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强化物的选择与使用策略研究——以南京市S幼儿园为例.docx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4854438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强化物的选择与使用策略研究——以南京市S幼儿园为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正强化物的选择与使用策略研究——以南京市S幼儿园为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强化物的选择与使用策略研究——以南京市S幼儿园为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强化物的选择与使用策略研究——以南京市S幼儿园为例.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正强化物的选择与使用策略研究以南京市S幼儿园为例 学 院 学前教育学院 专 业 学前教育专业 学 号 1340510062 姓 名 黄 巧 指导教师 陈 华 完成日期:2017 年4 月 15日目 录摘要ABSTRACT一、 绪论1(一)研究背景及缘由1(二)研究意义1(三)核心概念的界定2(四)文献综述3(五)研究设计7二、幼儿教师对于正强化物的选择与使用策略的调查分析10(一)对于正强化物的选择现状的分析10(二)对于正强化物的使用现状的分析14三、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22(一)正强化物的选择策略22(二)正强化物的使用策略

2、23(三)关于正强化物的选择与使用策略的注意点27四、研究反思与展望28附录一30附录二32致谢33I江苏第二师范学院17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3435摘 要 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其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正强化是一种心理学方法,能够塑造与矫正幼儿的行为。奖励是幼儿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在心理学上,奖励具有正强化的作用,在对幼儿进行良好行为塑造的过程中,为使奖励手段发挥有效的正强化作用,幼儿教师需要在“教育心理学化”观念的指导下,赋予奖励以心理学意义,避免主观随意的奖励,恰当运用正强化物,使奖励行为更为理性和系统化 。本文是关于幼儿教师对于正强化物的选择与使用策略的研究。本研究选取

3、南京市6所优秀幼儿园为研究对象,并以其中的S园为例来具体说明研究的问题,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基于相关理论与实证性的调查结果,笔者总结提炼出了正强化物的选择策略和使用策略。研究结果如下:与消极强化物和惩罚刺激相比,正强化物蕴含着赏识教育的理念,对于幼儿的发展有着独特的价值,幼儿教师需要选择适宜的、多样化的、多层次的奖励物以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提高正强化物使用的有效性需要幼儿教师确立适宜的、具体明确的目标行为;给予幼儿及时的、多样化的信息反馈;坚持“按需奖励”的原则,关注奖励的针对性和差异性;合理安排强化程序以维持幼儿的行为反应;灵活调整正强化内容以减缓行为的消退;以及正确地

4、运用代币来塑造与矫正幼儿的行为。幼儿教师运用正强化物时要注意:防止正强化法对不良行为的无意强化;坚持“按需强化”的原则来引发或维持幼儿的内部动机;保持正强化的一致性。关键词:幼儿教师;正强化物;选择;使用策略; ABSTRACTDeveloping good behaviors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Strengthening is a psychological method, which can be used to shape and correct the behavi

5、ors of young children. Reward is the teaching methods commonly used by kindergarten teachers. In psychology, the reward has a positive effect. In the process of shaping the good behaviors of young children, and in order to make the reward means play an effective positive effect, kindergarten teacher

6、s need to be under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offering the psychological significance to incentives, avoiding using rewards subjectively and randomly, using the positive reinforcements appropriately, so that their incentives become more rational and systematic.This article is about kinde

7、rgarten teachers strategies on how to select and use positive reinforcements. This study selects 6 excellent kindergartens in Nanj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akes the S kindergarten as an example to specify the research problems. The author mainly used three kinds of research methods: the liter

8、ature research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and interview method. Based on the relevant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findings, the author summed up the positive reinforcements of the selection strategies and the use of strategies. 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Compared with the negative reinforceme

9、nts and punishment stimulus, the positive reinforcements contain the concept of appreciation education, which has a unique value on children. Kindergarten teachers need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diversified, multi-level awards to fit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Improving the use of po

10、sitive reinforcements effectively needs kindergarten teachers to establish appropriate, specific and clear target behaviors; to give children timely and diversified information feedback; adhere to the on-demand reward principle, focus on the reward of targets and differences; Make reasonable arrange

11、ments to strengthen the procedures to maintain the childrens behavioral response; flexibly adjust the contents of strengthening to slow the behaviors of the regression; correctly use tokens to shape and correct the behaviors of young children.When kindergarten teachers use positive reinforcements, t

12、hey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some following items: prevent using the positive methods to strengthen bad behaviors unintentionally; adhere to the on-demand principle to trigger or maintain the childrens internal motivation; and maintain consistency when using positive reinforcements.key words:Kinderga

13、rten teachers; positive reinforcements; choices; using strategies;一、绪论(一)研究背景及缘由 随着教育的不断革新与教育心理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幼儿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特点有了更为科学的认识,愈渐认识到在幼儿的行为塑造与矫正过程中,运用正强化物,实施正强化定律的重要性。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有关强化理论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在幼儿园中,强化法,尤其是正强化法的运用,能够显著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于幼儿学习行为的塑造与矫正具有积极的作用。但同时,笔者也辩证地认识到,虽然教师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支持者和引导者,但不能误以为幼

14、儿的学习行为完全是由外界因素或教师控制的,相反,幼儿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其学习行为的改变是与他们自身的兴趣、情感、动机等需求有关的。那么,对于幼儿的这些心理需求,教师该如何以“看得见的方式”来有效地满足呢?结合笔者在幼儿园的实习经历发现,奖励是幼儿教师较常采用的手段,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它能够发挥正强化的作用。与负强化和惩罚相比,正强化能更有效地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而在幼儿园中,正强化定律通常以奖励物发放的形式实施,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但在奖励物的合理选择与理性使用上,即正强化物的系统性运用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因此,这引发了笔者的思考和研究的兴趣:如何选择适宜的正强化物呢?针对正强化物的使用

15、,能否总结和提炼出一些系统理性的有效策略呢?(二)研究意义本研究兼具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一是有助于幼儿教师进一步完善自身关于正强化物的实践性理论。二是有助于幼儿教师树立科学的儿童观与赏识教育理念。正强化物的准备和实施过程需要幼儿教师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需要、情感,以及个体差异性等,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采取正确的奖励策略。三是有利于引导幼儿教师转变有关行为塑造与矫正的理念,即从注重负强化和惩罚为主,向以正强化为主、负强化为辅转变,从而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在实践层面,一是有利于幼儿教师权衡比较正强化物与负强化物的效用,理性审视正强化物的独特价值以选择合理的正强化物。在某种程度上,与负强

16、化物相比,正强化物更能增强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二是提高奖励手段的有效性,正强化法促使被奖励的行为得到有效的强化而保持下去。(三)核心概念的界定1.强化物在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是指由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相结合而产生的与无条件刺激相似的反应。1 孙娟.幼儿园教师对奖励策略的研究D.西北:西北师范大学,2008. 这是一种基于应答性行为或本能而产生的强化,其中条件刺激即为强化物,它需要和无条件刺激多次结合,才能产生与无条件刺激相同的条件反射。但斯金纳认为,人类的复杂行为不都全是应答性行为,并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具有操作性,据此,他给强化下了一个操作性定义:能使个体的操作性反应频率增加的过程

17、叫做强化,强化物是指产生强化作用的刺激物。2 陈国眉.姜勇.幼儿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9. 这里的强化物如同奖赏,它能满足个体的需要,因而有助于个体的行为重复发生直至保持下去。斯金纳又进一步把强化物分成了四类:正强化物、负强化物、初级强化物和次级强化物。笔者在此不做一一介绍,下文将细述之。强化物有多种类型,也可分为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强化物。很多后续研究者持有此观点,比如,赵伟(2005)认为,强化物可以是具体的东西,如糖果、饼干等,也可以是抽象的或具有精神性质的东西,如符号、称赞、微笑等。3 赵伟.关于强化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5,7(2):9

18、8.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把强化物界定为:在幼儿园中,凡能巩固幼儿的行为,或使其行为重复出现直至保持下去的各种刺激物称为强化物。2.正强化物和奖励物强化物分为正强化物和负强化物,本研究指向正强化物。根据斯金纳的定义,正强化物是指当个体做出某种反应后,若在情境中施加好的刺激物能够使个体的反应频率增加,则该刺激物称为正强化物。负强化物是指当个体做出某种反应后,若在情境中撤销不好的刺激物能够使个体的反应频率增加,则该刺激物称为负强化物。4 汪凤炎.教育心理学新编 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1:182. 以上的正、负强化物都可使个体的反应频率增加,可见,两者均可以塑造人们所期待的行为,但正强化物是

19、个体所喜爱的好的刺激物,因而正强化物可界定为:在幼儿园中,凡能巩固幼儿的行为,或使其行为重复出现直至保持下去的各种为幼儿所喜爱的刺激物称为正强化物。然而我们会发现,奖励物也具有塑造行为的作用,那么,正强化物和奖励物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斯金纳指出 ,强化和奖励之间存有区别,受到强化的行为一定会得以巩固或重复 ,而受到奖励的行为则不一定 ,奖励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增加个体的行为反应频率。5 张玲.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6. 刘丹青(2016)认为,在采用强化控制的前提下,奖励可认为是强化,它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正强化是奖励个体喜爱的刺激,而负强化的奖

20、励表现为撤消个体所讨厌的刺激。6 刘丹青.农村小学低年级教师的教育奖惩行为研究D.江西:江西师范大学,2016. 由此可见,正强化与奖励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正强化物这一心理学术语在日常生活中通常被叫做奖励物。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幼儿园中的正强化物可视为奖励物。若幼儿教师对奖励进行强化控制时,那么奖励也是一种强化,因而能够塑造幼儿良好的行为。在本研究中,笔者在收集问卷数据时,为了让答题人理解方便,将正强化物作为奖励物解释,这也更贴近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3.正强化物的使用策略在辞海中,“策略”解释为“计策谋略”,是军事战争中用于打败敌人的方法或办法。7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下)M.上海:上海辞书出

21、版社,1989:4929. 伍友艳(2013)认为,策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策略单指静态的策略,即为达到或实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方式方法;广义的策略既包括静态的策略,也包括动态的策略,即如何在活动中将具体的方式方法付诸实施。8 伍友艳.幼儿园教师运用奖励策略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3.结合以上的定义,本研究认为,正强化物的使用策略是指,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为了塑造幼儿新行为,幼儿教师运用正强化物来巩固幼儿的行为,或使其行为得以重复出现直至保持下去而采用的方式方法。(四)文献综述1.理论基础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中有关强化理论的研究成果。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的

22、外显行为改变的过程,而外显行为的改变是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结果。行为主义理论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该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班杜拉等。早期的行为主义者和新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者的行为完全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学习的方式主要是直接学习,注重外在的直接强化,具有机械化的特点。但新的新行为主义者班杜拉看到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他强调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的作用,主张采用观察模仿这种间接的方式学习。9 王萍.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及矫正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14-115. 总的来说,各时期的行为主义者都认为强化是改变个体行为的重要因素。斯金纳提出了颇为成熟的强化理论,他主张

23、运用强化定律来解释和塑造个体的学习行为,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手段表现为奖励和惩罚。其内容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强化与强化物;二是操作条件作用(即行为的塑造与矫正);三是强化程式。此外,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教育实践中也有广泛的应用,如程序教学等。2.国内外关于正强化物的选择与使用的研究现状笔者查阅资料发现,现有的研究成果较少涉及对正强化物的单独研究,大多是通过先对强化理论进行整体研究,再分述正强化原理,进而涉及正强化物的选择和使用策略的。接下来,笔者从正强化物的类型和使用策略两方面分别进行综述:(1) 正强化物类型按强化物的性质,斯金纳将其分为初级强化物和次级强化物。初级强化物是指能够直接满足

24、个体生理需要的刺激物,如食物、水、温度等。次级强化物是指通过与其他强化物的多次结合,间接地使个体满足的刺激物,如表扬 、关注、钱等 。10 美特里萨M麦克德维特,珍妮埃利斯奥姆罗德.儿童发展与教育(上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649. 次级强化物因与初级强化物多次结合,故而产生强化作用,例如,幼儿逐渐知道钱是可以用来买糖果的。对次级强化物进一步分类,它包括三种类型,如表1-1所示:11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24.表1-1 次级强化物的三种类型认知主义学派的强化观认为,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是一种积极强化物,发挥着自我强化的作用。如,

25、托尔曼认为强化存在中介变量,比如动机、期望等;格式塔学派认为顿悟本身具有自我奖励的性质。奖赏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正强化物。张建波(2010)指出,在正强化物的使用方面,幼儿教师要多运用表扬和奖励,其中表扬要结合体态语言和口头语言两种形式,奖励不仅包括物质性奖励,还有包括精神性的奖励。12 张建波.试析强化评价法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中的运用J. 教育导刊,2012,5(2):47. 后续研究者又进一步把强化物分成了五大类,譬如,幼儿园中常见的正强化物有:消费强化物,如糖果、饮料等;活动性强化物,如玩游戏、听故事等;操作性强化物,如串珠,搭积木等;拥有性强化物,如贴纸、画本等;社会性强化物,如称赞、荣

26、誉等。13 黄英.论教学强化J.渝州大学学报,2000,3(1):110.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正强化物可按两个维度进行分类:一是按内容可分为消费性正强化物、社会性正强化物、活动性正强化物、操作性正强化物和拥有性正强化物;二是按性质可分为初级正强化物和次级正强化物,其中次级正强化物包括社会性正强化物、活动性正强化物和代币三种。 (2)正强化物的使用策略(正强化法的运用)斯金纳认为,把强化作不同的安排会产生不同的强化效果。据此,他提出了一套强化程序。强化程式可分为连续式和间隔式两种强化模式,详见表1-2:14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40.表1-2

27、 斯金纳的强化程式此外,布鲁姆的强化观认为,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不同学生需要不同类型、不同数量、不同频率的强化。15 廖声立.浅述西方强化理论发展及对教育领域的启示J.社会心理科学,2001,2(1):48. 章永(2006)研究了间歇强化程序的运用,他认为,间歇强化(或间隔强化)比连续强化(或即时强化)更有效,教师要把握好强化的时机。16 章永.间歇强化程序及其运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1(12): 92. 施良方(1994)将强化程式做了优化的安排:学习新行为时宜采取连续强化,再逐渐到固定间隔的强化,最后采用变比强化。17 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教

28、育出版社,1994:127-129. 综合以上四种观点可知,提高正强化法实施的有效性需要灵活强化、合理安排强化程序。关于正强化法塑造幼儿行为的研究,张娜(2014)认为正强化法的作用是短暂的;正强化物的选择要合理,善于变化;选择不适宜的正强化物会对幼儿的价值观产生不良影响,也可能会影响幼儿原有的喜好和积极行为。18 张娜.浅谈幼儿教育中的积极强化法J.理论与实践,2014,11(1):118. 林正文(1998)、陈韦和王祖芳(2014)认为,幼儿教师及时给予正强化,灵活强化,多次强化,能够巩固幼儿的良好行为和抑制不良行为。19 陈韦.论强化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中的作用与运用J.教育与教学研

29、究,2014,28(10):126-127. 张霞和张三花(2014)提出,幼儿教育中要选用科学、多样化的正强化物;明确正强化的合理定位;以及注重正强化的针对性和适度性。20 张霞,张三花.理性审视幼儿教育中的正强化J.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4):101.奖励能够增强幼儿的行为反应的频率。孙娟(2008)研究了奖励的功能、内容;奖励的标准;奖励的策略等,认为奖励能够产生正强化作用。21 孙娟.幼儿园教师对奖励策略的研究D.西北:西北师范大学,2008. 梁丽碧(2013)指出幼儿教师使用奖励时的一些注意事项:应根据幼儿的个性特征进行奖励;要让幼儿清楚自己受到奖励的具体行为及原因

30、;奖励要适当,滥用或无节制的奖励易使幼儿产生虚荣、轻视、自负的心理。22 梁丽碧.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强化矫正方式J.科教导刊,2013,3(1):204-205. 伍友艳(2013)在研究中指出,奖励能够激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和塑造幼儿良好的行为,但幼儿教师在奖励策略的实际运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奖励策略方式单一,运用口语奖励居多,很少涉及体态奖励、代币奖励等其它的奖励形式;奖励时还出现评价不具体,目标行为不明确的现象,如“你真棒”、 “我喜欢你”等抽象性词汇奖励。23 伍友艳.幼儿园教师运用奖励策略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3.关于代币制的研究,陈利鲜、潘清泉(2000)和袁丽(201

31、4)探讨了代币制的使用策略,内容主要包括确定目标行为、选择正强化物、规定代币和正强化物的兑换规则等,同时,他们也指出长期使用代币可能会降低儿童的内在动机。24 陈利鲜,潘清泉.运用代币制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尝试J.柳州师专学报,2003,15(1):119-120. 袁丽.代币制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五)研究设计1.研究目的一是结合相关理论与案列分析,解释正强化理论的实践意义,阐释奖励的心理学含义,为幼儿教师科学合理地运用奖励策略提供实践和理论层面的参考。 二是根据实证性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结果,总结提炼正强化物的选择与使用的有效策略。调查分析南京市6

32、所优秀幼儿园的优秀经验,以期为全体幼儿教师有效运用正强化物提供普遍性意义上的借鉴。2.研究内容(1)调查幼儿园中正强化物的选择现状,探讨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正强化物类型。(2) 调查幼儿园中正强化物的使用现状,其内容主要包括正强化物的使用目的、使用范围、使用效果、正强化物的强化安排以及代币强化法的运用等。(3)总结提炼正强化物的选择策略和使用策略,以及进行研究反思。3.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南京市6所优秀幼儿园为研究对象,这6所园文化底蕴深厚,发展理念先进,其幼教发展水平位于南京市和全国的前列,因而选取它们作为研究对象,能够为全国其它园提供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也便于笔者从中总结提炼出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

33、优秀教育实践经验。为了收集实证性资料,笔者对这6所园进行了“关于幼儿园教师运用奖励策略”25 孙娟.幼儿园教师对奖励策略的研究D.西北:西北师范大学,2008. 的问卷调查:对6所园中的幼儿教师进行随机发放问卷120份,回收105份,回收率为87.5%,剔除无效问卷,有效问卷为102份。同时,为了更好地说明研究的主题,在本研究中,笔者将以其中一个园S幼儿园即笔者实习所在园为例来具体说明问题。这6所园年龄班的分布情况如图1-1所示:图1-1 6所园年龄班的分布情况如上图所示,在本研究中,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幼儿教师所执教的年龄班,从执教年龄班来看,大班幼儿教师有33人,占32.35%,中班幼儿

34、教师有32人,占31.37%,小班幼儿教师有37人,占36.27%。4.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研究主要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收集文献资料,文献的种类主要有期刊杂志类、图书专著类、硕博论文类,以及其它的网络资料等。笔者通过研读和综述这些文献为本研究寻求相关理论的支撑,以及构建研究的框架。(2)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采用孙娟(2008)的调查问卷“关于幼儿园教师对幼儿奖励策略研究的调查问卷”26 孙娟.幼儿园教师对奖励策略的研究D.西北:西北师范大学,2008. (详见附录一),先锁定研究数据获取的来源为南京市6所优秀幼儿园,再对数据进行整理、归类和分析以了解研究主题的现状,然后总结归纳出正强化物

35、的选择与使用策略。 (3)访谈法访谈法是指通过与研究对象直接交谈而获取研究资料的方法,笔者采用了自制的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详见附录二)对S园有关教师进行电话式或面对面式的访谈,以弥补问卷调查存在的不足。在访谈中,为了不影响访谈对象充分地表达观点和感受,笔者选择在事后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整理。二、幼儿教师对于正强化物的选择与使用策略的调查分析(一)对于正强化物的选择现状的分析 关于正强化物的选择现状,笔者主要是从正强化物的类型和幼儿教师对正强化物的认识这两个方面进行调查的。结合相关理论与调查发现,幼儿园中主要有六种类型的正强化物,它们分别是消费性正强化物、社会性正强化物、活动性正强化物、操作性正强化物

36、、拥有性正强化物和代币强化物。幼儿教师对正强化物的认识包括正强化物的教育价值和正强化物运用的合理性两个方面。1、正强化物的类型在调查正强化物的类型时,笔者将幼儿园中常见的奖励物进行分类,每一类型的正强化物选用若干典型的奖励物来表示,具体如下图2-1:能够吃的“食物(如饼干、糖果等)”代表消费性的正强化物;“贴纸、卡片等”为幼儿所拥有享受的东西代表拥有性正强化物;教师的“赞扬、抚摸或拥抱”代表社会性正强化物;“让幼儿优先选择游戏”代表活动性正强化物;“积木、玩具等”代表操作性正强化物;“给积分簿加分或存钱簿加钱”代表次级正强化物,即代币。图2-1 幼儿园中的奖励物如上图所示,在六种类型的正强化物

37、中,操作性正强化物的所占比例最高,为88.24%,其次是社会性的正强化物和活动性正强化物,分别为81.37%和75.49%,再次是消费性正强化物和拥有性正强化物,分别为46.08%和44.12%,代币型强化物的所占比例最低,为20.59%。由以上的调查结果可知,幼儿教师最倾向于选择操作性正强化物、社会性正强化物和活动性正强化物来奖励幼儿的良好行为,但这三种正强化物不总是单独使用的,有时教师也会将以上两者或三种综合起来运用。同时,笔者在S园实习时发现,这三种正强化物在中大班幼儿中使用的频率较高些。以下是S园某一中班的案例: 上午10:30-11:40是区域活动的时间,在活动前,主班老师会强调一下

38、常规的要求,也会对上午的各种活动作一下总结。“今天老师要表扬阳阳,他在小便洗手的时候不仅排好队不推挤其他人,还主动礼让女孩子,他表现得很棒,我们一起来给他鼓鼓掌!”,老师又说,“我们知道小便洗手的时候推挤是很不安全的,我们要养成排队和耐心等待的好习惯,以后其他小朋友要向阳阳学习哦,今天玩区域游戏之前,阳阳可以优先选择你想玩的游戏,现在我先请阳阳第一个去选游戏。”听了老师对他的表扬,阳阳很开心,便去手工区域选择了他喜爱的穿珠游戏。以上案列可以看出,主班老师对阳阳的排队和礼让行为进行了口头式和肢体动作式的表扬(鼓掌),这里运用了社会性正强化物;接下来老师给予阳阳优先选择游戏的权利,这里又使用了活动

39、性正强化物;阳阳选择了他喜欢玩的穿珠游戏,穿珠过程所带来的愉悦感也会强化他之前的良好行为,因而穿珠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操作性正强化物。因此,这个案例中幼儿教师很好地综合使用了以上三种正强化物作为奖励物奖励给幼儿。此外,幼儿教师也较常采用消费性正强化物和拥有性正强化物,与以上三种正强化物相比,这两种正强化物在小中班幼儿中使用的频率较高些,其特点是幼儿教师在公开的场合使用它们。据笔者在S幼儿园实习发现,这两种正强化物通常是在幼儿集体活动的时候,例如晨谈总结时,被教师使用的,而私下对幼儿很少采用,教师这样做的原因在于,中小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和道德认知的发展水平较低,他们的自我评价主要依赖于外部评价,即

40、以重要他人的评价为主,比如同伴和教师,他们的道德判断也是处于他律为主的阶段,因此,在公开的场合对幼儿进行奖励,一方面有利于教师通过呈现具体明确的奖励行为案例来帮助幼儿内化良好的行为要求,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他的幼儿观察模仿,向同伴学习。调查还显示,代币是使用频率较低的正强化物,经访谈得知其主要原因在于,一些教师认为,长期或过于频繁使用代币会降低幼儿的内在动机或导致功利性心理,比如会降低幼儿对其原来所喜欢的东西的喜欢程度,也会出现代币塑造或矫正行为失败的情况。因为这一点,大多幼儿教师可能不会将代币作为奖励物的首选,但这并不意味着代币在幼儿园中不被广泛运用,只是被使用的频率较低于其它的正强化物而已,

41、也正是由于幼儿教师对其使用频率进行适当的控制,才使得它的消极影响得以有效地避免或降低。其实在幼儿园中,代币强化法是一种系统的强化手段,它对于塑造幼儿新行为及矫正其不良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其他五种类型的正强化物相比,代币本身及其使用方法具有独特性。代币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抽象的符号,如星星、积分等,幼儿通过表现良好的行为积累足够数量的代币,然后用代币去换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或者游戏,因此,实质上代币是一种条件强化物,它间接地满足了幼儿需要,而幼儿所喜爱的东西或活动则是真正的正强化物,也称为后援强化物,27 袁丽.代币制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管理的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1. 它是直接地满

42、足了幼儿需要。总的来说,代币和后援强化物都能增强幼儿行为的反应频率,因而它们对幼儿的行为能起到很好的正强化作用。在S园中班,幼儿用代币换取自己所喜欢的区域游戏,即积累足够数量的代币才可以玩某种游戏,以笔者实习所在的某一中班为例,班级老师选用红色的雪花片和卡通印章作为代币,它们安全、卫生、便于储存,也能很好地吸引幼儿。关于代币的具体使用方法,笔者将会在下文详细阐述。本班的代币如图2-2、图2-3:图2-2 红色雪花片 图2-3 卡通印章2.幼儿教师对正强化物的认识从上述幼儿教师对于正强化物的选择类型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在选择正强化物时,幼儿教师考虑到了幼儿的年龄和个性的差异性,这体现了奖励的针对性

43、和适宜性。那么幼儿教师对于正强化物的认识是怎么样的呢?笔者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归纳,接下来从正强化物的教育价值及其运用的合理性这两方面来阐明。(1)正强化物的教育价值正强化物的教育价值体现在对“正强化物是否能够塑造幼儿良好的行为”以及“正强化物的使用频率”的回答上。回答的结果如图2-4所示:图2-4 正强化物的教育价值由图2-4可知,对于正强化物是否能够塑造幼儿良好行为,教师们的回答都集中在“是”和“不一定”两项,“不是”一项的回答所占百分比为0,可见,教师们一致认为正强化物具有教育价值,能够改善幼儿的行为。然而,对于正强化物的使用频率,教师们之间存有不同,在回答“是”这一选项即认为正强化物

44、能够塑造幼儿良好行为的教师中,“经常”给予幼儿奖励物的教师所占比例最高,为37.25%,而在回答“不是”这一选项即认为正强化物不一定能塑造幼儿良好行为的教师中,“有时”给予奖励物的占比最高,为26.40%,这说明了幼儿教师不仅仅将对正强化物教育价值的认识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同时也在教学中理性实践。总体而言,前者和后者均认为正强化物具有教育价值,提倡多给予幼儿奖励,但也认为奖励要适度,要坚持“按需奖励”的原则,滥用奖励会造成幼儿虚荣、自负或不以为然、麻木的心理。28 陈鹤琴.家庭教育M.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43. (2)正强化物运用的合理性与成人相比,对幼儿的奖励是否具有特殊性?调查结

45、果显示(如图2-5),有92.16%的幼儿教师认为幼儿的奖励有其特殊性,仅极少数认为没有。 图2-5 幼儿奖励的特殊性正强化物可以用来强化幼儿行为的合理性在于,学前幼儿的心智发展还不够完善,其心理和行为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而与成人相比,幼儿的奖励有其特殊性。在自我评价方面,他们将幼儿教师给予的外部刺激如奖励、肯定、称赞等,作为衡量自己行为表现恰当与否的唯一标准;在内部动机方面,学前幼儿难以像成人一样能够根据情况随时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适,需要幼儿教师的引导来激发或维持自身对于某些新事物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在行为认知方面,学前幼儿依赖成人和幼儿教师为其提供自己行为反馈的信息,然后在大脑中建立起奖

46、励物和适宜的行为之间的稳定关系,例如,幼儿吃饭不拖拉,幼儿教师给予优先选择游戏的奖励,“你吃饭真快,今天选游戏的时候,老师请你第一个去选游戏!”那么幼儿就会知道,吃饭不拖拉就能获得优先选择游戏的权利。综合幼儿的这些发展特点,幼儿教师需要运用强化物来塑造幼儿的良好行为和矫正不良行为,而在赏识教育观念下,相对于惩罚刺激和负强化物来说,运用正强化物能更有效地促使幼儿对行为的内化,从而增强其后期行为反应的内在动机。综合以上分析可知:总体而言,幼儿教师对于正强化物的认识是科学而又理性的,认为正强化物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能够塑造幼儿良好的行为。在主张多给予幼儿奖励物的同时,也注重理性选择适宜的正强化物

47、,坚持“按需奖励”的原则以激发或维持幼儿的行为反应动机。(二) 对于正强化物的使用现状的分析笔者对6所优秀园的调查结果进行了归类整理,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探讨幼儿教师对于正强化物的使用现状:一是了解幼儿教师使用正强化物的目的,分析其目的是否是指向于幼儿行为的改善;二是调查幼儿教师使用正强化物的范围,分析教师在何种场合下奖励幼儿以及对幼儿的哪些方面进行奖励;三是基于强化程式理论,探讨幼儿教师对奖励物作何种类型的强化安排;然后是立足于幼儿园实际,了解正强化物的使用效果;最后是了解当前代币在幼儿园中的使用现状,主要以S园为例陈述代币的一般使用方法。1.正强化物的使用目的奖励是幼儿教师较常采用的教育手段,那么幼儿教师使用奖励物的目的是什么?调查结果如表2-1所示:表2-1 使用正强化物的目的由表可知,大多数的幼儿教师使用正强化物是为了改善幼儿的行为,可见,当幼儿表现出某一适当行为时,幼儿教师通常会给予其奖励物以表达对他们行为的肯定,并期待其行为反应在后期重复出现。仅有极少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