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精选PPT.ppt

上传人:石*** 文档编号:47938306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6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精选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精选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精选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精选PPT.ppt(48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护士职业暴露防护第1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关爱您的病人、家人关爱您自己做好职业暴露防护利己利家利国第2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一、背景一、背景 护士是为人类健护士是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门职业,康服务的一门职业,但自己健康吗?但自己健康吗?第3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自1984年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由职业暴露于被感染的血液而引起的HIV感染以来医护人员在护理或治疗活动中血液暴露的危害一直受到关注。第4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WHO1998年报到:全世界针刺伤感染人数高达1000万人,其中致命180万人。第5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美国疾病预防中心监测报道:每年至少发

2、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1983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制订了医务人员感染控制指南,并在随后的十几年中颁布了大量保护医务人员免受血液暴露的文件。第6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1991年美国劳动部职业安全局(OSHA)制订法规要求对暴露于经血传播性微生物的医务人员进行职业保护,各种防护措施被大量推荐。2000年11月6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有关针头安全操作及防止刺伤的法令。第7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我国在职业安全防护方面起步较美国晚,在90年代后期有了这方面报道,毛秀英通过调查研究,大量的数据表明“针刺伤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职业性伤害”。各种统计数据

3、显示:中国护士针刺伤率至少在60%以上,实习生甚至高达90%以上。第8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 二、护士面临的职业危险二、护士面临的职业危险第9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生物性因素包括各种经血液、体液传播的疾病及呼吸道传播的疾病。第10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物理性因素一、辐射损伤包括放射线、触电、烫伤、噪声运动性损伤等危害二、锐器伤主要是针刺伤,不仅引起皮肤粘膜损伤,更危险的是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第11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化学性因素包括各种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化学消毒剂。另注:戊二醛可引起职业性哮喘。第12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心理社会性因素工作紧张、

4、倒班、心理压力超负荷等。据李小妹等人的调查:临床护士有情绪疲惫感的占59.1%,无成就感者占53.2%。明显高出国内常模。第13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 三、如何防护三、如何防护关键在于预防为主,做好标准预防,加强卫生防护,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第14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15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正确使用防护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用品第15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16防护用品(PPE)的种类n口罩口罩n护目镜护目镜n手套手套n隔离衣和防护服隔离衣和防护服n帽子帽子n鞋套鞋套n防水围裙防水围裙第16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17口罩的使用常用口罩分类常

5、用口罩分类:v纱布口罩纱布口罩,外科口罩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医用防护口罩(N95N95口罩)口罩)口罩选用原则:口罩选用原则:v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一般诊疗活动,可佩戴纱布口罩或外科口罩;v手手术术室室工工作作、护护理理免免疫疫功功能能低低下下患患者者、进进行行有有创创操操作作时应戴外科口罩;时应戴外科口罩;v接接触触经经空空气气传传播播或或近近距距离离接接触触经经飞飞沫沫传传播播的的呼呼吸吸道道传传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染病患者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v口口罩罩潮潮湿湿后后(失失去去屏屏障障作作用用)、受受到到污污染染后后,应应及时更换。一般连续佩戴及时更换。一

6、般连续佩戴4 4小时以上应更换。小时以上应更换。第17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181.1.清洁双手清洁双手后后戴口罩,戴口罩,有有颜色一面颜色一面向外向外,金属软金属软条条应该向上。应该向上。头带头带分别绑于分别绑于头顶头顶后后及及颈后。颈后。第18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19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将金属软条向内按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压至该部份压成鼻梁形状。形状。完成时,口罩必须完成时,口罩必须覆盖鼻至下巴,紧贴覆盖鼻至下巴,紧贴面部。面部。第19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20N95口罩佩戴方法口罩佩戴方法按面型选择普通按面型选择普通/细码型细码型号,拉松头带。金属软条向号,拉松头带。

7、金属软条向上,将手穿过头带。上,将手穿过头带。戴上口罩,头带分戴上口罩,头带分别置於头顶後及颈後。别置於头顶後及颈後。第20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21N95口罩佩戴方法口罩佩戴方法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将双手的食指及中指由中央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金属软条。顶部向两旁同时按压金属软条。检查妥当检查妥当正确检查:正确检查:以双手轻按口罩,然以双手轻按口罩,然後刻意呼吸,空气应该不会从口後刻意呼吸,空气应该不会从口罩边缘泄漏。罩边缘泄漏。负压检查:负压检查:以双手轻按口罩,然以双手轻按口罩,然後刻意呼吸,口罩中央会稍凹後刻意呼吸,口罩中央会稍凹陷。陷。第21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22

8、护目镜、防护面罩护目镜、防护面罩的使用n应用指征应用指征n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n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n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喷溅等近距离操作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第22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23防止液体喷溅眼结膜防止液体喷溅眼结膜第23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24口罩的质量和正确佩戴远比数量重要第24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25手套的使用手套的分类手套的分类n清洁手套n无菌手套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不要戴同一双手套护理1个以上的病人n接触污染部位后再接触清洁的部位应更

9、换手套 使用手套不能替代手部清洁第25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26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隔离衣与防护服的使用n穿隔离衣指征:n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n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n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n穿防护服指征:n接触经空气传播和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可能受到传染病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第26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27帽子的使用n作用作用 n预防医务人员受到感染性物质污染。n预防微生物通过头发上的灰尘、头皮屑等污染环境和物体表面。n应应用用指指征征:进入污染区和洁净环境前、进行无菌操作等时应戴帽

10、子。第27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28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接触导致的传播。n常见疾病: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n患者的隔离:n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n减少转运;如需要转运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其他患者、医务人员和环境表面的污染。第28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29接触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医务人员的防护:n接触隔离患者的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摘手套后洗手和/或手消毒;手上有伤口时应戴双层手套。n从事可能污染工作服的操作时,应穿隔离衣;脱下的隔离衣按要求悬挂,每天清洗与消毒;或使用一次性隔离衣,用后按医疗废物管理要求进行处置

11、。第29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30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空气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传播距离较远。n常见疾病:肺结核、麻疹、肺鼠疫、肺出血热等。n隔离原则:标准预防空气传播的隔离n患者的隔离:n无条件收治时,应尽快转送,并注意转运过程中医务人员的防护。n病情容许患者应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并限制其活动范围。n应严格空气消毒。第30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31空气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的防护:n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在不同的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n进入患者房间时,应戴帽子、医用防

12、护口罩;可能产生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n正确使用防护用品。第31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32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飞沫传播: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近距离(1米以内)传播。n常见疾病:百日咳、白喉、流感、流脑等。n隔离原则:标准预防飞沫传播的隔离n患者的隔离n应限制患者的活动范围。n减少转运;当需转运,医务人员应注意防护。n患者病情容许戴外科口罩,定期更换。n患者之间、患者与探视者之间相隔距离在1米以上,探视者应戴外科口罩。n加强通风,进行空气消毒。

13、第32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33飞沫传播的隔离与预防n医务人员的防护n应严格按照区域流程,不同区域,穿戴不同的防护用品,离开时按要求摘脱,并正确处理使用后物品。n与患者近距离(1m以内)接触,应戴帽子、医用防护口罩;可能产生喷溅时,应戴护目镜或防护面罩,穿防护服;当接触患者及其血液、体液等物质时应戴手套。第33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护士理事会(ICN)指出普及性预防(UP)是针对经血液传播疾病所制定的对医务人员的最有效的防护措施。UP是指假定所有的人的血液都有潜在的传染性而处理血液、体液时要采

14、取防护措施。而我国目前对血源性样本采集、转运及废物处理者如何保护,如何判定职业暴露与感染的关系,职业暴露感染HIV的责任该由谁负,责任如何追究,如何赔偿等法律问题均没有得到解决。临床医护人员职业防护管理的相关政策,可以在法律上,政策上对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的管理予以保障。我们必须要通过法律、法规手段强制性要求医院为员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第34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二、加强医疗机构行政干预二、加强医疗机构行政干预1、要建立锐器及接触血液、体液的报告及受伤后管理办法,内容涉及职业暴露的处理程序,报告系统及伤后待遇。一旦发生锐器伤,应及时报告控感科,控感科应及时给予指导和提供帮

15、助。2、制定使用锐器时的安全操作守则,提供新产品安全使用的相关培训,同时行政机构需加强监督,以提高护士行为的依从性。3、开展对医务人员特别是护士锐器伤后感染HBV、HCV、HIV等经血液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进行疫苗接种必要性教育,提高护士接种乙肝疫苗、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的依从性,可有效的提高接种率。4、医疗机构必须保证足够的护理人员编制,减少每人操作数量。第35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三、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三、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加强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旨在提高并强化其职业防护意识。1、在护理院校开设护士职业防护课程,以培养护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和方法。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

16、临床医护人员以及从事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管理人员,讲述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的相关知识。2、培训临床护士的职业安全教育,以改变临床护士的不安全行为。单位培训可以有针对性地结合本医院的特点,为临床护士提供职业防护方面的知识,提高其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护士对本单位关于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方面的具体规章、制度、措施有所了解,有利于制度的规范与执行,防止职业感染现象的发生。第36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四)完善设施,使用保护性护理用具(四)完善设施,使用保护性护理用具有研究表明,当医务人员操作时,针刺伤更有可能是因为设备设计而不是因为粗心。据美国CDC统计显示,安全设计可避免62%88%

17、的锐器伤的发生。因此,医务人员迫切需要对人无害、无危险、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安全医疗器具。如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刀片等锐利废物设施,用真空采血设施取代传统的注射器抽血,用留置针取代钢针头皮针等;治疗室安装垂直气流生物安全柜,专人集中配置抗肿瘤药物;配备充足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隔离衣、眼罩等;医院还可配备先进的仪器设备,如器械清洗机等。第37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五、规范护士操作行为五、规范护士操作行为护士在进行日常诊疗活动中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接触患者进行医疗活动前应洗手,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尖锐器械或手部有伤口时,要特别小心,需要戴双层手套,有研究表明:如果一个被血液

18、污染的钢针刺破一层乳胶手套或聚乙烯手套,医务人员接触的血量比未戴手套时可能减少50%以上;进行化疗药物操作时,注意戴口罩、手套、穿橡皮围裙、操作后肥皂水洗手;注射器用后不要将针头套回针帽,不要徒手处理污染的针头和锐器。美国CDC早在1987年在普遍性防护措施中就提出禁止回套针帽,如需回套,应单手操作第38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与我们密切相关的第39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普遍性防护原则:关于安全处置锐利器具1、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的器具传递给别人。2、在进行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3、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

19、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4、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刺伤。5、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盒)中、统一处理。6、如将锐利废弃物同其它废弃物混在一起。7、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第40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易被刺伤的情况:易被刺伤的情况:1、给针头套回针套2、被拔出的静脉穿刺针刺伤3、将静脉注射器与针头分离4、抢救、配合手术时传送器械清洗、抢救、手术后器械第41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国外研究表明,安全操作环境能有效减少护士锐器刺伤的次数。如采用安全针头注射器、提供便于丢弃尖锐物品的容器,负压标本试管采血等

20、。医院应在现有条件下,考虑医护人员本身的安全性。提供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等锐利废物的容器等设施,减少医疗锐器刺伤的发生第42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如何预防针刺伤和割伤用过的针头、不应用手套回针帽;若必须套回针帽一定要单手操作;不应有意用手将针折弯和毁形;不应将针头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取下;不应摆弄针头;就近将用过的针头、刀片及其他锐器要丢弃在刺不破的容器里。第43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处理将垃圾、污物、组织和敷料等放入双层抓不破的袋子,并将袋口封好。污染被服处理:污染被服在送去洗衣房之前应在双层的被服袋中。体液或血液溢溅处理:当发生体液或血液溢溅时,

21、用消毒液,如1:1000漂白水洒在溢溅液体上。15分钟后再戴手套擦净。第44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45医务人员经血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医务人员经血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防护n职业暴露的评估和报告:职业暴露的评估和报告:1)如暴露于艾滋病,要立即报告院感科,由院感科报告区疾控中心)如暴露于艾滋病,要立即报告院感科,由院感科报告区疾控中心,进行会诊和评进行会诊和评估,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性用药越早越好(估,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性用药越早越好(2-4小时内)。小时内)。2)如暴露于乙肝、丙肝,立即报告院感科,如本人乙肝抗体阴性,在)如暴露于乙肝、丙肝,立即报告院感科,如本人乙肝抗体阴性,在24

22、小时内注射乙肝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旦白,还须注射乙肝疫苗。免疫球旦白,还须注射乙肝疫苗。n随访与监测:随访与监测:在乙肝、丙肝暴露后的即刻、在乙肝、丙肝暴露后的即刻、1个月、个月、6个月时检测丙肝、乙肝三系,艾滋病暴露后的即刻、个月时检测丙肝、乙肝三系,艾滋病暴露后的即刻、1个、个、2个月、个月、3个月及个月及6个月时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对用药毒性进行监控,观察和个月时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对用药毒性进行监控,观察和记录早期症状等。记录早期症状等。n登记和建档:登记和建档:用专用登记表由本人填写,所有项目填全,科主任、护士长证明,将表格送院感管理科,用专用登记表由本人填写,所有项目填全,科主任、

23、护士长证明,将表格送院感管理科,随访的检测报告须交院感科备案。随访的检测报告须交院感科备案。做好标准预防,预防锐器伤是关键!做好标准预防,预防锐器伤是关键!第45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46我院医务人员经血传播性疾病职业我院医务人员经血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报告及防护制度暴露报告及防护制度经血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意外被带有乙经血传播性疾病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意外被带有乙肝、丙肝、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破皮肤或肝、丙肝、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破皮肤或暴露于粘膜,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暴露于粘膜,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n发生职业暴露后局部处理的措施:

24、发生职业暴露后局部处理的措施: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第46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一一切切靠靠自自己己第47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感感谢谢大大家家观观看看第48页,讲稿共48张,创作于星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资格考试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