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4848188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6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doc(65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说明书(正式成果)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二OO七年十一月21目 录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城市概况第二节 总体规划修编背景第三节 总体规划修编依据、期限、空间层次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与城市发展目标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第二节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第三节 城市发展目标第三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四章 城市性质、规模第一节 城市性质及职能第二节 城市规模第五章 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第一节 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与城市空间结构第二节 居住用地规划第三节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第四节 工业用地规划第五节 用地指标第六章 综合交通规划第一节 城市

2、对外交通规划第二节 城市内部交通规划第七章 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第八章 环境保护规划第九章 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第十章 供电工程规划第十一章 信息、燃气工程规划第十二章 环境卫生设施及殡葬设施规划 第十三章 综合防灾规划第一节 人防规划第二节 消防规划第三节 防洪规划第十四章 近期建设规划第十五章 远景规划第十六章 实施规划的政策与措施 第一章 概况第一节 城市概况一、地理位置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西部,雪峰山与武陵山脉之间,地处北纬27°320228°0146,东经109°2443110°0622。东与辰溪县相连,南与怀化市、芷江县毗邻,西与贵州省铜仁市交界,

3、北与凤凰县、泸溪县接壤。总面积1568.19平方公里。二、自然条件1)气候麻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夏秋多旱,冬少严寒,无霜期长;小气候及垂直差异气候差异明显。海拔1000米以下的地方,年均气温12.917.4,7月最热,为23.628.7,1月最冷,为1.55.5。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421.8小时。年降水量12001500毫米,南部西晃山一带多雨,1400毫米以上,由此向东北、西北逐渐递减至1300毫米以下。年均相对湿度78。高温天气即日最高气温35以上,且连续5天以上高温期,几乎每年出现,多在79月。8级以上的大风年年出现,多发生在3、4、7、8月。年

4、均刮大风8天左右。2)地貌麻阳县位于雪峰山脉和武陵山脉之间。麻阳西、南、北三面较高,中部较低,朝东倾斜开口,呈筲箕状。海拔最高处南部西晃山金顶1405米,最低处东部毛家滩130米,相对高差1275米。峰峦重叠,溪河交汇,以丘陵为主,平、岗、山原兼有。河谷平原面积74.4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4.75,主要分布于锦江(辰水)及其支流两岸,阳光充足,土壤肥沃,盛产稻谷,系县内主要产粮区。溶蚀平原面积1.9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0.12,矿物质多,地平土沃,亦为麻阳县产粮区。江心洲大小50处,面积8.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0.51。丘陵面积573.5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6.57,分布较广,纵横交错于乡

5、镇之间,层层梯田,茶桐遍野。岗地面积6.0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0.38,分布于平原与丘陵的交接地带,分割零乱,呈馒头状,宜栽种柑桔、桃李及油菜、小麦。山原面积50.9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3.25,分布于南、西、北三面边缘,峰峦起伏,林木茂密。山地面积813.1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1.85,山峦连绵,坡陡岭峻,谷狭涧深,有茂盛植被覆盖。主要山峰有西晃山、奇天山、包茅山、都督山、罗裙山、蟠龙山等。主要石洞有天擎洞、林禄洞、雨珠洞等。3)地质麻阳境内出露地层有元古界板溪群,古生界震旦系、寒武系,中生界侏罗系、白垩系,新生界第三系及第四系,缺失奥陶系、志留系、泥贫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境内长度

6、5千米以上的断层有21条。其中12千米以上的10条。以麻阳压扭性断层为界,分北、南两部分。皆北东走向。4)物产资源已查明矿产资源有铜、铅、锌、钒、硅等15种。麻阳铜矿隶属湖南省冶金企业集团公司,是湖南省最大的铜矿。该矿矿床为以含自然铜为主的含铜沙岩型铜矿床,铜矿主要为单质铜金属,这在国内堪称一绝,在世界亦属稀罕。主要野生动物有虎、金钱豹、豺、野猪、穿山甲、雉、鸿雁、猴面鹰、鳖、鲇、德甲鱼等。森林面积55501.5公顷,森林覆盖率56.%。主要野生植物有枫香、楠木、银杏、樟树、棕榈、冬桃、猕猴桃、楠竹等。5)水文麻阳年均降水量为208022.5万立方米,径流量为108543.91万立方米(占降水

7、量的52.18)。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69.22万立方米,加上锦江及境外流入的6条溪流客水量414200.9万立方米,年均径流量达522744.81万立方米。境内大小山涧溪河287条,密布全县,汇集锦江。除锦江外,其他多为山区雨源型溪河。每年49月丰水期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80以上,山区雨源型溪河暴涨暴落特征十分明显。锦江唐名辰水,清谓锦水,以水中多纹石,望之似锦,故名,俗称麻阳河,系沅水干流“五溪”之一。锦江源出贵州梵净山,自西向东横贯麻阳全境,流经13个乡镇,至辰溪县城注入沅水,是麻阳县最大的河流。70年代,大小船只从高村上溯抵贵州铜仁,下行辰溪,沿沅水达沅陵、常德等地,系麻阳交通大动脉,亦为

8、湘黔边境运输通道。沿江建有锦和、江口圩、马颈坳、花园等水电站。尧里河位于县城西部。源出凤凰县杨家寨,有10条小溪汇集而成。年均流量20.5立方米/秒。建有黄土溪、马埠、岩门、车头水电站。6)特产麻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日照适中,无霜期长,适宜发展农业生产。盛产稻谷、晒红烟、桐油、茶油、柑桔、花生、油菜、黄豆、猕猴桃等。晒红烟,清代列为贡品,今驰名全国;桐油,素有“色金质玉,远销川沪,畅销湘鄂”之誉;冰糖橙,色泽橙红光滑,果肉脆而香甜,1990年在湖南省柑桔品种评比会上列全省之冠。三、历史沿革麻阳历史悠久,西周时期,即有人在九曲弯大规模开采铜矿,秦属黔中郡地,汉为武陵郡地,南

9、朝置麻阳戍,唐置麻阳县属辰州。其后,虽几经变易,但麻阳县名一直沿用至今。1950年3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麻阳县人民政府于锦和正式成立。1953年3月县城自锦和迁至高村。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麻阳县,设置麻阳苗族自治县,行政区划未变,隶怀化地区行署。后怀化地区改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属怀化市。四、行政区划及人口麻阳县设高村、锦和、岩门、江口墟等6个镇及郭公坪乡、石羊哨乡等17个乡,共计312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188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7.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01万人,非农业人口4.29万人。五、民族文化特色与人文旅游资源麻阳苗族自治县是以苗族为主的多民族县。1990年人

10、口普查,全县苗族人口157435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2.42;汉族人口80901人,占25.51;土家族388人,占0.12;侗族353人,占0.11。巍巍西晃山,滔滔锦江水,为麻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历代著名人物有:满朝荐(明代咸宁知县)、莫宗文(明末著名武将)、腾黑子(清代武林大侠)、张秋潭(清代泥塑大师)、腾代远(无产阶级革命家)、舒大桢(著名电影编导剧作家)、雷兴翰(著名医药学家)等。麻阳苗族文化丰富多彩。有远近闻名的花灯,浩若烟海的民歌,婉转动听的戏剧,多姿多娇的工艺,独具一格的现代民间绘画等。花灯,为双人转“花扇舞”,扇法多变,舞姿刚柔相济,配以小调,散发乡土气息。民歌10余

11、种,主要是情歌、龙歌、劳动歌,以情歌最盛。戏剧,有难堂戏、阳戏、汉戏、辰河戏、花灯戏等。民间工艺有蜡染、挑花、剪纸、刺绣等。现代民间绘画全国闻名,1988年国家文化部社文局授予麻阳“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称号。麻阳境内发现有旧、新石器时代遗址多处,采集距今5万余年前的石器多件,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麻阳当地苗族信奉盘瓠。境内存有盘瓠庙18处,年头岁尾或农历五月,苗族人民至盘瓠庙椎牛祭祀。过去,狗被视为神犬,地名多冠以狗字,更有给小儿做“狗儿帽”者,以求避祸得富。麻阳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山势奇特,河网密布。山峻洞深,水急滩险构成了麻阳的自然景观特征。麻阳最高峰西晃山,绝顶建庵,旁有天池,碧波荡漾,

12、游鱼可数,为县八景之一。罗裙山,山似罗裙,故名,古树幽深,白云绕护,奇幻不可测,明万历建梵寺于其上,民国时,寺废阁存。纱帽山位于县城西南,青云山延伸而来,一气奔腾,到此陡住,突起一峰,冠以白石,形若帽,故名。山侧有泉,四时不竭,山顶有阁,名文昌,成黔入麻第一关锁。县城西南天擎洞,洞中一柱,腰围数丈,高擎洞门,石液下垂,如莲花朵朵。林禄洞,洞中一水潺潺,昼夜汩汩,历代游玩者众。这种自然风光与民族人文水乳交融的特色,使得麻阳具备了开发旅游资源的良好基础。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2005年,麻阳县国内生产总值140171万元,比上年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49810万元,增长16;第二产业35881万元,

13、增长23;第三产业54480万元,增长1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177元,一、二、三产业构成由上年的35.8:24.4:39.8调整为35.5:25.6:38.9。 2005年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5706万元,同口径相比增长2.28;全年财政支出24034万元,比上年增长31.33。收支矛盾进一步加大。2005年末,全县总人口37.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01万人,非农业人口4.29万人。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54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66元。七、城市建设基本情况县城高村镇东距长沙500公里,辰溪县城55公里;南距怀化市59公里,芷江县城99公里;西距铜仁市98公里;北距凤凰县城3

14、4公里,泸溪县城83公里。规划县城规划区范围包含高村镇及高村乡行政区及绿溪口乡、岩门镇部分区域,因而本次规划统计的城镇人口指高村镇及高村乡及绿溪口乡、岩门镇的城镇人口。本次规划统计的现状城镇人口基数为5.40万人。 高村镇是麻阳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物资交流与集散的中心,是全县社会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事业都具有较好的基础,各项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工业产业以食品、化工、农机、建材为主,在全县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现状建成区集中于锦江西岸、尧里河南北两厢,地势较为平坦。现状建成区面积461公顷。其中居住用地201.50公顷,占43.70%,公共设施用地100.0

15、0公顷,占21.69%,工业用地73.00公顷,占15.84%。(详见城市建设用地现状情况表)。城市建设用地现状情况表序号用地代码用 地 类 别面积(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1R居住用地201.5043.702C公共设施用地100.0021.69行政办公用地27.806.03其商业金融用地51.3011.13文化娱乐用地1.200.26中体育用地0.700.15医疗卫生用地7.501.63教育科研用地11.502.493M工业用地73.0015.844W仓储用地16.303.545T对外交通用地4.000.876S道路广场用地42.909.307G绿地14.003.048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7

16、.501.639D特殊用地1.800.39合计城市建设用地461.00100.00备注:2005年现状城市人口5.40万人。第二节 总体规划修编背景一、上版总体规划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麻阳县城首次总体规划是1984年完成的,1985年经湖南省政府批准实施,该次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性质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根据本县资源和工业生产趋势,发展一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城市人口规模为近期(到1990年)1.87万人,远期(到2000年)2.57万人;城市用地指标控制在90平方米/人以内。1、上版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上版总体规划于1993年由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编制完成。其主要内容有:城市

17、性质:麻阳县城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信息、和商业中心,是以发展化工、食品和造纸工业为主导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山城。规划期限:近期规划至2000年,远期到2010年; 规划区范围:高村镇和高村乡所辖行政区域,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人口规模:近期城市人口为4万人,远期城市人口为6万人。用地规模:城市建设用地指标采用105平方米/人,近期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4.2平方公里,远期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6.3平方公里;空间布局结构:县城有城北区、城南区和江东区三部分组成,以锦江和尧里河为界,通过尧里河上三座桥和锦江大桥连成一个整体,采取一城三片两中心的布局形态,两中心指城北政治中心和城南商贸中心。

18、2、规划实施情况1)依据该规划,新建了富州大道、扩建改造了建设北路,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2)按规划新建了城南居住小区,结合旧城改造,建设了城北市场。3) 县城中部分闲置用地进行了综合利用开发,土地资源优势得以发挥。二、城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1、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新思想面临新的形势,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及“大力发展小城镇”方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目标,对促进麻阳经济发展、活跃商品流通、调整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促进城镇和农村建设至关重要。2、区域交通设施建设与上版规划编制时相比,麻阳县的区域交通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规划建设中的渝怀铁路途经郭公坪、锦和、长谭、

19、大桥江、江口墟,县境内营运里程42公里,规划设有锦和站和江口墟站。临三高速公路的建设已纳入国家及省建设计划。区域交通设施的建设将对麻阳县总体结构和布局产生一定影响。三、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国际与国内背景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新技术革命和结构调整三大基本趋势将会进一步加强,并对世界经济产生决定性影响。我国加入WTO,国内经济将与国际经济全面接轨,国际竞争国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格局日益凸现。麻阳苗族自治县面对日益明显的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因“入世”而将出现的新一轮开放潮,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

20、展战略,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2、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1)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技术、资本、生产和市场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组,国家之间、地域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将空前强化并变得更为直接,与过去相比,置身其中的城市很难独立把握自己的发展命运。因此,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如何将一种可能的经济发展加速度捆绑于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新城市经济现象之中。如何应付流动快速的虚拟经济带来的剧烈动荡和风险,以及如何保持城市的地方特色以不致于湮于一体化泡沫之中等等问题,都是麻阳发展面临的全新挑战。2)知识经济知

21、识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它以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传播和使用为基础,以创造性的人力资源为依托,以高科技产业和智业为支柱,其真正的生产资料不再以资金、设备、原料、能源为主,而更靠人的知识要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城市的决策者与各类企业通过信息高速公路与国际、国内各地联网,随时获得最新的经济、科技信息,以便准确、快捷地抓住各种有利时机,推动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资金、技术、人才相对集中的城市将更有先发优势成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3)WTO加入WTO,即是机遇,也是挑战,它对城市发与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a)解放思想,树立“经济全球化”、“国际规则”、“大市场”等一系列新观念;b)转变政府职能

22、,强化市场调控,减少直接干预,优化发展环境;c)大力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提高竞争力;d)建立良好人才机制,为人才培养与引进和人尽其才创造良好环境;e)创造优美城市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吸引力。4)两个转变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也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两个转变给城市发展与规划带来了新课题,城市功能将由原来较单一的以生产性职能为主的模式向多元化和更高层次发展。市场经济一方面需要政府对城市建设进行宏观调控与引导,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发展计划与城市建设活动具有较大的弹性以培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宜敏感度。在转轨时期,政府行为与市场行为成为发展中一对不稳定的新矛盾

23、。5)加速城市化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进入加速发展时期。加速城市化阶段的到来,意味着对城市既有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等各方面带来了极大挑战。第三节 总体规划修编依据、期限、空间层次一、修编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国发【2002】13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3、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612号文件: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的通知4、建设部2005年146号令:城市规划编制办法5、建设部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要点6、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7、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8、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24、1991)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995)10、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11、麻阳苗族自治县县城总体规划(1993-2010)(麻阳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1993)12、麻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3、麻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4、麻阳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15、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6、怀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7、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8、其他相关国家法规、法律编制二、规划期限本次修编规划期限为2006年至2020年,近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设想为2

25、021-2050年。三、规划的空间层次在本次总体规划修编中,规划的空间层次为:县域、县城规划区、都市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第三款规定,结合麻阳县县城发展趋势与土地利用特点,本次总体规划修编将上版总规47平方公里的规划区范围扩大至87平方公里,包括高村镇、高村乡及岩门镇和绿溪口乡的部分。都市区是由集中的规划建设用地及这些用地之间的自然环境共同构成的区域,包括规划建设用地、高村镇全部、高村乡部分用地,总面积30.2平方公里。第二章 规划指导思想与城市发展目标第一节 规划指导思想一、规划指导思想1、科学合理地论证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以便指导城市规划事业更好地面向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两个根本

26、转变”,使城市开发建设有序地进行。2、城市规模的扩大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数量增加,现代城市的发展更应注重“质”的提高,因此,城市规模论证应加强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3、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其工业化水平、产业结构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与本地区的自然、社会条件密不可分,因此,预测城市规模时必须对发展条件进行科学分析与论证。4、人口规模与用地规模是密切相关的,城市用地规模的发展不是机械的扩大,而是城市空间的有机生长,一般情况下,一定的人口规模要有相适应的用地规模,但用地规模也不应被动地适应人口规模。5、用地规模的确定坚持国家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原则符合国家严格控制大城市

27、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做到在一定行政区内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第二节 城市发展条件分析一、区位条件麻阳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西部 ,地处雪峰山与武陵山脉之间,行政隶属怀化市。麻阳县在空间位置上位于怀化市、吉首市及铜仁市的三角中心区上,距三市的空间距离均不超过80KM。依据现代区域发展组织理论增长极核理论,由于主导产业的产生和集中,怀化市、吉首市、贵州铜仁市各自发展为各自经济区域的增长极核地区。而麻阳县正好位于三个增长极核的辐射扩散效应边缘区域。目前,这三个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处于极核式集聚发展阶段,即周边和外围的资源和潜力更多地集中于怀化市、吉首市及铜仁市,使得三市的社会经济处于高速发

28、展水平。生产的高度发达使极核城市的反集聚效益开始出现,在区位级差地租的内在作用下,出现了由经济极核城市作外围边缘地区扩散的趋势,城市空间结构进入由极核扩散发展的阶段。因而,从区域理论的角度而言,麻阳县在未来20年的发展过程中只要充分利用区位资源有成为后来居上的新产业极核城市的可能性。二、县域城镇发展优势条件分析1、区位条件麻阳地处怀化、吉首、铜仁三市结合部,是怀化的西大门和联系贵州的桥头堡。2、交通条件目前麻阳境内有枝柳铁路、209国道、S308省道等重要交通线通过,使麻阳与省内其他城市和贵州联系非常方便。规划建设中的临三高速公路和渝怀铁路也将从麻阳县境内通过。这将极大的改善麻阳的区域交通环境

29、,增强麻阳城镇发展的交通优势。3、资源条件麻阳资源优势明显,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及劳动力资源都非常丰富,开发潜力巨大。4、农业基础牢固麻阳土地总面积1568.19km2,人均占有土地0.44公顷,比全省人均0.33公顷高25%,土地面积大,温、光、水资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麻阳盛产稻谷、晒红烟、桐油、茶油、柑桔、花生、油菜、黄豆、猕猴桃等农产品,近年来农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5、国家宏观政策及引导条件麻阳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国家在资金和政策上有一定的倾斜,再加上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及“大力发展小城镇”方针,只要麻阳县积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全面建

30、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将会为县域城镇的发展扩大打下坚实基础。麻阳县属于湘西地区开发的范畴,新一轮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做好与省委、省政府关于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的衔接,很好地体现省委省政府关于湘西地区开发的要求,也会给麻阳县的发展带来机遇。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引导下,一方面可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在规划的引导下有序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镇人口。三、县域城镇发展的制约因素1、县域经济相对落后,发展后劲不足麻阳县属于湖南省的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总量不大,人均占有量小,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31、发展后劲不足。2005年,麻阳县国内生产总值为140171万元,人均生产总值为3758元。而2005年湖南省人均生产总值9312元,较大程度上高于麻阳县。2、交通设施滞后县域虽解决了铁路、公路的有无问题,但仍不能完全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主要是公路等级低,断头路多,路网不成体系,而且运输工具落后。3、城镇规模小,聚集辐射能力弱2004年,湖南城镇密度为51.4个/万km2,人口平均规模为0.67万人/ 个,而2005年,麻阳县城镇密度为38.4个/万km2,人口平均规模为 0.45万人/个 。(以上计算均指建制镇)麻阳县域城镇的中心功能作用较弱,城镇群体能力较差,而且中心城镇实力不强,综合功

32、能不强,难以在区域中发挥核心作用。4、城镇建设观念及办法落后 改革开放前,长时间实施控制城市发展的政策,大搞城乡户口二元管理制度,限制了城镇的发展,这一现象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才逐步改善。改革开放以后,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为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开辟了出路。但由于分散发展,未能很好地鼓励和引导乡镇企业进园区、进城镇,制约了农村和小城镇的发展。第三节 城市发展目标1、基本形成具有浓郁苗族文化特色的,以食品、建材、冶金、旅游和商贸为支柱产业的新型现代化民族城市。2、基本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建设城市林业生态圈,形成以“一轴、两带、四园”为骨架的绿色空间体系。3、基本形成合理的城市功能结构,按照“两

33、江、三岸、五组团”,构筑青山、秀水、名都融为一体的城市空间布局。第三章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一、历史沿革与现状概况麻阳历史悠久,西周时期,即有人在九曲弯大规模开采铜矿,秦属黔中郡地,汉为武陵郡地,南朝置麻阳戍,唐置麻阳县属辰州。其后,虽几经变易,但麻阳县名一直沿用至今。1950年3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麻阳县人民政府于锦和正式成立。1953年3月县城自锦和迁至高村。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麻阳县,设置麻阳苗族自治县,行政区划未变,隶怀化地区行署。2005年麻阳县辖郭公坪、石羊哨等16个乡和锦和、岩门、江口墟等6个镇,共计312个村委会、12个居委会、1884个村民小组。全县土地总面积1568

34、.19平方公里,总人口37.30万人,人口密度235人/km2,其中非农业人口4.29万人,非农业人口比例11.5%。二、县域城镇发展优势条件1、区位条件麻阳地处怀化、吉首、铜仁三市结合部,是怀化的西大门和联系贵州的桥头堡。2、交通条件目前麻阳境内有枝柳铁路、209国道、S308省道等重要交通线通过,使麻阳与省内其他城市和贵州联系非常方便。规划建设中的临三高速公路和渝怀铁路也将从麻阳县境内通过。这将极大的改善麻阳的区域交通环境,增强麻阳城镇发展的交通优势。3、资源条件麻阳资源优势明显,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及劳动力资源都非常丰富,开发潜力巨大。4、农业基础牢固麻阳土地总面积15

35、68.19km2,人均占有土地0.44公顷,比全省人均0.33公顷高25%,土地面积大,温、光、水资源充足,有利于农业综合开发。麻阳盛产稻谷、晒红烟、桐油、茶油、柑桔、花生、油菜、黄豆、猕猴桃等农产品,近年来农业在调整中稳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5、国家宏观政策及引导条件麻阳作为少数民族自治县,国家在资金和政策上有一定的倾斜,再加上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及“大力发展小城镇”方针,只要麻阳县积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将会为县域城镇的发展扩大打下坚实基础。麻阳县属于湘西地区开发的范畴,新一轮的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36、做好与省委、省政府关于湘西地区开发的决定的衔接,很好地体现省委省政府关于湘西地区开发的要求,也会给麻阳县的发展带来机遇。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在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引导下,一方面可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在规划的引导下有序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化为城镇人口。三、城镇发展战略(一)总体战略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建立城乡人口有序流动机制,巩固发展第一产业,并以其为基础,加快第二、三产业集聚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优先发展中心城市,培育和发展若干主导产业,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城镇化的物质支撑系统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

37、、结构协调、规模有序、职能明确的现代化城镇体系。 (二)战略目标麻阳县城镇发展的总目标是:将麻阳县建设成为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良、经济繁荣、人民富裕、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县。1、城镇化水平目标(1)2010年城镇化水平达28%麻阳县2005年总人口37.3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1.50%,城镇人口8.0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1.55%。随着湖南省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和城镇户籍限制的取消,加强引导从事二三产业的农业户籍人口进入城镇,农业富余劳动力及农业户籍人口进入城镇的速度将会加快。预测2010年全县总人口4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28%,2010年全县城镇总人

38、口11.2万人左右。(2)2015年城镇化水平达37%2015年全县总人口43万人左右,城镇总人口16万人左右。(3)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43%2020年全县总人口46万人左右,城镇总人口20万人左右。2、经济与产业发展目标1)产业结构格局加速向“三二一”转变加快城镇化发展必须迅速发展二三产业。近期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巩固提高第一产业,突出发展第二产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2005年三次产业的比例为35.5:25.6.:38.9。力争2010年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到25:30:45。中远期实现第三产业占绝大比重的“三二一”结构的产业结构。(2)构筑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格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

39、逐步形成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格局,是实现富民强县目标的基本途径。发展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需要全面提升和改造传统工业,是整合旅游资源,培育旅游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也是利用麻阳特有的生态资源,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需要。从发展阶段上来看,近期为启动期,初步建立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的基本框架,形成绿色食品、林产品深度加工、民族特色工艺品制造加工、旅游和环保型冶金五大支柱产业为支撑的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体系。(3)积极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首先要以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二是大力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推动绿色产业加快发展。三是搞活流通,开拓绿色产品市场。同时,还要加

40、快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4)坚持环保效益型工业发展方向,走工业强县之路。首先要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二是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是努力培植新兴工业。同时,要高度重视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催化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5)着力开发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要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支柱和新的增长点来抓,尽快把麻阳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要大力发展商品流通业,规范和发展房地产市场,积积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文化传媒业等新兴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交通运输、社会服务等传统行业。(6)经济发展目标2005年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0171万元

41、,三次产业比例为35.5:25.6.:38.9。综合评估麻阳近年经济增长情况,同时参照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提出的至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9%的目标,麻阳作为后进发展地区,年均增长率应高于此值。规划近期(201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3.0%,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25:30:4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0元左右,城市人均可支配性收入5500元左右,农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3000元左右。规划中期(201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2.5%,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20:25:5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500元以上,城市人均可支配性收

42、入8000元左右,农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5000元左右。规划远期(2020)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8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11.5%,三次产业的比例调整为15:20:65,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000元左右,城市人均可支配性收入12000元左右,农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7500元左右。3、社会发展目标(1)推进城乡一体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注重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实行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整体效益的发展模式。城镇化进程中的城乡建设要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达到一种稳定有序的演进过程即可持续发展模式。(2)“以人为本”建设福利化社区21世纪的人居环境,应能满足人的多层次

43、、多方位需求。为此,城镇体系建设要统筹安排各档次级别的教育、文化、卫生、休闲、旅游、娱乐、福利等多种社会公共服务设施,健全经济和社会保障系统,形成具有较高水准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民族团结、文明礼貌、安定祥和、福利健全的新社区。(3)社会发展指标体系规划近期(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8%以内,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达到65%,高等教育同龄人入学率达到18%左右,进一步完善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体系,千人拥有医生2.5人。规划远期(202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7%以内,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比例达到85%,高等教育同龄人入学率达到30%左右,千人拥有医生3人。4

44、、城镇空间布局发展目标规划形成“三轴两片”的空间布局结构,通过两主一次三条轴线,加强南北两个次区域的联系,带动县域城镇协调发展,形成“强化中心极核,核心圈层与外围圈层分工协作”的极核圈层体系。5、土地开发利用目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土地利用的要求,使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逐步趋向合理,城乡用地效率逐步提高,增强土地的人口承载力。杜绝土地浪费,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实现全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至2020年,城镇、工矿、交通和水利设施建设将有较大的发展,建设用地将有控制的增加;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补充耕地和其它用地,保持用地总量不会减少,耕地总量仍可实现动态平衡,土地利用将更加充分

45、合理;通过进一步贯彻环保方针政策,森林、植被覆盖率将有较大提高,土地生态环境将得到根本改善,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将更高。6、区域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目标(1)建立高速便捷的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建成以临三高速公路、209国道、S308省道为主干,以麻阳县城为枢纽,郭江线(郭公坪江口墟)、文吕线(文昌阁吕家坪)为骨架,板江线(板栗树江口墟)为纽带,连接各个乡镇和主要旅游景区的高标准公路网。实现县内公路与周边地区公路相连,乡镇与乡镇之间公路直接连通。进一步提高行政村公路通达率,构成四通八达,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建成以枝柳铁路、渝怀铁路为主干的铁路网络,带动沿线城镇的发展。进一步加强锦江航道的建设,提高通

46、航能力。(2)建立有效的蓄水和防洪保障体系水利建设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大锦江的治理力度,增加防洪减灾能力。加强植树造林,封山育林,从根本上防御山洪。(3)建立稳定可靠的能源供应体系大力发展麻阳电网,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城乡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4)建立现代化信息网络按照“适度超前,突出重点”的原则,加强邮电、广播、电视、宣传、新闻媒体等信息化建设,建成功能社会化、结构网络化、信息生产和服务产业化、手段信息化的信息综合服务体系。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应用,逐步建成覆盖全县的连接全市、全省的高速传输网络,实现各种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充分利用,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5)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环境与发展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加大“三废”治理力度,严禁污染物超标排放,严格控制排污总量,保证锦江麻阳段的水质,加强水源地保护建设。把麻阳建设成为清洁、美丽、舒适、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现代城市。(6)完善科教文化设施体系,提高全民素质水平完善科学文化设施体系,全面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和成人教育,改进和加强德育教育。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主渠道作用,使全民教育水平和劳动者素质有明显提高。(7)建设一、二、三级区域性商贸交易中心市场以市场为导向,以农副产品批发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