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 .ppt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4792128 上传时间:2021-11-1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江花月夜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春江花月夜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春江花月夜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江花月夜 .ppt(32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沿着,顺着,我们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要反复诵读,借助联想与想象,使整个心灵沉浸在作者所描绘的意象与画面中,得到审美享受,并依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揣摩、体悟其中的诗情.,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一轮明月升起来了。这一轮明月,展示了春江月夜如画的美景;这一轮明月,引出了诗人对宇宙人生的无限感慨;这一轮明月,讲述了思妇游子的几多愁情。这一轮明月,成就了张若虚的千秋诗名。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张若虚的诗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扬州人,唐代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 春江花月夜为张若虚赢得了很高的声誉,是唐诗中的一株奇葩。,孤篇压全唐 盛唐第

2、一诗 春风第一花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闻一多: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古今评说,文章标题点出几种意象?,春江花月夜,思考题1:,春,送春而自泪满腮,悲秋而红颜惨目。 陈继儒小窗幽记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 春日迟迟,女心伤悲 诗经七月,江,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相思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常东。 李后主相见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江水:长江东流,玉带盘桓,沿岸风光如画,引出多少名篇佳句流传千古。江水不仅是个空间概念,更喻指历史的长河,是个时间概念。任你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或一代枭雄,

3、无一例外终将湮灭于历史的滚滚长河之中。任你活着的时候生命怎样灿烂辉煌,也一样逃不过自然的规律、归结于尘土流水。表现出那种人生空漠之感,更显深沉悠远。,花,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杜甫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纱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葬花辞,落花综观中国诗歌史,写花开的少,写花落的多。飘零的落花中,弥漫着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迟暮的感慨与恐惧。缤纷的落花是中国古典诗歌伤春主题的核心意象。以落花为媒介,用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表达对年光流转、红颜易老、生命无常的感叹,几乎涵盖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义。,月,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温庭筠菩萨蛮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

4、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张九龄望月怀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明月面对宇宙的浩瀚,明月的无穷,人生的有限,多少伤时、惜时、叹时之作流传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盘”意化为如流水一般东去不回的时间意象,让人在浩淼无穷、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顿生渺小之感、短暂之感,更激起和历史洪流相融,奋力在短暂的人生中有为的斗志。当然,月还是愁绪、情爱的代表意象。,这些意象中重点强调哪一个意象?请欣赏全诗,并思考课文写了它的哪几种状态?,提问2:,月出月悬西斜月落,线索:,既写月的美景,更写月光引起的思乡之情。,感知全诗,划分

5、层次,(18句),(916),(1736),第一部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开头八句写了什么意象?请找出来,并给这幅图画命名。,春江花月图画面美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深远景色。,、请充分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描述这幅图画。,美句欣赏: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流光潺湲,与沧沧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缓缓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这春天的江水,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什么地方的春江没有明亮的月光.一切如被雪披霜。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

6、林好像细密的雪珠的闪烁.月光像白霜一样从空中流下,感觉不到它的飞翔,它照得江畔的白沙看不见.,小结: 前八句,由大到小,由远及近,描绘了一个幽美恬静的神话般美妙的境界.,第二部分:哲理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一、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怎么样的遐想?其中包含了什么哲理?,江水和天空变成了一种颜色没有一点微小的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悬挂。江边上是什么人最初看见了月亮,江上的月亮又是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们?人生一代一代地无穷无尽,而江上的月亮一年一年地总是相似。不知道江上的月亮在等待着

7、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第二部分:哲理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一、面对良辰美景,引发了作者怎么样的遐想?其中包含了什么哲理?,诗人在此由描写景物转向观照人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个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全诗的基调是“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

8、之音的回响。,哀而不伤,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课外链接:,第二部分:哲理美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二、请找出承接上文与启发下文的文字。,孤、待,“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这是紧承上一句的“望相似”而来的。人生代代相继,江月

9、年年如此。一轮孤月徘徊中天,象是等待着什么人似的,却又永远不能如愿。月光下,只有大江急流,奔腾远去。随着江水的流动,诗篇遂生波澜,将诗情推向更深远的境界。江月有恨,流水无情,诗人自然地把笔触由上半篇的大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象,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第三部分:情感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青枫浦:一名双枫浦。这里泛指离别地点。胜: 能承担,能承受。扁舟子:飘泊江湖的游子。,(1)此四句总写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两地思念。,“谁家”“何处”二句互文见义,正因不止一家、一处有离愁别恨,诗人才提出这样的设问,一种相思,牵出两地离愁,一往一复,诗情荡漾

10、,曲折有致。,(2)思妇怀远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 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1、赏析“徘徊”一词的表达作用,(1)拟人手法,写出月游移不定的动态(2)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3)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但此种做法却惹得思妇更为思念。,2、“鱼龙”、“鸿雁”两词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鱼龙、鸿雁本来是月光下的景物,此处写出了月光的清澈。但也是用典“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鱼龙、鸿雁是古代用于互传音讯的载体,此处暗含有鱼雁不能传音讯

11、之意。可见二人音讯断绝,相思无着落。,思妇怀远,相思无着落,(3)思妇之情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子的离情的?,最后八句写游子,诗人用落花、流水、残月来烘托他的思归之情。“扁舟子”连做梦也念念归家花落幽潭,春光将老,人还远隔天涯,情何以堪!江水流春,流去的不仅是自然的春天,也是游子的青春、幸福和憧憬。江潭落月,更衬托出他凄苦的寞寞之情。沉沉的海雾隐遮了落月;碣石、潇湘,天各一方,道路是多么遥远。“沉沉”二字加重地渲染了他的孤寂;“无限路”也就无限地加深了他的乡思。

12、他思忖: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乘月归回自己的家乡!他那无着无落的离情,伴着残月之光,洒满在江边的树林之上,小结(一)以月亮从升起到坠落的过程作为外在线索(月生月照月斜月落)。随着月光的脚步依次描绘了潮水、波光、江流、芳甸、花林、白沙、夜空、白云、青枫、闺楼、镜台、江树等一系列景象;一方面,又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有意突出它们在月光沐浴下所显示出的清丽、空明、澄澈、宁静。,(二)开头对春江花月夜景的描写,引发了第二部分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并由此进一步对人生离情作抒写,诗情、画意、哲理三者有机统一在月亮这一意象中。,(三)融情于景。(开头部分良辰美景使人渴望团圆,后面写“月徘徊”、“鱼龙

13、”、“鸿雁”既是情也是景;“落月”、“流水”等都是游子思念的载体)(四)感情基调:哀而不伤(“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本诗景物描写有何特点?,画面清丽,色泽柔和良辰美景()紧扣题目写作,开篇就对春、江、花、月、夜进行描绘。()景物极多,但以月光统摄各种景物,由大到小,由远到近,层次分明地一一展开。()意境幽美恬静,情感内容,这是一首抒情诗。诗人把游子思妇的离愁放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良辰美景更衬出离愁之苦;又以江月与人生对比,显示人生的短暂,而在短暂的人生里那离愁就越发显得浓郁。这首诗虽然带着些许感伤和凄凉,但总的看来并不颓废。它展示了大自然的美,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那种对于宇宙和人生的真挚的探索,也有着深长的意味。,布置作业:,背诵一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