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doc

上传人:1595****071 文档编号:4796584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289 大小:7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9页
最新《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doc(28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通知 建标200262号 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建标1996 4号)的要求,辽宁省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我部组织有关部门对该规范进行了审查,现批准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242200

2、2,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其中,3.3.3、3.3.16、4.1.2、4.2.3、4.3.1、5.2.1、8.2.1、8.3.1、8.5.18.5.2、8.6.1、8.6.3、9.2.7、10.2.1、11.3.3、13.2.6、13.4.1、13.4.4、13.5.3、13.6.1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和建筑采暖卫生与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中有关“采暖卫生工程”部分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社出版发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02年3月15日 前 言 本规范是根据我部建标19964号文件精神,由辽宁省建设厅为主编部门,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采暖与卫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和建筑采暖卫生及煤气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修订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年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设计、材料、施工的经验,按照“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方针,进行全面修改;增加了建筑中水系统及游泳池水系统安装、换热站安装、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安装以及新材料(如:复合管、塑料管、铜管、新型散

4、热器、快装管件等)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于2001年8月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主要规定了工程质量验收的划分,程序和组织应按照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执行;提出了使用功能的检验和检测内容;列出了各分项工程中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检验方法。 本规范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工程建设标准化志上。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为了提高规范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5、、国家标准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管理组(地址:沈阳市和平区总站路115号建筑大厦8F,邮政编码:110002,EMAIL:songbo75),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范主编单位:沈阳市城乡建设委员会 本规范参编单位: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沈阳山盟建设(集团)公司 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沈阳北方建设(集团)公司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福建亚通塑胶有限公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宋波、罗红、肖兰生 安玉衡、金振同。戴文阁 徐伟、董重成、黄维陈鹊、魏作友目 次1 总则 1 l42 术语11-43 基本规定.11.43.1质量管理11一43.2 材料设备管理 11一53.

6、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1一54 室内给水系统安装1164.1 一般规定 11一64.2 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1164.3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1174.4给水设备安装1175 室内排水系统安装11一85.1 一般规定11一85.2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11一85.3雨水管道及配件安装11106 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安装11一106.1一般规定11106.2管道及配件安装11一106.3辅助设备安装11一117 卫生器具安装11一117.l般规定11117.2卫生器具安装11127.3卫生器具给水配件安装11一1274 卫生器具排水管道安装 11138 室内采暖系统安装11138.1一般规定11一138.2管

7、道及配件安装11138.3 辅助设备及散热器安装11148.4 金属辐射板安装111585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安装11158.6 系统水压试验及调试11159 室外给水管网安装11169.1 一般规定111692 给水管道安装 111693 消防水泵接合器及室外消火栓安装 11179。4 管为及井室111810 室外排水管网安装111810l 一般规定1118102 排水管道安装1118103 排水管沟及井池111911 室外供热管网安装1119111 一般规定 1119112 管道及配件安装1119113 系统水压试验及调试112012 建筑中水系统及游泳池水 系统安装1120121

8、一般规定1l-20122 建筑中水系统管道及辅助设备安 装1120123 游泳池水系统安装112113 供热锅炉及辅助设备安装1121131 一般规定11-21132 锅炉安装1121133 辅助设备及管道安装1123134 安全附件安装1124135 烘炉、煮炉和试运行1125136 换热站安装112514 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11-25附录A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 分部、分项工程划分1126附录B 检验批质量验收1126附录C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1127附录 D 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1127附录E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分部) 工程质量验收 1127附录F 本规范用词说明1128条文说

9、明1128 l 总 则1 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1 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10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104 本规范应与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配套使用。10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 语201 给水系统、water supply system 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按照建筑物和用户的生产、生

10、活和消防的需要,有组织的输送到用水地点的网络。202 排水系统 drainage system通过管道及辅助设备,把屋面雨水及生活和生产过程所产生的污水、废水及时排放出去的网络。203 热水供应系统 hot water supply system为满足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对水温的某些特定要求而由管道及辅助设备组成的输送热水的网络。204 卫生器具。nitary fixtures用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各种卫生要求,收集和排放生活及生产中的污水、废水的设备。205 给水配件、tly SUpply flttlflgs在给水和热水供应系统中,用以调节、分配水量和水压,关断和改变水流方向的各种管件、阀

11、门和水嘴的统称。206 建筑中水系统 intermediste water system of building 以建筑物的冷却水、沐浴排水、盥洗排水、洗衣排水等为水源,经过物理、化学方法的工艺处理,用于厕所冲洗便器、绿化、洗车、道路浇洒、空调冷却及水景等的供水系统为建筑中水系统。207 辅助设备 auxiliaries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系统中,为满足用户的各种使用功能和提高运行质量而设置的各种设备。208 试验压力 test pressure管道、容器或设备进行耐压强度和气密性试验规定所要达到的压力。209 额定工作压力。rated working pressure 指锅炉及压力容器出厂时

12、所标定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2010 管道配件 pipe fittings管道与管道或管道与设备连接用的各种零、配件的统称。2011 固定支架 fixed trestle限制管道在支撑点处发生径向和轴向位移的管道支架。2012 活动支架 movable trestle允许管道在支撑点处发生轴向位移的管道支架。20.13整装锅炉 integrative boiler按照运输条件所允许的范围,在制造厂内完成总装整台发运的锅炉,也称快装锅炉。2014 非承压锅炉 boiler without bearing以水为介质,锅炉本体有规定水位且运行中直接与大气相通,使用中始终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固定式锅炉。20

13、.15 安全附件 safety accessoy 为保证锅炉及压力容器安全运行而必须设置的附属仪表、阀门及控制装置。20.16静置设备 still qulpffient 在系统运行时,自身不做任何运动的设备,如水箱及各种罐类。2017 分户热计量 hoUSeholdbased heat metering以住宅的户(套)为单位,分别计量向户内供给的热量的计量方式。2018 热计量装置 h。t metering d。Ice用以测量热媒的供热量的成套仪表及构件。2019 卡套式连接 ompression joint由带锁紧螺帽和丝扣管件组成的专用接头而进行管道连接的一种连接形式。2020 防火套管

14、fireresisting sleeves 由耐火材料和阻燃剂制成的,套在硬塑料排管外壁可阻止火势沿管道贯穿部位蔓延的短管。2021 阻火圈 firestops collar由阻燃膨胀剂制成的,套在硬塑料排水管外壁可在发生火灾时将管道封堵,防止火势蔓延的套图。 3 基本规定 3.1 质量管理31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实现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31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施工应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修改设计应有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31 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施工应编制施工组

15、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31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见附录A。315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应按系统、区域、施工段或楼层等划分。分项工程应划分成若干个检验批进行验收。31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具有相应的资质。工程质量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 32 材料设备管理32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322 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

16、验收。包装应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323 主要器具和设备必须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或腐蚀。324 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325 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时间内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阀瓣密封面无渗漏。阀门试压的试验持续时间应不少于表3.2.5的规定。表3.2.5阀门试验持续时间公称

17、直径DN (mm)最短试验持续时间(s)严密性试验强度试验金属密封非金属密封501515156520030156025045060301803.2.6 管道上使用冲压弯头时,所使用的冲压弯头外径应与管道外径相同。 3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3.3.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与相关各专业之间应进行交接质量检验,并形成记录。332 隐蔽工程应在隐蔽前经验收各方检验合格后,才能隐蔽,并形成记录。333 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334 管道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敷设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1 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

18、连接。 2 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 3 在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335 在同一房间内,同类型的采暖设备、卫生器具及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33.6 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曲线部分: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337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 2 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 3 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5mm的间隙,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无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垂直

19、安装。 5 有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 6 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338 338 钢管水平安装的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表3.3.8的规定。表3.3.8 钢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公径直径(mm)1520253240507080100125150200250300支架的最大间距(m)保温管22.52.52.533444.567788.5不保温管2.533.544.55666.5789.51112339 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塑料管及复合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表339的规定。采用金属制作的管道支架,应在管道与支架间加衬非金属垫或套管。 表3

20、39 塑料管及复合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管径(mm)121416182025324050637590110最大间距(m)立管0.50.60.70.80.91.01.11.31.61.82.02.22.4水平管冷水管0.40.40.50.50.60.70.80.91.01.11.21.351.55热水管0.20.20.250.30.30.350.40.50.60.70.83310 铜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表33.l0 的规定。 表3310 铜管管道支架的最大间距公径直径(mm)1520253240506580100125150200支架的最大间距(m)垂直管182424303030353

21、535354040水平管1218182424243030303035353311 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金属管道立管管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5m,,每层必须安装1 个。 2 楼层高度大于5m,每层不得少于2个。 3 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应为1518m,2个以上管卡应匀称安装,同一房间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3312 管道及管道支墩(座),严禁铺设在冻土和未经处理的松土上。3313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

22、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3.3.14弯制钢管,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热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35倍。 2 冷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4倍。 3 焊接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15倍。 4 冲压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3315 管道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I 管道采用粘接接口,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于表33.15的规定。 表3.3.15 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公径直径(mm)202532405075100125150插入深度(mm)161922263

23、1446169802 熔接连接管道的结合面应有一均匀的熔接圈,不得出现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凸凹不匀现象。 3 采用橡胶圈接口的管道,允许沿曲线敷设,每个接口的最大偏转角不得超过2”。 4 法兰连接时衬垫不得凸人管内,其外边缘接近螺栓孔为宜。不得安放双垫或偏垫。“ 5 连接法兰的螺栓,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标准,拧紧后,突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径的1/2。 6 螺纹连接管道安装后的管螺纹根部应有23扣的外露螺纹,多余的麻丝应清理干净并做防腐处理。7 承插口采用水泥捻口时,油麻必须清洁、填塞密实,水泥捻入并密实饱满,其接口面凹入承口边缘的深度不得大于2mm.8 卡箍(套)式连接两管口端应平整无缝隙,沟槽

24、应均匀,卡紧螺栓后管道应平直,卡箍(套)安装方向应一致.3.3.16 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4 室内给水系统安装(水压试验)4.1 一般规定4.1.1 本章适用于工作压力不大于1.0Mpa的室内给水和消火栓系统管道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4.1.2 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水卫生标准.4.1.3 管径小于或等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作螺纹连接,套丝扣时破坏的镀锌层表面及外露螺纹部分应做防腐处理;管径大于100mm的镀锌钢管应采用法兰或卡套式专用管件连接,镀锌钢管与法兰的焊接处应二次镀锌.4.1.4

25、 给水塑料管和复合管可以采用橡胶圈接口、粘接接口、热熔连接、专用管件连接及法兰连接等形式。塑料管和复合管与金属管件、阀门等的连接应使用专用管件连接,不得在塑料管上套丝。(室内给水管材质有镀锌钢管,塑料管和复合管,铸铁管,铜管)415 给水铸铁管管道采用水泥捻口或橡胶圈接口方式进行连接。416铜管连接可采用专用接头或焊接,当管径小于22mm时宜采用承插或套管焊接,承口应迎介质流向安装;当管径大于或等于22mm时宜采用对口焊接。417 给水立管和装有3个或3个以上配水点的支管始端,均应安装可折卸的连接件。418 冷、热水管道同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上、下平行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上方。2垂直平

26、行安装时热水管应在冷水管左侧。42 给水管道及配件安装 主控项目421 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 检验方法:金属及复合管给水管道系统 在试验压力下观测10min,压力降不应大于0.02Mpa然后降到工作压力进行检查,应不渗不漏;塑料管给水系统应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压力降不得超过0.05Mpa,然后在工作压力的1。15倍状态下稳压2H,压力降不得超过0。03Mpa,同时检查各连接处不得渗漏。4.2.2 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试验并做好记录. 检验方法:观察和开启阀门,水嘴等放水。

27、4.2.3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 检验方法:检查有关部门提供的检测报告。4.2.4 室内直埋给水管道(塑料管道和复合管道除外)应做防腐处理。埋地管道防腐层材质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或局部解剖检查。 一般项目4 25 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 ,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间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 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倍。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426 管道及管

28、件焊接的焊缝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l 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2 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弧坑和气孔等缺陷。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 27 给水水平管道应有2o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 检验方法:水平尺和尺量检查。4 28 给水管道和阀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 .28的规定。表428 管道和阀门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1水平管道纵横方向弯曲钢管每米全长25m以上1 25用水平尺、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塑料管复合管每米全长25m以上1.525用水平尺、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

29、铸铁管每米全长25m以上225用水平尺、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2立管钢管每米全长5m以上38吊线和尺量检查塑料管复合管每米全长5m以上28吊线和尺量检查铸铁管每米全长5m以上310吊线和尺量检查3成排管段和成排阀门在同一平面上间距3尺量检查4 29 管道的支、吊架安装应平整牢固,其间距应符合本规范第338条、第339条或第3310。条的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及手扳检查。4210 水表应安装在便于检修、不受曝晒、污染和冻结的地方。安装螺翼式水表,表前与阀门应有不小于8倍水表接口直径的直线管段。表外壳距墙表面净距为1030mm;;水表进水口中心标高按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士 10mm。 检验方法

30、:观察和尺量检查。 43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 主控项目431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完成后应取吊顶层或水箱间内)试验消火栓和首层取两处消火栓做试射试验,达到设计要求为合格。 检验方法:实地试射检查。 一般项目432 安装消火栓水龙带,水龙带与水枪和快速接头绑扎好后,应根据箱内构造将水龙带挂放在箱内的挂钉、托盘或支架上。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33 箱式消火栓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栓口应朝外,并不应安装在门轴侧。 2 栓口中心距地面为 1lm,允许偏差 20mm。 3 阀门中心距箱侧面为140mm,距箱后内表面为 100mm,允许偏差土 5mm。 4 消火栓箱体安装的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mm。 检验

31、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 44 给水设备安装 主控项目441 水泵就位前的基础混凝土强度、坐标、标高、尺寸和螺栓孔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对照图纸用仪器和尺量检查。442 水泵试运转的轴承温升必须符合设备说明书的规定。 检验方法:温度计实测检查。443 敞口水箱的满水试验和密闭水箱(罐)的水压试验必须符合设计与本规范的规定。 检验方法:满水试验静置24h观察,不渗不漏;水压试验在试验压力下10min压力不降,不渗不漏。 一般项目444 水箱支架或底座安装,其尺寸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埋设平整牢固。4.4.5 水箱溢流管和泄放管应设置在排水地点附近但不得与排水管直接连接.检验:方法:观察

32、检查4.4.6 立式水泵的减振装置不应采用弹簧减振器.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4.4.7室内给水设备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4. 7规定.表4.4.7 室内给水设备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静置设备坐标15经纬仪或拉线尺量标高5用水准仪拉线和尺量检查垂直度(每米)5吊线和尺量检查2离心式水泵立式泵体垂直度(每米)0.1水平尺和塞尺检查卧式泵体垂直度(每米)0.1水平尺和塞尺检查联轴器同心度轴向倾斜(每米)0.8在联轴器互相垂直的四个位置上用水准仪百分表或测微螺钉和塞尺检查径向位移0.14.4.8管道及设备保温层的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4.8的规定表4.4.8

33、管道及设备保温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1厚度0.1 -0.05用钢针刺入2表面平整度卷材5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涂抹10注:为保温层厚度. 5 室内排水系统安装(灌水试验) 5.1 一般规定5.1.1本章适用于室内排水管道、雨水管道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5.1.2生活污水管道应使用塑料管、铸铁管或混凝土管(由成组洗脸盆或饮用喷水器具的排水短管,可使用钢管)。 雨水管道宜使用塑料管、铸铁管、镀锌钢管或混凝土管等。悬吊式雨水管道应选用钢管、铸铸铁管或塑料管。易受振动的雨水管道(如锻造车间等)应使用钢管。 5. 2排水管道及配件安装 主控项目5.2.1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

34、在隐蔽前作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检验方法:满水15min水面下降后,再灌满观察5min,液面不降,管道及接口无渗漏为合格。5.2.2 生活污水铸铁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本规范表5。2。2的规定表5.2.2生活污水铸铁管道的坡度项次管径(mm)标准坡度()最小坡度()1503525275251531002012412515105150107620085检验方法:水平尺拉线尺量检查5.2.3 5.2.3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本规范表5.2.3的规定。表5.2.3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项次管径(mm)标准坡度()最小坡度()1502512

35、27515831001264125105516074检验方法:水平尺拉线尺量检查524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 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塑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25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的2/3,通球必须达到100。检查方法:通球检查。(排水管道做通球和灌水试验) 一般项目526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设置的检查口或清扫口,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最底层和有卫生器具的最高层必须设置。如 为两层建筑时,可仅在底层设置立管检

36、查口;如有乙字弯管时,则在该层乙字弯管的 上部设置检查口。检查口中心高度距操作地面般为lm,允许偏差土20mm。;检查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暗装立管,在检查口处应安装检修门。 2 在连接2个及2个以上大便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清扫口。 当污水管在楼板下悬吊敷设时,可将清扫口设在上一层楼地面上,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若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时,与墙面距离不得小于400mm. 3 在转角小于135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4 污水横管的直线管段,应按设计要求的距离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527 埋在

37、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检查口,应设在检查井内。井底表面标高与检查口的法兰相平,井底表面应有5坡度,坡向检查口。 检验方法:尺量检查。52.8 金属排水管道上的吊钩或卡箍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固定件间距:横管不大于2m;立管不大于3m。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4m,立管可安装1个固定件。立管底部的弯管处应设支墩或采取固定措施。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5.29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间距应符合表5.2.9的规定。 表5.2.9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最大间距(单位:m)管径(mm)5075110125160立管1.21.52.02.02.0横管0.50.751.101.301.6检验方法;尺量检查。52.

38、10 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l 通气管应高出屋面300mrn,但必须大于最大积雪厚度。 2 在通气管出口 4m以内有门、窃时,通气管应高出门、窗顶600rum或引向无门、窗一侧。 3 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顶上,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m,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4 屋顶有隔热层应从隔热层板面算起。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5211 安装未经消毒处理的医院含菌污水管道,不得与其他排水管道直接连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5212 饮食业工艺设备引出的排水管及饮用水水箱的溢流管,不得与污水管道直接连接,并应留出下小于100mm的隔断空间。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5

39、213 通向室外的排水管,穿过墙壁或基础必须下返时,应采用45三通和45弯头连接,并应在垂直管段顶部设置清扫口。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5214 由室内通向室外排水检查井的排水管,井内引入管应高于排出管或两管顶相平,并有不小于90的水流转角,如跌落差大于300可不受角度限制。 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5215 用于室内排水的水平管道与水平管道、水平管道与立管的连接,应采用45三通和45四通和90斜三通或90斜四通。立管与排出管端部的连接,应采用两个45弯头或曲率半径不小于4倍管径的90弯头。45三通(45四通,90斜三通,90斜四通)组合检验方法:观察和尺量检查。5216 室内排水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16的相关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