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成本与管理会计》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4798462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1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成本与管理会计》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最新《成本与管理会计》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成本与管理会计》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成本与管理会计》教学大纲.doc(80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成本与管理会计教学大纲管理会计教学大纲成本与管理会计教学大纲课程代码:ACC313课程名称:成本与管理会计 英文名称:Cost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课程性质:会计学和财务管理专业方向必修学分课时:4学分,72课时主讲教师:李相志所属院系:国际商学院会计学系 宁远楼525 电话:64494373教学对象:三年级本科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学生教学

2、方法: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案例分析与评价、课堂讨论与课堂互动为辅,完成各种作业、预习、复习与答疑。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考核方式:平时考核: 平时考核由随堂测验、完成作业、参加讨论情况等构成。期中考试,闭卷考试期末考试,闭卷考试,笔试其中:平时、期中及考勤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出勤要求:学生缺勤不得多于总课时的四分之一。教师可以根据考勤情况决定学生是否可以参加考试、是否扣分。教 材:管理会计 余恕莲主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年8月第1版课程简介成本与管理会计是将会计与管理巧妙结合,为会计管理功能的延伸和拓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系统介绍现代管理会计

3、的基本理论与具体应用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管理会计与管理环境;成本分类与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性态分析;变动成本计算;本量利分析;短期经营决策分析;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全面预算编制;标准成本与差异分析;责任会计与业绩考核。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将了解现代管理会计学在会计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理论,学会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和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中,进一步加工和运用企业内部财务信息,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营决策、规划经营方针、控制经营过程和考评责任业绩的基本程序、操作技能和基本方法,从而具备从事现代企业会计的基本能力。教学内容第一章 管理会计概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

4、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管理会计的定义、职能和内容,熟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主要区别和联系;了解管理会计产生的背景及发展趋势,了解管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管理会计机构。【主要内容】1、管理会计的发展和演进(1)管理会计的历史沿革(2)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原因(3)管理会计的发展阶段及其趋势2、管理会计的本质与特征(1)基本目标(2)方法的基本特征(3)提供信息的时间特征(4)提供信息的约束性(5)信息与人的行为的关系3、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和信息质量(1)企业目标和管理职能(2)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3)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4)成本和效益原则4、管理会计的新领域和新发展(1)信息经济学(2)代理

5、人理论(3)作业成本管理(4)综合记分卡5、管理会计师职业和职业道德规范(1)美国管理会计(2)管理会计师的业务水准和职业道德规范(3)其他国家管理会计的职业化发展【学习方法】本章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应事先预习本章内容,着重理解管理会计的本质特征和信息质量要求。【教学时数】4课时【课后练习】思考题:(1)会计信息有哪些主要特点?它在现代经济管理中能发挥哪些重要作用?(2)现代管理会计是怎样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应怎样认识其形成、发展统社会经济环境、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3)管理会计相比于财务会计有哪些主要的特点?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 信息经济学 管理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参

6、考资料】1、阅读教材第一章p1-p15,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一章至第五章,p3-p40第二章 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了解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熟悉分批成本计算法和分步成本计算法的基本内容。【主要内容】1、成本和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1)成本信息的使用(2)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3)产品成本的归集与分配2、分批成本计算法(1)分批成本计算的特点(2)分批成本计算法下的成本流动(3)制造费用的分配(4)分批成本计算法在服务行业的应用3、分步成本计算法(1)分步成本计算法的特点(2)分步成本计算法的成本流动(3)分步成本计算法

7、的一般程序(4)期初在制品存货对成本计算的影响(5)后续加工部门产品成本的计算【学习方法】本章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着重理解分批成本计算法和分步成本计算法的计算要求和步骤。学生应事先预习,并完成本章作业。【教学时数】8课时【课后练习】余恕莲主编管理会计本章练习题2、3、4思考题:(1)什么是成本的积累和分配?(2)分批成本计算法和分步成本计算法有什么不同?(3)分步成本计算法下,成本计算可分为哪几步?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成本对象 分批成本计算法 分步成本计算法 约当完工产量【参考资料】1、阅读教材第二章p16-p40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七章,p51-p62第三章 服务部门

8、的成本分配和联产品成本计算【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服务部门成本分配的基本方法,了解联产品成本计算程序。【主要内容】1、间接成本(费用)的归集和分配(1)成本(费用)中心与成本费用的归集分配(2)间接制造费用的初次归集与分配2、服务部门的成本分配(1)服务部门成本的分配基础(2)服务部门成本的分配方法(3)服务部门成本分配例解3、联产品和副产品成本的计算(1)主产品和副产品(2)联产品成本的分配(3)副产品成本的计算【学习方法】本章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着重理解服务部门成本分配的直接分配法、顺序分配法和交互分配法的计算步骤。学生应事先预习,并完成本章作业。【教学时

9、数】3课时【课后练习】余恕莲主编管理会计本章练习题2、5思考题:(1)成本的初次分配是指哪个阶段的成本分配?(2)企业内部服务部门的成本为什么要分配?分配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本章服务部门成本分配的三种方法主要是解决什么问题?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直接分配法 顺序分配法 交互分配法【参考资料】阅读教材第三章p46-p58第四章、作业成本计算和作业管理【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了解作业成本动因与作业成本法计算程序,熟悉作业成本计算的原理和方法,了解作业成本管理方法,掌握当代管理会计面临的崭新历史时代背景及与现代管理会计新体系创建有关的一系列理论问题

10、。【主要内容】1、作业成本计算(1)作业成本计算产生的背景(2)作业成本计算的基本内容2、作业成本计算的程序及应用(1)作业成本计算的例解(2)作业成本计算在商业和服务业的应用3、作业成本计算与作业管理(1)作业管理(2)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问题(3)作业管理和作业成本计算实施的内部环境【学习方法】本章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课堂讨论与互动为辅,着重理解作业成本计算法中的成本动因概念以及成本的分配方法。学生应事先预习,并完成本章作业。【教学时数】4课时【课后练习】余恕莲主编管理会计本章练习题3、5思考题:(1)为什么说当代管理会计面临新的重大突破?导致其新的突破的技术、经济条件是什么?(2)

11、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程序是什么?(3)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有什么问题?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成本动因 作业成本计算 作业链 价值链【参考资料】1、阅读教材第四章p63-p77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二十章,p433-p464第五章 成本性态和两种类型的损益表【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成本的主要类型,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的含义、特点、内容,进一步分类,降低途径、项目、相关范围,成本性态分析目的与方法;重点掌握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前提,尤其是变动成本法损益计算方法程序,变动成本法与吸收成本法在成本和收益确定上的区别以及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应用。【主要内容】1、成本和成本性态(

12、1)成本的概念与分类(2)成本性态(3)相关范围2、混合成本分解和成本估计(1)总成本函数模型(2)混合成本的分解(3)成本估计3、两种类型的损益表(1)吸收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含义(2)吸收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区别(3)吸收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收益计算的影响(4)吸收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差额的变动规律(5)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学习方法】本章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着重理解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的含义及特点,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吸收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之间的各种差异及对决策的影响。学生应事先预习,并完成本章作业。【教学时数】5课时【课后练习】余恕莲主编管理会计本章练习题3

13、、4、5思考题:(1)什么是成本性态?在管理会计中为何要将成本按其性态进行分类?如何分类?(2)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有何不同?(3)混合成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它又具体可分为哪几类?每种类型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4)何谓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相关范围”?“相关范围”概念在成本性态分析中为何具有重要的意义?(5)什么是变动成本计算法及吸收成本计算法?试说明二者的基本特征并比较两者的不同点。(6)产品成本与期间成本有何不同?试说明变动成本计算法及吸收成本计算法赞成或不赞成固定性制造费用列入期间成本的理由。(7)变动成本计算法有何优缺点?(8)为何说明变动成本计算法更便于分期业绩的评价?解释下列管理会计

14、术语:成本性态 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 混合成本 变动成本计算法【参考资料】1、阅读教材第五章p83-p109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九章,p75-p118第六章 本量利关系的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盈亏平衡点及本量利分析的涵义,掌握盈亏平衡点销售量的计算方法及本量利分析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具体应用。了解有关因素的变动对盈亏平衡点及现实目标利润的影响。【主要内容】1、本量利分析概述(1)本量利分析的假定(2)本量利关系的基本公式(3)边际贡献及相关指标的计算2、盈亏平衡分析(1)盈亏平衡点的含义及表现形式(2)单一产品盈亏平衡点的确定方法(3)安全边际的含义(4)本量利

15、分析图(5)多品种条件下的盈亏平衡点计算3、本量利关系分析(1)因素变动对盈亏平衡点和利润的影响(2)产品品种结构变动对盈亏平衡点和利润的影响4、本量利分析的应用(1)保利分析(2)利润敏感性分析(3)经营杠杆的应用【学习方法】本章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课堂讨论与互动为辅,着重理解边际贡献指标及盈亏平衡点的计算,通过案例分析掌握本量利分析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学生应事先预习,并完成本章作业。【教学时数】6课时【课后练习】余恕莲主编管理会计本章练习题2、3、5、6、9、10思考题:(1)什么是边际贡献?具有什么特殊性质?(2)何谓安全边际?计算该指标有何意义?如何利用它计算销售利润额?(3

16、)何谓本量利分析图?绘制此图的目的何在?(4)本量利分析图主要有哪些形式?如何绘制它们?对各种形式的本量利分析图的特点进行评价。(5)叙述单位售价、固定成本及单位变动成本队盈亏平衡点及利润产生的影响。(6)品种结构变动为何会对盈亏平衡点产生影响?如何计量这一影响?(7)什么是“本量利关系的敏感分析”?影响利润变动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测算它们的敏感程度?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边际贡献 安全边际 本量利分析图 敏感性分析 敏感系数【参考资料】1、阅读教材第六章p114-p147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十章,p119-p161第七章 经营决策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决策

17、的意义、决策的分类、决策的基本程序和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掌握经营决策分析中应考虑的一些特定的成本概念的基本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掌握产品定价决策、接受定货的决策,零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产品生产的决策和开发新产品决策的原理和方法。【主要内容】1、决策分析概述(1)决策分析的意义(2)决策分析的特点(3)决策分析的程序(4)决策分的分类2、经营决策中的相关成本和相关收入(1)相关成本概念(2)相关收入概念3、生产决策(1)差量分析法(2)边际贡献分析法(3)本量利分析法(4)各种决策方法应用案例【学习方法】本章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课堂讨论与互动为辅,着重理解各种相关成本的含义,特

18、别要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掌握相关成本在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中的具体应用。学生应事先预习,并完成本章作业。【教学时数】6课时【课后练习】余恕莲主编管理会计本章练习题1、3、5、6、7思考题:(1)举例说明在短期经营决策分析中,为什么要考虑机会成本?(2)举例说明边际成本在经营决策中的具体作用?(3)举例说明相关成本、非相关成本与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之间的关系?(4)举例说明如何以差量成本分析为基础进行特殊订货接受与否的决策。(5)举例说明机会成本在零件自制或外购决策中的应用。(6)有人认为,“为改变企业亏损状况,凡是亏损的产品都应停产”,这样认识对不对?为什么?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相关成本 非相关成

19、本 增量成本 边际成本 机会成本 重置成本 可避免成本 专属成本 沉没成本 不可避免成本【参考资料】1、阅读教材第七章p152-p200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十一至第十五章,p163-p262第八章 定价决策分析和存货决策【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定价决策中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方法;掌握存货决策分析中经济批量的计算方法。【主要内容】1、定价目标及影响价格的因素(1)定价目标(2)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2、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决策(1)以市场为导向的定价原理(2)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定价决策(3)非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定价决策3、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策略(1)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价策略(

20、2)需求心理定价策略(3)差别对待定价策略4、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1)成本加成定价法(2)加成率的确定5、其他定价策略(1)最低定价法(2)以竞争为导向的定价策略(3)新产品的定价策略6、存货决策(1)存货的作用及控制内容(2)存货控制的ABC分析法(3)经济订货批量的决策【学习方法】本章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课堂讨论与互动为辅,着重理解影响定价的因素及定价的基本计算方法。学生应事先预习,并完成本章作业。【教学时数】3课时【课后练习】余恕莲主编管理会计本章练习题1、3、4、5、7思考题:(1)企业的定价目标一般有哪几种类型?(2)制定产品价格时应当考虑哪些因素?(3)什么是产品的最

21、优价格?如何确定产品的最优价格?(4)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策略有哪些?(5)成本加成定价法有几种成本基础?如何确定加成率?(6)如何确定产品的最低价格?(7)试说明新产品定价的两种策略。(8)存货控制的ABC分析法的基本要点是什么?(9)什么是经济订货批量?(10)确定经济订货批量应考虑哪些存货相关成本?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差别对待定价 成本加成 经济订货批量【参考资料】1、阅读教材第八章p208-p236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四章,p208-p216第九章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和评价【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货币时间价值和现金流量;重点掌握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和几种主

22、要长期投资决策;能够运用长期投资方案经济评价的主要数量方法进行资本投资方案的对比与选优。【主要内容】1、长期投资决策概述(1)长期投资决策的含义(2)长期投资决策的内容和分类2、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的基本因素(1)货币时间价值(2)资本成本(3)现金流量3、长期投资方案分析评价的基本方法(1)非折现的现金流量法(2)折现的现金流量法(3)通货膨胀对长期投资决策方法的影响4、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案例(1)扩充型投资方案的决策分析(2)重置型投资方案的决策分析5、长期投资决策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问题(1)投资方案评价中的敏感分析(2)长期投资决策中的风险估计【学习方法】本章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课堂

23、讨论与互动为辅,着重理解时间价值的含义、现金流量的计算以及长期投资方案分析评价的指标计算,特别要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掌握长期投资决策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学生应事先预习,并完成本章作业。【教学时数】8课时【课后练习】余恕莲主编管理会计本章练习题1、2、3、5、7、9思考题:(1)为什么说现金流量与货币时间价值是长期投资决策分析的基础?(2)哪些是长期投资方案经济评价的静态指标?各应怎样进行具体折算?为什么?(3)哪些是长期投资方案经济评价的动态指标?各应怎样进行具体折算?为什么?(4)在进行资本支出决策时为什么必须慎重?(5)货币时间价值具有什么经济意义?为什么说长期投资方案评价的动态指标通过引

24、进货币时间价值概念在科学性方面比静态指标前进了一大步?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现金流量 货币时间价值 投资回收期 净现值 获利指数 内部报酬率【参考资料】1、阅读教材第九章p240-p283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十六章,p263-p341第十章 目标成本计算与决策【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的内容一般不在课堂正式教授,要求同学在课下阅读,通过阅读自学,使学生了解目标成本法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1、成本与企业竞争力(1)企业成本的战略地位(2)成本领先战略在企业竞争中的优势(3)实施成本领先战略的方法和手段2、目标成本的确定(1)目标成本法的概念(2)目标成本法的制定程序(3)目标成本法所体

25、现的成本管理思想特色和应用的基础条件3、生命周期成本计算与决策(1)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概念(2)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构成【学习方法】自学【教学时数】【课后练习】思考题:(1)企业成本战略的地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2)简述目标成本法的基本概念。(3)目标成本法所体现的成本管理思想特色是什么?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目标成本 生命周期成本【参考资料】1、阅读教材第十章p290-p306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二十九章,p640-p662第十一章 生产经营总预算【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预算体系的内容,编制程序;要求能重点掌握生产经营全面预算中一系列预算的编制方法以及具体应用

26、。【主要内容】1、计划和预算的一般问题(1)预算的意义(2)预算的类型2、总预算编制内容和程序(1)总预算的内容(2)总预算编制的程序3、总预算的编制案例(1)商业企业总预算的编制(2)生产企业的营业预算编制【学习方法】本章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课堂讨论与互动为辅,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理解总预算的编制内容和各项预算的编制方法。学生应事先预习,并完成本章作业。【教学时数】5课时【课后练习】余恕莲主编管理会计本章练习题2、6、7思考题:(1)什么是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为什么要编制全面预算?(2)生产经营全面预算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3)为什么说销售预算是生产经营全

27、面预算的出发点?如何编制销售预算?(4)怎样编制现金预算?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全面预算 销售预算 现金预算 增量预算 零基预算【参考资料】1、阅读教材第十一章p311-p344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十七章,p343-p369第十二章 弹性预算和控制【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弹性预算的编制程序;要求能重点掌握总预算差异的分解方法以及销售收入的差异分析。【主要内容】1、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1)固定预算和弹性预算(2)弹性预算的编制2、总预算差异的分解(1)总预算差异的分解(2)弹性预算差异和销售差异3、销售收入的差异分析(1)收入追溯(2)收入的差异分析【学习方法】本

28、章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应着重于弹性预算的编制程序以及总预算差异的分解方法。学生应事先预习,并完成本章作业。【教学时数】2课时【课后练习】余恕莲主编管理会计本章练习题1、4、5思考题:(1)简述弹性预算的特点及其编制原理。(2)什么是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3)公司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差异分析?(4)什么情况下会产生有利的销售差异?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弹性预算 弹性预算差异 销售差异 总预算差异【参考资料】1、阅读教材第九章p350-p368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十七章,p343-p369第十三章 标准成本和差异分析【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标准成本的意义、定义、

29、特点、作用及其制定和差异分析方法;一般掌握标准成本法下的账务处理。【主要内容】1、标准成本系统(1)标准成本系统的内容(2)标准成本系统的作用(3)标准成本的类型(4)实施标准成本系统的条件(5)标准成本的制定2、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1)成本差异的一般模式(2)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的分析(3)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的分析(4)制造费用差异分析(5)差异调查和差异控制3、标准成本系统下的成本流动(1)直接材料的成本流动(2)直接人工的成本流动(3)制造费用的成本流动(4)产品成本及产品销售成本的流动4、成本差异的处理(1)成本差异分配于有关帐户(2)成本差异列入当期损益【学习方法】本章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案例

30、分析为主,课堂讨论与互动为辅,着重理论标准成本的含义、作用和制定,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掌握各种差异的计算和分析方法。学生应事先预习,并完成本章作业。【教学时数】6课时【课后练习】余恕莲主编管理会计本章练习题3、4、6思考题:(1)采用标准成本系统的作用是什么?(2)标准成本系统有哪三部分组成?如何制定标准成本?如何进行标准成本差异的分析?(3)简述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能力利用差异的含义及特点。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标准成本系统 理想的标准成本 正常的标准成本 生产能力利用差异【参考资料】1、阅读教材第十三章p378-p406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八章,p62-p74第十四章 适时生产系

31、统和全面质量管理【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的内容一般不在课堂正式教授,要求同学在课下阅读,通过阅读自学,了解适时生产系统下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和质量成本及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内容】1、适时生产系统的内容和特点(1)适时生产系统的内容(2)适时生产系统的特点(3)适时生产系统的效益(4)适时生产系统与传统存货控制2、适时生产系统下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1)成本计算控制于材料采购和产品完工之时(2)成本计算控制于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之时3、质量成本和全面质量管理(1)产品质量的概念(2)质量成本(3)质量成本的控制与报告(4)质量改善的成本与效益分析(5)质量问题的确定【学习方法】本章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着

32、重理解适时生产系统的内容和特点。学生应事先预习,并完成本章作业。【教学时数】2课时【课后练习】余恕莲主编管理会计本章练习题1、2思考题:(1)什么是适时生产系统?适时生产系统有什么特点?(2)倒流成本计算与传统成本计算有什么不同?(3)什么是质量成本?它包含哪些内容?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适时生产系统 质量成本 全面质量管理【参考资料】1、阅读教材第十四章p411-p428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二十一章,p465-p480第十五章、分权管理和责任会计【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了解责任会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学生重点掌握责任会计的体系,划分责任中心的条件和各种责任中心的考核指标

33、;一般掌握内部价格转移问题和责任报告。【主要内容】1、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系统(1)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2)经济责任制2、责任会计概述(1)责任会计制度(2)建立责任会计的目的和原则(3)责任会计的内容3、责任中心(1)责任中心的含义及其划分(2)成本中心(3)利润中心(4)投资中心4、责任中心业绩评价与报告(1)责任预算(2)成本中心业绩考评与业绩报告(3)利润中心业绩考评与业绩报告(4)投资中心业绩考评与业绩报告5、内部转移价格(1)内部转移价格的含义、作用(2)制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原则(3)内部转移价格的类型【学习方法】本章主要以课堂讲授和案例分析为主,课堂讨论与互动为辅,着重理解责任会计体系

34、、划分责任中心的条件和各种责任中心的考核指标的计算。学生应事先预习,并完成本章作业。【教学时数】6课时【课后练习】余恕莲主编管理会计本章练习题1、3、4思考题:(1)什么是责任会计?它和企业的管理体制关系如何?(2)什么是成本(费用)中心?以这类责任中心为基础组织的责任会计有哪些主要特点?(3)什么是利润中心?什么是投资中心?以这类责任中心为基础组织的责任会计有哪些主要特点?(4)什么是内部转移价格?应怎样根据企业内外的环境、条件正确地制定内部转移价格?以适应企业经营管理上的不同需要?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责任成本 可控成本 利润中心 投资中心 投资利润率 剩余收益 双重价格 成本加成 协商的

35、市场价格【参考资料】1、阅读教材第十五章p434-p463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十八章,p370-p404第十六章、综合记分卡【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的内容一般不在课堂正式教授,要求同学在课下阅读,通过阅读自学,使学生了解综合记分卡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1、综合记分卡概述(1)综合记分卡的产生(2)综合记分卡的概念(3)综合记分卡的基本内容2、综合记分卡与经营战略的计量(1)财务方面(2)客户方面(3)内部业务流程(4)学习和成长方面3、实施综合记分卡的管理规划(1)综合记分卡与企业战略管理(2)综合记分卡的管理规划程序(3)综合记分卡在管理规划中的创新4、综合记分卡制度的设置与实施

36、(1)综合记分卡制度设置的主要步骤(2)综合记分卡制度的实施(3)综合记分卡制度设置应注意的问题【学习方法】自学【教学时数】【课后练习】思考题:(1)综合记分卡业绩评价的四个战略方面是什么?(2)简述综合记分卡的管理规划程序。(3)用综合记分卡,解释资本报酬率的因果关系链。(4)简述综合记分卡在管理规划的创新。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综合记分卡 客户保持 市场份额 损益平衡时间 制造周期效率 准时交货率指标【参考资料】1、阅读教材第十六章p467-p489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二十九章,p639-p685第十七章、财务指标与业绩评价【教学目的和要求】本章的内容一般不在课堂正式教授,要求

37、同学在课下阅读,通过阅读自学,使学生了解综合记分卡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1、业绩评价的财务指标(1)企业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演进(2)常用财务评价指标概述(3)企业的经济环境变化与财务业绩评价的缺陷2、投资报酬率与资本运用的效率评价(1)传统财务指标的内容(2)投资报酬率与企业决策(3)投资报酬率计算的有关计量问题3、经济增加值与业绩评价(1)经济增加值的产生和计算(2)基于业绩评价的EVA(3)EVA的应用4、生产效率计量与评价(1)评价企业经营业绩应结合非财务性指标(2)广泛使用的业绩评价指标生产率指标【学习方法】自学【教学时数】【课后练习】思考题:(1)指出影响投资报酬率的四个主要因素

38、。(2)EVA与剩余收益的区别是什么?(3)简述非财务评价指标的优缺点。(4)列举三个常见的生产率指标。解释下列管理会计术语:投资报酬率 经济增加值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非财务性指标 生产率指标【参考资料】1、阅读教材第十七章p492-p5162、参考书,余绪缨主编管理会计第十九章,p405-p426参考书目及材料1、管理会计 余绪缨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年8月第1版2、Don R.Hansen Maryanne M.Mowen,Managerial Accounting7e,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3、CTHorngren George Foster Srikant MDat

39、ar,Cost Accounting, 9th ed,Prentice Hall,19974、Robert SKaplan Anthony A Atkinson,Advanced Management Accounting,3th ed,Prentice Hall,1998 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5、Ronald W. Hilton: Managerial Accounting, third edition, Mcgraw-Hill, 1997, 1998中国机械出版社影印;6、Weygandt, Kieso, Kimmel: Managerial Accounting, 2002, John Wiley & Sons, Inc., 中信出版社影印7、Charles T. Horngren, Gary L. Sundem, William O. Stratton: Management Accounting, Prentice Hall, 1996,华夏出版社影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