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究.doc

上传人:Wo****W 文档编号:48462098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事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军事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事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事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军事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探究【提 要】军事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是以提升学员人文素质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本文从军事精英人才的核心能力素质要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大学语文在教学理念的大胆创新、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教学方法手段的灵活运用、考核方式的多元有效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深层次的思考,以期形成体系完整、操作性强、效果突出的课程改革思路,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输送具备良好军事素养、过硬专业知识、深厚文化素养的的新型军事人才。【关键词】:p 】军事院校 大学语文 教学改革在军队院校课程教学体系中,大学语文是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的一门重要人文类公共基础课。

2、课程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合智育、美育、德育为一身,通过培养军校学员语言素养、人文素质,起到陶养学员情操、提高学员人文素养,积聚鼓舞学员战斗精神的作用。本从军事精英人才所应具备的人文素质这一模块出发,细化组成,有针对性的在教学理念的大胆创新、教学内容的合理设置、教学方法手段的灵活运用、考核方式的多元有效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一、教育理念的创新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灵魂教育理念是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也有学者认为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家乃至整个民族长期蕴藏和形成的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映、体现和追求,是关于教育发展的一

3、种理想性、精神性、持续性和相对稳定性的范型,具有导向性、前瞻性、规范性。” 可见,教育理念是整个教学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教育实践的效果,甚至成败。教育理念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灵魂。在军队综合大学实施军事精英人才培养应从转变教育理念入手。在军队院校课程教学体系中,大学语文是处于基础和核心地位的一门重要人文类公共基础课。课程以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融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于一体,合智育、美育、德育为一身,通过培养军校学员语言素养、人文素质,起到陶养学员情操、提高学员人文素养,积聚鼓舞学员战斗精神的作用。然而这样的培养理念显然无法适应和满足精英教育的目标定位。新时期培养军事精英人才

4、应着眼于三方面的理念创新。1.突出人文特性。人文特性是大学语文的核心特质。大学语文教学在培养提高学员语言文字修养的基础上,应更注重审美情趣、文化品味的提高并最终达到情感智慧、人文素养的内化与提升。在教学中充分挖掘文学作品的人文特性,培養学员完善的人格、独立的个性、健康的心理,升华学员对世界、对国家、对社会、对军队、对人生的理性认识,培养学员强烈的使命意识、宽广的国际视野、自觉的战略思维、全面的信息素养和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协作与竞争的自我要求,提高人才素质的技术与军事结合度、科学素养与领导者品质结合度。2.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学员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员应充分尊重学员的独立人格,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

5、人生观和价值观。无论是在课堂教学中,还是课下和学员的交流中,都要坚持平等、尊重、信任、宽容,关注学员精神成长。例如,在对名家名作解析时,应努力挖掘作品中蕴含的精神养料,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的是屈原对人生理想的执着追求;“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抒发的是曹植爱国报国的崇高精神;“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彰显的是杜甫对人民的赤子情怀,用这些蕴含在文学作品中的崇高品质砥砺志节,涵养情怀,滋养他们的精神世界,培育他们精神成长,引导学员们树立报效国家、建功军旅的崇高人生理想。3.培养学员对真善美的追求。大语教学应侧重学员坦然面对社会人生,坦然面对挫折,在困难和考验面前不退缩,以顽强毅

6、力和拼搏精神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在对文学作品的讲解中培养学员热爱生命的情怀,磨练学员求真求美的心境。如在报任安书中感悟司马迁为理想忍辱负重、坚守生活和奋斗的意义;在苏轼的豪放词中学习他豁达开阔的胸襟和从容淡定的人生态度,面对多舛命运,依然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气度风范;在红楼梦中了解曹雪芹的人生际遇,真正做到得之淡然,失之坦然。这些大师们的人生经历和智慧都是启迪学员的鲜活资料,对于培养学员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追求人生的真善美大有裨益。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与特色化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为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学语文首先要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突破固有模式对教员思想观念

7、的束缚,大胆创新,勇于创新,站在现代教育理论的高度,构建军队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科学、规范的教学内容体系,实现课程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尽可能优化学员的知识结构,培养学员的人文素养,充分保证军队院校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教学内容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核心。着眼于军事精英人才的培养目标,大语教学将以文化传承、人文情怀、军队特色、个人能力为着力点,在授课内容方面重新设置。1.更新优化教学内容。大学语文教学内容应根据军校学员普遍存在的求知欲、自制力、自信心、创新精神、意志力等人文素质方面和语文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成长需求,针对军事人才人文素质的构成,着眼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实际需要来确定和设计内容和体系

8、,使其既符合目前国内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知识框架,又紧扣时代对高素质、复合型军事人才人文素质的要求,既注重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又注重时代性、实践性、丰富性,将知识、理论、技能有机结合,着眼学员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2.完善内容体系。着眼学员综合素质提高,应进一步拓宽、拓深大学语文教学内容,与文化、历史、哲学、审美有机结合。坚持经典阅读,向学员提供文化,培养学员人文精神,增强学员人文底蕴。上编作品选读将打破以具体篇目为单元的传统授课模式,紧扣精英人才成长应具备的思想、文化、军事、艺术等综合人文素质需求,分“大学的精神”“青春的呐喊”“家国情怀”“使命责任”“哲理的光辉”“历史的年轮”等十个专题,

9、精心选择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作为教学内容。在每个专题下,选择12篇教员重点讲解,1篇课堂讨论, 68篇课外阅读,并鼓励学员撰写文章课外交流。下编写作与演讲将着眼学员实际能力提高,突出大学语文教学的军旅特色,贴近部队,增强部队工作需要的实际技能训练内容。更加注重加强学员写作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培养。拟针对国防和军队建设对精英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出发,分为军队公文、军事新闻、军事学术论文撰写和军队日常演讲四大版块,加大对实践课内容的倾斜,增设诗歌朗诵、专题演讲、采访实践、自办手抄报等专题活动,引导学员参与各种类型的教学实践,在参与中查找不足,在改进中稳步提高,通过不断强化口语表达与写作训练,在有限的教学时间

10、内开阔视野,启发思维,促进能力素质提升。3.扩展教学内容的外延。大学语文的授課内容不应局限于作家作品的分析p ,要把文学与文化结合起来,文学与历史、文学与哲学、文学与思想流变、文学与社会生活等结合起来,如讲到屈原的爱国情怀时,要分析p 整个楚文化在先秦文化发展中的特殊性、屈原爱国精神中的宗族性等。其次,要更加注重注入时代气息。增加文学与文化建设中最近最新的内容,使大学语文更贴近学员实际,更贴近现代生活,反映鲜活的当代特色,如增加反映网络文化、校园文学、影视剧本以及最新科技发展的内容。再次,要更加注重学员思想道德素质的培育。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文学作品“文以载道”的特点,充分发掘作品中蕴涵的

11、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因素,以此感染学员,为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目标做正面积极的导向。三、教学方法的双向驱动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教和学的双向互动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手段,缺了任何一方的参与,不仅会能事倍功半,也可能徒劳无功。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教与学的有效互动呢?需要从教学方法手段的改革入手。教学方法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关键。传统大学语文教学中单篇独章式的细读精讲能够较为清晰地向学员传达出文本的精髓要义,但在教学容量上则略显单薄,90分钟的内容不能完全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尤其是文学功底较好的学员会有意犹未尽,怅然若失的感觉。因此,尝试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强调教与学的双向互动,把讲授、解答、启

12、发、问题导引、研究探讨等互动性较强、引导性鲜明的方法手段结合起来,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有力的方法支撑,真正实现教与学双向驱动。1.不断优化教与学双向驱动。人文素质教育强调感受、情绪、性格过程,即情感过程,这个过程是使人文知识内化为人文精神、陶冶情操、塑造健全人格的内部机制。要坚持教学中的审美化和实践化,加强课堂设计,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作用,以学员为主体,以教员为主导,使学员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学答”变为“学问”;从“学会”到“会学”;从“学懂”到“会用”。要破除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与学员的双向交流。更多更有效地运用讨论、交流、实践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教

13、员和学员的积极性。2.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课程的特点,运用和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增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益,增强教学效果,努力促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结构的改革。网络教育的实质就是在高科技的支持下,实现人文交互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要鼓励和组织教员制作网络课件,使用网络资进行课堂教学,并通过网络组织教学活动,将课堂教学从课堂内延伸到课堂外,便于学员的自主使用。3.创设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提高学员人文素质的教育目标,必须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环境,以实现教学目标为核心,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例如,可结合学校实际,开设讲座、报告会、研讨

14、会等课外讲堂开阔学员视野;开展读书竞赛、演讲比赛、经典诗文朗诵大赛、辩论会以及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校园人文氛围;优化与地方共建的人文教学基地,组织学员参观驻地人文文化场馆和有关文物遗址,充分利用现地教学,加深课堂教学印象;不断提升“大学生文学协会”“大学生思想论坛”的地位作用,利用课外实践深化、业余生活引导和校园文化熏陶等多种途径,为学员搭建成才的实践平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最终目的即在于有效提高学员的读写听说能力,使将来从事专业技术研究的学员在研究课题和论文写作时,具有缜密的思维和令人信服的逻辑论证;对于走向基层部队的学员,能以流利、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从而为实现军队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输送具备良好军事素养、过硬专业知识、深厚文化素养的的新型军事人才。【参考文献】:p 徐中玉20_6徐中玉先生谈大学语文教育(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网/nccrs/e_pter/15k 20_6-3-20)韩延明大学理念探析,厦门大学高教所20_届博士研究生论文集第32期。(通信地址: 710051 空军工程大学)第 6 页 共 6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计划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