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包扎固定转运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8392347 上传时间:2022-10-0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止血包扎固定转运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止血包扎固定转运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止血包扎固定转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止血包扎固定转运课件.ppt(53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止血包扎固定转运第1页,此课件共53页哦外伤急救四项基本技术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是外伤救护的四项基本技术。术。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实施现场外伤救护时,现场人员要本着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在通知就近医院的同时,要沉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着、迅速地开展现场急救工作。第2页,此课件共53页哦创伤急救的原则先复苏后固定先复苏后固定-心搏呼吸骤停又有骨折时。心搏呼吸骤停又有骨折时。先止血后包扎先止血后包扎-大出血又有创口时。大出血又有创口时。先重伤后轻伤先重伤后轻伤-既有垂危者又有

2、较轻的伤员时。既有垂危者又有较轻的伤员时。先救治后运送先救治后运送-运送途中不停止抢救措施。运送途中不停止抢救措施。急救呼救并重急救呼救并重-遇有成批伤员多人在场,分工合作。遇有成批伤员多人在场,分工合作。搬运与医护的一致性搬运与医护的一致性-安全到达目的地、减少痛苦安全到达目的地、减少痛苦,减少死亡。,减少死亡。第3页,此课件共53页哦止血概述概述急性出血是外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血液是维急性出血是外伤后早期致死的主要原因,因此血液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保障。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保障。成人的血液约占自身体重的8%,一个体重,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血液约有公斤的人,血液

3、约有4000亳升。外伤亳升。外伤出血时,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出血时,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20%以上时,出现以上时,出现明显的休克症状(轻度休克)。当失血量达到总血明显的休克症状(轻度休克)。当失血量达到总血量的量的40%时,就有生命危险(重度休克)。现场抢救时,就有生命危险(重度休克)。现场抢救时,首要的是采取紧急止血措施,防止因大出血引起休时,首要的是采取紧急止血措施,防止因大出血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因而判断出血的性质对抢救具有一定的指克甚至死亡。因而判断出血的性质对抢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导意义。第4页,此课件共53页哦失血症状失血症状无论是外出血还是内出血,失血量较多时,无论是外出血还是内

4、出血,失血量较多时,患者面色苍白、口渴、冷汗淋漓、手足湿冷、患者面色苍白、口渴、冷汗淋漓、手足湿冷、软弱无力、呼吸急促、心慌气短。检查时,软弱无力、呼吸急促、心慌气短。检查时,脉快而弱以致摸不到、血压下降,表情淡漠,脉快而弱以致摸不到、血压下降,表情淡漠,甚至神志不清。甚至神志不清。第5页,此课件共53页哦目的及原目的及原则则 目的目的维持生命维持生命减少出血,防止休克减少出血,防止休克保护伤口保护伤口固定骨折固定骨折防止并发症及伤势恶防止并发症及伤势恶化化快速转运快速转运 治疗原则治疗原则加快血小板凝聚到伤口加快血小板凝聚到伤口的边缘,并互相缠结,的边缘,并互相缠结,使血液加快凝固,在伤使血

5、液加快凝固,在伤口处,产生纤维蛋白。口处,产生纤维蛋白。第6页,此课件共53页哦分分类类一、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类: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分类:1、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外出血:由皮肤损伤向体外流出血液,能够看见出血情况。够看见出血情况。2、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内出血:深部组织和内脏损伤,血液由破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裂的血管流入组织或脏器、体腔内,从体表看不见血。看不见血。第7页,此课件共53页哦分分类类二、二、根据出血颜色、量判断不同的分类:根据出血颜色、量判断不同的分类:1、动脉出血:出血呈喷射状,色鲜红。、动脉出血:出血呈喷射状,色鲜红

6、。2、静脉出血:血液缓慢流出,色暗红。、静脉出血:血液缓慢流出,色暗红。3、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点状或片状渗出,、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点状或片状渗出,色鲜红。色鲜红。第8页,此课件共53页哦方方法法一、指压止血法一、指压止血法二、加压包扎止血法二、加压包扎止血法三、填塞止血法三、填塞止血法四、止血带止血法四、止血带止血法五、绞紧止血法五、绞紧止血法六、结扎止血法六、结扎止血法七、电凝止血法七、电凝止血法八、八、局部药物或生物止血法局部药物或生物止血法第9页,此课件共53页哦指压止血法用手指、手掌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将动用手指、手掌压迫伤口近心端的动脉,将动脉压向深部的骨骼上,阻断血液流通,达

7、到脉压向深部的骨骼上,阻断血液流通,达到临时止血目的。临时止血目的。第10页,此课件共53页哦全身血管分布图全身血管分布图第11页,此课件共53页哦指指压压止血法止血法1、头顶部出血:用拇指压迫出血同侧耳屏前方的搏动点(颞浅动脉),将颞浅动脉压向颞骨。头顶部出血:用拇指压迫出血同侧耳屏前方的搏动点(颞浅动脉),将颞浅动脉压向颞骨。2、颜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出血同侧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交界处的搏动点(面动脉),将面颜面部出血:用拇指压迫出血同侧下颌骨下缘与咬肌前缘交界处的搏动点(面动脉),将面动脉压向下颌骨。动脉压向下颌骨。3、头面部、颈部出血: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颈部中点气管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

8、间的搏动点,头面部、颈部出血:用拇指或其他四指压迫颈部中点气管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之间的搏动点,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大脑缺血,压迫时间也不宜过将颈总动脉压向颈椎。注意不能同时压迫两侧颈总动脉,以免造成大脑缺血,压迫时间也不宜过长,以免引起颈部化学和压力感受器反应而危及生命长,以免引起颈部化学和压力感受器反应而危及生命。4、肩部、腋部、上臂出血:用拇指压迫出血同侧锁骨中部搏动点(锁骨下动脉),将锁骨肩部、腋部、上臂出血:用拇指压迫出血同侧锁骨中部搏动点(锁骨下动脉),将锁骨下动脉压向第一肋骨。下动脉压向第一肋骨。5、前臂出血:用拇指压迫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中部搏动

9、点(肱动脉),将肱动脉向外前臂出血:用拇指压迫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中部搏动点(肱动脉),将肱动脉向外压向肱骨。压向肱骨。6、手掌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的内、外侧尺、桡动脉。手掌出血: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横纹稍上处的内、外侧尺、桡动脉。7、下肢出血下肢出血:用两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根部腹股沟带中点稍下方的强搏动点,将股动脉用两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根部腹股沟带中点稍下方的强搏动点,将股动脉压向股骨。压向股骨。如为四肢出血,应抬高患肢;指压止血时应将动脉压向骨骼。如为四肢出血,应抬高患肢;指压止血时应将动脉压向骨骼。第12页,此课件共53页哦指指压压止血法止血法第13页,此课件共

10、53页哦加压包扎止血法加压包扎止血法先将无菌敷料或干净的毛巾、布料覆盖在伤先将无菌敷料或干净的毛巾、布料覆盖在伤口上,再以绷带、三角巾或布带以适当压力口上,再以绷带、三角巾或布带以适当压力包扎。包扎。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这种方法用于小动脉以及静脉或毛细血管的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出血。但伤口内有碎骨片时,禁用此法,以免加重损伤。免加重损伤。第14页,此课件共53页哦填塞止血法填塞止血法用无菌的棉垫、纱布等,紧紧填塞在伤口内。用无菌的棉垫、纱布等,紧紧填塞在伤口内。用于不能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的用于不能采用指压止血法或止血带止血法的出血部位。出血部位。第

11、15页,此课件共53页哦止血止血带带止血法止血法四肢较大动脉出血时救命的重要手段,用于四肢较大动脉出血时救命的重要手段,用于其他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时。如使用不当可出其他止血方法不能奏效时。如使用不当可出现肢体缺血、坏死,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现肢体缺血、坏死,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并发症。第16页,此课件共53页哦上止血上止血带带注意事注意事项项1、止血带不宜直接结扎在皮肤上,应先用三角巾、毛巾等做成平整的止血带不宜直接结扎在皮肤上,应先用三角巾、毛巾等做成平整的衬垫衬垫缠绕在要结扎止缠绕在要结扎止血带的部位,然后再上止血带。血带的部位,然后再上止血带。2、上止血带之前应上止血带之前

12、应抬高患肢抬高患肢23分钟,以增加静脉回心血流量。分钟,以增加静脉回心血流量。3、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在伤口的结扎止血带的部位在伤口的近心端近心端(上方)。上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上方)。上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上臂的上上臂的上1/3处处,避,避免结扎在中免结扎在中1/3处以下的部位,以免损伤桡神经;下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处以下的部位,以免损伤桡神经;下肢大动脉出血应结扎在大腿中部大腿中部。而在。而在实际抢救伤员的工作中,往往把止血带结扎在靠近伤口处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实际抢救伤员的工作中,往往把止血带结扎在靠近伤口处的健康部位,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存肢体。大限度地保存肢体。4、结扎止血带要结扎止血带

13、要松紧适度松紧适度,以停止出血或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结扎过紧,可损伤受,以停止出血或远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结扎过紧,可损伤受压局部,结扎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压局部,结扎过松,达不到止血目的。5、为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一般止血带的使用为防止远端肢体缺血坏死,原则上应尽量缩短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一般止血带的使用时间时间不宜超过不宜超过23小时小时,每隔,每隔4560分钟松解分钟松解一次,以暂时恢复远端肢体血液供应。一次,以暂时恢复远端肢体血液供应。松解止血带的同时,仍应用指压止血法,以防再度出血。止血带松解止血带的同时,仍应用指压止血法,以防再度出血。止血带松

14、解松解35分钟分钟后,在后,在比原来结扎部位稍低平面重新结扎。松解时,如仍有大出血者或远端肢体已无保比原来结扎部位稍低平面重新结扎。松解时,如仍有大出血者或远端肢体已无保留可能,在转运途中可不必再松解止血带。留可能,在转运途中可不必再松解止血带。6、结扎好止血带后,在明显部位加上标记,注明结扎结扎好止血带后,在明显部位加上标记,注明结扎止血带的时间止血带的时间,尽快运往医院。,尽快运往医院。7、解除止血带,应在输血输液和采取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后方可进行。如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解除止血带,应在输血输液和采取其他有效的止血方法后方可进行。如组织已发生明显广泛坏死时,在截肢前不宜松解止血带。时,在

15、截肢前不宜松解止血带。8、不可用电线、铁丝不可用电线、铁丝等作止血带用。等作止血带用。第17页,此课件共53页哦绞紧绞紧止血法止血法先垫衬垫,再将带系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先垫衬垫,再将带系在垫上绕肢体一圈打结,在结下穿一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至不流在结下穿一棒,旋转此棒使带绞紧,至不流血为止,最后将棒固定在肢体上。血为止,最后将棒固定在肢体上。第18页,此课件共53页哦结结扎止血法扎止血法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对可能出血的部位或已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对可能出血的部位或已见的出血点,首先进行钳夹,然用缝合线进见的出血点,首先进行钳夹,然用缝合线进行结扎。行结扎。第19页,此课件共53页哦电电凝止血法

16、凝止血法即用电灼器止血,现常用的电灼器有高频电即用电灼器止血,现常用的电灼器有高频电刀,氩气电刀,就其止血的方式有单极电凝刀,氩气电刀,就其止血的方式有单极电凝及双极电凝。在止血时,电灼器可直接电灼及双极电凝。在止血时,电灼器可直接电灼出血点,也可先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点,再用出血点,也可先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点,再用电灼器接触止血钳。电灼器接触止血钳。第20页,此课件共53页哦局部药物或生物止血法局部药物或生物止血法立止血、肾上腺素、凝血酶、明胶海绵等可立止血、肾上腺素、凝血酶、明胶海绵等可采用局部填塞、喷撒、局部注射等方法。采用局部填塞、喷撒、局部注射等方法。第21页,此课件共53页哦包 扎定义:

17、定义:外科临床常用的基本技术,其借助物理外科临床常用的基本技术,其借助物理作用,达到固定与治疗患部作用,达到固定与治疗患部等等目的。目的。第22页,此课件共53页哦作作用用1、保护伤口,避免或减轻污染,预防感染的发生保护伤口,避免或减轻污染,预防感染的发生;2、保护内脏和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解剖结构。、保护内脏和血管、神经、肌腱等重要解剖结构。3、固定敷料、夹板位置,防止脱落和移位固定敷料、夹板位置,防止脱落和移位,利于,利于转运。转运。4、固定肢体和关节或进行悬吊和牵引固定肢体和关节或进行悬吊和牵引;5、加压包扎,减轻或预防伤肢水肿,改善局部血加压包扎,减轻或预防伤肢水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18、液循环;6、急救时可替代止血带急救时可替代止血带。第23页,此课件共53页哦物品准备物品准备纱布、卷轴绷带、三角巾,急救现场可用干纱布、卷轴绷带、三角巾,急救现场可用干净毛巾、衣服、被单、布带等代替。净毛巾、衣服、被单、布带等代替。第24页,此课件共53页哦包扎方法包扎方法一一、卷轴绷带基本包扎法、卷轴绷带基本包扎法环形法环形法蛇形法蛇形法螺旋形法螺旋形法螺旋反折形法螺旋反折形法回返形法回返形法8字形法字形法第25页,此课件共53页哦包扎方法包扎方法第26页,此课件共53页哦包扎方法包扎方法第27页,此课件共53页哦卷轴绷带基本包扎法注意事项包扎方向应自下而上、由左向右、自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

19、以助静脉血液回流。包扎开始与终了时均需环绕2周;需加绷带时,可将两端重叠6cm;包扎完毕用胶布粘贴固定或撕开末端在肢体外侧打结,不应打在伤口或骨隆突部位。第28页,此课件共53页哦包扎方法包扎方法二二、三角巾包扎法、三角巾包扎法头顶部包扎法头顶部包扎法头部风帽式包扎法头部风帽式包扎法单肩包扎法单肩包扎法双肩包扎法双肩包扎法单胸包扎法单胸包扎法双胸包扎法双胸包扎法腹部包扎法腹部包扎法手、足包扎法手、足包扎法手臂悬吊手臂悬吊法法第29页,此课件共53页哦包扎注意事项包扎注意事项一一、一般伤口包扎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般伤口包扎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迅速暴露伤口并检查,采用急救措施。迅速暴露伤口并检

20、查,采用急救措施。2、有条件者应对伤口妥善处理,如清除伤口周围油污,碘酒、酒有条件者应对伤口妥善处理,如清除伤口周围油污,碘酒、酒精消毒皮肤等。精消毒皮肤等。3、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覆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没有时亦应包扎材料,尤其是直接覆盖伤口的纱布应严格无菌,没有时亦应尽量用相对干净的材料覆盖,如清洁毛巾、衣服、布类等。尽量用相对干净的材料覆盖,如清洁毛巾、衣服、布类等。4、包扎不能过紧过松。包扎不能过紧过松。5、包扎打结或用别针固定的位置,应在肢体外侧面或前面。包扎打结或用别针固定的位置,应在肢体外侧面或前面。第30页,此课件共53页哦注意事项注意事项二二、特殊损伤的包扎:、特殊损伤的包

21、扎:1、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包扎:用干净的碗扣在伤口上,或者有敷料或其它布类做成大于伤口开放性颅脑损伤的包扎:用干净的碗扣在伤口上,或者有敷料或其它布类做成大于伤口的圆环;放在伤口周围,然后包扎,以免包扎时骨折片陷入颅内;同时保护膨出的脑的圆环;放在伤口周围,然后包扎,以免包扎时骨折片陷入颅内;同时保护膨出的脑组织。组织。2、开放性气胸的包扎:如果胸部外伤且伴有气胸(伤口有气体进出),要紧密包扎,阻断开放性气胸的包扎:如果胸部外伤且伴有气胸(伤口有气体进出),要紧密包扎,阻断气体从伤口进出,伤口先用厚敷料或塑料布覆盖,再用纱布垫或毛巾垫加压包扎。气体从伤口进出,伤口先用厚敷料或塑料布覆盖,再用纱布

22、垫或毛巾垫加压包扎。3、多根肋骨骨折:胸部外伤伴有多根肋骨骨折,则胸壁失去支持而出现反常呼多根肋骨骨折:胸部外伤伴有多根肋骨骨折,则胸壁失去支持而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可用衣物、枕头等加压包扎伤侧,以防止胸壁浮动;必要时(无适吸运动。可用衣物、枕头等加压包扎伤侧,以防止胸壁浮动;必要时(无适当物品可用)将伤员侧卧在伤侧。当物品可用)将伤员侧卧在伤侧。4、开放性骨折并骨端外露:包扎时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若自行还纳者应该注开放性骨折并骨端外露:包扎时外露的骨折端不要还纳,若自行还纳者应该注明。明。5、腹部外伤并内脏脱出:脱出的内脏不要还纳,包扎时屈曲双腿,放松腹肌,将脱腹部外伤并内脏脱出:脱出的内脏

23、不要还纳,包扎时屈曲双腿,放松腹肌,将脱出的内脏用大块无菌纱布盖好,再用干净饭碗、木杓、钢盔等凹形物扣上,或用出的内脏用大块无菌纱布盖好,再用干净饭碗、木杓、钢盔等凹形物扣上,或用纱布、布卷、毛巾等作成圆状,以保护内脏,再包扎固定纱布、布卷、毛巾等作成圆状,以保护内脏,再包扎固定6、有异物插入身体内和伤口包扎:不要移动异物,周围用物体如保护环等支持,再包扎固定。有异物插入身体内和伤口包扎:不要移动异物,周围用物体如保护环等支持,再包扎固定。第31页,此课件共53页哦骨折的主要症状:骨折的主要症状:1、疼痛剧烈,尤在骨折处有明显压痛。、疼痛剧烈,尤在骨折处有明显压痛。2、肿胀。骨折断端可刺伤周围

24、神经、肿胀。骨折断端可刺伤周围神经、血管、软组织及骨髓腔内出血,造成局部血管、软组织及骨髓腔内出血,造成局部血肿。血肿。3、骨折局部畸形。造成受伤部位的、骨折局部畸形。造成受伤部位的形状改变,如肢体短缩、成角、旋转等。形状改变,如肢体短缩、成角、旋转等。4、骨摩擦音。骨折断端互相磨擦所、骨摩擦音。骨折断端互相磨擦所发生的声音,但不要为了听骨摩擦音而发生的声音,但不要为了听骨摩擦音而去反复移动骨折断端。去反复移动骨折断端。5、功能障碍。骨折后原有的运动功能受、功能障碍。骨折后原有的运动功能受到影响甚至完全丧失。到影响甚至完全丧失。第32页,此课件共53页哦负责培训的急救专家康老师对此表示,身边人

25、发负责培训的急救专家康老师对此表示,身边人发生意外骨折,需进行骨折临时固定时,应注意以下生意外骨折,需进行骨折临时固定时,应注意以下点:点:、如为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再包扎,、如为开放性骨折,必须先止血、再包扎,最后再进行骨折固定,此顺序不可颠倒。最后再进行骨折固定,此顺序不可颠倒。、下肢或脊柱骨折时,应就地固定,尽量、下肢或脊柱骨折时,应就地固定,尽量不要移动伤员。不要移动伤员。第33页,此课件共53页哦、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固定骨折近端,再固定骨、四肢骨折固定时,应先固定骨折近端,再固定骨折远端。如固定顺序相反,可导致骨折再度移位。夹折远端。如固定顺序相反,可导致骨折再度移位。夹板必须

26、扶托整个伤肢,骨折上下两端关节均必须固定板必须扶托整个伤肢,骨折上下两端关节均必须固定牢固。绷带、条带不要绑扎在骨折处。牢固。绷带、条带不要绑扎在骨折处。、夹板等固定材料尽量别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夹板等固定材料尽量别与皮肤直接接触,要用棉垫、衣物等柔软物垫好,尤其骨突部位及夹板两端更垫、衣物等柔软物垫好,尤其骨突部位及夹板两端更要垫好。要垫好。、固定四肢骨折时应露出手指或脚趾,以随时、固定四肢骨折时应露出手指或脚趾,以随时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如有苍白、紫绀、发冷、麻观察血液循环情况,如有苍白、紫绀、发冷、麻木等表现,应立即松开重新固定,以免造成肢体木等表现,应立即松开重新固定,以免造成肢体缺

27、血、坏死。缺血、坏死。第34页,此课件共53页哦 将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将两块夹板分别放在上臂内外两侧侧(若只有一块,则放在上臂外侧若只有一块,则放在上臂外侧),内侧夹板长度应上至腋窝,下过,内侧夹板长度应上至腋窝,下过肘窝;外侧夹板长度宜上端至肩,肘窝;外侧夹板长度宜上端至肩,下端过肘。下端过肘。用绷带将上、下两端固定。用绷带将上、下两端固定。肘关节屈曲肘关节屈曲9090度,前臂用条带悬度,前臂用条带悬吊于胸前。吊于胸前。第35页,此课件共53页哦用用10至至15厘米宽的条带,厘米宽的条带,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中央正对骨折处,将上臂固定在躯干上,于对侧腋固定在躯干上,于对侧腋下打结。

28、屈肘下打结。屈肘90度,再度,再用条带将前臂悬吊于胸用条带将前臂悬吊于胸前。前。第36页,此课件共53页哦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用两块长度超过肘关节至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手心的夹板分别放在前臂内外侧内外侧(若只有一块,则若只有一块,则放在前臂外侧放在前臂外侧),然后用,然后用条带固定夹板上下两端。条带固定夹板上下两端。屈肘屈肘90度,用条带悬吊于度,用条带悬吊于胸前,手略高于肘。胸前,手略高于肘。第37页,此课件共53页哦 固定对骨折、关节严重损伤、肢体挤压伤和大面固定对骨折、关节严重损伤、肢体挤压伤和大面积软组织损伤等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可以临时积软组织损伤等能起到很好的固定作用。可以临

29、时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有利于伤员的的运送。对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有利于伤员的的运送。对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应先止血,再包扎。固定时松紧开放性软组织损伤应先止血,再包扎。固定时松紧适度,牢固可靠。固定技术分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适度,牢固可靠。固定技术分外固定和内固定两种。院外急救多受条件限制,只能做外固定。院外急救多受条件限制,只能做外固定。目前最常用的外固定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目前最常用的外固定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等。等。第38页,此课件共53页哦一、小夹板固定一、小夹板固定方法方法可用木板、竹片或杉树皮等,削可用木板、竹片或杉树皮等,削成长宽合度的小夹板。固定骨折时,小成长宽合度

30、的小夹板。固定骨折时,小平板与皮肤之间要垫些棉花类东西,用平板与皮肤之间要垫些棉花类东西,用绷带或布条固定在小夹板上更好,以防绷带或布条固定在小夹板上更好,以防损伤皮肉。此法固定范围较石膏绷带小,损伤皮肉。此法固定范围较石膏绷带小,但能有效防治骨折端的移位,因其不包但能有效防治骨折端的移位,因其不包括上下关节,故尔便于及时进行功能锻括上下关节,故尔便于及时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发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具有炼,防止发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具有确实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确实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等优点。治疗费用低等优点。适应症适应症1.1.四肢闭合性管四肢闭合性管状骨折。状骨折。

31、2.2.四肢开放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经性骨折,创面小,经处理后创口已愈合者。处理后创口已愈合者。3.3.陈旧性四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复位者复位者。第39页,此课件共53页哦二、石膏绷带固定二、石膏绷带固定方法方法用无水硫酸钙用无水硫酸钙(熟石膏熟石膏)的细粉的细粉末,均匀撒在特制的稀纱布绷带上,末,均匀撒在特制的稀纱布绷带上,做成石膏绷带,经水浸泡后缠绕在肢做成石膏绷带,经水浸泡后缠绕在肢体上数层,使成管型石膏;或做成多体上数层,使成管型石膏;或做成多层重迭的石膏托,用湿纱布绷带包在层重迭的石膏托,用湿纱布绷带包在肢体上,待凝固成坚固的硬壳,对骨肢体上,待凝固成坚固的硬

32、壳,对骨折肢体起有效的固定作用。其优点是折肢体起有效的固定作用。其优点是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其缺点是无弹性,固定作用确实可靠。其缺点是无弹性,固定范围大,不利于患者肢体活动锻固定范围大,不利于患者肢体活动锻炼,且有关节僵硬等后遗症和防碍患炼,且有关节僵硬等后遗症和防碍患肢功能迅速恢复的弊病。肢功能迅速恢复的弊病。适应症适应症1.1.小夹板难于固定的小夹板难于固定的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脊某些部位的骨折,如脊柱骨折。柱骨折。2.2.开放性骨折,经清开放性骨折,经清创缝合术后,创口尚示创缝合术后,创口尚示愈合者。愈合者。3.3.某些骨,关节手术某些骨,关节手术后后(如关节融合术后如关节融合术后)4.4.

33、畸形矫正术后。畸形矫正术后。5.5.治疗化脓性骨髓炎、治疗化脓性骨髓炎、关节炎者关节炎者 第40页,此课件共53页哦三、外展架固定三、外展架固定方法方法用铅丝夹板、铅用铅丝夹板、铅板或木板制成的外展板或木板制成的外展架,再用石膏绷带包架,再用石膏绷带包于病人胸廓侧方后,于病人胸廓侧方后,可将肩、肘、腕关节可将肩、肘、腕关节固定于功能位。病人固定于功能位。病人站立或卧床,均可使站立或卧床,均可使患肢处于高抬位置,患肢处于高抬位置,有利于消肿、止痛、有利于消肿、止痛、控制炎症。控制炎症。适应症适应症1.1.肿胀较重的上肢闭合性损肿胀较重的上肢闭合性损伤。伤。2.2.肱骨骨折合并神经损肱骨骨折合并神

34、经损伤。伤。3.3.臂丛牵拉伤,严重上臂丛牵拉伤,严重上臂或前臂开放性损伤。臂或前臂开放性损伤。4.4.肩胛骨骨折。肩胛骨骨折。5.5.肩、肘关节化脓性炎肩、肘关节化脓性炎症及结核。症及结核。第41页,此课件共53页哦四、几种固定技术四、几种固定技术 固定技术在急救中占有重要位置,及时、正确固定技术在急救中占有重要位置,及时、正确的固定,对预防休克,防止伤口感染,避免神经、的固定,对预防休克,防止伤口感染,避免神经、血管、骨骼、软组织等再遭损伤有极好作用。血管、骨骼、软组织等再遭损伤有极好作用。急救固定器材:院外急救骨折固定时,常不急救固定器材:院外急救骨折固定时,常不能按医院那样要求,而常就

35、地取材,代替正规能按医院那样要求,而常就地取材,代替正规器材。如各种器材。如各种2 23cm3cm厚的木板、竹杆、竹片、厚的木板、竹杆、竹片、树枝、木棍、硬纸板、枪支、刺刀,以及伤者健树枝、木棍、硬纸板、枪支、刺刀,以及伤者健(下下)肢等,都可作为固定代用品肢等,都可作为固定代用品。第42页,此课件共53页哦 1.1.颈椎骨折固定:颈椎骨折固定:(1)(1)使伤者的头颈与躯干保持直线位置。使伤者的头颈与躯干保持直线位置。(2)(2)用棉布、衣物等,将伤者颈部、头两侧用棉布、衣物等,将伤者颈部、头两侧垫好,防止左右摆动。垫好,防止左右摆动。(3)(3)用木板放置头至臀下,然后用绷带或布用木板放置

36、头至臀下,然后用绷带或布带将额部、肩和上胸、臀固定于木板上,使之带将额部、肩和上胸、臀固定于木板上,使之稳固。稳固。2.2.锁骨骨折固定:锁骨骨折固定:用绷带在肩背做用绷带在肩背做8 8字形固字形固定定,并用三角巾或宽布条于颈上吊托前并用三角巾或宽布条于颈上吊托前臂。臂。3.3.肱骨骨折固定:肱骨骨折固定:用代用夹板用代用夹板2 23 3块固定患块固定患肢肢,并用三角巾、布条将其悬吊于颈部并用三角巾、布条将其悬吊于颈部.第43页,此课件共53页哦4.4.前臂骨折固定:用两块木板,一块放前臂前臂骨折固定:用两块木板,一块放前臂上,另一块放背面,但其长度要超过肘关节,上,另一块放背面,但其长度要超

37、过肘关节,然后用布带或三角巾捆绑托起。然后用布带或三角巾捆绑托起。5.5.股骨骨折固定:用木板股骨骨折固定:用木板2 2块,将大腿小腿一块,将大腿小腿一起固定。置于大腿前后两块长达腰部,并将踝起固定。置于大腿前后两块长达腰部,并将踝关节一起固定,以防这两部位活动引起骨折错关节一起固定,以防这两部位活动引起骨折错位。位。6.6.小腿骨折固定:腓骨骨折在没有固定材小腿骨折固定:腓骨骨折在没有固定材料的情况下,可将患肢固定在健肢上。料的情况下,可将患肢固定在健肢上。第44页,此课件共53页哦7.7.脊柱骨折:脊柱骨折和脱位是常见伤害之一,常常使骨脊柱骨折:脊柱骨折和脱位是常见伤害之一,常常使骨和脊髓

38、伤情比较严重而复杂,脊柱骨折由各种暴力使颈椎、和脊髓伤情比较严重而复杂,脊柱骨折由各种暴力使颈椎、胸椎、腰椎、尾椎骨折或错位,以及脊髓损伤,常使致残废,胸椎、腰椎、尾椎骨折或错位,以及脊髓损伤,常使致残废,危及生命,需要及时、正确地急救。脊柱骨折正确搬运和不危及生命,需要及时、正确地急救。脊柱骨折正确搬运和不正确搬运简述如下:正确搬运简述如下:正确搬运:正确搬运:(1)(1)伤者两下肢伸直,两上肢垂于身两侧。伤者两下肢伸直,两上肢垂于身两侧。(2)3(2)34 4名急救者在伤者一侧,两人托臀和双下肢,另两人名急救者在伤者一侧,两人托臀和双下肢,另两人分别托头,腰部部,置伤者于担架或门板上。分别

39、托头,腰部部,置伤者于担架或门板上。(3)(3)不要使伤者躯干扭曲,千万不能一人抬头一人抬足。不要使伤者躯干扭曲,千万不能一人抬头一人抬足。(4)(4)用枕头、沙袋、衣物垫堵腰和颈两侧。如果颈、腰脱臼用枕头、沙袋、衣物垫堵腰和颈两侧。如果颈、腰脱臼错位,或骨折时应将颈下、腰下垫高,保持颈或腰过伸状态。错位,或骨折时应将颈下、腰下垫高,保持颈或腰过伸状态。第45页,此课件共53页哦五、固定注意事项五、固定注意事项 1.1.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先行复苏措施,出血休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先行复苏措施,出血休克者先止血,病情有根本好转后进行固定。克者先止血,病情有根本好转后进行固定。2.2.院外固定时,

40、对骨折后造成的畸形禁止整复,院外固定时,对骨折后造成的畸形禁止整复,不能把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只要适当固定即可。不能把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只要适当固定即可。3.3.代用品的夹板要长于两头的关节并一起固定。夹板应代用品的夹板要长于两头的关节并一起固定。夹板应光滑,夹板靠皮肤一面,最好用软垫垫起并包裹两头。光滑,夹板靠皮肤一面,最好用软垫垫起并包裹两头。4.4.固定时应不松、不紧而牢固。固定时应不松、不紧而牢固。5.5.固定四肢时应尽可能暴露手指固定四肢时应尽可能暴露手指(足趾足趾)以观察有以观察有否指否指(趾趾)尖发紫、肿胀、疼痛、血循环障碍等。尖发紫、肿胀、疼痛、血循环障碍等。第46页,此课件

41、共53页哦病人转运法轮椅使用法运送不能行走的病人运送不能行走的病人方法方法(1)将轮椅推至床旁,椅背和床尾平齐,面向床头。将轮椅推至床旁,椅背和床尾平齐,面向床头。(2)扶病员坐起,披上外衣,穿鞋,下地。扶病员坐起,披上外衣,穿鞋,下地。(3)拉起两侧扶手旁的车闸,以固定轮椅;无车闸,护士站在轮椅后面,拉起两侧扶手旁的车闸,以固定轮椅;无车闸,护士站在轮椅后面,固定轮椅,嘱病人扶着轮椅的扶手,尽量靠后坐,勿向前倾身或自行下固定轮椅,嘱病人扶着轮椅的扶手,尽量靠后坐,勿向前倾身或自行下车,以免跌倒。车,以免跌倒。(4)翻转踏脚板,供病人踏脚。翻转踏脚板,供病人踏脚。(5)在推轮椅行进的过程中要注

42、意安全,保持舒适坐位。推车下坡时减慢在推轮椅行进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保持舒适坐位。推车下坡时减慢速度,过门槛时翘起前轮,使病人的头、背后倾,并嘱抓住扶手,以防速度,过门槛时翘起前轮,使病人的头、背后倾,并嘱抓住扶手,以防发生意外。发生意外。帮助病员下轮椅法帮助病员下轮椅法将轮椅推至床边,固定轮椅,翻起踏脚板,扶病人下轮椅。将轮椅推至床边,固定轮椅,翻起踏脚板,扶病人下轮椅。第47页,此课件共53页哦病人转运法病人转运法.单人搬运法适用于患儿及病情许可,体重较轻者。(1)将平车推至床尾,使病人头部和床尾成钝角,搬运者站在钝角内的床边。(2)搬运者一臂自病人腋下伸至肩部外侧,一臂伸入病人股下,病人

43、双臂交叉,依附于搬运者颈部并双手用力握住搬运者。(3)搬运者托起病人,移步转身,将病人轻轻放于平车上第48页,此课件共53页哦病人转运法病人转运法二人搬运法用于不能自己活动、体重较重者二人搬运时,甲托住病人颈肩部与腰部,乙托住臀部与腘窝处第49页,此课件共53页哦病人搬运法病人搬运法三人搬运法用于不能自己活动、体重较重者三人搬运时,甲托住病人的头颈、肩背部、乙托住腰、臀部,丙托住腘窝、腿部之后,同时抬起病人,并使之身体稍向搬运者倾斜移至平车上第50页,此课件共53页哦病人搬运法病人搬运法.四人搬运法用于危重或颈椎、腰椎骨折病人。平车紧靠床边,在病人腰、臀下铺帆布兜或中单。甲站于床头,托住病人的

44、头与肩部,已立于床尾托住病人的两腿,丙和丁分别站在病床及平车的两侧,4人抓紧大单或中单四角,同时抬起病人,轻轻将病人放在平车中央,盖好盖被。第51页,此课件共53页哦搬运病人的注意事项搬运病人的注意事项搬运过程中,注意安全、舒适、保暖,动作轻稳搬运过程中,注意安全、舒适、保暖,动作轻稳1多人搬运时,动作要协调一致,上坡时病人头在前,下坡时头在后,以免病人多人搬运时,动作要协调一致,上坡时病人头在前,下坡时头在后,以免病人头低垂而不适,给病人以安全感。头低垂而不适,给病人以安全感。2.骨折病人搬运时应在车上垫木板,并做好骨折部位的固定。骨折病人搬运时应在车上垫木板,并做好骨折部位的固定。3.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及脉博的改变。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及脉博的改变。4.推车行进时,不可碰撞墙及门框,避免震动病人,损坏建筑物。推车行进时,不可碰撞墙及门框,避免震动病人,损坏建筑物。担架运送法担架运送法方法同平车运送法。由于担架位置较低,故应先由两人将担架抬起,使之和床方法同平车运送法。由于担架位置较低,故应先由两人将担架抬起,使之和床沿并齐,便于搬动病人,搬运时尽量保持平稳,忌过分摆动。沿并齐,便于搬动病人,搬运时尽量保持平稳,忌过分摆动。第52页,此课件共53页哦感谢大家观看第53页,此课件共53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