一丝不苟的记录下来,呈现在画面上。   课后完成。教学反思 第2课  瞬间的精彩(第1课时)总课时  第 03 课时   &#

10、160;年   月   日课  题第2课  瞬间的精彩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教  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摄影反映现实生活的功能作用,懂得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    方法与过程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记录自己或者周围人们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真、善

11、、美的事物,促进个性发展。教学重难  点初步理解影像与感光胶片的关系,为拍出好照片打下基础。拍摄好照片的要素及观察发现美的能力。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导入:1、课件出示学生的生活照片,并说一说照片中的故事和情感。  2、欣赏摄影作品大眼睛(现代解海龙)。课件展示:课题瞬间的精彩。二、新授:1、解析作品:大眼睛、巴黎穆夫塔尔街、幸福>>归纳:A、逆光经过桌面反射到人物面部,突出了人物那双渴望的大眼睛,摄影家成功的表现了这一瞬间。B、人物神态自然、真实,题材并不重大,却是脍炙人口的名作,并成为纪实摄影的代表

12、作品。C、照片的主人公是爷孙俩,老人是个农民,跟随儿子进城后在附近做清洁工,孙子偶尔跑来与爷爷亲热,于是有了这温馨的一幕。2、分析摄影作品白求恩大夫抢救伤病员、林中、嬉戏的拍摄特点。归纳:A、摄影时要善于捕捉精彩的瞬间。B、微小的变化会打破呆板。C、动势的冲突矛盾运用得当,画面会更加生动。3、总结: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仅要抓住生活的一瞬间感动,而且要讲究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等,使作品具有一定形式的美感。三、思考练习:1、山里的裁缝你怎么理解这幅作品?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类似的情景?2、说说两幅作品给你的不同感受。3、用照相机模仿优秀作品的手法拍摄生活的场景。   学

13、生解说自己的生活照。  1、以小组合作方式,分析、讨论摄影作品的拍摄的具体内容及情感。小组推荐成员回答。   2、以小组合作方式,分析、讨论摄影作品的拍摄的技术特点等。小组推荐成员回答。 3、理解领会。  1、学生自主回答。 2、学生课后进行拍摄活动,体会摄影艺术。教学反思 第2课   瞬间的精彩(第2课时)总课时  第 04 课时         

14、;  年   月   日课  题第2课  瞬间的精彩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教  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摄影反映现实生活的功能作用,掌握分析艺术作品所表现出的思想观念和情感态度,懂得艺术作品的历史价值。方法与过程目标:能运用所学知识记录自己或者周围人们的生活,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

15、发现和感受真、善、美的事物,促进个性发展。教学重难  点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照相机的原理和功能。初步理解影像与感光胶片的关系,为拍出好照片打下基础。教法学法欣赏、分析、归纳、操作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1、摄影画面要有形式美感。优秀的摄影作品不仅仅要抓住生活中瞬间“感动”,而且要讲究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等。2、欣赏:林中(摄影)现代,黄建国。3、课件展示:嬉戏(摄影)现代、李舸。二、新授构图要遵循的基本原则:1、选择

16、合适的角度和拍摄距离,使主体突出。2、画面要简洁,要避开与主题无关的实物。3、充分利用背景和环境来突出主题。三、欣赏作品1、晨读(摄影)徐建。这是典型的侧光效果,画面各部分关系的主次、节奏韵律都很讲究。2、海潮(摄影)任国恩。精彩源自那一瞬间点(海鸟)和线(海浪)的交集。顺光下的海水湛蓝湛蓝,更给画面增添了几分精彩。3、光线塑造形体的一般规律:顺光:对象的体积减弱,比较平,画面显得柔和。侧光:体积感强,画面明暗对比强烈。逆光:对象细部被概括,轮廓得到强调。4、欣赏:漂浮的树、升起的星球:数码相机的特点是快速、成本低,所以人人都可以用数码相机记录自己精彩的生活瞬间,也可以运用数码技术将设想、构图

17、、光线等定格在一时刻,“创造”精彩的瞬间。三、作业与课堂评价1、教师通过课堂摄影展示摄影技术及作品特点。2、学生尝试表现。     1、学生听讲领会。2、欣赏归纳:动势的冲突矛盾运用得当,画面会更为生动。 听讲领会。   1、线的律动;点的节奏;点线结合构成画面韵律体会。 2、通过作品欣赏、听讲、领会画面光感。 3、分析、归纳。   将自己拍摄的图片在电脑中进行修剪复制组合,创作一件有趣的生活作品。第3课  画“说”空间(第1课时)总课时

18、0; 第 05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第3课  画“说”空间共 3 课时   第 1 课时教  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理解绘画在平面上塑造形体空间,以及引发丰富联想的本质特征。    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出表现空间感的

19、両,运用空间元素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情感与态度目标:大胆尝试运用错视原理进行空间创意。教学重难  点物体的体积感以及画面的空间感。处理画面的空间感觉。 教师教学活动及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一、导入课题1、马格利特是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他的这幅画对人们习以为常的认识提出了质疑。2、问题:画布上的风景真的是窗外的风景吗?3、结论:画布上的风景窗外风景在平面(画布)上的影像,是艺术家按照一定规律运用形状、色彩和明暗等元素塑造画面空间的结果。画面纵深感是怎样形成的?二、讲授新课:1、体积:引导分析楔形浪和完全两幅作品。形状的远近变化和体积的塑造可以在平面上表现出空

20、间的纵深感。2、遮挡:层峦叠嶂的近、中、远景形成层叠关系。3、近大远小:风景中田野上的草垛的大小、明暗变化等透视关系、前后遮挡关系表现了纵深感。比较宁静的小镇,它们表现空间关系的方法有什么相似之处?同样,阿赛斯的马路和圣.塞维翰No.3两幅画就是近大远小的不同形式。三、结论点、线、面、体积的组合能够制造画面纵深感。三组圆点呈现出远近关系的视觉感受,你能总结其中的规律吗?结论:除重叠关系以外,还体现了大小、色彩纯度、明暗差异等关系。线是点的延续,长短、粗细、疏密、方向等变化也能构成前后纵深空间。桥作品中桥上纵横交错的桁梁编织了一幅丰富的空间画面。桁梁近粗远细变化、间隔近宽远窄变化向远方消失,形成

21、透视现象。色彩构成A用抽象的几何形进行位置、重叠关系的排列,营造悬浮、行进的动感空间。四、作业模仿色彩构成A的构成,选择简单图形或几何形做组合排列,表现出画面的空间感,并标示主题。五、教师巡回指导      六、总结归纳教学反思 第3课   画“说”空间(第2课时)总课时  第 06 课时          年   月 

22、0; 日课  题第3课  画“说”空间共 3 课时   第 2 课时教  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理解绘画在平面上塑造形体空间,以及引发丰富联想的本质特征。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出表现空间感的両,运用空间元素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情感与态度目标:大胆尝试运用错视原理进行空间创意。教学重难  点物体的体积感以及画面的空间感。处理画面的空间感觉教法学法欣赏、分析、归纳、表现   

23、0;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导入课题体积本身具有空间感。多媒体展示。二、讲授1、形成体积的方法:运用面的转折、阴影、纹理能够表现体积感。2、利用阴影或纹理可以使平面图形凸起和凹进,形成体积。3、体积之间形成位置、距离、重叠等关系,构成了深度空间。层叠遮挡、明暗变化、透视变化是远近变化的重要规律,是绘画中表现物体的纵深感和体积感的常用手法。三、练习:尝试将一个平面图形改画为立体造型。提示:1、太空失重环境确定了悬浮物体的表现。2、表现素材:星球、空间站、航天器等。3、提供参考图片或视频,启发学生在科幻美术或电影中

24、找到灵感。4、参照色彩构成A和桥等作品,置换其中造型,创作表现空间关系的绘画。四、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欣赏、观察、感受。 1、学生观察、听讲、领会。2、学生听讲、领会。 3、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情况、观察、听讲、体会。   学生尝试练习。      修改、补充、完善自己的画面。教 学反 思  第3课  画“说”空间(第3课时)总课时  第 07 课时   

25、     年   月   日课  题第3课  画“说”空间共 3 课时   第 3 课时教  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理解绘画在平面上塑造形体空间,以及引发丰富联想的本质特征。方法与过程目标:能够,出表现空间感的両,运用空间元素表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情感与态度目标:大胆尝试运用错视原理进行空间创意。教学重难  点物

26、体的体积感以及画面的空间感。处理画面的空间感觉教法学法    引导、参与、总结、创作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导入六个三角形构成的六边形加上一条鱼就变成了一个立方体。还可以改变一次,大家试一试。二、赏析分析布朗大学出版部标志,利用能够相互反转的两个体积框架形成不同视角的构图。B(布朗)书(出版)整合在能够相互反转的两个体积框架内。通过对轮廓线的增减、更换,创造更为丰富的体积变化。教师演示画法。三、练习1、运用简单造型和能够相互反转的两个体积框架构成画面。如:几何形、字母、符号、简化造型等。2、欣赏分析福田繁雄的招贴画和瀑布等作品。福

27、田繁雄的招贴画在一个平面上转换不同的视角,营造了错综复杂的空间效果。    3、在现实中存在这个三角转折几何体吗?    归纳:它只限于在平面上实现,它转换视点让我们形成错觉,制造了一个矛盾的空间。瀑布正是运用了这个原理使流水上下循环不止。    四、创意空间    作业要求:参考教材提供的作品,利用错视进行创意,画出“不可思议”的图形。从不同的视角营造错综复杂的空间效果。对学习活动做出评价和总结。   &

28、#160;学生尝试不同的改画效果。 学生听讲、自强直观感受。尝试画法,体会体积组合的不同视觉感受。  1、学生尝试创作。 2、欣赏、分析。  3、发表自己的见解。    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创作。 教学反思 第4课 我们在一起(第1课时)总课时  第 08 课时         年   月  

29、0;日课  题第4课   我们在一起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教  学目  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作品,体会人物画作品中主题的表现,并能把握常见的人物动态表现绘画。    方法与过程目标:理解怎样处理利用人物组合关系和画面构图来加深作品情感的表达,并尝试记录和表现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生活故事。情感与态度目标:大胆尝试运用人物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

30、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学重难  点人物的面部表情和人物动态的掌握。组合人物画的布局和构图空间、人物层次空间和疏密强弱空间等关系。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感受体验欣赏中国岡童年。教师小结:人物情感的表现可以不需要语言的衬托,利用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姿势动作即可以反映人物性格和内心活动。二、对比研究1、欣赏悄悄话和又是一个2分。老师提示:两幅画都描绘了得知考试成绩回到家的小学生及其家人。画家通过家庭成员不同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揭示人物的心理状态,表明人物间的关系,使画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气氛。2、欣赏祖孙四代并说说画中四人间的关系,你是从哪些细节知道

31、他们的关系的?3、欣赏我们要去捉狗熊。小结:画面的人物组合形式,人物与背景的相互衬托,构图的运用都可以丰富和加深画面情感的表达。三、教师演示利用线骨架和体块连接描绘动态。要点提示:重点讲解平衡、重心线、动作和姿态。学生讨论并临摹老师示范的动态形象。四、活动体验学习活动一:仔细观察你的家人,试着画面他们在不同姿态下的草图。五、作品展评展示学生作品,教师总结。 学生尝试从表情、姿态来分析作品主题。    请同学们分析并填写下表:作品、人物组合、神情、姿态。 分析从相貌、姿态的处理表现家庭人物的地位和关系。   

32、; 学生分析画面中不同人物在行走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并上台模仿动作演练。 尝试创作体验。  学生自评互评。教学反思 第4课   我们在一起(第2课时)总课时  第 09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第4课   我们在一起共 2 课时 

33、0; 第 2 课时教  学目  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分析作品,体会人物画作品中主题的表现,并能把握常见的人物动态表现绘画。    方法与过程目标:理解怎样处理利用人物组合关系和画面构图来加深作品情感的表达,并尝试记录和表现与家人朋友在一起的生活故事。情感与态度目标:大胆尝试运用人物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学重难  点人物的面部表情和人物动态的掌握。组合人物画的布局和构图空间、人物层

34、次空间和疏密强弱空间等关系。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导入展示学生活动照片。二、对比研究1、有没有想过运用手中的画笔将这些回忆变成画面记录下来呢?欣赏我最讨厌你了和决战之前。要点提示:内心的疏离和相互的鼓励、团结。2、思考:两张画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构图形式加强情感感受?这两种构图形式可以互换吗?要点提示:两幅作品聚散、向背的比较,强化了处理人物关系的绘画手段,能表现人物的内心感受,并给观众带来共鸣。三、欣赏评价   欣赏天天向上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请同学们分别从动作,衣着细节、构图、场景这几个方面分析画面,并评价这些方面的处理对画面的情

35、感表达有什么作用?要点提示:聚焦平行的构图干净明了,背景刻画明确了故事的时间背景,衣着细节的描绘丰富强化了生活味,逼真的动态细节个性鲜明充满童趣。四、创作实验学习活动二:将你和亲朋好友之间发生的趣事用画笔记录下来,注意处理好画面上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五、作品展评:展示学生作品,教师总结。请同学们配合照片,回忆春游中的乐事、趣事、辦事,并上台讲出来。 1、请同学们分别说出两张画给你的情感感受。 2、请同学们分别说出两张画构图特点。    学生欣赏、分析。谈谈这幅画的构图及这幅画对自己的感受。    

36、;学生尝试创作。 学生自评互评。教学反思 第5课     门(第1课时)总课时  第 10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第5课   门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教  学目 &#

37、160;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有一定主题和文化蕴意的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能力,抒发内心强烈的审美感受。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对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门的风格特点的赏析和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建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欣赏和理解。    情感与态度目标: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教学重难  点     门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

38、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教法学法    欣赏、交流、讲解、尝试表现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导入学校大门的设计理念及设计效果图。二、新授(一)、什么是门?    展示:北京四合院院门1、门,是建筑的出入口。2、门的结构: 完整的门的结构大体上包括:门头、门脸、门扇、门框、门槛等。(二)不同功能建筑的门。1、欣赏图片:北京故宫中和殿(宫廷)、安微宏村(宅第)、北京老字号店铺(店铺)、山西五台山龙泉寺(寺庙)。2、思考:在人们的生活空间中,门有什么功能?&#

39、160;   小结:门,在由最初的防御禽兽大蛇,发展到现代的高科技、多种艺术风格,完成了他的由纯实用到实用于艺术的结合的演变,这都离不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3、练习:尝试说出传统建筑的门和现代的门的区别。(三)、不同地域传统民居的门。1、西北地区窑洞。  2、云南大理白族民居。3、新疆民居。      4、西藏拉萨八角街民居。总结:由于地理气候和经济状况的不同,以及历史原因、所形成的习俗不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居,门的形制和风格也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呈现出多样的审美特点。(四)、人文思考

40、。三、学习活动对比两到三个不同地域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的门,尝试从地理、历史、习俗等多个方面分析门的形制和风格形成的原因。四、结课:评价学生的表现。学生评价2007年修建的学校大门。  欣赏不同的门,说说见到的门的结构。  1、学生不同的门。  2、分析讨论不同门功能是什么。 3、学生比较回答。  学生欣赏、分析。谈谈不同地域传统民居的门的特点。  听讲、说成语。 学生尝试创作。 学生自评互评。第5课    门(第2课时)总课时 

41、; 第 11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第5课   门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教  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设计一个有一定主题和文化蕴意的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能力,抒发内心强烈的审美感受。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对不

42、同时代、不同地区的门的风格特点的赏析和比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建筑所蕴涵的历史、文化内涵的欣赏和理解。    情感与态度目标: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教学重难  点     门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以门的文化含义为切入点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探索门所蕴含的深刻的人文思想。教法学法    欣赏、交流、讲解、尝试表现教师教学活动设

43、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尝试说了传统建筑的门和现代的门的区别。1、传统的皇宫贵族的豪华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2、现代家庭居室门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二、新授传统的建筑具体有哪些特点。1、思考:皇宫大门的门钉有什么含义?为什么皇宫门环会有金桐之分?为什么中国传统民居总是装有门槛?其高度有什么讲究?  2、门楣、门柱、门头的装饰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则制作的。3、铁饰和木板的材质相映成趣,给人以质朴、浑厚的感觉。4、门扣分为门环和铺首,又喻为“怪兽衔环”,在古代有避邪之意。5、建筑各部件的设计需考虑:形状、大小、材料、位置、色彩、装饰纹样等。

44、6、门神。三、综合探索分组合作研究考察、查找资料再进一步了解传统建筑。四、教师总结分析并结课。1、制作工艺复杂,选材讲究。威严华贵,是权力、地位、富贵的象征,反映了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2、造型别致、选材广泛讲究、制作工艺先进、自然简洁,极富现代气息。体现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和新的审美观念、是多元文化在家居装饰中的突现点。  1、学生分析、分组讨论。 2、通过欣赏、听讲、查阅资料等方式进一步了解中国国代的门的特点。 3、归纳传统的建筑具体特点。   合作学习,写出调查报告或者绘图进行展示。 教学反思 第6课 &

45、#160;  魅力永恒的建筑(第1课时)总课时  第 12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第6课  魅力永恒的建筑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教  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和中国古建筑的

46、特点和理解地域因素对建筑的影响。   方法与过程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建筑艺术的热爱和学习兴趣,以及对民族建筑、家乡建筑文化的认同感,理解建筑、环境、人之间的关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操教学重难  点掌握主要建筑类型和建筑特点,理解地域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地域的文化因素对民居建筑的影响。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

47、160;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导入1、出示几张敦煌古建筑的图片,让学生了解。 莫高窟、西云观等。    敦煌古城。比较,房顶、门、窗、墙等等。2、同学们你们了解和喜欢的古建筑有哪些呢?二、引导分析,探究“魅力”1、建筑是什么?小结:建筑拥有音乐般的和谐与韵律,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功能与美学的统一。2、建筑是自然界中的庇护所。欣赏课本32页中的建筑,分析其结构特点。说明建筑的功效,建筑的演变及其特点的变化。3、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欣赏课本33页中的建筑交河古城、陕北窑洞。欣赏分析低于环境及其建筑结构特点。4、现代设计与技术的完

48、美融合。欣赏苏州博物馆、流水别墅。四、画法演示教师讲解建筑绘画的基本技法五、学习活动一根据身边的自然环境特点,设计一副你理想的建筑。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用白描的方法来画我们家乡古建筑,了解古建筑的特点、结构。 1、简单介绍家乡。 2、学生列举。   1、议论、各抒己见。 2、学生欣赏、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 3、学生欣赏、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 4、学生欣赏、分析、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听讲、领会、学习。 尝试设计、感受体验。 教学反思 第6课  

49、60;魅力永恒的建筑(第2课时)总课时  第 13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第6课  魅力永恒的建筑共 2 课时   第 2 课时教  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和中国古建筑的特点和理解地域因素对建筑的影

50、响。   方法与过程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建筑艺术的热爱和学习兴趣,以及对民族建筑、家乡建筑文化的认同感,理解建筑、环境、人之间的关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操。教学重难  点掌握主要建筑类型和建筑特点,理解地域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地域的文化因素对民居建筑的影响。教法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师教 学 活 动及学生学习 活动设 计

51、一、导入1、除了傣家竹楼和黄土高原的窑洞,我们我们祖国还有很多富有地域特色的民居建筑群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观察图片,土楼所处地形怎样?2、看图片,客家土楼美不美,美在哪里?(崇高挺拔造型美,画天为圆的构景美,黄墙与蓝天的色彩对比美等)二、新授1、建筑与历史人文布达拉宫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冬宫,成为西藏政教合一的中心。五台山南禅寺唐代木建结构的典型,形体稳健,庄重大方。斗拱较大建筑的柱与屋顶之间过渡的部分。归纳:建筑艺术大多是同一时代同一地区的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它不仅直接展现了当时的科技和工艺水平,还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政治体制、美学标准,乃至人们的

52、世界观和宗教观。2、西方古代建筑材料多为石料,在外型上主要讲求圆滑,通过刻画线条来体现建筑物的庄重,利用拱来拓展内部空间。罗马竞技场以圆为主的特点,充分体现了人对英雄的崇拜。 泰姬陵是印度文化融合不同传统因素的体现。 米兰大教堂精神象征。3、中国国家体育场没有多余的处理,只是坦率的把结构暴露在外,自然形成了建筑的外观,其形态如同一个孕育生命的巨大鸟巢,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4、伊甸花园建筑与资源保护的关系。5、方舟灵感来源于大自然,造型上模仿昆虫的眼睛。归纳:建筑打破了传统建筑在材料、技术、理念上的诸多限制,并从仿生、智能、生态、环保等方面出发,风格流派推陈出新,视觉奇特、功能各异。三、学习活动

53、参观老建筑,或者查阅建筑资料,观察其建筑结构和室内陈设,写一篇200-300字的调查报告。四、评价总结第7课    美丽家园(第1课时)总课时  第 14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第7课  美丽家园共 2 课时   第 1 课时教 &#

54、160;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尝试用平面示意图的绘制方法,以及模型制作的基本方法运用于住宅区折规划设计。方法与过程目标:通过欣赏传统私家园林艺术,让学生了解具有代表性的造园方式,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情感与态度目标:能关注身边居住环境,从宜居、绿色、环保的角度对居住区的建筑、景观、道路、生态环境等整体规划。教学重难  点重点:了解园林艺术的思想内涵及实质,初步掌握欣赏园林的方法。难点:理解园林的自然美、空间美、人文美。教法学法 欣赏、分析、小组交流        

55、;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创设情景,提问导入敦煌的党河风情线的建设。二、视觉感受,欣赏园林的自然美1、中国园林的分类。2、欣赏园林图片,修建一个家园需要哪些要素?归纳:山是园林的骨架,水是园林的灵魂,植物是园林的生命。园林中的山水、花草树木虽是人工的,却是妙造自然的。这是受到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三、综合分析,探究园林的空间美(建筑美)1、各小组带着问题欣赏园林的建筑图片,了解园林的建筑形式、布局、陈设和色调。A、园林中的建筑有哪些类型? B、园林中的建筑的整体色调怎样? C、建筑的布局有什么特点?

56、60;D、建筑中有哪些陈设?教师小结。2、重点欣赏园林中的长廊,使学生对园林中的建筑有更深入的理解。3、了解园林造景的方法:借景、框景、分景、障景。四、方法指导,理解园林的人文美(诗情画意)1、园林中植物的象征意义(梅、兰、竹、菊、荷等)。2、由园林中的景联想到诗的意境。3、造园者往往用诗词来为景点命名。4、园林中还有许多的匾额、对联等。归纳:“诗情画意”中国园林的精髓。它体现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以物比德”中。五、作业要求:学习活动一说说敦煌这方面建设情况和主要有特色的地方。 学生讨论归纳:A叠山理水;B花草树木;C园路建筑.    1、学

57、生欣赏、分析小组讨论后代表回答。   2、学生欣赏、领会。 3、学习造景的方法。  学生听讲、领会。    按要求完成作业。第7课   美丽家园(第2课时)总课时  第 15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第7课  美丽家园共

58、60;2 课时   第 2 课时教  学目  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为我们居住地的未来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作出规划设计。    方法与过程目标:参与调查,用图像、文字的方式记录、创作、展示,表达自己对环境的思考。情感与态度目标:参与调查研究,关注自己生活的环境,了解我们生活的地方的历史和现状,关心它未来的发展。教学重难  点记录展示自己喜爱的公共设施设计进行推广。营造出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体现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巧妙结合。教法学法 欣赏、分析、调查、小组交流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设置教学情境1、“介绍你居住的小区,它有什么特点?还应增添什么?理想的小区模式是怎样的?”2、展示几幅小区的照片。二、分析、探讨,切入主题1、介绍小区,了解小区的功能。2、画出你家周围的小区平面图。设问:你希望居住的小区模式是怎样的? 三、认识小区的特色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