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质量标准规范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50621-2010.pdf

上传人:蓝**** 文档编号:4816677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PDF 页数:98 大小:3.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施工质量标准规范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50621-2010.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建筑施工质量标准规范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50621-2010.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施工质量标准规范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50621-2010.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施工质量标准规范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50621-2010.pdf(9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 和 国 国家 标 准 固G B T5062 12 0 10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f 0rinsitetesting0fsteelst l-Ll ctur e2O 100818发布,2 O 1 l一060 1实施辜 淼 耠景篆 裟 喜 愁 詈联 厶 发 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职口仪w w w.w e b o o s.c o 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Ibchnicalst a IldardI0rin-sitetesting0|steelstr uctur eG B T5o I 62 l一2O1O主编部门:中华人

2、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 日期:2011年6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O 10北w w w.w e b o o s.c o m中华人 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 38号关 于发布国家标准 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的公告现批准钢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为 国家标准,编号为G BT5O62 120 10,自2O 1 1年6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出版发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O 10年8月18w w w.w e b o o s.c o m前言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oo 四年工程建设 国家标准制订、

3、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 2O04 第6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标准共分14章和4个 附录,主要技术 内容包 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外观质量检测、表面质量的磁粉检测、表面质量的渗透检测、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测、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检测、变形检测、钢材厚度检测、钢材品种检测、防腐涂层厚度检测、防火涂层厚度检测、钢结构动力特性检测。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 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

4、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地址:北京市北三 环东路3O号,邮编:1O O 0 13;E _m an:standardscabrcomcn)。本 标 准 主 编,单 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本 标 准 参 编 单 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太科检验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安徽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上海材料研究所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北京市机械施工有限公司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w w w.w e b o o s.c o m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袁海军项炳泉任胜谦许君贺明玄郁银泉王明贵尹荣陶里徐教 字周 明华朱丹陈友泉冷小克段向胜邓浩柴昶张宣关

5、周安段斌施天敏王久明高小旺林松w w w.w e b o o s.c o m目次1总则12术语和符号221术 看222符号33基本规定”531钢结构检测的分类532检测工作程序与基本要求533无损检测方法的选用734抽样 比例及合格判定835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936检测报告“1O4外观质量检测1 141一般规定1 142辅助工具1 143外观质量1 15表面质量的磁粉检测1351一般规定1352设备与器材l 353检测步骤1554检测结果的评价166表面质量的渗透检测1761一般规定1762试剂与器材1763检测步骤1864检测结果的评价l 9w w w.w e b o o s.c o m7内

6、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测2 171一般规定2 172设备与器材2 273检测步骤2 574检测结果的评价2 88高强度螺栓终拧扭矩检测“3O81一般规定3082检测设备3O83检测技术3084检测结果的评价3 19变形检测3 291一般规定3 292检测设备3 293检测技术3 294检测结果的评价3 31O钢材厚度检测34lO1一般规定3 41O2检测设备3 4103检测步骤一3 41O4检测结果的评价3 511钢材品种检测3 61】1一般规定3 6l12钢材取样与分析3 6H3钢材品种的判别3 612防腐涂层厚度检测3 8l21一般规定3 8122检测设备3 8l23检测步骤3 8124检测结果

7、的评价3 913防火涂层厚度检测40w w w.w e b o o s.c o m131一般规定4O132检测量具4 1133检测步骤4 1134检测结果的评价4 l14钢结构动力特性检测一4 2141一般规定4 2142检测设备4 2l43检测技术4 2144检测数据分析43附录A磁粉检测记录44附录B渗透检测记录4 5附录CT形接头、角接接头的超声波检测4 6附录D超声波检测记录4 8本标准用词说明4 9引用标准名录5O附:条文说明5w w w.w e b o o s.c o mC0 ntents1Genera1 Provisions】2Terms andSymbol S:221Teml

8、s“?222S ymb0ls33B asicRequirem ents531C lassIf icati0 nf 0r1 estingofs teelSt ruct ur e532Pr 0 c edu res ofTestingan dB asicR e quirem ent s533S e Iecti0 n 0fNondest ructiveT esting Meth o d734SelectiV e,I、estingRatioScaIe andAccept anceJudgem ent835D etectiD n【)evices an dT est ers936TestRepor t1O4

9、TestingofApparentQual it y1 141G eneral Requirem ent s1 142Au如l iaryInst rum ent1 143A p parentQual it y1 15MagneticPar ticl eTestingf orSurfaceQual it y1351neral Requir em ent s1352Equi pm ent s an dF ac|l ities1353Testi n gPr 0 ces sl 554Evaluation 0fT estResult s1 66Penet r antTestingforSurfaceQu

10、al ity1 761neraI Requirement s1762ReagentandF aci l ities1763Testing Pr 0 cess1864Evaluation 0fTestResultsl 9w w w.w e b o o s.c o m7U l traso nicTestingforIntern alDefects2 1Z1General Re quirem ent s2 172E quipm ent s andFaci l ities2273Testin gPr O cess2574EV aluation ofTestResul ts288Eventu al ly

11、TorqueTestingforH i g hStrengthBol ts3O81GenerarRequirem ents3082Testi n gE qui pm entsm3083Testi n gTechni que3084Evaluation ofTestResul ts3 19DefomationTesting。一3291General Re quir锄ent s32921 estingEquipm ents3293Testi n gTechni que3294Evaluation ofTestResul ts3 31OT hickn essTestingf 0rStee1 Prod

12、u cts341O1G ener al Requirem ent s341O2Testi n gEquipm ent s341O3Testi n gPr 0 cess34104Evaluation ofTestResul ts3511TestofSteel Ty pe36l11(kneral Requir em ents36112S ampl ingan dAnalysis ofSteel Pr Oducts36113D i f ferentiate 0fSteel Ty 1)e3612T h ickn essTestingf orAnticorr osiveCoating38121Gener

13、 aI Reauirem ent s38122Testi n gE quip ments38123Testing PrO cess38124Eva1uation ofTestResul ts3913T h ickn essTestingforF ireprotecti0 nLayer4 01w w w.w e b o o s.c o m131General Requir em ent s132MeasurementDevicel 33Testi n gPr O cess134Evaluation 0fTestResul ts14DvmmicC har acteristicsTestofStee

14、I Structu re141General Requirem ent s14。2Testing E qui pm ent sl 43Testi n gTech n ique144Amlysis OfT _ estI_)at aA p pend ixAMagn eticPar tic1eTestingRepor tAp pend ixBPenetrantTestingRepor tAp pend ixCU Itras0 nicDetection ofTypeTJu n ctionandCor nerJointAp pend ixDU l trasonicTestingReportExp1ana

15、tionofWord ing inT h isStandardL istofQu0tedStandardsA d d ition:Explanation ofPr ovisions 蛆 蛆 蛆 铊 心 北 北 娼 姐 蛎 鸲 的 的w w w.w e b o o s.c o m1总1 O1为了在钢结构现场检测 中,做到安全适 用、数据准确、确保质量、便于操作,制定本标准。1 02本标准适用于钢结构中有关连接、变形、钢材厚度、钢材品种、涂装厚度、动力特性等的现场检测及检测结果的评价。1 03钢结构现场检测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w w w.w e b o o s.c

16、 o m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 1现场检测in_ sitetesting对钢结构实体实施的原位检查、测量和检验等工作。21 2目视检测visualtesting用人的肉眼或借助低倍放大镜,对材料表面进行直接观察的检测方法。21 3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testing对材料或工件实施 的一种不损害其使用性能或用途的检测方法。21 4磁粉检测m agneticpar ticl et esting利用缺陷处漏磁场与磁粉的相互作用,显示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21 5渗透检测penetrant testing利用毛 细管作用原理检测材料表面开口性缺 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17、21 6超声波检测ultrasonictesting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遇到界面产生反射的性质及其在传播时产生衰减的规律,来检测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21 7射线检测rad iograp hictesting利用被检工件对透入射线的不同吸收来检测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21 8线型缺陷l in eardefects缺陷的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21 9圆型缺陷circulardefect s缺陷的长度与宽度之比小于或等于3。w w w.w e b o o s.c o m21 10焊缝缺陷w el ddefect s焊缝中的裂纹、未焊透、未熔合、夹渣、气孔等。21 1 l焊缝裂纹w el dcr ack焊

18、缝 中原子结合遭到破坏,而导致在新界面上产生缝隙。21 12未焊透lackofpen etration母材金属未熔化,焊接金属未进人母材金属内而导致接头根部的缺陷。21-13未熔合lackoffusion焊接金属与母材金属之间或焊接金属之间未熔化结合在一起的缺陷。21 14焊缝夹渣w el dslaginclu sion焊接后残 留在焊缝中的熔渣、金属氧化物夹杂等。21 15平面型缺陷planardefects两维尺寸 的缺陷,例如,裂纹、未熔合以及钢板的分层、层状撕裂等。21 16体积型缺陷volumedefects三维尺寸的缺陷,例如,气孔、夹渣、夹杂等。22符号221几何参数p一斜探头的

19、折射角;K斜探头的斜率(即tanp;L线型缺陷的显示长度;d圆型缺陷的主轴长度;6一试块或焊缝宽度;D。声源有效直径;L缺陷指示长度;S声程;艿一母材或被测物 的厚度;W探头接触面宽度;w w w.w e b o o s.c o mA波长。222力学参数t施工终拧扭矩值w w w.w e b o o s.c o m3基 本 规 定31钢结构检测的分类31 1钢结构的检测可分为在建钢结构的检测 和既有钢结构 的检测。31 2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在建钢结构进行检测:1在钢结构材料检查或施工验收过程中需了解质量状况;2对施工质量或材料质量有怀疑或争议;3对工程事故,需要通过检测,分析事故的原因

20、以及 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31 3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既有钢结构进行检测:l钢结构安全鉴定;2钢结构抗震鉴定;3钢结构大修前的可靠性鉴定;4建筑改变用途、改造、加层或扩建前的鉴定;5受到灾害、环境侵蚀等影响的鉴定;6对既有钢结构的可靠性有怀疑或争议。31 4钢结构的现场检测应为钢结构质量的评定或钢结构性能的鉴定提供真实、可靠、有效的检测数据和检测结论。32检测工作程序与基本要求321钢结构检测工作的程序,宜按图321的框图进行。322现场调查宜包括下列工作内容:l收集被检测钢结构 的设计 图纸、设计文件、设计变更、施工记录、施工验收和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等资料;2调查被检测钢结构现状,环境条

21、件,使用期间是否 已进行过检测或维修加固情况以及用途与荷载等变更情况w w w.w e b o o s.c o m图321检测工作程序框图3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4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检测 目的和具体要求。323检测项 目应根据现场调查情况确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括下列主要 内容:l概况,主要包括设计依据、结构形式、建筑面积、总层数,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建造年代等;2检测 目的或委托方的检测要求;3检测依据,主要包括检测所依据 的标准及有关 的技术资料等;4检测项 目和选用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的数量w w w.w e b o o s.c o m5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情况;6检测工作

22、进度计划;7所需要委托方与检测单位 的配合工作;8检测 中的安全措施;9检测中的环保措施。324检测的原始记录,应记录在专用记录纸上;记 录数据应准确、字迹清晰、信息完整,不得追记、涂改,如有笔误,应进行杠改,并应由修改人签署姓名及日期。当采用 自动记录时,应符合有关要求。原始记录应 由检验及审核人员签字。325当发现检测数据数量不足或检测数据 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进行补充检测。33无损检测方法的选用331钢结构焊缝常用的无损检测可采用磁粉检测、渗透检测、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332钢结构的无损检测宜根据无损检测方法 的适用范 围以及建筑结构状况和现场条件按表332选择。表332无损检测方法的选

23、用序号检测方法适用范围1磁粉检测铁磁性材料 表面和近表面缺陷 的检测2渗透检测表面开口性缺陷的检测3超声波检测内部缺陷的检测,主要用于平面型缺陷的检测4射线检测内部缺陷的检测,主要用于体积型缺陷的检测333当钢结构 中焊缝采用磁粉检测、渗透检测、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时,应经 目视检测合格且焊缝冷却到环境温度后进行。对于低合金结构钢等有延迟裂纹倾向的焊缝应在24 h后进行检测。334当采用射线检测钢结构内部缺陷时,在检测现场周边 区域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射线检测可按现行国家标准金属熔w w w.w e b o o s.c o m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GBT33 23的有关规定执行。34抽样 比例

24、及合格判定341钢结构现场检测可采用全数检测或抽样检测。当抽样检测时,宜采用随机抽样或约定抽样方法。342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宜采用全数检测:l外观缺陷或表面损伤的检查;2受检范围较小或构件数量较少;3构件质量状况差异较大;4灾害发生后对结构受损情况的识别;5委托方要求进行全数检测。343在建钢结构按检验批检测时,其抽样检测的比例及合格判定应符合现 行 国家 标 准钢 结 构工程 施工质 量 验 收规 范G B 50 20 5的规定。344既有钢结构计数抽样检测 时,其每批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不应小于表344的限定值。表344既有钢 结构抽样检测 的最小样本容量检验批的容量最小样本容量检验

25、批的容量最小样本容量ABCABC3891 51 62 52 65 05 19 O9 11 5O2235582358132O35813203215 12 8O2 8 15 0 05 O 11 2O O1 2O 13 2 O 03 2 O l1O0 O 0132O325O8 O3 25O8 O12 52O Or5O8O1 2 52O O3 15一_注:l表中A、B、C为检测类别,检测类别A适 用于一般施工质量的检测,检测类别B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魄捡测,检测类圳【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严格检测或复检;2无特别说 明时,样本为构件。w w w.w e b o o s.c o m345既有钢结构计数抽

26、样检测时,根据检验批 中的不合格数,判断检验批是否合格。检验批的合格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l计数抽样检测 的对象为主控项 目时,应 按 表3451判定;2计数抽样检测 的对象为一般项 目时,应 按 表3452判定。表3451主控项 目的判定样本容量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样本容量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258132O325001235123468O1252OO3 15J _JL71 O1 42 1_ 91 11522表3452一般项 目的判定样本容量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样本容量合格判定数不合格判定数2581 320123523463 25 O8 O 1 2 5710142 191 11 52 2

27、35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351钢结构检测所用 的仪器、设 备 和量具应 有产 品合格证、计量检定机构出具的有效期内的检定(校准)证书,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检测所用检测试剂应标明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并应具有产品合格证 和使用说明书。352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从事钢结构无损检w w w.w e b o o s.c o m测 的人员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无损检测人员资格鉴定与认证G BT94 4 5进行相应级别 的培训、考核,并持有相应考核机构颁发的资格证 书。353取得不同无损检测方法 的各技术等级人员不得从事与该方法和技术等级以外的无损检测工作。354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上岗前

28、应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应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355从事钢结构无损检测的人员,视力应满足下列要求:1每年应检查一次视力,无 论是 否经过矫正,在不小于30 Om m距离处,一只眼睛或两 只眼睛 的近视力应能读 出T imesNewRoman45:2从事磁粉、渗透检测的人员,不得有色盲。356现场检测工作应由两名或两名 以上检测人员承担。36检 测 报 告361检测报告应对所检测的项 目作 出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相应验收规范的规定。既有钢结构性能的检测报告应给出所检项 目的检测结论,并应为钢结构的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3。62检测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l委托单位名称;2建筑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

29、称、结构类型、规模、施工日期及现状等;3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名称;4检测原 因、检测 目的,以往检测情况概述;5检测项 目、检测方法及依据的标准;6抽样方案及数量;7检测日期,报告完成日期;8检测项 目中的主要分类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论;9主检、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w w w.w e b o o s.c o m4外观质量检测41一般 规 定41 1本章适用于钢结构现场外观质量的检测。41 2直接 目视检测时,眼睛与被检工件表面的距离不得大于600m m,视线与被检工件表面所成的夹角不得小 于30。,并宜从多个角度对工件进行观察。41 3被测工件表面的照明亮度不宜低 于1

30、60 lx;当对细小缺陷进行鉴别时,照明亮度不得低于54 0 lx。42辅 助工具421对细小缺陷进行鉴别时,可使用2倍6倍的放大镜。422对焊缝的外形尺寸可用焊缝检验尺进行测量。43外 观 质 量431钢材表面不应有裂纹、折叠、夹层,钢材端边或断口处不应有分层、夹渣等缺陷。432当钢材的表面有锈蚀、麻点或划伤等缺陷时,其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材厚度负偏差值的12。433焊缝外观质量的目视检测应在焊缝清理完毕后进行,焊缝及焊缝附近区域不得有焊渣及飞溅物。焊缝焊后 目视检测的内容应包括焊缝外观质量、焊缝尺寸,其外观质量及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 现行 国家标 准钢 结 构工程 施工质 量 验 收 规 范G

31、B 5O 2O 5的有关规定。434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螺栓丝扣外露应为2扣3扣,其中允许有109 6的螺栓丝扣外露1扣或4扣;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未拧掉梅花头的螺栓数不宜多于该节点总7w w w.w e b o o s.c o m螺栓数的5。435涂层不应有漏涂,表面不应存在脱皮、泛锈、龟裂和起泡等缺陷,不应 出现裂缝,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流坠、乳突、针眼和气泡等,涂层与钢基材之间和各涂层之间应粘结牢固,无空鼓、脱层、明显凹陷、粉化松散和浮浆等缺陷w w w.w e b o o s.c o m5表面质量的磁粉检测51一般 规 定51 1本章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熔化焊焊缝表面或近

32、表面缺陷的检测。51 2钢结构铁磁性原材料的表面或近表面缺陷,可按照本章的规定进行检测。52设备与器材521磁粉探伤装置应根据被测工件的形状、尺寸 和表 面状 态选择,并应满足检测灵敏度的要求。522对于磁轭法检测装置,当极间距离为150mm、磁极与试件表面间隙为05m m时,其交流电磁轭提升力应大于4 5N,直流电磁轭提升力应大于177N。523对接管子和其他特殊试件焊缝 的检测可采用线 圈法、平行电缆法等。对于铸钢件可采用通过支杆直接通电的触头法,触头间距宜为7 5m m20 Om m。524磁悬液施加装置应能均匀地喷洒磁悬液到试件上。磁粉探伤仪的其他装置应符合现行 国家标准无损检测磁粉检

33、测第3部分:设备G BT158223的有关规定。525磁粉检测中的磁悬液可选用油剂或水剂作为载液。常用的油剂可选用无味煤油、变压器油、煤油与变压器油的混合液;常用的水剂可选用含有润滑剂、防锈剂、消泡剂等的水溶液。526在配制磁悬液时,应先将磁粉或磁膏用少量载液调成均匀状,再在连续搅拌 中缓慢加入所需载液,应使磁粉均匀弥散在载液中,直至磁粉和载液达到规定 比例。磁悬液的检验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无损检测磁粉检测第2部分:检测介质G Bw w w.w e b o o s.c o m15 82 22规定的方法进行。527对 用 非荧 光磁 粉 配 置 的磁 悬 液,磁 粉 配 制 浓 度 宜 为l 0

34、gL25gI。;对用荧光磁粉配置的磁悬液,磁粉配制浓度宜为1gL2gL。528用荧光磁悬液检测时,应采用黑光灯照射装置。当照射距离试 件 表 面为38Om m时,测 定 紫 外 线 辐 射 强 度 不应 小 于10 Wm。529检查磁粉探伤装置、磁悬液的综合性能及检定被检区域内磁场的分布规律等可用灵敏度试片进行测试。L0图521OA型灵敏度试片 的尺寸(H 1m)5210A型灵敏度试片应采用100肛n 1厚的软磁材料制成;型号有1号,2号,3号三种,其人工槽深度应分别为l 5弘m、30 弘m和6O肛m,A型 灵敏 度试 片 的 几 何 尺 寸 应 符 合 图521O的规定。521 l当磁粉检测

35、中使用A型灵敏度试片有困难时,可用与A型材质和灵敏度相同的C型灵敏度试片代替。C型灵敏度试片厚度应 为5O 弘m,人工槽深度应为15pm,其几何尺寸应符合 图521 l的规定。分割线图521 1C型灵敏度试 片的尺寸(n1Inw w w.w e b o o s.c o m5212在连续磁化法 中使用的灵敏度试片,应将刻有人工槽的一侧与被检试件表面紧贴。可在灵敏度试片边缘用胶带粘贴,但胶带不得覆盖试片上的人工槽。53检 测 步 骤531磁粉检测应按照预处理、磁化、施加磁悬液、磁痕观察与记录、后处理等步骤进行。532预处理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对试件探伤面进行清理,清除检测区域 内试件上 的附着物(

36、油漆、油脂、涂料、焊接飞浅、氧化皮等);在对焊缝进行磁粉检测时,清理 区域应由焊缝向两侧母材方 向各延伸20m m的范围;2根据工件表面的状况、试件使用要求,选用油剂载液或水剂载液;3根据现场条件、灵敏度要求,确定用非荧光磁粉或荧光磁粉;4根据被测试件的形状、尺寸选 定磁化方法。533磁化应符合下列规定:l磁化时,磁场方 向宜与探测 的缺陷方 向垂直,与探伤面平行;。2当无法确定缺陷方 向或有多个方 向的缺陷时,应采用旋转磁场或采用两次不同方向的磁化方法。采用两次不同方向的磁化时,两次磁化方 向间应垂直;3检测时,应先放置灵敏度试片在试件表面,检验磁场强度和方向以及操作方法是否正确;4用磁轭检

37、测时,应有覆盖区,磁轭每次移动的覆盖部分应在10m m20m m之间;5用触头法检测时,每次磁化的长度宜为7 5mm2 0 0m m;检测过程中,应保持触头端干净,触头与被检表面接 触应 良好,电极下宜采用衬垫;7w w w.w e b o o s.c o m6探伤装置在被检部位放稳后方可接通电源,移去时应先断开电源。534在施加磁悬液时,可先喷洒一遍磁悬液使被测部位表面湿润,在磁化时再次喷洒磁悬液。磁悬液宜喷洒在行进方向的前方,磁化应一直持续到磁粉施加完成为止,形成 的磁痕不应被流动的液体所破坏。535磁痕观察与记录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磁痕的观察应在磁悬液施加形成磁痕后立即进行;2采用非荧光

38、磁粉时,应在能清楚识别磁痕的 自然光或灯光下进行观察(观察 面亮 度 应 大 于5 00 lx);采用荧光磁粉时,应使用符合本标准第528条规定的黑光灯装置,并应在能识别荧光磁痕的亮度下进行观察(观察面亮度应小于20 lx);3应对磁痕进行分析判断,区分缺陷磁痕和非缺陷磁痕;4可采用照相、绘图等方法记录缺陷的磁痕。536检测完成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后处理:1被测试件因剩磁而影响使用时,应及时进行退磁;2对被测部位表面应清除磁粉,并清洗干净,必要时应进行 防锈处理。54检测结果的评价541磁粉检测可允许有线型缺 陷和 圆型缺 陷存在。当缺陷磁痕为裂纹缺陷时,应直接评定为不合格。542评定为不合格

39、时,应对其进行返修,返修后应进行复检。返修复检部位应在检测报告的检测结果 中标明。543检测后应填写检测记录。所填写 内容宜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w w w.w e b o o s.c o m6表面质量的渗透检测61一般 规 定6 1 1本章适用于钢结构焊缝表面开口性缺陷的检测。61 2钢结构原材料表 面开口性缺 陷的检i 贝 4可按本 章 的规定进行。61 3渗透检测的环境及被检测部位的温度 宜在1O5O 范围内。当温度低于10 或高于5O 时,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第5部分:渗透检测JBT4 7 3O5的规定进行灵敏度的对 比试验。62试剂与器材621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等渗透

40、检测剂的质量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材料JBT7523的有关规定。并宜采用成品套装喷罐式渗透检测剂。采用喷罐式渗透检测剂时,其喷罐表面不得有锈蚀,喷罐不得 出现泄漏。应使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系列配套渗透检测剂,不得将不同种类的检测剂混合使用。622现场检测宜采用非荧光着色渗透检测,渗透剂可采用喷罐式的水洗型或溶剂去除型,显像剂可采用快干式的湿显像剂。623渗透检测应配备铝合金试块(A 型对 比试块)和不锈钢镀铬试块(B型灵敏度试块),其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损检测渗透检测用试块JBT60 64的有关规定。624试块 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进行不同渗透检测剂 的灵敏度对 比

41、试验、同种渗透检测剂在不同环境温度条件下的灵敏度对 比试验时,应选用铝合金试块(A 型对 比试块);7w w w.w e b o o s.c o m2当检验渗透检测剂系统灵敏度是否满足要求及操作工艺正确性时,应选用不锈钢镀铬试块(B型灵敏度试块)。625试块灵敏度的分级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采用不 同灵 敏度 的渗透 检 测 剂 系统 进行渗透检测时,不锈钢镀铬试块(B 型灵敏度试块)上可显示 的裂纹 区号应符合表6251的规定;表625-l不 同灵敏度等级下显示的裂纹区号检测系统的灵 敏度显示 的裂纹 区号检测系统 的灵敏度显示 的裂纹 区号低23高45中342不锈钢镀铬试块(B 型灵敏度试块

42、)裂纹区的长径显示尺寸应符合表6252的规定。表6252不 锈 钢镀 铬试 块 裂纹 区的 长径 显 示尺寸I裂纹区号12345裂纹长径(l m)5565374527351 624【O8l I 6626检测灵敏度等级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l焊缝及热影响区应采用“中灵敏度”检测,使其在不锈钢镀铬试块(B型灵敏度试块)中可清晰显示“34 号裂纹;2焊缝母材机加工坡口、不锈钢工件应采用“高灵敏度 检测,使其在不锈钢镀铬试块(B 型灵敏度试块)中可清晰显示“45”号裂纹。63检 测 步 骤63l渗透检测应按照预处理、施加渗透剂、去除多余渗透剂、干燥、施加显像剂、观察与记 录、后处理等步骤进行。632预

43、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l对检测面上的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物、油污 以及涂Jw w w.w e b o o s.c o m料应进行清理。应清理从检测部位边缘 向外扩展3Om m的范围;机加工检测面的表面粗糙度(R)不宜 大 于125 pm,非机械加工面的粗糙度不得影响检测结果;2对清理完毕的检测面应进行清洗;检测面应充分干燥后,方可施加渗透剂。633施加渗透剂时,可采用喷涂、刷涂等方法,使被检测部位完全被渗透剂所覆盖。在环境及工件温度为l O 5O 的条件下,保持湿润状态不应少于1Omim634去除多余渗透剂时,可先用无 绒洁净布进行擦拭。在擦除检测面上大部分多余的渗透剂后,再用蘸有清洗剂的纸

44、巾或布在检测面上朝一个方 向擦洗,直至将检测面上 残 留渗透剂全部擦净。635清洗处理后 的检测 面,经自然干燥或用布、纸擦干或用压缩空气吹干。干燥时间宜控制在5min10min之间。636宜使用 喷罐 型 的快干湿式显像剂进 行显像。使用前应充分摇动,喷嘴宜控制在距检测面3 O Om m4 O Om m处进行 喷涂,喷涂方向宜与被检测面成30。4 0。的夹角,喷涂应薄而均匀,不应 在 同一处 多次 喷涂,不 得 将 湿 式 显 像 剂 倾 倒 至 被 检面上。637迹痕观察与记录应按下列要求进行:1施加显像剂后宜停留7min3Omin后,方可 在 光线充足的条件下观察迹痕显示情况;2当检测面

45、较大时,可分区域检测;3对细小迹痕,可用5倍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4缺陷的迹痕可采用照相、绘图、粘贴等方法记录。638检测完成后,应将检测面清理干净。64检测结果的评价641渗透检测可允许有线型缺陷和圆型缺陷存在。当缺陷迹痕为裂纹缺陷时,应直接评定为不合格。jw w w.w e b o o s.c o m642评定为不合格时,应对其进行返修。返修后应进行复检。返修复检部位应在检测报告的检测结果中标明。643检测后应填写检测记录。所填写 内容宜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w w w.w e b o o s.c o m7内部缺陷的超声波检测71一般 规 定71 1本章适用于 母材厚度不小于8m m、曲率

46、半径不小于160m m的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对接全熔透焊缝,使用A型脉冲反射法手工超声波的质量检测。对于母 材壁厚 为4mm8m m、曲率半径为60m m160m m的钢管对接焊缝 与相贯节点焊缝应按照现行行业标准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2 o 3的有关规定执行。71 2探伤人员应了解工件的材质、结构、曲率、厚度、焊接方法、焊缝种类、坡口形式、焊缝余高及背面衬垫、沟槽等实际情况。71 3根据质量要求,检验等级可按下列规定划分为A、B、C三级:lA级检验:采用一种角度探头在焊缝 的单面单侧进行检验,只对允许扫查到 的焊缝截 面进行探测。一般可不要求作横向缺陷的检验。母材厚度大

47、于5Omm时,不得采用A级检验。2B级检验:宜采用一种角度探头在焊缝 的单面双侧进行检验,对整个焊缝截面进行探测。母材厚度大于1O 0m m时,应采用双 面双侧检验;当受构件的几何条件限制时,可在焊缝 的双面单侧采用两种角度的探头进行探伤;条件允许时要求作横向缺陷的检验。3C级检验:至少应采用两种 角度探头在焊缝的单面双侧进行检验,且应同时作两个扫查方向和两种探头角度的横 向缺陷检验。母材厚度大于10 0m m时,宜采用双面双侧检验。71 4钢结构焊缝质量 的超声波探伤检验等级应根据工件的材质、结构、焊接方法、受力状态选择,当结构设计和施工 上无特、2w w w.w e b o o s.c o

48、 m别规定时,钢结构焊缝质量的超声波探伤检验等级宜选用B级。71I5钢结构中T形接头、角接接头的超声波检测,除用平板焊缝中提供的各种方法外,尚应考虑到各种缺陷的可能性,在选择探伤面和探头时,宜使声束垂直于该焊缝中的主要缺陷。在对T 形接头、角接接头进行超声波检测时,探伤面和探头的选择应符合本标准附录D的规定。72设备与器材721模拟式和数字式的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仪的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721的规定。表721A型脉 冲反射 式超 声仪 的主要 技 术指 标仪器部件项目技术指标超声仪主机工作频率2MHz5MHz水平线性l垂直线性5衰减器或增益器总调节量8O d B衰减器或增益器每档步进量2d B衰

49、减器或增益器任意1 2 d B内误差1 d B探头声束轴线水平偏离角2。折射角偏差2。前沿偏差 1m m超声仪主机与探头的系统在达到所需最大检测声程时,其有效灵敏度余量l O d B远场分辨率直探头:3O d B斜探头:6 d B722超声仪、探头及系统性能的检查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无损检测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检测系统工作性能测试方法JBT92 14规定的方 法 测 试,其 周期检查 项 目及 时 间应符合 表722的规定w w w.w e b o o s.c o m表722超声仪、探头及系统性能的周期检查项 目及时间检查项 目检查时间前沿距离折射角或K值偏离角开始使用及每隔5个工作日灵敏度余量分辨

50、率开始使用、修理后及每隔1个月超声仪的水平线性超声仪的垂直线性开始使用、修理后及每 隔3个月723探头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波直探头的晶片直径宜在10mm20mm范 围内,频率宜为1 O MHz50 MHz。2横波斜探头应选用在钢中的折射角为4 5。、60。、70。或K值为l IO、1 5、20、25、3O的横 波 斜 探 头,其频率宜为20 MHz50 MHz。3纵波双晶探头两 晶片之间的声绝缘应 良好,且 晶片 的面积不应小于150mm2。4探伤面与斜探头的折射角 卢(或K值)应根据材料厚度、焊缝坡口形式等因素选择,检测不 同板厚所用探头角度宜按表723采用。表723不 同板厚 所 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国家标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