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改1.docx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48538603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开题报告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改1.docx(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贵州师范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论文题目不同制茶原料花青素含量的分析比较作者姓名学号年级所属学院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姓名职称预计字数4000题目性质实验研究日期选题的原由:1)说明本选题的理论、实际意义 2)综述国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选题的原由一、本选题的意义花青素(anthocyanidin)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水溶性色素,属类黄酮化合物。也是植物花瓣中的主要呈色物质,在植物细胞液泡不同的pH值条件下,使花瓣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同时,花青素也是一类具有保健功能的生物活性成分,大量研究表明: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突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保护肝脏、抑制肿瘤细胞发生等多种

2、生理功能植物花色,并创造出自然界没有的花开新品利,过去50年,人们在植物花青素的合成途径,近年来与花青素合成有关的重要酶的结构基因和调节基因已从矮牵牛、金鱼草、玉米等植物中克隆出来,并应用于花卉育种,这是目前花青素研究的热点。同时因花青素独特的生理功能,从植物中分离、纯化或应用生物工程技术得到花青素类物质并应用于食品、医药领域成为花青素研究的又一热点。本课题以茶树红茶、绿茶、紫茶芽叶为材料,研究花青素类物质的分析方法,并对不同取样时间对花青素含量的影响进行检测,为红茶、紫茶、绿茶芽叶的发生机理、高含量花青素茶树品种的培育、高花青素特种茶的研制、花青素单体药理与生物学作用的研究提供依据。二、 国

3、内外有关本选题的研究动态和自己的见解贾士芳,董洪霞,董树亭(2011)在不同方法提取玉米花青素的对比研究中以紫玉米穗轴为原料,采用热水浸提、直接酸解法、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紫玉米穗轴中花青素。结果表明,热水浸提、直接酸解、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玉米花青素得率分别为7.85%、12.11%.、18.42%、18.42%。与传统热水浸提法相比较,采用超声波和微波辅助提取玉米花青素具有安全、节能、快速、得率高等优点。周宝利,张琦,叶雪凌,陈志霞(2011)在不同品种茄子果皮花青素含量及其稳定性中讨论不同品种茄子果皮花青素含量及其稳定性。提取和测定不同品种茄子果皮花青素的含量,并对此花青素溶液进行光照、

4、温度、pH值、金属离子溶液、常用食品添加剂和氧化还原剂稳定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布朗茄子果皮花青素含量最高,紫茄果皮比绿茄果皮的花青素含量高约86.48%82.74%;花青素溶液应在避光、低温且弱酸弱碱的条件下保存;Mg对其有一定的增色作用,部分金属离子使其颜色变浅;VC使其颜色变浅,而蔗糖、柠檬酸和苯甲酸钠对其有一定的护色作用,对氧化剂和还原剂不具有耐受性。因此,从茄子皮中提取天然花青素具有广阔的前景。刘桂玲,李海霞,郭宾会,张鹏(2007)在不同提取方法影响植物花青素的提取效率及稳定性,进而影响含量的测定。本实验分别采用柠檬酸一磷酸氢二钠缓冲液和1%盐酸分别作为提取剂,对两个紫色甘薯品种“济

5、薯18”和“中泰8号”的鲜薯和薯干干粉进行了花青素的提取,并用不同的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对其吸光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个甘薯品种花青素含量有显著差异,对同一品种不同的提取方法可显著影响花青素含量的测定;延长提取时间可引起花青素的部分降解,1%盐酸作为提取剂有利于花青素的稳定性;同时,测定仪器的精确度或稳定性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杨玲,刘利军,赵永莉(2008)在不同提取剂对紫罗兰马铃薯花青素提取含量的影响,讨论了不同提取荆对紫罗兰马铃薯花青素含童的影响,并对其稳定性做了初步的探讨。方法分别来用柠檬酸一磷酸氮二钠溶液和1.5 moll L HCl -95%乙醉作为提取剂,提取64、67和70

6、号紫罗兰马铃薯的鲜薯和干粉花青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童。结果不同提取剂影响了花青素的含量;放置时间和温度均可引起花青素的降解;1.5 mol/L HCL-95%乙醇作为提取剂具有较高的提取率和德定性。结论不同提取剂对紫罗兰马铃井花青素的提取含蚤、稳定性均有较大影响。段文凯,尹涛,解玲琴(2016)在草毒花青素的微波提取工艺研究中草莓含有大量花色素,是很好的天然色素资源。本文采用微波苹取、树脂吸附等技术,研究不同条件下的苹得率和不同树脂的吸附解析能力。结果表明,草蓦色素微波苹取的最优条件为75%乙醇+1%盐酸为苹取剂、微波功率400 W、温度60 0C、提取时间75s、科波比(W/V)1:6

7、,色素提取纯化最佳树脂为AB-8树脂,最优洗脱剂为80%乙醇,洗脱体积为140 mL,最大吸附率达93.5%,最大解析率达80%,在最佳条件下,草蓦色素的提取收率为38.5%。该研究将为草莓果实加工工艺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张宏宝(2009)在茶树红紫色芽叶中花青素组分的分离及鉴定中建立了茶叶花青素的HPLC分析方法。其色谱条件为:BDS Hypersil C18色谱柱;流动相A相为2%甲酸水溶液,B相为乙腈;洗脱梯度为:040min,B相由10%/40%;流速0.8mL/min;进样量1L,柱温28,二极管阵列检测,检测波长520nm。以茶树红紫色芽叶为材料,研究茶叶中花青

8、素类物质的分析和分离纯化方法、并对部分花青素组分的结构进行了初步鉴定,以期为茶树紫色芽叶的发生机理、花青素单体药理与生物学作用的研究提供分析方法和理论基础。王日为,张丽霞,高吉刚(2002)在茶叶中花青素类物质研究展望结合植物花青素类物质的组成与特性、生物合成途径、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茶叶中花青素类物质的研究进行展望,以期为茶叶中花青素类组分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依据。林文超,王德森,王海龙,纪纲尚,刘维信(2011)在大白菜花青素含量及色差指标相关性研究为了探寻大白菜花青素含量快速测定的方法,本文利用pH差计法和色差仪分别测定了城阳青(普通大白菊)、秋宝黄(黄心白菜)和彩凤3个不同叶色大白菜

9、品种花青素含量以及色差指标,并对6个色泽参数与花青素含量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6个色泽参数均能反映白菜叶片间叶色的细微变化城阳青和秋宝黄不含花青素,紫色白菜彩凤的花青素主要分布于由外向内的第14层叶片。色泽参数L,b,h和C分别与花青素含量呈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85kk,-0.58kk,-0. 49,-0.58)。以色泽参数值L,b,h和C分别与花青素含量建立了多元回归方程:y = 90. 24-1. 07 x+ 5.65 x-142.71x,该回归方程相关系数为0.9629。通过色差计依据建立的回归方程可快速测定紫色大白菜花青素的含量。主要内容:1、茶叶花青

10、素的分析测定方法的筛选改进;2、红茶、绿茶、紫茶三大类茶叶的加工原料2个小时取一次样做成的干样和鲜样,分析比较它们的花青素含量。3、结合植物花青素类物质的组成与特性、分析方法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本实验数据、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形成论文,以期为茶叶中花青素类组分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查阅几篇关于花青素检测分析方法的文献,按照文献的步骤写。收集整理文献资料,阅读,形成如下研究方案:1、 分析方法的筛选,比较;2、 分析方法的试用,改进;3、 使用改进的方法对红茶、绿茶、紫茶不同取样时间样品的花青素含量进行测定;4、 总结测定方法,整理实验数据,分析比较研究结果,形成论文。完成期限和采取的主

11、要措施:2016.7月8月:收集资料,阅读文档,确定具体的研究内容及措施;2016.8月9月:熟悉课题用到的器材与试剂及方法并完成开题报告;2017.3月:检测样品,获得数据,完成初稿;2017.3月4月:修改论文,论文答辩,形成定稿。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名称:1 王秋霜,凌彩金,刘淑媚,赵超艺,李家贤. 花青素分离纯化及其组分鉴定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3(03) 2 吴华玲,何玉媚,李家贤,陈栋,黄华林,乔小燕,刘军. 11个红紫芽茶树新品系的芽叶特性和生化成分研究J.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2012(01) 3 吴华玲,乔小燕,李家贤,陈栋,何玉媚,黄华林,刘军,关美玲. “红紫

12、芽”茶树新品系的生物学特性研究J. 热带作物学报. 2011(06) 4 罗正飞,梁名志,夏丽飞,蔡丽,陈玫,陈继伟,王立波. “紫娟”茶花青素提取工艺研究J. 福建茶叶. 2011(03) 5 陈琼,陆瑞琼. 茶树芽叶花色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2) 6 张玲,邱松山,麦建华,姜翠翠. 黑布林皮中花青素的提取工艺优化及稳定性研究J.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09(06) 7 李双伶,郭俊凌,杜晓. 茶树紫色芽叶中花青素的提取-层析分离及初步鉴定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28) 8 肖丽霞,汪芬,张超,马越,赵晓燕. 提取剂对紫玉米花青素提取量的影响J. 农产品加工(创新版). 2009(06) 9 史海英,吕晓玲. 紫玉米花色苷抗氧化能力的稳定性J.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2008(01) 10 关海宁,刁小琴. 石榴汁花青素的制备与稳定性研究J. 饮料工业. 2007(11)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手写)签 名: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