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俗风情文化(共11页).doc

上传人:飞****2 文档编号:48426734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民俗风情文化(共11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福建民俗风情文化(共11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民俗风情文化(共11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民俗风情文化(共11页).doc(11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福建民俗风情文化 福建省(简称闽)位于中国东南沿海,东北与浙江省毗邻,西、西北与江西省接界,西南与广东省相连,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岛相望。陆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福建省辖1个副省级城市和8个地级市。福建的地理特点是“依山傍海”。福建多山,全省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90%;这些山地多为森林所覆盖,使得福建的森林覆盖率达62.96%,居全国第一。福建的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二位,海岸曲折,岛屿众多。由海路可以到达南亚、西亚、东非,是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海上商贸集散地,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内地客家地区是农业文明。除了武夷山、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等自

2、然风光外,还有土楼、安平桥等人文景观。福建的民族组成比较单一,汉族占总人口的97.84%,畲族为最主要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1%,还有少量回族、满族等。福建地貌 福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福建省土地总面积的90%,所谓“八山一水一分田”。省内有闽西与闽中两大山带大体平行,闽西山带以武夷山脉为主,斜贯闽、赣两省,长约530千米,平均海拔1千米。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位于武夷山市西北部,是中国东南地区最高峰。闽中山带从北至南分为鹫峰山脉、戴云山脉、博平岭。 福建海岸地貌格局以多海湾、多半岛的曲折海岸线为主体。闽江口由于山地逼近海岸,平原窄小;闽江口以南有较大的沿海平原,如福州

3、平原、兴化平原、泉州平原、漳州平原。且广泛分布海蚀红土台地。闽东南沿海地带是省内耕地集中区,亦是福建省经济文化最为发达地区。 省内城市间往来在过去往往要经水路来达成。有闽江、晋江、九龙江下游冲积而成的四大平原:漳州平原、福州平原、泉州平原、兴化平原。一、福建气候 福建气候区域差异较大,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水热条件和垂直分带较明显,气候复杂多样利于发展农业多种经营。年均气温在17-21,沿海全年高于10。冬季温暖,1月沿海平均气温7-10,山区6-8。夏季炎热,平均气温20-39,并多台风。无霜期内陆260-300天,闽东南沿海300-360天,可一年三熟,适宜甘蔗等喜高温作物和亚热带植物生长

4、,其他地区可一年两熟,适宜种植水稻和茶树等。年降水量14002000毫米,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季节分配不均,有较明显雨季和干季;3-6月为雨季,占全年降水50-60%,7-9月是台风季,降水量较多,年际变化极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10月至次年2月为,降水较少。年日照时数为1700-2300小时。沿海及岛屿地区有效风能达2500-6500千瓦时/平方米。风能和台湾海峡油气资源有良好的开发利用前景。二、 福建的风土人情福州清明节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一个传统的扫墓祭祖节日,但福州的清明节却有其独特的风俗,每年清明节前后,福州市民家家户户都要去郊外踏青,为祖先扫墓、压纸、培土。扫墓完毕后,必须折松枝带回,

5、插在家门口,向邻人说明本户已履行了扫墓祭祖的责任。福州人扫墓祭祖还要供奉的供品,供品并不复杂,只有光饼、豆腐和面点等,但有一供品是绝对少不了的,即福州特制的“菠菠稞”,所以清明节前后,福州家家户户都要做菠菠稞,如今,清明节前后,街上店铺也大量出售菠菠稞。福州的结婚习俗有“换帖”、“合八字”之后,媒人要选个好日子,带男方去“过礼”订婚。“过礼”是大事,一般嫁娶的主动者(无论男女)要向另一方送一笔重礼,一般都在事先由媒人同双方分别协商好,不能由男方(或女方)给多少算多少。当然,男方或女方父母也应该尽量替对方着想,力求节俭一些,少收聘礼。菠菠稞是用菠菠菜压榨成汁,渗入米浆内揉成稞皮,以豆沙、萝卜丝等

6、做成馅捏制而成的,造型比较简单,倒是菠菠菜的青绿色赋予菠菠稞以春天的绿意,扫墓后回家的路上,菠菠稞就成了很好的充饥的点心。客家山歌 客家山歌是我国著名的民歌之一,居住在福建的客家人与其他地区的客家人一样善唱山歌,用客家山歌表达他们的生活、劳作和情爱等情感。客家山歌是用客家人的口头语言演唱,融含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枝一秀。客家人由于所处环境大多是山野峻岭,男女共同劳作,没有“男主外,女主内”的地位差别,客家人大都纯朴耐劳,客家人这些独特的背景和文化,也影响着客家山歌。 客家多分布于我国南部和东南部山区,日常生活工作都与山有关系,客家妇女与男子同样从事着山间的各种劳作,在长期的山间劳作

7、中,用山歌互相倾诉表达是自然中事。客家人因居住在山区地带,劳作辛劳,一旦走到田野山谷中,不免感到心花怒放,唱几首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客家人因没有其他较为普遍的民众娱乐,而唱山歌正是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所以客家男女对它都有共同的喜爱。在客家社会里,旧礼教束缚也很严,由于在家里拘束过严,到了山间就精神得到了解放,所以会自然地唱起山歌来。龙岩客家婚嫁习俗 生活在龙岩的客家人迎娶婚礼别有风趣,男方迎亲队到达女方家,新娘出门要站在一个画有八卦太极图的米筛中换上新鞋,客家民间称为“过米筛”,象征留下娘家的活土财气,到婆家去重立业。接着要背新娘出家门,上车轿时新娘的兄弟用一碗水泼到车上,表示嫁出去的女,泼出去

8、的水。到达男家后,新娘要在手捧盛着柑橘吉祥圆盘的伴娘牵引下跨过火红的木碳炉,表示“火红兴旺”,进入厅堂拜堂后,即入洞房,婚宴开始。泉州民俗风情 泉州地处我国福建东南沿海,古为闽越族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千百年来泉州民风淳朴,文教昌盛,人们勤奋坚毅,知礼乐善的遗风世代相传,形成独特的泉州民俗民风。宋代初期,泉州海上交通贸易繁盛,成为“万国衣冠”的时尚之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港口重镇,不少外国商贾、传教士择地而栖,安居乐业。多种宗教传入,与本地儒道教传统文化相渗透,寺院庙观教堂遍布,信仰逐步世俗化,形成中外多种文化兼收并蓄的泉州民俗习性。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外来风俗文化的交融,构成泉州

9、独特的文化风俗氛围。诸如衣食住行、婚丧喜庆、岁时节日、信仰崇拜、礼仪风尚等,更多体现出文化古城和著名侨乡的风俗特色。解放后,泉州人在政府引导下,崇尚科学,革旧立新,社会风俗趋向文明进步。宁德民俗风情 福建宁德市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从唐朝开始,畲族先民从福建、广东、江西三省交界一带陆续迁移到福建东部,目前闽东宁德畲族人口有17万人,分别占全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闽东畲族分布9县124个乡镇及街道办事处,现设立8个畲族乡和福安市畲族经济开发区,有畲族聚居行政村203个。 畲族作为一个古老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步形成了鲜明的独特的习俗风情。畲族有自己本民族的语言,通用汉族文字,他们自

10、称“山哈”,意指居住在山里的客人。畲族人民喜唱山歌,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常以歌代言,以歌传情,歌颂劳动,表达爱情,唱述本民族历史和神话传说等。畲族传统节日、婚俗、武术、医药等也别具一格,富有民族色彩,为闽东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茶习俗 语“寒夜客来茶当酒”,福建人是客一进门即泡茶。福建人喜欢喝乌龙茶,在福建最负盛名的是安溪茶,安溪茶中以铁观音为上品,铁观音如青橄榄,入口略有苦涩,入喉后渐渐回甘、韵味无穷。福建人把饮茶叫作泡茶。泡茶的程序非常讲究,所费的时间功夫多于喝茶。首先是茶具,一般用红色的宜兴陶壶,只有掌心大小,叫“小掌”。配套的茶杯当然更小了,用这样的茶具泡出的茶叫“小掌茶”。除了茶壶、

11、茶杯,还有搁茶杯的茶盘和一个碗状的放置茶壶的茶洗。 每一次喝完茶和泡茶之前,都要将茶杯置茶洗中,用煮沸的开水冲烫,此即茶洗的功能之一。第一道程序就是烫壶、烫杯。随后倒掉茶洗中的水,将茶壶置茶洗中,放上茶叶,茶叶往往要放满壶,冲出来才够味。水一开,立刻就冲入茶壶中,这时会浮起一些泡沫,用壶盖轻轻拨动,把泡沫拨出,盖上壶盖后,再从壶盖上淋下开水,把壶外的泡沫冲走,同时使茶壶内外温度差不致太大。把茶壶提起,将这第一遍茶全部倒入茶洗中,第二道水立刻冲进去,要冲到壶盖盖下去后水有少许溢出,盖上盖子,再淋一些水,然后马上斟茶,不能延后,最忌浸茶,一浸就出茶碱,茶就苦了。 斟茶是很讲究功夫的,必须用一个手指

12、按住茶壶盖,将壶翻转九十度,壶嘴直冲下,迅速绕着已经排成一圈的茶杯斟下去。开始叫关公巡城,每一个杯子都要巡到,最后叫韩信点兵,那后边的几滴最是甘美,也是每一个杯子都必须点到,这样斟出的茶,每一杯色泽浓淡均匀,味道不相上下。一泡茶一般冲五六次,讲究一点的,冲泡三四次,要将茶叶渣倒出,重新烫壶、烫杯。 三、福建的节日 福建七夕节 祭拜孩子保护神“七娘妈”。在闽南和台湾,古代的七夕节最重要的节日内容并非乞巧,而是祭祀“七娘妈”。“七娘妈”是保护孩子平安和健康的偶像,民间十分盛行崇拜七娘妈。据闽南籍台湾学者林再复的闽南人一书考证,闽南人过去越峡跨洋到台湾或异国他邦经商、谋生,大都多年未能归,妇女们只好

13、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有了希望才有生活下去的勇气。所以,七夕这一相思传情的节日又演变成对保护孩子的“七娘妈”神的祈祷。 闽台的民众认为,小孩在未满16岁之前,都是由天上的仙鸟鸟母照顾长大的。鸟母则是由七娘妈所托,因此,七娘妈就成了未成年孩子的保护神。婴儿出生满周岁后,虔诚的母亲或祖母就会抱着孩子,带上丰盛的祭品,另加鸡冠花与千日红,到寺庙祭拜,祈愿七娘妈保护孩子平安长大,并用古钱或锁牌串上红包绒线,系在颈上,一直戴到16岁,才在七夕节那天拿下锁牌,并到寺庙答谢七娘妈多年的保佑。鹭江志中,“解去续命缕”说的便是这个意思。 这天,闽台人家的睡房门口,要挂绘制着抱着小孩的七娘妈“七娘神灯”

14、,这样可以保佑孩子健康平安地长大。到了傍晚,摆上鲜花瓜果、胭脂水粉、油饭各七份以及“七娘妈亭”和“七娘妈轿”进行祭祀。祭拜结束后将“七娘妈亭”和“七娘妈轿”焚化,并将祭品扔一半到屋顶上去,给七娘妈享用,另一半留着自己用,这样可以更美丽和健康。有的人家还会为孩子举行成人礼,宴请亲友,庆贺一番。妈祖节 每年4月25日、10月4日在福建省莆田市湄州岛都会举办妈祖节,妈祖原名为林默娘,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她生前经常在岛上为人治病,并能预报天气变化,使渔民常避过台风等带来的危险。林默娘于28岁那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去世。死后,人感其德,称为神姑和圣母,并在湄州岛上建造妈祖庙奉祀她。在人们

15、的心目中,她已成了能带来大吉大利的海神。活动内容:农历三月二十三和九月初九,是海神妈祖的生日和忌日。每到这两日,数以万计的当地民众和台胞都来到湄州岛妈祖庙朝圣妈祖。节期有拜妈祖、妈祖文化研讨、工艺品展销活动。可观赏富有特色的民间歌舞,品尝闽菜。元宵节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灯节”。到这一天家家户户一大早即把五牲、果子、酒菜、纸钱等供在桌上,向天宫神烧香祭拜。从十三日到十七日的5天里,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点缀着美丽的花灯。街上供应汤圆,福建民歌卖汤圆中唱道:“卖汤圆,卖汤圆,元宵的汤圆圆又圆”正是“元宵吃汤圆”的真实写照。福建的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而且还要举办抓鸭子的活动。这

16、是一种考验人们体力、毅力和技巧的民间体育竞赛。竞技场一般设在海上或河上,从岸边腾空伸出根多米长的圆木柱,上面涂满滑油,木技的末端安装着一只盛鸭子的小木箱,箱子有一个活门。参加竞技者要登上木梯,走过这根伸向海里的圆木柱,到了末端,用手拉开小木箱的活门,鸭子就掉进水里,同时人也跃入水中去抓鸭子。通常,十几只鸭子,在一个多小时内便被勇士们抓光。四福建的特色小吃有福州地区的鱼丸、肉燕(喜称“太平燕”)、蛎饼、锅边(连江的海鲜锅边最出名)、春卷、光饼、荸荠糕、黄米糕、发糕、八宝芋泥(甜的)、萝卜糕(咸的)、芋头糕(咸的)、蛎饼、九重馃,等等,多了去了;有莆田的兴化米粉、打卤面;厦门泉州的炒面线、烧肉粽、

17、土笋冻、线面糊;还有沙县小吃中的扁肉、拌面、糟菜粉什么的;龙岩特色的八大干(上杭萝卜干、永定菜干、明溪肉脯干、宁化老鼠干、长汀豆腐干、武平猪胆干、连城地瓜干、永安笋干);暑天时吃的仙草冻;浦城的芋子饺、豆腐丸、桂花茶、酸枣膏; 总结:福建有各种各样的文化民俗,以及福建山清水秀,空气优良,全省森林覆盖率达63.1%,居全国首位。“双世遗”武夷山和驰名世界的茶叶都是福建著名的生态品牌。欢迎大家来福建做客。福建文化寻根 学校:河北经贸大学学院:人文学院 班级:13级汉语国际教育班姓名:何俊杰 学号:201322400505指导教师:仇静莉福建文化专业调研 学校:河北经贸大学学院:人文学院 班级:13级汉语国际教育班姓名:何俊杰 学号:201322400505指导教师:贾宗普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