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与创新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47984429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88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与创新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最新《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与创新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与创新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与创新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doc(8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与创新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与创新能力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课题负责人: 2014年12月10日 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与创新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一、 问题的提出 在中学阶段大力提倡创新教育,高度重视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直接关系到未来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和国家综合国力的大问

2、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创新为本。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几乎完全依赖于教师,这会使学生逐渐失去主动思考的能力。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正面临一场深刻的变革,基础教育正由应试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转化,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成了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新任务。随着这场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将素质教育的着力点由课外转向课内,把关注的焦点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而好的老师是鼓励、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老师应该引导、鼓励学生勇于提出与书本、与老师讲授甚至与专家观点不同的意见。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的核心思想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把培

3、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创新精神作为语文教学新课改的切入点,在中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经过细致的调查和研究,我校申报的教研课题是:农村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与创新能力的研究,通过南阳教科所的审评,立项为市级规划课题。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培养学生质疑研究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质疑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主体发展 ,它是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它是语文发展和语文学习的需要;是学校教育和人才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研究的价值目标,不是追求在新课程教育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和新的建树,而是追求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更新教育理念,改善教育行为和教育实践活动,有意识地、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与质疑能

4、力,以及创新意识,为学生终身所用!(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并作假设性的解释。(2)选择适合学生感兴趣的,结合农村学校条件可研究的,有价值的问题开展探究活动。(3)使学生知道对其它探究结果提出质疑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了解合理怀疑是科学进步的动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思维习惯。(4)使学生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研究过程和结果,并能倾听别人的不同观点和评议,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乐趣。(5)教师要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和设施来增加课堂信息量,要尽可能地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的教育方式,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富于批判性思维习惯

5、。老师要帮助学生了解本学科领域前沿的进展,激发他们了解未知世界的强烈愿望,开拓学生视野,诱发学生的创造性。(6)教师应明确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教师就要善于引导,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兴趣,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条件,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唯有民主化才能更好地尊重学生,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7)鼓励教师采用各种有利于检验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试考核方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新思想、新观念,创新素质逐步在其中培养形成。三、课题研究的意义1、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分阶段目标(7-9年级)阅读一项明确指出: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

6、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可见具有质疑能力是学生应该达到的一项学习目标。2、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主体性教学的手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得到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离开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教育活动将一事无成,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其主动自觉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失为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好方法。3、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学生阅读的需要从阅读心理学角度来说,学生提出问题是有价值的。它的最大的价值就是有助于理解本身。辛格认为,积极的理解包括用问题来对课文进行反应,并在随后的阅读中去寻求对于这些问题的回答。因此,学生提出问题

7、比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更为有效。柯林斯也认为,许多时候理解的失败,实际上乃是由于不能提出适当的问题。所以,培养质疑能力可以更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4、培养质疑能力是互动性原则的体现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教育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搭建师生对话的平台,让课堂成为师生互疑共同求学的场所,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四 、 价值 开展探究型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既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提出了挑战,其本身又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 理论价值 更新观念:使教师从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知识的积累转变到注重学习的过程能力的发展,并最终聚焦于学生可持

8、续发展的能力培养。 更新方法:使教师从注重对自身“教”的设计与对教学的组织转变为关注对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综合思考。 2、实践价值 其一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其二是既注重学生现在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更注重学生今后的发展,并为此打下基础,创造条件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中学生质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努力创造一个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运用好适当的激励机制,使学生能大胆设想,敢于质疑。(2)如何促进中学生好奇心向质疑能力的转化。一方面学生具有与生具来的好奇心,在他们心目中有无数个“为什么”。另一方面,并不是学生心目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具有研究的价值。因此,科学老师应设法引导

9、学生加工问题,使之成为可探究的、有价值的科学问题。(3)课堂评价对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课堂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到导向、激励、诊断、调控、交流作用,因此,教师要优化课堂评价,有效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4)如何指导学生对问题(质疑)作出尝试性的解答(假设与猜想)。问题作出尝试性解答是科学研究的必备环节,要引导学生形成对质疑问题作出合理假设的意识与能力。(5)研究如何鼓励学生努力探究解疑。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利用科学课特有的魅力,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自己选择材料、自己进行实验、自己得出结论,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6)如何在质疑与倾听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倾听和质疑是合作学习这一系统中相

10、互作用的两个要素,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既要敢于质疑,同时又应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吸取他人的见解,调整自己的观点,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往往容易偏重于一方面,应设法在质疑与倾听之间寻找到平衡点,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6)创新意识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后天培养和教育形成及加强。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实验探索施以教育和影响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寻找有利于增强学生创新使命感、紧迫感、自信心、价值观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寻找能打破对创造性的认识某些误区:神秘感自卑感迷信权威的途径、方法和策略;寻找能使学生学会创新学习,提高自学能力,能够从新角度去发现和认识各学科的新知识新方法,并具备相应知

11、识运用能力的途径、方法和策略,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一定的素质基础。(7)创新课堂教学a、创设课堂情景,建立新型关系。b、研究教材内容,充分发掘创意。c、运用现代手段,讲究教学策略。d、优选教学方法,开展思维训练。 (8)创新综合活动课,增设各种类型的以培养创新意识为目的的综合活动课,体现学生自主,学生发展为本,重视知识掌握,加强实践研究。六、课题研究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指导的地位,因此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意识。 2、整体性原则。实验过程中要面向全体学生,着力提高全体学生的整体素质,注重技能、非智力因素、自我监控等方面的培养

12、。 3、个体性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允许有个性差异的出现,做到因材施教,分类指导,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有不同的经历,重视学生个体的发展。 4、反馈性原则。教学是一个双向的活动过程,存在着反馈的机制。对学生来说,反馈能使他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对学习行为进行调控、修正。对教师来说,反馈可了解教与学的效果,对教学过程不断作出调整,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的效能。5、科学性原则。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现代化教学理论,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要结合本组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的实际制定出教学计划和确定探究方法、教学模式,做到既科学又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七、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1、调查摸底研究学生状况 我们

13、对学生的期末成绩、个性素质、学习动机、学习状态、学习能力等五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前测,统计成表,进行量化分析。能积极主动学习的占51%,被动学习的占49%,积极发言的占57%,不愿发言的占43%,主动质疑提问的占28%,不愿质疑提问的占72%,会动脑分析问题的占17%,不会动脑分析问题的占83%。大量的调查资料显示:我校大部分学生不适应新教材的的学习方式,学习主动性不强,急需方法指导。要全面提高学生在新课程背景下学习语文的能力,重点在于努力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即教给学生钻研课文的方法,使他们获得终生受用的自学能力。2、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明确课题研究方向及重点 在课改教师从内心接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

14、工作的重点是对教师进行培训学习,转变更新教育观念,学习科研知识,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通过不断地学习培训,教育观念得到了更新,教师们认识到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从传统的继承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逐步形成了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阅读质疑能力的教育理念。学到了科研知识增强了科研能力,对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充满信心。 3、全面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对实验的反馈情况及时分析,总结并提出修正意见。实验采取整体设计,分段实施的办法,在每一年段结束前,运用评价手段检测实施的效度。在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实施的侧重点,朝着预定的目标滚动式前进。各年段实验工作重点如下:初中一年级

15、:(1)探讨如何激发学生质疑和积极性,怎样使学生在质疑中保持旺盛的求知欲,积极地投入到对课文的质疑中。 教师如何创设良好的质疑氛围等等。 (2)探索记叙类文体质疑的方式与方法。初中二年级:(1)探讨如何使质疑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怎样预防学生质疑钻牛角尖,走死胡同。 (2)探索说明文类文体质疑的方式与方法。初中三年级:(1)探索质疑法教学的程序,构建质疑法教学模式。 (2)探讨议论类文体、小说的质疑方式和方法。 4、主要研究措施 、语文组教师全部参与,全面履行实验教师义务,实行课题负责人、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三级负责制。牢固树立“以投身课改为荣,以因循守旧为耻”的实验教师荣辱观。 、每学期每二周开

16、展一次语文教研活动,由杨留长具体负责,进行理论学习,个案分析。 、每学期召开一次教师论坛或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课题研究经验,强调务实。 、定期进行实验测量,积累研究数据,丰富研究档案。对实验班学生的数据的保存要做到具体、详实。 、每学期召开二次实验反馈会,对实验过程及成效及时总结并提出修正意见。由教研组长在综合各备课组长意见的前提下,形成详尽的书面材料。 每学期组织一次实验班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语文组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参与此项活动,互相听课,推选出优秀课参加教研组内的观摩活动。 每学期搜集、整理教师撰写的案例、论文,总结材料等汇编成策。 建立奖惩制度,对于成绩突出的教师授予“优秀实验教师”称号

17、,对于消极应付课题研究的教师予以严肃批评,立即整改。 鼓励教师发表、推介自己的研究成果,课题领导小组将竭诚为每位实验教师成果的展示搭建广阔的平台。 5、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基本研究方法 、调查法。对实验班学生的基本情况调查,以便使实验者了解实验班学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制定相应的实验策略。 、对比法。对实验班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及质疑能力等运用适当的测试与实验前进行对比研究。 、检测法。在不断的检测中进行统计分析,建立数据库,检测质疑能力。 个案分析法。建立学生个人档案,以运用观察法为主,记录其发展轨迹 。 有效控制法。对某种实验要求、内容或措施有其独创性的,可行控制性的实验。 6、研讨课

18、题与集体备课 学校把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课题研究工作列为学校重点工作,写入学校的工作计划,主要领导亲自抓,对每学期课题实施工作都按照实施计划进行具体安排,课题组每月召开一次教学模式研讨会。教研组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 研讨会上重点研究了课题的目的、意义。实验的自变量教学模式与实验的因变量学生的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讨论了课题实施具体方法、手段。课题组教师一致感到“语文新课程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课堂模式的研究就是当前课改的重要任务。是我校课改的重点工作,以此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在课题研究实施进程中,教学校长在语文教研会上明确要求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课堂教学要做到 1)必须是情感化的课堂。要唤醒学生

19、的情商和学习欲望。2)必须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共同探讨。3)必须是开放的课堂。课内外结合,课外收集信息。课内人人都说,人人都做。4)必须是现代化手段的课堂。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教学让学生收集信息,开阔视野,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走进课堂,就把微笑带进课堂,把激励带进课堂,把趣味带进课堂,把现代化技术带进课堂。在课堂上,允许学生想,哪怕是异想天开;允许学生说,哪怕是不着边际;允许学生做,哪怕是做得不对。教师的主导作用重点体现在:尽情激励,巧妙引导。 教师经过认真研究讨论达成共识,要把学校的要求落实到每节课中,课题组成员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作到定人、

20、定时间、定内容和定主持人。第一周周二各教研组定好主讲人,就下一周授课内容自选一节课进行备课,组内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点与难点“四统一”。备课要求做到“三要”,教材钻研要深入,了解学生要全面,设计教学过程要科学。在主讲教师自己说课,组内教师评议的基础上进行研讨课。本年度组织搞好组内研讨课6次,使教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很快,李庆飞老师的曹刿论战、李庆飞老师的孔已己、杨留长老师小石潭记、杜传歌老师的社戏、武静华老师的课变色龙、武静华老师的记承寺夜游在阶段性成果活动课堂教学大赛中均获一等奖的好成绩。 课题组在学校的领导下,自始至终进行听课、评课、研究教学模式。试讲课、达

21、标课、研讨课、说课、赛课接连不断。互相听,共同评,依照教学模式实验的环节、过程去探讨,按照课改的标准去要求。每节课都是实验课题的研究课、探索课。评议研究的侧重点是:1)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2)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3)四个带进、三个允许做到了没有。4)科研课题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进展情况。总之,我们就是要深入探索课堂教学模式。 7、定期召开试验经验交流会,不断总结规律 (1)、鼓励学生起疑 名言、名人事例激励。青少年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他们精力充沛,富有活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崇拜名人的心理。教师根据这些特点,鼓励学生课外搜集有关质疑的名言和名人事例,以此来启迪、鼓励学生质疑。教学中,杨

22、留长老师在学生搜集有关名人质疑的事例以及相关名言的基础上,组织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交流课。 一位大胆的同学先说:“如果没有达尔文对特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自然选择学说的确立。” 老师笑着赞许:“还有没有同学找到了?” 又有位同学发言:“孔子曰:多闻阙疑,多闻阙始。主张广闻质疑。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像是受到了鼓励,同学更踊跃地举手。“宋代的哲学家、教育家张载曾经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宋代理学家朱熹也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在这里方是长。” “还有还有,”有的同学甚至抢着补充,“明代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

23、番长进。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交流中,同学们还知道了:“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巴尔扎克)“不怀疑不能见真理。”(李四光) 通过交流,学生充分认识“疑”是学习的需要,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它对我们的学习非常重要。只有疑才能使人们的智慧之树开出艳丽的花,结出丰硕的果。学生起疑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创设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要让学生愿意质疑,必须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意见。我们学习语文教师武静华的做法,在教学中

24、提出了“三不”、“三欢迎”和“三允许”的观点。所谓“三不”,一是不迷信古人,二是不迷信名家,三是不迷信老师。所谓“三欢迎”,一是欢迎质疑,二是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三是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所谓“三允许”,一是允许说错做错,二是允许改变观点,三是允许保留意见。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就要努力创设一种平等融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学习知识。当学生踊跃地发表独立的见解,教师与同学们一起投去赞许的目光;当学生大胆地对名篇提出不同的看法、向教师表达自己的意见时,教师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当学生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时,教师不仅组织讨论,而且张贴示范。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

25、们:对学生期望越高,学生成功的机率就越大,教师的信任可以化作进步的动力。相反,冷嘲热讽、不恰当措辞则会扼杀学生的上进心。对学生提出的幼稚、古怪的问题,教师不能横加指责,一定要持宽容态度,要允许学生出错、允许改正、允许保留,欢迎质疑。惟有如此,学生才愿意质疑,敢于质疑。 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学生的质疑能力并不就是指多问几个简单的“为什么”,而应从针对性、主动性、独立性、层次性等方面着手培养。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发扬民主、平等的教学作风,鼓励学生大胆发表独立见解。欢迎他们与自己争论,对于那些在平时特别是在课堂上敢于发表反驳意见的学生,要予以表扬,即

26、使他们的观点是错误的,也要在肯定他们勇敢精神的前提下,和他一起讨论来加以引导,并纠正其错误的观点,切不可强行要求学生对老师的观点深信不疑,按老师的思路去思考问题。让学生知道能大胆质疑是认真学习的表现。并鼓励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要多注意观察,多思考。通过这种做法保护学生质疑的欲望,树立学生质疑的信心,让学生的质疑兴趣越来越浓,学习自觉性越来越高。对勇于标新立异且有可取思路的,要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欢迎学生提出问题,决

27、不因学生问题的幼稚无理而取笑学生,要用平等的心态对待学生,尽量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要让每个学生敢问而无后顾之忧,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在教师自身方面要注意调控好课堂气氛,如果教师一脸严肃,一本正经,动辄恶声恶气批评指责,学生的心理会受到严重压抑,质疑问难也就无从谈起;教师在课堂上春风满脸,笑脸相迎,热情大方,在情绪上使学生受到感染,自然学生就会进入“言言不绝”的境界。在这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生就会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民主教学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不但要经常鼓励那些积极提问的学生,积极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28、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教师还应遵循延迟判断原则,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观点,不要当即做出判断,要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求疑,在求疑中发展思维。 为此,教师在阅读中一定要巧于剪裁,精于点拨。善裁者,切入奇巧,(紧扣学生兴奋点,教师的引爆点,教材和教与学三维的交合点);善点者,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立即行动起来。比如在讲荒岛余生时,教师首先解决课文出处,作者情况,生字词语,再引导学生这样去思考:流落荒岛前后的鲁滨孙各是怎样的心情?在这一心理变化的过程中,身处绝境的他找到了哪些活下去的理由?在这样的处境下,他为什么要顽强的活下

29、去,他是否值得这样活着?你觉得鲁滨孙能活着离开荒岛吗?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滨孙?阅读课文找到答案,并提出你的疑问。结果,学生个个兴趣十足,都投入到鲁滨孙荒岛历险,理性思考在历险经历中的重要的探索中。看到了鲁滨孙决不轻言放弃,珍爱生命的乐观精神。有时可以创设情景。李庆飞老师教枣核,在初读阶段,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整理之后主要有以下三个,围绕找枣核这一中心事物,作者安排了哪些内容?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思乡之情?课文中哪些句子能引起你的共鸣?找出让你感触最深的句子和段落反复品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在研读赏析阶段,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她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珍贵。”一个小小的枣核,为什么会如此

30、珍贵?“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样依恋故土的。”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作者为什么要写朋友过去和现在的生活?然后老师再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细读课文,去一个个排除疑问。(2)、课前设疑,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 学生只有对学习发生兴趣,才会产生学习探索的内驱力,才会去思考去发现,并能自觉的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得到收益。在平时教学中,要经常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把能否找出问题当作检查学生是否对新课进行预习的标准。对学生在课外预习中所提出的问题,先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解答,对解答不了的问题由小组长写在纸条上,在课上进行集中解答。 课

31、上通过对课前预习提出的共性问题和难点问题进行分析比较,鉴别,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找出错误原因,得出正确答案,让学生全程参与释疑、解疑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生在“质疑释疑再质疑”的过程中不但学习了知识,而且掌握了学习方法。(3)、给予质疑的时间,让学生能够质疑一些专家认为,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大弊病仍是一个“牵”字,老师精心设计出一个又一个环节,牵着学生的鼻子按老师的思路亦步亦趋往前赶,老师问个不休,学生忙于应付,根本没有质疑问题的机会。要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老师首先必须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度,安排充分的时间,让他们细细地读书,静静地思考,去发现问题;安排充分的时间,让学生你

32、一言,我一语,去提出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思想,不要怕学生意外提问打乱我们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思路,应该把质疑的权利和时间交付给学生,让他们自行质疑设问,自行释疑解难,使学生亲历这一学习过程,从而体验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乐趣。教师每教一课书,可在三个环节处留给学生质疑的机会:如初读课文时,叫学生就课文的生字新词及不懂的句子提出质疑。细读课文时,叫学生就文章各部分的联系及表述形式的技巧等方面提出质疑。熟读课文时,叫学生就文章的人物或事物的特点和各方面的联系、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自己对文章的感悟等方面提出质疑。这样,学生每学一篇课文,他们的提问经历了由表面

33、字词到文章的内容与形式,再到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么三个由浅入深的层次,他们有机会亮出自己心中的疑点,让他们自己带着问题去阅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应是给学生提供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功的喜悦的开端。同时,在讲课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对老师的讲解,对同学的发言提出疑问,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4)、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善于质疑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工具”,学习方法是学生的“工具”,只有这两种“工具”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整体作用,对学生来讲,学习方法作为“工具”,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系统,才会形成学习能力。学生在质疑时,往往不知如何质疑,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质疑的指导,学会质疑,

34、形成能力。读书贵有疑,可贵之处,就是解放思想,积极思考,敢于大胆地探索和追求。但是,提倡读书有疑,并非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违背课本进行胡猜乱疑。要疑得正确,疑得有长进,还要善疑。否则,当疑时不疑,不当疑时又乱疑,那就非但得不到任何知识和长进,还会把思想引上邪路。所以教师应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提高质疑的能力。要想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就只有熟读教材,钻研教材,熟读才能多思。为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一是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二是扩大学生质疑的范围,多阅读课外书籍;三是要培养学生在难点处求疑,困惑处求疑,关键处求疑,易错处求疑的技能。学生乐于思考,敢于质疑,但有的学生质疑的质量不高,这个词语是什

35、么意思,那个词语是什么意思,疑不到点子上。这里存在着一个善于思考、善于质疑的问题。从何疑起?怎样疑?教师要教给学生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质疑方法。从课题上质疑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课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对文章的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从课文遣词造句的妙处质疑引导学生在初读课文时,找出文中精彩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从中去寻找问题。如社戏中写“大家跳下船”,为什么用“跳”而不用“走”?“双喜拔前篙”这里为什么用“拔”而不用“拿”?阿发他们“偷豆”行为如何理解?老师指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解答

36、了这些疑问,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性、形象性,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力。从课文的重点难点处质疑对课文重点、难点句段质疑,既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也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一线索进行教学。社戏中到写的戏其实并不好看,那豆其实也很普通,为什么“我”却认为“我实在是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提得很有价值。通过这个问题的解决,学生可以知道我大可怀念的是农村孩子的美好友情,而这友情是在看社戏、吃豆过程中集中体现出来的,因此也就产生了对那夜吃豆、看社戏等事情的深深怀念。从而揭示了课文主题。从矛盾之处质疑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

37、处,那正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引导学生读书前后联系起来,找出矛盾的地方,从此处质疑,从而悟出道理,提高认识。如学习诗歌背影,有学生对“我那时真是太聪明”几句有争议。通过的争论,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还会不深刻吗?从标点符号上质疑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不一样,它能帮助我们识别句子,辨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从标点处质疑。如安塞腰鼓一课中有如下的句子与标点“但是:看!”这里的冒号、叹号、破折号各起什么作用?通过讨论,疑云散去:这里作者匠心独运,非常精当地调动标点符号为表达充沛的感情服务。一个冒号,提示读者,引人注目。“看”之后一个“!”,表达了无限欣喜的感情,紧接着用一个“”,像拍电影一样,

38、用特写,将镜头摇向壮阔、雄浑、激越、豪放的腰鼓场面,慑人心魄,激动人心。从写作手法上质疑课文是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上质疑,找出课文的写法和自己作文的写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甜甜的泥土一课,标题好不好?为什么?初读后学生发现,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为什么以“甜甜的泥土”来定题呢?通过读、思、议,学生明白了甜甜的泥土标题语含双关,标题一方面实指奶糖甜,另一方面是象征天性爱的博大宽广。“亮亮”看见“奶糖,”引起了他对妈妈的思念。“糖”在文章结构上是贯穿全文的主线。另一副线是“爱”,推动了情节的发展。文章主要刻画的形象是亮亮。这样定题,使

39、一明一暗两条线索和插叙顺叙的内容错落有致,思路清晰。作者正是借糖来表达主题,课题具有含蓄的美。这样学生就学到了一种含蓄的、新颖的定题方法。(5)、 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让学生喜欢质疑质疑活动是活动性阅读教学的一个中心环节,这一环节决定了学生在课堂上一定要有质疑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又是教师在课堂上训练、培养出来的,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鼓励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积极性。我经常告诉学生:凡事都要大胆去接触,大胆去反问,才能认识它们,了解它们。在课堂上创造机会让他们提问,并不时加以表扬、鼓励,使他们渐渐地养成敢于质疑、喜欢质疑的习惯。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把学生引入问题的天地,就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学

40、习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更能深入的理解课文。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的状况,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由一个被动者变成一个主动探索者,把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质疑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思维有效途径,造就创新人才的必由之路,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方向。八、研究的结果、结论、成果与成效 1、经过训练,学生对以前的“师问生答”的授课模式和其带来的影响产生了质疑:师生能平等交流产生互动吗?学生的学习兴趣、主体地位如何显现呢?能产生这样的疑问,

41、可见学生以已主人翁的姿态,以研究者的身份,主动地获取知识;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必将促进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深入探究,大胆质疑,使思维得到训练和发展。从而支持和验证了培养质疑能力是必要的、可行的。 更为可喜的是,经过培养质疑能力,学生的阅读成绩有了明显提高。就同一阅读进行测试,实验班的平均分为33.7,而对照班的平均分为28.5,比实验班低了5.2分。要知道以前对照班的成绩平均分高过实验班2分左右。此后的一系列考评测验,实验班阅读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班45分。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培养质疑能力与提高学生成绩之间的关系密切。 经过问卷调查,学生普遍反映质疑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受益匪浅,不

42、仅处理好了与教师的关系,二者现处于宽松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能随时随地的对疑难问题进行探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幅度提高,成绩逐步提升;而且视野更为开阔,关注现实关心现状,对身边生活中的事都能质疑,从而去伪存真,使自己有双“火眼金睛”。还有精彩展现,使他们对自己的质疑能力更有信心,能将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拿出来与同学分享,学生认为这就是一种成功,一种幸福。2、形成我校语文组“五步质疑教学模式” 自学感知 揣摩探究 讨论答疑 拓展迁移 归纳小结整体感知阶段 感知内容: 检查预习 课文朗读 文体知识、文学常识、文化常识 写了什么? 怎样写的?揣摩探究阶段起始阶段:教师设计一两个

43、能关涉全篇,学生又感兴趣的问题,重点词、句、段的研读、揣摩、探究 ,文章特色、感情、主题的挖掘。方式:学生质疑,自我揣摩。问题讨论阶段 课堂上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把握文章行文思路及主题;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参与讨论,从而实现教学的各个目标。拓展迁移阶段 拓展: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对照自身,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与完善,实现大语文教学理念,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 迁移:就其艺术特点而言,选择有特点的句、段、篇进行仿写。归纳小结阶段 积累部分:字词、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精彩句段。 理解部分:情节结构、线索、感情、主题、表达方式、人物形象性格。 运用部分:谴词造句、布局谋篇、主题拓展、写作训练

44、。3、教师教的方式变了 现在的课堂改变了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教师从头讲到尾”的教学方式。而变成了教师引导点拨,运用调查法、对比法、检测法、讨论法、探究法、发现法等多种模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三个方面都有较大变化。 在备课上,改变了过去课前复习、讲授新课、布置作业等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环节,而是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精心思考学生的活动,设计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讨论的问题,探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手段和方法。 在课堂上,教师做到了四个带进,三个允许,课堂教学从过去的以传授知识为核心转到以培养质疑能力和创新精神为重点。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转移到

45、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再也不是权威的知识传授者,而是组织、引导、激励、点拨学生学习的亲密朋友。4、学生学的方式变了 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自主学习,由死读书,读死书的已有知识的存储器变为积极、活泼、会学、创新的探究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积极主动,兴致勃勃,课堂变成了他们研究讨论问题,获取知识,开发智力,探究创新,个性表现的乐园。 课前他们可以预习要学习的内容,可以写预习提纲,列出不懂或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到互联网或生产生活实践中收集信息。 课堂上,他们是学习的主人,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积极发言讨论,提问质疑,批驳不同观点,争论研究,表演操作。 在课外,学生按照自己兴趣爱好参加各种活动,发展

46、自己的特长。到图书馆看书学习查阅资料,到微机室学习电脑知识上网收集信息,到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市场经济,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收集信息增长知识。 通过课堂教学及课外学习,使学生逐步做到: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会读书观察;会讨论研究;会提问质疑;会实践操作;会检测评估;会分析总结;会批判创新。 现在的课堂基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情感化的课堂;能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使用现代化手段的课堂。九、课题研究的反思 课题虽已进入结题阶段,但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困惑还在困扰着我们。在大部分教师的课堂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尽情质疑,而到有的教师课堂上质疑就成了对教师的不尊重,这对学生来说是不小打击,让人深为惋惜。课题组的个别教师在实验的开始阶段虽然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但放得不开,老是担心影响教学质量,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得不充分。因而在个别班影响了课题研究。还有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学生能根据已有知识进行质疑,明白自己该如何应对,可偏偏有学生步入其中,如上网,让人无可奈何。 总之,研究无止境,今后我们仍将以这个课题的思想内涵来指导我校的语文教学有机的与新课改实验研究结合起来,使学生敢于质疑,勇于质疑,成为学习的主人。【参考文献】1. 龚春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