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劳务输出典型经验.docx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798168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4劳务输出典型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4劳务输出典型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4劳务输出典型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劳务输出典型经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得力文库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 1页 共 9页劳务输出典型经验劳务输出典型经验重引导强服务发展劳务经济树品牌固基地培育支柱产业XX 镇位于 XX 县东北部,全镇 8 个行政村,总人口 2.4 万人,其中农业人口 2.2 万人,农村实有劳动力 1.2 万人。2004 年全镇转移劳动力 5100 人,占劳动力总数的 42.5%;2005 年转移劳动力 6310 人,占劳动力总数的 52.2%,劳务收入 3500 万元,占全镇 gdp 的 28%,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 41%以上。一、抓劳务输出工作的主要方法1、加强引导,转变观念。在贫困的半山区农民心中,“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在家千日好,出门事事难”等陈旧观念根深蒂固,

2、许多农民宁肯死守自己的1亩3分薄地过苦日子,也不愿挪动一步出门挣钱。“等、靠、要”思想十分严重,祖祖辈辈对生活质量要求很低,认为:有饭吃、能填饱肚子就行;有衣穿、能遮身去寒就行;有房住、能避风挡雨就行。农民这些保守观念、低追求致使我镇劳务输出起步难,发展更难。镇里 1999年与烟台签订了 300 人的用工合同,经多方动员,只有 116 人报名前往。针对这种实际情况,镇党委、政府迅速在全镇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走出农村,学会赚钱”活动,号召农民外出务工,挣钱致富。镇上为劳务输出的典型示范户命名授牌,披红戴花,在全镇干部群众中营造了一种“务工致富光荣”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风气。观念更新,万两黄金。从

3、此,封闭落后的双岔河第 2页 共 9页人开始走出乡村,闯荡世界,从开始转移几百人发展到现在的每年转移 5000 多人。这些人上省城、进京城、下闽粤、闯关东,活跃在全国 20 多个省市自治区,几年来从外地挣回大量现金,为加快镇域经济发展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近年来,尝到了务工致富甜头的 XX 人已经由过去被动的“要我出去”转变为自发的、主动的“我要出去”,逐步形成了一种气候。为了保持这种良好势头,进一步把我镇的劳务输出产业做大做强,镇党委、政府切实加强了对劳务输出工作的宣传力度,县电视台多次对我镇劳务输出工作进行专题报道,镇主要领导组织人员,深入到北京、山东、天津等地用工单位考察回访,精心制作了

4、离开土地挣钱去、创业者的足迹等多部电视专题片,编印了XX 外出务工创业者典型事迹简介等宣传材料。各村两委班子也非常重视劳务输出,他们利用广播、黑板报、刷写标语、请务工能人现身说法等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劳务输出的重要意义、典型经验和相关知识,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动员和激励更多的人外出创业,积累资本,建设家乡。2、精心组织,优化服务。抓劳务输出工作初期,农民普遍存在思想顾虑,担心没路费,走不出去怎么办;没目标,找不到活干怎么办;没保障,老板不付工钱怎么办;没依靠,家中责任田和老人孩子怎么办等问题。针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实际困难,镇党委、镇政府及时转变工作作风,采取切实可行措施,保证务工第 3页 共 9页人

5、员出得去,回得来,赚到钱。一是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外出务工。镇里制定了外出务工人员“三优先”的激励政策:凡是外出务工人员所需的身份证、边防证、生育证、未婚证等各种证件均实行优先办理;外出务工人员无路费的,由民政、信用社从小额信贷和支农资金中优先安排,特困人员外出路费由镇政府解决;每年春运期间,优先安排车辆把务工人员接回家中或送到务工所在地。二是准确把握劳务市场动态,建立劳务信息服务网络。镇劳转办多方收集全国各地劳动用工信息,选择适合我镇劳动力特点的信息向群众发布;定期派专人到重点地区考察劳务市场,签定用工合同;加强与办厂(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开矿和在外经商能人的联系,把准确的用

6、工信息、劳务报酬情况收集起来,向群众宣传,从而避免了盲目外出,枉花路费,甚至上当受骗的不良后果。镇劳转办配备精干的工作人员加强了与外地信誉良好的用工单位的沟通,与一些大企业、大厂矿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劳动用工关系,使全镇农村劳动力有了稳妥的输出渠道。三是建立包村干部与外出务工人员留守家属联系卡制度,切实解除外出务工人员后顾之忧。各村包村干部将外出务工人员务工地点、联系方式一一登记造册,务工人员家中子女上学、老人生病等均由包村干部和村干部帮助处理,有力地促进了务工人员在外安心工作,大胆创业。四是全力维护务工人员合法权益。镇劳转办组织编写了XX 外出务工者实用手册,摘录了务工常识、人第 4页 共 9页

7、身安全、工资福利、社会保障、劳动法规等与务工人员密切相关的内容,免费发放到每一个务工人员手中。对外出务工人员发生的劳资纠纷、伤亡事故,有关村、劳转办和司法部门会及时派出工作人员前往处理,依法保障务工人员的利益。近几年全镇协助处理各种劳动事故、纠纷 140 多起,为务工人员挽回工资、医疗费、赔偿费等 40 多万元。五是加强劳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着力提高劳动技能和整体素质。为了适应劳务市场对劳动力的新需求,全镇 2005 年对农民引导性培训 10 次,累计 500 多人,技能性培训 7 次,累计 400 余人,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各类技术人才100 多人,有力地改善了 XX 劳动力的素质和结构。六是加

8、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乡里配备了电脑等多种现代化办公设备,改善了办公条件,提高了服务质量。在加强硬件建设的同时,劳转办深入开展了创建“三优一满意”文明窗口活动,推行人性化服务、主动上门服务等便民措施,为外出务工分忧解难。3、树立典型,打造品牌。多年来,XX 务工人员东至绥芬河,西至 XX 省,北至黑河,南至广东,在全国各地劳务市场树立起了 XX 人吃苦耐劳、勤奋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形象,有了知名度,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同时,一部分劳务人员经过诚实劳动和艰苦创业,成就了自己的事业,使之从昔日不名一文的庄稼汉,变成了今天有一技之长的技术人员;从往日听命于别人的打工仔,变成了今朝主宰自己命运

9、的阔老板。第 5页 共 9页4、健全机制,齐抓共管。为了确保劳务输出工作的有序开展,镇党委、政府从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入手,不断健全劳务输出产业运作机制。一是成立了劳务输出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业务部门具体负责,其他部门共同参与、密切配合。同时还在各村设立了劳务输出办公室,在每个屯设立了一名劳务输出信息员,从而形成了镇、村、屯三级联动的劳务输出组织网络。二是研究制定了关于切实做好劳务输出,发展劳务经济的实施意见、XX 劳务输出产业发展规划以及XX 劳务输出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提出了全镇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工作任务、具体措施、奖惩办法等一系列要求和规定,明确了镇、村

10、的工作职责,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在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由镇党委发起,劳转办组织成立了XX 劳务输出协会。主要在劳务输出组织、宣传、培训、基地建设、维权等方面发挥协调和服务作用,从前一阶段的运行情况来看,该协会的职能得到了发挥,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四是认真做好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管理工作,劳转办下发了关于建立劳务输出统计报表制度的通知,确立了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四种报表形式,并将报表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中,保证其真实性、准确性、时效性,便于全面掌握全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状况,也为上级的宏观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5、全力以赴,建立基地。“两头建基地、中间抓联系”是第 6页 共 9页使劳务输出规模

11、化的必然途径。在输出基地的建设上,近年来我们确定了劳动力相对集中、基础工作较好、有培训条件的天津、河北三河、山东烟台等为第一批劳务输出基地,并建立了劳务输出联系点,由镇劳转办指导其开展劳动力资源调查登记、劳动力培训、劳务输出规范化服务等各项工作。并计划在未来的两年时间里再建 10 至 15 个劳务输出基地。对于工作开展较好、成绩突出的将申报劳务输出示范基地。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针,积极与输入地的用工单位联系,推介本地务工人员,建立用工关系,全力打造,精心运作,目前已初具规模。据统计,我镇在河北三河建筑基地的务工者达 500 余人,在山东烟台劳务基地的民工有 400 余人,在天津静海养殖业

12、基地的达 200 多人。为了稳固劳务输入基地,镇党委、政府的领导经常深入到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和用人单位调查了解情况,与当地政府、公安、劳动等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各方面关系,帮助民工解决具体问题。05 年三月,镇政府又派出一名副镇长,带领公安、劳转办等部门的负责人奔赴 XX 省 XX 市及周边县区,就劳务输入基地建设的有关问题进行协调。二、抓劳务输出工作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应一是农民收入显著增加。XX 镇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几年来,共输出劳务人员 15000 人次,实现务工经济收入 1.2 亿元,是我镇近 3 年来全镇 gdp 的总和,仅劳务一项全镇近 3 年来人均增收第 7页 共 9页5357 元,人

13、均年增收 1785.7 元。许多农民通过外出务工脱了贫,致了富,发了财,“一年土,二年洋,三年盖起砖瓦房”是对他们的真实写照。二是思想观念产生良性互动。许多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在外打工,目睹了外边五彩缤纷的世界,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把外边的思想观念、管理方式、知识信息带回了家乡,促进了当地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同时也看到了经济发达地区与贫困山区在发展上的巨大差距,增强了加快自我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三是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务工人员致富后,积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纷纷在集镇建房办厂。据统计,全镇农村新建房屋中,有 60%属于外出打工挣的钱;购买电脑、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

14、家庭大型消费品中,50%的资金来源于外出务工挣的钱。四是能够积累资金,建设家乡。许多务工人员通过外出打工,不但实现了脱贫,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且学会了外地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投资理念,积极回乡创业,回报家乡。XX 村 XX,把外出务工挣回的 100 多万元,投资建立了 XX 生猪养殖基地。据了解,近两年外出务工者回镇办厂兴业累计投资达 500 多万元,极大地促进了镇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五是缓解了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农民外出务工的可第 8页 共 9页观收入也影响和带动了农村青年和下岗职工转变就业观念,逐步摒弃了单纯依赖招工分配的传统就业观念。相继有 1000 多名农村青年和下岗失业人员加入到

15、劳务输出行列中,他们在实现自我就业、缓解政府就业压力的同时,也为全镇的劳务输出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抓劳务输出工作的几点体会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XX 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在这些年探索和实践中,我们有这样几点深切的体会。一是必须把劳务输出真正作为一项产业来抓。劳务输出产业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光凭热情是不够的,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掌握市场动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科学规划,循序渐进,统筹安排,规范运作。要具有战略眼光和超前思维,正确处理好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长期与短期的关系,才能在产业化的道路上前进。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路。前些年,由于农民盲目

16、外出,追求高工资的岗位,忽视人身安全,各种不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一度给我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维护务工者的合法权益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宣传、协调和监督工作,确保每个务工者都能高高兴兴出去、平平安安回来,从而使我镇劳务输出工作重新焕发了生第 9页 共 9页机。三是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在发展劳务输出产业中,最能体现服务型政府的概念。无论是镇、村都要充分认识劳务输出对于破解贫困农民增收难题、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重大意义,围绕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各级干部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认真负责、积极主动地抓好劳务输出的各项工作,切实把这一富民强镇的产业做大做强。四是劳务输出工作离不开上级的关心和支持。这些年来,市、县对我镇的劳务输出工作十分重视,各级领导经常来我镇检查指导工作,给我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有关部门也从资金、信息、业务等方面给予了我们莫大的帮助,正是在大家的鼓励和支持下,我镇的劳务输出产业才有今天的可喜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得利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8 |  经营许可证:黑B2-20190332号 |   黑公网安备:91230400333293403D

© 2020-2023 www.deliwenku.com 得利文库. All Rights Reserved 黑龙江转换宝科技有限公司 

黑龙江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468-3380021 邮箱:hgswwxb@163.com