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考研究答辩稿.doc

上传人:李** 文档编号:48540997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考研究答辩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考研究答辩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考研究答辩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考研究答辩稿.doc(1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本科论文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战略思考研究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持续席卷下,我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正处在健康蓬勃的发展态势。作为市场经济中流砥柱的中小企业,发挥着日益积极的作用。在经历初步发展,获得一定资本和实力后,中小企业都面临着如何走出国门、立足国际市场的进一步拓展问题。在这重重机遇和挑战下,每一位企业管理者,都必须结合企业置身于国际形势中所面临的问题,思考对应企业战略的优化建设。本文首先对相关基础概念进行透彻理解,明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必要性,进而结合中小企业现状,分析其面临挑战的原因,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策略的制订从政府、企业自身、优势建设三个层面提出一定的建议。关键词:中小企业,国际化,企业战略

2、AbstractUnder the wave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market econom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in a healthy and vigorous development trend.As the mainstay of market economy, smes(Small and Medium-size Enterprise) are playing an increasingly active role.After experiencing initial development an

3、d gaining certain capital and strength, smes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of how to go abroad and further expand their foothold in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Under these numerou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every enterprise manager must consider the optim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orresponding enterpris

4、e strategie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problems faced by enterpris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ituation.Firstly, this paper has a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relevant basic concepts and the necessity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mall and m

5、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e reasons for the challenges are analy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the formulation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ies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from three levels: government, enterprises themselves, and construction of advantages.Key words: Small and

6、 medium-sized enterprises,Internationalization,Corporate strategy目 录摘要1Abstract11中小企业国际化概述11.1中小企业的界定11.2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含义11.3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必要性11.3.1开拓产品市场,扩大出口贸易11.3.2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际资源11.3.3学习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21.3.4增加出口贸易,增加就业机会22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现状32.1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历史改革32.2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及特点33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难题及挑战54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策略分析64.1 政府层面64.1.1 推进国内

7、金融生态建设,协助中小企业发展壮大64.1.2 做好国际发展长远规划,完善国际化的后勤保障和服务64.2企业层面74.2.1 治理模式的转变是先决条件74.2.2 高效整合和持续创新是必须要求74.3优势建设层面84.3.1 流程优势价值链方式84.3.2 协同优势企业联合方式84.3.3 区域优势集群方式95结论与展望105.1研究总结105.1.1总结全文105.1.2 简述不足105.2研究展望10参考文献11致谢121中小企业国际化概述1.1中小企业的界定 根据我国2018年出台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中的描述,中小企业的界定由其合法性、企业员工人数情况以及经营规模状况组成的。简单来讲,中小企

8、业的界定标准主要是(1)企业人员数量(2)经营规模,这二者均相对小,且完成依法设立程序的存续企业。1在人员和规模具体数值的区分上,中小企业的界定则需要根据行业的不同相应变动。21.2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含义 我国正式提出企业国际化是在2002年的中共十六大,其内容包括“走出去”战略和“引进外资”战略。本文笔者倾向于把中小企业国际化界定为:企业从事国际经营的外向型活动以及不断增加国际经营涉入程度的过程。2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主要包括:企业基于国内发展经营所获经济及设备基础上向境外扩张发展;企业进行符合国际化发展指标和章程的活动。再者,中小企业国际化包括进、出这两种方向相反的过程,引进即是企业为提升自我实

9、力,引进技术、管理指导经验和各类国际指标;而走出即是基于引进基础上的企业出口产品、进行对外投资的过程。1.3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必要性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中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需要从全球的角度考虑,我国的贸易制度和政策环境一直都在为企业在国际化大潮流中更快地加强竞争力而不断优化。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故步自封不可取,只有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毫不犹豫把握机会,才能在充满竞争的经济世界中生存下去,实现更好更快更优的发展:1.3.1开拓产品市场,扩大出口贸易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呈现在国内企业面前的是更为开放的国内外市场。一般来说,中小企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所具有的附加价值较低,这会造成

10、国内市场中产品的相对过剩2。在市场需求饱和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想要进一步扩充利润,不可谓不艰难,尤其是在当前信用体系成长及发展状况不佳,从事国际化活动的门槛随中国加入WTO而进一步降低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开拓国外市场,扩大自身的出口贸易,无疑是最好的选择。1.3.2更好地利用国内和国际资源企业拥有的资源主要分为物质自然资源和社会人力资源,这是企业获得利润的根本源头。中小企业国际化,有利于增加企业在投资设厂时的选择:毫无疑问,在生产特定产品所需资源丰富、人力资源易得且廉价的地区或国家进行生产,会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在竞争中具有更大的优势。再者,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大,资源丰富,但是人均资源数远远低

11、于发达国家。这样一来,随着经济规模扩大,资源稀缺的问题无疑会限制相关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走出国门,积极利用国外资源,可以更好地优化国内外要素配置的结构,同时破除自身因资源不足而产生的发展限制。1.3.3学习先进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对企业来说,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永远是进步的基石,尤其是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对相关产品核心科技的掌握与否,直接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和企业自身行业地位的高低。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能够不断接触和引进海外企业的高新技术和先进的人才及人才培养方式,不断加强自身与外企的联系,从而获得更多科技层面的指导与支持,从而加强自身的竞争实力。31.3.4增加出口贸易,增加就业机会中小

12、企业与国际的接轨,开辟了自身产品在国外市场的销路,无论是产品的销售,还是对外进行投资,都会增加企业自身的出口贸易。同时,中小企业国际化,意味着企业对于自身的管理需要更多专业人才队伍,如高级国际贸易人才、金融财务管理人才、经济事务纷争法律人才等,以及企业相应的驻外人员,需求的增长往往意味着就业机会的增加。42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现状2.1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历史改革中小企业国际化这一过程在我国国内是缓步进行的,其历史发展可分为以下几段:1978年“改革开放”提出之前:我国的由于主要采取计划经济,国营和集体经济的成分很高,私人经济处在生存的边缘,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空间相对较小,国际化程度和进程基本为零。1

13、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2001年加入WTO:在这一阶段,我国中小企业的存在形式主要为个体企业和乡镇企业。得益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国家的发展方针和重心及时转向经济建设,同时对乡镇企业颁布了一系列帮扶政策。此时,我国中小企业无论从数目还是从业人员上看,都开始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规模不断扩大。1997年中共十五大中共第九届人大会议,国家提出了“加快搞活国有中小企业”的战略,并且在宏观指导层面专门成立了中小企业司,以期中小企的进一步发展。1999年,人大将宪法中对于中小企业的定义修改为:“个体企业以及个人拥有的私营企业是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一员”,中小企业因此受到了持续的关注和重视。而此

14、时间段内,中小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主要始于1980年,且主要出口轻工商品,竞争力不强,属于初步发展阶段。2001年中国加入WTO至今:2001年十五大发展计划纲要正式提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对中小企业进行国际化活动予以支持。2012年十八大报告更进一步地倡导企业从自身管理经营能力入手,增强自身国际化基本实力。而在2016年,工信部正式对下一个五年阶段内中小企业国际化进行了计划设计与发展步骤规划,中小企业的相应改革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2.2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现状及特点中小企业国际化活动发展经营现状:中小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群体中所占数目极大,达90%,因此成为了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元素,国际化是

15、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然而,就目前来说,鉴于国内劳动力要素丰富,中小企业国际化主要发展渠道是接受国外企业的生产订单,以及进行轻工业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出口活动。由此,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方式主要为:对外贸易、承接委托加工和对外投资。中小企业国际化特点:中小企业国际化最典型的特点是运营机制灵活5: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管理相对流畅,对整体市场中需求的变化有着较快的反应能力,在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方面能够迅速做出灵活调整,尤其是在需求变化迅速的当下。中小企业国际化具有产品和市场方面的优势6:尤其是在文化优势层面,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和地方特色的产品,这些产

16、品特殊性强,尽管大多靠着劳动密集的优势成为发展特色,但是它们在国内外市场上一般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因而中小企业国际化具备了产品和市场方面的独特优势。中小企业国际化具有生产专业化的优势:中小企业在产品方面往往会专注于不受大企业关注的领域,将自身有限的资源投放到专一产品的生产经营上,想方设法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的行业领先,以期做到产品小而专精,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中获得立足之地。这是中小企业的发展生存之道,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再者,中小企业可以发挥上述产品专业化的优势,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形成协作关系,中小企业作为大型企业的供应商,从而为自身的生存发展获得稳定的基础。中小企业国际化用有优良的发

17、展环境和相应的扶持政策:自入世以来,中小企业登上了国际化的大舞台。2003年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肯定和确认了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群体的实力与地位,2009年由国务院颁布的中小企业发展改革意见则提出要保障中小企业在稳步成长过程中各类发展要素的供应情况,再到2019年国务院结合国内外经济发展要素供给的趋势变化,为确保中小企业能够不断走出国门而做出的指导意见。这些透露着国家对中小企业格外重视信息的政策,说明中小企业正处在国际化趋势大好的经济政策环境下。3中小企业国际化的难题及挑战中小企业在走出国门获得更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各方面因素带来的挑战:政府相关部门和中介服务体系,跟不上中小企业国际化步伐虽然自

18、“入世”至今,国务院已经出台了一系列鼓励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政策文件,中小企业行业协会和中介机构也在努力帮助中小企业更好更快地走出国门,但是在对外投资的过程中,中介服务体系协助企业所获得的对于东道主国家最新需求的了解严重不足,政府在中小企业境外投资和发展的审批层面存在重复审批,效率不足的问题。这会大大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投资发展所需要的成本,从而延误对外投资发展的战机。中小企业国际化战略调整不及时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往往不能及时转变自身定位,缺乏长期发展战略,目标不清晰,企业发展随机性强,缺乏科学的论证,仓促行事,结果往往都不尽人意7。要知道,国内外市场竞争层次和激烈程度完全不可相提并论,国际大环

19、境下企业的竞争方转变为对应产品行业整个世界中的公司,其中不乏佼佼者,行业顶尖跨国公司等等,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如果不能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需要努力发展追赶的领域是什么,能采用的国际化手段又有哪些,无疑是盲目发展,走向灭亡。此外,中小企业企业国际化的竞争中往往有恶性竞争的现象,相关企业之间缺乏沟通与合作,没有良好的合作意识,将国内竞争延续到了国外,这样无疑是两败俱伤,便宜外人。7中小企业国际抗风险能力较差中小企业国际化往往面临着融资困难,政策扶持不足的问题,中小企业踏足的东道主国家总倾向于将贷款提供给规模大且口碑好的大型企业8,而东道主国家相关的扶持政策也会向本土企业倾斜,这会导致中小企业

20、在进入当地市场之后困于资金不足,受扶持力度不够,发展呈现举步维艰的态势。再者,各国的经济法规制度都有不同的标准,中小企业时常没能具有足够的风险防范意识,没有将东道主国家的行业规制,法律条文研究透彻,进入当地市场后无的放矢,在大环境下很难做到持续发展。4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策略分析4.1 政府层面4.1.1 推进国内金融生态建设,协助中小企业发展壮大金融生态环境是金融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工作创新。9推进国内的金融生态建设,中小企业的根基才有所保障,在地基之上建起的“高楼”才会稳。通过查阅文献的方式,笔者对于推进国内金融生态建设,总结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议:加强民众信用意识的

21、培养:在这一方面,政府需要建立完善信用知识宣传的机制和途径,可以通过报刊、媒体、讲座和公众宣讲会等形式,确保宣传的广泛性和全面性,对民众的征信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加强,尤其是金融各行业内部员工的相关知识培训,培养和鼓励公民的信用意识,从而达到强化信用秩序的目的,为金融生态生存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10健全行业条例和法律法规:这一要求的主体主要是立法和执法机关,以及各级法院。推进国内金融生态建设,立法机关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金融体系中债权与债务之间关系的法律条文和规章制度,平等保护产权主体的权益,从促进市场交易的角度出发,确保债权人自身的利益在经济活动中不受侵害,促进金融生态平衡;执法机关要严格依据

22、法律,令行禁止,协助各级法院做好金融债权的清收工作,提高自身执法效率。加强金融中介机构的培养管理:金融机构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要素,其运行情况顺利与否与经济发展有着直接联系。我国的金融机构需要有与国际接轨的意识,结合机构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借鉴和引入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提高对人才培养和引入的重视程度,同时明确机构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权限划分,科学地运用现代化管理理念,切实提高金融中介机构对人才的培养管理水平。124.1.2 做好国际发展长远规划,完善国际化的后勤保障和服务 担任着各企业国际化发展后勤服务保障角色的同时,政府要做好相对长远的规划,科学地构建中国特色企业国际化的政府服务体

23、系,除去企业政策层面的负担,让企业在国际化历程中能够轻装上阵,实现良性循环。为此,政府应该做到以下三点:政府首先需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参照国际统一局势,提高对于中小企业海外投资的认识,重新审视并制订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引导中小企业形成产业国际化发展。提供相应财政金融政策的支持,政府应该制定海外投资产业政策,对中小企业进行引导,使其健康的走向国际市场;加大政府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允许和鼓励企业按照东道主国家的惯例在海外灵活筹集资金,在外汇政策和税收政策方面予以方便,保障中小企业海外投资和海外发展的后勤服务。减少和避免政府对于企业跨国经营所定战略的固定化、长期化干预,兼顾各个企业在这方面的真正需

24、求,尽量采取工程或者项目的形式,便于测量某个特定政策的成本和效益。同时应根据中小企业外部环境做出变化,灵活协助中小企业国际化。134.2企业层面4.2.1 治理模式的转变是先决条件 中小企业想实现健康长久的发展,需要企业注重自身内部的科学治理,改变企业传统的“单一利润最大化”理念,消除“治理异化”现象,促进企业自主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是中小企业实现自身国际化发展的先决条件。“治理异化”主要是指企业在治理目标、治理主体和治理行为三方面的偏离异化,中小企业想要转变自身的治理模式,就需要作出以下调整:转变治理目标,现阶段,包括中小企业在内的国内企业的治理目标具有着特殊性和复杂性,但大方向来

25、说,应该从“单一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转变为实现企业自身自主性创新驱动的目标,强调企业自身对于产品进行钻研,不断做出改良和创新,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从而回归到中小企业的“治理常态”14;转变治理结构,企业应该改变以股东为发展方向确定主体的发展思维,提倡众多企业发展受益者共同治理公司的模式,这一模式在确保每位公司利益相关人均享有平等的发展建议与决策权的同时,也要保证企业内部的互相监督,从而维护企业发展经营的客观科学性。再者,企业需要采取适当的投票机制和利益约束机制来稳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并达到产权主体行为统一于企业的适应能力提高这一共同目标之上。154.2.2 高效整合和持续创新是必须要求中小企业

26、如果想要培养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要设立协调适宜自身和市场的经营策略,同时兼顾自身创新力的持续发展。企业经营一般包括以下阶段:一是注重各产品品质阶段,企业通过改革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经营产品的品质,从竞争角度不断获得产品价格与性能之间的优势,从而在市场分布中占据更多份额,获得更广阔的生存空间,进行良性循环为主的发展方式。然而,企业也需要注重产品利润的多源头化,企业为了追求利润也因此不可避免地扩展自身的产品经营种类。为避免经营风险,企业就需要从产品阶段转入第二个阶段:产业经营阶段,产业经营即是指企业依靠自身资本积累,基于自身对于产业资源的整合,完善自身的产业结构,整合产业内上下游,从而回避恶性

27、竞争,维护产业内各组成部分企业的相互协调与发展。因此,对产业链的高效整合是中小企业谋求最大利益的必由之路。十九大报告中对发展行业内各企业的前进动力作出了明确的规范,中小企业的生命力在于连续性创新。17根据我国企业寿命抽样调查表明,对比普遍掌握产品核心工艺,不断推进自身创新革新的美、日中小企业的8.2年和12.5年,我国中小企业仅能在当下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中获得2.5年的生存时间,这说明是否具有持续创新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力。斯坦福管理学教授Edison Tse提出了企业存在的三种创新模式:“始创新”,“流创新”,“源创新”18,这三种创新模式是基于不断变化的市场实际情况所提

28、出来的,在这个模型中,一个成功的企业会结合不断增加的信息,组合利用资源,创造出新的价值。“始创新”是指一个新产品、新概念或者是新理念从无到有,改变人们生活的创新过程,而“流创新”则主要是指改进始创新得到的产品,围绕产品的外观、功能等等进行的进一步创新活动,最后的“源创新”则多是指开拓更多的市场,让更多的人接触自身的产品。在Edison Tse教授看来,企业可持续发展是自“始创新”开始,参与“流创新”的过程,着重自身的“源创新”,最终获得回报。而企业如果缺乏“源创新”,就会在创新-获得回报这一过程中产生断层,从而失去竞争优势。我国中小企业应该以此为鉴,注重持续创新。4.3优势建设层面4.3.1

29、流程优势价值链方式 价值链是由Micheal E.Porter教授提出的,价值链即是指涉及产品生产过程的一切活动,这些活动串联起来,共同完成产品的生产这一创造价值的环节,因而称作被价值链。其内涵包括基本活动:如流水线生产工作和对外销售推广工作等;辅助活动:主要由产品生产原料采购、产品应用相关技术的研发与创新,以及企业本身具有的设备和场地等构成。如此看来,竞争是基于价值链而成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实则是价值链流程上的各个环节之间的比拼。因此,积极整合行业资源对于中小企业国际化有着重要意义。中小企业自身往往是产品生产的直接负责方,且生产方向虽然专一,但是能够做到专精:在特定产品上集中全企业注意力,在价

30、值链层面上具有一定的优势。4.3.2 协同优势企业联合方式结合上文已有结论,中小企业的专精化生产虽然在全面性方面有一定的劣势,产品的品种单一,附属价值不一定高,但是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企业联合的方式,发挥行业的协同优势。一方面,中小企业可以采取纵向联合的方式,沿价值链自上而下,寻找某一环中最具有突出优势的企业进行联合,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或者提高销售的利润,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且中小企业的联合对象不仅仅局限于中小型企业,还包括国际化大型企业,中小企业在价值链中某一环具有突出的专业化水平,与国际化大企业建立联合协作,不仅促进了大企业的发展,而且让自己在行业中有了立足之地,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

31、而达成了二者互惠共赢局面。4.3.3 区域优势集群方式中小企业受制于自身的实体规模,在发展过程中的扩大生产方面有着天生的劣势。对此,中小企业可以采用相对集中策略,形成特定区域内的中小企业企业集群,产生相应的集群效益。19中小企业通过区域集群的方式:可以形成独有的区域优势,吸引跨国公司的直接投资,从而达到将自身纳入国际价值链体系中去的目的。根据J.H.Dunning的OLI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国际直接投资主要倾向于鉴别目标企业(企业群)的产业所有权、内部结构的管理优化水平以及所处地域内发展元素供应情况等三方面优势,中小企业的集群便提供了三种优势中的区位优势,跨国公司自然趋之若鹜,积极想要将中小企业

32、集群的区位优势转变为自身的竞争优势;可以提高区域集群内部各个企业的竞争实力,促进出口。中小企业集群化发展仿佛是将各组成企业联合成一张柔性的网,在外界市场的压力下互相调整协作,利用彼此间的良心竞争,促进循环良好的发展,从而形成符合OLI理论的内部化优势,促进产品出口,形成初步外向型国际化;再者,伴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区域集群中的佼佼者更有可能脱颖而出,成为集群的主导者,率先走出国门,并利用本集群的区位优势,结合已具有的内部优势,扩充自身的所有权优势,获得他国公司不具备的独特优势,从而促进自身国际化水平的提高,以期达到“跨国直接投资”这样国际化经营高水平。结论与展望5.1研究总结5.1.1总结全文

33、 本文首先从中小企业的界定开始,引申出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含义和必要性,从而得出中小企业在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时,国际化是其生存发展下去的必由之路这一结论。通过国际化,中小企业能够进一步开拓市场;更好的利用资源;学习先进技术;增加自身出口贸易。然后本文从历史改革的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现状,总结归纳出了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中小企业国际化所形成的特点:运营机制灵活;具有产品市场优势;生产专业化优势;良好的金融环境和政策扶持。结合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现行特点,本文着重分析了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企业和优势建设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最终希望为中小企业国际化更好发展提供一定的

34、思路借鉴。5.1.2 简述不足 1.对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最新理论研究不够充分,没能结合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缺少数据资料的支持,说服力不够。因此对于理论和实际案例有机结合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2.在变幻莫测、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态势下,对于中小企业面临问题的考究不够全面,没有按照行业区分比较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问题,缺乏一定的普适性。5.2研究展望 希望能在后续的研究中,结合具体的中小企业案例,通过数据分析等形式,更好的将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与中小企业发展实际相结合。同时希望能够通过数学模型的形式,对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小企业国际化影响要素进行确认和衡量,使自己的分析

35、更加全面。参考文献1 白涌如. “中小企业”概念和标准的演变分析J. 中国中小企业,2019(08):79-802 赵优珍. 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兼论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D. 博士学位论文,上海:复旦大学,20033 陈静. 我国中小型企业国际化进入模式及其经营绩效J. 管理观察,2019(34):14-154 宋扬. 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一些思考J.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05(03):75-775 王岩. 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46-47,,506 陈静. 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困境与出路研究J.

36、 企业改革与管理,2020(01):120-1217 祁欣. 当前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形势分析J. 中国经贸导刊,2014(05):38-408 仉振锴.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最新进展J. 现代经济信息,2019(22):31-329 持续推进金融生态建设J. 中国金融,2013(13)10 杨凤梅. 吉林省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及存在的问题J. 吉林金融研究,2017(08):34-3511 王悦. 建设我国城市金融生态体系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12 张建东. 浅析加强金融机构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J. 现代经济信息,2019(01)13 赵瑾璐. 企业国际化发展

37、中的政府职能探析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8(01):66-7014 李俊. 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问题和对策J. 科学经济社会,2014(04):33-3815 周阳. 论企业治理结构的转变趋势J. 时代金融,2006(10):76-7716 魏农建. 产业链整合与中小企业经营策略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3(02):6-917 林泽炎. 创新是新时代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生命线J. 中国发展观察,2017(22):10-1318 Edison Tse. Redefine InnovationM.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 201619 王蓉梅.我国中小企业集群国际化及其策略研究J,

38、江苏商论,2007(05):128-130致 谢时光荏苒,2年的大学生活即将步入尾声。在我马上完成论文,结束自己的本科生涯的时候,我不由感慨万分。在这里,首先要感谢学校提供的学习平台和实验机会,感谢教导我的每位任课老师对我的学习指导,给我提供了一个优越宽松的学习氛围,让我在大学这两年里收获颇丰。本论文是在指导老师陈积志老师的帮助下最终完成,非常感谢其在学习和实验中对我的耐心教导,在生活中对我的关怀和帮助,让我感到关怀备至。同时陈老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丰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严谨踏实的科研精神也深深影响着我,在此再次向陈老师表达我最真挚的感谢。此外,还要衷心感谢室友们对我的帮助与支持,不管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她们都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让我度过了愉快而充实的大学时光。同时我还要感谢学姐学长在我完成论文过程全程的耐心指导与讲解,正是在他们的帮助下,我的论文才得以顺利完成。当然我也要感谢大学2年来一直陪伴我的同学,我们在这两年时间里一起成长,互相学习,互相提高,这份友谊我永生难忘。最后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朋友,他们一直在我的背后默默支持着我,让我能在学习中毫无后顾之忧,百分百投入其中,正是他们的爱与支持才让我遇到困难时砥砺前行,走到了今天。我相信,只有永不停歇的努力奋斗才能好好回报所有关心我的人,我会一直牢记自己的梦想,一直努力,永不放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