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刮细菌性角斑病课件.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8026907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PPT 页数:8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刮细菌性角斑病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黄刮细菌性角斑病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刮细菌性角斑病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刮细菌性角斑病课件.ppt(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黄刮细菌性角斑病第1页,此课件共8页哦n n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又称角斑病.n n在我国东北,华北及华东普遍发生,尤其是东北,内蒙古等保护地黄瓜和华北春大棚发病严重.危害严重时,病叶率可高达70左右,是保护地黄瓜重要病害之一。在黄瓜生长季节,该病常与黄瓜霜霉病混合发生,从而加重为害。黄瓜受害,不仅影响产量,而且降低商品质量。第2页,此课件共8页哦病症:幼苗和成株期叶片受害为主。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卷顺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蔓。子叶发病,初呈水泽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干枯。成株期叶片发病,初为鲜绿色水泽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出乳白色,浑浊水珠状

2、菌脓,干燥后具白痕,后期干燥时病斑中央干枯脱落穿孔。茎,叶柄,卷顺发病,侵染点水泽状,沿茎沟纵向扩展,成短条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泽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留白痕。瓜条偶尔受害,出现水泽状小斑点,扩展后病部溢出大量污白色菌脓。第3页,此课件共8页哦n田间角斑病易与霜霉病混乱,诊断时应予注意:角斑病初期呈油泽状斑点,边缘有油泽状晕环;而霜霉病初期呈水泽状斑点;两者病斑均为多角形,但后期角斑病病斑为枯白色,而霜霉病为黄褐色至褐色;角斑病叶易破裂穿孔,霜霉病叶则易卷皱干枯;潮湿时角斑病病斑溢出乳白色菌脓,而霜霉病也背病斑处产生灰色或黑灰色霉层。n (下列是霜霉病正背面图片)第4页,

3、此课件共8页哦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第5页,此课件共8页哦v病原:病原为丁香假单胞菌流泪致病变种,属薄壁菌门假单胞菌属细菌。革兰氏染色阴性。v发病规律:病菌附在种子内部和随病残体落土中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种子带菌率23。病菌由叶片或瓜条伤口,气口,水口侵入,进入胚乳组织或胚根的外皮层,造成种子内部带菌。初侵染大多从近地面的叶片和瓜条开始,然后逐渐扩大蔓延。此外,采种时病瓜条接触污染的种子可致种子表面带菌。病菌在种子内可存活1年,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可存活34个月。v除病菌数量以外,温度和湿度是角斑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温暖,多雨或潮湿条件发病较重。第6页,此课件共8页哦病害控制:角斑病的防治应采取用

4、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角斑病的防治应采取用抗病品种和加强栽培管理为主,结合化学防治的综合措施。管理为主,结合化学防治的综合措施。1.1.选用抗,耐病品种选用抗,耐病品种2.2.选用无病种子:选用无病种子:从无病植株或瓜条上留种。从无病植株或瓜条上留种。3.3.加强田间管理:培育无病种苗,用无病土苗床育苗;与培育无病种苗,用无病土苗床育苗;与非瓜类作物实行非瓜类作物实行2 2年以上轮作;生长期及收获后清除病叶,年以上轮作;生长期及收获后清除病叶,及时深埋;及时深埋;药剂防治: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施农药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等。发病初期喷施农药硫酸链霉素或新植霉素等。田间与霜霉病同时发生时,可喷施甲霜铜或瑞毒铜等。田间与霜霉病同时发生时,可喷施甲霜铜或瑞毒铜等。第7页,此课件共8页哦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8页,此课件共8页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