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及补充资料(配合教材和背诵版笔记使用).pdf

上传人:陆** 文档编号:4789920 上传时间:2021-11-10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及补充资料(配合教材和背诵版笔记使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及补充资料(配合教材和背诵版笔记使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及补充资料(配合教材和背诵版笔记使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技术学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汇总及补充资料(配合教材和背诵版笔记使用).pdf(36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部分 名词解释1 1、AECT94AECT94 教育技术:教育技术:美国教育与传播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andTechnology)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2 2、EACE05EACE05 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3 3、教育技术学、教育技术学(技术化教育学)相对比较科学的表述:是通过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程和教育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理论和实践。4 4、ATIATI 研

2、究:研究:是“能力处理交互作用”(Aptitude Treatment Interaction)的英文首字母缩写,此类研究从媒体的物理特征转移到媒体对人类学习可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研究人的学习和教学干预之间的关系。5 5、 元方法:元方法:也称“关于方法的方法”,属于方法论的范畴。是指导研究的观念思想体系,包括基本的理论假设,研究的哲学取向和原则,是在实践活动和思维活动的具体“方法”逐渐积累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方法本身的认识再认识,思考再思考,评价再评价。6 6、教育技术的元方法:、教育技术的元方法:教育技术学作为方法论层次的学科,寻找归纳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有合适技术支持的教育过

3、程和教育资源的理念、模式和方法就是教育技术的元方法。7 7、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是从现代工程科学,生物科学,物理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理论,是研究一切系统的原理、模式和规律的交叉学科。8 8、正反馈:、正反馈:如果反馈信息能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则成为正反馈,它可以使教学系统越来越偏离原来的目标,使系统发展变化。9 9、负反馈:、负反馈:如果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则称为负反馈,它是使教学系统保持稳定的因素,使其表现出合乎教学目标的行为,是可控过程。1010、系统方法:、系统方法:是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统的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式,它侧重于系统的整体性分析,从

4、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中去发现系统的规律性,从而指明解决复杂系统问题的一般步骤、程序和方法。1111、教育传播:、教育传播: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选定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把知识、技能、思想和观念等传递给特定的教育对象的一种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1212、谐振律:、谐振律:指教师传递信息的“信息源频率”和学生接收信息的“固有频率”相互接近,二者在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方面产生共鸣。1 1 / 36361313、技术:、技术:人类在生产活动、社会发展和科学实验过程中形成的,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根据客观规律对自然、社会进行认识、调控和改造的物质工具

5、、方法、技能和知识经验的综合体。1414、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是通过运用真实事物标本、模型、图片等为载体传递教学信息,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其实质是一种传授观察经验的直观技术。1515、视听传播:、视听传播: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一个分支,它主要关注如何对控制学习过程的讯息进行设计和使用。它的任务是对用于学习过程以达到教学目的的图像讯息和非表象讯息的特征进行研究;在教育环境中,利用人员和设备将讯息结构化、系统化。它的实际目标是:有效使用每一种传播方法和媒体,以开发学习者的全部潜能。1616、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合各个学习者的不同需要和特点的教学。1717、程序教学:、程序教学:将教学

6、内容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分解成若干小的学习单元,编制成教学程序,由学习者自主学习。其特点是:小的学习步骤、自定学习进度、积极反应、即时反馈等。1818、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指用计算机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或全部教学任务,传递教学信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直接为学生服务。1919、教学系统方法:、教学系统方法:是一种系统的设计、实施和评价教与学过程的方法。2020、混合学习:、混合学习:Blending Learning 即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E-learning 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

7、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121、Web QuestWeb Quest:类似于研究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鼓励学生围绕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实际问题进行自主研究,自主发现;是一种基于解决问题的学习,基于写作交流的学习,基于资源共享的学习,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利,强调的是跨学科的学习,且主要是课外活动。2222、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强调利用信息技术营造一种信息化教学环境,以实现能支持自主探究、多重交互、情境创设、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多方面要求的新型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

8、动起来,使课堂的教学结构发生根本变化,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落到实处。2323、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支持教与学的所有资源。即一切可以被师生开发和利用的、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包括各种教学材料、媒体设备、教学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等。2424、硬件:、硬件:指在教学过程中所需的机器、设备和场所等具体设施。2525、软件:、软件:各种媒体化的教学材料和支持教学活动的工具性软件。2626、潜件:、潜件:指各种观念、方法、理论体系和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2 2 / 36362727、非人力资源:、非人力资源:指由教育信息、教学媒体和教学场所共同构成的学习资源。282

9、8、媒体:、媒体:Media 指信息的载体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工具,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所使用的符号系统,二是存贮和加工、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挂图、影片、计算机系统等。2929、电子媒体:、电子媒体:用电子信号来记载和传递信息的媒体,有模拟信号(广播、电影、电视)和数字信号(计算机、因特网)之分。3030、交互多媒体:、交互多媒体:指使用多种感官并有人机交互功能的媒体,如多媒体计算机、因特网等。3131、多媒体:、多媒体:是以计算机为中心,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中在一起,把语音信号、图像信号通过模数转换成统一的数字信号,再由计算机对它们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

10、还可以查询、检索。3232、超文本:、超文本:Hyper text 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特点,非线性的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不仅指具有非线性结构的纯文本,还包括图形、图像、表格等静态的非文字信息对象。3333、超媒体:、超媒体:即在超文本的基础上增加了动态的“时变媒体”,是按照人脑的联想思维方式非线性地组织管理信息的一种先进技术,超媒体=多媒体+超文本。3434、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相结合生成的逼真的视、听、触觉一体化的虚拟环境,使用用户以自然的方式感知虚拟环境中的客体并进行体验和交互作用,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3535、流媒体:、流媒体:Stream

11、ing Media Technology 是对多媒体信息进行“流化”处理,是为了解决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中低宽带网络上多媒体信息的传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网络新技术。采用流媒体技术能够低比特率接入 Internet 方式下的宽带瓶颈,克服文件下载传输方式的不足,实现多媒体信息在 Internet 上的流式传输。它允许播放器及时反应而不用等待整个文件的下载,以满足实时性及无盘工作站的播放。3636、学习:、学习:广义,人类以经验的获得去适应其周围不断变化环境的过程。狭义,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过程。3737、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是指学生如何获取、选择、

12、组织信息,复习学过的内容,将新内容与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联系以及如何保持和检索不同类型知识方面的策略。可用于学习者对自己学习行为的修正和调节。3838、同化:、同化:指认知主体能将对新信息建构的意义结合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从而使原有认知结构在数量上得到扩充。3939、顺应:、顺应:在认知主体的原有认知结构不能同化新信息意义的情况下,引发结构的改变和重组,从而使原有认知结构在性质上有所拓展。3 3 / 36364040、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学系统运动变化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活动的展开过程。一般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认识过程,是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一个过程,教学过程表现为师生之间

13、相互作用的一种双边活动。4141、教学测量与评价:、教学测量与评价:是在教学实施阶段的最后,通过语音和非语言的一系列操作活动,实现教学反馈,以评价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和确切性。4242、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指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一定的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和程序。归纳起来大致分三类:集体授课、个别化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4343、协作学习:、协作学习:指学生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一起经历学习过程并共同进取得一切相关行为。4444、小组协作学习:、小组协作学习: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可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

14、要求,有利于因材施教;同时也增强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机会,兼容了班级上课与个别教学的优点。4545、教学结构:、教学结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在一定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使教学系统四个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具体体现。4646、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教学策略或教学方法的稳定组合。任何教学结构都要通过某种教学模式才能实现。4747、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策略和方法:包括一切可以用来改善教学的谋略和措施。有宏观和微观的区别。4848、行为主义:、行为主义:可以用刺激反应强化来概括,认为学习的起因在于外部刺激的反应,而不关心外部刺激引起

15、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根据这种观点,人类的学习过程归结为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的过程,教师的任务是向学习者传授知识,学习者的任务则是消化和吸收。4949、认知主义:、认知主义:可以概括为认知结构论和信息加工论,认为人的认识不是由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的有选择性地信息加工过程,教师的任务是设法激起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然后再将当前的教学内容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有机的联系起来。5050、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继承了认知主义的认知结构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知

16、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5151、后现代课程观:、后现代课程观:是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理解的范式,它与建构主义理论密切相关,它所构想的课程设计应遵循四个原则:课程应具有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5252、系统:、系统:是由相互关联的若干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它具有三方面的特征:稳定的结构、确定的功能、系统的规则。4 4 / 36365353、教学系统:、教学系统:Instructional System 教学系统作为系统的子范畴,是指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由各组成要素(教师、学习者

17、、教学内容、媒体四要素)通过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的,具有一定教学功能的整体。5454、教学系统设计:、教学系统设计:ISD(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计划说、技术说、方法说、过程说。目前关于此的定义,主要还是强调教学系统设计是一种“过程”或“程序”(2001.何克抗):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将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原理转换成对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教学具体计划的系统化过程。5555、旧三论:、旧三论:一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理论,系统科学的早期成果)新三论:新三论:耗散结构、协同学、超循环(广义系统论,合称自组织理论)

18、5656、相互作用论:、相互作用论:学习理论的进展会影响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同样,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发展也会影响学习理论的研究。这种看法强调,任何一种学习理论都不是完善的,因此不能把学习理论作为形成和推动教学系统设计的先决条件。5757、推衍论:、推衍论:学习理论可以作为派生教学系统设计理论的基本来源,学习理论是描述性的,而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规定性的,因而教学系统设计理论可以通过对学习理论的进一步推衍而形成。5858、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教学系统设计理论:是关于如何设计、规定教学活动的理论。是一套用来决定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为了使学习者达到特定的教学目标,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与教

19、学方法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5959、成分显示理论:、成分显示理论:CDT(Component Display Theory)是梅瑞尔有关知识的描述性理论,认为知识由行为水平和内容类型分成了两个维度,行为维度是:记忆、运用、发现;内容维度是:事实、概念、过程、原理。6060、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型式:、教学系统设计过程模型式:是在教学系统设计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一套程式化步骤,其实质是说明做什么,怎么做,而不是阐述为什么这么做,是关于教学系统设计过程的一套可以操作的方法。6161、教学组织策略:、教学组织策略:指有关教学内容应按何种方式组织、次序应如何安排以及具体教学活动应如何安排的策略,通常可进一

20、步分为“宏观策略”和“微观策略”两类。6262、教学内容传递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指有关教学内容以什么样的媒体形式,按照什么样的顺序传递给学习者以及教学过程如何开展有效的交互活动。6363、管理策略:、管理策略:考虑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恰当运用组织策略和传递策略,从而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主要包括教学活动的控制管理、教学进度管理、教学资源管理。6464、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指学习者学习方面的目前状况与所期望达到的状况之间的差距,即学习者目前学习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5 5 / 36366565、先行组织者:、先行组织者:奥苏贝尔任务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的策

21、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的材料对当前的所学内容加以引导和定向,以便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种引导性的材料称“组织者”,通常在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呈现,所以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6666、活动理论:、活动理论:是研究在特定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人的行为活动的理论。它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是人类行为活动,是人与形成社会和物理环境的事物以及社会和物理环境造就的事物之间的双向交互过程。6767、教学设计自动化:、教学设计自动化:AID(Automated Instructional Design)指能够有效的发挥计算机技术的优势,为教学设计人员和其他教学产品开发人员在教学设计过程和教学开发过

22、程中提供辅助、指导、咨询、帮助或决策的过程。6868、专家系统:、专家系统: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计算机程序,能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在面临不同问题情境时以人类专家水平去解决该领域中困难问题的计算机软件系统。6969、电子绩效支持系统、电子绩效支持系统 EPSSEPSS:一种集成化的、支持特定服务的信息系统,用户可以通过与系统进行交互获得各种各样的分布式帮助和资源,以支持个人或者群体用户的学习、问题思考和协作交流等活动,是智能教学系统和工作平台的结合。7070、教学系统开发、教学系统开发 ISDISD:Instructional System Development :是针对教学资源和学习过程,按

23、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予以实施,从而将其转化为物理形式的过程,教学系统开发中的“设计”与教学系统设计中的“设计”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即宏观与微观的类型,系统与细节的关系。它包括五个阶段:分析、设计、开发、实施和维护。7171、视听技术:、视听技术:是通过机械与电子设备来制作、发送材料以呈现听觉和视觉信息的方法。7272、微观层次的细化设计:、微观层次的细化设计:指依据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策略,运用视觉传播理论、交互学习原则以及美学等方面的知识对教学讯息进行具体的设计(如对电视教材画面、计算机屏幕的设计)7373、教育技术运用:、教育技术运用:是教学设计方案和教学开发产品走向教育教学领域、促进学习者学习活

24、动的实践性环节,它为教育技术的管理和评价提供实践性的依据和标准。它的运用范畴不仅包括媒体的运用,而且包括各种学习资源的应用以及教学系统开发结果的实施,在此基础上要求将教育技术的运用、传播和推广,实施制度化,并为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制定提供实践依据。7474、支架法:、支架法: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问题,教师起着“支架”主要(提供帮助),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教师应逐渐减少帮助,直至完全撤去“支架”,放手让学生自行解决。7575、抛锚法:、抛锚法:其实质是讲教学“锚接”于有意义的问题求解环境中,这些有意义的问题求解环境被称为“大环境”,因为它包含复杂的环境因素,要求学生系统地解决一系列相关问题,这种6

25、 6 / 3636环境能够支持学生持续地探索,学生能够在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内,从多种角度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持续性求解,而且各个“锚点”还能提供相关课程的延续。7676、讯息:、讯息:是改变认知、情感或动作技能的符号或信号形态。讯息设计涉及对讯息形态的操作方式和操作步骤,它依据注意、感知和保持基本原理知道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交流的讯息形态的具体设计,讯息设计通过小的单元,如单一的视觉资料以页和屏的方式来处理最微观层次的信息。7777、教育信息:、教育信息:指对教育系统中各种教育活动的属性或状况、特征与功能的客观描述,是对教育本质和规律的真实反映,既包括为学习者提供的能够形成新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

26、、习惯、行为的学习内容,也包括在传递教学内容中生成的其他信息(如相关的控制信息、反馈信息、管理信息),还包括指导、保障教学系统顺进行的各种政策、法规。7878、节点:、节点:用于储存各种信息块,节点内容可以是文本、语音、图形、图像甚至可以是一段计算机程序。7979、链:、链:用来表示各节点之间的关联,主要用途是模拟人脑思维的自由联想,一个链的起始端称为“链源”,通常表示一个节点中的“点”或“域”,通常它可以访问另一个节点。8080、可扩展标记语言、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XML:是为了解决超文本标记语言 HTML 的缺陷(只描述信息的显示方式而未对本身内容进行描述;大量课在客户端完成的在必须交由

27、 Web 服务器处理)而提出来的。8181、组件化技术:、组件化技术:组件是应用系统中可以明确识别的组成部分,具有自描述性、可定制性、可扩展性、可连接性等特征。组件化技术是软件复用的核心技术。8282、语义网、语义网 Semantic webSemantic web:是当前 Web 的扩展和延伸,它包括了文档或文档的一部分,描述了事物间的明显关系,且包含语义信息,以利于知识的自动处理。将使人与计算机的交流和人与人的一样。8383、智能代理、智能代理 AgentAgent: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自动执行某种系列操作的软件模式,人们用软件机器人来形容它,它能实现主动的、智能化的信息服务,既可以做教

28、师代理,也可以做学生代理,甚至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多方面代理。8484、整合技术:、整合技术:把信息资源工具、情境、教学、管理等资源和功能都综合在一个系统环境中,这时所使用的开发与传送技术。8585、教学系统开发模式:、教学系统开发模式:教学系统开发模式是在教学系统开发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再现教学系统开发的一种理论性的简化形式。8686、多媒体教学软件:、多媒体教学软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表现特定教学内容和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计算机教学程序。它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7 7 / 36368787、网络课程:、网络课程:是通过网络

29、表现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它包括两个组成部分: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8888、网络媒体:、网络媒体: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播信息的文化载体。这种以数字化的方式存储、处理和传播,以比特为计量单位的电子媒体被人们称为“第四媒体”。8989、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现代化,使之适应信息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9090、主导、主导- -主体相结合网络课程:主体相结合网络课程:指学生

30、既可以接受教师的实时面授教学,又可以利用局域网或互联网点播视频课程或网络课程,并和教师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讨论、答疑的一种课程模式。9191、智能导师系统、智能导师系统 ITSITS:具有某一领域的学科知识和相关的教学技能,又可对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能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人类教学专家进行教学活动的软件系统。9292、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就是将人工智能技术与超媒体的信息组织、管理方式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智能型知识(或信息)处理技术。9393、积件:、积件:Integrable Ware 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

31、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系统由积件库和组合平台组成教学信息资源、教学信息处理策略和工作环境。9494、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9595、多媒体组合教学:、多媒体组合教学:指在以班级授课形式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需要,合理的选用现代教学媒体,继承传统教学的有效成分,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各展所长,互为补充,相辅相成,构成教学信息传输及反馈调节的优化教学媒体群,共同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9696、积件库:、积件库:是教学资源和表达

32、方式的集合,可将大量的知识素材提供给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使用。9797、协作学习:、协作学习:学生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利用计算机网络以及多媒体等相关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一起经历学习过程并共同进去的一切相关行为。9898、基于、基于 WebWeb 的教学支持子系统:的教学支持子系统:是一整套提供网络教学服务的系统软件,它以网络课程为核心,在教学管理子系统的配合下,合理有效地利用学科教学资源,为全方位地实施现代网络教学提供服务。8 8 / 36369999、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的内容,建构

33、知识的意义,发现学习的规律并得出结论。100100、分类测定法:、分类测定法:先对不同等级的知识水平进行分类,其依据是加涅的认知结果分类:言语信息、认知策略、智慧技能,然后再利用与知识分类密切相关的问题对学习者进行测试。101101、二叉树探索法:、二叉树探索法:根据不同类别知识的难易程度对问题进行仔细划分,并将它们由易到难的程度线性排列,可从中选择出最符合学习者实际水平的问题,从而也就确定了学习者关于该类别知识的水平。102102、微型世界:、微型世界:Microsoft 是利用计算机构造一种可供学习者自由探索的学习环境,大多是借助计算机化建模技术构建。103103、虚拟实验室:、虚拟实验室

34、:利用虚拟现实技术仿真或虚构某些情境,供学习者观察与操纵其中的对象,是他们获得体验或有所发现。104104、情境化学习、情境化学习 Situated Learning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创设接近实际的情境进行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形象有效地激发联想,唤醒长时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和表象,从而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意义。105105、虚拟学伴、虚拟学伴 VLCS virtual Learning Companion System: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让计算机来模拟教师和同级学习者的行为。106106、虚拟学社:、虚拟学社:是

35、面向网上群体的虚拟现实工具 MOD/MOO 所支持的异步式学习与交流形式,MUD 代表虚拟的多用户空间,MOO 是由 MUD 发展而来的,是一种面向对象的 MUD,它通过对各种 MOO 对象构成的核心数据库的共享向用户提供虚拟社会环境,每一个用户通过自己的客户机程序进入 MOO。107107、协同实验室:、协同实验室:是对真实实验环境和虚拟实验平台的集成,其实现了基于网络的问题求解过程。学习者可以和学习伙伴一起设计实验,并通过模拟软件观看到实验室效果,直到认为方案成熟,才能转移到真实中去实验,以验证情形。108108、虚拟教室、虚拟教室 VC Virtual Classroom:指在计算机网络

36、上利用多媒体通讯技术构造的学习环境,允许身处异地的教师和学生相互听得着和看得见,不但可以利用实施通讯功能实现传统物理教室中所能进行的大多数教学活动,还能利用异步通讯功能实现前所未有的教学活动,如异步辅导、异步讨论等。109109、绩效:、绩效:指有目的、有计划的行为倾向和结果,是企业组织所期望的、符合总目标的业绩。110110、教育技术管理:、教育技术管理:教育技术应用的各级管理人员,通过计划、组织、协调和监督等一系列的方法、手段和制度来调节所有资源,协调各种关系,以便有效地达到既定目标的教育活动9 9 / 3636过程,其目的是充分调动教育技术系统内外的一切积极因素,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

37、量,发挥系统的整体功能,保证教育技术有效地展开,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111111、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CMI Computer-Managed Instruction 是利用计算机的数据统计分析和信息处理功能来支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管理职能。112112、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指对教学设计和项目开发过程的计划、监督与调控。113113、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知识管理就是将各种教学资源转化为具有网状联系的规范知识集合,并对这些知识提供开放式管理,以实现知识的生产、利用和共享。114114、良构领域的知识:、良构领域的知识:指有关某一主题的事实、概念、规则和原

38、理,它们之间是以一定的层次结构组织在一起的。115115、非良构领域的知识:、非良构领域的知识:将良构领域的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情景时而产生的,即有关概念应用的知识。116116、随机通达教学:、随机通达教学:主张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的时间,在重新安排的情景下,带着不同的目的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多次进行,以此达到高级知识获得的目标。117117、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指根据教育目标及其有关的标准,对教育活动进行系统的调查,确定其价值和优缺点并据此予以调整的过程。118118、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 是通过诊断教育方案或计划,教育过程与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39、,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的信息,以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质量的评价。119119、总结性评价:、总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 是在教育活动发生后关于教育效果的判断。一般地,它与分等鉴定、做出关于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个体的考核、做出资源分配的决策相关。120120、专家评价:、专家评价:由各个方面的专家组成评审小组,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在全面考察、分析产品性能,对产品的教学效果有所了解的基础上,给评价表打分,最后由评审委员会表决,评定教学产品质量及应用价值。121121、期望评语量表式标准:、期望评语量表式标准:根据目标的要求,写出期望达到的评语或要求,同时把该项指标分

40、成若干等级,为每个等级赋予分值,评判者根据被评对象达到期望评语和要求的程度打分。122122、客观可数等级式标准:、客观可数等级式标准:指对某些条件指标、可以采用客观、可数的定量数值作为标准,并分成不同等级,凡达到一定数值者就可以归属到某一等级之中。123123、权重:、权重:就是根据组成系统的要素在整个系统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大小赋予的相应数值。1010 / 3636124124、教学过程评价:、教学过程评价: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依据一定的标准,采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方法对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进行描述,并根据教学目标对所描述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果进行价值判断。125125、效度、效度 Va

41、lidity:也叫可据性,指一个测验所测验的结果与该测验所要求的测验内容的相符程度。126126、信度、信度 Reliability :也叫可靠性,指一个测验所测量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127127、量规、量规 Rubric: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评价标准,往往是从与评价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详细规定评价指标,具有可操作性、准确性高、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特点。128128、评估表、评估表 Assessment Form:是按照问题和评价条目组织的表单,恰当地设计评估表,可以帮助学习者通过回答预先设计好的问题来得到启发并产生某种认识,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反思,从而增强自主学习能力,达到提高绩效的目的。12

42、9129、计算机辅助评价:、计算机辅助评价:CAA Computer Assisted Assessment 指在评价学习者的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过程中引入计算机作为手段,它引发了评价内容、方法和形式的深刻变革。130130、信息素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131131、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II 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 /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 InformationSuperhighway:其目标是发展以因特网为核心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和推进信息技术在社会各领

43、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把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作为 21 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由此产生。132132、电化教育:、电化教育: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并与传统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133133、视觉教学:、视觉教学:视觉教学强调向学生提供生动的视觉形象,使抽象概念以具体形式呈现,它与直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区别在于所用的媒体种类不同。视觉教学重视视觉教具和教材的选择应用。134134、教育传播媒体:、教育传播媒体:是传递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用来传递和取得教育教学信息的工具。135135、问题求解:、问题求解:指在教学中运

44、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那些与实际背景较接近的问题。136136、教学游戏:、教学游戏:计算机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产生一种带有竞争性的潜在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137137、案例学习:、案例学习:为学生提供来自实际案例的资料,在丰富的信息环境中让学生以调查员的角色去搜集资料,调查案情,进行分析和决策。1111 / 3636138138、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指根据前述确定的教学目标,具体划分出教学内容的范围,揭示教学内容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139139、多媒体素材集成工具:、多媒体素材集成工具:又称多媒体创作软件,是一种能够把文本、

45、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素材集成为一个交互式多媒体作品的工具软件。140140、概念图:、概念图: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141141、全境环视技术:、全境环视技术:又称 360 度全景环视技术。基于图像处理的全景摄影技术,把相机环绕 360 度拍摄一组照片拼接成一个全景图像,用一个专用的播放软件在 web 浏览器上显示。142142、视频会议:、视频会议:指利用视频摄像和显示设备,经过信号压缩及编程,解码处理,通过网络的传输在两个或多个地点之间实现交互式的实时音、视频通信。143143、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是对教

46、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院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144144、远程教学:、远程教学:指教师与学生在非面对面的状态下,借助媒体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方式。145145、戴尔经验之塔:、戴尔经验之塔:戴尔提出的经验金字塔模型,愈上层愈抽象,愈下层愈具体。该理论认为: 教学活动以依经验的具体-抽象程度,排成一个序列;教学活动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入抽象经验;媒体可以使教学活动更具体,也能为抽象概括创造条件;视听教学是沟通上层抽象与下层具体的利器。146146、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指已经完成的发展周期的结

47、果和由它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最近发展区,主要指儿童正在形成的、正在成熟和正在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儿童不能独立,但能在别人帮助下完成某一任务。教育的本质在于激发和促进尚未成熟的、处于最近发展区的心理机能。147147、课程:、课程:课程是为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而制定的关于某一学科或多个学科的总体教学活动计划,其中既有活动内容的规定,又有活动时间和活动形式的规定。课程本身作为一个系统,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输入、加工过程、产出。148148、创新人才:、创新人才:是指具有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人才,而其核心则是创造性思维。149149、微格教学:、微格教学:又称微型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为

48、基础,利用先进的媒体信息技术,依据反馈原理和教学评价理论,分阶段系统培训教师教学技能的活动。150150、学习档案袋:、学习档案袋:成长记录袋,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就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151151、档案袋评价:、档案袋评价:指通过对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1212 / 3636152152、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处理:研究使用计算机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的理论和技术。153153、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一种习得的能力,以它为基础的行为表现反映在身体运动的速度、精确度、力量和连续性上。154154、态度

49、:、态度:是影响个体对人、对物、对事的形位的复杂的内部状态,它带有情感和行为,而不需要很多知识的参与。155155、学习生成过程:、学习生成过程:是指学习者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和爱好以及认知策略对当前环境中的感觉信息产生选择性注意,获得选择性信息并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建构该信息的意义,从而获得新知识,新经验的过程。156156、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指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方法和技巧,即学生能够自觉地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是一种在学习活动中思考问题的操作过程。108108、学习风格:、学习风格: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15

50、7157、认知风格:、认知风格:指学习者在认知活动中所偏爱的信息加工方式。158158、显性知识:、显性知识:指可以通过常规的传播方式进行传递,能够固化于书本、磁带、光盘等媒体介质中的那一部分知识。159159、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个人或组织经过长期积累而获得的知识。160160、教学模拟:、教学模拟:是利用计算机建模和仿真技术来表现某些自然的,物理的或社会的系统结构和动态,为学习者提供一种可供他们体验和观测的环境。第二部分 简答题第一章第一章 教育技术学概述教育技术学概述1 1、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教材 P3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2 2、影响设计范畴的主要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幼儿教育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