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安全越冬技术.doc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48469182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鱼类安全越冬技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鱼类安全越冬技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鱼类安全越冬技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鱼类安全越冬技术.doc(4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鱼类安全越冬技术越冬期管理是池塘养殖的重要环节,做好这一时期的鱼种养殖管理,对于下一年水产养殖顺利进行有着极为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在整个越冬期间必须尊重科学、依靠技术,以水为基础,以氧为前提,创造满足鱼类越冬所需的环境条件,确保鱼类安全越冬。1 越冬的水域条件越冬池背风向阳,靠近电,交通方便;不渗漏或轻微渗漏,水充足,注水方便,水质清新无污染。越冬期间冰下水深1.5-2m。2 越冬前的准备2.1 越冬池的清整消毒越冬前排干池水,清除杂草,杂物、淤泥,晾晒池底。用生石灰100-150kg亩,用水化开,全池泼洒。如带水用生石灰150-250kg亩。2.2 加强管理,注重防病。秋季是鱼病最为流行的季

2、节,如果不加强防病工作,一旦鱼病流行,往往损失严重。因此,要始终保持早、中、晚巡塘检查,观察池鱼的摄食与活动情况。投饲要坚持“三定”(即残渣剩料要及时清除,食场、食台定期进行消毒,定期投喂防病药饵和泼施防病药物)。入秋后注意预防锚头鳋病和日本鲺病,每立方米水体喷雾或泼洒1g晶体敌百虫,隔37d再泼1次。2.3 加强秋季培育2.3.1 培肥水质秋季的气温一般在2030,适宜鱼类生长,此时施肥可适当增多。每亩可施氨肥2kg,或施发酵的粪肥400kg,同时搭配施磷肥4kg。池水透明度以保持在25cm左右为宜。2.3.2 投足草料投喂精料之前,应先投喂草料,以免草鱼争食精料。每天在固定地点投喂鲜嫩的草

3、,每次投喂量以在2h内吃完为宜。2.3.3 补喂精料早秋以投喂青饲料为主,辅以精料;到晚秋气温日趋下降、青饲料供应不及时,应及时增加精料的投喂量,甚至以投精料为主。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喂豆芽、豆饼、棉饼、麸皮、豆渣等配合饲料,也可用红薯蒸熟捣烂,拌米糠、玉米粉(其比例为355)揉成团,上食台投喂,每次加入1.5的食盐,每天投喂2次,并掌握适当的投喂量。2.4 防止泛池秋季水温不稳定,鱼塘易泛池。有水条件的,要适时注入新水增氧;没有水可注入的,要用增氧机增氧,并且做到早晚巡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 鱼种、亲鱼入池9月中旬-10月中旬,水温10左右,不低于8即可入越冬池。每立方米冰下有效水量放0.25

4、-1kg鱼种或亲鱼。鱼种消毒要及时,尽量做到当天投放鱼种,当天进行消毒。20ppm高锰酸钾浸洗25min;5食盐水浸洗5min。受伤掉鳞的的亲鱼,可在伤口处涂青霉素软膏或硫磺软膏。4 越冬期日常管理4.1 坚持巡塘、测冰下溶解氧含量及其变化情况冬季水体水温上低下高,出现逆分层现象,鱼类滞留底层。正常情况下,透过冰层观察不到鱼类活动,容易使人产生麻痹思想。事实上,冬季溶氧下降速度比较慢,不象夏季变化突然。因此,应坚持每天清晨巡塘,仔细观察冰层下鱼类活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巡塘时要特别注意观察池塘四周,尽快发现缺氧迹象。定期测定溶氧含量,一般每3-7d测定一次,保证溶氧在3mg/L以上,否

5、则应立即采取增氧措施。补救措施有注入地下水、迅速冲开部分冰层、安装潜水泵循环池水、开动增氧机等。4.2 及时清雪除尘,让越冬水体保持最好的透光度池塘冰面积雪,水中缺少光照,浮游植物光合作用减弱,减少了溶氧来,当水中贮备氧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上最低需要的量时,鱼类便窒息死亡。因此,应尽快清除冰上积雪,让光线透过冰层,使越冬水体保持最好的透光度。清除积雪时,每隔1m,扫一条宽2m的通道,尤其是挂化肥袋的区域,一定要清除干净。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大面积或全池清除。4.3 保持越冬场所安静、减少鱼类越冬期能量消耗鱼类是变温动物,随着水温下降,其体温也同步下降,在越冬水温(04)状况下,基本处于冬眠状态

6、,不食也不动,鱼类的能量消耗也降到最低。如果在此期间受到惊动而活动起来,就增加了能量消耗。越冬期间,鱼类尤其吃食鱼类完全不摄食,基本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就靠秋季储存在体内的能量来提供。如果鱼类在越冬期因惊吓而剧烈运动,能量消耗过多,就会令其体质下降,增大感染疾病的可能性,增加死亡率。所以,越冬环境应尽量保持安静。5 越冬池增氧尽管采取了种种措施,总难免出现意外。例如越冬密度过大;池塘由于渗漏而使水位下降,有效水体减小,造成越冬密度相对增大;越冬水域淤泥过多,耗氧因子过多;池塘中浮游动物量过大,野杂鱼过多,造成无效密度过大;扫雪除尘不及时或者根本不扫,还有管理中出现疏漏等情况都可能造成越冬水体缺氧

7、。如果出现这个问题,为了把损失降到最低,必须采取生物和机械的方法进行增氧。5.1 生物增氧5.1.1 避免雪封泡封冰期长、冰层厚的鱼池,可隔一段时间在冰上打孔增氧。遇到雪封泡的年份,应分区破除乌冰,重结明冰,以防发生缺氧。5.1.2 杀灭浮游动物,减少耗氧因子越冬水体因浮游动物多而引起缺氧时,用90晶体敌百虫化水全池泼洒。杀灭剑水蚤时使池水达到1ppm药物浓度;杀灭轮虫时使池水达到2ppm药物浓度。封冰后可打冰眼用水泵将药水冲入水中。5.1.3 打冰眼挂袋施肥池塘结冰后,鱼池内溶氧唯一来是浮游植物光合作用,水体含氧量与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等密切相关。为了满足浮游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需要,增加浮游植

8、物生物量,从而达到增强光合作用、增加溶氧的目的。采取化肥挂袋法,2m水深每亩用尿素57kg;磷酸二铵2-3kg或过磷酸钙1.5-2kg、硝酸铵2.5-3kg混合使用。化肥袋用4060目筛绢或白色塑料编织袋制成。化肥袋悬于水面下,距离冰层10cm左右。每亩挂袋5-10个,化肥袋分布要均匀,布局要合理。经过710d,池水溶氧含量可以达到511mg/L。5.2 机械增氧5.2.1 补水增氧往池塘里注水的目的一是增加溶解氧,二是增大水体,降低密度。补水时,最好选择含氧量较高的江河水、水库水或者本场内具备这个条件的储备水。如果没有符合这个条件的水,就应该在注水过程中进行增氧。注水时,在水泵动力允许的情况

9、下,尽量抬高注水管口,在管口加一定阻拦物,在入池处放一个质地较硬的迎水物,让水喷射、进溅起来,增加与空气接触的时间和面积,让富含氧气的空气充分溶入,提高其含氧量,进入水体后,有效地增加缺氧水体的溶氧量,让越冬鱼类尽早脱离危险。这种方法适用于渗漏较严重的、尚有一定蓄水能力的水体。5.2.2 原池循环水增氧当没有补水条件时,就要进行原池水循环增氧,原理和补水增氧类似。用水泵将原池水抽出来,经过一定的流程和扬程,然后再注入原池中。在这个过程中,缺氧水体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这个过程称为“曝气”,富含氧气的空气进入水体,水体中的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挥发出来。这一方法的缺点就是,时间不宜过久,否则,会造成水体水温下降,使越冬鱼类发生冻伤。以在白天进行为宜,除非发生严重缺氧,不宜昼夜进行,以免水温降低过快。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