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式网球.doc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48537910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软式网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软式网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式网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软式网球.doc(17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摘 要软式网球运动进入我国二十余年来,相关学者对其各方面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和广泛,但是当今有关软式网球训练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软式网球运动中的某一项技术、某一轮战术环节或者训练过程中发生的某一种现象进行的深入具体的研究分析,或者是针对软式网球的整体性内容进行研究,而诸如针对某一单独的训练周期的细化深入研究还相对较少,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讲,正确、科学、合理的阶段性训练安排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取得更好成绩尤为重要,本论文即通过以“我国女子软式网球队备战第16届亚运会集训的主要训练学因素分析”为主要研究内容展开对上述课题的研究。本文综合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专家访谈法以及实地调查法对国家女子软式

2、网球队从此次亚运会备战的训练安排计划、训练量、训练内容、训练过程调节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分析和总结思考,以期对软式网球运动在类似于亚运会的各种大赛前集训安排提供科学、合理、可靠的理论参考和指导。通过本次课题的研究,最终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女子软式网球运用中类似于第16届亚运会的重大赛事备战集训过程整体上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每个训练阶段都是以备战该项赛事,以期在赛事中发挥出运动员的最佳竞技状态为目标,但是每个阶段都有相对不同侧重的训练任务和目标安排。第二,在备战第16届亚运会的女子软式网球的集训中要加强体能训练的进行,即此次集训体能训练的比重较之以往各种赛事的备战要有所加大,以期提高运动员

3、有氧能力、速度敏捷性以及力量方面的训练水平。第三,整个集训期间的训练安排情况是第一阶段主要以基础训练为主,强调基础体能和基本技战术训练,以期加强基础体能储备以及针对性的解决个人基本技术缺陷;第二阶段是技战术强化阶段,在保持自身体能储备的前提下,通过系列专项训练与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相关技战术在实战中的运用能力;第三阶段为赛前训练阶段,主要内容为模拟实战环境,在保证不受伤与不疲劳的前提下,调节运动员的最佳参赛心理与技战术发挥状态。关键词:软式网球 亚运会 备战 训练学因素目 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1 前言 1.1选题依据1.2选题意义2文献综述2.1中国研究现状2.1.1 技战术方面2.1.2

4、体能方面2.1.3 教练领导行为方面2.1.4 其他相关方面2.2日、韩研究现状3 研究对象与方法3.1研究对象3.2研究方法3.2.1 文献资料法3.2.2 实地调查法3.2.3专家访谈法3.2.4 数据统计法4 研究结果与分析4.1我国女子备战亚运会集训前的选拔机制4.2我国女子软式网球队的优劣势分析 4.3我国女子软式网球队发备战2010年亚运会集训的训练研究4.3.1 整体训练研究4.3.2 体能训练研究4.3.3 技战术训练研究4.4我国女子软式网球队备战2010年亚运会集训过程特点的分析与研究4.4.1整体备战过程的特点4.4.2训练强度与训练量的安排特点4.4.3整体训练计划中体

5、能训练和技战术训练的安排特点4.4.4我国女子软式软式网球体能训练的特点分析4.4.5体能训练方法与测试结果的分析4.4.6各阶段体能训练的特点分析4.4.7技战术训练的特点分析5结论6致谢7参考文献8附件1 前言软式网球运动起源于日本,我国自1986年正式引进软式网球运动以来,经过二十多年,几代软式网球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不懈努力,现在已经取得非常显著的发展,相关项目技战术和整体实力已经进入世界优秀队伍行列,但是女子软式网球队伍的总体实力仍然落后于日本、韩国等软式网球的传统强国,2010年于我国广州举行的第16届亚运会是检验我国女子软式网球队实力的一次非常好的机会,如何安排此次赛事的集训过程与我

6、国女子软式网球能否在此次亚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笔者这里以“我国女子软式网球队备战第16届亚运会集训的主要训练学因素分析”为主要研究内容展开本次课题的研究。1.1 选题依据理论研究证明,体育运动员竞技水平的稳定性和综合训练水平的提升空间通常与运动员进行的基础训练阶段的持续时间长短成正比。由此可以推理得到,倘若没有一定限度的减短运动员进行基础训练的持续时间将对该运动员提升个人成绩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受相关的客观情形、实际情况以及长周期的构建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这里提到的基础训练阶段的持续时间也不可能无限制的加长,因此在这之间必然存在着一个最适当的训练持续时间值,低于或高于这个值都将

7、难以保障体育运动员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成绩,创造出新的好成绩。软式网球运动在亚洲尤为风行,各种国际国内赛事日程安排比较密集,在这种现实下,软式网球运动员的各阶段训练安排必将被安排成多周期和多高峰的形式,那么对赛间训练这一训练阶段的研究与分析已经成为软式网球训练研究课题的重要方面,对于相关的软式网球训练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从文献综述可以看出,当今有关软式网球训练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软式网球运动中的某一项技术、某一轮战术环节或者训练过程中发生的某一种现象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分析,或者是针对软式网球的整体性内容进行研究,而诸如某一单独的训练周期的细化深入研究还相对较少,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讲

8、,正确、科学、合理的阶段性训练安排对提高运动员的竞技状态、取得更好成绩尤为重要,因此对准备某项赛事的单一训练周期的训练过程进行研究显得相当有意义。1.2 选题意义中国软式网球队在第15届多哈亚运会上所取得的银牌的突破,与国家体育总局的各项投入是密不可分的。2005年冬天,由国家体育总局网球项目管理中心先与浙江台洲体育局合作,于2005年3月7日至7月,在于8月广洲江门在广州江门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备战15届亚运会的赛前赛前集训。此次集训,正处于软式网球运动转型的初期,也是历届集训之中,持续时间最长,财政投入最多,下队科研人员跟队时间最长的一次,分别从体能、技战术以及步伐三个方面进行执教,集训期间

9、特意请来日本非常有名的教练和她的两个得意弟子来中国进行为期1个月的赛前集训,其执教的效果也得到了软式网球中心的肯定的。此后经过第15届亚运会比赛的检验,中国女子软式网球队备战第16届亚运会集训的主要训练学因素分析的训练效果不言而喻。由此可见,全面地对我国女子选手备战第16届亚运会集训的主要训练学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本人作为现役国家软式网球队的队员,亲身参与和备战了自2003年至今的所有大型国际比赛,所以,对备战16届亚运会集训训练过程安排与实施的具体分析与研究,对我国软式网球运动训练,特别是高水平软式网球运动训练与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提高,具有相当的实用价值和理论价值;对于软式网球运动中其他国际赛事

10、的备战训练安排,以及其他项目在类似周期下备战世界性大赛的训练安排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2 文献综述软式网球起源于日本,在风行亚洲数十年的时间里,软式网球的技战术也日渐成熟,但是软式网球在我国国内的推广程度仍然很有限,一般仅限于一些专业的体工队或者体育院校之中,我国女子软式网球的实力仍然排在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北之下,于是在本次课题的文献综述中,笔者主要参考了国内以及日本、韩国的相关文献。2.1中国研究现状经过对国内有关软式网球训练技术研究的学术论文以及硕士、博士学位论文的查阅总结和研究分析,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分类整理,最终得到我国在软式网球方面的研究主要可以总结为一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1

11、 技战术方面在技战术现状总结中,笔者主要以第十一届全运会女子软式网球个人双打获得前八名的选手为分析对象,从接发球路线区域、得分技术以及得失分阵型等几方面进行技战术的相关总结。1、接发球路线区域在第十一届全运会软式网球女子双打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运动员中,接发球路线主要还是以八区中线、七区底线以及五区为主要接发球路线区域。统计分析表明前四名的选手与后四名的选手在上述的五、七、八区的接发球路线区域这个方面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排在前四名的选手的接发球路线区域也是集中在上述各区中。2、得分技术在第十一届全运会软式网球女子双打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运动员中主要得分技术采用击球为主的占到37%,其中前卫有9%,

12、后卫有28%,可以看出两者之间有着比较显著的差异;其次的得分技术为接发球得分的大约占15,以及发球得分占11%。其中在获得前四名的选手中后卫与前卫的主要得分手段差别为:后卫选手得分手段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正手拍得分、接发球得分、发球得分、反手拍得分,前卫选手得分手段所占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正手高压杀球得分、正手拍得分、正手截击得分和反手截击得分。3、阵型从第十一届全运会软式网球女子双打比赛中获得前八名的运动员的阵型运用分析可以得出整体前卫与后卫得分阵型在左直线的雁形阵穿越球和正对角雁形阵方面有这比较明显的差异,此外,前四名选手与后四名选手在正逆对角雁行阵、左右直线雁行阵穿越球以及守备型并行阵等

13、几个阵型中也有着显著的差异。其中前四名选手中后卫得分阵型按阵型得分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正对角雁行阵得分占25%、逆对角雁行阵得分占24%、左直线雁行阵得分占11%、守备型并行阵得分占了10%,这组选手对胜负有着最具决定性的影响;前四名选手中前卫得分阵型按阵型得分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正对角雁行阵得分占28%、逆对角雁行阵得分占22%、守备型并行阵得分占了22%、右直线雁行阵得分占13%、左直线雁行阵得分占8%;由此可以总结我国女子软式网球选手最主要的得分阵型是正、逆对角雁行阵。2.1.2 体能方面在体能方面的研究总结中,笔者主要从常规训练、常规训练结合循环训练等几方面对体能效果的影响进行总结综述。第

14、一,常规训练对女子软式网球运动员的基本体能影响。运动员在常规训练中,在基本体能项目中的屈身转体、折返跑、仰卧起坐、十二分钟跑、俯卧撑以及50米跑等6个项目中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区别,而在垂直起跳和引体向上两个方面则没有显著的差异。运动员在常规训练中,在专项体能项目中的立定跳远、折返跑、800米跑以及体前弯等几个项目中有这比较明显的区别,而在侧并步和30米跑中则没有显著的差异。第二,常规训练结合循环训练对女子软式网球运动员的基本体能影响。运动员在常规训练结合循环训练中,在基本体能项目中十二分钟跑、俯卧撑、折返跑、仰卧起坐、50米跑、屈身转体垂直跳等7个方面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2.1.3 教练领导

15、行为方面教练在软式网球这个运动团队里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可以说是整个队伍的灵魂和核心。无论是运动员个人还是整个体育代表队的成绩好坏与否,都与教练的素质高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很多时候,教练的价值观、领导运动员的行为以及生活工作的态度也会对运动员的情绪、学习动机、团队精神等造成比较直接和大的影响。第一,在软式网球项目教练的领导行为上看,国际性的软式网球比赛中主要是以获胜为第一要素,大部分教练都觉得在软式网球队伍中,自己是一个民主型的领导者,但是在日常公共有时候也交叉使用譬如混合方式来带领球队达到预期工作目标。第二,在软式网球项目教练的价值观上看,大多数软式网球教练都非常重视整个队伍的团队合

16、作精神的培养,他们一般都将运动员的个人道德修养与所带领球队的比赛胜利作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当然,作为软式网球的教练,教练自身肯定非常热爱软式网球运动,因此从带领国家软式网球队在国际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带来的社会各界的肯定和成就感也将促进他们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第三,从软式网球项目教练对队伍的专业技能训练以及对队伍的管理方式上来看,如何科学、正确、合理的判定和安排国家软式网球队伍中每个球员的实力情况与比赛的具体行程,是每个教练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所必须考虑的要素,这里面绝大多数教练都赞同使用科学合理的软式网球训练方法以及先进的训练理念,可以充分提高运动员的训练、体能等方面的水平,从而在国际国内比赛中取得

17、优异成绩。第四,从软式网球教练在带领队伍时所遇到的困难上来讲,大部分软式网球队伍的较量都认为在面对软式网球队员的课业、如何建立队员的信任度、如何制定软式网球教练制度以及基层软式网球人员缺失等几方面有着比较大的困难,而在具体带队训练过程中的专业技能方面倒不存在困难之说。2.1.4 其他相关方面这里我们主要综述一下关于对软式网球运动中软式网球在不同的发球姿态和软式网球场地表面碰撞的运动学分析的研究现状,目前的研究分析结果是通过几名优秀的高水平软式网球运动员分别在硬地球场和红土球场两种不同类型软式网球场地上进行低手切发球、切削式发球、高压式发球以及反转式发球四种不同形态的发球,每位参与研究的运动员采

18、用一种自己习惯用的发球姿态在不同类型的软式网球场地上采样进行30次有效发球为主,通过对软式网球体育地面碰撞过程中的偏移角、反射角以及入射角等运动参数的研究,基本有以下的一些研究结论:第一,在不同类型的软式网球场地中,采用同样的发球姿态,软式网球体在于地面碰撞之前的入射角没有显著变化,基本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这就可以看出技术状态比较稳定的软式网球运动员不管采用什么样的发球姿态,在不同类型的场地上,其发出的球在于场地表面碰撞前的入射角都趋于稳定,而反射角以及偏移角等参数都会因发球姿态的不同以及场地类型的不同而发生相对显著的变化;第二,在对发球姿态的选用方面,以偏移角和反射角的变化区间来进行比较分析

19、发现,在硬地软式网球场上选用低切式的发球姿态效果最好,其次是反转式发球和轻削式的发球,相对效果最不理想的是高压式发球姿态,而在红土软式网球场上时仍是是同样的效果,因此可以知道从软式网球的发球状态与发球效果的对应关系来看,发球效果从高到低依次为低切式发球、反转式发球、轻削式发球以及高压式发球。2.2 日、韩研究现状由于软式网球起源于日本,目前日本、韩国在软式网球上呈现领先情势,因此对日韩在软式网球领域研究现状的综述很有必要,但是由于本人第二外语为英语的缘故,没有日语和韩语的基础,因此在对这方面内容进行综述时,主要是通过我国大陆以及台湾的一些文献资料中涉及到得日韩软式网球研究情况,以及相对有限的日

20、韩翻译文献进行综述。通过对所查阅文献的系统研究,笔者发现目前日韩在软式网球方面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软式网球的技战术层面,日韩的相关领域研究专家认为软式网球主要是以两名运动员组成一组来进行竞技的运动,两名运动员分别司职前卫和后卫,其中司职后卫的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主要任务是发球和着地击球,司职前卫的运动员的主要任务是高压杀球和截击等近网任务。日韩有关软式网球目前的研究认为软式网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不仅需要时刻观察对手的动作,从而根据自己位置,思考选用正确的击球方式,做出合理的击球角度处理以及移动距离的判断,还要注意的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比赛过程中根据对手的数次击球状态快速反应判断对手比较习惯或喜欢的球路

21、以及位置变化,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和比赛成绩。也有人认为,在进行软式网球的比赛过程中,如果要选用截击技术得分成功的话,就需要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快速正确的把握球的飞行路线,此外,快速启动以及良好的下盘移动,以及把握击球高度和球网相对位置等技战术也必不可少。还有的日韩软式网球研究领域的观点指出,接发球的目的不是为了接球,而是为了破对方的发球局,因此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拉拍幅度应该减小,从而增加运动员自身回球时的稳定性,最终达到向对手发球施压,降低对方第一发球进球率的目标,这样破发的成功率将大大提高。当然,目前得到日韩在软式网球领域公认的研究成果是,高超的技战术是在软式网球比赛中获胜

22、的主要原因,但是不能忽视体能的重要性,因为体能仍然是使各种技战术得以发挥,体力得以释放的基础,如果体能达不到要求,导致体力不足,那么再好的技术也无法完全发挥,当然也就不能取得好的成绩,而软式网球运动正式一种非常消耗体力的运动,软式网球运动在软式网球场地上需要不停的移动,其在比赛过程中的各种方向的移动速度、击球力道、击球姿态选择等需要充足的体力作支撑才能完全展现出来。3 研究对象与方法3.1 研究对象本次课题研究对象主要中国国家女子软式网球队队员,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姓名职称位置简要介绍赵蕾国家女子软式网球队队员后卫2006年中国杯冠军辛雅尼国家女子软式网球队队员后卫2009年全国冠军赛女双冠军秋

23、思思国家女子软式网球队队员后卫高彤国家女子软式网球队队员后卫2007年世锦赛女团季军郝杰国家女子软式网球队队员后卫表1 研究对象信息情况3.2研究方法3.2.1 文献资料法本次课题的研究中,笔者系统的查阅收集和检索整理了很多有关国际国内的软式网球资料,特别是亚洲各国女子软式网球方面的技战术训练领域的研究文献,这其中包含了自从1986年我国引进软式网球运动开始,直到我国软式网球在国际大小赛事取得不错成绩的今天,在各类期刊杂志上发表的大多数有关软式网球的资料文章。此外通过对有关统计学和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笔者还整理了含有我国软式网球选手参加的相关国际赛事的技术统计资料,并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相关科研机

24、构记录整理的历次大赛我国软式网球国家队集训科研的数据,为本次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撰写提供了数据的来源,保证了本次论文中数据的可靠与真实性。3.2.2 实地观察法本人在作为本次“我国女子软式网球队备战16届亚运会集训的主要训练学因素分析”课题组成员之一的同时,也是作为现役国家软式网球队的队员,跟随并参加我国女子软式网球国家队备战第16届亚运会集训,笔者在现场在参与训练的同时现场观察国家队其他队员的训练情况,并收集相关资料,为课题的研究和论文的撰写作准备。3.2.3专家访谈法在本次课题的研究与笔者此次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为了相关的需要,对相关的国内国际软式网球协会等机构的官员,以及部分现役软式网球运动

25、员、教练员、学员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当面访问和电话访问,从而从不同受访对象的不同角度了解关于本课题研究内容的第一手资料,访谈对象共9人,见下表。表2 访谈对象信息表姓名职称简要介绍朴相何ISTF主席国际软式网球联盟李友林ISTF副主席国际软式网球联盟王光和CSTA副主席国家体育总局网管中心宾洲副教授国家软式网球队教练刘世军副教授国家软式网球队教练蒋婷现役球员国家队队员,亚运会亚军熊俊现役球员世锦赛季军高川经生现役球员世锦赛亚军刘永东现役球员亚运会冠军3.2.4 数据统计法根据本次课题的研究需要,通过观看录像以及上述的文献资料整理等获取本次课题研究所需要的相关数据资料,运用相关的常规数理统计手段对上

26、述数据材料进行必要的统计学处理与研究分析,从而更加清晰直接的反映问题,总结结果。4 研究结果与分析4.1中国女子软式网球备战亚运会集训前的选拔机制 软式网球近些年来在我国获得长足进步与发展,我国软式网球运用的水平也取得相对的提升,各种相关的软硬件运动设施也得到更新,各种类型和级别的软式网球比赛也变得日益激烈和精彩,为了选拔出最好的运动员代表国家参加国际大赛,以期取得优异成绩为祖国争光,包括软式网球在内的各项运动的大赛代表队选拔机制也调整过数次。在软式网球项目中,我国曾经采用过教练组根据运动员的体能以及技战术训练等各个科目的训练情况推荐出综合素质出众的选手,后来这种方法逐渐由于其比较大的主观性而

27、被淘汰,取代之的是通过对内选拔赛和教练组推荐结合使用的双重推选制度,即首先通过选拔赛的形式,按积分成绩排名选取出数名候选人,比如代表队需要10人,那么取选拔赛前15名作为候选人,其中前五名直接获得参赛资格,这里笔者称这些运动员获得了固定资格,还有10人为待定资格,即由教练组根据这10名运动员的平时各项竞技素质作出综合评价,推选出另外5名参赛选手。但是后来通过数次实践检验,发现这种选拔机制依然存在一系列弊端,比如在大赛经验丰富的老队员与体能与参赛积极性更高的年轻队员之间很难取舍,因此导致的冲突与不和谐现象也是有发生,影响选拔的公平性,因此后来就全部改用了选拔赛选拔机制,即所有代表参赛的运动员名额

28、都由选拔赛选拔产生,此次亚运代表队选拔过程也是采用这种方法。4.2我国女子软式网球队的优劣势分析 在进行对我国女子软式网球队与国外几支实力比较强的队伍,如日本、韩国等进行优劣势对比分析的过程中,笔者主要从女子双打比赛、女子单打比赛两个角度分别进行总结。在软式网球女子双打的比赛中,从成绩看,我国女子软式网球队与亚洲各强队之间仍然有着比较显著的差距,通过观察不同时期不同赛事的录影资料并统计整理发现,在女子双打的近20项技术统计中,我国与其他强队之间差距比较大的技术项目主要是一发球得分率、接发球成功率、接发球得分率、正手截击得分率、正手截击失误率、反手截击得分率、反手截击失误率、高压得分率、正手击球

29、得分率、正手击球失误率这10项技术指标。在女子单打比赛中必须深入剖析的一点就是在软式网球女子单打比赛的发球局里,我国选手与亚洲强队的对比中,在底线正手击球上的差距非常大,在女子单打发球局的技术统计中,两者在一发成功率、二发得分率、正手截击失误率、反手截击得分率、正手得分率、正手失误率这几个技术项目中差距比较大;而在接发球局中,其主要差距集中在接发球成功率、反手截击得分率、高压得分率、正手击球得分率、挑高球得分率这几个项目中。但是,总体上讲,在软式网球女子单打比赛中,我国选手与亚洲强队之间水平差距总体上小于双打项目中的差距。亚洲强队中诸如日本、韩国等软式网球运动健将不管是在双打还是单打项目中,其

30、底线技术绝大多数都是凭借其强势的正手侧身攻击为主要技战术体系,而对应的我国选手在整个战术指导思想上还存在着诸多的不明确,底线对抗中的相持技术仍然有待加强,此外我国软式网球选手还缺乏一些制胜的进攻手段,即我们常说的绝招。4.3我国女子软式网球队发备战2010年亚运会集训的训练研究一般情况下,各种运动队为了某一比较重大的赛事,比如此次课题所研究的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女子软式网球比赛,相关项目的国家体育主管部门都会安排组织一次赛前集训,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给运动员提供尽可能好的训练条件和系统训练安排,从而在比赛中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为国家为集体创造成绩和荣誉。在专业的运动训练学中我们将这一集训

31、过程称为赛前中短期集训阶段,而此次课题中涉及的我国女子软式网球队备战2010年第16届亚运会的赛前集训就是上述定义内容。4.3.1 整体训练研究根据我国女子软式网球整体水平评估,预计亚运会该项目主要潜在是日本和韩国,于是我们根据日本与韩国在女子软式网球方面的情况,结合我国女子软式网球国家队的字优劣势分析与相关的测试结果,将此次的第16届亚运会女子软式网球国家队集训过程整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即基础训练期、技战术强化期以及赛前训练期三个阶段划分,每个阶段的制定和划分都是以备战此次第16届亚运会女子软式网球过程中的目标和任务为基点,这个集训的过程也是围绕着此次赛事有序进行。第一阶段训练 基础训练期阶段

32、训练整个集训第一阶段的基础训练期整体安排为两周左右,主要任务有两个:强化基础的体能训练,以期最大限度的提高参训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从而加强身体的体能储备,达到提高专项素质的目的;通过基础训练阶段的训练,提高个人在相关基础科目的技术程度,具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解决各个运动员技术上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这一阶段的主要训练内容是身体训练和相关技术训练测验。第二阶段训练 技战术强化阶段训练整个集训第二阶段的技战术强化期整体的安排为三周左右,主要训练任务安排有三个方面:运动员在保持自身体能储备的基础之上,通过相关训练进一步提高各专项的体能;通过系列专项训练,进一步提高相关技术在实战中的运用能力以及一些战

33、术的临场组织能力;通过训练总结各运动员自身技术和体能状况,重点突出个人特色的培养,练就一些个人的特色技能。同样第二阶段的训练内容可以总结为技战术训练、身体训练和教学比赛。第三阶段训练 赛前训练阶段训练 整个集训的第三阶段训练,也是最后一个阶段的训练我们称之为赛前训练,因为这个阶段训练的结束就意味着这次训练的目标,即第16届亚运会女子软式网球比赛的开始。这个阶段也安排为两个星期左右,主要训练任务也有三个方面:通过训练安排调节运动员的最佳比赛状态,模拟真实比赛状态演练预定战术模式;增加相关针对性比较强的个人技战术训练,在强化相对优势技术的同时,在此阶段还要注重弥补弱势技术项目;调节运动员的临赛心里

34、状态,重点训练运动员的自主参赛能力。总体上的训练内容包括技战术训练、相关教学比赛、身体训练等等。4.3.2 体能训练研究体能是女子软式网球运动综合竞技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体能也是一名运动员的基础运动能力,体能的好坏与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以及比赛成绩的好坏有这密切的管理,可以说拥有良好的体能素质是提升训练技战术水平,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石所在,也是运动员在备战重大赛事前后能够承受高强度大负荷训练任务和比赛节奏的前提。对于备战亚运会女子软式网球比赛的集训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体能训练的内容研究,其中包括亚运会备战体能集训方法、手段,还有不同运动员不同身体类型训练安排的差异性特点等等。4.3.2.

35、1体能测试本次备战的体能训练首先安排的是包括了速度灵敏性测试、有氧能力测试、爆发力测试以及肢体力量测试等体能测验,其中每项测验都必须按照国内外优秀女子软式网球运动员在同一测验项目中的平均水平设定相关的平均成绩值,然后根据我国女子软式网球队员各自的测试成绩与平均成绩值进行对比,以期分析得到每个运动员在体能方面存在的不足或薄弱之处,清楚的了解在各方面与世界强队之间的差距,从而更加有系统性和针对性的进行训练,最大限度的提高训练的水平和效率。4.3.2.2 体能训练安排根据软式网球运动的技战术特点及其对体能方面的要求侧重点研究分析,安排此次亚运会女子软式网球训练的体能训练部分主要包括速度、力量、耐力以

36、及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方面的训练,笔者在本课题的研究中对本次亚运会女子软式网球备战集训中各种不同科目体能集训的整个过程的内容和时间安排进行分析整理,从而进行本课题体能训练部分的研究。软式网球运动要求备战的队员能够持续不断的对球体做出快速而敏捷的反应,整个软式网球运动员处于一种持续时间较长、多种距离、多种间歇以及多种强度构成的复杂运动模式,因此备战过程中体能训练的安排必须紧密的结合上述的软式网球运动特点来进行。国家女子软式网球队在备战此次第16届亚运会过程中的体能训练总时长大概为七个训练日时长(大约70小时),除去集训初期用来进行体能测验的一个工作日时间(大约10小时)外,实际身体体能训练的时间大

37、约为六(大约60小时)天,其中,安排力量训练时间为20小时左右,耐力训练时间安排为10小时左右,速度敏捷性训练和身体柔韧性与协调性训练各15小时左右(如图1所示)。 图1 体能训练阶段安排情况从体能训练安排中可以看出此次集训体能训练部分的力量科目训练安排的相对比重最大,速度敏捷性训练、柔韧性训练以及耐力训练紧随其后,其中速度训练和敏捷性训练一般安排同时进行,因为这两种训练科目的训练方法类似。4.3.2.3 力量训练将力量训练放在此次集训体能部分的最重要的位置是因为相对于男子运动员来说,女子运动员有其自身的体能特点,女子运动员的肌肉比重相对较低,肌肉横断面积也相对较小,这些女子运动员的身体特点决

38、定了女子软式网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的力量比较薄弱、特别是在爆发力方面要比男子运动员差很多。因此在体能训练应该自始至终将训练目标放在有助于爆发力的提升上。我国女子软式网球运动队的集训力量训练中一般力量训练安排占整个体能训练时间的10%左右,剩余的力量训练时间安排为专项力量训练,大约占23%,主要是以上下肢以及腰腹部等专项力量训练。再者,这种安排也是考虑到我国女子软式网球运动员在力量素质方面的现状来决定的,在此次备战的初期体能测试中得到的结论中显示我国女子软式网球队队员的力量素质相对都比较弱,特别是肢体力量和腰腹力量上,与国外强手的对比之下,明显显得薄弱许多,因此才将力量训练放在此次体能训练的首要

39、位置。4.3.2.4 耐力训练软式网球比赛的持续时间比较长,因此有这大运动量、技术多变以及运动形式复杂等特点,因此,具有良好的耐力素质与运动员在高强度、强对抗的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有这密不可分的关系。软式网球比赛中充满着连续性的短时间爆发运动,在每次击球完成后都有一定的短暂休息时间,双方运动员交换场地以及在对攻战中有着相对较长时间的休息时间,基于软式网球运动的这种特点以及对赛中选手的心跳测试结果可以看出,软式网球比赛是一种以有氧功能为基础的运动,其关键在于无氧无乳酸功能,同时兼有无氧乳酸功能的交叉型功能(如图2所示),而女子运动员在有氧能力这方面员不如男子选手,因此在体能训练中应该专门加入耐力训

40、练的阶段,此次备战主要采用3600米(280034004200)与4000米(41000)间歇耐力跑结合场上组合间歇性训练进行耐力训练阶段的训练。图2 软式网球能量供应4.3.2.5 速度敏捷性训练速度素质与敏捷性素质也是软式网球运动员必备的体能素质之一,拥有优秀的速度敏捷性素质可以使软式网球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空间与时间的优势,同时可以保障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持续给对手以高强度的进攻威胁。随着软式网球运动的不断发展,各种技战术不断进步,当今国际女子软式网球比赛的激烈程度也大幅度提升,主要就表现在接球与回球速度显著加快,运动员在激烈的高速对抗中的技战术运用能力日益提高,这就对软式网球运动员的速度素

41、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再者,软式网球运动作为一种技战术复杂多变、技术动作相对精细的运动来讲要求运动员在拥有良好的速度素质的同时还需要具有比较好的运动敏捷性。在此次的体能训练安排中,将速度敏捷性的训练量比例安排为整个体能训练阶段的25%左右,具体执行上主要是在训练软式网球比赛专项速度素质的基础上,注重将速度敏捷素质以及上述的力量素质与实际的技战术结合到一起进行训练,以期更好的体能训练的效果融合进运动员的综合竞技水平。4.3.2.6 柔韧性训练运动员的柔韧性素质主要值得是运动员的身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机能水平以及韧带与肌肉的伸展能力,通过对运动员进行柔韧性训练可以使运动员在比赛中关节的运动幅度

42、得到增加,这样就可以更加精确的完成技战术动作,同时还可以降低伤病的发生,促进运动员肌肉的弹性与爆发力的提升。本次女子软式网球的亚运会备战将柔韧性训练列为体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约占整个体能训练时间的25%左右,以静力性牵拉以及PNF牵拉为主要训练方法,但是柔韧性训练安排的频率是备战集训过程中最频繁的,每天都必须安排一定量的柔韧性训练,以保持运动员相关方面的竞技与身体状态。4.3.3 技战术训练研究技战术训练、顾名思义包括了技术训练与战术训练两类训练,但由于两者之间有一定互通和关联性,因此通常并称为技战术训练。其中技术训练主要是指通过训练达到熟练并提升相关基本软式网球技术的训练阶段;战术训练

43、主要是指通过相关训练提高比赛实战能力的训练阶段。技术训练主要安排在整个备战集训期的第一阶段的基础训练期当中。软式网球作为一种类似于网球运动的以技能为关键点的对抗性项目,在诸如亚运会等大赛的备战集训期间,一定要重视向光战术策略配合多必须的基本技术基础的训练。相关基本技术的全面和扎实可以在实战中成功的转变为战术的有效性和多样性,与比赛最终的胜负有这密切的关系。但是随着训练程度逐渐的深入,集训运动员的各种竞技水平的提高需要逐渐向专项技能上转移,即需要将扎实的基本技术用来切实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这时就要将及战术训练的侧重点逐渐由技术训练转变为战术训练,而作为基础训练阶段重点训练科目的基本技术训练要相应的逐渐减少,在此次备战过程中基本技术训练在三阶段训练中的所占比例分别安排为85%、25%、15%。这里也可以看出第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训练基本技术,从基础上完善运动员的个人技术,扎实打好各项技术基础;在第二阶段的训练中大幅减低技术训练的比重,转而大幅提高战术训练的比重,训练的目的以及针对重点都是贴近实战的战术演练,具体计划上可以看出这一变化的就是在这阶段训练中大量的加入了积分练习或教学赛之类的科目;第三阶段为赛前的最后训练阶段,这个阶段基本不再有系统的技术训练,而是以战术综合和模拟比赛为主,其中模拟比赛几乎占到整个最后阶段训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